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4,3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式创新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1
作者 陈丽娜 马深隆 酒宴瑶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本文以2012—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开放式创新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影响关系,并探讨了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和创新风险在开放式创新与企业金融化之间发挥的机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开放式创新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金融... 本文以2012—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开放式创新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影响关系,并探讨了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和创新风险在开放式创新与企业金融化之间发挥的机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开放式创新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2)机制检验发现,开放式创新通过加大创新投入,提高创新绩效,增加创新风险,有效抑制了企业金融化;(3)依托开放式创新抑制企业金融化时,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效果更加明显;(4)代理问题削弱了开放式创新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创新投入 创新绩效 创新风险 企业金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绿色技术创新路径分析——基于fsQCA方法的联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娜 宋继伟 +1 位作者 朱莲美 赵泽辉 《财务管理研究》 2025年第1期10-21,共12页
为探索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不同路径,理解其差异化发展的机制,在TOE框架的基础上,运用fsQCA方法,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案例样本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组态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R&D人员投入是促成绿色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条... 为探索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不同路径,理解其差异化发展的机制,在TOE框架的基础上,运用fsQCA方法,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案例样本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组态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R&D人员投入是促成绿色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条件,而它并非非绿色技术创新发生的先决条件;第二,识别出4条通往高水平绿色技术创新的路径,相比之下,非高水平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路径则有3条,且这些路径与高水平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路径呈现出一种非对称的关联模式;第三,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中西部区域主要以技术作为驱动力,而东部区域侧重于技术、组织与环境三要素的协同匹配,或是技术与组织两者的联合作用来推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绿色技术创新 驱动路径 fsQCA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体化平台的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与实践
3
作者 那桂秋 孙琪光 +1 位作者 孙英玲 孟函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2,共2页
国有资产是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做好国有资产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效能,对于财务管理全面信息化建设、加速预算管理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从资产信息化管理的... 国有资产是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做好国有资产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效能,对于财务管理全面信息化建设、加速预算管理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从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现状出发,总结资产信息化管理实践经验,提出提升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国有资产 一体化平台 信息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破技术封锁:逆机会与资源稀缺双困局下的大企业创业——基于资源拼凑与编排的纾解
4
作者 牛璐 陈志军 +1 位作者 刘振 徐鹏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9,共13页
现有实践表明,单纯的技术研发并不能实现“卡脖子”问题的完全脱困,从技术到市场的过程仍需跨越从创新到创业的鸿沟,以公司创业突破“卡脖子”困境正在成为我国大企业突围式发展的重要模式。但国外厂商技术和市场的垄断既阻隔了行业内... 现有实践表明,单纯的技术研发并不能实现“卡脖子”问题的完全脱困,从技术到市场的过程仍需跨越从创新到创业的鸿沟,以公司创业突破“卡脖子”困境正在成为我国大企业突围式发展的重要模式。但国外厂商技术和市场的垄断既阻隔了行业内创业机会,又带来了我国企业特定创业资源的稀缺。如何解决这种双困局并构建关键技术驱动的创业赶超,成为我国大企业突围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依托资源拼凑和编排理论,以海信集团在芯片领域的公司创业为对象,遵循“创业困局—驱动机制—行动机制—创业模式”逻辑主线,探索大企业应对逆机会和资源稀缺困局的技术突破动机、路径及实现方式问题,挖掘大企业通过公司创业突破“卡脖子”瓶颈的内在机制。本研究发现:这一过程的主导逻辑为手段与目标导向并存、交互与分阶段演化;逆机会和资源稀缺困局的动态纾解,遵循“手头资源—资源重构—资源结构化—资源捆绑—资源利用转化”的演进机制;关键技术驱动的大企业创业呈现出“追赶型—超越型—市场导向型”的动态演进过程。本研究丰富了创业研究的差异化情境,对剖析我国企业成功突破“卡脖子”瓶颈的内在机制及拓展资源拼凑和编排理论的适用情境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机会 资源稀缺 公司创业 资源拼凑 资源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碳需求响应的电动汽车集群市场化运营策略
5
作者 李咸善 仇成龙 +2 位作者 张远航 王秋杰 李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3-174,共12页
电动汽车EV聚合商(EV aggregator,EVA)申报国家自愿减排(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CER)项目,响应电网低碳调度,可促进EVA高效运营和电力系统低碳转型。为此,提出了考虑电碳需求响应的EVA多市场运营策略。首先,基于碳排放... 电动汽车EV聚合商(EV aggregator,EVA)申报国家自愿减排(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CER)项目,响应电网低碳调度,可促进EVA高效运营和电力系统低碳转型。为此,提出了考虑电碳需求响应的EVA多市场运营策略。首先,基于碳排放流理论,构建了基于用电动态碳排放因子的EVA用能碳排模型,以及考虑电碳需求响应的EVA“电-碳”市场效益模型。其次,构建市场运营商与EVA之间的博弈模型。上层为市场出清模型,电力市场运营商以用能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市场出清,发布出清结果及用电动态碳排放因子。下层为EVA市场竞标决策模型,根据市场出清结果及用电动态碳排放因子,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制定用能计划竞标策略。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碳市场 需求响应 用电动态碳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上市公司战略信息披露本土化研究
6
作者 李静 张俊瑞 刘婷婷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2,49,共11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上市公司身处一个不可预期的竞争时代,战略信息的获取成为利益相关者对抗风险的“压舱石”。同时,数字时代企业边界日益模糊,传统企业战略分析模型难以适应,企业战略信息披露理论框架亟需重构。文章从已有文献和中国特殊... 数字经济背景下上市公司身处一个不可预期的竞争时代,战略信息的获取成为利益相关者对抗风险的“压舱石”。同时,数字时代企业边界日益模糊,传统企业战略分析模型难以适应,企业战略信息披露理论框架亟需重构。文章从已有文献和中国特殊制度背景出发,结合新时期企业全面进入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情境,对上市公司战略信息披露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构建适用于中国情境的上市公司战略信息披露理论框架,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特征及企业会计实务提出具体披露实施过程的应用建议,以期对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和内容要求、降低利益相关者风险、加速上市公司高质量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进程、进而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信息披露 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 竞争战略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者对反馈的意义建构如何影响创业机会开发——基于互联网创业企业的多案例研究
7
作者 张敬伟 涂玉琦 +2 位作者 王伟 张敏 靳秀娟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5,共11页
创业者常常借由反馈来检验和发展机会设想,进而调整或优化机会开发决策。但现有文献针对创业者如何利用反馈开发创业机会的问题缺乏深入探究。本文采取意义建构视角,运用多案例研究的复制逻辑考察其中的过程机理,并发现创业者获取反馈... 创业者常常借由反馈来检验和发展机会设想,进而调整或优化机会开发决策。但现有文献针对创业者如何利用反馈开发创业机会的问题缺乏深入探究。本文采取意义建构视角,运用多案例研究的复制逻辑考察其中的过程机理,并发现创业者获取反馈后往往会开展两个阶段的意义建构。在第一阶段,创业者往往会综合认知与结果反馈、通过一致性判断将反馈确认为正向或负向反馈。在第二阶段,创业者采取的创业机会开发决策往往取决于其意义建构模式:面对正向反馈时,创业者往往基于意义确认采取机会坚持决策、基于意义拓展采取机会转向决策;面对负向反馈时,创业者往往基于意义维持采取机会坚持决策、基于意义中断采取机会转向决策。本文揭示了创业者利用反馈开发创业机会的微观机理,深化了创业机会开发过程中有关创业者意义建构动态及反馈功能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创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 创业机会开发 意义建构 机会坚持 机会转向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竞争压力感知、高管激励与数字技术创新
8
作者 李延喜 杨立佳 +1 位作者 董维刚 张婷婷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数字技术创新正在推动新一轮的要素与结构变革,是微观企业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机遇。本文结合中文语言情景,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构建了企业层面的竞争压力感知指标,并探讨了企业竞争压力感知对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竞争... 数字技术创新正在推动新一轮的要素与结构变革,是微观企业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机遇。本文结合中文语言情景,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构建了企业层面的竞争压力感知指标,并探讨了企业竞争压力感知对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竞争压力感知与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正相关,高管股权激励会进一步增强两者间的正向关系,而薪酬激励会削弱两者间的正向关系;(2)当企业感知到较高竞争压力时,会通过提高内部控制和数字化转型水平,进而提升数字技术创新;(3)在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较高、高科技企业及高管具有数字化专业背景企业中,竞争压力感知与数字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压力感知 文本分析 数字技术创新 高管激励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个体特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重要吗?——来自上市公司层面的经验证据
9
作者 董直庆 王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65,183,184,共22页
以往研究较为关注新兴技术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冲击,却往往忽视企业数字化转型背后的微观基础及其差异化成因。有鉴于此,以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高管视角考察CEO个体特征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不... 以往研究较为关注新兴技术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冲击,却往往忽视企业数字化转型背后的微观基础及其差异化成因。有鉴于此,以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高管视角考察CEO个体特征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不同约束条件下CEO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CEO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影响,其中CEO的性别、年龄、学历、任期、专业背景均会扮演重要角色,而且不同约束条件诸如营商环境、第一大股东所有权性质和企业规模均会带来差异化影响。进一步分析CEO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可能引发的经济后果,发现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越高越易于提高自身的全要素生产率,而且会对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形成数字涟漪效应。这些发现对于加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个体特征 企业数字化转型 上市公司 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涟漪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老字号企业如何进行价值创造?——基于组织模块化视角的案例研究
10
作者 陈志军 盖明哲 王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4,共15页
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给老字号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带来了机会和挑战。通过对宏济堂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基于组织模块化视角揭示数字化时代老字号企业如何进行价值创造的研究发现:(1)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价值创造机制,其中组织内部模块化的价值... 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给老字号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带来了机会和挑战。通过对宏济堂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基于组织模块化视角揭示数字化时代老字号企业如何进行价值创造的研究发现:(1)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价值创造机制,其中组织内部模块化的价值创造以价值链重塑为基础,呈现横向文化价值、信息结构优化的界面联结和纵向理念融合、价值创新的界面联结,并运用了心理、结构和资源赋能的数字化赋能机制;组织外部模块化则以价值网络形成与拓展为基础,呈现文化共建、协同创新的界面联结,并运用了结构和资源赋能的数字化赋能机制。(2)老字号企业的价值创造是组织内外部模块化过程中文化和创新双融的联结结果,是从紧密耦合、非耦合向松散耦合的演化过程。这对老字号企业创新价值创造模式、打造竞争优势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字号企业 价值创造 组织模块化 界面联结 数字化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全球化共识:基于中国道路的静态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分析
11
作者 余宇新 张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6,共15页
针对贫富差距扩大与全球经济供需结构失衡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全球化共识的演变历程,融合了静态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重新解构全球化红利的分配逻辑以适应技术革新的现实背景,提出“共享繁荣,共谋发展”的新全球化共识框架。这一共识强... 针对贫富差距扩大与全球经济供需结构失衡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全球化共识的演变历程,融合了静态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重新解构全球化红利的分配逻辑以适应技术革新的现实背景,提出“共享繁荣,共谋发展”的新全球化共识框架。这一共识强调市场导向与尊重国家自主选择权的合作模式,旨在达成国际合作的最大公约数,进而推动全球化向深度与广度拓展。本研究对于应对“逆全球化”趋势,缓解国际经济秩序的动荡,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盛顿共识 全球化共识 静态比较优势原理 动态比较优势原理 全球化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战略管理会计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与重构——以鑫达集团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辉 陈宇辰 彭小桐 《财务管理研究》 2025年第1期57-65,共9页
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结合会计原则和战略规划的管理工具,对企业实现长期增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尽管如此,当前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践遭遇了瓶颈,主要受限于信息处理的挑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该领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鑫达集团为例... 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结合会计原则和战略规划的管理工具,对企业实现长期增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尽管如此,当前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践遭遇了瓶颈,主要受限于信息处理的挑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该领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鑫达集团为例,揭示数字信息技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应用如何产生大量高价值数据,从而推动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发挥更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战略管理会计进行应用与重构,能够显著提升其在促进企业持续成长中的关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战略管理会计 数字化转型 数字信息技术 钢铁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十五五”战略规划的思考
13
作者 柯平 彭亮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十五五”阶段的新变化将给公共文化服务带来深刻的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要在变革的内外部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充分了解环境与发展态势,通过科学战略规划思维来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战略规划。文章在概述战略规划思维的... “十五五”阶段的新变化将给公共文化服务带来深刻的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要在变革的内外部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充分了解环境与发展态势,通过科学战略规划思维来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战略规划。文章在概述战略规划思维的基础上,从国家政策、改革创新、数智技术等角度重点分析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与任务、重点与难点、转型与升级,为公共文化服务“十五五”战略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十五五”规划 战略规划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完整创新的链式中介效应模型
14
作者 刘胜强 余鑫月 +1 位作者 胡轩瑜 张宇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3,共12页
文章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完整创新链视角,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全要素... 文章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完整创新链视角,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数字化转型—创新绩效—全要素生产率”和“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全要素生产率”三条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上述路径中,内部控制和专业化分工在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企业规模、行业特征以及地区差异方面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完整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链式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间关联网络的流动性风险传染机制研究
15
作者 王磊 林文娟 +1 位作者 陈庭强 徐涛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145,共6页
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理论推演方法,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剖析了企业间信用关联网络的形成特征与其传染性,从资产关联和交易关联两个方面阐释企业间关联网络中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行为偏好、投资者情绪、供应链关系三个... 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理论推演方法,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剖析了企业间信用关联网络的形成特征与其传染性,从资产关联和交易关联两个方面阐释企业间关联网络中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行为偏好、投资者情绪、供应链关系三个角度解析企业间关联网络中流动性风险的传染机制。研究发现:(1)企业间关联网络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企业间因担保、债务和股权形成的资产关联、因业务和交易形成的交易关联;(2)受企业风险偏好、企业影响力、企业资信水平与企业风险认知水平影响,易造成流动性风险通过“担保圈”进行快速蔓延;(3)认知偏差是导致债券投资者情绪波动的根本因素,且供应链上各个企业间的微观活动以及高层管理者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都会加强流动性风险在关联企业间的传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间关联网络 流动性风险 传染机制 行为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精准创新与社会福利
16
作者 尹振东 马昕 +1 位作者 龚雅娴 尹志锋 《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93,共17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研发策略和创新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研究一种新涌现的创新模式——精准创新,即消费者大数据驱动企业精准研发以改进产品的创新模式。为此,本文构建了企业获取数据和应用数据创新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研发策略和创新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研究一种新涌现的创新模式——精准创新,即消费者大数据驱动企业精准研发以改进产品的创新模式。为此,本文构建了企业获取数据和应用数据创新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从理论上研究精准创新模式的微观传导机制及其福利后果。研究发现:与无大数据支持的传统创新模式相比,精准创新不一定会提高创新效率和社会福利,只有当数据驱动创新的效果较大时才会如此;随着数据驱动创新效果不断增强,研发投入会持续增加,创新效率有可能先下降后上升,最后达到社会最优水平,同时社会福利会一直提高;数据通过创新产生的收益,总体上更多地分配给了消费者;在企业应用数据创新的阶段,当数据创新效果较大时,数据收益则完全分配给了企业。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创新模式,并且可以为政府设计促进企业创新和保护消费者福利的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创新 消费者数据 数据要素
原文传递
“劳动雇佣资本”公司治理范式的特征、适用环境和治理机制研究
17
作者 高明华 李扬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1,共9页
在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和技术成为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主要驱动力,企业家等高能力人力资本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在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创新创造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和专用性及其风... 在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和技术成为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主要驱动力,企业家等高能力人力资本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在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创新创造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和专用性及其风险承担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使得企业家人力资本相对价格提高,财务资本相对价格降低,从而促使公司治理范式从“资本雇佣劳动”向“劳动雇佣资本”变革。高科技时代背景、资本市场完善导致的股权多元化以及企业较高的创新发展需求为“劳动雇佣资本”治理范式发展提供了适用环境。此外,“劳动雇佣资本”治理范式不仅会极大地激发企业家能力,也会引发企业各治理主体权益发生变化,进而能够通过提高治理效率和实现制度革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雇佣资本 资本雇佣劳动 公司治理 相对价格 企业家能力 人力资本稀缺性 人力资本专用性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视角下科技型企业融资解决路径研究
18
作者 满红智 于加鹏 +2 位作者 薛媛 罗忠沂 朱海亮 《甘肃金融》 2025年第1期31-34,共4页
科技型企业是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载体,是促进科研成果应用和科技进步的核心力量。解决好科技型企业融资问题,关键在于加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深度融合,构建金融支持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在分析科技型企... 科技型企业是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载体,是促进科研成果应用和科技进步的核心力量。解决好科技型企业融资问题,关键在于加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深度融合,构建金融支持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在分析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甘肃实际,提出了基于科技金融视角下的科技型企业融资解决路径:一是政府层面: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生态环境;二是金融机构层面:创新融资模式、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科技应用;三是企业自身层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财务管理和积极对接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科技型企业 融资难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本土化发展的力作——《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理论研究与中国实践》书评
19
作者 陆正飞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F0003-F0004,共2页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两权分离所引发的委托代理冲突问题始终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议题。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作为缓解这一冲突、促进公司所有者与管理者激励约束相容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在学术界与业界备受关注。董责险自20世纪30...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两权分离所引发的委托代理冲突问题始终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议题。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作为缓解这一冲突、促进公司所有者与管理者激励约束相容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在学术界与业界备受关注。董责险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推出以来,已成为欧美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手段。然而,作为一种“舶来品”,董责险在我国市场的适应性及其治理作用仍需深入系统的学术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现代企业制度 大萧条时期 风险管理手段 本土化发展 两权分离 董责险 公司所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0
作者 黄群慧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共3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自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之后,围绕这个新概念发表了一系... 新质生产力是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自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之后,围绕这个新概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专门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进行了改革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资料 新发展理念 劳动对象 先进生产力 因地制宜 核心标志 优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