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1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绩效的驱动研究——基于双元创新视角
1
作者 张月玲 韩雪影 石珂钰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0-91,共12页
选取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绩效的驱动作用。研究表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驱动效应;探究其作用机制发现,双元创新在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董... 选取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绩效的驱动作用。研究表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驱动效应;探究其作用机制发现,双元创新在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董事会非正式层级通过提升双元创新互补性,推动企业绩效的提升;但双元创新平衡性中介作用不显著。此外,媒体关注度有助于促进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未来应积极发挥董事会非正式层级的治理作用和网络媒体的宣传作用,同时持续协调双元创新的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 企业绩效 双元创新 媒体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主动性人格与创新行为的关系:基于趋利-避害框架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严鸣 赵楚铃 +1 位作者 朱瑜 邬金涛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6,共16页
员工的创新行为能为员工个体和组织带来益处,但同时也会给员工带来较大风险,而现有研究未解决员工在面对潜在风险时仍会表现出创新行为这个问题。本文基于趋利-避害框架理论,通过163个团队的489份数据,探讨了趋利型/避害型主动性人格影... 员工的创新行为能为员工个体和组织带来益处,但同时也会给员工带来较大风险,而现有研究未解决员工在面对潜在风险时仍会表现出创新行为这个问题。本文基于趋利-避害框架理论,通过163个团队的489份数据,探讨了趋利型/避害型主动性人格影响员工不同类型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发现,趋利型主动性人格通过机会发掘动机间接影响增益型创新行为,而避害型主动性人格通过问题发掘动机间接影响避害型创新行为。团队内授权氛围不仅会调节趋利型主动人格与机会发掘动机的关系,还会进一步调节趋利型主动型人格通过机会发掘动机间接影响增益型创新行为的关系。同时,团队间竞争氛围可以调节避害型主动人格与问题发掘动机的关系,进一步调节避害型主动型人格通过问题发掘动机间接影响避害型创新行为的关系。本文在理论上有助于澄清主动性人格的实质及其对不同类型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为提高企业创新行为管理水平提供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性人格 创新行为 趋利避害框架理论 团队内授权氛围 团队间竞争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型领导对内部创业行为的影响——一个双中介效应模型
3
作者 严瑞丽 何建华 丁栋虹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9,共9页
平台经济条件下,企业运营趋向于平台化,员工则成为内部创业者。基于主动动机模型和工作—环境匹配模型,构建以心理所有权、工作重塑为中介变量,创业文化为调节变量的平台型领导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关系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平台型领导显... 平台经济条件下,企业运营趋向于平台化,员工则成为内部创业者。基于主动动机模型和工作—环境匹配模型,构建以心理所有权、工作重塑为中介变量,创业文化为调节变量的平台型领导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关系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平台型领导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内部创业行为;心理所有权和工作重塑分别在平台型领导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且心理所有权显著正向影响工作重塑,二者在平台型领导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之间发挥链式中介效应;内部创业文化正向调节平台型领导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间关系,内部创业文化水平越高,平台型领导对员工内部创业行为的直接效应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领导 内部创业行为 心理所有权 工作重塑 创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企业家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角色价值与作用机制
4
作者 张建民 钟雨芮 +2 位作者 陈杨 李海丽 陶小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战略企业家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战略企业家既是企业家发展边界的突破,也是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未来指向。基于企业家理论及我国优秀企业家、优秀企业的实践基础,从角色... 战略企业家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战略企业家既是企业家发展边界的突破,也是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未来指向。基于企业家理论及我国优秀企业家、优秀企业的实践基础,从角色期待视角对中国情境下战略企业家的内涵进行创新性界定,刻画战略企业家的典型特征,探讨战略企业家与一般企业家的异同,整体上形成对战略企业家的新认知。在此基础上,剖析战略企业家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中的战略人才价值和创新人才价值,发现战略企业家通过涓滴效应、同群效应、桥梁效应在企业、产业链、创新联合体等场域发挥重要作用。系统回答了战略企业家“是谁—有何价值—如何发挥价值”的问题,研究成果可为新时代战略企业家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战略企业家 内涵特征 角色价值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能力与数字平台能力对虚拟团队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5
作者 鲍晓娜 张舒畅 曲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迭代促使虚拟团队产生,虚拟团队中的员工创造力日益成为影响组织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以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从个体和技术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吸收能力与数字平台能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效应模型,进一步揭示吸... 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迭代促使虚拟团队产生,虚拟团队中的员工创造力日益成为影响组织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以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从个体和技术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吸收能力与数字平台能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效应模型,进一步揭示吸收能力、数字平台能力与虚拟团队员工创造力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收集辽宁省17家高新技术企业中69个虚拟团队的305份有效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和数字平台能力能够促进虚拟团队的员工创造力,知识共享分别在吸收能力与员工创造力、数字平台能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虚拟团队的结构有机性越高,吸收能力和数字平台能力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团队 吸收能力 数字平台能力 知识共享 员工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激励机制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学迁 倪苗苗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68-180,共13页
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5—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跨国公司高管的海外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并探讨此过程中激励机制的调节作用。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海外教育背景高管对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绩效具有显... 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5—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跨国公司高管的海外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并探讨此过程中激励机制的调节作用。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海外教育背景高管对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海外工作背景高管对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这一现象佐证了“社会类化理论”;薪酬激励对高管海外教育背景与企业国际化绩效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可以促进高管海外教育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正向影响;股权激励对高管海外工作背景与企业国际化绩效有负向调节作用,可以缓解高管海外工作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对跨国企业引进海外背景人才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海外背景 企业国际化绩效 薪酬激励 股权激励 社会类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雇佣资本”公司治理范式的特征、适用环境和治理机制研究
7
作者 高明华 李扬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1,共9页
在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和技术成为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主要驱动力,企业家等高能力人力资本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在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创新创造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和专用性及其风... 在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和技术成为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主要驱动力,企业家等高能力人力资本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在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创新创造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和专用性及其风险承担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使得企业家人力资本相对价格提高,财务资本相对价格降低,从而促使公司治理范式从“资本雇佣劳动”向“劳动雇佣资本”变革。高科技时代背景、资本市场完善导致的股权多元化以及企业较高的创新发展需求为“劳动雇佣资本”治理范式发展提供了适用环境。此外,“劳动雇佣资本”治理范式不仅会极大地激发企业家能力,也会引发企业各治理主体权益发生变化,进而能够通过提高治理效率和实现制度革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雇佣资本 资本雇佣劳动 公司治理 相对价格 企业家能力 人力资本稀缺性 人力资本专用性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效报酬影响创造力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悖论”
8
作者 马君 朱梦霆 闫嘉妮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7,共15页
塑造并引导个体着眼长远的激励体系是当前推进科技自强亟待破解的理论难题。现有研究多以横截面研究为主,忽视了动态视角下的时间效应。鉴于绩效报酬激励体系在激发创造力的过程中产生的两种目标导向:着眼于当下追求短期价值的表现目标... 塑造并引导个体着眼长远的激励体系是当前推进科技自强亟待破解的理论难题。现有研究多以横截面研究为主,忽视了动态视角下的时间效应。鉴于绩效报酬激励体系在激发创造力的过程中产生的两种目标导向:着眼于当下追求短期价值的表现目标导向(PGO)和着眼于学习发展寻求长期价值的精熟目标导向(MGO)。而目标的选择取决于基于时间折扣的利弊权衡“算计思维”。据此,基于时间动机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有关绩效激励的时间动机模型,并据此设计两项研究,旨在探索考虑时间折扣影响下的短期和长期绩效报酬如何影响个体目标导向的选择进而决定其创造力。研究1的横截面研究揭示,短期内,绩效报酬强度促进个体趋近PGO远离MGO,从而负向预测创造力。研究2通过纵向的潜变量增长模型和HLM模型结果揭示,长期内,绩效报酬强度促进个体趋近MGO远离PGO,从而正向预测创造力。研究揭示了绩效报酬激励效应的时间变化轨迹和目标导向逆转现象,即随着时间的推移,绩效报酬制度引导员工逐渐从趋近PGO远离MGO,转向趋近MGO远离PGO,从而形成一个长短期“悖论”:绩效报酬制度在短期内抑制创造力而在长期内促进创造力。本文的贡献在于创建了一个时间心理计量框架,为完善以绩效报酬为核心的激励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报酬 创造力 时间动机理论 成就目标导向 时间心理计量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情境下领导路径-目标澄清行为对角色绩效的影响
9
作者 赵晨 周锦来 +1 位作者 林晨 高中华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9,共15页
危机情境下,领导需要澄清团队目标进而提升员工角色绩效。然而,何种路径-目标澄清行为更加有效亟待明确。整合路径目标理论与变革-交易领导框架,本文探究两种竞争性路径-目标澄清行为(愿景阐释行为与积极纠偏行为)对员工角色绩效的影响... 危机情境下,领导需要澄清团队目标进而提升员工角色绩效。然而,何种路径-目标澄清行为更加有效亟待明确。整合路径目标理论与变革-交易领导框架,本文探究两种竞争性路径-目标澄清行为(愿景阐释行为与积极纠偏行为)对员工角色绩效的影响。基于某连锁品牌员工的两阶段调查数据发现,愿景阐释行为通过提高团队目标的清晰性增强了员工角色绩效,而积极纠偏行为通过提高团队目标的清晰性对员工角色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团队情绪(团队恐惧与团队自满)调节了路径-目标澄清行为对团队目标清晰性的影响:当团队恐惧情绪水平较高时,愿景阐释行为对团队目标清晰性的积极影响更大;而当团队自满情绪水平较高时,积极纠偏行为对团队目标清晰性的积极影响更大。团队情绪进一步调节了团队目标清晰性在路径-目标澄清行为与员工角色绩效之间的中介机制。本文剖析了团队情绪对于路径-目标澄清行为有效性的影响,对于实现危机情境下的有效领导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情境 路径-目标澄清行为 团队目标清晰性 角色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场基本心理需求对员工数字化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许红华 李文攀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76-189,共1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到来,企业管理更加可视化和具象化。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讨数据技术和工具如何通过满足员工职场基本心理需求,从而影响其数字化创新行为。基于283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最终得出结论:职场基本心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到来,企业管理更加可视化和具象化。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讨数据技术和工具如何通过满足员工职场基本心理需求,从而影响其数字化创新行为。基于283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最终得出结论:职场基本心理需求正向影响员工数字化创新行为,人力资源管理(HRM)数字化转型接受度在职场基本心理需求正向影响员工数字化创新行为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雇佣关系正向调节职场基本心理需求对HRM数字化转型接受度的影响且正向调节职场基本心理需求通过HRM数字化转型接受度对员工数字化创新行为的影响。由此得出启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时,需要从人机交互的角度出发,重视员工职场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度,构建和谐的雇佣关系,提高员工对于HRM数字化转型认知水平,从而促进员工对HRM数字化转型的接受度,最终实现员工数字化创新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基本心理需求 员工数字化创新行为 HRM数字化转型接受度 雇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媒体背景有助于提升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吗?
11
作者 常莹莹 陈秀雯 林向荣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4,共10页
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和烙印理论,以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媒体背景对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媒体背景显著抑制了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 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和烙印理论,以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媒体背景对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媒体背景显著抑制了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持股比例越高,高管媒体背景对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抑制作用越显著;CEO类的高管媒体背景和非政府宣传部门类高管媒体背景对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高管媒体背景对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抑制作用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特征 媒体背景 ESG信息披露质量 信息环境透明度 烙印理论 高层梯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融资风险的高位演化——异质性管理者短视的新解释
12
作者 刘柏 琚涛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61,共17页
投资偏差是融资风险的底层来源,显性投资水平因易观测而受到广泛研究,隐性投资结构因难察觉而鲜有关注。从公司投资结构上的时间和空间短视行为视角出发,探究其对债务和股权融资风险的异质性影响。选取A股上市公司2009—2020年数据为研... 投资偏差是融资风险的底层来源,显性投资水平因易观测而受到广泛研究,隐性投资结构因难察觉而鲜有关注。从公司投资结构上的时间和空间短视行为视角出发,探究其对债务和股权融资风险的异质性影响。选取A股上市公司2009—2020年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线性回归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发现,时间短视增加债务融资风险但降低股权融资风险;相反,空间短视行为不仅抑制了企业的财务困境风险,还加大了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对于时间短视,市场竞争放大了其对债务融资风险的正向作用,但削弱了其对股价融资风险的负向作用。对于空间短视,市场竞争放大了其对债务融资风险的负向作用而对股权融资风险未产生影响。最后,管理者短视主要通过影响盈余水平与盈余波动影响公司的融资风险。研究结论为制定宏观金融风险管控措施提供了微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困境风险 股价崩盘风险 时间短视 空间短视 产品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互补企业高管注意力外部焦点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
13
作者 李宇 方圆禹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7,共13页
文章基于注意力基础观构建互补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的理论模型,探索高管外部注意力焦点以及吸收能力对互补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吸收能力和平台协同性对外部焦点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的权变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注意力的外部焦点... 文章基于注意力基础观构建互补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的理论模型,探索高管外部注意力焦点以及吸收能力对互补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吸收能力和平台协同性对外部焦点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的权变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注意力的外部焦点与互补企业突破性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互补企业吸收能力与突破性创新为正相关关系;吸收能力和平台协同性对外部焦点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互补企业高管如何配置注意力实现突破性创新以及平台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基础观 外部焦点 吸收能力 平台协同性 突破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与防御的权衡:如何重塑更能缓解工作不安全感?
14
作者 苗仁涛 杜慧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9,共19页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和人-环境匹配理论,本文探讨促进和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匹配性对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检验个人-工作匹配的中介作用及高承诺工作系统(HCWS)的调节作用。基于493名员工与51名人力资源负责人构成的两时点纵向配对数据...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和人-环境匹配理论,本文探讨促进和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匹配性对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检验个人-工作匹配的中介作用及高承诺工作系统(HCWS)的调节作用。基于493名员工与51名人力资源负责人构成的两时点纵向配对数据,并利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出以下结论:(1)促进定向型与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匹配时,高促进-高防御的工作重塑组合比低促进-低防御组合更能降低工作不安全感;(2)促进定向型与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不匹配时,高促进-低防御的工作重塑组合比低促进-高防御组合更能降低工作不安全感;(3)个人-工作匹配在促进-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匹配性与工作不安全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高促进-高防御的工作重塑组合通过个人-工作匹配降低工作不安全感;(4)HCWS调节了促进-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匹配性与个人-工作匹配之间的关系,即HCWS能缓冲低促进-高防御组合与高促进-低防御组合对个人-工作匹配的效应差异;(5)HCWS调节了个人-工作匹配在促进-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匹配性与工作不安全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定向型工作重塑 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 个人-工作匹配 工作不安全感 高承诺工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市值规模对劳动力雇佣的影响
15
作者 丁守海 陈雯雯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4,共10页
利用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企业市值规模对其雇佣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市值每提高1个单位,下期的劳动力雇佣量将上升0.43个百分点。机制分析表明,上述影响主要是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投资规模扩张效应和生产规模扩张... 利用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企业市值规模对其雇佣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市值每提高1个单位,下期的劳动力雇佣量将上升0.43个百分点。机制分析表明,上述影响主要是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投资规模扩张效应和生产规模扩张效应三个渠道实现的。异质性分析显示,公司市值增加对劳动力雇佣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民营企业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市值 资本结构 融资约束 雇佣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核心能力的驱动路径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动态QCA分析
16
作者 刘昕 魏小冲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3,共13页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是当今几乎所有企业都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将创新能力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条件,并以创新能力的Malquist指数映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变化程度。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框架,构建组态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是当今几乎所有企业都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将创新能力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条件,并以创新能力的Malquist指数映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变化程度。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框架,构建组态模型,采用动态QCA法,分析2018—2022我国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探索管理层支持、数字化运用、技术驱动决策、基础设施建设和知识型员工占比对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核心能力的组态效应。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的基础上,基于Bonferroni校正挖掘了不同行业在不同组态上的异质性,并进一步考察了组态覆盖度的行业分布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单个条件因素难以构成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但是管理层支持具有复杂的条件效应;存在的四个组态路径均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能力,这四个组态可进一步提炼为技术与人才驱动模型和管理支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 创新能力 Malquist指数 组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团队动机氛围影响员工主动创新行为机制探讨——基于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实证检验
17
作者 叶晓倩 陈欣尉 欧梁羽柔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60,共16页
企业团队动机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体现出一种在团队领导政治技能调节下通过员工和谐型工作激情运行的方式。笔者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在构建了一个“企业团队动机氛围影响员工主动创新行为机制研究模型”的基础上,以... 企业团队动机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体现出一种在团队领导政治技能调节下通过员工和谐型工作激情运行的方式。笔者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在构建了一个“企业团队动机氛围影响员工主动创新行为机制研究模型”的基础上,以478份来自问卷调查不同企业团队领导和员工的有效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和Bootstrap方法,分别从团队精熟动机氛围和团队绩效动机氛围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企业团队动机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内在关联及其变化。检验结果证实:团队精熟动机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正相关,团队绩效动机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负相关;员工和谐型工作激情分别相应地中介了团队精熟氛围和团队绩效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关联性;团队领导政治技能既正向调节团队精熟动机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正相关性,也负向调节团队绩效动机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负相关性。本文拓展性地将资源保存理论运用于实证研究企业团队动机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上,丰富了企业内部治理方面的现有文献,研究结论有助于为企业通过建设良好的团队动机氛围激发员工主动创新积极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动机氛围 主动创新行为 员工和谐型工作激情 领导政治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全面振兴背景下国有企业员工工作重塑激活路径研究——基于fs QCA的分析
18
作者 高英 田雨欣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员工工作重塑行为对于促进东北地区国有企业人才管理体系改革、推进东北全面振兴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方法,对三个层面七个因素间的组态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员工工作重塑由多个条件的组态效应促成;驱... 员工工作重塑行为对于促进东北地区国有企业人才管理体系改革、推进东北全面振兴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方法,对三个层面七个因素间的组态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员工工作重塑由多个条件的组态效应促成;驱动高工作重塑与低工作重塑的组态具有非对称性因果关系;激活国有企业员工高工作重塑路径分为组织驱动证明导向型和组织领导双驱规避导向型两类;低工作重塑路径分为驱动缺失型、个人目标导向缺失型和组织驱动缺失型三类。为此,管理者应以组态思维为不同目标导向员工匹配不同的管理模式,针对员工的多样化需求采取差异化管理,营造公平与赋予支持感的良好氛围,进而激发不同目标导向员工的高水平工作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全面振兴 国有企业 工作重塑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评级赋能人力资本投入:内在逻辑、实践路径与发展对策
19
作者 郭震 李龙飞 刘晶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8,共10页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已成为全球各国(地区)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和战略选择。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创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探究了ESG评级赋能人力资本投入的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结...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已成为全球各国(地区)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和战略选择。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创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探究了ESG评级赋能人力资本投入的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结果显示:ESG评级直接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入,也可通过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企业竞争力、赋能数字化转型进而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入。针对ESG评级赋能人力资本的内在逻辑,从充分发挥ESG评级效能、构建绿色创新网络、打通企业融资的卡点堵点、增强企业竞争力、动态靶向数字技术等方面构建实践路径。建议企业发挥绿色金融综合优势,健全和完善ESG评级制度体系,优化人力资本投入结构,进而控制微观技能溢价难题,破解宏观经济发展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ESG评级 人力资本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高管网络、政策补贴与技术创新
20
作者 李俊青 袁博 张雪莹 《现代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5,共13页
本文以2004-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高管网络通过政策补贴对创新的正向影响关系,并进一步对高管网络的各维度做出详细检验,同时在区域、所有制以及行业层面进行异质性分析。此外,本文还以2004-2019年行业数据检验... 本文以2004-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高管网络通过政策补贴对创新的正向影响关系,并进一步对高管网络的各维度做出详细检验,同时在区域、所有制以及行业层面进行异质性分析。此外,本文还以2004-2019年行业数据检验了企业高管网络对政策倾向的影响,验证了高管网络通过观念等慢变量对政策倾向产生的渐进式而非突变式影响,从而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政策补贴,激励其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高管网络 政策补贴 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