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经营权入股问题研究
1
作者 刘欣 《经济师》 2025年第3期32-33,共2页
文章围绕土地经营权入股制度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国家政策、学界观点介绍了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可行性和实践模式。其次,探讨了土地经营权入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价值评估困难、保底分红难以实现以及退股利益保障机制不完善。最后针对... 文章围绕土地经营权入股制度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国家政策、学界观点介绍了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可行性和实践模式。其次,探讨了土地经营权入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价值评估困难、保底分红难以实现以及退股利益保障机制不完善。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建议:一是借助土地年租金、土地年均收益及入股期限计算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期待利益,进而估算土地经营权价值。二是保底收益和按股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让保底分红难以实现,宜采用“优先股+保底协议”的利润分配方式;三是落实风险保障金、引入完备的保险机制,保障农户土地经营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营权入股 保底收益 优先股 保底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智慧农业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孙学涛 张丽娟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22,132,共13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智慧农业技术和装备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促进了智慧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基于地级市农业部门数据,运用空间SARAR模型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智慧农业的影响并梳理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空间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智慧农业技术和装备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促进了智慧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基于地级市农业部门数据,运用空间SARAR模型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智慧农业的影响并梳理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空间上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智慧农业均表现出集聚性;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智慧农业水平的重要因素,其不仅能直接促进智慧农业发展,而且还会通过推动农业机械化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方式促进智慧农业发展;与此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智慧农业发展的影响还会存在非均衡效应,即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智慧农业的影响会受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其他地区相比,高标准农田建设会显著提升富裕地区的智慧农业水平。最后在全力提升耕地质量背景下,从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智慧农业发展相融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推动农业机械化等三方面提出了发展智慧农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智慧农业 非均衡效应 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时代农民退出宅基地的基本原则、模式探析与保障机制
3
作者 罗玉辉 廖敏伶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9,共9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引导农民有序退出宅基地已成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农民土地权益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根本价值导向。在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自愿”与“有偿”的基本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引导农民有序退出宅基地已成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农民土地权益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根本价值导向。在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自愿”与“有偿”的基本原则。“流转型模式”“抵押型模式”“退出型模式”“入市型模式”等多种宅基地退出模式不仅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还蕴含着可供借鉴的普遍性经验。应通过提炼和整合这些经验,构建公平合理的退出补偿机制、统筹兼顾的利益分配机制、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以及公开透明的民主协商机制,以保障农民有效退出宅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宅基地 退出机制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中的农户土地权益保障:创新模式与实践逻辑
4
作者 梁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8,共12页
农地流转需兼顾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与农户土地权益保障。皖东T市的经验表明,村社自治型农地流转模式是保障农户土地权益的重要路径,该模式具有分散农户组织化、权利实践公共化和资源分配社区化的实践特征,形成了整体性的土地权益保障体系... 农地流转需兼顾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与农户土地权益保障。皖东T市的经验表明,村社自治型农地流转模式是保障农户土地权益的重要路径,该模式具有分散农户组织化、权利实践公共化和资源分配社区化的实践特征,形成了整体性的土地权益保障体系,包括农地整合的集体同意机制、经营主体筛选的村社本位机制和弹性地租的民主协商机制。村社自治型农地流转模式的关键在于其内含了农户土地权益保障的自主治理系统。首先,地方政府通过制度供给实现了对村集体的激活,为农户土地权益保障奠定了客观基础;其次,农户基于信任关系主动赋权村集体,促使村集体获得统筹与组织农户的权能;最后,农户以集体统筹为基础推动农地流转,同时开展土地权益的公共实践,实现了农地资源高效配置与农户土地权益保障的双重目标。在农地“三权分置”的背景下,村社自治型农地流转模式对于农地流转制度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自主治理 村集体 “三权分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社会资本与宅基地退出意愿——基于政府规制的调节效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封玫 张志垚 周利平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52,共11页
基于江西省余江区545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究社会资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社会规范、社会参与、社会信任、社会声望等均显著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受教育程度... 基于江西省余江区545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究社会资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社会规范、社会参与、社会信任、社会声望等均显著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非农收入比例、家庭人口数量均显著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异质性分析发现,近郊型村庄和远郊型村庄促进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而边远型村庄显著抑制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平原、山地、丘陵地形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丘陵地形作用最为显著;政府规制中激励型政府规制和约束型政府规制均在社会资本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建议积极培育社会资本,充分利用农户社会网络加大政府规制政策的宣传力度,制定差异化的退出政策,多措并举共同提升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政府规制 调节效应 宅基地退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4年展望——土地经济分报告
6
作者 张清勇 曾虹云 +4 位作者 仲济香 夏则霞 温馨 高思悦 丰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4,共11页
研究目的:梳理并比较2023年国内外土地经济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2023年,国内研究集中于政策对地价的影响、城市土地供给结构与策略的时空动态、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农村集体经... 研究目的:梳理并比较2023年国内外土地经济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2023年,国内研究集中于政策对地价的影响、城市土地供给结构与策略的时空动态、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展、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和结果、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盘活等问题;国外研究侧重土地保护措施和环境保护政策对地价的影响、土地市场的福利效应、土地产权的性别不平等、征地制度的公平性等。研究结论:2023年土地经济研究领域实现了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下一步应着重通过理论研究的创新实现政策的体系化阐释,通过实证研究的深化促进政策的系统性设计,更好地服务新时期的土地制度改革。2024年将重点关注土地经济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制度创新、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与权益实现路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制度试点等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市场 土地制度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流转中土地经营权的登记效力规则研究
7
作者 袁文全 牛小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再流转中的两种土地经营权在登记能力、登记效力上采区分原则。再流转阶段,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经营权承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规则而采登记对抗效力,“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应解释为未登记可以对抗恶意第三人以及能对... 再流转中的两种土地经营权在登记能力、登记效力上采区分原则。再流转阶段,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经营权承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规则而采登记对抗效力,“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应解释为未登记可以对抗恶意第三人以及能对抗善意第三人的必要条件为已登记,登记对抗效力表现为登记公示相较于其他公示方式的优先性与相对公信力,占有使用及向发包人备案作为认定第三人善意的实质调查内容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作用。以其他方式承包取得的土地经营权再流转须“经依法登记取得权属证书”为管理性规定,同时暗含登记连续性的目的,采登记生效效力的形式正当性在于此类土地经营权再流转的物权变动在实证法上的相对独立性,进而适用不动产物权公示的原则性规定,实质正当性在于通过市场机制高效利用农村“四荒地”土地资源的价值取向。另外,可结合此类土地经营权再流转的特殊规制目的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益物权 土地经营权再流转 登记对抗效力 登记生效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市农村闲置土地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8
作者 王瑞君 吕志鹏 朱小文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5期182-184,共3页
土地资源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治理并合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给农村闲置土地治理提供决策参考,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分析当地农村闲置土地产生原因,并提出改善... 土地资源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治理并合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给农村闲置土地治理提供决策参考,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分析当地农村闲置土地产生原因,并提出改善农村环境、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置土地 农村 治理 甘肃省天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危房集中加固改造制度研究
9
作者 张玉新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15-I0015,共1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旨在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危房改造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旨在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危房改造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供财政补贴,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社会组织和企业也参与到危房改造中,通过公益项目或捐赠等形式帮助农村改善居住条件。但在农村危房集中加固改造实践中依旧存在一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公益项目 财政补贴 农村生活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 农村危房改造 生命财产安全 居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产权的结构变化·权能功效和规模经营
10
作者 何丹 吴九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51-254,共4页
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制度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产权结构角度阐释其变化历程和权能功效,进而揭示农地产权结构与农地经营模式的互馈。研究发现:农地产权结构的变化经历了所有权与使用权一体,所有权与使用权初步分离,所有权、资... 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制度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产权结构角度阐释其变化历程和权能功效,进而揭示农地产权结构与农地经营模式的互馈。研究发现:农地产权结构的变化经历了所有权与使用权一体,所有权与使用权初步分离,所有权、资格权及使用权再分离等发展阶段,权能划分越来越细、权能内涵界定更趋清晰。农地产权正持续进行合理性变革,农地权能的分解具有中国特色,更加注重农民权能利益保护,并与农地经营模式关联紧密。未来农地产权结构和农地经营模式的创新需要国家从政策措施、经济措施、法律措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予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 三权分置 农地经营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房建设管理体制研究
11
作者 郐艳丽 马秋芝 董琳 《城乡建设》 2024年第15期50-61,共12页
农房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庄规划实施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我国农房建设管理虽然在管理基础、责任主体、管理流程及管理方法等方面不断完善与深化,但农房倒塌危及生命安全事故仍然频繁发生。从近10年内自建房倒塌事故... 农房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庄规划实施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我国农房建设管理虽然在管理基础、责任主体、管理流程及管理方法等方面不断完善与深化,但农房倒塌危及生命安全事故仍然频繁发生。从近10年内自建房倒塌事故分析事件定性和责任追溯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房建设 新农村建设 村庄规划 管理体制 自建房 责任追溯 安全事故 管理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声望、价值感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640份农户调查数据
12
作者 封玫 张志垚 +1 位作者 程娟 蔡淑清 《现代农业》 2024年第3期34-43,共10页
探索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推进闲置宅基地进一步腾退和盘活,是缓解当下中国农村土地资源低效利用的重要举措。基于江西省余江区640份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声望、价值感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机理,并对价值感知在... 探索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推进闲置宅基地进一步腾退和盘活,是缓解当下中国农村土地资源低效利用的重要举措。基于江西省余江区640份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声望、价值感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机理,并对价值感知在社会声望与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中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社会声望、价值感知均会显著正向促进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价值感知在社会声望与农户宅基地退出中起中介作用;受访者受教育程度越高或者为中共党员,越会显著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意愿,促使其退出行为的达成。综上,建议重视社会声望和价值感知在农户宅基地退出中的外在驱动和内在激励作用,充分发挥乡贤、知识分子以及领导干部等群体的示范效应,注重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价值感知水平,提升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行为 社会声望 价值感知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学涛 张丽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9,共12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变了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和相对效率,进而影响了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在“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背景下,本文运用地级市农业部门数据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农业... 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变了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和相对效率,进而影响了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在“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背景下,本文运用地级市农业部门数据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于资本要素,而高标准农田建设会进一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2)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会促进贫困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要素,而促进富裕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3)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产生直接影响的同时,还会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方式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业技术进步偏向 农业产业结构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种植结构调整效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术坤 林文声 杨国蕾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6,共12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从改善灌溉设施、促进非农就业、增加农地租入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的传导机制,构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而根据2020年和2022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10省50... 高标准农田建设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从改善灌溉设施、促进非农就业、增加农地租入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的传导机制,构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而根据2020年和2022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10省50县(市、区)300村4378个农户样本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定量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种植结构调整效应与政策异质性。结果表明:(1)高标准农田建设促使三大主粮作物种植比例提高了7.97%。(2)机制分析结果显示,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改善农地灌溉条件、增加农地租入规模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来促进种植结构调整,而非农就业的传导机制未得到验证。(3)异质性分析表明,粮食平衡区、地形坡度和起伏度较大区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更能显著提高粮食种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种植结构调整 粮食生产 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农村居民住房的空间选择与影响因素--一个流动社会学的视角
15
作者 林聚任 穆学英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当前我国城乡关系及居住空间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城乡融合发展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出生于不同世代和居住在不同地理空间的农村居民在住房空间选择上存在明显分化。相较于“60前”和“60后”农村居民,“70后”和“80后... 当前我国城乡关系及居住空间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城乡融合发展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出生于不同世代和居住在不同地理空间的农村居民在住房空间选择上存在明显分化。相较于“60前”和“60后”农村居民,“70后”和“80后”农村居民更倾向于选择进城购房,并呈现出“城乡两栖”的生活与生计方式。居住在县级市的农村居民进城购房的概率最大,其次为市辖区和县,并且这种差距随着世代推移而逐渐减弱。“城乡两栖”生活方式对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乡要素流动的加强成为影响农村居民突破居住空间壁垒的重要因素,建议适应高流动时代要求,建立和完善城乡融合性住房制度,以更好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农村居民 购房 空间选择 流动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观土地资源资产核算方法的理论实践——以西安市国有建设用地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吉晓妮 田军 +3 位作者 胡义 张少妮 秦臻 武汫卫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国有建设用地资产核算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算方法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西安市为例,依据行政辖区内不同空间区位上土地的质量、功能、价值等差异划分均质区域,以各均质区域为基本核算单元,评估核定基... 国有建设用地资产核算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算方法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西安市为例,依据行政辖区内不同空间区位上土地的质量、功能、价值等差异划分均质区域,以各均质区域为基本核算单元,评估核定基本核算单元内分用途的土地价值水平,与相应土地的实物量结合,核算土地资产总量。该方法采用基准地价调整完善后形成覆盖全域全地类的价格体系,能够满足现阶段区县土地资产管理核算需求。通过核算,发现部分底图数据与专题数据不一致、权益价值体现不足、与管理实践结合不强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资源 资产核算 价格体系 均质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运行的土地资产综合价值评价探析——以城市更新为研究对象
17
作者 方国安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年第6期4-12,78,共10页
在阐述土地资产时空特征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时空运行下土地资产的综合价值内涵和评价目标。从科学规划价值的引领作用有待加强、综合价值评估体系有待完善、部门联动评估机制有待优化、数字智能基础有待稳定四个方面对影响土地资... 在阐述土地资产时空特征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时空运行下土地资产的综合价值内涵和评价目标。从科学规划价值的引领作用有待加强、综合价值评估体系有待完善、部门联动评估机制有待优化、数字智能基础有待稳定四个方面对影响土地资产综合价值评估的瓶颈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以城市更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空间区位、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土地资产综合价值的关键评价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区域-经济-生态-社会”土地资产综合价值评估体系,提出了评价指标构建、评价路径设置、价值指标计算等综合价值评估的新思路。围绕有效实施土地资产综合价值评估提出管理策略:①注重成本控制和资金平衡;②加强评估联动和管理协调;③促进科学评估和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产 空间价值 评价路径 价值指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安全对农户林地流转的影响——来自非农就业的调节效应
18
作者 王立成 朱臻 谢芳婷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4,共10页
基于江西集体林区505份农户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出产权安全综合水平,通过Probit模型和IVprobit模型探讨产权安全影响农户林地流转的作用机制,验证非农就业的收入效应与劳动力转移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产权安全综合水平的提高可促... 基于江西集体林区505份农户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出产权安全综合水平,通过Probit模型和IVprobit模型探讨产权安全影响农户林地流转的作用机制,验证非农就业的收入效应与劳动力转移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产权安全综合水平的提高可促进农户林地转出或转入行为发生,不同维度产权安全水平对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非农就业通过收入效应弱化了产权安全对林地转出的促进效应。因此,为提高林地产权安全,建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进一步从农户认知层面、政策实际效果提升林地产权安全性,从而促进林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政策的制定需要结合农户家庭生计方式,并进一步完善林权交易平台,畅通林地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安全 熵值法 PROBIT模型 林地流转 非农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行蓄洪区农户搬迁与宅基地制度改革协同探究——以凤阳县黄湾乡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勇 樊龙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4-72,F0003,共10页
结合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工作,实施淮河行蓄洪区农户搬迁与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之间存在诸多目标的一致性和推进过程的协同性。通过对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安徽省凤阳县黄湾乡进行考察,对黄湾乡淮河行蓄洪区农户搬迁与宅... 结合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工作,实施淮河行蓄洪区农户搬迁与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之间存在诸多目标的一致性和推进过程的协同性。通过对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安徽省凤阳县黄湾乡进行考察,对黄湾乡淮河行蓄洪区农户搬迁与宅基地制度改革协同的实施路径进行分析,结合实地调研剖析了淮河行蓄洪区农户搬迁与宅基地制度改革协同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协同推进淮河行蓄洪区农户搬迁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包括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政策、明确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主体、探索宅基地资格权多种实现形式及探索宅基地“有偿调剂、竞价择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搬迁 宅基地制度改革 实践探索 现实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地估价规程》要点解析
20
作者 陈桂珅 程锋 朱道林 《中国土地》 2024年第8期32-34,共3页
本文从《园地估价规程》编制的总体思路和原则、园地价格评估的技术要点、关键技术问题的处理思路等方面,对园地价格评估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和阐释。为完善各类自然资源价格评估方法体系、建立政府公示价格体系、深化自然资源资产市场化... 本文从《园地估价规程》编制的总体思路和原则、园地价格评估的技术要点、关键技术问题的处理思路等方面,对园地价格评估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和阐释。为完善各类自然资源价格评估方法体系、建立政府公示价格体系、深化自然资源资产市场化配置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自然资源部持续推进园地估价的理论方法研究与试点,并组织相关单位编制了《园地估价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评估 自然资源资产 市场化配置 要点解析 自然资源部 处理思路 单位编制 自然资源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