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1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议《中图法》第4版“F59旅游经济”类目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唐云燕 《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1期45-46,共2页
旅游在现代人类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二战以后,国际旅游业迅速崛起,高速增长。被称为当代社会的“无烟工业”。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即开始发展旅游业,现已形成较成熟的产业体系,旅游教育和研究也走上正轨。《中图法》第4... 旅游在现代人类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二战以后,国际旅游业迅速崛起,高速增长。被称为当代社会的“无烟工业”。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即开始发展旅游业,现已形成较成熟的产业体系,旅游教育和研究也走上正轨。《中图法》第4版调整了“旅游经济”类目类级,正确反映了旅游经济的作用和地位,结束了以往旅游经济文献无专门类目的历史。但在分类实践中,笔者发现其类目尚存在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图法》 旅游经济 第4版 类目 国际旅游业 人类生活 二战以后 高速增长 无烟工业 当代社会 80年代 产业体系 旅游教育 经济文献 不足之处 类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旅游创业研究进展——一个系统文献综述
2
作者 王心蕊 赖清清 陈钢华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34,共19页
近年来,旅游创业研究吸引了国内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与国外学界相比仍显滞后,且在旅游创业研究进展与学术贡献方面,仍缺乏系统的梳理与评估。文章采用系统文献综述方法,借鉴扎根理论的编码流程对1981—2022年(截至2022年4月30日)发表... 近年来,旅游创业研究吸引了国内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与国外学界相比仍显滞后,且在旅游创业研究进展与学术贡献方面,仍缺乏系统的梳理与评估。文章采用系统文献综述方法,借鉴扎根理论的编码流程对1981—2022年(截至2022年4月30日)发表在SSCI和CSSCI期刊的221篇旅游创业研究论文进行了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归纳,并对其学术贡献展开了评价。从研究主题看,旅游创业研究从早期的关注创业主体逐渐转向对创业过程和特殊创业情境的关注,初步形成了“创业前因-创业过程-创业结果-创业情境”这一较完整的体系。从学术贡献看,现有旅游创业研究大多基于成熟学科的理论来审视旅游情境下的创业活动,并结合旅游业特征来拓展既有理论,但在构建新理论、提出新构念方面的贡献则十分有限。未来的研究可重点关注中国情境与旅游创业实践,丰富旅游创业的理论研究,最终发展出有别于其他创业领域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创业 研究进展 学术贡献 系统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托邦的想象力:“十五五”时期影视旅游的价值反思
3
作者 向勇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共3页
影视旅游是屏幕世界与旅游世界的结合,是影视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既延长了影视产业的价值链,又提升了旅游业的内涵品质。电视综艺、网络综艺、影视剧、网络剧和动画等影视节目的取景地成为近年来中国旅游者旅游行为选择的主要... 影视旅游是屏幕世界与旅游世界的结合,是影视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既延长了影视产业的价值链,又提升了旅游业的内涵品质。电视综艺、网络综艺、影视剧、网络剧和动画等影视节目的取景地成为近年来中国旅游者旅游行为选择的主要目标之一,影视旅游将在“十五五”时期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势头。影视作品通过对拍摄地的特定景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影像展示,将地方资源转化为旅游者关注的目的地吸引物。影视旅游先后经历了朝圣旅游、奇观旅游和日常旅游等不同发展形态的变迁(2)。2024年,随着《我的阿勒泰》《去有风的地方》等电视剧的热播,新疆阿勒泰、云南大理等地的旅游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些影视作品所呈现的故事场景与地方叙事,不仅给当地带来了激增的旅游者和可观的收益,也提升了这些地区的品牌影响力和地方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旅游 资源转化 价值反思 吸引物 价值链 影视节目 影视产业 人文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台搭建过程研究——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为例
4
作者 曾国军 李林蔚 +1 位作者 王荷 李浩铭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05,共16页
数字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搭建行之有效的数据中台,既是解决传统服务型企业前台业务与后台业务脱节之现实问题,也是数字化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文章采用探索性单案例方法,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为例,深度剖析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 数字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搭建行之有效的数据中台,既是解决传统服务型企业前台业务与后台业务脱节之现实问题,也是数字化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文章采用探索性单案例方法,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为例,深度剖析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台搭建过程。研究发现:第一,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台搭建主要涵盖技术与业务两条行为路径,包含业务数据收集与技术数据交换、技术与业务数据整合、技术服务业务下的业务与技术数据调整等3个步骤;第二,技术探索与业务整合行为形成了技术动态能力和业务动态能力,根据技术与业务的新旧程度,这些能力进一步细分为旧技术不足感知能力、新技术获取能力、旧业务重组能力、新业务感知能力等10个类别;第三,数据中台搭建过程遵循“战略-行为-能力”框架,能力反哺战略行为是有效搭建数据中台的动力机制。据此,文章提出了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台搭建过程模型,为传统服务型企业数字化战略提供了有益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台搭建 技术与业务 动态能力 传统服务型企业 白天鹅宾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邮轮船景与游客体验:内涵、框架与前景
5
作者 孙晓东 朱艳 张智玮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35,共15页
船上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康健、运动、活动、服务等要素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旅游服务场景——邮轮船景。邮轮船景要素众多、复杂度高,对游客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出游体验和行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影响作用。全面而深入地理解邮轮船... 船上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康健、运动、活动、服务等要素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旅游服务场景——邮轮船景。邮轮船景要素众多、复杂度高,对游客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出游体验和行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影响作用。全面而深入地理解邮轮船景的概念与内涵、要素与维度以及对游客全程体验的影响作用,可以推动服务场景理论向邮轮旅游乃至整个旅游领域的拓展,同时可以帮助邮轮旅游提供商优化船舶设计与建造、设施与服务配备以及船上运营管理策略。文章从邮轮船景概念的来源与内涵出发,在重新构建邮轮船景理论框架基础上,系统梳理和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邮轮船景对游客体验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值得研究的主要方向。希望能吸引更多研究者和实业者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邮轮船景优化提升游客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邮轮 邮轮船景 邮轮旅游 服务场景 游客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危机情境下中小型旅行社领导力特征研究
6
作者 吴佳 耿庆汇 +1 位作者 孙博文 洪琴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66,共18页
新冠疫情对中小型旅行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文章采取多案例研究,选取经历3年新冠疫情并度过危机的中小型旅行社为研究对象,基于“危机阶段-领导力特征-领导力应对策略”逻辑,采用扎根理论分析重大危机情境下中小型旅行社领导力的... 新冠疫情对中小型旅行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文章采取多案例研究,选取经历3年新冠疫情并度过危机的中小型旅行社为研究对象,基于“危机阶段-领导力特征-领导力应对策略”逻辑,采用扎根理论分析重大危机情境下中小型旅行社领导力的特征及危机不同阶段领导力的应对策略。研究发现:1)重大危机情境下领导力表现为坚韧型领导力风格,呈现出果断决策与行动、个性化关怀、创新求变精神、个人魅力与影响力、智力激发、权变奖励、强力推行变革、行业信念与情怀、战略思考与决策9个特征;2)危机不同阶段领导力特征与常态化情境中果断型、变革型、交易型、专制型、真实型和战略型领导力风格相似,通过共性领导行为,引发旅行社组织变革,进而提升了旅行社应对危机的能力。研究最终揭示的坚韧型领导力风格有助于解释危机不同阶段领导力的变化,为中小型旅游企业如何应对危机、从危机中复原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危机 中小型旅行社 领导力特征 领导力应对策略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进路研究
7
作者 崔榕 田晓梦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1,共9页
旅游业发展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有效方式和重要载体。当前,民族地区旅游业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民族地区旅游业要真... 旅游业发展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有效方式和重要载体。当前,民族地区旅游业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民族地区旅游业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包括:如何正确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等。为破解这些难题,民族地区旅游业应当着重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挖掘、中华文化符号运用以及中华文化共同性话语提炼等方面的工作,进而实现以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旅游业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逻辑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二十年中国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研究综述
8
作者 陈楠 李博 周健美 《江苏商论》 2025年第1期53-57,共5页
旅游地品牌建设是提升地方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CNKI数据库2000—2022年收录的612篇国内旅游地品牌建设研究文献为样本数据,借助Cite Space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近二十年来国内旅游地品牌建设的研究脉络和趋势特征。... 旅游地品牌建设是提升地方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CNKI数据库2000—2022年收录的612篇国内旅游地品牌建设研究文献为样本数据,借助Cite Space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近二十年来国内旅游地品牌建设的研究脉络和趋势特征。结果显示:(1)研究自2000年起逐渐引起国内学者关注,2000—2022年发文量总体呈现曲折式增长趋势。(2)研究热点围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冬奥会等不同主体类型,基于品牌构建的不同过程展开,城市旅游品牌建设备受关注。(3)跨机构、不同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不足,缺乏跨学科的旅游地品牌研究成果。(4)未来研究中,一要推动旅游地品牌的跨学科研究,借助数理模型和量化方法,实现对文旅融合、乡村旅游等现有热点的纵向挖掘;二要积极拓展横向的研究范围,把握以冰雪项目为主的体育旅游品牌建设、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目的地品牌建设等潜在趋势,立足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完善目的地品牌建设的内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品牌 品牌建设 热点趋势 Cite 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网络导引下乡村旅游驱动城乡共同富裕的机制与路径
9
作者 王兆峰 陈勤昌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4,共7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交通网络是指区域内不同等级的交通道路所共同形成的网络组织①,连接着城市与乡村,联系着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是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交通网络是指区域内不同等级的交通道路所共同形成的网络组织①,连接着城市与乡村,联系着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是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的“平衡手”,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官”,厚植乡村社会创新能力的“催化剂”。随着技术与制度创新,交通运输的传统功能不断嬗变,其边际效应逐渐向旅游功能扩散与转移,深刻影响着旅游流的位移、形态与分布等变化,特别是乡村旅游与科技融合、制度创新等叠加效应,加速了城乡要素流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催生了乡村旅游新模式、新产品和新业态,也增强了乡村获取内外资源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并持久释放社会创新活力和城乡共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乡村旅游 创新活力 交通网络 边际效应 交通运输 共富 叠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引资产权的属性、结构与实践路径
10
作者 左冰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9,共16页
文章突破西方主流理论关于财产属性的公/私二元分野,基于吸引资产的集合性、协同性和价值弱可分割性的特征,论证了吸引资产的“俱乐部”产品性质,阐明了吸引资产权作为用益物权的共有产权属性。文章进而结合乡村旅游发展背景,在区分吸... 文章突破西方主流理论关于财产属性的公/私二元分野,基于吸引资产的集合性、协同性和价值弱可分割性的特征,论证了吸引资产的“俱乐部”产品性质,阐明了吸引资产权作为用益物权的共有产权属性。文章进而结合乡村旅游发展背景,在区分吸引资产系统和吸引资产单元的基础上,刻画出公权性与私权性吸引资产的结构性嵌套关系,并提出了管理跨边界、跨尺度吸引资产系统的原则性方法。文章建议基于中央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的“三权分置”精神,构建“吸引资产权(集体地权)+(成员)不动产股权+(个体)不动产经营收益”的权利结构体系,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这一方案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本质,妥善平衡公私关系,实现维护人民福祉与保障财产权利的有效结合,亦可为国家在文化和旅游相关的商业和经济领域创造出新的资本形式。文章丰富了公共资源管理理论,从发展旅游的角度提供了对土地以及地上物的价值的新认识和对其权益属性的新理解,为基于中国独特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创新吸引资产权的实践形式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引资产权 用益物权 俱乐部产品 集体土地所有制 嵌套产权 三权分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漫或现实?网红餐饮模糊食物名称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11
作者 周星 徐颖儿 +3 位作者 杨洋 陈瑞 涂青青 孔雨柔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20,共15页
模糊食物名称逐渐成为网红餐饮的潮流趋势。文章基于心理意象理论,采用4项情景实验和1项田野实验揭示了食物名称模糊程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食物名称模糊程度和购买意愿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随着食物名称模糊程度不... 模糊食物名称逐渐成为网红餐饮的潮流趋势。文章基于心理意象理论,采用4项情景实验和1项田野实验揭示了食物名称模糊程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食物名称模糊程度和购买意愿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随着食物名称模糊程度不断提升,购买意愿呈现出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2)心理意象在食物名称模糊程度和购买意愿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3)菜单项描述调节了上述中介作用,当使用图片形式时,消费者心理意象不会随食物名称模糊程度增大而出现倒U形,而使用文字或图文形式时,食物名称模糊程度和心理意象的倒U形关系仍存在,中等水平模糊程度食物名称和图文菜单项描述的组合表现最优。研究在理论层面拓宽了心理意象理论的适用情境,并通过信息补充方式的匹配效应丰富了理论内涵,在实践层面启发餐厅相关管理者在食物命名、菜单项描述等方面的优化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名称模糊程度 心理意象 购买意愿 菜单项描述 网红餐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1—2022年广西面板数据分析
12
作者 邓爱民 董金义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全面和准确掌握景区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是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的关键,也是民族地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2001—2022年的广西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对广西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全面和准确掌握景区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是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的关键,也是民族地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2001—2022年的广西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对广西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广西A级旅游景区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其空间形态发生了“由差异—无明显差异”变化、方向分布均为“东北—西南”趋势和空间分布方向性在逐渐减弱的特征;空间密度上呈现出散点向线状和带状演变的特征,构成了三地两带一中心旅游新格局的主要轮廓;资源本底、自然环境、经济产业和社会环境对广西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能力具有动态变化特征和上升趋势;自然旅游资源、植被指数、三产比重和常住人口影响能力呈现出动态变化和上升趋势;人文旅游资源和GDP影响能力也具有动态变化,但呈现出下降趋势;地形起伏、河流水系、通车里程和城市园林绿化影响能力相对稳定,但前两者表现出略有上升的趋势。结果可为明晰广西A级旅游景区空间演化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也为当下广西文化旅游产业政策、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A级旅游景区 时空分布 演变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客为“主”?——湘西德夯苗寨的旅游者表演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王兆峰 黄曼丽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70,共13页
将旅游者视作表演者是深入剖析跨民族文化旅游表演行为特征及影响机制的内在要求,也为深刻探究表演转向和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文章基于旅游表演理论,选取湘西德夯苗寨为案例地,通过对旅游者表演行为的类属分析和情景分析,探明... 将旅游者视作表演者是深入剖析跨民族文化旅游表演行为特征及影响机制的内在要求,也为深刻探究表演转向和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文章基于旅游表演理论,选取湘西德夯苗寨为案例地,通过对旅游者表演行为的类属分析和情景分析,探明旅游者在民族村寨剧场空间的表演过程及个体情感认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民族村寨中旅游者依托地方化舞台设置,受文化权力约束,与剧场角色进行协商表演;旅游者表演行为分为反身性行为与非反身性行为,文化权力通过文化规制和机构管辖形成旅游者惯习,非反身性行为多呈现为即兴表演;感知距离是个体情感认知层面影响旅游表演行为的主要因素,涵盖了心理距离、认知距离和个体逃离与超越3个维度。研究试图构建跨民族文化的旅游者表演行为分析框架,拓展旅游表演理论的个体情感认知维度,为民族村寨管理和营销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表演 表演行为 影响机制 德夯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沉浸式场景下旅游者情感词典建构
14
作者 伍蕾 胡佳 伍蓓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9,共16页
情感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是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议题。数字沉浸式场景推进了文化和旅游深层内涵(沉浸体验/消费升级)与内容禀赋(数字文明/文化传续)的价值融凝,情感体验成为其发展中的题中之义。尽管已有研究揭示了旅游者情... 情感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是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议题。数字沉浸式场景推进了文化和旅游深层内涵(沉浸体验/消费升级)与内容禀赋(数字文明/文化传续)的价值融凝,情感体验成为其发展中的题中之义。尽管已有研究揭示了旅游者情感体验的内涵、特征、效应、应用等,但均集中在旅游者情感体验的关联领域而非本体领域。基于此,该研究通过结合训练语料库和深度网络学习两种方法,建立情感数据库,标注情绪,通过Word2vec、TF-IDF、SO-PMI模型提取反映情感态度倾向的特征词,映射旅游者情感状态;利用情感本体库分类树方法筛选和归纳形成情感词典;再依据情感词典内部特征,建构数字沉浸式场景下旅游者情感体验交互矩阵。研究发现:1)所构词典较好地反映了数字沉浸式场景特色词汇,具有较高情感识别度,能有效提高情感分析任务的性能;2)能够明晰数字沉浸式场景下旅游者情感体验特征,一方面,积极和消极情感体验因素结合形成“乐”“好”“怒”“哀”“恶”“惧”“惊”7类情感簇群,另一方面,从旅游者情感体验的发生缘由、表现形式和作用结果衍生出场景架构、情感倾向、价值取向3个层面场景情感体验特征,并呈现出“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的情感认知表现;3)“三横四纵”数字沉浸式场景下旅游者情感体验交互矩阵,探索和揭示了场景与旅游者之间的情感联动和运行机制。研究结果不仅为提升数字沉浸式场景下旅游者情感体验质量指明了发展方向,而且为数字沉浸式场景的设计与呈现、人文精神传播与创意营销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沉浸式场景 旅游者情感体验 情感词典 情感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凉山彝族地区乡村旅游脱贫效应及返贫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15
作者 赵豫西 冉杰 +1 位作者 李倩 周媛媛 《江苏商论》 2025年第2期59-62,共4页
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旅游脱贫助力乡村振兴正如火如荼推进。本文分析旅游脱贫效应,识别具体返贫风险。针对返贫分析提出相应的风险干预机制,防控返贫风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旅游脱贫 返贫防控机制 彝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
16
作者 王凯 刘美伦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7,共13页
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的相互赋能、协调共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2010—202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厘清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与地理探测器探究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 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的相互赋能、协调共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2010—202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厘清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与地理探测器探究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呈动态增长趋势,二者均表现出由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经历了由中度失调向轻度失调的演变过程,空间上呈现出“东部领先、中部塌陷、西部追赶”的发展格局;影响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核心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与劳动力供给度,次级因素为基础设施发展,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对耦合协调发展的解释力度大于单因素的解释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如何通向世界
17
作者 许峰 李代峰 邹雪 《当代贵州》 2025年第5期48-53,共6页
“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系全国首条以“中国”命名的乡村旅游公路,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新的思路,是贵州由点及面推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有效路径。2017年,原国家旅游局评选了唯一的一次十大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 “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系全国首条以“中国”命名的乡村旅游公路,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新的思路,是贵州由点及面推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有效路径。2017年,原国家旅游局评选了唯一的一次十大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西江千户苗寨入选其中。2023年5月,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经反复研究策划,正式对外宣布了一条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以下简称1号公路)。这是全国首条以“中国”命名的乡村旅游公路,且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千户苗寨 中国乡村旅游 旅游目的地 国家旅游局 乡村旅游精品 黔东南州 有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型村落用地格局演变特征比较研究--以辽宁省大连市四个旅游村为例
18
作者 董丽 张倩 张宇 《住宅产业》 2025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选取大连市内不同类型的旅游村落,基于Google earth历史遥感影像,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针对其土地利用、空间变迁和功能结构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近二十年旅游业诱导下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 本文选取大连市内不同类型的旅游村落,基于Google earth历史遥感影像,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针对其土地利用、空间变迁和功能结构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近二十年旅游业诱导下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旅游村落的土地利用实现了由内向外,从平面到立体的空间扩展,不同类型的旅游村演变特征有明显区别;村落用地功能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居住向居住、旅游用地和其他商服用地的多功能转变,且各种村落的主导类型不同;旅游村落用地格局演变受到地理区位、市场需求、农户自发和政府调控等多方面因素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型村落 土地利用 用地格局 空间演变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侨批档案的文化挖掘与弘扬对策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侨批馆为例
19
作者 张彩霞 刘沧 徐凯盈 《商展经济》 2025年第3期54-57,共4页
“一纸侨批家国情,千里尺素抵万金”,侨批作为世界记忆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侨批馆为例,分析了侨批档案的文化价值及当前挖掘与弘扬面临的挑战,从市场赋能、文化赋魂、科技赋力三个层面提出相应对策... “一纸侨批家国情,千里尺素抵万金”,侨批作为世界记忆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侨批馆为例,分析了侨批档案的文化价值及当前挖掘与弘扬面临的挑战,从市场赋能、文化赋魂、科技赋力三个层面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促进侨批档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批档案 侨批文化 文旅融合 泉州侨批馆 侨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温州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研究——以刘伯温故里为例
20
作者 王春红 《江苏商论》 2025年第1期135-140,共6页
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既要有看得见的绿水青山,也要有美好的文化生态。刘伯温作为温州的代表性地域历史文化名人,其故里文成文化资源丰富,具体从居住、建筑、交往空间、耕读、入仕、信仰、规训、民俗、技艺等九个方面,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并... 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既要有看得见的绿水青山,也要有美好的文化生态。刘伯温作为温州的代表性地域历史文化名人,其故里文成文化资源丰富,具体从居住、建筑、交往空间、耕读、入仕、信仰、规训、民俗、技艺等九个方面,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并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分析如何进行乡村文化生态建设。文成作为刘伯温故里,文化资源具有自身的特性,但文成属于温州,文化资源更具有温州地域文化的共性。文成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对温州其他县市区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 文化生态建设 刘伯温故里 文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