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5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创新赋能沿边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
1
作者 李光辉 程仕杰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沿边地区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沿边自贸试验区在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沿边自贸试验区把金融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金融创新的政策框架体系不断完善,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 沿边地区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沿边自贸试验区在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沿边自贸试验区把金融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金融创新的政策框架体系不断完善,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推动跨境开放合作能力不断增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但金融创新在赋能沿边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中也表现出一些突出问题: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存在障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有待提升,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功能尚需强化,对绿色发展带动能力不足。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以金融创新赋能沿边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要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服务能力,强化科技金融赋能、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沿边地区 自贸试验区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区域出口效率与潜力研究
2
作者 王世进 徐佳琦 +1 位作者 李梦雅 司增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1,共4页
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制造业第一大国,我国的区域出口效率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着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研究其出口效率与潜力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存... 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制造业第一大国,我国的区域出口效率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着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研究其出口效率与潜力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出口效率差异,且区域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资本存量、劳动力和人力资本水平会影响各省份出口,贸易非效率因素是制约其出口效率的关键,提高区域的数字化水平、到达港口的便利性、实际利用外资水平及制造业产业占比,可以显著提升其出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效率 出口潜力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对外贸易绿色转型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陈海波 路可意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以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为研究对象,从新质生产力和对外贸易绿色转型切入,采用熵值法测算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对外贸易绿色转型的机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对外贸易绿色转型具有... 以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为研究对象,从新质生产力和对外贸易绿色转型切入,采用熵值法测算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对外贸易绿色转型的机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对外贸易绿色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促进绿色专利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对企业对外贸易绿色转型有促进作用;企业融资约束会对企业对外贸易绿色转型有阻碍作用,而新质生产力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对企业对外贸易绿色转型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新质生产力对企业绿色贸易转型的促进作用在东部最明显、西部次之、中部最弱,且对非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比国有企业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对外贸易绿色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融资约束 中介效应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自由贸易港外贸发展分析与对策研究
4
作者 覃娜 陈丽云 张坚 《对外经贸》 2025年第2期36-40,共5页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自由贸易港,自建立以来在对外贸易方面成绩卓然,外贸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进出口商品结构显著优化,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经营主体活力增强,新外贸模式和业态不断涌现。在全面分...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自由贸易港,自建立以来在对外贸易方面成绩卓然,外贸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进出口商品结构显著优化,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经营主体活力增强,新外贸模式和业态不断涌现。在全面分析海南自由贸易港近年来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外贸发展的特点,提出海南应立足自身区位、自然资源等优势,加强制度集成创新力度,进一步释放自贸港有关贸易、投资、税收、金融等政策红利,实现贸易政策更开放、市场更自由、程序法规更便利、环境更包容,以高水平开放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自由贸易港 对外贸易 进出口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赵春明 褚婷婷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7,共13页
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正在不断驱动制造升级,能够赋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基于2004—2019年国家层面制造业的国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智能制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可以发现:(1)智能制造显著提升了国家层面制造业的出... 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正在不断驱动制造升级,能够赋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基于2004—2019年国家层面制造业的国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智能制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可以发现:(1)智能制造显著提升了国家层面制造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问题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2)智能制造的劳动力配置优化效应、技术创新效应,是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重要影响机制;(3)智能制造对制造业制成品以及经济规模较小、人类发展水平较高、外商投资水平较高国家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4)扩展分析表明,智能制造及其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交互显著提升了国家的收入水平,且对收入水平较低国家的提升作用更大,能够缩小国家间的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出口技术复杂度 技术创新 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还是抑制?“一带一路”倡议的环境效应——基于贸易隐含碳视角
6
作者 杨来科 刘荣洋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60,共14页
“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中国与区域内国家的经贸联系,成为推动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而其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尚待进一步探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并识别潜在的中间机... “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中国与区域内国家的经贸联系,成为推动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而其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尚待进一步探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并识别潜在的中间机制。结果显示:(1)“一带一路”倡议拉动的出口扩张会使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隐含碳增长。(2)在影响机制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等渠道影响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隐含碳。(3)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向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以及邻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更为显著。(4)三重差分检验结果显示,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前期阶段,倡议对部分重点行业出口贸易隐含碳的促进效应要大于一般行业。因此,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国内经济绿色转型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降低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实现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出口贸易隐含碳 双重差分模型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来自智慧城市试点的经验证据
7
作者 刘志中 傅奕嘉 陈迁影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3,共13页
选取2006—2022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新型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人... 选取2006—2022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新型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人力资本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是智慧城市建设影响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主要作用渠道。此外,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推动医药制造、电子通信、计算机设备、医疗仪器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其对中东部地区、大规模、高等级城市的推动作用相对更强,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和城市异质性。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与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纳入同一框架进行分析,可以为推动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 高技术产品 出口技术复杂度 智慧城市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8
作者 田朔 李莎莎 《商展经济》 2025年第1期94-99,共6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贸易中的不确定性以及贸易壁垒的冲击不容忽视,现阶段致力于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关键。本文从异质性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利用2000—2016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CSMAR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贸易中的不确定性以及贸易壁垒的冲击不容忽视,现阶段致力于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关键。本文从异质性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利用2000—2016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CSMAR数据库的上市公司匹配数据,考察贸易壁垒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并对其蕴含的调节渠道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贸易壁垒总体上抑制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其影响效应因企业所有制、行业集中度差异呈现明显的异质性特征。OFDI路径和政府补贴总体上能够有效缓解贸易壁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对破解贸易壁垒下企业技术创新困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壁垒 技术创新 专利 OFDI 政府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与中国出口贸易绿色低碳演化前瞻——基于GTAP-E模型的预测研究
9
作者 李勋来 訾佳佳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5-67,共13页
探究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为代表的碳关税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对研究中国出口贸易绿色低碳演化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以构建多种碳关税征收情景,并通过GTAP-E模型进行递归模拟,预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正式实施后碳... 探究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为代表的碳关税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对研究中国出口贸易绿色低碳演化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以构建多种碳关税征收情景,并通过GTAP-E模型进行递归模拟,预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正式实施后碳关税壁垒和中国出口贸易变化。研究发现:CBAM将对中国出口贸易竞争力带来负面效应,可加强多边对话与协商,共同制定应对措施降低影响;欧盟进口需求下滑,中国对欧出口通道受阻,机械设备及交通运输制造业首当其冲,应继续积蓄优势产业出口动能,调整碳密集产品出口份额;中国贸易伙伴格局或将重塑,向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受冲击较大,RCEP和金砖国家对中国产品接纳能力提高,应按需调整贸易流动方向、优化产品圈层;CBAM对中国碳泄漏风险管控作用不大,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全生命周期隐含碳核算体系,推动碳市场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边境调节机制 出口贸易 绿色低碳 GTAP-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数字服务进口质量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孟祥铭 刘向冉 《国际商务财会》 2025年第5期3-11,20,共10页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数字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地位日益突出,如何通过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以提高数字服务进口质量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文章基于2012—2021年我国28个省份和我国30个贸易伙伴国家的数据,区别于以伙...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数字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地位日益突出,如何通过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以提高数字服务进口质量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文章基于2012—2021年我国28个省份和我国30个贸易伙伴国家的数据,区别于以伙伴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构建与数字服务关联度更高的指标体系,测度数字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我国数字服务进口质量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与数字服务进口质量呈正相关关系,数字技术创新指标影响最大,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服务进口受贸易便利化水平影响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数字服务进口 技术复杂度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技术升级
11
作者 李保民 王晓蓓 《铜陵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文章以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市为样本,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升级;外商直接投资对该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对出... 文章以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市为样本,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升级;外商直接投资对该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技术升级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间都存在明显差异。具体来看,对中西部地区的拉动效应更为显著,并且能够有效提高中低端产业的出口技术含量,但对高技术产业影响并不明显。由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注重引入高质量外资,以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出口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出口技术升级 外商直接投资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贸易壁垒新趋势下中国出口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12
作者 马飒 汤晨思 《对外经贸实务》 2025年第1期32-39,59,共9页
随着世界百年变局的加速演进,国际贸易壁垒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碳关税成为出口新壁垒,数字贸易限制措施不断兴起,新能源领域的贸易限制日趋加剧,美对华的最惠国待遇也面临被取消的境地。中国出口面临部分产业出口成本增加、跨境电商出... 随着世界百年变局的加速演进,国际贸易壁垒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碳关税成为出口新壁垒,数字贸易限制措施不断兴起,新能源领域的贸易限制日趋加剧,美对华的最惠国待遇也面临被取消的境地。中国出口面临部分产业出口成本增加、跨境电商出口难度加大、“新三样”潜在贸易风险上升和价格竞争力大幅降低等挑战。建议从长短结合应对碳税、多措并举助力新模式、提前布局化解风险、加强合作提升话语权等方面加以应对,确保中国出口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壁垒 新趋势 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EP背景下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13
作者 陈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5年第1期055-058,共4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贸易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与实施,为中国数字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旨在分析RCEP背景下我国数字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探讨RCEP...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贸易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与实施,为中国数字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旨在分析RCEP背景下我国数字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探讨RCEP对数字贸易规则的影响、我国数字贸易的现状与潜力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提升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RCEP将促进区域互联互通,释放东亚市场的巨大潜力,但同时,我国数字贸易在数据安全、监管机制及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数字贸易 国际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ESG评级与企业绿色创新
14
作者 陈芳 王志成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在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强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破解绿色技术瓶颈难题,是企业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2000—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ESG评级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贸易... 在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强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破解绿色技术瓶颈难题,是企业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2000—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ESG评级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抑制管理者短视和强化研发投入三条渠道对企业绿色创新产生倒逼效应,且这种倒逼效应在大规模企业和高科技行业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ESG评级不仅放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倒逼效应,还促进企业的实质性绿色创新;同时ESG评级带来的经济效应持续激励企业践行ESG的理念。因此,建议应着力构建更加稳健和开放的发展环境,精准完善企业创新的保障机制,有序推进ESG实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绿色创新 ESG评级 经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15
作者 向鹏成 刘思佳 段旭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铁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复杂多样。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投资风险,本文首先从政治、社会、经济、建设环境、对华关系5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 铁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复杂多样。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投资风险,本文首先从政治、社会、经济、建设环境、对华关系5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熵权法对其进行主客观赋权;进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揭示“一带一路”沿线81个国家(地区)在2010~2022年内铁路投资风险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来看,2010~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呈降低趋势,而2019~2022年呈上升趋势。从空间维度来看,各地区铁路投资风险存在较大的洲际差异,各洲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存在空间聚集现象。本文研究结论为“走出去”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铁路投资提供风险管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铁路投资风险 风险评估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熵权法 时间权重 空间自相关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非外交行为与经贸合作互动关系——基于外交事件文本数据的量化研究
16
作者 肖皓 叶新建 +1 位作者 赖明勇 吴卓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5,共11页
通过手动整理2000-2019年11437条中非外交往来事件文本数据,考虑外交事件类型异质性和衰减特征的累积效应,首次多维动态量化评估中非外交行为,并实证检验中非外交行为与经济合作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中非外交经历快速发展期、波动韧... 通过手动整理2000-2019年11437条中非外交往来事件文本数据,考虑外交事件类型异质性和衰减特征的累积效应,首次多维动态量化评估中非外交行为,并实证检验中非外交行为与经济合作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中非外交经历快速发展期、波动韧性期和逆势上升期三个阶段,从主体、领域与形式上看公共外交、经济外交和政党外交、规则治理外交的贡献度不断上升;中非外交与经贸合作存在动态正反馈的机制,体现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非洲 经贸合作 外交 新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外贸升级: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17
作者 张宝友 刘芸 孟丽君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62,共15页
利用2003~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制造业出口规模与技术复杂度两个方面考察质量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质量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且科技型质量基础设施的促进效应比一般性质量基础设施更明... 利用2003~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制造业出口规模与技术复杂度两个方面考察质量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质量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且科技型质量基础设施的促进效应比一般性质量基础设施更明显,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质量基础设施通过降低成本效应与技术扩散效应两个作用渠道推动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且降低成本效应对制造业企业出口规模影响更明显,技术扩散效应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更明显;两类不同性质的质量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的边际效应呈现异质特性,一般性质量基础设施和科技型质量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的边际效应分别呈倒U型特征和线性上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基础设施 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 出口技术复杂度 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18
作者 徐玉梅 刘爽 姜雨含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46,共7页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是扩大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着力点。在简要介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困境,分析了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是扩大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着力点。在简要介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困境,分析了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推动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强科学技术引领农产品领域发展、加快数字技术同农产品贸易的深度融合等作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产品 出口贸易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质生产力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策略
19
作者 李光辉 程仕杰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6,F0002,共8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内涵丰富,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实践表明,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内涵丰富,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实践表明,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通过模式创新推动外贸转型升级,通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外贸发展动能。目前,新质生产力在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方面仍存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依赖国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有待加深等问题。面向中国式现代化,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开放合作的能力;加强数字经济赋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绿色贸易,打造外贸国际竞争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外贸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供需、中间品进口与“双循环”格局构建
20
作者 王孝松 王艳艳 余紫菱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92,共20页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供需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直接影响了生产和贸易格局,并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了重要制约。本文以中国各行业劳动力供需缺口率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其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异质性影响和当前对...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供需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直接影响了生产和贸易格局,并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了重要制约。本文以中国各行业劳动力供需缺口率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其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异质性影响和当前对劳动力冲击较大的创新活动及人工智能采纳程度发现:第一,行业劳动力供需缺口率会显著提升行业的外循环依存度;第二,行业劳动力供需缺口率通过影响中间品进口比例、劳动力成本、总进口比例进而影响行业外循环依存度;第三,创新技术和人工智能设备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劳动力要素,从而减弱劳动力供需缺口率对外循环依存度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建立劳动力“内汇外引”机制,筑牢社会性流动基础;第二,鼓励技术创新,加快人工智能设备应用;第三,畅通国内大循环,以应对劳动力供需缺口率扩大引发的外循环依存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供需缺口率 中间品进口 “双循环”格局 劳动力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