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综述
1
作者 周雷 张莹莹 邢飞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5,共8页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新时期数字金融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研究进展发现:数字金融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普惠金融、技术溢出和产融结合效应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金融在宏观层面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具有区域...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新时期数字金融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研究进展发现:数字金融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普惠金融、技术溢出和产融结合效应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金融在宏观层面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具有区域异质性,在微观企业层面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数字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路径;数字金融已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新兴产业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创新监管、基础设施、前沿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因此,要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和生态体系,加强前沿技术攻关应用,加快培养数字金融复合型人才。针对已有研究不足,从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指标测度体系、深化案例研究、创新研究视角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金融科技 元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供给侧改革下的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以四川A农商行为例
2
作者 李君 戴佳琳 《西部学刊》 2025年第4期41-44,共4页
当前,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风险仍为信用贷款风险。以四川A农商行为例,分析其近3年数据发现,其信贷结构与质量总体较好,不良贷款率逐年减少且拨备覆盖率有所上升,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充足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其抵御风险能... 当前,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风险仍为信用贷款风险。以四川A农商行为例,分析其近3年数据发现,其信贷结构与质量总体较好,不良贷款率逐年减少且拨备覆盖率有所上升,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充足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其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其经营主要面临银行同业竞争加剧、疫情期间的风险冲击、关于涉农产品信贷风险的处置方式单一、资本充足率加剧经营风险和贷款过度依赖担保方式等风险挑战。对策建议:(一)多参与同业交流;(二)强化政策扶持,增强农商行自身抗风险能力;(三)丰富农商行涉农信贷产品的风险处置措施;(四)完善自身制度,提高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商银行 信用风险 不良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强国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数字人民币与多边支付系统双核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陆岷峰 施志晖 周慧蕙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水平与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息息相关。文章提出了一种以数字货币人民币与多边支付架构并重的“双核心”战略,旨在强化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通过建构技术规范、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推进金融机构协作... 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水平与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息息相关。文章提出了一种以数字货币人民币与多边支付架构并重的“双核心”战略,旨在强化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通过建构技术规范、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推进金融机构协作、强化支付企业角色、建立跨境支付示范区以及增强国际金融中心支持力度,全方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文章深入剖析了数字人民币与多边支付体系间的协同影响,并着重指出人才培育对于创新驱动的关键性,以此保障支付体系的效能与安全性。实现金融强国的目标,“双核心”战略实为一条关键途径,能够有效地强化我国在全球金融体系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金融强国 人民币国际化 数字人民币 多边支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财政支农的调节效应
4
作者 金佳 张贵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16-124,共9页
本文采用2011—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剖析并详细阐述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在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及其内在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 本文采用2011—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剖析并详细阐述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在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及其内在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升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显著提升了其生活质量。财政支农政策发挥着积极的调节作用,有效放大了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方面的正面效应。第二,当数字普惠金融达到一定发展阶段后,其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将逐渐加强,这种推动主要表现为一种“边际递增”的非线性趋势。第三,在结构异质性的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应用深度与数字化进程,对农村地区的消费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从地域视角审视,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农村地区的消费升级产生了显著影响,与中西部相比,显得更为突出。为此,提出建设并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实施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期冀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提供经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数字普惠金融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数字经济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5
作者 陆岷峰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1,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逐渐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数字经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逐渐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数字技术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重点剖析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挑战和应对路径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经济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等手段对区域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技术应用不足、人才匮乏和信息安全等问题也构成挑战。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提出优化政策支持、强化技术研发、加快数字化推广、注重人才培养及推动产业融合等对策以应对挑战,并通过综合研究、定性分析论证其实施的可行性与潜在效果。同时,强调“首发经济”作为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剖析其对策实施中的关键难点和预期成效。这不仅为数字经济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的路径提供了理论框架,也为实践操作提供了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经济 数字技术 新质生产力 首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理论内涵、时代挑战与突破路径
6
作者 张珩 张洋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2,共14页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是构建中国特色普惠金融发展之路的内在要求。首先,本文结合新发展理念系统阐述了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理论内涵,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与中国普惠金融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发展理念相...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是构建中国特色普惠金融发展之路的内在要求。首先,本文结合新发展理念系统阐述了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理论内涵,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与中国普惠金融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发展理念相一致。其次,本文分析了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时代特点和面临的时代挑战,提出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具有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人民至上、统筹协调、创新驱动、固本强基、示范共享和开放合作的时代特点。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面临的时代挑战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和金融健康水平较低,无法有效推动普惠金融服务能级螺旋提升;竞争压力大和“负责任的金融”理念缺失,难以激发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的动力;立法体系不完备和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影响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推进;政策保障机制存在局限性,难以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最后,本文从强化国民金融教育、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四个方面提出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切实可行的突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新发展理念 金融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小银行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与策略研究
7
作者 柳晓青 《商业经济》 2025年第2期134-136,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小银行角色关键。中小银行审计工作面临着审计独立性不足、审计环境复杂多变、法规政策频繁调整、技术进步带来的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以及人才短缺与专业素养不足等挑战。针对当前审计工作存在的合规难题、风险识别...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小银行角色关键。中小银行审计工作面临着审计独立性不足、审计环境复杂多变、法规政策频繁调整、技术进步带来的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以及人才短缺与专业素养不足等挑战。针对当前审计工作存在的合规难题、风险识别不足、专业人才短缺和信息化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审计制度、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加强人才培训以及推动信息化建设等优化策略,以期为中小银行在乡村振兴中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银行 乡村振兴 审计工作 风险管理 信息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赋能经济韧性:中国高质量链经济模式的构建探究
8
作者 周慧蕙 陆岷峰 《科技智囊》 2025年第2期37-47,共11页
[研究目的]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经济稳定增长成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关键前提的背景下,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意义重大。因此,探究以区块链技术构建高质量链经济模式,有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与经济韧性。[研... [研究目的]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经济稳定增长成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关键前提的背景下,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意义重大。因此,探究以区块链技术构建高质量链经济模式,有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与经济韧性。[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现状分析法,深入剖析我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经济韧性水平;接着界定了链经济相关概念,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实结合法研究区块链技术与经济韧性的内在关联,并详细论述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质量链经济模式的必要性;最后,基于政策分析法为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高质量链经济模式提供策略指导。[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区块链技术通过其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能够有效提升经济链的透明度和稳定性。而构建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高质量链经济模式有五大路径:一是建立“区块链+经济链”基础平台,制定技术标准;二是部署利用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三是构建“跨链技术+单一链”的组合链发展模式,允许数据和资产自由流动;四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强化风险管理;五是完善法律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环境变迁 区块链技术 经济韧性 链经济 高质量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经济与数字金融的联动机制及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9
作者 陆岷峰 《区域金融研究》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首发经济与数字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与技术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此之间展现出显著的联动效应。首发经济在资源整合、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中扮演核心角色,而数字金融则通过技术赋能、优化资源配置及实现金融普惠,为首发经济的高效发展... 首发经济与数字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与技术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此之间展现出显著的联动效应。首发经济在资源整合、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中扮演核心角色,而数字金融则通过技术赋能、优化资源配置及实现金融普惠,为首发经济的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文章系统梳理相关文献,构建首发经济与数字金融联动的理论框架,并从生态逻辑与理论基础、赋能路径及多样化政策建议等角度深入探讨其联动机制。研究发现,首发经济通过推动资源集约化与拓展创新链条,加速了数字金融的发展,而数字金融则借助数据治理能力与金融科技,反哺首发经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基于区域经济差异,文章提出模式创新及政策建议,并针对政策、基础设施与风险管理等实践问题构建保障体系,这不仅深化了理论探索,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展现出对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的高度融合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经济 数字金融 联动机制 赋能路径 区域经济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银行发展与改革化险问题研究
10
作者 何英 《黑龙江金融》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我国村镇银行自2007年诞生以来,经历近六年快速发展期,数量和规模均迅速增长,凭借自身优势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增加了农村地区金融市场活力。近年来,村镇银行发展遇到一些挑战,部分机构抗风险能力弱甚至劣变为高风险... 我国村镇银行自2007年诞生以来,经历近六年快速发展期,数量和规模均迅速增长,凭借自身优势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增加了农村地区金融市场活力。近年来,村镇银行发展遇到一些挑战,部分机构抗风险能力弱甚至劣变为高风险机构,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加快村镇银行改革化险刻不容缓。文章梳理了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其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改革化险面临的挑战,从村镇银行自身、主发起行、政府及监管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促进村镇银行发展与改革化险的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银行 改革化险 结构化重组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民币在绿色金融场景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陆岷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3,F0002,共14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加剧,绿色金融已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绿色发展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融被视为核心动力。当前,绿色金融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数字人民币(e-CNY)的独特...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加剧,绿色金融已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绿色发展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融被视为核心动力。当前,绿色金融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数字人民币(e-CNY)的独特功能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探讨数字人民币在绿色金融中的创新应用点及理论基础,明确了数字人民币在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债券及绿色保险等应用场景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数字人民币在绿色金融不同场景中的优势、面临的挑战及解决策略,提出了数字人民币可以成为促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管理工具,并指出其发展路径,也为数字人民币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民币 绿色金融 低碳经济 项目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路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雷 龚一泓 吴登城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2-128,共7页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数字金融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数字金融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普惠金融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三条路径服务实体经...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数字金融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数字金融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普惠金融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三条路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其在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提高实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赋能传统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催生“元宇宙”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照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创新监管、金融生态、“金融元宇宙”落地、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仍面临挑战。为此,提出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完善数字金融生态圈、加强前沿技术协同攻关和应用、加快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等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数字金融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金融 实体经济 金融科技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织创新视角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研究
13
作者 陈乙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09-115,共7页
本文探讨组织创新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覆盖面,以及满足农村地区多样化金融需求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分析美国、加拿大、日本、巴西和南非等国家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文章深入剖析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其中包括农民组织化程... 本文探讨组织创新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覆盖面,以及满足农村地区多样化金融需求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分析美国、加拿大、日本、巴西和南非等国家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文章深入剖析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其中包括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抵押担保、金融科技应用困难和金融服务覆盖率低等问题。文章提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模式创新和优化路径。具体建议包括:金融机构应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及加强合作,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同时,建议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创新农业期货和现货市场以及开发农村信贷产品等措施,以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和实现乡村振兴。这些策略旨在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以应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诸多需求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组织创新 农村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14
作者 李强 李治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25-131,共7页
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打牢农业基础,在新时期“三农”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线。本文利用安徽省2018—2022年58县的面板数据,构建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各县乡村产业振兴指数,... 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打牢农业基础,在新时期“三农”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线。本文利用安徽省2018—2022年58县的面板数据,构建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各县乡村产业振兴指数,结合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安徽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2022年安徽乡村产业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总体稳定上升,数字普惠金融对安徽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总体水平和乡村第一第三产业振兴有显著推动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安徽地区乡村产业水平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其中覆盖广度影响最强。因此,要不断完善创新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激发乡村工业、服务业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产业振兴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消费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15
作者 章鹏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3-57,共5页
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数字普惠金融已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金融服务的深层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城乡消费差距产生了影响。文章通过构建2011-2021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 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数字普惠金融已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金融服务的深层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城乡消费差距产生了影响。文章通过构建2011-2021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抑制城乡消费差距的扩大;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经济活跃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政府干预度的提升均能有效抑制城乡消费差距的扩大,而经济开放度的提升会拉大城乡消费差距。因此,提出注重和统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监管、健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等建议,借助其普惠性、高效性和便捷性赋能居民消费增长,以期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数字 城乡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创新的行动者网络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以蚂蚁金服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曾福生 胡特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以蚂蚁金服为例选取快捷支付、余额宝及农村金融业务模式构建行动者网络,分析其从支付起家到入局金融再到开拓农村金融市场的过程,借以打开蚂蚁金服金融科技创新的“科技黑箱”。研究发现,蚂蚁金服的金融科技创新包... 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以蚂蚁金服为例选取快捷支付、余额宝及农村金融业务模式构建行动者网络,分析其从支付起家到入局金融再到开拓农村金融市场的过程,借以打开蚂蚁金服金融科技创新的“科技黑箱”。研究发现,蚂蚁金服的金融科技创新包含了金融创新、科技创新和监管创新的不同特质,农村普惠金融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金融科技的进步有助于打破农村地区发展普惠金融存在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悖论。在农村地区利用金融科技发展普惠金融需要相当规模的金融科技企业构建强大的行动者网络,需要政府介入给予财政支持、适度监管和信用背书,推动金融科技真正服务“三农”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科技创新 行动者网络理论 蚂蚁金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数字人民币的实践与挑战 被引量:7
17
作者 孟添 陆岷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08,共8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随着全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供应链金融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创新的支付工具,其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和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随着全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供应链金融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创新的支付工具,其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还解决了资金流转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问题。文章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总目标,从新质生产力、数字人民币与供应链金融的内在逻辑关系入手,深入分析了数字人民币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现状与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探讨了数字人民币如何通过技术支持、支付效率提升及资金透明度增强等方面,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技术、法律及市场接受度等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数字人民币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供应链金融 数字人民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及驱动因素研究--兼论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小华 杨玉琪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68-85,共18页
推动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小微弱”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环境促使农村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包容性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之义。通过构建农村普惠金融... 推动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小微弱”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环境促使农村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包容性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之义。通过构建农村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测算农村普惠金融指数,同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农村普惠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关联关系数及网络密度均呈现先递增后下降的趋势,并于2011年达到峰值,整体关联网络通达性好,同时又存在“等级森严”的网络结构,所有网络特征指标均较为稳定。(2)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山东、广东6个省份的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均最高,一直处于空间关联网络的核心区,掌控和支配能力更强,且对其他省份金融资源具有极强的虹吸作用,导致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仍然处于集聚阶段。(3)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政府干预程度、产业结构、银行业竞争是影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五个重要变量。从直接效应看,经济发展、高人口密度、银行业竞争均促进本地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从间接效应看,某地人口密集、第一产业占比过高、激烈的银行竞争均会抑制周边地区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而政府加大对某地的财政支出也可以对周边地区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家庭债务与金融整治——基于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彧菲 王媛媛 熊德平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2,共9页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四期数据,构建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家庭债务的影响,并基于近年来金融整治的一个典型样本——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构建强度DID模型探讨实行金融整治政策...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四期数据,构建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家庭债务的影响,并基于近年来金融整治的一个典型样本——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构建强度DID模型探讨实行金融整治政策能否有效降低家庭债务。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家庭负债概率和债务水平;(2)金融整治之后,使用数字金融家庭的债务水平出现显著降低;(3)异质性分析显示,金融整治政策对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的债务缓解作用,在中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和农村家庭中更为显著,在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发挥了有益作用。研究结论对我国规范发展数字金融、防范金融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家庭债务 金融整治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长三角一体化进阶路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添 贺臻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91,共9页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活跃的区域之一,其一体化进程备受关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取得的显著成就与面临的挑战,从政企联动制度、公共监管保障制度、区域间联动制度、公共制度、产权制度和要素配置制...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活跃的区域之一,其一体化进程备受关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取得的显著成就与面临的挑战,从政企联动制度、公共监管保障制度、区域间联动制度、公共制度、产权制度和要素配置制度六个方面提出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这些建议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也为其他区域复制其成功经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一体化进程 新制度经济学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