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3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思政课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理与路 被引量:1
1
作者 顾相伟 石书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59,共4页
高校思政课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客观要求,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还存在大学生法治素养有待提升、思... 高校思政课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客观要求,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还存在大学生法治素养有待提升、思政课教师法治教育能力有待加强、思政课法治教育方法有待创新等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进行统筹规划以形成合力,建强队伍以优化师资,分类实施并创新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质效,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法治教育 法治素养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继强 蔡志清 《高教学刊》 202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协同论认为,协同工作能促进复杂系统独立存在的子系统由无序转向规律和高效。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在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主体认知参差不齐、沟通协作不够、支持保障不足等现实困境。基于协同论的启示,进一步... 协同论认为,协同工作能促进复杂系统独立存在的子系统由无序转向规律和高效。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在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主体认知参差不齐、沟通协作不够、支持保障不足等现实困境。基于协同论的启示,进一步从“内化目标、增强共识”“提升能力加强协作”“建立机制、做好保障”三方面优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实施主体 协同论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育人价值的本位出发构建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思政的探索
3
作者 金涛 王华楠 +2 位作者 李宁 夏庆 邓力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2期4-7,共4页
此文围绕以育人为本位的价值理念,对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思政的构建进行了探索。文章分析了目前西医院校中医课程以及中医课程思政的现状和背景,中医课程思政建设符合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和维护人类健康的需求,其必... 此文围绕以育人为本位的价值理念,对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思政的构建进行了探索。文章分析了目前西医院校中医课程以及中医课程思政的现状和背景,中医课程思政建设符合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和维护人类健康的需求,其必要性不言而喻,并具有可行性。从教学目标和计划、教学内容的挖掘与整合、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创新、教师队伍培训和教学效果评价措施五个方面具体展开,探讨了课程思政构建的内容,为实现以育人为本位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价值 西医院校 中医学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教育融入诊断学线上实践教学的探索
4
作者 陈锦团 骆云丰 +1 位作者 陈乃洁 苏晓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诊断学是打开临床医学的一把钥匙,学习该课程是医学生培养医者仁心的重要环节,其线上实践教学存在挑战性。使诊断学教学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亦是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文章从诊断学实践教学的特点出发,从思政与课程融合教... 诊断学是打开临床医学的一把钥匙,学习该课程是医学生培养医者仁心的重要环节,其线上实践教学存在挑战性。使诊断学教学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亦是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文章从诊断学实践教学的特点出发,从思政与课程融合教学特色、思政教育融入诊断学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期许为思政教育融入诊断学实践教学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学 实践教学 课程思政 网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桥梁课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5
作者 杜莹 冷雪 +1 位作者 战丽彬 臧凝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184-187,共4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乃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作用的必然选择,亦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大势所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课程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桥梁课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容。此文深入挖掘、提炼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乃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作用的必然选择,亦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大势所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课程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桥梁课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容。此文深入挖掘、提炼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传承、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等思政教育目标渗透于课程教学各环节,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初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德才兼备、全方位发展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 桥梁课程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范式下思政工作体系构建研究
6
作者 钱婷 安云龙 +1 位作者 王晓玥 梁琼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8,共6页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新时代高校和企业的重要使命,工学交替培养新范式给高校传统思政工作体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结合清华大学“红色工程师摇篮”优良传统,分析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下的培...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新时代高校和企业的重要使命,工学交替培养新范式给高校传统思政工作体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结合清华大学“红色工程师摇篮”优良传统,分析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下的培养主体、导学关系、学生身份“特征之变”。进一步,针对工学交替的“模式之变”,提出校企思政工作要素协同、机制协同工作路径。最后,结合清华工程师学院与40余家联培单位的思政工作协同经验,研究并提出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范式下思政工作“体系之变”,并提出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工程能力素养、创新导学思政体系、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完善保障树立典型五方面具体工作举措,为实现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思政育人目标提供清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工学交替 研究生思政 校企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话语体系建构视域下高校思政智库精准化建设研究
7
作者 李华忠 王晓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3,共4页
聚焦自主话语体系建构的时代使命,推动高校思政智库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高校思政智库通过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推进话语创新、话语传播,为自主话语体系建构提供重要支撑。然而,当前高校思政智库建设存在定位不清、学科壁垒、... 聚焦自主话语体系建构的时代使命,推动高校思政智库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高校思政智库通过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推进话语创新、话语传播,为自主话语体系建构提供重要支撑。然而,当前高校思政智库建设存在定位不清、学科壁垒、供需断层等问题,需要精准化把脉高校思政智库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立足高校思政智库的核心特质,从宏观、中观、微观多维视角精准化建构合理有效的实践路径,切实提升高校思政智库建设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话语体系 高校思政智库 精准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略探
8
作者 金梁 胡劲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83,共3页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高校劳动素养培育体系和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还面临着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和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鉴于此,应不...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高校劳动素养培育体系和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还面临着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和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鉴于此,应不断加强劳动素养培育课程建设、锻造劳动素养培育优质师资和打造劳动素养培育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劳动素养 课程内容 师资队伍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范式演变、现实隐忧与实践向度
9
作者 汤苗苗 郝思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64,共4页
在数智技术的深刻影响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学生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被正向重塑的同时,也面临着教学主体弱化、教学介体固化及教学环体失真等现实隐忧。为此,高校思政课需坚持发挥教育主体... 在数智技术的深刻影响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学生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被正向重塑的同时,也面临着教学主体弱化、教学介体固化及教学环体失真等现实隐忧。为此,高校思政课需坚持发挥教育主体的核心价值,促进人机融合共生,确保技术服务于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数智技术的优势,创新教育介体,启迪学生智慧,实现个性化与智能化的教学融合;强化生命情感在教育中的参与,规范教育环体边界,构建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从而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数智时代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高校思政课 教学范式 实践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10
作者 邓力 刘志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0,共3页
数字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为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技术发展也使得多元社会思潮借助舆情事件冲击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培育,舆论场域耦合人工智能阻碍青年大学生的认知与判断,圈层泛化裹挟主流话语权干扰思想政... 数字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为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技术发展也使得多元社会思潮借助舆情事件冲击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培育,舆论场域耦合人工智能阻碍青年大学生的认知与判断,圈层泛化裹挟主流话语权干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对此,须从加强主流思想舆论建设、强化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及提升工作队伍的舆论引导力等方面综合施策,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筑牢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高校 网络舆情 引导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科学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思考
11
作者 覃锋 张力 刘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23-26,共4页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一种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主要强调挖掘各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要求全体教师树立思政教育意识。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重要临床课程。在其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以专业知识为载体,...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一种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主要强调挖掘各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要求全体教师树立思政教育意识。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重要临床课程。在其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以专业知识为载体,融入体现专业特色的思政元素,可为课堂注入思想的活力与灵魂,强化医学生的品德素养,实现中医外科学课程教学与思政课教学同向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医外科学 中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通识课程《大学生与生殖健康》思政教学的改革探索
12
作者 潘萍 郑灵燕 +4 位作者 梁中锟 李瑞岐 林海燕 青永红 王文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2期6-10,共5页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更能发挥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育人实效。文章以《大学生与生殖健康》为例,探索医学类通识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模式,从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同...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更能发挥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育人实效。文章以《大学生与生殖健康》为例,探索医学类通识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模式,从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同步提升。在教学管理部门的统筹安排和监督指导下,本课程从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等三个方面全面推进改革,构建医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具体举措包括:采用专题培训、集体备课、教学比赛、示范课程观摩等多形式建设师资团队,通过细化教学大纲、建立思政素材库、设立思政示范章节等多样化改革课程设计,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第二课堂等多方式改革课堂授课。文章通过以上探索及改进,为“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通识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医学 妇产科学 生殖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口腔正畸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3
作者 姜欢 李宣磊 +3 位作者 包幸福 王玉琢 魏晓曦 胡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思政教育融入高等医学人才的培养中是当今医学教育的趋势,深入有效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实现专业课思政是高校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口腔正畸学作为医学院校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思政教育融入高等医学人才的培养中是当今医学教育的趋势,深入有效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实现专业课思政是高校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口腔正畸学作为医学院校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任务。文章结合口腔正畸学的专业特点,深入探讨各章节不同教学内容及教学场景,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教学团队思政教育能力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利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整合,与人文素质、医德医风、职业素养融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实现思政元素与口腔正畸学知识模块的有机融合,进而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学 课程思政 课程融合 教学实践 课程设计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现状、需求与路径的调查分析
14
作者 牛耘丽 韩雯婷 +3 位作者 周祁 褚旭霞 李厚硕 毕燕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并分析临床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及实施能力,评估现行课程思政的状况,提出优化方法。方法选取2023年6月5—9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在岗的117名从事临床教学带教的临床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并分析临床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及实施能力,评估现行课程思政的状况,提出优化方法。方法选取2023年6月5—9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在岗的117名从事临床教学带教的临床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包括临床教师的基本信息、对课程思政了解程度、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开展课程思政育人的策略建议。结果在117名临床教师中,其中有67.52%(79/117)的临床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有所了解。当前专业课程中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思政元素挖掘及融入专业课程的策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方法的单调乏味、教学设计的生搬硬套以及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兴趣缺失。在课程思政育人路径的策略上,80.85%(94/117)的临床教师认为应挖掘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72.34%(84/117)的临床教师主张提高临床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素养;53.19%(62/117)的临床教师提倡运用多元化方法、创新课程思政教学;49.34%(58/117)的临床教师主张将思政教育成果纳入评价体系。针对临床教师基本信息分析发现,年龄、职称和学历三个因素与课程思政是否开展有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承担教学任务的高校附属医院中,高学历、高学术背景的中青年临床教师是推动课程思政的主力军。目前临床教师对课程思政有一定认知,应通过提升自身思政觉悟、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意识素养,以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师 课程思政 教育改革 医学教育 教学方法 解决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构建与探索
15
作者 范庆锋 邹洪涛 +3 位作者 王展 安晶 何娜 党秀丽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环境土壤学是一门融合环境科学与土壤学的交叉性综合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合进环境土壤学课程各环节的教学中,是实现思想道德观念树立、基础知识传递及专业能力培育多元统一,推行立德树人融入高等教育... 环境土壤学是一门融合环境科学与土壤学的交叉性综合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合进环境土壤学课程各环节的教学中,是实现思想道德观念树立、基础知识传递及专业能力培育多元统一,推行立德树人融入高等教育领域目标的重要途径。该文从修改教学大纲、融入思政元素、优化教学内容、营造思政氛围、丰富教学手段、科研反哺教学和完善考核评价等多方面探讨环境土壤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构建,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土壤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科研反哺教学 课程与实践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高等院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育途径
16
作者 孙桂凯 颜显能 +4 位作者 于钟凌 陈立华 莫崇勋 邵宇杰 黄俊期 《大学教育》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继承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借鉴西方社会工匠精神的合理内核,凝练新时代工匠精神概念应有的内涵,推进“三全育人”,发挥高校课程思政主渠道作用,... 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继承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借鉴西方社会工匠精神的合理内核,凝练新时代工匠精神概念应有的内涵,推进“三全育人”,发挥高校课程思政主渠道作用,密切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在多途径多渠道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培养其新时代职业道德素养,把工匠精神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事业,以实现专业技能学习、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工匠精神 课程思政 新质生产力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多维融合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为例
17
作者 张千 石乐义 +2 位作者 李华昱 肖军弼 庞善臣 《高教学刊》 2025年第4期34-38,42,共6页
近年来,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探究专业课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为例,探索混合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模式重构方法,从深挖... 近年来,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探究专业课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为例,探索混合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模式重构方法,从深挖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和建设教学资源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路径,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以期为更多的课程实施融入课程思政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 一流课程 课程思政 多维融合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大学基础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与实践
18
作者 李兵 仇培涛 +3 位作者 张连英 刘瑞雪 马超 朱炯 《高教学刊》 2025年第8期81-84,共4页
在新工科、大思政的背景下,针对应用创新型本科高校,以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类专业基础力学课程教育教学为例,以“思政教育”为引领,“四个坚持”为依据,“九个素质”为培养目标,重构“理论、实践、创新”三元融合育人新体系,开辟“扎... 在新工科、大思政的背景下,针对应用创新型本科高校,以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类专业基础力学课程教育教学为例,以“思政教育”为引领,“四个坚持”为依据,“九个素质”为培养目标,重构“理论、实践、创新”三元融合育人新体系,开辟“扎实理论、创新研究、勇于竞赛、坚持应用”四维联动的育人新途径,深入实现“教、学、研、产”四个领域的育人新理念。介绍将思政放入课程目标、融入理论教学、嵌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编入教材中的四个具体教育教学案例,阐明基础力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过程和效果。课程思政作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需要从团队建设、能力提升、资源挖掘和践行实践四方面着手抓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基础力学 课程思政 教育教学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院校农业机械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19
作者 张顺 李兆东 +4 位作者 况福明 熊玮 王韦韦 秦宽 伍德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66-268,共3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从事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人才需求大,对农林院校机械类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理想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从事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人才需求大,对农林院校机械类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理想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途径。探讨了“新工科”“新农科”融合建设背景下“工农”交叉属性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并从教学目标重塑、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重设3个方面探索了农业机械学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寻求非思政类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协同育人方法,为农林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学 课程思政 问题导向 “工农”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育人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探索与思考——以“粉末冶金技术”课程为例
20
作者 张忻 路清梅 刘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6期105-108,共4页
“粉末冶金技术”是高等院校材料、化学、机械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内心根植正确的价值观、工匠精神以及家国情怀,以此实现课程育人。通过分析课程团队教师的德... “粉末冶金技术”是高等院校材料、化学、机械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内心根植正确的价值观、工匠精神以及家国情怀,以此实现课程育人。通过分析课程团队教师的德育意识及自身政治素养、教学方法及能力、课程评价方法及维度等因素对思政元素在“粉末冶金技术”课程中思政育人的影响,对如何利用思政元素实现教学内容和育人元素的紧密结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课程 思政元素 课程育人 人文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