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教师自主支持与体育自主学习行为的关系: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主性动机的链式中介
1
作者 魏瑶 肖绮珊 姚佳琪 《福建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34-38,共5页
为了探讨青少年感知体育教师自主支持、学业自我效能、自主学习动机对体育自主学习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随机抽取354名中学生样本,进行体育教师自主支持、学业自我效能、自主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行... 为了探讨青少年感知体育教师自主支持、学业自我效能、自主学习动机对体育自主学习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随机抽取354名中学生样本,进行体育教师自主支持、学业自我效能、自主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行为数据测量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感知的体育教师自主支持作直接作用学业自我效能(β=0.661,P<0.01)和自主学习动机(β=0.823,P<0.01),并且,青少年感知的体育教师自主支持通过学业自我效能(β=0.352,P<0.01)和自主学习动机(β=0.303,P<0.01)间接促进其自主学习行为,此外,青少年感知的体育教师自主支持还通过学业自我效能和自主学习动机的链式中介路径(β=0.131,P<0.05)间接影响自主学习行为。因此,体育教师自主支持感作为青少年体育学业重要心理支持源,可能通过学业自我效能和自主学习动机等中介变量,间接促进体育学习自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教师自主支持 学业自我效能 自主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运动类App开展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效能性研究
2
作者 郭凌云 江海潮 《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运动类App开展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效能性,为利用App参与健身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选择2021级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5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 【目的】探讨运用运动类App开展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效能性,为利用App参与健身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选择2021级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5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实验组292人与对照组268人,其中实验组使用运动类App开展体育锻炼,对照组大学生则采用常规的体育锻炼方法,不进行运动类App的使用,开展为期12周的研究,对在体育锻炼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估记录。【结果】运用运动类App开展体育锻炼,可有效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运用运动类App开展体育锻炼,能够使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情绪状态、自我认知、社交能力、心理健康知识、运动和饮食、心理咨询意愿、社会支持、自我教育水平明显提升。运用运动类App开展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应对能力与心理压力来源不具有影响。【结论与建议】高校应加强对运动类App的推广运用,从而提升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类App 体育锻炼 大学生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锻炼的积极体验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
3
作者 黄文英 赵永祺 +2 位作者 胡昶 张文 陈斌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91-95,121,共6页
使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简表)”对828名老年人的“锻炼积极体验”与“心理韧性”状况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锻炼积极体验在9个月内保持稳定,心理韧性呈阶段上升趋势,二者显著正相关.交叉滞后分析显示,锻炼积极体验和... 使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简表)”对828名老年人的“锻炼积极体验”与“心理韧性”状况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锻炼积极体验在9个月内保持稳定,心理韧性呈阶段上升趋势,二者显著正相关.交叉滞后分析显示,锻炼积极体验和心理韧性互为因果,即根据一方的变化可预测另一方的变化.由此说明,在老年人群体中,锻炼积极体验与心理韧性可以相互预测,二者可以形成正向循环发展,实现积极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锻炼积极体验 老年人 心理韧性 交叉滞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疲劳对举重运动员运动动机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保护效应
4
作者 尚尧 解浩东 杨世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3,162,共8页
“疲劳—适应—再疲劳—再适应”,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必经的适应性过程,在此过程中,教练员需要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控制。以往研究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可能在心理疲劳对运动动机的负面影响中发挥保护效应。文章旨在通过... “疲劳—适应—再疲劳—再适应”,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必经的适应性过程,在此过程中,教练员需要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控制。以往研究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可能在心理疲劳对运动动机的负面影响中发挥保护效应。文章旨在通过中介和调节效应模型厘清举重运动员领悟社会支持作用于心理疲劳影响运动动机的具体方式。研究发现,心理疲劳能够负向预测举重运动员运动动机;在心理疲劳对举重运动员运动动机的负向影响中,领悟社会支持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疲劳与举重运动员运动动机间不具备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疲劳影响运动动机中具有保护效应,强调了举重运动员在经历“疲劳—适应—再疲劳—再适应”过程中领悟社会支持的价值,教练员可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举重运动员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发挥其保护效应,使运动员运动动机得以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疲劳 运动动机 领悟社会支持 举重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有氧运动对学龄儿童工作记忆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周术锋 单丽 +1 位作者 蔡治东 朱欢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8,共11页
目的:探讨急性有氧运动对学龄儿童工作记忆、脑电功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发生机制。方法:以32名学龄儿童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16)和对照组(n=16)。实验组进行30 min有氧运动后休息10 min,再完成N-back任务测试,对照组模拟40 min日... 目的:探讨急性有氧运动对学龄儿童工作记忆、脑电功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发生机制。方法:以32名学龄儿童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16)和对照组(n=16)。实验组进行30 min有氧运动后休息10 min,再完成N-back任务测试,对照组模拟40 min日常生活后完成N-back任务测试。记录两组受试者N-back任务反应时、正确率、速率校正分数(rate-correct score,RCS)及0-back、1-back、2-back记忆负荷下的脑电α、β、γ功率。结果:两组受试者的正确率(P<0.05)、RCS(P<0.05)、F7(P<0.01)和F3/P3/O1(P<0.05)通道的α和β对数相对功率的记忆负荷×组别交互效应显著。其中,实验组的正确率、RCS、F7/F3/P3/O1通道β对数相对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F7/F3/P3/O1通道α对数相对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者的正确率、反应时、RCS、F7/F3/P3/O1通道α对数相对功率随着记忆负荷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F7/F3/P3/O1通道β对数相对功率随着记忆负荷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结论:急性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儿童工作记忆表现,其神经学机制与运动改变脑电α、β波特征有关;工作记忆状态下脑电α波呈现抑制特征,脑电β波呈现增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氧运动 学龄儿童 工作记忆 脑电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睡眠拖延的影响:消极注意偏向和手机成瘾的链式中介作用
6
作者 程献 胡广富 +2 位作者 朱桂兰 程华东 许昭 《福建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睡眠拖延的影响路径。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睡眠拖延行为量表、消极注意偏向量表、手机成瘾量表对966名高校生进行施测。结果:(1)体育运动与睡眠拖延、手机成瘾、消极注意偏向三者之间负相关(r=-0.11,-... 目的:探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睡眠拖延的影响路径。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睡眠拖延行为量表、消极注意偏向量表、手机成瘾量表对966名高校生进行施测。结果:(1)体育运动与睡眠拖延、手机成瘾、消极注意偏向三者之间负相关(r=-0.11,-0.15,P<0.01;r=-0.10,P<0.05);消极注意偏向、手机成瘾、睡眠拖延相互正相关(r=0.57,0.27,0.34;P<0.01);(2)消极注意偏向、手机成瘾在大学生体育运动和睡眠拖延间中介效应分别为-0.0015、-0.005;(3)消极注意偏向及手机成瘾在体育运动和睡眠拖延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效应量是-0.004。结论:体育运动既可以直接负向预测大学生睡眠拖延,又可以通过降低个体消极注意偏向、减少手机成瘾行为改善睡眠拖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大学生 睡眠拖延 消极注意偏向 手机成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活动对ADHD儿童青少年工作记忆的影响:系统综述
7
作者 罗乔有 吴绍奎 +1 位作者 王超超 田祖国 《湖北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64-72,102,共10页
目的系统综述身体活动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青少年工作记忆的影响,对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进行梳理,并讨论影响机制。方法采用主题词检索法,共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EBSCO、The Cochrane Library、ProQuest、CNKI等7... 目的系统综述身体活动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青少年工作记忆的影响,对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进行梳理,并讨论影响机制。方法采用主题词检索法,共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EBSCO、The Cochrane Library、ProQuest、CNKI等7个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4年1月,从文献中提取作者和国家等10项内容,并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然后进行系统综述。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来自6个国家,13项是随机对照试验,2项是随机临床试验,共涉及813例研究对象,主要以男性为主。所有纳入研究的质量平均分为7.26分,整体研究质量较好。结论纳入文献中共有11篇(73.3%)显示身体活动可以改善ADHD儿童青少年的工作记忆,且持续4周及以上,30~60 min/次、3次/周的开放式运动技能和有氧运动等中等强度训练,效果可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青少年 认知功能 执行功能 工作记忆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出击:体育生的自我评价如何在支持与心理资本的助力下提升?
8
作者 朱媛鹪 张伟鹏 +1 位作者 宋会涛 刘浩 《福建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随着体育教育的发展,体育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关注运动表现,还需注重心理健康。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主动性人格对个体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内在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动机:虽然已有文献强调了主动性人格在提升心理... 目的:随着体育教育的发展,体育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关注运动表现,还需注重心理健康。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主动性人格对个体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内在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动机:虽然已有文献强调了主动性人格在提升心理结果中的作用,但关于其如何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影响体育专业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两者链式中介效应的探讨更为缺乏。假设:为弥补这一研究空白,本研究基于主动性人格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在主动性人格与核心自我评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并检验两者在其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对来自中国天津市三所高校的524名体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正如假设所预期,主动性人格显著正向预测核心自我评价(β=0.46,p<0.001)。领悟社会支持(β=0.09,p<0.01)和心理资本(β=0.24,p<0.01)在主动性人格与核心自我评价之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此外,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效应也显著(效应值=0.071,p<0.001)。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是提升核心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其影响过程受到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调节。实践启示包括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人格特质,同时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资源,来促进体育专业学生的积极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性人格 核心自我评价 领悟社会支持 心理资本 体育专业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运动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精度影响研究进展
9
作者 陶浩德 邱达明 《湖北体育科技》 2025年第2期60-65,72,共7页
以运动促进认知为出发点,总结体育运动改善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精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为未来进一步揭示运动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精度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视觉工作记忆是对视觉信息进行短暂储存加工的系统,与个体认知密切相关。表征精度作... 以运动促进认知为出发点,总结体育运动改善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精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为未来进一步揭示运动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精度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视觉工作记忆是对视觉信息进行短暂储存加工的系统,与个体认知密切相关。表征精度作为评价视觉工作记忆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对刺激信息的精确程度受到注意、容量、负荷、负性情绪的影响。立足脑神经与认知科学的研究,体育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促进大脑结构与功能可塑性来改善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精度。不同类型的运动,如开放式运动和闭锁式运动,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精度的影响不同,但具体的作用机制仍需要不断探索。未来研究需要关注时程性更强的脑成像技术、更具生态学效度的测试程序、运动剂量关系以及神经递质作用机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视觉工作记忆 表征精度 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青少年体能活动现状问卷调查与分析
10
作者 王文浩 常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1期013-016,共4页
了解重庆市青少年体能活动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青少年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改良版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PAQ-CN问卷对重庆市770名12-18岁的青少年进行线上及线下的体能活动问卷调查,每个年龄段110人,男女各一半,问卷内容... 了解重庆市青少年体能活动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青少年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改良版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PAQ-CN问卷对重庆市770名12-18岁的青少年进行线上及线下的体能活动问卷调查,每个年龄段110人,男女各一半,问卷内容包括青少年体能活动情况,体能活动影响因素,有氧运动活动情况等方面。结果 改良版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PAQ-CN问卷结果显示,重庆市青少年PAQ-CN 值为2.66±0.73,男生PAQ-CN值2.78±0.34比女生2.54±0.31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各年龄段PAQ-CN值逐渐下降,12~13岁PAQ-CN值最高3.07±0.24 ,18~19岁PAQ-CN值最低2.45±0.26,不同年龄段PAQ-CN值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业时间、肥胖、运动锻炼益处的认知、体育课的活动形式、家庭支持、兴趣爱好、经济情况与校外体育场所不够是重庆市青少年体能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分别占比21.40%、17.76%、18.04%、10.76%、9.76%、8.19%、7.57%、6.5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庆市青少年体能活动时间为每天0.85±0.13小时,重庆市青少年每周进行有氧运动的总时间为130.57±6.85分钟 ,运动频次4.53±0.40次/周,男生每周有氧运动的总时间141.34±7.34分钟高于女生129.75±6.25分钟,同时运动频次4.25±0.65次/周高于女生3.49±0.58次/周,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青少年体能活动水平低,运动时间不足,有氧运动时间与次数严重不足,久坐与肥胖是影响青少年体能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能活动 问卷调查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联合cTBS干预对孤独症儿童核心症状的影响
11
作者 蔡可龙 刘宇飞 +10 位作者 姜栾玥 张佳颖 齐凯 史一凡 董晓晓 孙志远 徐德成 刘智妹 朱丽娜 邹立业 陈爱国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7,共14页
目的:探讨运动联合连续性θ爆发式磁刺激(continuous theta burst stimulation,cTBS)干预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以下简称“孤独症”)儿童核心症状的协同效应。方法:54名3~10岁孤独症儿童分为cTBS干预组(cTBS group,TG)、运动干预组(exerci... 目的:探讨运动联合连续性θ爆发式磁刺激(continuous theta burst stimulation,cTBS)干预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以下简称“孤独症”)儿童核心症状的协同效应。方法:54名3~10岁孤独症儿童分为cTBS干预组(cTBS group,TG)、运动干预组(exercise group,EG)、运动联合cTBS干预组(exercise+cTBS group,ETG)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CG)。TG接受cTBS刺激(5天/周,3次/天,12周),EG接受组合球类运动干预(ball combination training program,BCTP)(5天/周,45 min/天,12周),ETG接受组合球类联合cTBS干预,CG接受常规康复。采用重复刻板行为检查表修订版(repetitive behavior scale-revised edition,RBS-R)和社交反应量表第二版(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second edition,SRS-2)评估干预前后核心症状。结果:1)在刻板行为方面,3种干预显著改善了孤独症儿童RBS-R量表总分,在子维度上仅cTBS干预改善了固定行为。相较于单一干预,联合干预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优势。2)在社交障碍方面,3种干预显著改善了SRS-2量表总分,在子维度上cTBS干预改善了社交知觉、社交沟通、社交动机和固定行为,BCTP干预改善了社交知觉和社交认知,联合干预改善了社交知觉、社交认知、社交沟通以及行为方式。相较于单一干预,联合干预在改善社交认知、社交沟通、行为方式上更有优势。结论:运动干预、cTBS干预以及联合干预均能够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且联合干预对社交障碍改善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运动干预 经颅磁刺激 联合干预 核心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影响:内外部体育动机的中介作用
12
作者 尚尧 陈善平 +2 位作者 刘丽萍 张中江 包静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该研究基于体育行为认知决策理论,构建了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作用路径模型,运用问卷调查及中介模型检验等方法,深入研究了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影响,厘清了内外部体育动机在社会支持与体育失范行为之间的中介作... 该研究基于体育行为认知决策理论,构建了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作用路径模型,运用问卷调查及中介模型检验等方法,深入研究了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影响,厘清了内外部体育动机在社会支持与体育失范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1)社会支持对体育失范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内外部体育动机在社会支持对体育失范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社会支持通过内部体育动机的独立中介作用、外部体育动机和内部体育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负向影响体育失范行为,通过外部体育动机的独立中介作用正向影响体育失范行为;(3)教师支持和同伴支持既能直接影响体育失范行为,又能通过内外部体育动机的中介作用影响体育失范行为,父母支持只能通过内外部体育动机的中介作用影响体育失范行为。由此可见,提升社会支持是抑制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有效手段,应创设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着重增强内部体育动机,激发外部体育动机并促使其转化内部动机,注重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于体育失范行为的作用差异,从而促使大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体育活动,有效抑制体育失范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体育失范行为 内部体育动机 外部体育动机 体育行为认知决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科学视域下竞技运动心理学未来研究的10个议题
13
作者 周成林 陆颖之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64,共9页
回顾过去40年竞技运动心理学的关键理论进展和研究发现,重点探讨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及其理论意义。首先,介绍运动认知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包括运动决策情境中的认知加工理论模型和贝叶斯决策框架下的运动决策,以揭示运动员在高时间压... 回顾过去40年竞技运动心理学的关键理论进展和研究发现,重点探讨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及其理论意义。首先,介绍运动认知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包括运动决策情境中的认知加工理论模型和贝叶斯决策框架下的运动决策,以揭示运动员在高时间压力下感知-运动系统的高效运作机制。其次,分析运动表征、抑制控制等高级认知功能在提升运动表现中的作用,探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如何应用于实际心理训练。最后,强调运动认知理论的整合、运动认知计算模型的构建以及多学科交叉方法对研究与应用的推动。同时,针对上述3个方面提出本领域未来需要探讨的10个议题,探索竞技运动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认知心理学 竞技运动 认知加工 贝叶斯决策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强度和任务难度对定向运动员识图决策的影响——来自fNIRS的证据
14
作者 胡芳芳 张文 +1 位作者 赵明生 刘阳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5,共11页
目的:探究运动强度和任务难度对不同水平定向运动员识图决策行为绩效和脑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2(运动水平:专家、新手)×2(运动强度:静息态、高强度)×2(任务难度:简单地图、复杂地图)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使用功能性近... 目的:探究运动强度和任务难度对不同水平定向运动员识图决策行为绩效和脑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2(运动水平:专家、新手)×2(运动强度:静息态、高强度)×2(任务难度:简单地图、复杂地图)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使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测量定向运动员在不同条件下识图决策任务的大脑前额叶皮层(PFC)的含氧血红蛋白(Oxy-Hb)浓度变化。结果:1)识图决策正确率随任务难度和运动强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专家组显著高于新手组。2)不同水平定向运动员在左背外侧前额叶(L-DLPFC)、左腹外侧前额叶(L-VLPFC)脑区的Oxy-Hb激活存在显著差异,专家组显著低于新手组;除左侧额极区(L-FOA)外,其余脑区Oxy-Hb激活均受到运动强度的影响,表现出高强度显著低于静息态;随着任务难度的改变,左背外侧前额叶(L-DLPFC)脑区的Oxy-Hb激活增强,复杂地图显著大于简单地图。3)专家组在复杂地图静息态下,L-DLPFC的血氧激活程度与正确率显著正相关;新手组在简单地图静息态下,L-DLPFC、R-VLPFC血氧激活程度与正确率均显著正相关。结论:定向运动的识图决策任务受运动强度、任务难度的制约,专家运动员具有认知优势,表现出较高的任务绩效和前额叶皮层相关脑区更低的血氧激活;任务难度造成L-DLPFC的特异性激活,在高强度下大脑血氧激活模式也发生改变。这对于优化运动员训练策略、提升竞技水平及推动运动领域认知决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运动 识图决策 运动强度 近红外光谱功能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方式轨迹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王殿玺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6,共12页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运用序列分析方法考察生活方式轨迹对老年人抑郁的纵向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与过去相比,各出生队列在2018年不吸烟、不喝酒比例有所上升,经常锻炼身体比例增加;但从队列比较角度来...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运用序列分析方法考察生活方式轨迹对老年人抑郁的纵向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与过去相比,各出生队列在2018年不吸烟、不喝酒比例有所上升,经常锻炼身体比例增加;但从队列比较角度来看,晚出生队列比早出生队列不吸烟、不喝酒比例更低,经常锻炼身体比例更高,提示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个体老龄化和社会变化双重作用的结果。模型分析发现,生活方式状态轨迹对老年人抑郁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不健康生活方式型”,“不经常锻炼型”老年人的抑郁程度更高,而“健康生活方式型”老年人的抑郁程度更低。受教育年限在生活方式轨迹和老年人抑郁的关系中发挥显著调节作用。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不经常锻炼型”和“健康生活方式型”老年人的抑郁得分降低,从而缓解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但这种改善作用对“健康生活方式型”老年人更为明显。必须树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生活方式管理理念,实施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促进方法,避免多种并行的生活方式风险行为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轨迹 老年人 抑郁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编体育游戏“百变轮胎”对8~10岁肥胖儿童注意力的影响
16
作者 薛陆海 郝艳华 《运动科学与健康研究》 2025年第2期27-34,共8页
目的:探讨自编体育游戏“百变轮胎”(以下简称体育游戏)对8~10岁肥胖儿童注意力相关指标(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的影响。方法:以上海市某小学40名8~10岁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人,2组肥胖... 目的:探讨自编体育游戏“百变轮胎”(以下简称体育游戏)对8~10岁肥胖儿童注意力相关指标(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的影响。方法:以上海市某小学40名8~10岁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人,2组肥胖儿童的年龄、身高、体重以及BM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创编的体育游戏进行为期12w(3次/w,35min/次)干预,采用《青少年注意力测验》量表测评肥胖儿童的注意力,并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数据科学阐述体育游戏与注意力之间的关联。结果:12w的体育游戏干预后,试验组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得分显著提高(P<0.05),注意稳定性得分则非常显著提高(P<0.01),而注意广度得分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注意转移得分显著提高(P<0.05),注意分配、注意广度和注意稳定性得分与试验前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注意稳定性得分有显著提升(P<0.05),而注意分配、注意广度和注意转移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体育游戏与8~10岁肥胖儿童注意力联系紧密,对于改善肥胖儿童注意力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游戏 肥胖儿童 注意广度 注意稳定性 注意分配 注意转移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锻炼促进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与实践启示
17
作者 叶绿 赵月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0-82,共3页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如何改革高校体育治理模式,促进大学生的锻炼参与,进而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是锻炼心理学的重要主题。近年来,锻炼促进的心理学理论不断演变,文章主要介绍双系统理论、跨期自我管理理论和最小努力理...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如何改革高校体育治理模式,促进大学生的锻炼参与,进而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是锻炼心理学的重要主题。近年来,锻炼促进的心理学理论不断演变,文章主要介绍双系统理论、跨期自我管理理论和最小努力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它们对锻炼促进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锻炼促进 双系统 最小努力 跨期自我管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表现及应对策略研究
18
作者 易善军 黄世确 《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20-21,共2页
高水平摔跤运动员通常具有高超的技术和出色的体能,同时也具备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在赛前经常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变化。因此,本文以高水平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高水平摔跤运... 高水平摔跤运动员通常具有高超的技术和出色的体能,同时也具备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在赛前经常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变化。因此,本文以高水平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高水平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变化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深入探究他们在大赛前的心理状态和表现方式。本文旨在从多个角度探讨高水平摔跤运动员在大赛前的心理表现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摔跤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 摔跤运动员 赛前 心理表现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IT与MICT对初中生身体素质、学业成绩及焦虑水平的影响
19
作者 熊健宏 《福建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研究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初中生身体素质、学业成绩及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初中在校学生中抽取6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在正常体育课上进行1... 目的:研究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初中生身体素质、学业成绩及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初中在校学生中抽取6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在正常体育课上进行1次HIIT训练,并在课外进行2次MICT训练,对照组则仅参加正常的体育课。HIIT训练强度设定在85%~110%最大有氧速度之间;而MICT训练强度为70%~80%最大有氧速度。两组受试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运动干预,干预前后均对两组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学业成绩和焦虑水平进行测试。结果:(1)经过12周HIIT和MICT训练,初中生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其中肺活量、立定跳远、50米跑、1000米跑各项成绩均有显著改善(P<0.05);(2)实验组初中生的学业成绩在干预后显著提升,且相较于对照组,学业成绩前后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实验组初中生的焦虑水平在干预后显著改善,且相较于对照组,焦虑水平前后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IIT与MICT能够显著改善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学业成绩和焦虑水平。两种训练方式均具备较短时间的干预效果,能迅速有效促进能量消耗、提高肌肉表现及心肺功能,同时也有助于学业成绩的提升和心理焦虑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IT MICT 身体素质 学业成绩 焦虑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体育锻炼对自卑感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20
作者 谭昌菘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究大学生体育锻炼对自卑感的影响,以及心理韧性在两者之间的作用及内在联系。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心理韧性量表》《自卑感量表》,对7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 目的:探究大学生体育锻炼对自卑感的影响,以及心理韧性在两者之间的作用及内在联系。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心理韧性量表》《自卑感量表》,对7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体育锻炼与自卑感呈负相关(r=-0.297,P<0.001);心理韧性与自卑感呈负相关(r=-0.524,P<0.001);体育锻炼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心理韧性(r=0.322,P<0.001)。(2)心理韧性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自卑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直接效应占48.43%,间接效应占51.57%。结论:体育锻炼与心理韧性是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直接负向影响大学生自卑感,还可通过心理韧性起中介作用进而影响大学生的自卑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锻炼 自卑感 心理韧性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