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癌术后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艳 李伟东 +3 位作者 裴祺 张丽娟 范君乐 王巧晶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癌术后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习得性无助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双向社会支持量表对205例口腔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口腔癌术... 目的探讨口腔癌术后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习得性无助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双向社会支持量表对205例口腔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口腔癌术后患者习得性无助感得分(43.54±8.66)分,自我表露总分(27.00±7.10)分,双向社会支持得分(36.27±7.15)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临床分期、自我表露、双向社会支持为口腔癌术后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自我表露、双向社会支持可解释总变异的14.6%。结论口腔癌术后患者习得性无助感水平较高,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临床分期严重、自我表露较低、社会支持水平较差的患者,可通过改善患者自我表露能力以及双向社会支持水平来降低患者的习得性无助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习得性无助 负性情绪 自我表露 社会支持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患者心理韧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
2
作者 王烨华 董稳航 +1 位作者 刘世卿 李慧川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了解口腔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状况,探讨心理韧性、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及自我效能在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4年5月某院接收的232例口腔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康纳-戴维森韧性量表(CD-RISC... 目的:了解口腔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状况,探讨心理韧性、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及自我效能在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4年5月某院接收的232例口腔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康纳-戴维森韧性量表(CD-RISC)、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头颈部癌症治疗功能性评估量表(FACT-H&N)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分析生活质量与心理韧性、自我效能的相关性,使用SPSS检验自我效能在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不同性别、年龄、手术方式以及是否放化疗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韧性、自我效能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234,6.307,12.644,4.346,3.835,4.086,11.105,7.073,14.617,9.797,5.867,12.084;P<0.05)。心理韧性及各维度与生活质量之间均呈正相关(r=0.642,0.575,0.503,0.531;P<0.05),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之间呈正相关(r=0.586,P<0.05)。心理韧性对生活质量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β=0.517,P<0.05),心理韧性对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作用(β=0.762,P<0.05),自我效能对生活质量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β=0.411,P<0.05);自我效能在心理韧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313,总效应为0.83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9.13%。结论:自我效能在口腔癌患者的心理韧性与生活质量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可采取相应的干预方式,促进患者提升自我效能、增强心理韧性,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心理韧性 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调查及与心理弹性和感知护士支持的相关性
3
作者 薛云丽 马登慧 +3 位作者 辛苑梦 赵伟 路尧 常俊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调查以及与心理弹性和感知护士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某院NICU的122例新生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父母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PPUS)、中文版心理弹... 目的:调查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调查以及与心理弹性和感知护士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某院NICU的122例新生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父母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PPUS)、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护士对患儿家长支持量表(NPST)分别调查疾病不确定感调查、心理弹性以及感知护士支持情况,分析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弹性、感知护士支持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NICU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22例NICU新生儿家长PPUS评分为94.85±11.36分,其中女性、年龄<25岁、分娩时孕龄<37周的PPUS评分相对更高(t=2.010,2.003,2.070;P<0.05),经相关性分析,NICU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弹性以及感知护士支持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480,-0.466;P<0.05),经多因素分析,性别、CD-RISC、NPST评分均为导致NICU新生儿家长产生疾病不确定感的独立影响因素(β=-0.953,-1.977,-1.635,SE=0.411,0.756,0.709;P<0.05)。结论:NICU新生儿家长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且与心理弹性、感知护士支持之间呈负相关性,临床可通过加强患儿家属心理弹性,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层面减轻疾病不确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新生儿家长 疾病不确定感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李娜 杨睿 胡浩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了解和田地区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和田地区4个不同县市8个社区1600名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使用自编的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进行调查。了解社区居... 目的:了解和田地区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和田地区4个不同县市8个社区1600名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使用自编的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进行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在服务态度、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途径、服务人员、服务机构方面的需求,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和田地区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总均值为2.90。86.1%社区居民希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提供心理健康服务,83.8%社区居民希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居住在农村的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得分最高(F=37.954,P<0.001);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和高中的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得分较高(F=13.260,P<0.001);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和2000~3999元的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得分较高(F=13.748,P<0.001);已婚居民比未婚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得分高(F=3.236,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镇中心区)、居住地(镇乡结合区)、居住地(主城区)、婚姻状况(已婚)、月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B值及其95%CI分别为-0.170(-0.236~-0.103)、-0.429(-0.519~-0.340)、-0.336(-0.409~0.263)、0.115(0.037~0.192)、-0.051(-0.083~-0.019)。结论:和田地区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较高,居民选择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及人员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比例较大。低学历、低收入、农村、已婚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较大。居住地、婚姻状况、月收入水平是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式护理对喉癌患者疾病感知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王琼 焦妙蕊 李爱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 探究激励式护理对喉癌患者疾病感知、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喉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激励式护理。采用疾病感知问卷修订... 目的 探究激励式护理对喉癌患者疾病感知、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喉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激励式护理。采用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IPQ-R)、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感知状况、自护能力、生命质量及负性情绪。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IPQ-R评分以及SAS、SD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ESCA总分及各维度评分、EORTC QLQ-C30总体生存质量以及功能领域、特异性模块、共性症状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激励式护理在喉癌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式护理 喉癌 疾病认知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力劳动者心理疲劳的表现、产生及干预(综述)
6
作者 刘洋 钟珊 +1 位作者 韩立敏 曾若琬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
心理疲劳是长时间脑力劳动引起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不仅对脑力劳动者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也增加了工作失误和事故的风险,因此逐渐被研究者们所关注。本文对心理疲劳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进而梳理出认知资源理论、自我调节理论、欠载理论... 心理疲劳是长时间脑力劳动引起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不仅对脑力劳动者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也增加了工作失误和事故的风险,因此逐渐被研究者们所关注。本文对心理疲劳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进而梳理出认知资源理论、自我调节理论、欠载理论和动机控制理论4个理论框架,并总结当前被认为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干预方式,以期为预防心理疲劳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疲劳 表现维度 干预方式 脑力劳动者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桡动脉穿刺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7
作者 王磊 卢甲 张雪亚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 探讨远端桡动脉穿刺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心功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5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桡动脉穿刺)和观察组(远端桡动脉穿刺),各40例。比较两... 目的 探讨远端桡动脉穿刺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心功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5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桡动脉穿刺)和观察组(远端桡动脉穿刺),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穿刺时间、术后止血时间、穿刺成功率)、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术后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手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LVESD、LVEDD较手术前降低,LVEF较手术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中采用远端桡动脉穿刺效果较好,手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桡动脉穿刺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心功能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耻感、心理弹性状况及相关因素
8
作者 曹逸 支朝新 杜文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78-382,共5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病耻感,心理弹性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4月在某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244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SCI)及心理弹性问卷分析SLE患者病耻感及心理弹性状况,比较...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病耻感,心理弹性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4月在某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244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SCI)及心理弹性问卷分析SLE患者病耻感及心理弹性状况,比较SLE患者SSCI评分及心理弹性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病耻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家庭年均收入、疼痛程度、住院次数患者的SSCI评分比较有差异(t/F=-5.389,10.759,7.222,-3.209,-2.684,4.406,7.397,-3.472;P<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年均收入、有无子女、疼痛程度、住院次数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比较有差异(t/F=2.673,5.284,9.033,2.540,-2.865,2.076,6.881,3.466;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年均收入、疼痛程度、住院次数均是SLE患者病耻感性的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疼痛程度、住院次数是SLE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SLE患者SSCI评分与心理弹性评分呈负相关(r=-0.649,P<0.05)。结论:SLE患者病耻感及心理弹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临床应对此类因素进行针对性管理,以缓解患者病耻感,提高心理弹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耻感 心理弹性 人口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肿瘤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与精神应对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岳溪 陈莉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精神应对能力与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510例,运用精神应对态度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精神应对能力和社会支持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精神应对能力与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510例,运用精神应对态度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精神应对能力和社会支持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精神应对能力和社会支持水平差异。结果患者精神应对能力平均得分(22.91±7.50)分;社会支持平均得分(61.82±8.82)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及宗教信仰的患者精神应对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患者社会支持评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应对能力评分与社会支持评分呈正相关(P<0.05)。各维度相关分析显示,寻求精神支持维度、疾病的积极理解维度得分与家庭外支持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寻求精神支持维度、疾病的积极理解维度得分与家庭内支持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信仰维度得分与家庭外、家庭内支持维度得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者精神应对能力、社会支持水平受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精神应对能力与社会支持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精神应对能力 社会支持水平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正念对幼儿社交退缩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徐媛媛 张亚蕊 陈天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母亲正念对幼儿社交退缩行为的保护作用,以及正念养育、亲子关系和幼儿趋避气质在其间可能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幼儿母亲605人,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儿童社会偏好量表(CSPS)、正念养育量表(IM-P)、亲子关... 目的:探讨母亲正念对幼儿社交退缩行为的保护作用,以及正念养育、亲子关系和幼儿趋避气质在其间可能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幼儿母亲605人,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儿童社会偏好量表(CSPS)、正念养育量表(IM-P)、亲子关系量表(CPRS)、儿童气质问卷(PTQ)分别对母亲正念、社交退缩、正念养育、亲子关系、趋避气质进行评估。结果:幼儿CSPS得分与MAAS、IM-P、CPRS和PTQ得分均呈负相关(r=-0.65~-0.16,均P<0.01);IM-P和CPRS得分在MAAS与CSPS得分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β=-0.05,P<0.01),CPRS得分在MAAS与CSPS得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4,P<0.01);PTQ得分在MAAS和IM-P得分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β=0.11,P<0.01)。结论:母亲正念不仅直接作用于社交退缩,还通过正念养育、亲子关系间接作用于社交退缩,趋避气质可调节母亲正念与正念养育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正念 正念养育 亲子关系 社交退缩 趋避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心理健康素养与抑郁和焦虑及失眠症状的关系
11
作者 杨雨青 黄婧 +5 位作者 林子新 余彤 陈夕圆 杨宁 钟少玲 周亮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349,共6页
目的:探究青年人群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及其与抑郁、焦虑和失眠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市18~23岁的青年人10273名,采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失眠严重程度问卷(ISI)进行调查。结... 目的:探究青年人群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及其与抑郁、焦虑和失眠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市18~23岁的青年人10273名,采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失眠严重程度问卷(ISI)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健康素养达标1137人(11.1%),存在抑郁症状2758人(26.8%)、焦虑症状1355人(13.2%)、失眠症状4936人(48.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人口学和生活方式因素后,心理健康素养未达标是抑郁、焦虑、失眠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8、1.93、1.49,95%CI:1.74~2.48、1.52~2.46、1.31~1.70)。结论:青年人群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不足,且心理健康素养缺乏与出现抑郁、焦虑和失眠症状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心理健康素养 抑郁 焦虑 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空巢失能老人负性情绪及与睡眠质量、慢性疾病的关系
12
作者 王利娜 贺芳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调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空巢失能老人负性情绪,并评估其与睡眠质量、慢性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019年9月-2023年9月入住于河南省3家医养结合机构的61名失能老人展开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表(BI)... 目的:调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空巢失能老人负性情绪,并评估其与睡眠质量、慢性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019年9月-2023年9月入住于河南省3家医养结合机构的61名失能老人展开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表(B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SAS得分≥50分及(或)SDS得分≥53分为存在负性情绪,将失能老人分为负性情绪组与非负性情绪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慢性疾病等一般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出现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老人睡眠质量差异。结果:61名医养结合机构的失能老人中,焦虑24例(39.34%),抑郁29例(47.54%),其中有21例(34.43%)焦虑及抑郁均存在。负性情绪组无子女亲友探访率(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脑血管疾病(χ^(2)=4.035,P<0.05)及重度失能占比(χ^(2)=6.726,P<0.05)均高于非负性情绪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子女亲友探访(OR=2.818,95%CI:1.473~5.392)、脑血管疾病(OR=2.627,95%CI:1.273~5.423)、重度失能(OR=3.466,95%CI:1.953~6.150)均为失能老人出现负性情绪的危险因素(P<0.05)。负性情绪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PSQI评分及PSQI总分均高于非负性情绪组(t=2.892,3.118,3.498;P<0.05)。结论:无子女亲友探访、慢性脑血管疾病、重度失能可能增加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负性情绪风险,且失能老人的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人 空巢 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 负性情绪 睡眠质量 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近端环境因素对留守经历大学生早期适应不良图式的影响
13
作者 秦红霞 王婵 汪长亮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49-155,共7页
目的:探讨留守过程中的远近端环境因素对留守经历大学生早期适应不良图式间的影响。方法:采用Young图式问卷第三版中文版、儿童期创伤问卷及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简版对1423名大学生(其中有留守经历大学生547名)进行调查,通过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留守过程中的远近端环境因素对留守经历大学生早期适应不良图式间的影响。方法:采用Young图式问卷第三版中文版、儿童期创伤问卷及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简版对1423名大学生(其中有留守经历大学生547名)进行调查,通过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相关分析得到远端环境因素中仅有联系频率与早期适应不良图式间存在显著相关(r=0.12,P<0.01),近端环境因素中的儿童期创伤(r=0.30,P<0.001)、亲子疏离(r=0.44,P<0.001)与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亲子安全依恋与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9,P<0.001);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情感虐待(β=0.21,t=4.18,P<0.001)、躯体忽视(β=0.10,t=2.17,P<0.05)及亲子疏离(β=0.33,t=7.61,P<0.001)对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情感忽视(β=-0.13,t=-2.68,P<0.01)和亲子安全依恋(β=-0.13,t=-3.13,P<0.001)则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中介效应分析得到儿童期创伤、亲子安全依恋在联系频率、联系时长对早期适应不良图式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亲子疏离在联系频率对早期适应不良图式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近端环境因素中的儿童期创伤及亲子依恋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而远端环境因素中仅有能反映亲子互动情况的联系频率和联系时长对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存在影响,且这一影响是通过儿童期创伤和亲子依恋等近端环境因素而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经历大学生 早期适应不良图式 远近端环境因素 儿童期创伤 亲子依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智觉知度状态与疾病感知压力、经济水平及家庭支持度的相关性
14
作者 闫珍珍 王琰 +3 位作者 张瑞 杨盼盼 刘敏 赵占正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3期439-444,共6页
目的:调查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心智觉知度状态,并分析其与疾病感知压力、经济水平及家庭支持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智觉知注意觉知量表(MAAS)、感知压力量表(PSS)、主观与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对2022... 目的:调查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心智觉知度状态,并分析其与疾病感知压力、经济水平及家庭支持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智觉知注意觉知量表(MAAS)、感知压力量表(PSS)、主观与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对2022年1月-2023年8月某院收治的10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ESR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02例ESRD患者MAAS平均得分为55.06±10.33分,其中45例心智觉知度低、39例心智觉知度中、18例心智觉知度高。心智觉知度低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心智觉知度高者(χ^(2)=8.25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是引起ESRD患者心智觉知度低的危险因素(OR=3.071,95%CI:1.766~5.341,P<0.05)。心智觉知度低者PSS评分显著高于心智觉知度中与心智觉知度高者(P<0.05),主观与客观社会经济地位评分及APGAR评分则显著低于心智觉知度中与心智觉知度高者(P<0.05);心智觉知度中者PSS评分高于心智觉知度高者(P<0.05),主观与客观社会经济地位评分、APGAR评分低于心智觉知度高者(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ESRD患者MAAS评分与P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32,P<0.05),与主观与客观社会经济地位评分及APGAR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99,0.534,0.489;P<0.05)。结论:ESRD患者心智觉知度与感知压力、主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支持度有关,且MHD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可导致ESRD患者心智觉知度低下,可从患者心理、家庭、临床治疗等多方面着手提高心智觉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心智觉知 感知压力 社会经济地位 家庭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弹性在血液净化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效应
15
作者 闫玉琼 孙昆 +1 位作者 郭永新 马东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血液净化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某院就诊的216例血液净化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血液净化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某院就诊的216例血液净化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进行问卷调查,构建并检验中介模型。结果:CD-RISC量表总分为57.53±11.42分;SPBS量表总分为35.71±7.12分;PTGI量表总分为62.14±12.41分。心理弹性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正相关(r=0.839,P<0.01),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呈负相关(r=-0.802,P<0.01),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负相关(r=-0.686,P<0.01)。心理弹性在血液净化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创伤后成长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占比44.33%。结论:心理弹性在血液净化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临床需针对血液净化患者的心理弹性及自我感受负担进行积极干预,以提升其创伤后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心理弹性 自我感受负担 创伤后成长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科护士心理弹性与岗位胜任能力、职业认同感的关系
16
作者 张惠怡 姜茹鑫 +2 位作者 陈少如 吴苏 支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麻醉科护士心理弹性与岗位胜任能力、职业认同感的关系,为护士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2月于本区三甲医院麻醉科就职的415例护士,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对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 目的:探讨麻醉科护士心理弹性与岗位胜任能力、职业认同感的关系,为护士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2月于本区三甲医院麻醉科就职的415例护士,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对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护士心理弹性、中文版护理行为6维度量表(6-D)测量护士岗位胜任能力,采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评估其职业认同感,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麻醉科护士心理弹性与岗位胜任能力、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岗位胜任能力、职业认同感对麻醉科护士心理弹性的影响。结果:麻醉科护士CD-RISC量表评分为78.61±6.35分,6-D量表评分为142.28±11.23分,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评分为108.75±5.34分。麻醉科护士心理弹性、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认同感在年龄、学历和工作年限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6.606,126.341,299.852,453.962,272.366,275.506,393.759,393.799,37.605;P<0.05),在事业性质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麻醉科护士的心理弹性和岗位胜任能力呈正相关(r=0.485,P<0.05),心理弹性和职业认同感没有相关性(r=0.185,P>0.05)。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进行分析显示,岗位胜任能力对麻醉科护士的心理弹性总评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t=8.415,P<0.05)。结论:麻醉科护士的心理弹性和岗位胜任能力呈正相关;岗位胜任能力对麻醉科护士的心理弹性总评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麻醉科 岗位胜任能力 职业认同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脱离的研究进展(综述)
17
作者 严园园 袁方 +2 位作者 陈李楠 胡永群 常红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有效的心理脱离对恢复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身心资源至关重要。家庭照顾者高水平的心理脱离能够帮助其缓解身心疲劳、减轻照护压力、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患者的照护质量。本文对国内外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脱离的概念、评估工具、影... 有效的心理脱离对恢复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身心资源至关重要。家庭照顾者高水平的心理脱离能够帮助其缓解身心疲劳、减轻照护压力、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患者的照护质量。本文对国内外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脱离的概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干预策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照顾者 心理脱离 心理护理学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肾病患儿照顾者复发恐惧水平及相关因素
18
作者 刘媛媛 钟远 +1 位作者 李灿灿 梅永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调查难治性肾病患儿照顾者的复发恐惧水平,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于某院接受治疗的150例难治性肾病患儿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前填写医院的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住院期间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 目的:调查难治性肾病患儿照顾者的复发恐惧水平,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于某院接受治疗的150例难治性肾病患儿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前填写医院的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住院期间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测评患儿照顾者的复发恐惧水平,通过焦虑评分量表(SAS)、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照顾者复发恐惧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56.00%(84/150)的照顾者伴有高度复发恐惧,纳入高度恐惧组,其余纳入轻中度恐惧组。高度恐惧组的焦虑程度、心理负担显著高于轻中度恐惧组(t=17.842,15.380;P<0.05),均与复发恐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82,0.735;P<0.05);心理弹性显著低于轻中度恐惧组(t=20.750;P<0.05),与复发恐惧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96;P<0.05)。一般资料及调查量表中,患儿病程(OR=2.558,95%CI=1.234~5.303)、患儿住院次数(OR=2.613,95%CI=1.267~5.386)、家庭经济一般(OR=2.435,95%CI=1.107~5.354)、焦虑程度(OR=2.634,95%CI=1.337~5.190)、心理负担(OR=2.581,95%CI=1.260~5.289)均是导致照顾者复发恐惧的危险因素(P<0.05);心理弹性(OR=0.347,95%CI=0.167~0.721)则属于保护因素(P<0.05)。结论:难治性肾病患儿照顾者会出现各种程度的焦虑情绪和心理负担,患儿的病程、住院次数以及家庭经济的有限等因素都会导致照顾者的复发恐惧,应为照顾者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增强其心理弹性,有助于调节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而提高患儿的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肾病 照顾者 复发恐惧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惧疾病进展在乳腺癌患者压力知觉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
19
作者 肖珊珊 陈红涛 +4 位作者 何素素 黄佳倩 李雯 邓堋 宋小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3期454-459,共6页
目的:探讨恐惧疾病进展在乳腺癌患者压力知觉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抽取湖南省某三甲医院乳腺肿瘤科住院的273例乳腺癌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及恐... 目的:探讨恐惧疾病进展在乳腺癌患者压力知觉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抽取湖南省某三甲医院乳腺肿瘤科住院的273例乳腺癌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及恐惧疾病进展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构建并检验中介模型。结果: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得分6.53±4.61分,压力知觉得分为20.87±6.08分,恐惧疾病进展得分为30.64±8.11分。抑郁与压力知觉、恐惧疾病进展呈正相关(r=0.344,0.319;P<0.01)。恐惧疾病进展在压力知觉与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22.2%。结论:乳腺癌患者抑郁得分和压力知觉得分处于较低水平,恐惧疾病进展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乳腺癌患者压力知觉可通过恐惧疾病进展影响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抑郁 压力知觉 恐惧疾病进展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状在共病老年人社会参与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效应
20
作者 郭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21-326,共6页
目的:分析抑郁症状在共病老年人社会参与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效应,为应对共病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390名65岁及以上的慢性病共病老年人,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抑郁症状在共病老人社... 目的:分析抑郁症状在共病老年人社会参与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效应,为应对共病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390名65岁及以上的慢性病共病老年人,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抑郁症状在共病老人社会参与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共病老年人抑郁症状得分13.06±6.02,认知功能得分25.46±5.48;社会参与、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均存在相关关系,其中社会参与与认知功能正相关(r=0.45,P<0.01),社会参与与抑郁症状负相关(r=-0.23,P<0.01),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负相关(r=-0.21,P<0.01)。抑郁症状在社会参与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10.34%。结论:共病老年人认知功能与抑郁症状、社会参与相关,社会参与可以通过改善抑郁症状来提高认知能力,共病老年人积极进行社会参与,有益心理健康,缓解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状 社会参与 认知功能 中介效应 共病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