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5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道分娩产妇会阴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
作者 杨凌艳 曾铁英 +2 位作者 王颖 代玲 熊姝婕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6,共7页
目的 整合阴道分娩产妇产后会阴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开展有效会阴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临床支持决策系统、国内外指南网站、专业学会或协会网站及相关数据库等,获取阴道分娩产妇产后会阴疼痛管理的相关文献,包括临床... 目的 整合阴道分娩产妇产后会阴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开展有效会阴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临床支持决策系统、国内外指南网站、专业学会或协会网站及相关数据库等,获取阴道分娩产妇产后会阴疼痛管理的相关文献,包括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最佳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独立进行质量评价,4名研究者按照标准化提取表格进行证据提取并整合,小组讨论确定最终的最佳证据。结果 纳入20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3篇,证据总结4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5篇。最终从会阴创伤的预防、会阴伤口的缝合、疼痛评估、非药物干预、药物干预、产后健康教育及人员培训7个方面总结了26条证据。结论 总结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会阴疼痛的最佳证据较为科学、全面,临床医护人员可结合实际临床情景和患者需求选择证据,制订相关疼痛管理措施,以降低产妇会阴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阴道分娩 会阴疼痛 疼痛管理 证据总结 非药物干预 循证护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出生后置于不同体位擦干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孙立琴 朱青 +1 位作者 王岚 李六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后以不同体位置于母体腹部擦干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类实验设计,将2024年3-4月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356例分为三组:仰卧位组132例,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仰卧置于母亲腹部擦干;侧卧位组108例,在新生儿出...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后以不同体位置于母体腹部擦干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类实验设计,将2024年3-4月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356例分为三组:仰卧位组132例,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仰卧置于母亲腹部擦干;侧卧位组108例,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左/右侧卧置于母亲腹部擦干;俯卧位组116例,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俯卧(头偏向一侧)置于母亲腹部擦干。三组出生后均不常规口鼻咽吸引。比较三组新生儿擦干时间、呛咳次数、必要时吸引率、新生儿复苏率、Apgar评分和转入NICU或新生儿病房率。结果三组呛咳次数、必要时吸引率、新生儿复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仰卧位组新生儿呛咳次数、必要时吸引率、复苏率显著高于侧卧、俯卧位组(均P<0.05);侧卧位组与俯卧位组新生儿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以侧卧、俯卧位相较于仰卧位置于母亲腹部擦干,有利于减少呛咳次数,降低必要时吸引率和分娩时新生儿复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新生儿 体位 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呛咳 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坐式分娩对初产妇第二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3
作者 闫思思 李悦 付玉惠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4,30,共5页
目的探讨BirthRite坐位分娩组件接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缩短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提升产妇生产体验提供参考。方法将住院分娩的低危初产妇236例,第二产程按照产妇意愿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BirthRite坐位分娩组... 目的探讨BirthRite坐位分娩组件接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缩短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提升产妇生产体验提供参考。方法将住院分娩的低危初产妇236例,第二产程按照产妇意愿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BirthRite坐位分娩组件坐式分娩,对照组采用电动产床坐式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非枕前位占比、阴道助产、产后出血、肩难产、会阴侧切、会阴裂伤、会阴水肿、会阴疼痛程度和产后满意度;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1 min、5 min 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中途2例退出。两组均顺利分娩,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娩非枕前位占比、肩难产发生率、会阴侧切率、会阴水肿及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结论使用BirthRite分娩椅能够缩短第二产程时间,提高产妇满意度,优化坐位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分娩 第二产程 分娩椅 坐式分娩 分娩结局 产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在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志丽 郜心怡 +4 位作者 赵欣欣 谢俊房 马倩 石云 王宝金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卵巢癌术后行首次化疗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卵巢癌术后行首次化疗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HHI和PSQI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HHI评分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各维度得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PSQI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从率和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3.18%、95.46%,高于对照组的71.11%、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应用于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可调节其负面情绪、使其对生活充满希望、改善其睡眠质量、强化遵医行为,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化疗 医护协同干预模式 微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S理念结合IMB护理模式在行剖宫产术后产妇中的应用
5
作者 周小霞 金荣 +1 位作者 李婷婷 李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5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结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护理模式在行剖宫产产妇中的实施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02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 目的探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结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护理模式在行剖宫产产妇中的实施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02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应用ERAS理念,观察组应用ERAS理念结合IMB护理模式。比较2组的应激指标、胃肠道恢复情况、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中和术后,观察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较对照组更低或更慢(P均<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更早,且术后24 h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ERAS理念结合IMB护理模式对行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的减轻、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能显著减轻产妇的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 胃肠道功能恢复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式延续护理对行化学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
6
作者 李秋蕾 周瑞 +1 位作者 康东红 吴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5年第1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在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中应用激励式延续护理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于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行化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 目的探讨在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中应用激励式延续护理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于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行化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49例)和观察组(施以激励式延续护理,49例)。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行为、不良心理情绪、自我效能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行为调查量表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100(WHOQOL-100)各项评分,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均<0.05),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与护理前进行比较,2组在护理3个月后的上述评分均更优(P均<0.05)。结论在行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中实施激励式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其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化学治疗 激励式延续护理 自我管理行为 不良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CARE沟通模式下的康复护理对危重孕妇产后康复的影响
7
作者 刘佳 刘小玮 +1 位作者 王怡 王金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3期406-409,413,共5页
目的观察CICARE沟通模式下的康复护理对危重孕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90例危重孕妇,随机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产后予以CICARE沟通模式下的康复护理,对照组产后予以常规康复护理,均... 目的观察CICARE沟通模式下的康复护理对危重孕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90例危重孕妇,随机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产后予以CICARE沟通模式下的康复护理,对照组产后予以常规康复护理,均干预至产后3个月。比较2组产后3 d及产后3个月贝克抑郁问卷(BDI)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盆底肌肌力评分和产后2个月、3个月性功能评分,统计2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总发生率。结果产后3个月,2组BDI、EPDS评分均明显低于产后3 d(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产后3个月时,2组盆底肌肌力评分均明显高于产后3 d(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产后3个月,2组性高潮、性唤起、性欲望、性满足评分均较产后2个月时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产后3个月时,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总发生率为2.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CARE沟通模式下的康复护理用于危重孕妇产后康复可缓解其负性心理,改善盆底肌肌力及性功能,且可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ARE沟通 康复护理 危重孕产妇 产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产后角色适应能力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8
作者 杨长捷 王亚静 +3 位作者 张莉 安培培 冯淑菊 李颖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产后角色适应能力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74例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7)。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产妇角色适应能力...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产后角色适应能力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74例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7)。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产妇角色适应能力、初始泌乳时间、7 d内泌乳量、母乳喂养及乳房肿胀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角色适应能力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角色适应能力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角色适应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始泌乳时间更短,产后7 d内泌乳量充足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I、II度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的产后护理中具有优势,能够更全面地满足产妇多方面需求,提高其角色适应能力,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 产后角色适应能力 母乳喂养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赵德芹 孟祥娟 张永秀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临沂市中医医院治疗的盆腔炎患者80例,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临沂市中医医院治疗的盆腔炎患者80例,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症状恢复时间、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6.94±1.34)d,白带恢复正常时间为(7.33±1.47)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9.74±3.00)d、(10.46±3.76)d(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90.35±5.26)分]高于对照组[(81.34±4.83)分],焦虑评分[(34.78±3.12)分]、抑郁评分[(31.09±3.35)分]低于对照组[(45.89±4.08)分、(40.15±4.32)分](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2.50%)高于对照组(72.50%)(P<0.05)。结论盆腔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更快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盆腔炎 临床症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警评估的专科危机处置及人文情绪安抚对胎膜早破孕妇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10
作者 陈慧艳 杨银娣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5期168-172,共5页
目的 分析基于预警评估的专科危机处置及人文情绪安抚对胎膜早破孕妇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由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120接诊的60例胎膜早破孕妇的资料,依据采用的院前急救护理方... 目的 分析基于预警评估的专科危机处置及人文情绪安抚对胎膜早破孕妇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由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120接诊的60例胎膜早破孕妇的资料,依据采用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预警评估的专科危机处置及人文情绪安抚,对比两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疾病应对评分、母婴结局。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母婴结局、疾病应对评分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预警评估的专科危机处置及人文情绪安抚可以有效缓解胎膜早破孕妇负面情绪,转变其疾病应对方式,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孕妇 预警评估 专科危机处置 人文情绪安抚 院前急救 护理质量 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己健康管理联合动机性访谈在乙肝孕妇中的应用
11
作者 姚冉 许增玲 路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5年第3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孕妇中应用知己健康管理联合动机性访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共计95例乙肝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干预组采用知己健康管理... 目的:探讨乙肝孕妇中应用知己健康管理联合动机性访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共计95例乙肝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干预组采用知己健康管理联合动机性访谈模式,比较两组疾病认知水平、焦虑、抑郁状态及分娩自我效能。结果:两组干预后疾病知识得分升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干预后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下降(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32)评分升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乙肝孕妇中采用知己健康管理联合动机性访谈,能够提高孕妇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孕妇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升孕妇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己健康管理 动机性访谈 乙肝 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整体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围产期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江明 刘辉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4期160-163,198,共5页
目的探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整体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围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产房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以助... 目的探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整体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围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产房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自我效能感评分、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产后泌乳开始时间、泌乳量、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自我效能感、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产后泌乳开始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产后第1、2、3天的泌乳量较对照组多,母乳喂养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整体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围产期应用能够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增强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和母亲角色适应能力,有助于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提高泌乳量和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整体护理干预 初产妇 围产期 分娩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式心理护理配合行为感知模式干预对妊娠高血压孕妇的护理效果
13
作者 郝秀 崔清芳 孟庆香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护理配合行为感知模式干预对妊娠高血压孕妇血压及心理状态、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护理配合行为感知模式干预对妊娠高血压孕妇血压及心理状态、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激励式心理护理配合行为感知模式干预。对比两组血压、心理状态、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4)。结论:激励式心理护理配合行为感知模式干预能够降低妊娠高血压孕妇的血压水平,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激励式心理护理 行为感知模式 血压 心理状态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敷料联合“U”形固定垫对无创通气新生儿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影响
14
作者 李婉仪 陈敏瑶 +1 位作者 周福心 区婷珍 《黑龙江医药》 2025年第1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究泡沫敷料联合“U”形固定垫对无创通气新生儿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9月—2024年7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无创通气新生儿7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达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n=36,护理方案: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究泡沫敷料联合“U”形固定垫对无创通气新生儿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9月—2024年7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无创通气新生儿7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达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n=36,护理方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36,护理方案:常规护理干预+泡沫敷料联合“U”形固定垫)给予泡沫敷料联合“U”形固定垫,对比两组干预后效果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鼻面部压疮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舒适量表警戒程度、镇静程度、气道反应、哭声、面部表情、肌张力、身体活动度、基础心率、基础血压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泡沫敷料联合“U”形固定垫用于新生儿无创通气患儿护理中可降低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及鼻面部压疮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新生儿临床舒适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敷料 “U”形固定垫 新生儿 无创通气 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保温措施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15
作者 王娟 肖燕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5年第1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措施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低体温、寒战及躁动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9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纳入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措施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低体温、寒战及躁动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9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纳入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0例,采用复合保温措施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保温效果,睁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以及低体温、寒战及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入室时两组患者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1h、术毕两组患者体温与入室时比较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1h、术毕体温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均更高(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为25.00%(10/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保温措施联合麻醉苏醒护理能提高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保温效果,缩短麻醉苏醒期间,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复合保温措施 麻醉苏醒护理 麻醉苏醒时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鼠式护理对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乳喂养及黄疸发生率的影响
16
作者 乔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乳喂养及黄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至2024年6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产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160对母婴分离的产妇及其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袋鼠式护理组和常... 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乳喂养及黄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至2024年6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产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160对母婴分离的产妇及其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袋鼠式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80对。比较两组首次母乳喂养时间、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量、母乳日均摄入量、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评分(BSES)。使用经皮黄疸测定仪测定早产儿胆红素值,评估其黄疸情况。 结果 袋鼠式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在首次母乳喂养时间、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妇日均母乳量、每日摄入母乳量、BSE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黄疸发生率、额部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方面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模式可显著缩短首次母乳喂养时间,提高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增加产妇日均母乳量和早产儿每日摄入母乳量,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同时对降低黄疸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 母婴分离 母乳喂养 早产儿 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团队路径式指导联合二元应对护理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17
作者 王黎晖 薛思瑶 《吉林医学》 2025年第1期239-243,共5页
目的:探讨康复团队路径式指导联合二元应对护理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60例在其基... 目的:探讨康复团队路径式指导联合二元应对护理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60例在其基础上接受康复团队路径式指导联合二元应对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肩关节活动度,评价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癌症自我效能量表-配偶版(CSES-S)]、二元应对能力[夫妻癌症相关沟通问题量表(CRCP)、中文版二元应对量表(CDCI)]、焦虑、抑郁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ESCA、CSES-S评分高于对照组,CRCP、CDCI评分低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行康复团队路径式指导联合二元应对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提升自护能力和配偶二元应对能力,从而缓解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康复团队路径式指导 二元应对 康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站位抢救护理在急诊异位妊娠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张玉霞 叶平花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固定站位抢救护理在急诊异位妊娠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32例作为参照组,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10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32例作为试验组。参照组实... 目的:分析固定站位抢救护理在急诊异位妊娠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32例作为参照组,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10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32例作为试验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抢救护理,试验组实施固定站位抢救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效率、术中应激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急诊滞留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和抢救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术中C反应蛋白、皮质醇与生长激素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20)。结论:固定站位抢救护理在急诊异位妊娠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可提高急救效率,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固定站位 抢救护理 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准备计划对低出生体重儿母亲养育效能感和照护能力的影响
19
作者 李丽娟 翟逢娣 +1 位作者 胡冰 李幸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5年第3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准备计划方案对低出生体重儿母亲养育效能感和居家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2月至2024年10月入住某三甲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低出生体重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准备计划方案对低出生体重儿母亲养育效能感和居家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2月至2024年10月入住某三甲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低出生体重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标准的入院宣教、住院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准备计划模式。比较两组母亲养育效能感情况、母亲照护能力情况及两组患儿出院后脐炎、尿布性皮炎及再入院率。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母亲养育效能感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亲照护知识、照护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尿布性皮炎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准备计划能够提高照顾者的照护能力和自信心,减少因照护不当导致的病情反复或加重而再次入院的情况,还能节省医疗资源,减轻家庭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准备计划 低出生体重儿 母亲 居家照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喂养动机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洁 杨青 +3 位作者 高娥 张明月 幸超群 孔秀坤 《天津护理》 2025年第1期118-123,共6页
检索有关母乳喂养动机的相关文献,从母乳喂养动机研究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医务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制定干预方案、提升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动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