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张丹丹 王燕 +1 位作者 赵冉 谭学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 探讨载5-氨基水杨酸(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ES-IOCS/5-AS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TNBS)模型组、5-ASA组和ES-IOCS/5-AS... 目的 探讨载5-氨基水杨酸(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ES-IOCS/5-AS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TNBS)模型组、5-ASA组和ES-IOCS/5-ASA组。通过TNB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5-ASA组和ES-IOCS/5-ASA组于TNBS造模后进行灌胃给药,连续灌胃7 d。7 d后处死小鼠,评估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小鼠肠道组织进行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道组织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凋亡相关斑点(ASC)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NBS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P<0.001),DAI评分显著升高(P<0.001),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0.001),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增加(P<0.001),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显著升高(P<0.05),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01)。与TNBS模型组相比,ES-IOCS/5-ASA组小鼠DAI评分显著降低(P<0.001),肠道缩短被抑制(P<0.001),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下降(P<0.001),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降低(P<0.05),但两组间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01)。5-ASA对小鼠肠道炎症无明显缓解作用。结论 ES-IOCS/5-ASA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来改善TNB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水杨酸 三硝基苯磺酸 溃疡性结肠炎 NLRP3炎症小体 纳米复合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3及人精氨酸酶1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情况及表达意义分析
2
作者 董学涛 刘艳迪 +1 位作者 李慕然 张乐丹 《黑龙江医药》 2025年第1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3(Tim-3)和人精氨酸酶1(Arg-1)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结肠黏膜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的整理分析。方法:收集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于天津市人民医院诊断治疗的43例克罗恩病(CD)...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3(Tim-3)和人精氨酸酶1(Arg-1)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结肠黏膜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的整理分析。方法:收集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于天津市人民医院诊断治疗的43例克罗恩病(CD)患者、37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和30例身体体检健康人员的详细资料以及上述人员内镜结肠黏膜标本和PBMC标本,选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结肠黏膜和PBMC中Tim-3表达;选择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Arg-1水平;分析Tim-3和Arg-1与IBD临床特征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ROC)工作曲线分析血清Tim-3、Arg-1诊断IBD的效能。结果:CD组和UC组患者黏膜组织和外周血标本Tim-3、Arg-1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Tim-3和Arg-1阳性率在UC组、CD组患者不同炎性活性度、严重程度及病变部位中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ROC结果显示,外周血Tim-3、Arg-1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IBD的AUC分别为0.839、0.885、0.943,95%CI分别为0.766~0.912、0.823~0.948、0.899~0.987,截断值为65.40%、3.28μg/mL,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IBD患者结肠黏膜组织和PBMC标本中Tim-3和Arg-1可能参与IBD肠黏膜免疫应答,因此可作为反映IBD疾病活动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T细胞免疫球蛋白-3 精氨酸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梅败酱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浅析
3
作者 刘登科 魏玮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188-191,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为消化系统难治病之一,属中医学“久痢”范畴。此病发作期多以湿热为主,乌梅败酱方是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大肠湿热型久痢的经验方,此方方小药专,组方思路体现其“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为消化系统难治病之一,属中医学“久痢”范畴。此病发作期多以湿热为主,乌梅败酱方是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大肠湿热型久痢的经验方,此方方小药专,组方思路体现其“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久痢 乌梅败酱方 路志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铁素2在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上皮屏障损伤中的细胞定位研究
4
作者 李光 张一驰 +4 位作者 邓宛青 李鑫宇 李佳颐 李晨 刘心娟 《中国医刊》 2025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抑铁素2(LCN2)在溃疡性结肠炎(UC)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差异表达细胞的种类。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3—9月收治的4例3个月内未接受过治疗的活动期左半结肠型UC患者的病变部位组织和右半结肠正常... 目的探讨抑铁素2(LCN2)在溃疡性结肠炎(UC)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差异表达细胞的种类。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3—9月收治的4例3个月内未接受过治疗的活动期左半结肠型UC患者的病变部位组织和右半结肠正常黏膜组织(自身对照),以及4例健康对照的正常肠黏膜组织(健康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组织中LCN2的表达情况,单细胞测序技术鉴定LCN2差异表达的细胞类型。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LCN2在UC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自身对照和健康对照。单细胞测序结果显示,与自身对照及健康对照比较,LCN2均是UC病变组织中肠上皮细胞、肠上皮细胞祖细胞、杯状细胞、杯状细胞祖细胞及LGR5+干细胞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且杯状细胞、杯状细胞祖细胞及LGR5+干细胞中LCN2的表达差异更加明显。结论LCN2介导的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损伤及其修复缺陷可能参与了UC的肠黏膜屏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抑铁素2 上皮细胞 杯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耀南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研究
5
作者 黄墩煌 吴耀南 《中医临床研究》 2025年第2期65-71,共7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也是消化内科疑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结直肠癌发生概率高于一般人群,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穿孔、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也是消化内科疑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结直肠癌发生概率高于一般人群,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穿孔、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西医治疗该病具有较大的药物不良反应且费用高昂,且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药品失效率逐年上升,总体治疗效果常常不能令人满意。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起到缓解症状、增强体质、改善预后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小、价格相对低廉。吴耀南教授为第六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脾胃病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治疗炎症性肠病。吴师基于长期的临床实践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发病机理,并由此总结出独特诊疗思路和用药特点,从“病证结合,分期论治”“行气活血,贯穿始终”“健脾清热,寒热平调”“内外结合,多管齐下”4个方面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本研究列举临床验案2则,以期丰富该病的临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 临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王姜明 王静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5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患者分别应用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患者分别应用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黏膜切除组(43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冷圈套组(44例,行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均观察至出院,并进行2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与术后2个月生活质量。结果冷圈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黏膜切除组,钛夹使用率低于黏膜切除组,息肉切除时间短于黏膜切除组;与术前比,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疾病症状评分均升高,且冷圈套组均高于黏膜切除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效率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联合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张西洁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 本研究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应用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联合灌肠疗法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集的86例UC患者,病例收集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照组治疗方案... 目的 本研究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应用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联合灌肠疗法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集的86例UC患者,病例收集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照组治疗方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研究组治疗方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辅以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灌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积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肠镜观察黏膜状况,记录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86.05%)高于对照组(67.44%)(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疾病活动指数(Sutherland DAI)、组织病理评分、肠镜检查积分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积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白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治疗后高于治疗前,白介素-1β(IL-1β)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IL-4、TGF-β水平比对照组更高,IL-1β水平更低(P<0.05);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16.28%)和研究组(9.30%)无显著差异(P>0.05);关于复发率,研究组(6.98%)低于对照组(34.88)(P<0.05)。结论 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辅以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灌肠治疗UC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症状与病情严重程度,缓解炎症,推荐在临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 灌肠疗法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肠溶片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沙拉秦长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结肠黏膜癌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魏世鹏 汤寅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长期应用美沙拉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08月-2021年08月期间12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组。益生菌组62例采用康复新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美沙拉秦组62例增加美沙拉秦长期治疗,2...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长期应用美沙拉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08月-2021年08月期间12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组。益生菌组62例采用康复新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美沙拉秦组62例增加美沙拉秦长期治疗,2年治疗周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肠黏膜癌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炎性因子水平、肠道有益菌群数量及粪便相关因子。结果美沙拉秦组临床总有效率93.55%(58/62)高于益生菌组80.65%(50/62)(P<0.05)。两组治疗2年后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Ki-67、BCL2L1、CEA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美沙拉秦组低于益生菌组(P<0.05)。两组治疗2年后C反应蛋白(CRP)、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美沙拉秦组低于益生菌组(P<0.05)。两组治疗2年后双歧杆菌、乳酸菌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美沙拉秦组高于益生菌组;钙卫蛋白(Cal)、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美沙拉秦组低于益生菌组(P<0.05)。结论长期应用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改善炎性因子水平,调节肠道有益菌群数量及粪便相关因子,调控结肠黏膜癌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秦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黏膜癌相关基因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B1通过提高乙酸水平调节宿主胃肠递质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缓解便秘
9
作者 张童 卢慧敏 +4 位作者 程婷 王琳琳 王刚 赵建新 张灏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7,共8页
便秘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胃肠道症状之一,其形成原因多样,需要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措施。该研究采用盐酸洛哌丁胺构建便秘模型,使用两歧双歧杆菌B1干预小鼠4周,确定了其在便秘缓解上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并进一步对相关的便秘指标、肠腔内的... 便秘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胃肠道症状之一,其形成原因多样,需要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措施。该研究采用盐酸洛哌丁胺构建便秘模型,使用两歧双歧杆菌B1干预小鼠4周,确定了其在便秘缓解上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并进一步对相关的便秘指标、肠腔内的短链脂肪酸代谢物以及肠道微生物群在其中介导的作用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B1通过提高肠道内Ruminococcaceae UCG-010、Staphylococcus属的相对丰度,降低A 2、Lachnoclostridium、Coriobacteriaceae UCG-002、Desulfovibrio属的相对丰度,提高粪便中乙酸和异戊酸的水平,从而提高兴奋性胃肠递质乙酰胆碱、五羟色胺、胃泌素的水平,降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水平,并提升宿主的抗氧化能力(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从而改善排便频率及粪便性状,缓解便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两歧双歧杆菌 胃肠活性肽 神经递质 乙酸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红娟 李彦龙 +4 位作者 田旭东 陈振东 王培鑫 海杰 张宗博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06,共8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局限于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疾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单体及复方能够通过调节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局限于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疾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单体及复方能够通过调节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Janus激酶/转录激活因子3(JAK/STAT3)、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神经源性位点缺口同源蛋白(Notch)、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MPK/m-TOR)等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修复肠道屏障等来减轻UC症状,改善肠道功能。该文基于信号通路系统总结了中医药治疗UC的作用机制内容,以期为中医药治疗UC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单体 复方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介导肠上皮损伤与炎症反应在NEC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佳 蔡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一种见于早产儿的肠道炎症和坏死性疾病,仍是目前早产儿胃肠道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大量研究报道Toll样受体4(TLR4)在NEC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早产儿肠上皮细胞大量表达的TLR4与...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一种见于早产儿的肠道炎症和坏死性疾病,仍是目前早产儿胃肠道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大量研究报道Toll样受体4(TLR4)在NEC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早产儿肠上皮细胞大量表达的TLR4与细菌脂多糖(LPS)结合后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导致肠上皮完整性破坏和细菌移位,从而引起肠道缺血坏死和炎症反应,并可能迅速进展为严重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本文就TLR4相关信号通路在NEC患儿肠上皮损伤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研究新的NEC治疗作用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TLR4)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早产儿 肠道屏障 炎症反应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接受维得利珠单抗治疗后缓解效果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12
作者 冯小丽 黄宏春 +3 位作者 唐伟 张小强 郝丽娜 张运希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接受维得利珠单抗治疗后缓解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为维得利珠单抗的临床应用及预后不良人群的早期识别提供更多信息。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于某院接受维得利珠单抗治疗的91... 目的:探讨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接受维得利珠单抗治疗后缓解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为维得利珠单抗的临床应用及预后不良人群的早期识别提供更多信息。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于某院接受维得利珠单抗治疗的91例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是否达到临床缓解分为缓解组(n=81)和未缓解组(n=10)。组间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出缓解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评估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接受维得利珠单抗治疗14周后的临床缓解率为89.01%(81/9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肛周累及比例、疾病类型及既往治疗史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累及肛周、疾病类型及既往治疗史均为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接受维得利珠单抗治疗后缓解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及回归模型的P值预测概率对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接受维得利珠单抗治疗后的缓解效果进行预测,约登指数分别为46.30%(疾病类型)、71.60%(肛周累及)、35.19%(既往治疗情况)、84.57%(回归模型的P值预测概率)。结论: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接受维得利珠单抗治疗后的缓解效果可能与肛周累及情况、疾病类型及既往治疗史有关,利用以上因素构建的数据模型对于患者缓解效果的预测显示出良好效能,值得在工作中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维得利珠单抗 缓解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结合辨证分型中医疗法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免疫的影响
13
作者 孙岩 井晓峰 +3 位作者 陆莎 李梅素 赵黎 李家明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2期67-71,89,共6页
目的探讨体质结合辨证分型中医疗法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及对炎症、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活动期UC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30例。西医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体质结合辨证分型中医疗法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及对炎症、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活动期UC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30例。西医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在此基础上,中医组给予体质结合辨证分型的中医疗法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CD3+、CD4+、CD8+、CD4+/CD8+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西医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周后,中医组腹泻、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积分低于西医组(P<0.01);治疗6周后,中医组TNF-α、IL-2、IL-6、CD8+低于西医组,CD3+、CD4+、CD4+/CD8+高于西医组(P<0.01);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体质结合辨证分型的中医疗法辅助治疗活动期UC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损伤,提高免疫水平,从而改善症状,促进病情好转,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活动期 中医疗法 体质 证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CD3+ 药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炎微环境响应型聚合物药物递送系统在结肠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魏志刚 林玉红 +2 位作者 王静安 徐山根 赵凯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3-610,共8页
聚合物作为常见的药物递送材料,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化学结构可调节和出色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许多疾病的响应递送方面,特别是在结肠疾病的药物递送中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利用聚合物的结构可调节的特点,目前已构建出基于pH响应、... 聚合物作为常见的药物递送材料,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化学结构可调节和出色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许多疾病的响应递送方面,特别是在结肠疾病的药物递送中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利用聚合物的结构可调节的特点,目前已构建出基于pH响应、微生物酶响应、活性氧响应、生物黏附等递送策略的聚合物药物递送系统,在结肠炎治疗中展现出优异效果。该文综述了结肠炎微环境响应型聚合物药物递送系统在结肠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结肠炎微环境 刺激响应 药物递送系统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调控HMGB1/TLR4通路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肠屏障损伤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李红心 刘静 +1 位作者 范泽文 徐闻铂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0-627,共8页
目的:探究熊果酸调控HMGB1/TLR4通路减轻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肠屏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甘草酸(HMGB1抑制剂)组、熊果酸组、甘草酸+熊果酸组,每组12只,以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UC大鼠模型。分组给药... 目的:探究熊果酸调控HMGB1/TLR4通路减轻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肠屏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甘草酸(HMGB1抑制剂)组、熊果酸组、甘草酸+熊果酸组,每组12只,以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UC大鼠模型。分组给药后,对各组大鼠进行体质量测量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检测结肠组织黏膜病理形态,比较黏膜厚度、绒毛高度;试剂盒检测结肠组织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TNF-α、IL-18、IL-6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ZO-1、Occludin)及HMGB1/TLR4通路蛋白(HMGB1、TLR4、MyD88)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HMGB1、TLR4、MyD88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发生严重病理损伤,体质量、黏膜厚度、绒毛高度、结肠组织CAT、SOD及Claudin-1、ZO-1、Occludin水平明显降低,DAI评分、血清DAO、I-FABP、TNF-α、IL-18及IL-6水平、结肠组织MDA及HMGB1、TLR4、MyD8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熊果酸组、甘草酸组、甘草酸+熊果酸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损伤减轻,体质量、黏膜厚度、绒毛高度、结肠组织CAT、SOD及Claudin-1、ZO-1、Occludin水平升高,DAI评分、血清DAO、I-FABP、TNF-α、IL-18及IL-6水平、结肠组织MDA及HMGB1、TLR4、MyD88水平降低(P<0.05);甘草酸与熊果酸联合干预可增强熊果酸对上述指标的影响(P<0.05)。结论:熊果酸可抑制炎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减轻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修复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大鼠临床症状,可能是通过下调HMGB1/TLR4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HMGB1/TLR4通路 溃疡性结肠炎 肠屏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佃贵教授应用浊毒外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16
作者 周金业 王小天 +4 位作者 刘启泉 陈聪 李博林 张彤 石蒙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99-102,共4页
介绍李佃贵教授应用浊毒外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李佃贵教授认为浊毒蕴肠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核心病机,应采用“化浊解毒”大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出在中医内治法基础上,配合应用特色浊毒外治法截断生浊源头,并给浊毒以出路,助... 介绍李佃贵教授应用浊毒外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李佃贵教授认为浊毒蕴肠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核心病机,应采用“化浊解毒”大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出在中医内治法基础上,配合应用特色浊毒外治法截断生浊源头,并给浊毒以出路,助溃疡性结肠炎肠腑浊毒清散,形成溃疡性结肠炎内外同治的特色中医疗法,以期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毒外治法 溃疡性结肠炎 李佃贵 临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利湿解毒合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毒证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17
作者 黄玉珍 刘万里 +2 位作者 吴昊 王光铭 苏坤涵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利湿解毒合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脾虚湿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2021年1月—2023年8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UC脾虚湿毒证患者7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在口服... 目的探讨健脾利湿解毒合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脾虚湿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2021年1月—2023年8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UC脾虚湿毒证患者7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在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基础上,试验组予健脾利湿解毒合剂口服,对照组予安慰剂口服,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Baron评分、改良Mayo疾病活动性评分、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年复发情况(肠镜检查)。结果本研究共有5例患者因无法联系、拒服中药等原因脱落,最终试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完成试验。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Baron评分、改良Mayo疾病活动性评分和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11%(31/36)比63.89%(23/36),P<0.05]。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45%(2/31)比39.13%(9/23),P<0.05]。结论健脾利湿解毒合剂治疗UC脾虚湿毒证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复发率,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湿毒证 复发率 健脾利湿解毒合剂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小鼠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
18
作者 杨艳 李文静 +2 位作者 蒯君 郭晓鹤 秦咏梅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及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有6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UA低剂量组(10 mg/kg)、UA中剂量组(20 mg/kg)和UA高...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及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有6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UA低剂量组(10 mg/kg)、UA中剂量组(20 mg/kg)和UA高剂量组(40 mg/kg)。正常组小鼠正常常规饲养,其余组小鼠连续7 d饮用3%DSS溶液以诱导小鼠实验性结肠炎,造模同时连续7 d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UC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测量小鼠结肠长度、脾脏重量变化,对小鼠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黏膜组织损伤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IL-10表达情况,用蛋白免疫印记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检测结肠组织内NF-κB p65和p-NF-κB p65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有腹泻、便血和精神萎靡等情况,体质量也显著下降,脾脏重量增加,结肠长度缩短,DAI评分明显升高。给予UA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UA低剂量组、UA中剂量组和UA高剂量组小鼠结肠炎症明显改善,小鼠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表现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UA中剂量、UA高剂量组小鼠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UA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改善DSS诱导的小鼠UC的症状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溃疡性结肠炎 NF-ΚB信号通路 影响机制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99m)Tc-DTPA标记固体试餐测量便秘患者的胃、小肠传输情况及评价其在便秘患者中评估结肠传输的价值
19
作者 张晓璐 李燕 +4 位作者 蒋绚 刘金哲 方妍彬 何作祥 崔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利用^(99m)Tc-DTPA(锝^(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标记固体试餐测量便秘患者的胃、小肠传输情况,并与钡条结肠传输试验对比,评价其在便秘患者中评估结肠传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因慢性便秘就诊于北京... 目的利用^(99m)Tc-DTPA(锝^(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标记固体试餐测量便秘患者的胃、小肠传输情况,并与钡条结肠传输试验对比,评价其在便秘患者中评估结肠传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因慢性便秘就诊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或胃肠外科,完善胃与肠道排空功能试验和(或)钡条结肠传输试验的慢性便秘患者资料。结果76例便秘患者中,胃排空正常71例(93%),胃排空缓慢5例(7%),小肠传输正常19例(25%),小肠传输缓慢57例(75%)。结论慢传输性便秘患者易合并小肠传输缓慢。利用^(99m)Tc-DTPA标记固体试餐测量的结肠传输与钡条结肠传输试验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核素 ^(99m)Tc-DTPA 胃肠传输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内服联合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20
作者 王祎庭 陈龑 +1 位作者 郭修田 张少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25年第2期189-193,199,共6页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利用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PubMed数据库,根据关键词和主题词检索后对文献进行筛选,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将临床总有效率、肠镜下黏膜评分...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利用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PubMed数据库,根据关键词和主题词检索后对文献进行筛选,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将临床总有效率、肠镜下黏膜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结局指标,运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16篇文献,参照标准筛选后共纳入16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共1388位患者。治疗组临床有效率[RR=1.25,95%CI(1.18~1.32),P<0.00001]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肠镜下黏膜评分[MD=-0.73,95%CI(-1.06~-0.40),P<0.00001]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在减少炎症介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结论中药联合艾灸的疗法优于单纯使用西药,中医药在治疗UC方面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 艾灸 META分析 文献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