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创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微创治疗体会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王亚琼 娄丹 +5 位作者 唐艳 刘梦娜 卢亚亚 朱义通 杨家发 陆兆丰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04-208,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创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TEHSTS)的临床特点和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05年1月至2022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守治疗无效的69例TEHSTS患儿行CT引导下的改良钻孔引流手术,并结合万方及PubMed数据... 目的 探讨儿童创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TEHSTS)的临床特点和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05年1月至2022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守治疗无效的69例TEHSTS患儿行CT引导下的改良钻孔引流手术,并结合万方及PubMed数据库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69例TEHSTS患儿中男44例,女25例,年龄(9.1±3.2)岁,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2.0±1.5)分,以头痛、恶心及呕吐入院,手术前血肿体积为(24.5±4.5)mL,手术时间为伤后(15.4±2.2) h,均于局部浸润麻醉下行血肿改良钻孔引流手术,无转为开颅手术病例,手术时间(10.2±1.5)分。术后1 d GCS(14.5±0.5)分较术前提高(P<0.01),头痛、恶心及呕吐症状明显缓解。术后拔出引流管时间为(1.5±0.5)d,无术后短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为(8.2±1.2)d,术后随访时间为(6.5±0.5)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均恢复良好(5分)。检索到17篇微创手术治疗TEHSTS的文献,治愈率67%~100%,仅1组在64%以下。结论 CT定位引导下的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儿童TEHSTS有其安全、有效、简便及微创的优点,可作为多数患儿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 儿童 改良钻孔引流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胃镜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陈峻 段金涛 +1 位作者 方佳慧 徐苏琦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无痛胃镜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胃镜治疗,观察组予以无痛胃镜治疗。对... 目的:分析无痛胃镜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胃镜治疗,观察组予以无痛胃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异物取出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异物取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升高,血氧饱和度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无痛胃镜治疗可以减轻上消化道异物患儿的疼痛程度,缩短异物取出时间,有利于患儿生命体征稳定,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异物 儿童 无痛胃镜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的CO_(2)气腹对腹腔镜疝修补术患儿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
3
作者 高文翠 《西藏医药》 2025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温度的CO_(2)气腹对腹腔镜疝修补术患儿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我医院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温CO_(2)气腹,干预组采用加温加湿CO_(2)气腹。分别观察... 目的分析不同温度的CO_(2)气腹对腹腔镜疝修补术患儿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我医院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温CO_(2)气腹,干预组采用加温加湿CO_(2)气腹。分别观察记录两组腹腔镜疝修补术患儿术中5min、10min、15min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相同手术节点,干预组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36.43±2.69)mmHg、(38.86±2.97)mmHg、(41.49±3.83)mmHg,均高于对照组;同组术中15min与术中5min二氧化碳分压差值变化最大的是干预组,差值较小的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疝修补术中,其他条件均保持一致的情况下,CO_(2)气腹建立后,两组手术各节点的二氧化碳分压均升高;同组患儿在不同手术节点,干预组二氧化碳分压差值变化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疝修补术 儿童 CO_(2)气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相位导航技术下2D T2-TSE与3D T2-SPACE序列在疑似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俯卧位扫描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4
作者 李鹏 杨立棋 +5 位作者 徐守军 张艳慧 林飞飞 熊海芮 孙金磊 向葵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4,共7页
目的对比MRI相位导航技术下二维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wo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turbo spin echo,2D T2-TSE)序列与三维T2加权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three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 目的对比MRI相位导航技术下二维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wo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turbo spin echo,2D T2-TSE)序列与三维T2加权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three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3D T2-SPACE)序列在疑似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occult tethered cord syndrome,OTCS)俯卧位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MRI检查的疑似OTCS的6岁以下患者30例,均采用相位导航技术下俯卧位2D T2-TSE和3D T2-SPACE序列进行检查。根据所得图像整体质量、脊髓圆锥显示、马尾神经及终丝显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信号显示、背景噪声显示情况进行主观评分,记录扫描时间,计算椎管内的图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比较两种序列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扫描时间、椎管内SNR与CNR的客观分析。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将两种检查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Kappa检验分别评估两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以及两名技师客观定量分析的一致性。结果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中,两名医师的评分一致性较强(Kappa=0.794,P<0.001),3D T2-SPACE序列图像整体质量、马尾神经及终丝显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信号显示以及背景噪声显示评分均高于2D T2-TSE序列(Z=-2.305、-4.242、-3.453、-2.201,P均<0.05),在脊髓圆锥显示上,2D T2-TSE与3D T2-SPACE序列一致(Z=-0.948,P>0.05)。客观定量分析中,两名技师对椎管内SNR与CNR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很强(Kappa=0.851、0.734,P均<0.001),2D T2-TSE对比3D T2-SPACE序列,两次测量的数据分析结果中3D T2-SPACE序列椎管内SNR和CNR均优于2D T2-TSE序列(第一次测量SNR与CNR:t=-3.058、-3.703;第二次测量SNR与CNR:t=-2.981、-2.965,P均<0.05)。3D T2-SPACE序列扫描时间较2D T2-TSE序列扫描时间长[(183.67±34.89)s vs.(120.53±27.93)s,t=-10.087,P<0.001]。结论在疑似OTCS患者的俯卧位MRI检查中,相位导航技术下的3D T2-SPACE序列相比2D T2-TSE序列可以提供更优良的椎管内图像质量、更小的FOV与体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隐匿性 三维T2加权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 俯卧位 相位导航技术 儿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治疗的预测标志物分析
5
作者 黄柳芳 吴博 王莹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7,共8页
目的 分析铁死亡相关基因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儿手术治疗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GEO数据库数据集GSE150961中331例UC患儿为研究对象,在诊断性结肠镜检查时获取病变直肠组织标本,诊断后随访1年,其中21例患儿进展到施行结肠切除术治疗... 目的 分析铁死亡相关基因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儿手术治疗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GEO数据库数据集GSE150961中331例UC患儿为研究对象,在诊断性结肠镜检查时获取病变直肠组织标本,诊断后随访1年,其中21例患儿进展到施行结肠切除术治疗,作为手术组;310例患儿为非手术组。筛选在两组患儿诊断时获得的病变直肠组织中差异表达的铁死亡相关基因,研究其对UC手术治疗风险的预测价值,以及与免疫细胞浸润、炎症因子、肠道上皮屏障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非手术组310例,男158例,女152例,平均年龄(12.9±3.2)岁;手术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13.6±2.7)岁。筛选出在两组患儿病变直肠组织中差异表达的铁死亡相关基因2个,包括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5(SLC7A5)和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与非手术组相比,手术组病变直肠组织中SLC7A5和BNIP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LC7A5和BNIP3为UC患儿进展为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P均<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SLC7A5和BNIP3预测UC患儿手术治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8和0.867,SLC7A5和BNIP3联合预测的AUC为0.949(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LC7A5和BNIP3表达水平与记忆B细胞、巨噬细胞M0、中性粒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14~0.47,P均<0.05),与初始B细胞、静息CD4^(+)记忆T细胞、调节性T细胞、巨噬细胞M2比例呈负相关(r=-0.13~-0.35,P均<0.05),与炎症因子CXCL1、CXCL8、TNF、IL1B、TLR2、NLRP3、IL23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2~0.53,P均<0.05),与肠道上皮屏障功能相关基因OCLN、TJP1、TJP2、DSG2、CDH1、MARVELD2水平呈负相关(r=-0.13~-0.42,P均<0.05)。结论 铁死亡相关基因SLC7A5和BNIP3在手术治疗的UC患儿诊断时获取的病变直肠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是UC患儿手术治疗的风险因素和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儿童 铁死亡 手术治疗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附手术视频)
6
作者 杜国伟 高贺云 +6 位作者 胡涛 王迎心 刘一帆 骆明双 郭云凯 李庚 张文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R-LESS)治疗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3年5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3例行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患儿临床资... 目的:分析总结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R-LESS)治疗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3年5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3例行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1 d、50 d和4岁。Todani分型:1例为Ia型囊肿,2例为IVa型囊肿。3例患儿先在腹腔镜模式下探查、定位空肠并拖出体外,再行空肠-空肠端侧吻合,然后在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结果: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52 min,术中出血量5~15 mL。术后第3 d患儿开始进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 d。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7个月,无胆瘘、胰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安全、有效的,且切口隐匿、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单孔腹腔镜 胆总管囊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肠套叠复位术治疗患儿应用艾司氯氨酮联合丙泊酚麻醉方式对手术效果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7
作者 郭争社 但家朋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5期37-40,共4页
目的探析行肠套叠复位术治疗的患儿,围术期应用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5月西安市红会医院收治的74例接受肠套叠复位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 目的探析行肠套叠复位术治疗的患儿,围术期应用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5月西安市红会医院收治的74例接受肠套叠复位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丙泊酚静脉麻醉方式,观察组实施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方式,比较2组患儿的复位效果、镇痛镇静效果、血清炎症因子、血清应激反应差异。结果手术完成后,观察组肠套叠复位成功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24 h,观察组的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ace legs arms crying consolability pain scale,FLACC)评分、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系统(agitation scoring system during anesthesia awakening period,Watcha)评分低于对照组各时间段评分(P<0.05)。术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应用肠套叠复位术治疗的患儿实施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对于保障手术顺利完成、稳定患儿机体炎症和应激状态有积极辅助配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复位术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 炎症因子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吞咽困难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李爽爽 谢川平 +3 位作者 赵勇 廖俊敏 刘恒鑫 黄金狮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吞咽困难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7月-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患儿1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中,74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71...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吞咽困难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7月-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患儿1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中,74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71.8%,74/103),其中持续时间0~≤6月17例,6~≤12月38例,>12月19例。术后吞咽困难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一期手术(χ^(2)=4.017,P=0.045)、腔镜手术(χ^(2)=8.315,P=0.004)、长段缺失(χ^(2)=10.975,P<0.001)、胃食管反流(χ^(2)=16.973,P<0.001)、声带麻痹(χ^(2)=4.017,P=0.045)、气管软化(χ^(2)=5.778,P=0.016)、会厌运动不协调(χ^(2)=10.420,P=0.001)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相关;进一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腔镜手术(OR=24.373,P=0.016)、气管软化(OR=17.556,P=0.010)、吻合口狭窄(OR=20.453,P=0.032)是增加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根据吞咽困难持续时间分层,多因素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气管软化(OR=16.883,P=0.007;OR=4.337,P=0.045)、长段缺失(OR=0.040,P=0.049;OR=0.040,P=0.036)、会厌运动不协调(OR=0.127,P=0.039;OR=0.510,P=0.028)与吞咽困难持续时间密切相关。结论吞咽困难是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常见并发症,腔镜手术、长段缺失、气管软化和吻合口狭窄是导致术后吞咽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气管软化、长段缺失、会厌运动不协调与吞咽困难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先天性食管闭锁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ysiology and health assessment,risk balance,and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scores:Postoperative outcome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9
作者 Raquel Hohenreuther Andresa ThoméSilveira +4 位作者 Edison Moraes Rodrigues Filho Anderson Garcez Bruna Goularth Lacerda Sabrina Alves Fernandes Claudio Augusto Marroni 《World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BACKGROU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aims to increase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The number of organs available for transplantation is lower than the demand.To... BACKGROU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aims to increase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The number of organs available for transplantation is lower than the demand.To provide fair organ distribution,predictive mortality scores have been developed.AIM To compare the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V(APACHE IV),balance of risk(BAR),and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scores as predictors of mortality.METHODS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which included 283 adult patients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of deceased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from 2014 to 2018.RESULTS The transplant recipients were mainly male,with a mean age of 58.1 years.Donors were mostly male,with a mean age of 41.6 years.The median cold ischemia time was 3.1 hours,and the median intensive care unit stay was 5 days.For APACHE IV,a mean of 59.6 was found,BAR 10.7,and MELD 24.2.The 28-day mortality rate was 9.5%,and at 90 days,it was 3.5%.The 28-day mortality prediction for APACHE IV was very good[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5,P<0.001,95%CI:0.76-0.94],P<0.001,BAR(AUC:0.70,P<0.001,95%CI:0.58–0.81),and MELD(AUC:0.66,P<0.006,95%CI:0.55-0.78),P<0.008.At 90 days,the data for APACHE IV were very good(AUC:0.80,P<0.001,95%CI:0.71–0.90)and moderate for BAR and MELD,respectively,(AUC:0.66,P<0.004,95%CI:0.55–0.77),(AUC:0.62,P<0.026,95%CI:0.51–0.72).All showed good discrimination between deaths and survivors.As for the best value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it was significant only for APACHE IV(P<0.001).CONCLUSION The APACHE IV assessment score was more accurate than BAR and MELD in predicting mortality in deceased donor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transplantation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V Balance of risk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ORTALITY Intensive care un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芸琪 郭瑶瑶 栾志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先天性肠道疾病,又称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干细胞是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可用于先天性巨结肠病变肠段的移植治疗,有望修复缺失的肠管神经节细胞。干细胞应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先天性肠道疾病,又称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干细胞是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可用于先天性巨结肠病变肠段的移植治疗,有望修复缺失的肠管神经节细胞。干细胞应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但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为先天性巨结肠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本文主要就干细胞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肠神经系统 移植 干细胞 干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P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后镇痛效果研究
11
作者 陆伟帆 孙盈盈 《安徽医专学报》 2025年第1期18-20,2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40例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患儿,两组患儿在术前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40例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患儿,两组患儿在术前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观察组患儿注入0.2%罗哌卡因0.5 mL/kg,对照组患儿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将两组患儿的镇痛效果作为比较的关键因素,并结合数据分析两组在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差异性等。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术后30 min、术后6 h、术后12 h的应激反应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同时间段的HR、SBP、DBP、SpO_(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P阻滞使用罗哌卡因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儿的应激反应,控制好患儿的血压及心率,将患儿血氧饱和度调至适宜状态,还可以改善患儿疼痛症状,在镇痛方面的优势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 腹腔镜 疝囊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寒止咳合剂联合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魏惠敏 王飞云 张秋霞 《黑龙江医药》 2025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分析风寒止咳合剂联合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2023年1月—2024年4月收治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采取... 目的:分析风寒止咳合剂联合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2023年1月—2024年4月收治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采取风寒止咳合剂联合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症状体征与舌苔脉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与舌苔脉象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与IgE总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与IgE总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寒止咳合剂联合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有效提升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与IgE、优化症状体征与舌苔脉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寒止咳合剂 左西替利嗪口服液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舌苔脉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刘珍 邱绣兰 程珍 《西藏医药》 2025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80例,所有患儿均行LA,术后依据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分为两组,收集两组基础资料,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80例,所有患儿均行LA,术后依据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分为两组,收集两组基础资料,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小儿LA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I-FEED评分系统评分为(5.89±1.12)分;肠道功能恢复延迟17.50%(14/80);多因素显示,年龄<7岁、非单纯性阑尾炎、阑尾穿孔、手术时间≥60min、气腹压力≥12mmHg、术中腹腔冲洗液0.5%甲硝唑溶液、术后存在并发症、术前白蛋白水平<35g/L为影响肠道功能恢复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小儿LA术后存在较高肠道功能恢复延迟风险,与年龄<7岁、阑尾穿孔、手术时间≥60min、术中腹腔冲洗液0.5%甲硝唑溶液、术后存在并发症、术前白蛋白水平<35g/L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肠道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限制型与非限制型房间隔交通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莫莹 丁文虹 +2 位作者 李刚 王霄芳 王强 《中国医药》 202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 总结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合并限制型与非限制型房间隔交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经外科手术确诊的49例TAPVC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 总结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合并限制型与非限制型房间隔交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经外科手术确诊的49例TAPVC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设定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间隔交通≤5 mm为限制型房间隔交通,将患者分为限制组(23例)和非限制组(26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内径(LVD)、右心室内径(RVD)、三尖瓣反流峰值压差(PTR)。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心室内径和PTR的变化。结果 49例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均与手术诊断一致,符合率100%。术前,限制组LVD、LVD/RVD比值明显低于非限制组,而PTR、RVD则明显高于非限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1、3个月2组PTR、RVD和LVD/RVD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限制组LVD小于非限制组[(19.3±4.2)mm比(22.3±4.6)mm、(22.6±3.8)mm比(25.9±3.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TAPVC的首选及准确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有利于尽早手术治疗,并能有效评价心脏容量改变及肺动脉高压下降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涛 王芳 +2 位作者 朱玉蓉 张汝学 虎亚光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从2004年开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上升至我国出生缺陷第一位,虽然随着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但先天性心脏病仍然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本文对目前中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从2004年开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上升至我国出生缺陷第一位,虽然随着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但先天性心脏病仍然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本文对目前中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总结,提升群众对先天性心脏的认知率,为预防和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流行病学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君子汤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饶旺 刘晖 刘红霞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3期34-38,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常规西药治疗...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四君子汤辅助治疗,共治疗3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症状缓解时间,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胃肠激素水平。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7.67%,高于参照组83.72%(P<0.05)。治疗后,2组脘腹痞满、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恶心欲吐、大便稀溏等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胃动素(MTL)、血清胃泌素(GAS)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及体征缓解,调节胃肠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阑尾炎 术后 胃肠功能紊乱 四君子汤 胃肠激素 中医证候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小肠系膜多发囊肿伴囊壁骨化1例
17
作者 刘雪来 李旭 +6 位作者 叶茂 刘军廷 程毅菁 肖萍 裴培 杜静红 郑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2-845,共4页
肠系膜囊肿是儿童少见的腹部良性肿物,可发生于肠系膜的任何部位,以小肠系膜尤其回肠系膜居多,囊肿多为孤立病灶^([1,2])。淋巴管瘤是导致肠系膜囊肿的最常见病因,因此通常在病理上表现为淋巴管畸形^([3,4])。临床上肠系膜囊肿合并囊壁... 肠系膜囊肿是儿童少见的腹部良性肿物,可发生于肠系膜的任何部位,以小肠系膜尤其回肠系膜居多,囊肿多为孤立病灶^([1,2])。淋巴管瘤是导致肠系膜囊肿的最常见病因,因此通常在病理上表现为淋巴管畸形^([3,4])。临床上肠系膜囊肿合并囊壁骨化十分罕见。2024年4月我们收治1例肠系膜囊肿患儿,术前检查、术中所见显示囊肿弥散于小肠系膜大部且有囊壁钙化,术后病理证实为肠系膜淋巴管瘤合并囊壁骨化,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系膜 肠系膜囊肿 淋巴管瘤 良性肿物 回肠系膜 常见病因 囊壁钙化 淋巴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切割吻合器在儿童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登辉 李勇 +4 位作者 黎明 唐湘莲 黄召 向强兴 周宇翔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直线切割吻合器应用于儿童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的3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直线切割吻合器应用于儿童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的3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采用直线切割吻合器实施Roux-en-Y吻合术的患儿纳入观察组(n=17),采用传统缝合法实施Roux-en-Y吻合术的患儿纳入对照组(n=17)。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长[(130.43±31.32)min比(141.51±30.39)min]、术中出血量[(55.45±20.73)mL比(58.62±22.13)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03±0.42)min比(4.91±1.13)min]、首次进食流质时间[(3.95±0.61)d比(4.88±1.09)d]、拔除引流管时间[(5.95±0.68)d比(6.65±1.28)d]、术后住院时间[(8.29±2.17)d比(10.33±2.18)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总住院费用[(34948.17±1019.57)元比(35151.91±1151.15)元]、并发症发生率(1/17比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线切割吻合器在儿童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中与传统缝合吻合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可促进患儿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腹腔镜 ROUX-EN-Y 直线切割吻合器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两种入路方式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恒 李燕平 +1 位作者 付晓可 李斌 《临床研究》 2024年第6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取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洛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入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0例,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胸骨正中切口,观察组接受右腋下小切口,对...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取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洛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入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0例,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胸骨正中切口,观察组接受右腋下小切口,对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输血量、胸腔引流量、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呼吸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胸腔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各时间段呼吸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各时间段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风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均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且与胸骨正中切口相比,右腋下小切口不会影响患儿呼吸功能,且可改善疼痛程度,促进患儿快速康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直视手术 右腋下小切口 胸骨正中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孔法腹腔镜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治疗61例新生儿先天性环状胰腺
20
作者 魏延栋 王莹 +5 位作者 马立霜 冯翠竹 张艳霞 刘超 吴涛 李景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2-42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环状胰腺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5年6月~2023年6月我们对61例新生儿先天性环状胰腺采用三孔法腹腔镜手术,腹腔镜下分别游离环状胰腺远近端十二指肠,将十二指肠悬吊,近端扩张十二指肠横行切开,远...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环状胰腺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5年6月~2023年6月我们对61例新生儿先天性环状胰腺采用三孔法腹腔镜手术,腹腔镜下分别游离环状胰腺远近端十二指肠,将十二指肠悬吊,近端扩张十二指肠横行切开,远端狭窄部分纵行切开,5-0 PDS线连续缝合十二指肠前后壁。结果3例中转开腹手术,余58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324 min,(163±57)min。术后经口开始喂养时间3~15 d,(6.8±2.9)d。住院时间4~83 d,中位时间17 d。1例术后12 d因肠粘连梗阻,行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1例术后3 d出现吻合口漏,行腹腔镜下修补。1例伴有早产,低出生体重,术后73 d出现重症感染、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余60例均治愈出院。60例术后胰腺超声见胰腺形态可,胰管无扩张,胆管无扩张,无胰腺炎。60例随访时间1~96个月,中位数37个月,均生长发育良好。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环状胰腺是安全、可行的,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围术期需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新生儿 环状胰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