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52篇文章
< 1 2 2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草草地放牧饲养效益研究
1
作者 周道玮 孙海霞 +3 位作者 白永松 欧阳滔滔 李强 胡娟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为提高饲草效率、节约饲草资源、保护草地生态,本文比较研究了羊草草地能量季节变化情景下,高生长率和低生长率放牧饲养的饲草效率及饲养效益。结果表明,高生长率(0.2 kg/d)放牧饲养累积消耗的代谢能比低生长率(0.1 kg/d)放牧饲养减少38... 为提高饲草效率、节约饲草资源、保护草地生态,本文比较研究了羊草草地能量季节变化情景下,高生长率和低生长率放牧饲养的饲草效率及饲养效益。结果表明,高生长率(0.2 kg/d)放牧饲养累积消耗的代谢能比低生长率(0.1 kg/d)放牧饲养减少38.1%,累积消耗的粗蛋白质、钙和总磷分别减少29.5%、38.8%和38.1%;高生长率放牧饲养的饲草效率达23.2%,比低生长率提高90.2%。利用能量饲料玉米补饲,可以实现高生长率,高生长率放牧饲养比低生长率放牧饲养节约饲料成本35%。高生长率放牧饲养减少放牧日数,节约代谢能以及蛋白质和矿质营养需要,饲草效率提高,饲料成本降低,最终饲养效益提高,这对发展高效草地畜牧业及保护草地生态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绵羊 放牧饲养 补饲 饲草效率 饲养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四次全省性调查探讨云南省草原变迁
2
作者 王畅 王继雄 《花卉》 2025年第5期187-189,共3页
通过系统分析云南省草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面积、生态状况以及利用方式的变化,全面了解草原变迁的过程和趋势,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草原保护和管理策略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实现云南省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云南省 草原变迁 变化原因 草原经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草产业发展路径探讨——以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林区为例
3
作者 马海莉 《山西林业》 2025年第1期14-15,共2页
以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为例,介绍了山西省国有林区草产业发展背景,分析了国有林区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国有林区草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山西省 草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军 申朝凤 刘菊红 《草学》 2024年第6期34-41,51,共9页
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草地生态系统,但其经受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放牧。为了保护草地生态系统,需要研究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影响。从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表现形式以及传导途径出发... 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草地生态系统,但其经受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放牧。为了保护草地生态系统,需要研究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影响。从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表现形式以及传导途径出发,探讨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首次分析了恢复力稳定性的内在机制,然后从物种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土壤性状等因素为中间传导,探讨放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然后,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从而从定性的角度得到放牧直接和间接对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下,物种多样性、物种复杂性会提高,而这些因素与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呈正相关的关系,进而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而放牧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不一致,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不放牧或轻度放牧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水量。所以说,适度放牧对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发现,放牧对于土壤理化性质中的pH影响结果出现不一致的看法,未来可以着重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不同学者研究结果差异性的原因,从而找到放牧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一致性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草地 恢复力稳定性 传导途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太空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5
作者 魏鹏 郑文新 +6 位作者 李有政 侯钰荣 兰吉勇 徐雪娇 李超 康帅 柯梅 《草食家畜》 2024年第2期15-20,共6页
【目的】牧草太空育种是近三十年来新兴的一种育种技术,具有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等特点,可缩短牧草育种周期。本文综述了太空育种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太空育种的原理、方法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牧草太空育种提供更多参考和... 【目的】牧草太空育种是近三十年来新兴的一种育种技术,具有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等特点,可缩短牧草育种周期。本文综述了太空育种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太空育种的原理、方法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牧草太空育种提供更多参考和启发。【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网站查阅了大量太空育种尤其是牧草太空育种的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结果】太空环境诱变是当今牧草育种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总结太空诱变技术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分析了牧草太空育种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展望了采用太空环境诱变创制牧草新品种的前景。【结论】太空环境诱变能诱发牧草基因组中的突变,增加其遗传多样性,从而创造出具有新特性的植物品种,对牧草类作物进行种质资源的创制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快速培育优良牧草新品种及特异种质资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太空育种技术为牧草育种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有望成为未来太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育种 牧草 诱变 传统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草场放牧系统
6
作者 张锐 赵锦钰 +4 位作者 王燕 杨思妍 黄津川 范云飞 李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7,共7页
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在对草场环境及牲畜状态进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草场放牧监测系统。该系统将虚拟仿真技术Unity3D应用于草场放牧场景的孪生三维模型,为后续监测呈现可视化效果;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搭建采集网络,实现草场及牲畜信息交互的功... 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在对草场环境及牲畜状态进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草场放牧监测系统。该系统将虚拟仿真技术Unity3D应用于草场放牧场景的孪生三维模型,为后续监测呈现可视化效果;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搭建采集网络,实现草场及牲畜信息交互的功能,并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草场进行放牧强度划分。为了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的真实场景为例进行综合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放牧监测系统相比,该系统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数据共享和物理草场与孪生草场信息的同步,有效解决了传统放牧监测中决策滞后的问题;通过孪生草场能对物理草场的放牧场景进行仿真模拟,不受客观条件限制,能有效预测各种放牧情况,实现草场环境及牲畜放牧状态精准监测,在实际放牧中能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提升草场放牧决策的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场放牧系统 数字孪生技术 虚拟现实 UNITY3D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山北麓人工混播草地草种组合筛选
7
作者 许嘉逸 李强 +5 位作者 温超 单玉梅 刘思博 晔薷罕 张丽华 殷国梅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5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筛选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建植的优质高产、可长期利用的人工草地混播组合。[方法]于2021年5月8日在武川县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旱作试验站进行播种。选取豆科牧草敖汉苜蓿(A)、中苜3号(Z)、中苜1号(P)以及禾本科牧草无芒雀麦(W... [目的]筛选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建植的优质高产、可长期利用的人工草地混播组合。[方法]于2021年5月8日在武川县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旱作试验站进行播种。选取豆科牧草敖汉苜蓿(A)、中苜3号(Z)、中苜1号(P)以及禾本科牧草无芒雀麦(W)、老芒麦(L)、偃麦草(Y)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单播,再以不同混播组合(AW:敖汉苜蓿+无芒雀麦;AL:敖汉苜蓿+老芒麦;AY:敖汉苜蓿+偃麦草;ZW:中苜3号+无芒雀麦;ZL:中苜3号+老芒麦;ZY:中苜3号+偃麦草;PW:中苜1号+无芒雀麦;PL:中苜1号+老芒麦;PY:中苜1号+偃麦草)进行混播,建植人工草地。于2022年8月26日测定不同处理下草群高度、密度、生物量,检测各混播组合牧草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计算种间竞争率及种间相容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植被群落特征表现为混播优于单播。①群落特征方面:牧草高度在混播组合ZW与ZL中表现较好,且混播后Z的高度较单播时提高18.29%,W的高度较单播时提高12.87%;混播后牧草密度范围在178.00~322.67株/m^(2),相较于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单播时,密度分别提高8.99%~35.33%、11.24%~34.51%,且ZL组合与其他混播组合的群落密度间均存在显著性(P<0.05)差异;混播后牧草生物量范围在207.28~308.70 g/m^(2),相较于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单播时,生物量分别提高13.24%~14.35%、9.36%~12.95%,且ZL与ZW组合与除AW外的其他混播组合的群落生物量间均存在显著性(P<0.05)差异。②营养品质方面:混播后各组合牧草干物质含量范围在88.67%~89.38%,ZL混播组合牧草干物质含量最高,ZW混播组合次之;粗蛋白含量范围在13.15%~15.78%,ZW混播组合牧草粗蛋白含量最高,ZL混播组合次之;粗脂肪含量在1.57%~2.30%,AL混播组合牧草粗脂肪含量最高,ZL混播组合次之;粗灰分含量在7.96%~9.90%,ZW混播组合粗灰分含量最低,ZL混播组合粗灰分含量次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47.45%~53.01%,ZL混播组合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ZW混播组合次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在33.70%~39.43%,ZY混播组合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ZW混播组合次低。③种间竞争率及种间相容性:除AW、ZY混播组合外,其余不同混播组合的种间相容性均大于1,处于1~1.135,说明除AW、ZY混播组合外的所有组合都表现为种间干扰小于种内干扰,这些组合的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共存性较好;此外,除AY混播组合外,所有处理中种间竞争率均大于1,处于1~1.754,表明除AY混播组合外所有豆科牧草竞争力均优于禾本科牧草。④综合评价:基于灰色关联度与熵权-TOPSIS模型综合评价,得出各混播组合排名由高到低为:ZL>ZW>PL>AL>PW>AY>PY>ZY>AW。[结论]综合各项指标来看,ZL、ZW混播组合在植被群落特征、牧草营养成分、种间竞争及群落稳定性等方面均表现良好,初步选定ZL与ZW为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建植的最佳混播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禾混播 群落特征 营养品质 种间竞争 组合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草地改良工艺与装备发展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得伟 尤泳 +2 位作者 张学宁 王旭峰 王德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3,共17页
中国有90%以上的草地处于退化或正在退化状态,严重影响畜牧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退化草地改良十分关键。目前,草地改良技术相关科学研究、草地改良生产实践、草地改良机械研发等与实际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限制了中国草地改良的整... 中国有90%以上的草地处于退化或正在退化状态,严重影响畜牧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退化草地改良十分关键。目前,草地改良技术相关科学研究、草地改良生产实践、草地改良机械研发等与实际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限制了中国草地改良的整体推进。针对以上问题,该研究对24种目前常见的草地改良技术进行总结,归纳了改良技术特点及适用条件。对草地改良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建立草地改良技术分类框架,形成草地综合改良工艺流程。在所建立的4类草地改良原理框架下,分析了相应改良技术作业工艺及相关作业机械的特点,并指出相关作业机械和设备的研发方向。基于目前草地退化还未彻底遏制的现状,未来草地保护和退化草地的机械化改良应重点开展以下工作:1)加强草地保护,增加草地退化预防环节,坚持走用草养地相结合的道路。2)草地改良工艺方面,在现有免耕直播改良工艺基础上重组和优化改良工艺,研发和推广复式改良机械。3)在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方面,应强化基础研究,弥补现有改良机械的技术短板,充分发挥特色技术优势。4)在草地保护和改良政策方面,应加强政策支持和对基层的技术指导,提高基层对草地保护和草地改良的积极性。该研究可为退化草地改良工艺方案制定、相关作业机械选择、相关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为草地改良机械设备的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退化 畜牧业 修复 技术分析 工艺流程 牧草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达县人工草地建植潜力评估
9
作者 张洪轩 张鹏 +3 位作者 马勇 尕措 张德清 江涛 《草学》 2024年第3期63-67,共5页
本研究在获取色达县本底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人工草地适宜建植评估指标体系,通过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度、草地分布等多个因子对色达县人工草地适宜种植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色达全县适宜人工草地种植的总面积为15.79万hm^(2),占其国... 本研究在获取色达县本底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人工草地适宜建植评估指标体系,通过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度、草地分布等多个因子对色达县人工草地适宜种植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色达全县适宜人工草地种植的总面积为15.79万hm^(2),占其国土面积的17.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潜力评估 色达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D地物光谱仪反演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煜焱 董建军 王秀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4-2244,共11页
草地生物量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草原冠层植被光谱的复杂性使得长期评估草场生长状况成为一种挑战。目前少有研究对内蒙典型草原原始光谱信息进行深度探索,探讨地物光谱信息对地上生物量估算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 草地生物量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草原冠层植被光谱的复杂性使得长期评估草场生长状况成为一种挑战。目前少有研究对内蒙典型草原原始光谱信息进行深度探索,探讨地物光谱信息对地上生物量估算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使用ASD Field Spec3野外便携式高光谱仪采集内蒙古锡林郭勒毛登牧场的草地冠层高光谱数据,分析草地的反射光谱曲线来表征植被变化的趋势。同时采用光谱预处理方法结合多种高光谱模型选出最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从对比不同的广义线性拟合模型(Generalize linear model,GLM)的预测精度来看,最佳的高光谱建模方法为,选取SD_(r)/SD_(b)为变量的最佳模型为y=-3.7953x 2+60.065x-78.455(x为SD_(r)/ SD_(b),y是估算的地上生物量鲜重),拟合R^(2)=0.662,预测R^(2)=0.302。(2)高光谱变量与地上生物量干重之间分析中,选择SD_(r)-SD_(y)/ SD_(r)+SD_(y)作为变量的最佳模型为y=7.744 e 3.4349x(x为SD_(r)-SD_(b)/SD_(r)+SD_(b),y是估算的地上生物量干重),拟合R^(2)=0.559;预测R^(2)=0.304。该研究结果对草地生物量高光谱预测建模具有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生物量 植被指数 高光谱 典型草原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不同植物功能群数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卻国萍 龙金飞 +7 位作者 卫智军 张勇 张忠青 徐生云 刘瑞霞 张毅辉 张晓民 张新宇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目的]研究荒漠草原植物功能群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为荒漠草原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境内的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放牧强度处理,即对照(non-grazing,NG)、中度放牧(moderate grazing,MG)... [目的]研究荒漠草原植物功能群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为荒漠草原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境内的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放牧强度处理,即对照(non-grazing,NG)、中度放牧(moderate grazing,MG)、重度放牧(heavy grazing,HG),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计9个小区,载畜率分别为0、1.92、3.08羊单位/(hm^(2)·年),实际放牧羊数量分别为0、5、8只。于2018—2020年每年8月中旬调查荒漠草原植物功能群的密度、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比较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功能群数量特征的差异,对不同放牧强度下各植物功能群与群落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荒漠草原中植物种类数量为MG处理区>NG处理区>HG处理区,数量分别为27、25、19种。放牧显著(P<0.05)增加了多年生杂类草密度,降低了多年生禾草密度的占比。多年生禾草、一二年生草和灌木及半灌木盖度随放牧强度增加逐渐减小,放牧显著(P<0.05)降低了灌木及半灌木盖度;多年生禾草及一二年生草盖度占比随放牧强度增加逐渐减少,而多年生杂类草盖度占比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增加。放牧显著(P<0.05)降低了多年生杂类草、灌木及半灌木高度,降低了灌木及半灌木、多年生杂类草的高度占比,增加了多年生禾草及一二年生草的高度占比。放牧显著(P<0.05)降低了灌木及半灌木地上生物量,重度放牧显著(P<0.05)降低了各功能群的地上生物量;放牧增加了一二年生草、多年生杂类草的地上生物量占比,减少了灌木及半灌木、多年生禾草的地上生物量占比。在NG处理区,与群落关联度最大的功能群为多年生禾草及一二年生草,关联度均为0.76;在MG处理区,与群落关联度最大的功能群为多年生杂类草,关联度为0.77,其次为一二年生草,关联度为0.75;在HG处理区,与群落关联度最大的功能群为多年生杂类草,关联度为0.80,其次为一二年生草,关联度为0.67。[结论]中度放牧增加了荒漠草原的植物种类;长期重度放牧显著降低了所有功能群的地上生物量;长期放牧降低了多年生禾草的优势,提高了多年生杂类草在群落中的优势,使得与群落关联度最大的功能群由多年生禾草与一二年生草转变为多年生杂类草与一二年生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放牧强度 功能群 数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苦马豆素的疯草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丹 卢萍 +4 位作者 袁博 杜玲 李玉玲 高峰 姜凯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8-368,共11页
含苦马豆素(Swainsonine, SW)的棘豆属(Oxytropis DC.)和黄芪属(Astragalus L.)植物称为疯草,其共生着一种疯草内生真菌(Alternaria Section Undifilum oxytropis)。疯草中的SW由其内生真菌产生,而非由宿主植物产生。SW是一种吲哚里西... 含苦马豆素(Swainsonine, SW)的棘豆属(Oxytropis DC.)和黄芪属(Astragalus L.)植物称为疯草,其共生着一种疯草内生真菌(Alternaria Section Undifilum oxytropis)。疯草中的SW由其内生真菌产生,而非由宿主植物产生。SW是一种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牲畜食用疯草后引起中毒,严重者死亡,对我国畜牧业危害巨大。本文对棘豆属疯草的分类与分布,疯草内生真菌的分类、分布、传播方式及形态学差异,不同真菌中SW的合成相关酶及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了SW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的作用,旨在为疯草内生真菌的研究、利用及SW合成途径的明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草内生真菌 苦马豆素 次级代谢产物 棘豆属植物 疯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不同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磷元素含量的高光谱反演
13
作者 王萌韬 贺晶 +4 位作者 布和 刘禹 刁兆岩 周雨静 苏德荣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41-3150,共10页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研究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原土壤磷素的含量状况,是更好地开展草原保护修复工作的前提。本文以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野外实地调查采集了三种不同利用方式(放牧、围封、刈割)共18个样地的表...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研究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原土壤磷素的含量状况,是更好地开展草原保护修复工作的前提。本文以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野外实地调查采集了三种不同利用方式(放牧、围封、刈割)共18个样地的表层(0~30 cm)土壤,室内测定了表层土壤的总磷和有效磷含量以及光谱数据。分析表明:围封地和刈割地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二者总磷含量均显著高于放牧地,而围封地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放牧地和刈割地。通过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square method,PLSR)、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和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k,BPNN)三种模型对表层土壤磷含量进行高光谱反演表明:PLSR对三种利用方式下土壤磷素的反演稳定性最强,对总磷和有效磷反演的R^(2)均大于0.90,RMSE值均小于16.00;RF次之,BP神经网络仅适用于刈割地的总磷和有效磷反演。研究结果以期此模型为草原区土壤磷含量动态监测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利用方式 高光谱 表层土壤 磷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对山地草甸土壤细菌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学书 吐尔逊娜依·热依木 +2 位作者 于昭文 苏比努尔·吾麦尔江 刘桂松 《草学》 2024年第3期8-16,共9页
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山地草甸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以新疆天山北坡中段中高山带的昌吉市阿什里乡阿什里村的夏季牧场为对象,设置重度放牧和轻度放牧两个放牧强度,无放牧区(作为对照),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 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山地草甸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以新疆天山北坡中段中高山带的昌吉市阿什里乡阿什里村的夏季牧场为对象,设置重度放牧和轻度放牧两个放牧强度,无放牧区(作为对照),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结果显示:轻度放牧显著提高土壤中的全磷和速效钾含量(P<0.05);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重度放牧下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嗜热油菌纲(Thermoleophili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而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芽孢杆菌纲(Bacilli)显著升高(P<0.05);通过RAD分析可以得出主要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因子是全磷、全钾、速效钾和有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山地草甸 土壤细菌群落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三叶根际产铁载体菌的分离及促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韦鑫 韦兴迪 +2 位作者 李亚娇 王小利 张礼维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71-78,共8页
【目的】挖掘贵州省内野生牧草根际产铁载体菌资源,为植物根际促生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菌种资源,为解决植物缺铁症促进植物抗逆增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土壤稀释法对白三叶根际产铁载体菌进行分离,利用定性、定量分析对其产铁载... 【目的】挖掘贵州省内野生牧草根际产铁载体菌资源,为植物根际促生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菌种资源,为解决植物缺铁症促进植物抗逆增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土壤稀释法对白三叶根际产铁载体菌进行分离,利用定性、定量分析对其产铁载体能力进行测定,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菌株,并对菌株促生特性进行检测。【结果】从贵州黔南、贵阳、铜仁地区3份白三叶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产铁载体菌5株(TSQD-1、TSQD-2、TSGH-1、TSTY-1、TSTY-2),均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其中,菌株TSGH-1、TSQD-1和TSQD-2有较强的产铁载体能力;5个菌株均具有溶解无机磷、固氮和分泌IAA能力,其中,TSGH-1有较强的溶解无机磷能力和较高的固氮酶活性,TSTY-2具有较高的产IAA能力。【结论】贵州白三叶根际土壤产铁载体菌株均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TSGH-1、TSQD-1和TSQD-2菌株同时具有溶磷、固氮和分泌IAA能力,具有多重促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根际 铁载体产生菌 促生特性 假单胞菌属 固氮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林郭勒草原土壤水分时空特征分析
16
作者 常帅 于红博 +4 位作者 张巧凤 李想 乌日汗 刘月璇 张鹏 《草学》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为研究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不同草原地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差异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和方差分析法对3种草原类型植被在2017年5-9月份的土壤水分及总储水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在剖面方向上,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土壤水分关联度均在... 为研究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不同草原地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差异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和方差分析法对3种草原类型植被在2017年5-9月份的土壤水分及总储水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在剖面方向上,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土壤水分关联度均在中层与深层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7250和0.7865,典型草原土壤水分关联度最高值在表层与深层,数值为0.8071。2)在不同时间尺度上,不同草原类型土壤水分的关联度存在差异性。以植被生长初期5月份为参考序列,草甸草原土壤水分变化趋势为降低-上升的动态变化,典型草原土壤水分关联度则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荒漠草原则与典型草原呈现相反的动态变化特征。3)从同一月份不同草原类型来看,7-8月份荒漠草原的土壤总储水量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的总储水量具有显著差异性,其余月份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类型 土壤水分 灰色关联度 土壤储水量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5个禾本科牧草品种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17
作者 刘杰 王玉辉 +2 位作者 刘海聪 罗黎鸣 张彩峡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52-56,共5页
为探究禾本科牧草苗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筛选出耐旱材料,选取5个禾本科牧草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禾本科牧草幼苗进行干旱处理,通过分析牧草幼苗的形态特征和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变化,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5个... 为探究禾本科牧草苗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筛选出耐旱材料,选取5个禾本科牧草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禾本科牧草幼苗进行干旱处理,通过分析牧草幼苗的形态特征和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变化,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5个禾本科牧草品种的抗旱性。研究发现,在干旱胁迫下,5个禾本科牧草品种的植株表型和生理特性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不同禾本科牧草品种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是受多指标综合调控的。通过采用隶属函数综合分析,5个禾本科牧草品种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依次为:小麦-高峰>燕麦-优牧1号>小黑麦-新麦1代>燕麦-麦多>燕麦-莫妮卡。牧草品种小麦-高峰能在干旱胁迫下保持较高的生长能力,以维持其在逆境中的生长发育,此外还能增加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通过消除活性氧来提高牧草对逆境的抵抗能力。综上所述,牧草品种小麦-高峰表现出更强的抗旱能力,可为培育抗旱型牧草品种提供材料基础,也为人工草地建植、草地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禾本科牧草 幼苗 抗氧化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山地牧业草地资源特点与利用
18
作者 文霞 李世平 +2 位作者 邵权 郑竹 杨子姗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目的]研究滇东北草地资源的现状和特点,为该区域草地生态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线路踏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区物种构成、植被高度、生物量及饲用等级等项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区共有植物50科136属162种(不含3个待... [目的]研究滇东北草地资源的现状和特点,为该区域草地生态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线路踏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区物种构成、植被高度、生物量及饲用等级等项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区共有植物50科136属162种(不含3个待定种),其中饲用植物21科98种,饲用等级优等的植物23种(23.47%),良等19种(19.39%)。研究区3种类型人工草地豆禾比例严重失调,野艾蒿入侵严重,存在退化现象。研究区人工草地鲜草产量(29.23 t/hm^(2))和可食草产量(25.21 t/hm^(2))分别比天然草地(7.95 t/hm^(2)、5.28 t/hm^(2))提高了2.68和3.84倍,产量显著提高。[结论]建议加强对人工草地的管理、利用及恶性杂草的防控,以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北 草地资源 山地牧业 人工草地 天然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漾濞县草原资源现状及发展建议
19
作者 袁岗成 苏亚林 +2 位作者 饶昕 刘金凤 岳丽兴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4期47-50,共3页
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以漾濞县草原基况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评价县域内草原面积、分布情况、现状、类型、主要优势草种等因子,为漾濞县草原保护和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漾濞县草地资源潜力大,类型丰富,但分布不均匀,区域利用程度差异... 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以漾濞县草原基况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评价县域内草原面积、分布情况、现状、类型、主要优势草种等因子,为漾濞县草原保护和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漾濞县草地资源潜力大,类型丰富,但分布不均匀,区域利用程度差异大,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是今后草原发展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资源 空间分布 草原类 漾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层理论对川西北高寒草地生产利用的启示
20
作者 李其 鲁岩 +2 位作者 张绪校 李国和 陈丽丽 《草学》 2024年第4期78-82,共5页
四川具有丰富的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寒生态环境脆弱区。本文通过分析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四个生产层对川西北高寒草地生产利用的指导作用,兼顾川西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现实情况和农牧业生产经济的要求,分别阐述了川西北高寒草... 四川具有丰富的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寒生态环境脆弱区。本文通过分析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四个生产层对川西北高寒草地生产利用的指导作用,兼顾川西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现实情况和农牧业生产经济的要求,分别阐述了川西北高寒草地的科学利用方式和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四个生产层对应的高质量发展途径,从而有利于四川传统的畜牧业生产结构向现代集约化的畜牧业、新兴产业转型,以实现川西北高寒草地生产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生产层理论 川西北 高寒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