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6篇文章
< 1 2 1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使用后评估的冬奥场馆赛后利用研究——以张家口崇礼赛区场馆为例
1
作者 宋莎 郭晓君 《居业》 2024年第3期221-223,共3页
本文以北京冬奥会张家口崇礼赛区场馆为研究对象,结合现状分析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情况。使用SD法分析使用者对冬奥场馆的空间心理感知,探寻影响场馆赛后利用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提升完善,以期提高场馆赛后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冬奥场馆 赛后利用 北京冬奥会 使用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型场馆的迭代增量设计管理模型研究——以北京冬奥会雪上场馆为例
2
作者 陈荣钦 张利 《当代建筑》 2024年第12期25-30,共6页
本文立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上场馆的设计管理实践,针对事件型场馆的临时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变量特征,引入敏捷方法中的迭代增量模型,构建事件型场馆的迭代增量设计管理模型,通过迭增周期和执行模块流程架构探讨区别于传统瀑布式... 本文立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上场馆的设计管理实践,针对事件型场馆的临时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变量特征,引入敏捷方法中的迭代增量模型,构建事件型场馆的迭代增量设计管理模型,通过迭增周期和执行模块流程架构探讨区别于传统瀑布式流程的设计管理模式。迭代增量模型的执行策略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雪上场馆的大纲编制、可持续性研究、运行设计、实施协同和运行计划编制等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为事件型场馆的可持续规划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型场馆 迭代增量模型 设计管理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建筑多维适应性设计策略——以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主场馆设计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河清 陈雄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9期47-54,共8页
随着经济蓬勃发展,我国先后举办了多项重大体育盛会,体育建筑迎来阶段性建设高峰,成为城市地标、社区活动中心、都市景观。体育场馆作为城市文化与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设计过程中需从总体布局、空间、造型、气候4个方面考虑其适应性... 随着经济蓬勃发展,我国先后举办了多项重大体育盛会,体育建筑迎来阶段性建设高峰,成为城市地标、社区活动中心、都市景观。体育场馆作为城市文化与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设计过程中需从总体布局、空间、造型、气候4个方面考虑其适应性。以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主场馆设计为例,探讨当代体育建筑多维适应性设计策略,为体育场馆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建筑 多维适应性 设计策略 动态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目标下的冬奥雪上场馆设计研究
4
作者 全禹 梅洪元 陈玉婷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2期11-15,20,共6页
冬奥雪上场馆作为一项建设规模庞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建设过程时常面临生态破坏等问题。文中引入绿色发展理论,制定冬奥雪上场馆全生命周期的发展目标,完成绿色生态体系、绿色空间体系与绿色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关键指标解析。以北京冬奥会... 冬奥雪上场馆作为一项建设规模庞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建设过程时常面临生态破坏等问题。文中引入绿色发展理论,制定冬奥雪上场馆全生命周期的发展目标,完成绿色生态体系、绿色空间体系与绿色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关键指标解析。以北京冬奥会崇礼地区为例,实现环境资源的动态整合、工程项目的集约建设与基础设施的覆盖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理念 冬奥雪上场馆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空间结构卸载过程仿真计算方法 被引量:23
5
作者 范重 刘先明 +2 位作者 范学伟 李丽 彭翼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9-25,共7页
通过用千斤顶反力之和表征卸载上顶力、用支撑塔架顶部的下降量平均值表征卸载变形,提出了大跨度钢结构卸载施工的仿真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施工过程中各千斤顶的上顶量偏差、下降量偏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便于实... 通过用千斤顶反力之和表征卸载上顶力、用支撑塔架顶部的下降量平均值表征卸载变形,提出了大跨度钢结构卸载施工的仿真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施工过程中各千斤顶的上顶量偏差、下降量偏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便于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为指导大跨度钢结构卸载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空间结构 卸载 仿真技术 变形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心闽南,山水相依——漳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设计解读
6
作者 苑雪飞 张井岩 魏治平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42-44,共3页
文章立足于我国闽南地区独有的地域环境特征,围绕“同心结”“山水态势”的创作灵感来源,从延续文脉的总体布局、回应自然特征的单体生成、平赛结合的功能组织,以及提升建成完成度的细节处理四个方面,解读了漳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设计... 文章立足于我国闽南地区独有的地域环境特征,围绕“同心结”“山水态势”的创作灵感来源,从延续文脉的总体布局、回应自然特征的单体生成、平赛结合的功能组织,以及提升建成完成度的细节处理四个方面,解读了漳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设计过程,表达了体育建筑应该回归地域本源的创作思想理念,为我国体育建筑设计发展提供了参照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中心 建筑设计 地域特征 闽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体育场大跨度钢结构修改初步设计 被引量:15
7
作者 范重 吴学敏 +13 位作者 郁银泉 胡纯炀 胡天兵 范学伟 刘先明 王喆 赵莉华 李鸣 刘岩 董庆园 彭翼 王春光 范玉辰 谭成冬 《空间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21,共12页
在国家体育场修改初步设计中首次采用CAT IA软件,解决复杂建筑的空间建模问题;中厚钢板采用Q 345G J钢材,有效降低了用钢量;在进行大跨度结构计算与优化时,分别考虑了常遇地震、中震与罕遇地震作用;提出太阳辐射引起结构温升的计算方法... 在国家体育场修改初步设计中首次采用CAT IA软件,解决复杂建筑的空间建模问题;中厚钢板采用Q 345G J钢材,有效降低了用钢量;在进行大跨度结构计算与优化时,分别考虑了常遇地震、中震与罕遇地震作用;提出太阳辐射引起结构温升的计算方法,合理确定安装合拢温度;运用单元逐次激活的技术,进行施工过程分析;根据管桁架和次结构杆件的特点,合理确定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研究了在次结构薄壁箱形构件内部设置纵向加劲肋对改善板件局部稳定性及延性的影响;提出主桁架单K节点、双K节点、桁架柱带有内部加劲肋节点及铸钢转换节点构造;通过动力特性分析,确认了立面大楼梯在人群挤塞荷载下的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结构建模 高强钢材 结构优化 温度场 施工模拟 整体稳定 计算长度 加肋箱形构件 复杂节点 立面楼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体育场屋盖次结构扭曲构件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范重 彭翼 +2 位作者 王喆 钱稼茹 赵作周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1,共5页
国家体育场屋盖肩部次结构扭曲构件以受弯为主,构件壁厚很薄,板件容易发生局部屈曲。对扭曲构件受力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设置内部加劲肋的方式提高箱形扭曲构件的抗弯刚度,减小板件的面外变形。通过调整加劲肋间距,使扭曲构件与... 国家体育场屋盖肩部次结构扭曲构件以受弯为主,构件壁厚很薄,板件容易发生局部屈曲。对扭曲构件受力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设置内部加劲肋的方式提高箱形扭曲构件的抗弯刚度,减小板件的面外变形。通过调整加劲肋间距,使扭曲构件与分段折线箱形构件的强度与刚度相等。在确定加劲肋形状时,综合考虑焊接操作空间、节约材料等因素。设计过程中除进行大量有限元计算分析外,还进行了缩尺模型试验,验证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曲构件 局部屈曲 受力机理 有效宽厚比 加劲肋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体育场给排水施工图设计概况(上) 被引量:8
9
作者 郭汝艳 刘鹏 +3 位作者 赵昕 朱跃云 张燕平 吴连荣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0-86,共7页
2008年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于2005年6月30日完成全部施工图设计;对国家体育场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全貌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工程概况和特点,给排水系统中的给水系统、热水系统、直饮水系统、雨洪利用系统、中水回用水系统、生... 2008年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于2005年6月30日完成全部施工图设计;对国家体育场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全貌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工程概况和特点,给排水系统中的给水系统、热水系统、直饮水系统、雨洪利用系统、中水回用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比赛场和热身场给排水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以及消防系统中的性能化防火设计内容、消防水源、消防水量、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的主要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育场 工程概况 特点 给排水系统 消防系统 设计全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雨水利用及防洪排水设计 被引量:21
10
作者 郑克白 孙敏生 彭鹏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7-101,共5页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雨水系统为雨水收集利用、防洪、地面径流雨水的排放、下沉雨水泵站等多项技术的综合设计。采取多种措施对雨水利用设计标准范围内的雨水进行收集,将地面径流雨水和超标准雨水进行排放。根据下沉区域周...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雨水系统为雨水收集利用、防洪、地面径流雨水的排放、下沉雨水泵站等多项技术的综合设计。采取多种措施对雨水利用设计标准范围内的雨水进行收集,将地面径流雨水和超标准雨水进行排放。根据下沉区域周边建筑的防洪标准,提出了针对该项目的防洪及雨水排放的设计标准。结合蓄洪、雨水的排放及利用,设计了贯穿南北下沉区域的蓄洪排水涵,并针对下沉区域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防洪保证措施,实现了能够满足设计标准的防洪排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收集利用 防洪 雨水排放 下沉花园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水利用总体思路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飞 张书函 +2 位作者 李文忠 陈建刚 吴东敏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1-94,共4页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铺装形式既要考虑景观需求,还要考虑对雨水的利用效果。充分利用下垫面的透水特性对降雨进行有效入渗和滞蓄,从而对降雨径流的发生、发展及水量、水质进行控制,是中心区雨水利用的核心思想。通过雨水利用设施...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铺装形式既要考虑景观需求,还要考虑对雨水的利用效果。充分利用下垫面的透水特性对降雨进行有效入渗和滞蓄,从而对降雨径流的发生、发展及水量、水质进行控制,是中心区雨水利用的核心思想。通过雨水利用设施的建设,可以减少区域内因开发建设造成的降雨径流系数增大,严格控制外排水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利用 透水铺装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工湖营养盐与藻类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珊 孟春霖 +3 位作者 刘晶晶 周军 甘一萍 周律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1,共4页
城市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主要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华的暴发。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面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以再生水为主要水源的人工水景,在现有处理水平下,再生水带来的营养盐会促进藻类的生长(特别是磷的影响更加显著)。... 城市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主要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华的暴发。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面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以再生水为主要水源的人工水景,在现有处理水平下,再生水带来的营养盐会促进藻类的生长(特别是磷的影响更加显著)。通过2008年的跟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水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没有出现水华,水系水质达到设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景观利用 富营养化 藻类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工程简介 被引量:7
13
作者 郑克白 董瑞玲 +1 位作者 苏云龙 邓卓智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3-96,共4页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总规划用地面积97.39hm2,赛时将是人员集散、赛事管理以及各类展示的中心区域。介绍了该工程的项目概况,设计中涉及到的给水系统、再生水系统、雨水再利用及绿化灌溉系统、雨洪利用系统、雨水排放系统、污水系统...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总规划用地面积97.39hm2,赛时将是人员集散、赛事管理以及各类展示的中心区域。介绍了该工程的项目概况,设计中涉及到的给水系统、再生水系统、雨水再利用及绿化灌溉系统、雨洪利用系统、雨水排放系统、污水系统、广场管道直饮水系统、水景喷泉系统、奥运水系循环系统等九大系统。总结了该工程采用新技术、绿色环保、节能节水等情况,并列出了专栏中拟报道的文章题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 给排水系统 环保 节能 节水 专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广场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克白 孙敏生 +3 位作者 暴伟 杨晓明 张成 田进东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95,共6页
大型室外公园广场人员饮水规律与住宅小区及单体建筑有较大区别,有关规范没有相应的参数规定。介绍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广场管道直饮水系统规模、设计参数的确定,以及净水站、饮水点、管网的设计情况。
关键词 广场 管道直饮水 系统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体育场焊接方管桁架单K节点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范重 彭翼 +3 位作者 李鸣 赵莉华 陈以一 赵宪忠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11,共7页
结合国家体育场大跨度钢结构设计,提出了大尺寸焊接薄壁箱形截面桁架单K节点的几何构型方法,可用于折线形弦杆、弦杆侧壁与腹杆侧壁不垂直等多种情况,适用范围较大。通过调整节点板件之间的角度,使其传力合理。综合采用调整板厚、设置... 结合国家体育场大跨度钢结构设计,提出了大尺寸焊接薄壁箱形截面桁架单K节点的几何构型方法,可用于折线形弦杆、弦杆侧壁与腹杆侧壁不垂直等多种情况,适用范围较大。通过调整节点板件之间的角度,使其传力合理。综合采用调整板厚、设置加劲肋等方式,提高节点的承载力,实现“节点与构件等强”的设计理念。此外,通过缩尺模型对所提出的单K节点进行验证性试验,试件的应力分布与有限元计算结果非常接近,节点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箱形构件 单K节点 几何构型 有限元分析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水排放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克白 范珑 +2 位作者 张成 彭鹏 孙志敏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5-92,共8页
由于规划用地内大面积设置雨洪利用设施,在雨洪利用设施设计标准范围内的雨水不允许排放,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水排放系统仅为超雨洪利用标准的道路广场以及休闲花园绿地内人行道等地面径流雨水的排放系统。因此,中心区雨水排放系统的... 由于规划用地内大面积设置雨洪利用设施,在雨洪利用设施设计标准范围内的雨水不允许排放,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水排放系统仅为超雨洪利用标准的道路广场以及休闲花园绿地内人行道等地面径流雨水的排放系统。因此,中心区雨水排放系统的雨量设计参数力求与雨洪利用设计标准配套,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按照溢流排水的原则开发并采用了多项新型雨水的收集设施。中心区内景观道路与市政道路交织,包括多条机动车道,赛时,庆典广场等将会停放新闻采访等重型车辆。因此在管材、喾井的选型及管道开槽、基础、回填等方面采用了市政管线的做法,并采用了相关的市政施工规范及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排放系统 雨水收集系统 U型排水沟 雨水管渠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体育场雨水收集量确定方法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鹏 郭汝艳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2-89,共8页
以国家体育场工程为例,比较了两类雨洪利用雨水收集设施容积的确定方法,规定一次降雨的计算参数作为控制条件计算容积和模拟降雨、用水过程求解容积。认为年收集雨水总量的合理计算方法只有通过对日降雨量与日设计用水情况进行模拟。介... 以国家体育场工程为例,比较了两类雨洪利用雨水收集设施容积的确定方法,规定一次降雨的计算参数作为控制条件计算容积和模拟降雨、用水过程求解容积。认为年收集雨水总量的合理计算方法只有通过对日降雨量与日设计用水情况进行模拟。介绍了国家体育场雨水收集利用总量的模拟结果,国家体育场雨洪利用系统在1951-2002年共52年中年平均约可利用雨水54000m3。模拟结果还得出,收集设施有水日数约占总计算日数的13.5%,大多数日数为空池。容积与雨水利用量间并非线性关系,过大的容积不能带来良好的节水收益,建议重现期取值以不超过2a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育场 雨洪利用 雨水收集 容积 模拟计算 年收集雨水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林匹克公园的水空间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东敏 邓卓智 杨玲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9,22,共6页
基于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通过水所具有的特殊美学特征,构成了一个空间层次丰富与环境和谐的水空间,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特征和奥林匹克精神有机地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关键词 设计理念 景观设计 水空间 科学发展观 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体育场雨水收集池设计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昕 刘鹏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3-76,共4页
雨水收集池在国家体育场雨洪利用系统中主要起雨水收集和储存、初期雨水弃流和雨水原水供水的作用。介绍了采用规则形状和结构,避免在收集池内产生沉淀,必要的溢流措施,单独收集初期雨水,方便检修和监控等设计原则。并对雨水收集池和弃... 雨水收集池在国家体育场雨洪利用系统中主要起雨水收集和储存、初期雨水弃流和雨水原水供水的作用。介绍了采用规则形状和结构,避免在收集池内产生沉淀,必要的溢流措施,单独收集初期雨水,方便检修和监控等设计原则。并对雨水收集池和弃流池容积,供水泵选型和集水坑设计,收集池池底设计,标高控制,弃流池和阀门井布置,池体开洞等主要设计控制参数,冲洗、格栅系统,液位控制仪表,安全设施等细部设计要点作了全面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育场 雨水收集池 弃流池 弃流隔断装置 入口雨量计停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延庆赛区,北京,中国
20
作者 《世界建筑》 2024年第4期42-45,共4页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规划和场馆及配套设施设计始于2017年1月,于2021年竣工投入使用。项目位于燕山山脉军都山以南的小海坨南麓,风景秀丽、山高林密、地形复杂、用地狭促,是最具挑战性的北京冬奥赛区。延庆赛区的...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规划和场馆及配套设施设计始于2017年1月,于2021年竣工投入使用。项目位于燕山山脉军都山以南的小海坨南麓,风景秀丽、山高林密、地形复杂、用地狭促,是最具挑战性的北京冬奥赛区。延庆赛区的设计理念是“山林场馆,生态冬奥”,通过建筑、景观和赛道设计的联合创新,打造冬奥场馆历史上新的里程碑,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扰动,使建筑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满足精彩赛事要求的基础上,建设一个融于自然山林中的冬奥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都山 残奥会 联合创新 延庆 融于自然 冬奥 场馆 最大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