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1
作者 吴强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2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为评估土-结构相互作用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变化,以某工程为实例,运用有限元建立数值化计算模型;构建地震模拟振动试验台,对建筑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层间位移角、水平结构受力及地基承受的最大剪力等关键响应指标进行模拟与分析。结果表... 为评估土-结构相互作用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变化,以某工程为实例,运用有限元建立数值化计算模型;构建地震模拟振动试验台,对建筑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层间位移角、水平结构受力及地基承受的最大剪力等关键响应指标进行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土-结构相互作用下,随着土壤刚度的增加,建筑结构从第1层到第5层的层间位移角呈下降趋势;随着基础承载力的增加,建筑结构在低频、中频和高频地震波作用下的水平位移呈下降趋势;在横波、纵波和面波三种条件下,建筑结构基础的最大剪力随着地震波速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研究成果为优化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提升结构在土-结构相互作用下的整体性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作用 建筑结构 数值模型地震波 地震模拟振动试验台 层间位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2
作者 纪先志 彭刚 +2 位作者 吴兴召 邹子婧 刘宜霖 《建筑技术开发》 2025年第1期96-98,共3页
缓粘结预应力是一种在无粘结、有粘结预应力后出现的新型预应力技术,其综合了无粘结与有粘结预应力各自的优势,避免了两者缺点,其适用范围更广。研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实际施工中从缓粘结预应... 缓粘结预应力是一种在无粘结、有粘结预应力后出现的新型预应力技术,其综合了无粘结与有粘结预应力各自的优势,避免了两者缺点,其适用范围更广。研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实际施工中从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出发,论述了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要点,以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粘结预应力 房建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风格建筑圆钢管柱-箱型截面双梁节点受力机理分析
3
作者 吴占景 王新武 +4 位作者 尹续峰 沈兵 布欣 贺虎成 徐振文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为研究传统风格建筑圆钢管柱-箱形截面双梁节点的受力机理,进行了4个节点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破坏主要集中在下核心区,其次为中核心区,而上核心区未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箱形截面梁约束了节点核心区的变形,减少了核心区母材... 为研究传统风格建筑圆钢管柱-箱形截面双梁节点的受力机理,进行了4个节点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破坏主要集中在下核心区,其次为中核心区,而上核心区未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箱形截面梁约束了节点核心区的变形,减少了核心区母材撕裂的风险;轴压比和节点形式对破坏模式具有显著影响。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考虑轴压比及梁端约束效应的箱形截面双梁-柱节点核心区剪应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传统风格建筑 箱型截面双梁节点 受力机理 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掺镍铁渣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及恢复力模型研究
4
作者 罗才松 许力 +2 位作者 陈华艳 付朝江 祁皑 《建筑钢结构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为实现建筑和工业废弃物的再利用,采用镍铁渣代替部分水泥、再生粗骨料代替天然骨料制备镍铁渣再生混凝土(RFC)。进一步地,将RFC填入圆钢管中形成钢管掺镍铁渣再生混凝土(RFCFST)柱。对11根RFCFST柱进行水平低周往复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为实现建筑和工业废弃物的再利用,采用镍铁渣代替部分水泥、再生粗骨料代替天然骨料制备镍铁渣再生混凝土(RFC)。进一步地,将RFC填入圆钢管中形成钢管掺镍铁渣再生混凝土(RFCFST)柱。对11根RFCFST柱进行水平低周往复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试验变量包括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轴压比、约束水平和剪跨比。试验结果表明,RFCFST柱与传统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模式相似。P-Δ效应会显著降低柱的抗侧能力和变形能力,尤其是在大轴压比和大剪跨比情况下。骨料取代率对RFCFST柱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几乎无影响。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柱的变形能力降低,但单圈耗能能力增强。试件的水平承载力和延性随着套箍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降低。基于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了RFCFST柱水平力-位移角恢复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镍铁渣 钢管混凝土 抗震性能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构件抗震韧性技术研究综述
5
作者 刘福禄 辛力 +2 位作者 岳焱超 陈杰 张宇航 《山西建筑》 2025年第4期54-58,共5页
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抗震破坏程度较大,损失较为严重,但是其投资占比大、功能性强,因此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和工程师的重视,文章论述了非结构构件的抗震韧性技术研究进展,介绍了抗震韧性理念与非结构构件的分类,分析了建筑工程常见的非结构... 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抗震破坏程度较大,损失较为严重,但是其投资占比大、功能性强,因此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和工程师的重视,文章论述了非结构构件的抗震韧性技术研究进展,介绍了抗震韧性理念与非结构构件的分类,分析了建筑工程常见的非结构构件的震害表现与研究现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总结了国内现行规范中设计及施工方法和合理处理建议,希望能为非结构构件抗震韧性技术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构件 填充墙 吊顶 抗震支吊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农村民居抗震设防与加固对策分析
6
作者 许诺 欧阳妍钰 +1 位作者 沈学仪 韩美贵 《山西建筑》 2025年第7期49-54,共6页
我国农村民居多年来抗震性能普遍较差,为进一步掌握江苏村镇自建房的抗震设防现状,针对江苏省内多个城市中的18个村镇开展了民居抗震设防情况调查,其中详细调查了273栋典型的民居建筑。首先结合江苏地震背景,介绍了江苏地区民居的基本情... 我国农村民居多年来抗震性能普遍较差,为进一步掌握江苏村镇自建房的抗震设防现状,针对江苏省内多个城市中的18个村镇开展了民居抗震设防情况调查,其中详细调查了273栋典型的民居建筑。首先结合江苏地震背景,介绍了江苏地区民居的基本情况,抗震性能以及设防状况。然后根据调查资料,提出民居建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民居抗震设防问题的成因。最后,说明已有民居抗震不佳结构的加固对策,并围绕江苏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提高提出针对性建议。该研究可为防震减灾工作在农村地区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民居 建筑结构 抗震设防 砖混结构 砖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屈曲钢板墙屈服后刚度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胡大柱 曹俊 +3 位作者 金元泽 杜俊伟 吴志平 赵娟 《建筑钢结构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2,共11页
金属消能构件进入屈服状态后产生阻尼,从而达到消能的作用,通常采用等效阻尼系数来度量消能的效果,而等效阻尼系数由滞回曲线形状、屈服承载力、屈服后刚度等因素决定。基于双线性滞回模型,推导了屈服后刚度比与等效阻尼系数的关系式。... 金属消能构件进入屈服状态后产生阻尼,从而达到消能的作用,通常采用等效阻尼系数来度量消能的效果,而等效阻尼系数由滞回曲线形状、屈服承载力、屈服后刚度等因素决定。基于双线性滞回模型,推导了屈服后刚度比与等效阻尼系数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屈服后刚度比的增大,等效阻尼系数减小,且减小幅度随着消能构件延性系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为研究防屈曲钢板墙这种金属消能构件的屈服后刚度特征,设计了网状分布加劲肋夹板的防屈曲钢板墙试件,通过试验确定其滞回特性,并通过试验结果校核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芯板材料类型、芯板高厚比、高宽比对防屈曲钢板墙屈服后刚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防屈曲钢板墙芯板材料类型、高宽比对屈服后刚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对于高宽比为1.2的试件,在变形幅值为1/100的墙高时,相较于芯板材料为Q235的钢板墙,芯板材料为LYP100和LYP160的钢板墙屈服后刚度比分别下降了80.23%和72.77%。而对于芯板材料同样为Q235钢板墙但高宽比为2.0的试件,其屈服后刚度比是高宽比为1.0试件的2倍。通过参数分析拟合得到了不同芯板材料类型的防屈曲钢板墙屈服后刚度比的计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钢板墙 屈服后刚度 阻尼比 等效阻尼系数 影响参数 拟合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缘双摩擦面Z形悬臂梁式全螺栓连接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8
作者 沙磊 屠锋 +1 位作者 康超懿 吴正清 《建筑钢结构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0,共8页
为研究所提出的新型翼缘双摩擦面Z形悬臂梁式全螺栓连接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相关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同时利用有限元模拟对新型梁柱节点进行参数化分析,以验证节点的适用性及设计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节点... 为研究所提出的新型翼缘双摩擦面Z形悬臂梁式全螺栓连接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相关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同时利用有限元模拟对新型梁柱节点进行参数化分析,以验证节点的适用性及设计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节点发生梁端受弯破坏,最终在悬臂梁翼缘与钢柱焊接处开裂;翼缘螺栓连接段内无滑动现象,滞回曲线饱满无捏缩;连接节点的承载能力强,变形能力良好;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当按等强连接配置螺栓时,不同截面尺寸节点模型的滞回性能相近,破坏模式相同,可按规范规定的刚接节点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结构 全螺栓连接 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余震作用下摇摆-自复位桥墩抗震性能分析
9
作者 郝冀民 卜建清 +1 位作者 郭至博 郭少聪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8,共12页
为探究摇摆-自复位(rocking self-centering,RSC)桥墩在主余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基于OpenSees建立RSC桥墩与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数值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桥墩分别在主震和主余震作用下的墩底弯矩-曲率、最大墩顶位移和残余位... 为探究摇摆-自复位(rocking self-centering,RSC)桥墩在主余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基于OpenSees建立RSC桥墩与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数值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桥墩分别在主震和主余震作用下的墩底弯矩-曲率、最大墩顶位移和残余位移,并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和Park-Ang损伤指标评估了其损伤状态。结果表明:在0.6 g主余震作用下,RSC桥墩的墩底截面最大曲率为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桥墩的2.84%~10.04%,墩底截面最大弯矩随着耗能钢筋配筋率的增大而减小;当地震强度为0.4~0.6 g时,余震会使RSC桥墩的最大墩顶位移增大1.65%~8.36%;余震对RSC桥墩残余位移的影响不明显;在主震过后处于中等损伤或严重损伤的RSC桥墩,需要考虑余震对其的附加损伤,当地震强度大于0.5 g时,余震对RSC桥墩的损伤增量会随着耗能钢筋配筋率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抗震 摇摆-自复位桥墩 主余震 耗能钢筋配筋率 损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平面凹凸不规则且带错层和通高墙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10
作者 施尽波 黄桂新 +1 位作者 练有为 邱伟亮 《山西建筑》 2025年第3期61-66,共6页
针对某平面凹凸不规则且带错层和通高墙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首先分析了结构在小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的各项指标;其次对凹凸不规则弱连接处楼板应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再次对错层处剪力墙设计、底部通高墙体平面外计算长度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 针对某平面凹凸不规则且带错层和通高墙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首先分析了结构在小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的各项指标;其次对凹凸不规则弱连接处楼板应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再次对错层处剪力墙设计、底部通高墙体平面外计算长度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采用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验算了结构薄弱层层间塑性位移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单肢正交形式的凹凸不规则结构,应加强单肢与中心区连接范围的楼板厚度及配筋,中震作用下,楼板满足钢筋抗拉弹性,混凝土抗剪不屈服;中震作用下,错层处剪力墙会受到上下层楼面错位而产生的平面外和平面内附加剪力及弯矩,墙肢段竖向配筋应取平面外和平面内计算结果的包络值;通高墙体平面外计算长度不能盲目套用规范计算公式,应从结构整体来考察其计算长度;对于平面凹凸不规则的复杂超限高层建筑,应采用弹性动力时程补充验算层间位移角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不规则 超限高层结构 错层 通高墙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层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11
作者 刘民杰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2期104-106,共3页
为探究低层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抗震性能,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概况,建立低层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本构模型,对材料与单元进行赋值。在此基础上,设置边界条件与地震加载条件,对模拟条件下的连接结构抗震性能参数进行计算,掌握建筑的抗震... 为探究低层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抗震性能,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概况,建立低层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本构模型,对材料与单元进行赋值。在此基础上,设置边界条件与地震加载条件,对模拟条件下的连接结构抗震性能参数进行计算,掌握建筑的抗震性能。在持续加载条件下,连接结构未发生接触面的滑移现象,也未观察到焊接处的开裂,但结构出现高达80mm的最大位移值。同时,在地震波持续增强至20s时,建筑连接结构遭受了严重损伤,即结构发生了塑性损坏。低层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但持续加载地震波,会导致建筑连接结构发生塑性损坏与异常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层 地震波 本构模型 抗震性能 连接结构 装配式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隔震结构的模糊控制仿真与分析
12
作者 陈晓钘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5期67-70,共4页
该研究通过对配置磁流变(MR)阻尼器的4层框架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建模,系统讨论该结构在2种控制策略作用下的隔震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经典的bang-bang控制策略,采用模糊控制策略能同时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基底位移与上部结构的加速度... 该研究通过对配置磁流变(MR)阻尼器的4层框架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建模,系统讨论该结构在2种控制策略作用下的隔震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经典的bang-bang控制策略,采用模糊控制策略能同时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基底位移与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响应,从而实现隔震性能的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磁流变阻尼器 隔震结构 地震响应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半刚性连接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13
作者 朱延章 王琪 《安徽建筑》 2025年第2期60-63,共4页
为研究装配式半刚性连接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文章通过对一座6层框架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装配式半刚性连接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表现为“强柱弱梁、强节点”型屈服机制,塑性铰均出现在半刚性节点处... 为研究装配式半刚性连接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文章通过对一座6层框架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装配式半刚性连接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表现为“强柱弱梁、强节点”型屈服机制,塑性铰均出现在半刚性节点处,该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装配式 屈服机制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旧建筑安全性鉴定及抗震鉴定探析
14
作者 李根 《全面腐蚀控制》 2025年第2期130-132,136,共4页
为探讨老旧建筑安全性鉴定及抗震鉴定,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立足老旧建筑面临的问题,以及安全性和抗震鉴定的必要性,分析安全鉴定和抗震鉴定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老旧建筑建成投入使用年限比较长,在人为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的联合影... 为探讨老旧建筑安全性鉴定及抗震鉴定,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立足老旧建筑面临的问题,以及安全性和抗震鉴定的必要性,分析安全鉴定和抗震鉴定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老旧建筑建成投入使用年限比较长,在人为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的联合影响下可能出现不安全情况,通过合理的安全性鉴定和抗震鉴定利于及时发现老旧建筑存在的问题,并为除险加固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指导,从而提升老旧建筑的安全性,保障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建筑 安全性鉴定 抗震鉴定 地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木构件损伤及耐久性研究综述
15
作者 李潇潇 《低温建筑技术》 2025年第1期16-19,共4页
木材是古建筑构件的主要使用材料,它是一种由天然的纤维生物质组成的材料,在自然的生长环境下会产生缺陷且具有随机性。损伤缺陷常见的有木节、裂纹、腐朽、虫蛀,人为因素如构造营造形式及地基状况,环境因素如地震、酸雨、风蚀、紫外线... 木材是古建筑构件的主要使用材料,它是一种由天然的纤维生物质组成的材料,在自然的生长环境下会产生缺陷且具有随机性。损伤缺陷常见的有木节、裂纹、腐朽、虫蛀,人为因素如构造营造形式及地基状况,环境因素如地震、酸雨、风蚀、紫外线等外部因素对木制构件的影响,这些都对古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造成潜在的威胁。为探究影响古建筑木结构损伤及耐久性的作用因素,文中综合分析木结构构件的损伤特性、识别方法及耐久性提升并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最新研究成果,得出了研究前景、科研探索方向的参考性分析意见,为研究木结构古建筑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保护 木结构损伤 承载能力 损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弯型钢组合墙体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16
作者 薛扬 王静峰 孙益轩 《工程与建设》 2025年第1期201-204,219,共5页
冷弯薄壁型钢住宅体系是一种轻钢房屋建筑体系,该建筑体系具有布局灵活、便于施工、自重轻、污染小、产业化程度高等优势。在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大背景下,冷弯型钢住宅体系可以很好地契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目标... 冷弯薄壁型钢住宅体系是一种轻钢房屋建筑体系,该建筑体系具有布局灵活、便于施工、自重轻、污染小、产业化程度高等优势。在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大背景下,冷弯型钢住宅体系可以很好地契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目标。该体系自引入我国以来,众多学者对其构件及体系展开研究,从低层发展到多层,形成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对此类体系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一定的作用。组合墙体作为该体系的主要受力构件,其抗震性能对整体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组合墙体的抗震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冷弯型钢组合墙体构造组成的角度,总结了冷弯型钢组合墙体中面板的布置和材料组成、轻钢骨架的布置和填充材料等因素对墙体的抗震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薄壁型钢 组合墙体 抗震性能 构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无柱平顶结构地铁车站抗震分析
17
作者 张启良 《智能城市》 2025年第1期148-151,共4页
无柱地铁车站的抗震性能是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以济南某地下两层无柱地铁车站为研究背景,基于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 GTS-NX,在E2、E3地震作用下,通过时程分析法对大跨度无柱平顶结构地铁车站进行抗震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种地震... 无柱地铁车站的抗震性能是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以济南某地下两层无柱地铁车站为研究背景,基于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 GTS-NX,在E2、E3地震作用下,通过时程分析法对大跨度无柱平顶结构地铁车站进行抗震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种地震作用下,结构板最大相对位移位于顶板支座处,但同一层板最大相对位移数值趋于接近;无柱车站下层结构的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大于上层结构的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角;无柱车站结构板的弯矩和轴力值由跨中向支座处逐渐增大,最大弯矩和轴力值分布在结构板支座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 无柱平顶结构 抗震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分析
18
作者 吕冬雪 《新材料·新装饰》 2025年第5期117-120,共4页
混凝土建筑是目前最常见的建筑类型之一,文章基于相关背景,从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理论、原则及要求入手,对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参数加以分析,进而提出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要点,包括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抗震结构构件的... 混凝土建筑是目前最常见的建筑类型之一,文章基于相关背景,从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理论、原则及要求入手,对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参数加以分析,进而提出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要点,包括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抗震结构构件的设计、抗震技术的应用等,并阐述了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未来趋势,旨在提升混凝土建筑抗震设计性能,进而推动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建筑 抗震结构设计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折减系数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局限性
19
作者 曹军岭 邢鹏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1期22-24,共3页
为了研究周期折减系数对结构地震位移的影响,建立4个计算模型进行分析,并对比计算结果。结构计算忽略填充墙刚度时,会同时导致地震内力的低估和地震位移的高估。周期折减系数法计算地震效应时仅提高了地震作用力并未提高结构计算刚度,... 为了研究周期折减系数对结构地震位移的影响,建立4个计算模型进行分析,并对比计算结果。结构计算忽略填充墙刚度时,会同时导致地震内力的低估和地震位移的高估。周期折减系数法计算地震效应时仅提高了地震作用力并未提高结构计算刚度,所以低估的内力可采用周期折减系数法进行调整,而高估的位移不仅无法用该法正确调整,反而会再次放大。对于高估的位移,即使不做调整也偏于安全。对于低阶振型周期为T_(g)~5T_(g)(T_(g)为特征周期)的填充墙较均匀的结构,周期折减系数取0.7进行抗震分析,地震位移计算结果会达到实际值的2.0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刚度 地震位移 周期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设计探析
20
作者 宿专青 《新材料·新装饰》 202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现阶段,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重量及高度较大,对工程结构稳定性要求较高,为了促进建筑领域的稳定发展,需提升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积极开展建筑工程结构加固设计,... 现阶段,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重量及高度较大,对工程结构稳定性要求较高,为了促进建筑领域的稳定发展,需提升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积极开展建筑工程结构加固设计,以提升结构的稳定性。基于此,文章先阐述了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方法,并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设计的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建筑领域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设计 截面加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