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9,9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社区的阿尔茨海默病三级综合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1
作者 王颖 孙亮 +16 位作者 王刚 李春波 周厚广 杜怡峰 曹云鹏 汪凯 张杰文 姚尧 唐尚锋 井玉荣 徐启华 彭希哲 胡予 齐海梅 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预防医学会老年健康与老年病防治专委会 上海市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协会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7,共11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类型。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AD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疾病与照护负担,成为国际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痴呆防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类型。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AD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疾病与照护负担,成为国际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痴呆防治计划,注重以社区为本的综合防治,当前我国社区AD防治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社区工作开展相对无序。为响应我国痴呆防治促进行动计划,实现"健康老龄化"战略目标,本共识基于三级预防理念,结合AD疾病进程特点,研制适用于我国社区开展的AD综合防治策略,旨在为社区AD防治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为我国社区AD防治模式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预防卫生服务 社区 综合防治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构建中老年人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参考值
2
作者 张茜 周伟燕 +5 位作者 陈慧毅 王萌 刘文松 王丽娟 张嘉琦 李传保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增龄变化特征,并建立hs-cTnT第99百分位数参考上限(99th URL)的参考值。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北京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门诊患者的hs-cTnT检测数据,选取45~85岁,排除患心脏疾病及影响...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增龄变化特征,并建立hs-cTnT第99百分位数参考上限(99th URL)的参考值。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北京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门诊患者的hs-cTnT检测数据,选取45~85岁,排除患心脏疾病及影响心脏的慢性疾病患者,最终纳入5677人,年龄(65±10)岁。多元线性回归评估中老年人的性别和年龄对hs-cTnT浓度的影响程度,并利用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绘制中老年人不同性别hs-cTnT的百分位数曲线,以建立中老年人的99th URL参考值。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和性别对中老年人hs-cTnT水平均有影响(β_(60-69岁)=1.399,β_(≥70岁)=5.306,β_(性别)=-2.650,均P<0.001)。男性和女性hs-cTnT数据均服从Box-Cox-Cole-Green(BCCG)分布,根据性别分别拟合对应hs-cTnT的25th、50th、75th和99th百分位数曲线,男性及女性hs-cTnT的不同百分位数值随增龄均呈增高趋势,各个年龄组男性99th值均高于女性。结论基于GAMLSS法建立中老年人hs-cTnT连续参考区间,为我国中老年人的参考值提供理论依据,对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肌钙蛋白 参考值 中老年人 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
原文传递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老年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刘文正 马玉环 +6 位作者 闫秀娥 常虹 姚炜 王迎春 郑炜 张耀朋 黄永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老年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主要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后续优化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老年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主要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后续优化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PEG的老年ALS患者(≥60岁)的临床数据资料(包括一般情况、ALS病程进展、合并疾病、手术资料及相关并发症等),分析纳入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分析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40例患者,平均(68.2±5.9)岁,其中男性69例(49.3%),平均(68.4±6.5)岁;女性71例(50.7%),平均(67.7±6.0)岁。139例手术成功(99.3%),1例未完成的原因为术中误吸所致呼吸骤停。术后并发症出现36例(25.7%),包括伤口感染9例(6.4%)、腹腔感染1例(0.7%)、吸入性肺炎21例(15.0%)、造瘘口局部渗漏1例(0.7%)、一过性发热2例(1.4%),住院期间死亡2例(1.4%)。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发病时长≤1年(β=-1.219,SE=0.527,P=0.020,OR=0.295,95%CI:0.099~0.804)和半坐位(β=-1.211,SE=0.528,P=0.022,OR=0.298,95%CI:0.100~0.813)会显著影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且均为保护性因素(β<0,OR<1)。结论对于老年ALS患者而言,PEG是一种安全的肠内营养方法。吸入性肺炎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早期手术和采用半坐位的手术方式能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老年 吸入性肺炎
原文传递
老年与非老年肺癌患者发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的临床特征比较
4
作者 王艳 许小毛 +3 位作者 陈起航 方芳 李琳 柯会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总结并比较老年与非老年肺癌患者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发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 pneumonitis,CI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内科... 目的总结并比较老年与非老年肺癌患者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发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 pneumonitis,CI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内科自2016年5月至2024年4月接受ICIs治疗后发生CIP的61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比分析≥65岁和<65岁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纳入的61例患者中,<65岁组26例,年龄39~64(56.3±5.6)岁,其临床分级分别为:5例G1、12例G2、7例G3、2例G4,共计12例患者完成支气管镜检查、17例患者发生CIP后应用激素治疗、20例患者因发生CIP永久停用免疫治疗、1例患者CIP治疗好转后继续用药,无患者因CIP原因死亡;≥65岁组共计35例,年龄65~83(71.9±4.9)岁,其临床分级分别为:4例G1、22例G2、5例G3、4例G4,共计21例患者完成支气管镜检查、31例患者发生CIP后应用激素治疗、30例患者因发生CIP永久停用免疫治疗、1例患者CIP治疗好转后继续用药,无患者因CIP原因死亡。与<65岁组患者比较,≥65岁组患者CIP发生的中位时间更短[2(1,4)个月比5.5(2,8)个月,Z=-3.231,P=0.001],发生CIP后应用激素治疗比例更高[88.57%(31例)比65.38%(17例),χ^(2)=4.704、P=0.030],两组患者发生CIP症状及胸部影像学特征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65岁老年肺癌患者应用ICIs后发生CIP的中位时间更短,早期识别诊断后应用激素治疗的临床结局与<65岁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肺炎
原文传递
中国老年人不同休闲爱好对日常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贾娜 郭永盛 +6 位作者 曹杨 雷少元 曾学寨 齐欣 张秋霞 李娟 刘德平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7,共8页
目的评估中国老年人不同休闲爱好类型对日常行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基于第4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在调查老年人社区娱乐兴趣爱好的选项中,我们将散步、打球、跳舞等需... 目的评估中国老年人不同休闲爱好类型对日常行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基于第4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在调查老年人社区娱乐兴趣爱好的选项中,我们将散步、打球、跳舞等需要体力活动参与的项目定义为动态爱好;将读书、看电视、画画等不需要体力活动参与的项目定义为静态爱好。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Qol five dimension scale,EQ5D)-3L量表评估生活质量。先筛选出2017—2019连续3年保持了动态或静态爱好习惯的老年人,采用重复测量方差方法分析不同时间不同休闲爱好类型和ADL评分、生活质量的关系。再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文化程度和慢性疾病等因素后进行比较,应用5种机器学习算法挑选最优模型预测ADL完全独立和EQ5D效应值为1。基于最优预测模型进行Shapley线性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和全局分析。结果2017—2019年连续3年均参与调查的老年人为4912名,连续3年均保持同一爱好习惯的人数为2594名,其中男性1362名、女性1232名,年龄为(70.81±6.71)岁。动态休闲爱好组和静态休闲爱好组老年人的ADL评分和EQ5D分数在不同时间水平、爱好分组水平和交互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静态爱好组,动态爱好组的老年人ADL功能更好、EQ5D分数更高,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预测ADL完全独立,动态爱好这一因素的SHAP值排第2位;对于预测EQ5D加权值为1,动态爱好的SHAP值排第9位。动态爱好类型对日常活动能力完全独立和EQ5D加权值为1具有正向作用趋势。结论相比于静态爱好,坚持动态爱好的老年人具有更好的日常行动能力和更高的生活质量,动态爱好对日常生活能力完全独立和EQ5D加权值为1有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活动 生活质量 体力活动
原文传递
尿8-氧化鸟嘌呤核苷对衰弱老年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6
作者 常杰 温伟 +7 位作者 全锦花 黄大海 付春毅 王凡 蔡剑平 马亚情 党亚敏 陈超杰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尿8-氧化鸟嘌呤核苷(8-oxo-7,8-dihydroguanosine,8-oxoGuo)对衰弱老年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于北京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的62例... 目的探讨尿8-氧化鸟嘌呤核苷(8-oxo-7,8-dihydroguanosine,8-oxoGuo)对衰弱老年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于北京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的62例衰弱老年脓毒症患者,根据28 d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尿液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尿液中RNA氧化标志物8-oxoGuo水平。结果共纳入62例衰弱老年脓毒症患者,年龄(85.1±6.3)岁,其中28 d死亡组36例、存活组2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活组体温、血降钙素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尿8-oxoGuo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平均动脉压高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尿8-oxoGuo与衰弱老年脓毒症患者血降钙素原和SOFA均呈正相关(r=0.426、0.76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8-oxoGuo、SOFA是衰弱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36、1.427,P=0.006、0.002)。尿8-oxoGuo、SOFA预测衰弱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1、0.741,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尿8-oxoGuo对衰弱老年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鸟嘌呤核苷酸类 衰弱
原文传递
生命历程视角下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管理:来自柳叶刀痴呆症委员会和最新的循证证据
7
作者 艾亚婷 王云翠 胡慧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2024年《柳叶刀》痴呆症委员会更新了自2020年报告以来的新研究成果,为痴呆症预防、干预和护理提供了新的令人鼓舞的证据。本文深入探讨了报告中关于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目前,较明确的认知障碍风险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较低、听力下降、... 2024年《柳叶刀》痴呆症委员会更新了自2020年报告以来的新研究成果,为痴呆症预防、干预和护理提供了新的令人鼓舞的证据。本文深入探讨了报告中关于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目前,较明确的认知障碍风险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较低、听力下降、高血压、吸烟、肥胖、抑郁症、缺乏身体活动、糖尿病、过量饮酒、创伤性脑损伤、社会孤立和空气污染,此外,视力障碍和高浓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被新增入风险因素之列。本文对这14个明确的风险因素的最新循证证据及其潜在机制进行了梳理,提炼了预防认知障碍的潜在机制和贯穿生命历程的风险管理模型。通过消除这14个风险因素,理论上可预防高达45%的痴呆症。最后,我们对未来认知障碍风险因素管理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风险因素 痴呆 循证
原文传递
共病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影响
8
作者 郝燕婷 张帆 +1 位作者 张华 张福春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1-316,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共存慢病的数量以及类型[高危(high risk,HR)和风险(at risk,AR)]与年龄≥65岁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9... 目的分析老年共存慢病的数量以及类型[高危(high risk,HR)和风险(at risk,AR)]与年龄≥65岁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住院的老年CAP患者的基本信息及诊疗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共存慢病的数量以及类型与老年CAP患者院内死亡之间的关联。结果共纳入2466例年龄≥65岁的老年CAP患者,年龄80(74,85)岁,发生院内死亡的病例共428例(17.36%)。合并HR慢病的老年CAP患者,其院内死亡风险增加[比值比(odds ratio,OR)=1.81、95%CI:1.44~2.28、P<0.001],合并AR慢病者,院内死亡风险明显增加(OR=15.72、95%CI:7.39~33.42、P<0.001)。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随着AR慢病数量的增加而显著上升(OR从5.46增加至44.72)。当≥3个AR慢病叠加HR慢病时,其院内死亡风险最高(OR=85.56、95%CI:19.86~368.67、P<0.001)。与老年CAP患者院内死亡关联最重要的慢病为慢性肝脏疾病,重要性系数为0.258。结论共存慢病的类型、数量以及叠加均会显著增加老年CAP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因此,临床工作中遇到老年CAP患者合并多种慢病时,需高度重视共病的诊治,以降低其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共病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老年恶性肿瘤合并肌少症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石艳清 韩晖 洪华山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1,共6页
肌少症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率高,二者常形成恶性循环。肌少症增加老年患者恶性肿瘤治疗不良反应甚至死亡风险;恶性肿瘤进展及肿瘤相关的某些治疗可能导致肌少症患病风险增加或程度加重,加剧老年人躯体功能障碍。除了恶性肿瘤晚期... 肌少症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率高,二者常形成恶性循环。肌少症增加老年患者恶性肿瘤治疗不良反应甚至死亡风险;恶性肿瘤进展及肿瘤相关的某些治疗可能导致肌少症患病风险增加或程度加重,加剧老年人躯体功能障碍。除了恶性肿瘤晚期进入缓和治疗阶段,建议老年患者在恶性肿瘤确诊时及肿瘤相关治疗开始前可进行肌少症筛查,必要时进行较全面的老年评估,提高肌少症检出率、明确肌少症的风险因素。结合干预目标、肿瘤治疗阶段、躯体功能等因素,权衡获益与风险,在老年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实行包含个体化营养治疗、渐进式抗阻训练的整体照料,保持或改善骨骼肌量、力量和躯体功能,改善老年恶性肿瘤合并肌少症患者预后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肌少症 营养治疗 渐进性抗阻训练
原文传递
老年人肿瘤的中西医协同治疗策略
10
作者 黄飞 闫晓光 +1 位作者 陈雨 李文瑞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288,共6页
老年人肿瘤的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诊疗过程缺乏确切的临床依据及试验证据,导致治疗面临诸多困局,容易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中西医协同、取长补短,可以很大程度上破除困局,以确保老年肿瘤患者能承受系统、全面、高负... 老年人肿瘤的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诊疗过程缺乏确切的临床依据及试验证据,导致治疗面临诸多困局,容易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中西医协同、取长补短,可以很大程度上破除困局,以确保老年肿瘤患者能承受系统、全面、高负荷的肿瘤治疗,中医药可以全程参与老年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积极发挥或主、或从、或辅、或先、或后的各类作用。本文借用中医"正"、"邪"概念,"正"代表"人的状态"、"邪"表示"肿瘤的状态",并依据两种状态的不同,分别从正强邪盛、正盛邪弱、正虚邪盛、正虚邪弱这4种情形,系统讨论老年人肿瘤的中西医协同治疗策略。正强邪盛,采用西医主导,中医药全程辅助的治疗策略;正盛邪弱,中西医协同的治疗策略是治疗早期西医主导,治疗后期中医主导;正虚邪盛,此状态的中西医协同治疗策略为中医主导或中西并重;正虚邪弱,中西医协同的治疗策略为中医为先导,贯穿始终,西医随机应变,看准时机,精准介入。通过准确判断"正"、"邪"状态,采用相应的中西医协同治疗策略,可以显著调整老年肿瘤患者的身体状态,提高免疫力,改善脏器功能,提升肿瘤治疗的承受力,缓解并发症,减轻不良反应,确保老年肿瘤患者能最大程度完成肿瘤的系统治疗,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有效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医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日常体育锻炼与衰弱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马钊 王建军 +4 位作者 褚科 丁钥 吕梦龙 王筝 王华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研究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日常体育锻炼与其衰弱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医院内科住院的符合条件的老年患者,采用FRAIL衰弱筛查量表进行衰弱筛查,通过入院时问卷调查对老年患者住院前日常体育... 目的研究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日常体育锻炼与其衰弱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医院内科住院的符合条件的老年患者,采用FRAIL衰弱筛查量表进行衰弱筛查,通过入院时问卷调查对老年患者住院前日常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评估,经相关性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533例符合条件的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69例(50.5%)、女性264例(49.5%),年龄60~93(75.0±6.6)岁;衰弱者129例(24.2%)、衰弱前期者296例(55.5%)、无衰弱者108例(20.3%)。每周锻炼次数≥5次者328例(61.5%)、每周几乎不锻炼者102例(19.1%)。日常体育锻炼次数与FRAIL衰弱量表评分呈负相关性(r=-0.576,P<0.001)。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常体育锻炼次数与老年住院患者的衰弱风险相关,是降低衰弱发生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OR=0.56,95%CI:0.49~0.65,P<0.001)。结论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日常体育锻炼次数与衰弱状态密切相关,是降低该人群衰弱发生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增加这部分人群的日常体育锻炼频次是降低衰弱风险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住院患者 日常体育锻炼 衰弱
原文传递
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与挑战
12
作者 高超 潘麒羽 石婧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0-255,共6页
当今世界正面临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复杂,突出特征为多种慢性疾病的共病现象普遍存在,同时老年综合征的发病率显著增高。本文简述我国老年医学在流行病学、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预... 当今世界正面临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复杂,突出特征为多种慢性疾病的共病现象普遍存在,同时老年综合征的发病率显著增高。本文简述我国老年医学在流行病学、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预防保健等领域取得的进展,讨论未来面临的挑战及研究热点,以期为老年医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医学 衰老 临床医学 健康老龄化
原文传递
老年人结直肠癌的诊治
13
作者 胡雪晴 赵赟博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9-276,共8页
结直肠癌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针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屈指可数,临床肿瘤医生给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制定诊疗策略时常无据可依,现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全程管理、综合评估、治疗和随访策略进行概述,旨在为提... 结直肠癌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针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屈指可数,临床肿瘤医生给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制定诊疗策略时常无据可依,现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全程管理、综合评估、治疗和随访策略进行概述,旨在为提高老年人结直肠癌的防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结肠肿瘤 多学科诊疗 老年综合评估
原文传递
老年药学服务的特点和思考
14
作者 朱愿超 金鹏飞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老年药学对提高老年人合理用药水平、促进健康长寿起到重要作用。老年药学服务是老年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老年人群的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老年药学服务的概念和目标,从药动学改变、药效学改变、多病共存和多重用药... 老年药学对提高老年人合理用药水平、促进健康长寿起到重要作用。老年药学服务是老年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老年人群的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老年药学服务的概念和目标,从药动学改变、药效学改变、多病共存和多重用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意识和用药依从性差4个方面分析了老年药学服务的特殊性。阐述了老年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服务、优化服务和增强服务3个方面。同时,介绍了老年药学健康发展的主要策略,包括扩大老年药学服务的覆盖范围、扩充能提供老年药学服务的药师队伍、增强全国范围内适老化改革等,以期为我国老年药学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门诊医疗 老年药学
原文传递
自噬缺陷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改变
15
作者 李敏 黄俊宇 魏珍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0,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自噬缺陷(autophagy defects)在AD病理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自噬缺陷通过诱导Aβ蛋白沉积、...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自噬缺陷(autophagy defects)在AD病理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自噬缺陷通过诱导Aβ蛋白沉积、tau蛋白聚集、神经元丢失、突触损伤、神经炎症以及线粒体功能受损等病理改变可能促进AD的发展。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自噬缺陷的发生机制,分析其如何影响AD的病理改变,并探讨针对自噬缺陷的潜在治疗策略,以期为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缺陷 阿尔茨海默病 Aβ蛋白沉积 tau蛋白聚集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老年精神疾病住院患者多重用药现状与合理使用的探讨
16
作者 牛梦溪 刘珊珊 +5 位作者 庄红艳 臧彦楠 鲍爽 贾菲 李鹏飞 张庆娥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5,共7页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多重用药问题愈发凸显。这些患者因认知功能衰退和抑郁情绪,更易面临用药风险,且常常因躯体疾病控制不佳使得治疗更为复杂。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管理策略,重点强调了药师在药物审查...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多重用药问题愈发凸显。这些患者因认知功能衰退和抑郁情绪,更易面临用药风险,且常常因躯体疾病控制不佳使得治疗更为复杂。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管理策略,重点强调了药师在药物审查中的主导作用,全面评估药物的风险、效益以及患者的依从性。本文提倡要深入考量患者的临床需要和个人偏好,强调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通过有效沟通达成用药共识。同时,合理运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作为辅助工具,以提高用药决策的科学性。此外,药师通过科学规范的方法精简用药方案,并鼓励患者或家属积极参与自我管理,从而提升患者对治疗调整的接受度和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药物疗法 精神障碍 药物疗法 药物相互作用 住院患者
原文传递
应用德尔菲法开发适用于基层的老年痴呆防治促进培训课程
17
作者 马昕 张明 +7 位作者 李涛 解恒革 唐毅 张海峰 夏梦梦 陈庆岭 于欣 王华丽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5,共8页
目的开发适用于基层的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专项培训教程方案,以满足全国完成痴呆防治促进行动主要任务的需要。方法共44名专家参与了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对基于老年痴呆防治现状编制的教程方案初稿的内容框架进行重要性评价、实用度评级... 目的开发适用于基层的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专项培训教程方案,以满足全国完成痴呆防治促进行动主要任务的需要。方法共44名专家参与了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对基于老年痴呆防治现状编制的教程方案初稿的内容框架进行重要性评价、实用度评级以及易推广度评价,并提供具体修改和补充建议。结果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为95.5%,回收有效率为90.9%,专家权威系数为0.91,专家打分Kendall协调系数(W)=0.316,P<0.001。最终确定记忆门诊工作基础、全程管理实务技能、照护者团体辅导技术以及照护者技能实务4个课程模块,各模块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92~4.95,变异系数为0.044~0.063;实用度赋值均数为4.78~4.92,变异系数为0.055~0.098;易推广度赋值均数为4.28~4.65,变异系数为0.140~0.203。4个模块共包括55项具体课程内容条目,各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76~5.00,变异系数为0.000~0.121;实用度赋值均数为4.55~4.98,变异系数为0.031~0.150;易推广度赋值均数为4.00~4.83,变异系数为0.091~0.245。结论教程方案涵盖4个模块和55个具体课程内容条目,专家对于各模块和各条目的意见协调且集中,教程方案具有较好的重要性、实用度、易推广度评价等级,能够满足完成痴呆防治促进行动主要任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全程管理 培训教程 德尔菲法
原文传递
肝脏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的表达特征
18
作者 刘周英 杜俊 +3 位作者 张劲松 刘龙腾 刘东戈 杨重庆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评估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Alpha-thalassemia-mental rebardation X-linked,ATRX)免疫组化染色在其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病理科2014年至2023年诊断的7例肝脏血管...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评估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Alpha-thalassemia-mental rebardation X-linked,ATRX)免疫组化染色在其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病理科2014年至2023年诊断的7例肝脏血管肉瘤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TRX表达情况。结果患者中6例为体检时偶然发现,1例因腹痛就诊。6例患者为多发结节,仅有1例为单发结节。镜下形态多样,高分化血管肉瘤可见肝板萎缩,肝窦内衬覆肿瘤细胞,低分化血管肉瘤细胞异型性较大,需要与其他肉瘤相鉴别。肿瘤细胞均表达血管内皮标记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CD31)、造血祖细胞抗原(CD34)及Ets相关基因(Ets related-gene,ERG)等,并有4例中-低分化血管肉瘤肿瘤细胞出现ATRX表达缺失。结论肝血管肉瘤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及形态学,并辅以血管标记及ATRX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正确的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肉瘤 肝脏 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
原文传递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衰弱变化及影响因素的探究
19
作者 杨一帆 杨华昱 +6 位作者 刁宗礼 刘旭 姚兰 王丽妍 石小天 李旭 马清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探究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衰弱的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北京友谊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完成基线衰弱评估(T0),并且合并新型冠状病... 目的探究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衰弱的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北京友谊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完成基线衰弱评估(T0),并且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老年患者。衰弱评估采用Fried衰弱表型,将患者分为无衰弱、衰弱前期及衰弱。随访6个月,分别于感染后1个月(T1)、3个月(T2)及6个月(T3)进行衰弱评估。应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探究衰弱变化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非衰弱患者进展为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幸存老年MHD患者130例,年龄66(63,71)岁,男性62例(47.7%)。感染后6个月时,幸存患者的衰弱评分基本恢复至基线水平,其中72例(55.4%)患者能够维持或改善至无衰弱或衰弱前期,9例(6.9%)患者进展为衰弱前期,18例患者(13.8%)进展为衰弱,31例(23.8%)患者维持衰弱状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握力(OR=6.30,95%CI:1.48~26.73)及全因住院(OR=5.01,95%CI:1.19~21.03)是非衰弱患者进展为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数幸存老年MHD患者在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6个月时衰弱状态恢复至基线水平或较前改善。低握力及全因住院的非衰弱患者更容易进展为衰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血液透析 衰弱
原文传递
浙江省安宁疗护患者癌痛药物的应用及管理分析
20
作者 顾梦婷 夏燕飞 +5 位作者 杨一龙 项巧珍 张宇 柴栖晨 褚娇娇 陈新宇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58,共6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11个地市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的癌痛管理和临床实践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从2023年5月22日至29日,全省安宁疗护从业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癌痛管理现状、医务人员癌痛管理实践情况、医务人员对癌痛自控镇... 目的了解浙江省11个地市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的癌痛管理和临床实践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从2023年5月22日至29日,全省安宁疗护从业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癌痛管理现状、医务人员癌痛管理实践情况、医务人员对癌痛自控镇痛治疗癌痛的认知3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调研。结果共收集到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198家医院505份调研问卷。二、三级医疗机构中85.71%(198/231)的医务人员参与肿瘤患者的癌痛管理;针对爆发痛最常用的处理措施是口服镇痛药物[38.53%(89/231)];37.66%(87/231)的医务人员所在医疗机构开展了自控镇痛装置技术。结论安宁疗护的癌痛管理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理论培训,提供基本镇痛药物配备,尽快形成全流程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息疗法 疼痛 镇痛 病人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