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699篇文章
< 1 2 2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腔浆液黏液腺错构瘤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曲喆 王玉芝 +1 位作者 秦东瑞 李红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鼻腔浆液黏液腺错构瘤(SMH)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方法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39.75岁。主要症状是单侧鼻塞及脓涕,3例病变位于钩突,1例病变位于中鼻甲。结果所有患... 目的通过回顾鼻腔浆液黏液腺错构瘤(SMH)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方法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39.75岁。主要症状是单侧鼻塞及脓涕,3例病变位于钩突,1例病变位于中鼻甲。结果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SMH,表现为黏膜下呈簇状或小叶状增生的浆液黏液腺、导管。免疫组化结果:CK7、CK19为弥漫性阳性,S100、p63、EMA为局灶性阳性。随访6~48个月,均未复发。结论鼻腔SMH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病理学表现独特,手术彻底切除病变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浆液黏液腺错构瘤 病理诊断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组筛房向筛区外扩展的识别及意义
2
作者 刘锦峰 王彦君 +1 位作者 朱梦媛 何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熟知鼻窦相关解剖是安全有效地开展内镜鼻窦手术(ESS)的前提,而鼻窦解剖存在极大的变异,因此鼻科医生在ESS术前均需细致阅片。筛窦的气化变异决定了ESS中各个鼻窦开放的难易程度,因此术前识别筛窦的气化变异尤其重要。后组筛房也具有极... 熟知鼻窦相关解剖是安全有效地开展内镜鼻窦手术(ESS)的前提,而鼻窦解剖存在极大的变异,因此鼻科医生在ESS术前均需细致阅片。筛窦的气化变异决定了ESS中各个鼻窦开放的难易程度,因此术前识别筛窦的气化变异尤其重要。后组筛房也具有极大的变异特征,可以向眶上、眶下以及蝶骨体不同区域扩展。我们基于前期研究以及近期文献,将后组筛房扩展的影像解剖做一回顾,主要包括其气化来源、所在位置、毗邻结构和内镜手术学意义等,希望提升鼻科医师对此类变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窦 后组筛窦 蝶筛气房 筛上颌窦 解剖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马珠单抗治疗阿司匹林加重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陈子琦 张敏 +3 位作者 沈暘 杨玉成 洪苏玲 柯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治疗阿司匹林加重性呼吸系统疾病(AER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的AERD患者32例,比较治疗前后的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 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治疗阿司匹林加重性呼吸系统疾病(AER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的AERD患者32例,比较治疗前后的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息肉评分(NPS)、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LMS)、宾夕法尼亚大学嗅觉识别测试(UPSIT)评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肺功能、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经24周奥马珠单抗治疗后,患者流涕及头面部胀痛VAS评分无明显改善,鼻塞及嗅觉减退VAS评分下降、UPSIT评分明显升高(P<0.05),提示鼻部症状改善。治疗后NPS、LMS及汉化版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SNOT-22)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提示鼻窦炎症明显控制,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改善、FeNO下降、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升高,提示下气道炎症控制、症状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明显下降(P<0.05)。270次注射中不良反应为0.3%,提示安全性良好。结论应用奥马珠单抗能有效控制AERD上下气道炎症,疗效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加重性呼吸系统疾病 奥马珠单抗 哮喘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入路切除咽旁隙良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姚佳昕 闫贺磊 +4 位作者 陈慧红 李果 王行炜 黄东海 刘勇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比较传统经颈入路、内镜辅助下经颈入路及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3种术式切除咽旁隙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3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59例原发性咽旁隙良性肿瘤患者接受传统经颈、内镜辅... 目的比较传统经颈入路、内镜辅助下经颈入路及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3种术式切除咽旁隙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3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59例原发性咽旁隙良性肿瘤患者接受传统经颈、内镜辅助下经颈、内镜辅助下经口3种手术方式之一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χ^(2)检验比较其手术情况及预后等资料。结果3种手术术中出血量(F=2.64,P=0.074)、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F=2.44,P=0.091)、引流量(F=2.88,P=0.060)和术后出院时间(F=0.77,P=0.464)无明显差异,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与内镜辅助下经颈、传统经颈入路相比可缩短手术时间(F=10.70,P<0.001),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χ^(2)=9.426,P=0.009)。结论本研究3种手术入路均安全可行,能够完全切除肿瘤,并保证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相较于内镜辅助下经颈入路与传统经颈入路具有更小的创伤、更短的手术时间及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内镜操作难度较大,且有较为严格的适应证。因此,需根据症状、体征、肿瘤的性质及影像学特点等灵活选择手术方式,使患者能够最佳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隙良性肿瘤 传统经颈入路 内镜辅助下经颈入路 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及青少年鼻咽部病变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陆兆屹 史雅文 +3 位作者 汪李琴 殷敏 程雷 崔昕燕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及青少年鼻咽部恶性肿瘤的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误诊情况,探讨诊疗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方法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22年12月诊治的1480例儿童及青少年鼻咽部病变患者,其中... 目的分析儿童及青少年鼻咽部恶性肿瘤的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误诊情况,探讨诊疗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方法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22年12月诊治的1480例儿童及青少年鼻咽部病变患者,其中恶性肿瘤20例,分析鼻咽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类型及诊疗过程等,探讨诊断过程存在的问题和疏漏。结果鼻咽部恶性肿瘤包括鳞状细胞癌16例,淋巴瘤2例,乳头状腺癌1例,脊索瘤1例。恶性肿瘤病例的初期临床症状以鼻部为主7例,其中4例被误诊为腺样体肥大;以耳部为主5例,其中2例被误诊为单纯分泌性中耳炎;以颈部为主8例,未见误诊。总误诊率达30%(6/30)。误诊患者的确诊前病程长于非误诊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160,P<0.01)。以颈部症状为主的患者确诊前病程短于以鼻部症状为主的患者(Z=-2.078,P<0.05)和以耳部症状为主的患者(Z=-2.372,P<0.05)。结论多种鼻咽恶性肿瘤可能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人群且通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其中以鼻部和耳部症状为主的患者尤其容易被误诊,临床上应注意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部病变 恶性肿瘤 儿童及青少年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徐秀钦 赵琪余 +3 位作者 沈暘 杨玉成 洪苏玲 柯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
嗅觉功能障碍是慢性鼻窦炎(CRS)患者就诊时的常见主诉之一,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引起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内镜鼻窦手术(ESS)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ESS对伴嗅觉功能障碍的CRS患者... 嗅觉功能障碍是慢性鼻窦炎(CRS)患者就诊时的常见主诉之一,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引起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内镜鼻窦手术(ESS)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ESS对伴嗅觉功能障碍的CRS患者嗅觉改善的有效率为25%~100%,变化范围较大,而影响CRS患者嗅觉功能的各项主客观指标也是临床所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对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内镜鼻窦手术 嗅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扁桃体出血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7
作者 胡娟娟 杨慧 +4 位作者 钱应雪 王彬彬 雷竹君 吕丹 邹剑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自发性扁桃体出血(STH)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病因复杂且隐匿,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为咽部局部感染。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作出判断,其治疗主要根据病因及出血情况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病... 自发性扁桃体出血(STH)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病因复杂且隐匿,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为咽部局部感染。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作出判断,其治疗主要根据病因及出血情况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病因治疗、支持治疗和止血治疗,如上述方法无效,在排除凝血系统、高血压等疾病后,应果断实施缝扎、扁桃体切除术、颈外动脉结扎术、选择性动脉造影及栓塞术等方法。本文就STH的发病原因以及诊治原则作一综述,以期为耳鼻咽喉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扁桃体出血 病因分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突聋与心血管系统及精神神经系统的关联性
8
作者 方延青 徐江红 +1 位作者 陈兵 舒易来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00-105,110,共7页
特发性突聋(即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病因不明,可能原因为病毒感染、血管、免疫、代谢及遗传因素等。尽管对突聋病因的探究持续不断,但目前仍无确切结论。既往研究多基于个体临床检验报告等相对微观层面,随着病... 特发性突聋(即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病因不明,可能原因为病毒感染、血管、免疫、代谢及遗传因素等。尽管对突聋病因的探究持续不断,但目前仍无确切结论。既往研究多基于个体临床检验报告等相对微观层面,随着病例资料电子化与集成化,大数据分析技术极大地助力了疾病相关的科研工作。得益于此,以英文发表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地聚焦于宏观层面,即利用基于人群数据库进行突聋与其他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有助于从多层面、多维度对突聋病因进行归纳和调研,但结果尚有出入,也未见相关综述,不利于直接览读。因此,本文主要从大数据角度,针对突聋与心血管系统及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关联性进行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队列研究 心血管系统 精神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梭形细胞肉瘤1例
9
作者 王文晴 朱梦迪 +2 位作者 孙春晓 孙思思 周慧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86-88,共3页
喉部恶性肿瘤主要是上皮来源的肿瘤,98%为鳞状细胞癌[1],而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肉瘤发病率较低,占喉部恶性肿瘤不到1%,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目前对于它的生物学行为和诊疗预后尚不完全清楚。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喉梭形细胞肉... 喉部恶性肿瘤主要是上皮来源的肿瘤,98%为鳞状细胞癌[1],而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肉瘤发病率较低,占喉部恶性肿瘤不到1%,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目前对于它的生物学行为和诊疗预后尚不完全清楚。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喉梭形细胞肉瘤1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科 梭形细胞肉瘤 间叶组织 鳞状细胞癌 上皮来源 生物学行为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多维度解析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王璐瑶 王艳杰 +4 位作者 程冯丽 祁雪萍 朱晓佳 史晓熙 赵长青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多维度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究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根据术后组织病理染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分为eCRSwN... 目的多维度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究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根据术后组织病理染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分为eCRSwNP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neCRSwNP),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eCRSwNP发生的潜在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eCRSwN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eCRSwNP组患者睡眠障碍、嗅觉减退、流涕、喷嚏等症状严重程度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SNOT-22)总分均显著高于neCRSwNP组。eCRSwNP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高于neCRSwNP组,且生活质量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低于neCRSwNP组(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哮喘、鼻中隔偏曲(NSD)、外周血EOS计数及比例、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Baso)计数及比例、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评分是eCRSwN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哮喘、外周血EOS百分比、外周血Baso计数、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评分是eCRSwN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eCRSwNP患者临床症状更严重,且易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可有效预测CRSwNP的分型及术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多维度解析 情绪障碍 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技术在检测外耳道真菌菌种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张仪 彭丹 +3 位作者 孙毅 毛承刚 沈敏 姜义道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研究外耳道真菌病的真菌菌种分布,探讨多重PCR技术检测和鉴定外耳道真菌病常见真菌菌种的方法。方法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就诊于荆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37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外耳道标本,采用改良的马丁固体培养基对同一... 目的研究外耳道真菌病的真菌菌种分布,探讨多重PCR技术检测和鉴定外耳道真菌病常见真菌菌种的方法。方法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就诊于荆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37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外耳道标本,采用改良的马丁固体培养基对同一标本的一部分进行了常规培养,培养后提取DNA,PCR扩增及测序鉴定真菌菌种。同时,该标本另一部分直接经DNA提取后,行两次多重PCR,分别使用通用真菌引物和特异性真菌引物,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的条带的长短可鉴定真菌菌种。结果通过传统方法和多重PCR技术行真菌菌种鉴定,本地区137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曲霉菌共128株(93.4%),其中土曲霉73株、黄曲霉24株、黑曲霉18株和烟曲霉13株;念珠菌共9株(6.6%),均为白念珠菌。传统方法需4~7 d,而多重PCR技术6~8 h即可鉴定真菌菌种,对比两组方法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本地区外耳道真菌病患者最常见的真菌菌种是曲霉菌和念珠菌。除了常见菌种,多重PCR技术还可以鉴定高耐药和高致死率的耳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罕见菌种。与传统方法相比,多重PCR技术检测和鉴定外耳道真菌病具有快速、准确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真菌病 菌种鉴定 多重PCR技术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鼻内型神经胶质细胞瘤1例
12
作者 智慧宽 李晶 +2 位作者 徐艳霞 僧东杰 许莹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3-35,共3页
鼻神经胶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异位性疾病,其实质为先天发育异常,并非真正的肿瘤[1]。根据发生位置不同,鼻神经胶质瘤可以分为鼻外型、鼻内型、混合型3种类型。2024年3月河南省儿童医院采用鼻内镜下切除婴幼儿鼻内型神经胶质细... 鼻神经胶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异位性疾病,其实质为先天发育异常,并非真正的肿瘤[1]。根据发生位置不同,鼻神经胶质瘤可以分为鼻外型、鼻内型、混合型3种类型。2024年3月河南省儿童医院采用鼻内镜下切除婴幼儿鼻内型神经胶质细胞瘤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38 d。因自幼发现右侧鼻腔肿物就诊我院,患儿出生17 d时因鼻腔肿物行鼻部MRI检查示右侧筛窦区、鼻腔及鼻咽部囊实性占位,建议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瘤 鼻神经胶质瘤 鼻咽部 MRI检查 异位性疾病 实性占位 儿童医院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聋患者血清SIRT1和PGC-1α表达与血清炎性因子及听力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张玥 阚轩 包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与突发性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听力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突发性聋... 目的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与突发性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听力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突发性聋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听力恢复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另收集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SIRT1、PGC-1α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Pearson法分析患者血清SIRT1、PGC-1α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听力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突发性聋患者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比例高于对照组,SIRT1、PGC-1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s-CRP、IL-1β、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突发性聋患者SIRT1水平与hs-CRP、IL-1β、TNF-α水平分别呈负相关(r=-0.524,-0.384,-0.542,均P<0.05),PGC-1α水平与hs-CRP、IL-1β、TNF-α水平分别呈负相关(r=-0.429,-0.457,-0.624,均P<0.05);其中预后不良组hs-CRP、IL-1β、TNF-α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SIRT1、PGC-1α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RT1、PGC-1α、hs-CRP、IL-1β、TNF-α、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是突发性聋患者听力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SIRT1、PGC-1α在突发性聋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二者与血清炎性因子密切相关,且是听力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 炎症因子 听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泽宇 柴向斌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42-45,共4页
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术后最常用的药物治疗。虽然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可有效减轻与慢性鼻窦炎(CRS)相关的症状,且减少全身副作用,但其在鼻腔内的分布是有限的,主要依赖于其释放介质。皮质类固醇药物洗脱支架是一... 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术后最常用的药物治疗。虽然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可有效减轻与慢性鼻窦炎(CRS)相关的症状,且减少全身副作用,但其在鼻腔内的分布是有限的,主要依赖于其释放介质。皮质类固醇药物洗脱支架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技术,可以将高浓度的皮质类固醇直接且持续地释放至鼻窦黏膜上。目前,药物支架最常用于CRS患者的内镜鼻窦手术(ESS)的术中和术后,可显著改善黏膜炎症及术后症状,并降低鼻息肉的复发。本文综述了两种类固醇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证据,药物支架结合其他局部给药方式可以得到更好的药物分布,为术中及术后联合用药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类固醇药物洗脱支架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糖尿病的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的影响因素及皮质类固醇治疗进展
15
作者 宋瑾 郑聪 李永团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94-99,共6页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SSHL)病因尚不明确,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预后欠佳。近年来由于其患病率明显上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SSHL,临床上常采用改善内耳微循环、抗病毒、解除迷路水肿、高压氧等治疗方法。作为一种严重的疾病...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SSHL)病因尚不明确,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预后欠佳。近年来由于其患病率明显上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SSHL,临床上常采用改善内耳微循环、抗病毒、解除迷路水肿、高压氧等治疗方法。作为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与多种代谢性疾病紧密相关。目前,SSHL的临床研究很少集中于糖尿病患者,本综述分析了伴糖尿病SSHL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及皮质类固醇治疗的相关进展,并对未来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 影响因素 皮质类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环喹溴铵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16
作者 李新玉 杨欢欢 +1 位作者 左逸凡 杨旭东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苯环喹溴铵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持续性中重度AR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单药组(n=50)和联合组(n=50)。单药组给予左西替利嗪口服;联合组在口服左西替利嗪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苯环喹溴铵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持续性中重度AR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单药组(n=50)和联合组(n=50)。单药组给予左西替利嗪口服;联合组在口服左西替利嗪的基础上,给予苯环喹溴铵鼻吸入剂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4周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同时收集患者静脉血,检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水平,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单药组和联合组的VA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治疗2周后,联合组的VAS评分、喷嚏、鼻痒、鼻涕评分低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联合组的VAS评分、喷嚏、鼻痒、鼻涕、鼻塞评分以及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4、IL-6)水平均低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苯环喹溴铵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中重度AR比单用左西替利嗪有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变应性鼻炎 苯环喹溴铵 左西替利嗪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臂干走行变异行气管切开术1例
17
作者 潘晗 程友 徐舒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92-93,共2页
头臂干,也常称为无名动脉,是主动脉弓三大分支中第1支,也是最大支,在胸骨柄中点后方自主动脉弓上缘发出,行向右上方,至右胸锁关节上缘后方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两末支[1]。头臂干变异及其罕见,我科近期会诊发现1例头臂干走行变... 头臂干,也常称为无名动脉,是主动脉弓三大分支中第1支,也是最大支,在胸骨柄中点后方自主动脉弓上缘发出,行向右上方,至右胸锁关节上缘后方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两末支[1]。头臂干变异及其罕见,我科近期会诊发现1例头臂干走行变异患者,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颈总动脉 头臂干 胸骨柄 右锁骨下动脉 无名动脉 右胸锁关节 主动脉弓 右上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前臂皮瓣修复额部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1例
18
作者 孙晓强 孙黎波 王昌密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89-91,共3页
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传统修复方式主要采用额瓣、鼻唇沟瓣及颏下瓣[1]等,随着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的发展及成熟,游离皮瓣在修复面部大面积缺损中逐步取代传统皮瓣,其中游离前臂皮瓣具有皮瓣厚度适中、易折叠及皮瓣颜色与面部相似等特点,在... 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传统修复方式主要采用额瓣、鼻唇沟瓣及颏下瓣[1]等,随着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的发展及成熟,游离皮瓣在修复面部大面积缺损中逐步取代传统皮瓣,其中游离前臂皮瓣具有皮瓣厚度适中、易折叠及皮瓣颜色与面部相似等特点,在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应用越来越广,本文报道1例游离前臂皮瓣修复额部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病例,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前臂皮瓣 术后缺损 游离皮瓣 鳞状细胞癌 大面积缺损 额瓣 鼻唇沟瓣 传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听骨链重建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9
作者 韩闯举 林书会 +3 位作者 李健 罗东方 张选桃 佗亚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比较自体听小骨组织与钛合金人工听小骨听骨链重建术(OCR)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住院治疗的慢性中耳炎(COM)患者78例,均行鼓室成形术及OCR治疗,依据OCR材料不同分为自体组(41例)与人工组(37例)。自体组... 目的比较自体听小骨组织与钛合金人工听小骨听骨链重建术(OCR)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住院治疗的慢性中耳炎(COM)患者78例,均行鼓室成形术及OCR治疗,依据OCR材料不同分为自体组(41例)与人工组(37例)。自体组予以自体听小骨组织OCR治疗,人工组予以钛合金人工听小骨OCR治疗。统计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不同频率段气导听力、骨导听力、气-骨导差(ABG)水平。结果自体组手术时间长于人工组,手术费用低于人工组(P<0.05)。术后6个月不同频率段(0.5、1、2 kHz)两组气导听力、ABG均较术前降低(P<0.05),而术后6个月自体组、人工组不同频率段气导听力、骨导听力、A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人工组(P<0.05),但两组1年内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COM患者OCR术式中,采用自体听小骨组织植入、钛合金人工听小骨植入均可有效改善患者听力水平,相较而言,后者手术耗时短,而前者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中耳炎 听骨链重建术 自体听小骨组织 钛合金人工听小骨 听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眼相关疾病的手术径路选择及疗效分析
20
作者 康晓明 解雨欣 +6 位作者 文杰 刘佳 曾瑞芳 郭任重 王蔓菁 周定刚 敬前程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探讨以眼部为首发症状的不同鼻眼相关疾病选择经鼻内镜不同手术径路治疗的优势并分析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48例以眼部为首发症状的鼻眼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的不同部位、类型及范围,采取5... 目的探讨以眼部为首发症状的不同鼻眼相关疾病选择经鼻内镜不同手术径路治疗的优势并分析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48例以眼部为首发症状的鼻眼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的不同部位、类型及范围,采取5种不同手术径路治疗:选择鼻内镜下经典Messeerklinger手术径路39例,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3例,鼻内镜下扩大鼻腔外侧壁切除径路3例,鼻内镜下联合眉弓径路2例,鼻内镜下联合唇龈沟径路1例,评价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径路的优势和疗效。结果48例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以上,其中5例经鼻内镜下经典Messeerklinger手术径路视神经管减压术中,3例从术前无光感恢复到术后指数/20 cm,1例从术前视力0.1恢复到术后0.4,1例无明显好转;其余43例患者眼部症状完全消除,无复视斜视、视力减退、眼干、溢泪、眼球突出、红肿,无脑脊液鼻漏、面部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术后鼻腔通气良好。结论根据以眼部为首发症状的鼻眼相关疾病的不同类型、范围及影像学特点,选择鼻内镜下不同径路手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眼相关疾病 鼻内镜手术 手术径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