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9,0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竞争压力感知、高管激励与数字技术创新
1
作者 李延喜 杨立佳 +1 位作者 董维刚 张婷婷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数字技术创新正在推动新一轮的要素与结构变革,是微观企业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机遇。本文结合中文语言情景,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构建了企业层面的竞争压力感知指标,并探讨了企业竞争压力感知对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竞争... 数字技术创新正在推动新一轮的要素与结构变革,是微观企业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机遇。本文结合中文语言情景,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构建了企业层面的竞争压力感知指标,并探讨了企业竞争压力感知对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竞争压力感知与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正相关,高管股权激励会进一步增强两者间的正向关系,而薪酬激励会削弱两者间的正向关系;(2)当企业感知到较高竞争压力时,会通过提高内部控制和数字化转型水平,进而提升数字技术创新;(3)在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较高、高科技企业及高管具有数字化专业背景企业中,竞争压力感知与数字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压力感知 文本分析 数字技术创新 高管激励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高速度”到“高质量”:中国经济发展10年经验总结、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
作者 王志章 杨平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进入新时代,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迎来深层次的蜕变。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作用显著,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对世界经济贡献率稳固攀升。这些成就得益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 进入新时代,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迎来深层次的蜕变。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作用显著,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对世界经济贡献率稳固攀升。这些成就得益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当前,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市场预期偏弱、内需动力不足、国内大循环不畅通、产业体系大而不强等诸多问题和挑战,我国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精准施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增长 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率:来自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证据
3
作者 顾炜宇 闫伟峰 +1 位作者 祝伟 马媛媛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95,共15页
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研究其能否提升生态效率及其作用机理,对我国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实现与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有效保护相协调的高质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外部性理论以及数字经济特征,选... 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研究其能否提升生态效率及其作用机理,对我国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实现与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有效保护相协调的高质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外部性理论以及数字经济特征,选取我国2011—2023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非期望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数字经济和生态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省域生态效率;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正向影响生态效率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是数字经济推动生态效率提升的重要机制;通过将30个省份划分成东中西3个地区并对其分别进行回归,发现数字经济对于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均成立,其中数字经济对于东部地区的生态效率提升作用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态效率 技术创新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会成本视角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4
作者 钟钰 吴刚 毛世平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央持续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纵向利益补偿力度,并探索构建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基于2004—2022年各省份粮食净调量和TFE-SFA测算的要素产出弹性,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2004—2022年全国3...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央持续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纵向利益补偿力度,并探索构建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基于2004—2022年各省份粮食净调量和TFE-SFA测算的要素产出弹性,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2004—2022年全国30个省份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研究得到主要结论是:第一,粮食产销区分担的粮食生产责任极不平衡,仅有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河南和新疆等少数省份可以常年净调出粮食;第二,在户籍人口口径下,2022年当年和5年平均方案的受偿总额分别为1664.38亿元、1654.95亿元,在常住人口口径下,2022年当年和5年平均方案的受偿总额则分别为1811.57亿元、1819.69亿元,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的受偿金额约占受偿总额的90%。为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协调区域发展,需要构建产销区间合作发展机制,建立健全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制度安排,并完善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建立粮食跨区域数据共享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机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风险、环境行动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
5
作者 顾乃康 邱奇唯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74,共18页
气候风险是否引起投资者关注并在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中得以合理反映是气候金融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以气候风险中最具破坏性、影响范围最广的干旱风险为例,通过考察干旱风险对地方债发行定价的影响,进而对此问题展开探讨。研究发现,... 气候风险是否引起投资者关注并在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中得以合理反映是气候金融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以气候风险中最具破坏性、影响范围最广的干旱风险为例,通过考察干旱风险对地方债发行定价的影响,进而对此问题展开探讨。研究发现,干旱风险显著提高了地方债发行时的信用利差和到期收益率,这种影响在农业产量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市自治区所发行的地方债中更为明显,而干旱风险对地方财政的冲击以及投资者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是干旱风险被定价的重要机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诸如地方水利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等基于水资源改善的环境行动在总体上能够减轻投资者对未来气候风险的负面预期,进而降低地方债发行时的干旱风险溢价。总之,气候风险已成为影响我国地方债发行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基于水资源改善的环境行动在抑制气候风险所引起的融资成本提升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风险 干旱风险 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利差 环境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研究
6
作者 单伟 孙一中 +1 位作者 施萧萧 程长风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6,共9页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重要推动者。运用QCA与NCA方法,根据TOE框架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研究模型,探究影响“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资金资源是促进“小巨人”...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重要推动者。运用QCA与NCA方法,根据TOE框架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研究模型,探究影响“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资金资源是促进“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前因条件共同影响下形成了三条促进“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所构建的“特质—能力—行为”模型进一步发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呈现出不同的内在驱动逻辑。研究结论揭示了多重并发因素对“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复杂机制,为中小企业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提供了理论支撑,并为政府优化政策扶持优质企业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高质量发展 组态效应 资源编排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融合:产品创新的视角
7
作者 黄浩 徐子贤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7,共11页
构建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投入产出的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不同于已有的研究,从产品创新的视角,基于企业资源能力的理论,解释为什么在有些制造行业中,信息技术企业可以进入并主导制造业的产业链,以及... 构建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投入产出的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不同于已有的研究,从产品创新的视角,基于企业资源能力的理论,解释为什么在有些制造行业中,信息技术企业可以进入并主导制造业的产业链,以及产品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制造企业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提高传统制造企业的产品吸引力。但是,随着产品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技术企业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占有更多的主导地位,从而使得传统制造企业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失去竞争优势。提出的理论解释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产品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经济效果,丰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两化融合)的理论内涵,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产业 传统制造业 产业融合 产品数字化转型 产品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观视角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思路研究
8
作者 欧阳慧 梁俊 李沛霖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当前基于单一维度研究解决城镇化重大问题具有局限性。要破除当前以“就市民化论市民化,就产业论产业,就空间论空间,就治理论治理”的城镇化思维,以系统观念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总体思路是:围绕1个核心,立足2个大局,理顺3... 当前基于单一维度研究解决城镇化重大问题具有局限性。要破除当前以“就市民化论市民化,就产业论产业,就空间论空间,就治理论治理”的城镇化思维,以系统观念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总体思路是:围绕1个核心,立足2个大局,理顺3个关系,统筹4个维度。其中以人为核心是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本质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把握好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以及乡村全面振兴的关系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保障,实现人口、产业、空间、治理4个维度相匹配是系统观念下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人口 产业 空间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数字邻近”效应:概念内涵、结构维度与量表开发
9
作者 李宇 王竣鹤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5,共12页
实现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数字技术以及数据要素的引入使得能够解释产业集群形成以及运行的多维邻近理论并不奏效。此时,“数字邻近”作为数字情境下需要构建的关键邻近属性理论框架应运而生,成为解... 实现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数字技术以及数据要素的引入使得能够解释产业集群形成以及运行的多维邻近理论并不奏效。此时,“数字邻近”作为数字情境下需要构建的关键邻近属性理论框架应运而生,成为解释并实现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然而,对“数字邻近”的概念内涵及其结构维度尚处于探索阶段,并缺乏科学的测度方式。基于对“数字邻近”的概念内涵进行剖析并探索其结构维度以及测量量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邻近”包含了数字认知邻近、数字制度邻近以及数字要素邻近3个维度下的14测量个题项通过检验。另外,通过对传统多维邻近理论的对比辨析,认为“数字邻近”理论框架虽是传统多维邻近理论在数字情境下的理论拓展,却也能区分于多维邻近理论,其独特性能够形成专属的邻近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邻近 产业集群 数字化转型 量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科技领军人才的多重构型及成才路径:基于大语言模型(LLMs)的质性分析
10
作者 赵晨 林晨 +2 位作者 王宏飞 杜鹏 李建新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基于生涯资本理论,采用大语言模型及K-prototypes聚类分析118名企业科技领军人才。析出实践开拓型、组织发展型、价值引领型、科创新锐型4类人才构型,揭示其“外部环境熏陶、内隐特质激活、外部能力涌现”的内外交错式成长逻辑,廓清各... 基于生涯资本理论,采用大语言模型及K-prototypes聚类分析118名企业科技领军人才。析出实践开拓型、组织发展型、价值引领型、科创新锐型4类人才构型,揭示其“外部环境熏陶、内隐特质激活、外部能力涌现”的内外交错式成长逻辑,廓清各构型差异及多元化发展路径,明确家国情怀的目标导向与科研品质的能力支撑是各构型成才的共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领军人 人才画像 大语言模型 成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吴传清 邓和顺 夏启炜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80,共15页
基于2015—2022年273个地级市样本数据,利用关键数字技术专利数据衡量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考虑“减污”与“降碳”之间的动态影响效应,从绩效角度测算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来表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以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数智融合水平等... 基于2015—2022年273个地级市样本数据,利用关键数字技术专利数据衡量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考虑“减污”与“降碳”之间的动态影响效应,从绩效角度测算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来表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以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数智融合水平等3个角度为切口,考察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②数字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数智融合来影响城市绿色发展水平;③基于城市类型、政策试点和地理区位进行异质性分析,数字技术创新显著提升资源型城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非低碳城市试点、智慧城市试点以及西部、东北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促进效应,以数字技术创新带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出应重点关注:加强数字技术创新投入,拓展减污降碳协同推进路径;强化数字技术应用,重塑能源结构;深化数实融合,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城市数智融合,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结合地理区位特征,实施区域差异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绿色发展 协同效应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干预对大豆供应链安全管理影响研究
12
作者 张喜才 肖贵华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3,共14页
“高消费—低生产—高进口”模式对我国大豆供应链安全构成严峻挑战。梳理大豆供应链生产、贸易、流通等环节安全风险因素,增加政策干预因子,确立因果关系图,构建系统动力模型,对大豆供应链安全进行评估。设计6组不同政策干预方案进行... “高消费—低生产—高进口”模式对我国大豆供应链安全构成严峻挑战。梳理大豆供应链生产、贸易、流通等环节安全风险因素,增加政策干预因子,确立因果关系图,构建系统动力模型,对大豆供应链安全进行评估。设计6组不同政策干预方案进行仿真分析,分析不同政策干预方案对大豆供应链安全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供应链安全 政策干预 系统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经济周期与金融风险防范
13
作者 张明喜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把握好技术经济周期规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于建设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以历史上3次工业革命为切入点,探讨技术经济周期与金融风险间的关系。在技术经济周期中,先进技术应用、经济结构转变和社会变迁,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和... 把握好技术经济周期规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于建设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以历史上3次工业革命为切入点,探讨技术经济周期与金融风险间的关系。在技术经济周期中,先进技术应用、经济结构转变和社会变迁,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和升级,同时也孕育着金融风险。反之,资本的快速积累和金融风险释放对科技进步不可或缺。研究表明,我国走出一条压缩式工业化道路,同时面临技术经济周期进入后半段的挑战。后半段的共性风险主要有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脱节可能性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风险、金融体制僵化导致的风险等。我国所处阶段也面临着金融科技发展、金融更高开放程度和中美战略博弈升级所引发的特殊风险。建议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资源一体化配置,深化科技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技术驱动型监管体系,不断提升金融的国际竞争力,筑牢金融基础设施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 技术经济周期 金融风险 科技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矿产资源影响力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
14
作者 邵留国 王露 蓝婷婷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战略性矿产是能源转型、尖端技术发展的关键物质基础,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美西方国家通过构建矿产联盟和技术联盟等来保障战略性矿产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能会重塑原有的合作格局,我国资源风险进一步升高。为量化评估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全球... 战略性矿产是能源转型、尖端技术发展的关键物质基础,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美西方国家通过构建矿产联盟和技术联盟等来保障战略性矿产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能会重塑原有的合作格局,我国资源风险进一步升高。为量化评估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全球力量分布和我国的地位,创建战略性矿产资源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铜、铝、锂、钴、镍、稀土等为例,对主要战略性矿产资源竞争国和资源大国进行影响力评估。结果表明,从单一国家尺度来看,我国具有影响力优势,在资源和技术影响力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在资本和贸易影响力上则和美国形成“两超”格局。而如果美西方形成联盟,我国原本具有的优势地位将面临威胁,如对铜的资源影响力相较单一发达国家已无优势,贸易影响力方面全矿种大幅落后,资本影响力上仅剩对稀土的优势,技术影响力上钴、锂、镍、钕的优势能够保持,但铝大幅度落后。美西方联盟如果利用这种影响力的不平衡对我国资源获取、技术合作进行阻碍,并对战略性矿产资源进行再分配,将加剧我国战略性矿产产业链供应链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矿产资源 影响力 综合评价体系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介入的创新联合体治理:基于“双重脱钩”的分析框架
15
作者 江鸿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5,共9页
政府支持的创新联合体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载体。然而,现有研究忽视了政府介入条件下创新联合体面临着目标层面“公共使命—创新目标”脱钩与运行层面“创新目标—实施手段”脱钩并存的“双重脱钩”独特问题。研究提出“双重脱钩... 政府支持的创新联合体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载体。然而,现有研究忽视了政府介入条件下创新联合体面临着目标层面“公共使命—创新目标”脱钩与运行层面“创新目标—实施手段”脱钩并存的“双重脱钩”独特问题。研究提出“双重脱钩”是政府介入创新联合体治理的核心议题,聚焦于现有研究忽略的“促进焦点”构建分析框架,讨论引致两类脱钩的关键因素,以及政府介入下的治理机制和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联合体 政府介入 组织治理 脱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瑜亮相生:双子城市竞合如何成就彼此发展?
16
作者 尹虹潘 付文骏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6,共11页
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双子城市间竞合并存的“瑜亮”关系最为特殊。基于全国8对典型双子城市和14对非双子对照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双子城市关系下城际合作通过优势共享增加外部发展资源、城际竞争通过赛势... 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双子城市间竞合并存的“瑜亮”关系最为特殊。基于全国8对典型双子城市和14对非双子对照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双子城市关系下城际合作通过优势共享增加外部发展资源、城际竞争通过赛势争先激发内在发展动力,竞合都能显著提高彼此的发展水平。双子城市“强强”“近距”双重特征叠加有助于释放竞合的经济促进效应,其特殊优势背后也蕴含着城际竞合的普遍规律,揭示出中心城市“远交(合作)近攻(竞争)”的空间博弈特征。在新阶段,应妥善协调双子城市关系充分释放其独特动力,逐步优化单核省份空间经济格局,积极引导各中心城市形成良性城际竞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城市 城际关系 合作竞争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贸易战遇上购物车:国际争端如何改变消费者选择
17
作者 宋玉臣 朱铭祺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7,共12页
国际争端事件会挑起两国人民的敌对情绪,并进一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决策。主要探索争端事件如何影响当事国消费者对争端国产品购买意愿。以中美贸易战为争端事件情景案例,以“刺激一反应”理论为基础,构建消费者在争端事件情景下的行为... 国际争端事件会挑起两国人民的敌对情绪,并进一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决策。主要探索争端事件如何影响当事国消费者对争端国产品购买意愿。以中美贸易战为争端事件情景案例,以“刺激一反应”理论为基础,构建消费者在争端事件情景下的行为决策模型。实证结论表明:国际争端事件卷入度、感知经济竞争正向提升了消费者对争端国的经济敌意;消费者的经济敌意、爱国主义通过降低其对争端国情感形象而降低了其购买争端国产品意愿;消费者的经济敌意和爱国主义也可以通过提升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而降低其争端国产品购买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争端事件 爱国主义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 购买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渔”双授:东西部产业协作多元主体合作行为激励机制研究
18
作者 张娜 周佳琪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92,共18页
东西部协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不仅能够有效突破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桎梏,还能够全面助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有限理性条件下,构建“支援方地方政府—受援方地方政府—企业—民众”的四主体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东西部... 东西部协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不仅能够有效突破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桎梏,还能够全面助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有限理性条件下,构建“支援方地方政府—受援方地方政府—企业—民众”的四主体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东西部产业协作“鱼渔”双授模式下多主体合作机理,探究不同参数变化下多主体行为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支援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可有效激励东西部产业主体间协作,以此实现“授人以鱼”,但是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各主体积极参与东西部产业协作政策时的收益与声誉提升,能够促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实现“授人以渔”;受援方地方政府的配合程度和补贴力度,可促进企业和民众积极参与东西部协作,但在后期政策作用激励程度减弱;降低企业和民众的合作成本能够促使系统向理想状态演化。基于此,针对加大“支援方地方政府-受援方地方政府”协作力度、完善多元主体利益连接机制、增强企业和民众的内生动力等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渔”双授 东西部协作 共同富裕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公共产品开放协作治理机制研究:基于国际经验分析的视角
19
作者 隆云滔 林靖玲 +1 位作者 刘海波 包云岗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数字公共产品的供给、运营和治理。我国也在积极探索基于协作治理的数字公共产品生态建设。研究数字公共产品开放协作治理在技术供给、组织运营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国际经验,总结提出数字公...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数字公共产品的供给、运营和治理。我国也在积极探索基于协作治理的数字公共产品生态建设。研究数字公共产品开放协作治理在技术供给、组织运营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国际经验,总结提出数字公共产品协作治理生态系统。研究进一步探索了数字公共产品在开源技术研发、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应用等方面的有效发挥,并提出构建我国数字公共产品生态系统的建议,为推动我国数字技术创新生态的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公共产品 开源创新 组织运营 协作公共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体系研究
20
作者 贺德方 曾建勋 +2 位作者 陈涛 潘云涛 杨芳娟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当前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和国内外发展形势对科学规范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提出了紧迫需求和更高要求。在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政策分析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的内涵、功能与需求,提出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资源体系、... 当前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和国内外发展形势对科学规范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提出了紧迫需求和更高要求。在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政策分析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的内涵、功能与需求,提出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资源体系、数据体系、方法体系、应用体系等方面架构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体系框架,从统筹规划政策分析任务目标、建设政策分析事实型数据集、探索政策分析方法模型、构建政策分析服务平台、创建政策分析学科、培养政策分析人才等方面推进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分析体系 事实型数据 方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