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急性高原低氧肺组织损伤雄性大鼠模型并探讨高原低氧肺组织损伤机制
1
作者 武娟 洒玉萍 +2 位作者 赵协慧 王树林 曹宁丽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摸索相关参数建立急性高原低氧肺组织损伤雄性大鼠模型并探讨高原低氧肺组织损伤机制。方法1.建立急性高原低氧肺组织损伤雄性大鼠模型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大鼠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高原低氧6h组、24h组、48h组、72h组,... 目的摸索相关参数建立急性高原低氧肺组织损伤雄性大鼠模型并探讨高原低氧肺组织损伤机制。方法1.建立急性高原低氧肺组织损伤雄性大鼠模型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大鼠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高原低氧6h组、24h组、48h组、72h组,适应性喂养7 d后进低压氧舱(模拟海拔7000 m),以肺组织纹理模糊、肺泡壁变厚、肺泡间隔增宽判断造模成功。2.探讨高原低氧肺损伤机制的方法:分别比较各组大鼠动脉血血气分析(ABG)结果、肺组织血管紧张素II(Ang II)含量、肺组织内皮素1(ET-1)含量和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m RNA的表达情况及肺组织超微结构,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1.各组雄性大鼠ABG相关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高原低氧6 h、24 h、48 h、72 h组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合度(S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酸碱度(p H)值均下降,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缺氧时间越长下降越明显(P<0.05)。2.各组雄性大鼠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光镜下可见高原低氧各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纹理模糊、肺泡壁增厚、肺泡间隔增宽;随着缺氧时间延长,肺组织损伤逐渐加重。3.各组雄性大鼠肺组织AngⅡ、ET-1含量变化:与对照组比较,高原低氧各组大鼠肺组织AngⅡ、ET-1含量明显升高(P<0.01),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缺氧时间延长而增加,72 h组达到高峰。4.各组雄性大鼠肺组织ACE m RNA表达比较:与对照组比较,高原低氧各组大鼠肺组织ACE m RNA表达均上调,6h组升高显著,72h组达到峰值(P<0.01)。结论利用低压氧舱模拟海拔7000 m环境,可以有效建立大鼠肺组织损伤模型;高原低氧肺损伤机制可能与ET-1、AngⅡ及ACE m RNA的表达水平上调,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高原 低氧 肺组织 损伤 模型 大鼠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嘧啶对HaCaT细胞活力及AQP3、Claudin-1、ZO-1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高翔 严雅军 +3 位作者 徐烁 乔丽娟 李欣冉 朱德锐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研究四氢嘧啶(Ectoine)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和细胞活性氧(ROS)的影响,并分析水通道蛋白3(AQP3)、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闭锁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水平。方法设置Ectoine浓度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培... 目的研究四氢嘧啶(Ectoine)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和细胞活性氧(ROS)的影响,并分析水通道蛋白3(AQP3)、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闭锁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水平。方法设置Ectoine浓度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培养HaCaT细胞(24 h),采用CCK8法检测HaCaT细胞的细胞活力,甄选最佳的Ectoine作用浓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aCaT细胞的AQP3、Claudin-1、ZO-1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aCaT细胞的凋亡率及胞内ROS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0.10%Ectoine组、0.20%Ectoine组、0.30%Ectoine组的HaCaT细胞活力均高于120%,其中0.20%Ectoine组最高(146.92%±7.67%)。Ectoine浓度实验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HaCaT细胞的AQP3、Claudin-1、ZO-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细胞凋亡率和胞内RO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Ectoine可提高HaCaT细胞的细胞活力,降低凋亡率和胞内ROS水平,上调AQP3、Claudin-1、ZO-1表达水平。Ectoine可能与相关保湿蛋白的表达相关,对HaCaT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嘧啶 人角质形成细胞 水通道蛋白3 紧密连接蛋白-1 闭锁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暴露下海马中M1AChR表达对雄性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江鹏 黄灵泉 +3 位作者 杨全余 嘎琴 李生花 靳国恩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73-82,共10页
目的 考察高原低氧暴露下海马中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M1,M1 AChR)表达对雄性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C组)、常氧组(N组)、低氧组(H组)和低氧+TAK-071组(HT组)。采... 目的 考察高原低氧暴露下海马中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M1,M1 AChR)表达对雄性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C组)、常氧组(N组)、低氧组(H组)和低氧+TAK-071组(HT组)。采用定位巡航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分别考察大鼠的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技术观察大鼠额叶和海马的组织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l,IHC)染色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M1 AchR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M1 AchR和叉头框蛋白P2(forkhead box protein P2,FOXP2)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经过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训练后,大鼠海马组织中M1 AChR的蛋白总体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在海马CA1区、CA3区显著增加(P<0.05)。低氧环境会明显改变大鼠在定位巡航实验中的表现:逃避潜伏期时长增加;明显改变大鼠在空间探索实验中的表现: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减少(P<0.05)。激活M1AChR后,大鼠海马组织中因低氧增加的M1 AChR明显降低(P<0.05)。结论 激活M1 AChR可以改善高原低氧对雄性大鼠的记忆损伤,减缓记忆衰退进程;对学习改善无影响。推测M1 AChR在雄性大鼠认知功能中的作用可能是保持已有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低氧 学习 记忆 海马 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奈酚对SD雄性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新 李慧茹 +3 位作者 张朝霞 王良奇 孙蒙蒙 李占强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探究山奈酚(kaempferol,Ka)对SD雄性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多通道离体血管张力测定系统(DMT620M),以血管环舒张率为评估标准,评价Ka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张力的影响。先使用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L-NA... 目的探究山奈酚(kaempferol,Ka)对SD雄性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多通道离体血管张力测定系统(DMT620M),以血管环舒张率为评估标准,评价Ka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张力的影响。先使用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L-NAME)、吲哚美辛(IMC)4-氨基吡啶(4-AP)、四乙基铵(TEA)、氯化钡(BaCl_(2))、格列苯脲(GLB)预孵育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再利用去甲肾上腺素(NE)预收缩血管环,探究Ka舒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利用分子对接方法预测Ka结合钾离子通道作用结合位点。结果Ka能有效舒张NE预收缩的血管环,以上工具药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抗Ka的舒血管作用(P<0.05)。其中TEA对Ka的舒血管作用影响最大(平均舒张率为20.51%±7.89%,对照组为56.78%±2.04%),GLB对Ka的舒张作用影响最小(平均舒张率为42.64%±4.08%,对照组为56.78%±2.04%)。分子对接结果显示,Ka与7个钾离子通道靶标蛋白的结合自由能均低于5.0kcal/mol,与ATP敏感内向整流器钾离子通道8的结合自由能最小,为-8.6kcal/mol;与内向整流器钾离子通道2的结合自由能最大,为-6.5kcal/mol。结论Ka有舒张雄性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依赖于血管内皮及4类钾离子通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酚 胸主动脉血管环 血管舒张 分子对接 钾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靶向OPN激活的IKBα/NF-κB信号通路对细胞自噬、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5
作者 周锐 刘川川 +4 位作者 刘瑞欣 刘辉琦 韩莹 马兰 王生兰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目的探讨经靶向骨桥蛋白(OPN)激活的IKBα/NF-κB信号通路对低氧环境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自噬、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PASMCs;观察低氧组PASMCs中OPN的表达情况和IKBα/NF-κB的表达情况。将带有OPN(过表达或敲低)的... 目的探讨经靶向骨桥蛋白(OPN)激活的IKBα/NF-κB信号通路对低氧环境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自噬、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PASMCs;观察低氧组PASMCs中OPN的表达情况和IKBα/NF-κB的表达情况。将带有OPN(过表达或敲低)的慢病毒与PASMCs共培养,在OPN过表达的PASMCs中加入NF-κB抑制剂QNZ干扰IKBα/NF-κB信号通路,随后在基因和蛋白层面观察OPN对自噬的影响,并在电镜下观察自噬体数量。用5-乙炔基-2-脱氧嘧啶核苷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OPN对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低氧组PASMCs表达的OPN高于常氧组(P<0.05),低氧组NF-κB高于常氧组(P<0.05)。常氧组可通过PASMCs过表达OPN激活NF-κB来抑制自噬蛋白LC3B、Beclin1,加入NF-κB抑制剂后可以促进PASMCs的自噬蛋白表达(P<0.05);干扰低氧组PASMCs中OPN的表达可以进一步促进自噬蛋白和自噬小体的表达(P<0.05)。抑制PASMCs中OPN和NF-κB的表达可以阻断细胞从G0/G1期向S期过渡并减弱由OPN增多引起的增殖(P<0.05)。结论经靶向OPN可以激活IKBα/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IKBα/NF-κB信号通路对低氧环境中PASMCs的自噬、增殖和细胞周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IKBα/NF-κB通路 自噬 低氧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中部地区散养牦牛和绵羊细粒棘球绦虫cox1和nad1的多态性
6
作者 陈欣怡 梁宏 +4 位作者 赤列旺姆 扎西旺杰 德吉玉珍 唐文强 赵海龙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7-114,共8页
目的分析西藏中部地区散养牦牛和绵羊细粒棘球绦虫cox1、nad1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采集西藏中部地区45份散养牦牛和绵羊细粒棘球蚴包囊,提取包囊生发层DNA,根据细粒棘球蚴线粒体cox1、nad1基因序列设计扩增的引物序列,用PCR技术扩增线粒体... 目的分析西藏中部地区散养牦牛和绵羊细粒棘球绦虫cox1、nad1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采集西藏中部地区45份散养牦牛和绵羊细粒棘球蚴包囊,提取包囊生发层DNA,根据细粒棘球蚴线粒体cox1、nad1基因序列设计扩增的引物序列,用PCR技术扩增线粒体cox1、nad1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做琼脂糖凝胶电泳并测序;利用MEGA11.0软件做cox1、nad1序列特征与同源性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运用DnaSP 5.0软件计算序列单倍型数量(H),分析核苷酸多样性(Pi)、单倍体型多样性(Hd)特性;利用Network软件为cox1、nad1基因的所有单倍体构建单倍体网络图,判断西藏中部地区散养牦牛和绵羊的主要单倍型。结果(1)cox1、nad1序列长度分别为925、839bp。(2)在cox1序列中,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6%、33.1%、17.4%、16.9%;而nad1序列中,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为19.5%、47.6%、25.5%、7.4%;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cox1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99.6%~100.0%,nad1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98.1%~100.0%;西藏中部地区散养牦牛和绵羊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型为G1、G3、G6。(3)cox1、nad1单倍型个数分别为19个、7个,Hd、Pi分别为0.89600、0.56000和0.36500、0.00060。(4)单倍型网络图显示,Hc-2、Hc-12、Hn-1为西藏中部地区散养牦牛和绵羊的主要单倍型。结论西藏中部地区散养牦牛和绵羊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型为G1、G3、G6,G1是主要基因型。上述结论为探明西藏中部地区细粒棘球蚴的分型和病原体遗传演化的情况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散养 牦牛 绵羊 细粒棘球绦虫 cox1 nad1 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对雄性大鼠学习记忆及其额叶中的NR2A、P-NR2A、P-NR2B表达影响
7
作者 黄灵泉 冯江鹏 +3 位作者 杨全余 嘎琴 李生花 靳国恩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63-270,共8页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对雄性大鼠学习记忆及其额叶中的NR2A、P-NR2A、P-NR2B表达影响。方法将48只SPF级的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分为1D组、5D组、12D组)和低氧组(分为1D组、5D组、12D组),共6组(8只/组)。通过水迷宫法评价雄性大鼠学习记忆能...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对雄性大鼠学习记忆及其额叶中的NR2A、P-NR2A、P-NR2B表达影响。方法将48只SPF级的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分为1D组、5D组、12D组)和低氧组(分为1D组、5D组、12D组),共6组(8只/组)。通过水迷宫法评价雄性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额叶组织神经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NR2A、P-NR2A、P-NR2B表达情况。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大鼠发现平台的路程逐渐缩短;随着遗忘时间延长,大鼠穿越平台目标象限的次数减少。HE染色实验结果显示,各组额叶神经细胞结构形态完整,常氧组与低氧组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及数量无显著差异。在相同时间点与常氧组比,低氧组的NR2A在第一、五天的表达明显升高,在第十二天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组的P-NR2A、P-NR2B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低氧对雄性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可能机制是下调NR2A蛋白,上调P-NR2A蛋白,P-NR2B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学习 记忆 NR2A P-NR2A P-NR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氧应激反应在高原肺水肿发生中的作用
8
作者 郝承潇 张景宣 +3 位作者 张欢 山婷 谢发龙 张伟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明确急性低氧应激反应与高原肺水肿发生的关系。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美替拉酮药物组,对照组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5mL/100g),药物组于腹腔注射美替拉酮(50mg/kg0.05mL/100g);将两组大鼠再次分为常氧组(西宁,大气压为5... 目的明确急性低氧应激反应与高原肺水肿发生的关系。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美替拉酮药物组,对照组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5mL/100g),药物组于腹腔注射美替拉酮(50mg/kg0.05mL/100g);将两组大鼠再次分为常氧组(西宁,大气压为582mmHg,PO_(2)为121.6mmHg)和急性低氧不同时间(6h、12h、24h)处理组(模拟海拔7000m,大气压为308mmHg,PO_(2)为64.3mmHg)。应用DSI-BUXCO无创呼吸功能检测系统检测大鼠肺功能;应用EvansBlue含量测定法检测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应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内皮素-1(ET-1)相对表达量;应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皮质酮(CORT)含量。结果①较对照常氧组,对照低氧组的潮气量(TV)每分通气量(MV)和呼吸中期流速(EF50)显著降低(P<0.05),气道阻力(RaW)显著上升(P<0.05)。较对照低氧组,药物低氧组的呼吸频率(FR)有下降趋势②较对照常氧组,对照低氧组肺微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P<0.05)较药物常氧组,药物低氧组肺微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P<0.05)。③急性低氧各组肺泡腔内有液体和红细胞渗出,药物低氧24h组肺泡腔和间质中的渗出最明显。④较对照组,对照低氧24h组血清CRH含量显著上升(P<0.05)。药物组血清CR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常氧组,对照低氧各组血清CORT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药物低氧组血清COR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低氧组(P<0.05)。较对照常氧组,对照低氧各组ET-1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较对照组,药物组ET-1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ET-1多肽表达量与肺组织EvansBlue、血清CORT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在急性低氧引发的应激反应中,CRH、CORT的增加起着重要的代偿作用:通过抑制肺组织释放ET-1,防止缺氧性肺血管过度收缩,从而保护肺微血管免受损害并抑制肺水肿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应激 肺功能 肺微血管通透性 内皮素-1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皮质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花青素单体PrG对H_(2)O_(2)诱导的小鼠颗粒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9
作者 马荣花 张璐瑶 +8 位作者 潘波 赵婧 易毅 马海秀 孙静薇 齐佳瑞 曹成珠 马雪曼 苏占海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8-106,共9页
目的探讨黑果枸杞花青素单体矮牵牛花色素-3-O-(6-O-对香豆酰)芸香糖苷-5-O-葡萄糖苷(PrG)对H_(2)O_(2)诱导的小鼠颗粒细胞(GCs)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20只ICR雌性小鼠的GCs进行原代培养。将GCs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过氧化... 目的探讨黑果枸杞花青素单体矮牵牛花色素-3-O-(6-O-对香豆酰)芸香糖苷-5-O-葡萄糖苷(PrG)对H_(2)O_(2)诱导的小鼠颗粒细胞(GCs)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20只ICR雌性小鼠的GCs进行原代培养。将GCs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过氧化氢处理组(H_(2)O_(2)组)、PrG处理组(H_(2)O_(2)+PrG组)。首先,构建了由不同浓度(0μmol/mL、25μmol/mL、50μmol/mL、100μmol/mL、200μmol/mL、400μmol/mL)、不同作用时间(30 min、60 min、120 min、180 min)H_(2)O_(2)诱导的GCs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随后应用PrG不同浓度(20μg/mL、40μg/mL、80μg/mL)、不同作用时间(12 h、24 h、48 h)处理氧化损伤后的GCs。采用CCK8法筛选H_(2)O_(2)与PrG的最佳作用浓度与作用时间,采用EdU法检测H_(2)O_(2)诱导的GCs增殖情况,使用DCFH-DA活性氧荧光探针检测GCs内的ROS水平,使用JC-1探针和Mito-tracker Red CMXRos活细胞染料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分布。结果H_(2)O_(2)在作用浓度为200μmol/mL、作用时间为2 h时小鼠GCs存活率下降约60%。GCs活力随着PrG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1),且在浓度为80μg/mL时对活性影响最佳。PrG能显著促进GCs增殖能力,降低活性氧水平(P<0.01),增加线粒体分布数量(P<0.01),恢复线粒体膜电位(P<0.01)。结论黑果枸杞花青素单体PrG通过清除ROS自由基、增强线粒体功能对H_(2)O_(2)诱导的小鼠GCs氧化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花青素 矮牵牛花色素苷 过氧化氢 颗粒细胞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海拔雄性小鼠肝脏ACC1、CPT1A的变化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10
作者 李文颖 江彤 赵成玉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中、高海拔雄性小鼠肝脏ACC1、CPT1A的变化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中海拔组(M组)和高海拔组(H组),再根据饲养天数分别分为第3d组、第7d组、第30d组,每组10只。分别在第3 d、第7 d、第30 d脱颈处死小鼠取... 目的探讨中、高海拔雄性小鼠肝脏ACC1、CPT1A的变化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中海拔组(M组)和高海拔组(H组),再根据饲养天数分别分为第3d组、第7d组、第30d组,每组10只。分别在第3 d、第7 d、第30 d脱颈处死小鼠取血清测定胰岛素,并取适量肝脏组织用PCR、WB法测定CPT1A信使核糖核酸及蛋白水平、ACC1信使核糖核酸及蛋白水平。结果1)M组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但H组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逐渐降低,且低于同时期的M组水平(P<0.05)。2)M组CPT1A信使核糖核酸水平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但H组随着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且低于同时期的M组水平(P<0.05),第30d M组与第30d H组无差异;ACC1信使核糖核酸在M组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H组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第3d M组明显低于H组。CPT1A蛋白水平在M组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在H组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且低于同时期的M组(P<0.05);ACC1蛋白水平在M组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H组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3)CPT1A信使核糖核酸及蛋白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水平正相关(P<0.05);ACC1信使核糖核酸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水平负相关(P<0.05),ACC1蛋白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正相关、与胰岛素分泌指数水平负相关(P<0.05)。结论1)中海拔可降低雄性小鼠肝脏ACC1信使核糖核酸及蛋白水平,可升高CPT1A信使核糖核酸及蛋白水平;高海拔可增加雄性小鼠肝脏ACC1信使核糖核酸及蛋白水平、降低CPT1A信使核糖核酸及蛋白水平。2)雄性小鼠在高海拔急性低氧环境下的糖代谢和肝脏脂肪酸合成代谢增加;随低氧时间延长,糖代谢逐渐转换为脂肪酸合成代谢,表现为血糖降低、肝脏脂肪酸降低,分解代谢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雄性 小鼠 肝脏 乙酰辅酶A羧化酶1 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 脂肪 代谢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雄性大鼠的右心室结构与功能变化
11
作者 李慧茹 谢新 +2 位作者 华玉美多 李占强 芦殿香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
目的观测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雄性大鼠的右心室(right ventricle,RV)结构与功能变化情况,以进一步验证其诱发肺动脉高压的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 目的观测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雄性大鼠的右心室(right ventricle,RV)结构与功能变化情况,以进一步验证其诱发肺动脉高压的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组12只。模型组大鼠接受单次40 mg·kg-1的MCT皮下注射。注射MCT第0周、2周、3周、4周末时检测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功能和右心室-肺动脉(RV-PA)耦合情况。注射MCT第4周时采用右心导管术检测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取脏器并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及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小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计算管腔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半径的百分比(WT%);采用HE、Masson染色法观察右心室心肌细胞的肥大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结果与0周相比,2周时,模型组大鼠右心室游离壁厚度(RVFW)增加、平均肺动脉压(mPAP)升高(P<0.05),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期位移(TAPSE),肺动脉加速时间(PA-AT)和右心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RVOT-VTI)及PAT/PET、TAPSE/mPAP降低(P<0.05);3周时,右心室内径(RVID)增加、TAPSE/PAT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mPAP、RVHI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增厚,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管腔狭窄,WA%、WT%升高(P<0.05);RV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化(P<0.05)。模型组大鼠心、肺增大(P<0.05)。结论用MCT诱导的PAH雄性大鼠的右心室结构与功能均发生变化,导致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肺动脉高压 雄性 大鼠 右心室 结构 功能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色苷酸钠预防低氧性急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史玉玲 张长荣 +4 位作者 范勇 李海霞 杨国娟 马爽 刘杰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脱颗粒抑制剂—色苷酸钠(Sodium Cromolyn,SCG)预防低氧性急性肺动脉高压(Acute Pulmonary Hypertension,APH)的作用机制。方法(1)从Swiss Target Predicition、Target...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脱颗粒抑制剂—色苷酸钠(Sodium Cromolyn,SCG)预防低氧性急性肺动脉高压(Acute Pulmonary Hypertension,APH)的作用机制。方法(1)从Swiss Target Predicition、TargetNet、UniProt、OMIM、GeneCards、NCBI gene数据库中获取色苷酸(Cromolyn)治疗APH的靶基因,使用Venny 2.1.0在线工具绘制Venn图并获取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使用DAVID数据库做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并筛选出相关信号通路,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2)给予SD大鼠SCG预处理(100 mg/kg,ig,Bid,3 d),利用低压舱(模拟海拔7000 m,12 h)构建急性低氧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低氧对照组(HC组,12只)和低氧SCG处理组(HSCG组,12只)。将低压舱海拔由7000 m降至3500 m,应用颈外静脉插管术监测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通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实验检测FcεRⅠ、SYK、mTOR蛋白和p-mTOR(Ser2448)蛋白在S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1)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筛选出FcεRⅠ蛋白和mTOR信号通路及核心蛋白FcεRⅠ、SYK、mTOR。FcεRⅠ、SYK、mTOR分别与Cromolyn对接,均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构象较稳定。(2)SD大鼠mPAP结果:与HC组比较,HSCG组的mPAP下降(P<0.05)。(3)肺组织WB结果:与HC组比较,HSCG组SD大鼠肺组织中的FcεRⅠ、SYK、mTOR蛋白和p-mTOR(Ser2448)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p-mTOR(Ser2448)/mTOR亦下降(P<0.05)。结论经SCG预处理,可减弱急性低氧应激SD大鼠肺组织MCs中的FcεRⅠ、SYK、mTOR蛋白和p-mTOR(Ser2448)蛋白表达、降低p-mTOR(Ser2448)/mTOR,致FcεRⅠ、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水平降低,进而抑制肺组织中MCs的活化脱颗粒过程,减少收缩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达到预防低氧性AP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苷酸钠 急性肺动脉高压 低氧 肥大细胞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多房棘球蚴亮氨酸氨基肽酶纳米抗体筛选及原核表达纯化
13
作者 戴瑶 刘文婧 +2 位作者 肖杨 李润乐 汤锋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67-178,共12页
目的筛选抗多房棘球蚴亮氨酸氨基肽酶(Em-LAP)纳米抗体并构建该纳米抗体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纳米抗体蛋白,获得高特异性抗多房棘球蚴亮氨酸氨基肽酶的纳米抗体。方法利用噬菌体文库展示技术(phage library display technology)筛选亮... 目的筛选抗多房棘球蚴亮氨酸氨基肽酶(Em-LAP)纳米抗体并构建该纳米抗体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纳米抗体蛋白,获得高特异性抗多房棘球蚴亮氨酸氨基肽酶的纳米抗体。方法利用噬菌体文库展示技术(phage library display technology)筛选亮氨酸氨基肽酶纳米抗体,应用phage-ELISA法检测纳米抗体与靶蛋白的亲和力。将亲和力高的抗体测序后,串联目的序列并优化密码子,合成后接入表达载体pET30a做酶切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表达的蛋白经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目的蛋白LAPNb。结果筛选出抗Em-LAP纳米抗体,构建了重组pET30a-LAPNb质粒,得到了一个大小约为28KD的LAPNb蛋白。结论本研究成功筛选获得了抗Em-LAP纳米抗体,构建了LAPNb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了LAPNb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纳米 抗体 亮氨酸氨基肽酶 噬菌体文库展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草酸对大鼠离体肺动脉血管的舒张作用及舒张肺动脉高压大鼠体内肺动脉血管的机制
14
作者 王良奇 杨可 +3 位作者 谢新 孙蒙蒙 李占强 芦殿香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46-254,共9页
目的探讨香草酸对大鼠离体肺动脉血管的舒张作用及舒张肺动脉高压(PAH)大鼠体内肺动脉血管的机制。方法利用离体血管张力测定系统评价香草酸对大鼠离体肺小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并使用格列苯脲(GLB)、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L-NA... 目的探讨香草酸对大鼠离体肺动脉血管的舒张作用及舒张肺动脉高压(PAH)大鼠体内肺动脉血管的机制。方法利用离体血管张力测定系统评价香草酸对大鼠离体肺小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并使用格列苯脲(GLB)、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L-NAME)、4-氨基吡啶(4-AP)、吲哚美辛(IMC)、氯化钡(BaCl2)和四乙基铵(TEA)等工具药物明确香草酸舒张大鼠离体肺动脉血管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在由野百合碱(MCT)诱导的PAH大鼠体内,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中与NO合成相关的蛋白质(eNOS、AMPK)的表达情况。应用HPLC技术测定大鼠肺组织中的AMP、ADP、ATP含量。采用分子对接法验证香草酸与eNOS、AMPK之间的结合情况。结果香草酸能够有效舒张由NE预收缩的血管环,EC50为137.9μmol/L。L-NAME能有效阻断香草酸的舒血管效应。体内研究显示,香草酸能有效提高MCT诱导的PAH大鼠肺组织中eNOS、AMPK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磷酸化水平,且能够提高(ADP+AMP)/ATP。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香草酸同eNOS、AMPK的结合能分别为-6.1 kcal/mol、-6.0 kcal/mol。结论香草酸具有舒张大鼠离体肺动脉血管的作用;香草酸能够通过调节(ADP+AMP)/ATP,激活AMPK/eNOS轴,舒张PAH大鼠体内肺动脉血管,干预PAH的病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酸 血管 ENOS ATP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M细胞靶向性的多房棘球蚴表位疫苗GILE口服乳酸菌载体的构建
15
作者 肖杨 王顺娟 +7 位作者 戴瑶 闫鑫宗 崔家咏 李俊秀 陈嘉瑀 祁悦林 李润乐 汤锋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28-234,共7页
目的构建具有M细胞靶向性的多房棘球蚴表位疫苗GILE口服乳酸菌载体。方法本研究在前期构建的多表位疫苗GILE的基础上,通过添加SAM基因序列,设计、合成SAM-GILE序列,构建乳酸菌表达质粒pNZ8148-SAM-GILE,并电转至乳酸乳球菌NZ9000中建立... 目的构建具有M细胞靶向性的多房棘球蚴表位疫苗GILE口服乳酸菌载体。方法本研究在前期构建的多表位疫苗GILE的基础上,通过添加SAM基因序列,设计、合成SAM-GILE序列,构建乳酸菌表达质粒pNZ8148-SAM-GILE,并电转至乳酸乳球菌NZ9000中建立乳酸菌表达体系。用酶切与基因测序双重实验验证乳酸菌表达质粒pNZ8148-SAM-GILE是否构建成功,用PCR验证乳酸菌表达质粒pNZ8148-SAM-GILE是否成功电转至乳酸乳球菌NZ9000,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重组蛋白SAM-GILE是否表达,用全细胞ELISA法检测SAM-GILE的表面展示情况,用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LL-plSAM-GILE的M细胞靶向性。结果酶切与基因测序双重实验结果显示,乳酸菌表达质粒pNZ8148-SAM-GILE构建成功。经PCR验证,pNZ8148-SAM-GILE成功电转至乳酸乳球菌NZ9000。经Western Blot验证,通过Nisin诱导,成功表达约45 KD的重组蛋白。经全细胞ELISA检测,SAM-GILE可展示于LL-plSAM-GILE表面。经免疫荧光染色验证,重组抗原与M细胞高度重合,表明重组乳酸菌疫苗LL-plSAM-GILE具有M细胞靶向性。结论成功构建具有M细胞靶向性的多房棘球蚴表位疫苗GILE口服乳酸菌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乳酸菌 疫苗 口服 M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房棘球蚴原头节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形成
16
作者 陈佳昕 张耀刚 +4 位作者 王志鑫 朱鑫琳 仁增卓嘎 王海久 芦永良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5-123,共9页
目的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初步探析多房棘球蚴原头节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形成情况。方法1.从沙鼠模型中分离出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并检测原头节的存活率;2.用Polymorph Prep梯度离心法提取中... 目的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初步探析多房棘球蚴原头节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形成情况。方法1.从沙鼠模型中分离出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并检测原头节的存活率;2.用Polymorph Prep梯度离心法提取中性粒细胞,用PE-CD66b标记分离的中性粒细胞,以流式细胞术鉴定分离的中性粒细胞纯度;3.将原头节与中性粒细胞共培养于体外,用PicoGreen dsDNA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的dsDNA浓度;4.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形成的NETs结构;5.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培养后形成NETs标志物髓过氧化酶(Myeloperoxidase,MPO)、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rulline H3,H3Cit)的水平;6.用PCR技术鉴定NETs中DNA的来源。结果1.从沙鼠中分离出的原头节存活率可达90%以上;2.从健康人外周血中提取的中性粒细胞经分离纯化后,其纯度达到87%以上;3.PicoGreen dsDNA定量检测结果显示,NETs的产生随原头节数量和共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0.01);4.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共培养后产生的NETs,其DNA骨架呈网状分布,被标记的MPO、H3Cit的数量比对照组显著增多;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原头节共培养的实验组中的MPO+、H3Cit+的中性粒细胞数量(6.83±1.87)%与阴性对照组(0.53±0.12)%相比明显增加(P<0.05),与阳性对照组(17.33±2.59)%相比差异显著(P<0.01);6.共培养产生的NETs,其DNA既来源于核DNA,也来源于线粒体DNA。结论感染多房棘球蚴后,可以诱导NETs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中性粒细胞 胞外诱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方法探究瓜蒌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17
作者 黄攀 王玉香 马兰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17-227,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方法探究瓜蒌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TCMSP、Pubchen、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OMIM、DisGeNET、STRING、PDB等数据库预测瓜蒌作用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方法探究瓜蒌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TCMSP、Pubchen、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OMIM、DisGeNET、STRING、PDB等数据库预测瓜蒌作用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潜在靶点基因,筛选出核心靶点基因后进行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通过体外实验观测瓜蒌提取物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结果通过综合多个数据库得到210个瓜蒌抗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潜在靶点基因,进一步筛选得到IL6、ESR1、AKT1、BCL2等43个核心靶点基因。GO、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瓜蒌通过影响PI3K/AKT和FoxO、Ras等信号通路发挥抗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作用。在分子对接实验中,瓜蒌中的多种成分与多种靶点基因有着良好的结合能力。通过体外实验发现,瓜蒌提取物可以抑制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结论瓜蒌提取物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抑制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进而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瓜蒌 低氧 大鼠 平滑肌 细胞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的血管效应
18
作者 蒋再聪(综述) 刘杰(审校)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组胺(Histamine,His)是被研究较多的血管效应分子之一。当机体受到刺激时,His释出到胞外,与靶细胞上的His特异受体(Receptors,R)结合,发生血管效应。挖掘His血管效应研究文献发现,有关His导致各种血管效应(血管收缩、血管扩张、血管通... 组胺(Histamine,His)是被研究较多的血管效应分子之一。当机体受到刺激时,His释出到胞外,与靶细胞上的His特异受体(Receptors,R)结合,发生血管效应。挖掘His血管效应研究文献发现,有关His导致各种血管效应(血管收缩、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再生等)的说法不一,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效应 特异受体 血管扩张 血管收缩 血管再生 组胺 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性高血压人群和血压正常人群间肠道微生物和微生物代谢物的差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东海 唐才智 +1 位作者 陈郁 罗勇军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2-42,共11页
目的分析高原性高血压(ARH)人群和血压正常人群间肠道微生物和微生物代谢物的差异,探讨ARH的作用机制方法对ARH患者(n=7)和健康对照者(n=10)的粪便做16SrDNA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探究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物的相关... 目的分析高原性高血压(ARH)人群和血压正常人群间肠道微生物和微生物代谢物的差异,探讨ARH的作用机制方法对ARH患者(n=7)和健康对照者(n=10)的粪便做16SrDNA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探究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物的相关性。结果从ARH组和对照组中筛选到2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2,3-二羟基-3-甲基丁酸、泛酸、16-羟基棕榈酸和甘氨酰-L-亮氨酸等9种代谢物下调,尿嘧啶、2-氧己二酸、DL-3-氨基异丁酸、组胺和黄豆苷元等14种代谢物上调;经过KECG代谢通路分析,得到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11条差异代谢通路;通过16SrDNA测序分析,在属水平上筛选出3种差异菌属,分别是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链杆菌属(Catenibacterium)。经差异菌与代谢物相关性分析发现,消化链球菌、链杆菌水平与亚油酸水平等呈正相关;双歧杆等菌水平与20-羟基花生四烯酸、甘氨酰-L-亮氨酸水平等呈负相关。结论ARH受试者血压升高可能与肠道微生物失调导致的亚油酸、泛酸、2,3-二羟基-3-甲基丁酸下调有关;双歧杆菌等微生物丰度上调以及机体对组胺、黄豆元的富集可缓解血压的持续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菌群 高原 高血压 非靶向代谢组学 关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酮抑制低氧下胃癌细胞中HIF-1α以及HK2、VEGF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庞一丹 刘雅 +4 位作者 陈思嫒 易毅 张荆雷 曾今 安娟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探究麝香酮在低氧状态下对胃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以及己糖激酶-2(HK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CEPIA数据库在线分析HIF-1α、HK2、VEGF在胃癌STAD(Stomach adenocarcinoma)与癌旁组织... 目的探究麝香酮在低氧状态下对胃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以及己糖激酶-2(HK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CEPIA数据库在线分析HIF-1α、HK2、VEGF在胃癌STAD(Stomach adenocarcinoma)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KM-plotter网站的Log-rank、Breslow检验分析基因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三种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胃癌HGC27细胞在低氧(由CoCl_(2)形成)时,麝香酮对HIF-1α、VECF、HK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HIF-1α和HK2在胃癌组织呈现高表达(P<0.01),预后评估提示VECF为胃癌风险基因(P<0.05),与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qRT-PCR结果显示,用麝香酮干预低氧状态下的HGC27细胞8h后,VECF的mRNA表达量下调,24h后,HIF-1α、HK2的mRNA表达量下调;WesternBlot结果显示,用麝香酮干预低氧状态下的HCC27细胞24h后,HIF-1α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麝香酮可能对低氧状态下的HIF-1α、HK2和VECF的mRNA和蛋白表达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酮 胃癌 低氧 缺氧诱导因子1 己糖激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