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国分级诊疗政策的协同性研究——基于中央和省级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
傅利平
董雨
王瑞臻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社区自组织的社会资本结构化与制度化探究——基于社区冲突治理中民间互助组织的扩展案例研究 |
程秀英
刘孟翔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政务服务标准化改革的协作治理难题与优化——基于“SMBI”框架的分析 |
许飞
孔繁斌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国蓝天保卫战中的地方政府政策调适 |
李延昊
王健慧
徐曼迟
张勤
苏竣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硬协调”与“软协调”:县级部门间关系的形成逻辑及协调机制——基于浙江省L区的案例研究 |
周展
田先红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政府处置媒介如何影响公众满意度?——基于中国某市12345政务服务平台的实证研究 |
金惠杰
王刊良
付东普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政策再生产的嬗变与超越:概念演进、过程模型与影响因素 |
钱蕾
余思玉
龚宏龄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专题引论 |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扣动公心之弦:公共服务动机激发机制适用性与稳定性研究 |
胡悦
孙宇飞
陈子怡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变与稳:危机事件触发政策系统的差异化调适——基于机器学习的省级环境政策文本分析 |
廖燕珠
莫桂芳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运动式安全监管何以持续?一个“剪刀差”模型——对湖南长沙“4·29”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的过程追踪 |
钟开斌
沈雨晴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情景剧式说服:基层执法的策略组合与生效逻辑 |
甘甜
王盈盈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剪不断理还乱:公共组织繁文缛节感知和罗生门困境 |
彭珮文
杨一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以受众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研究:构建、重塑与感知的三重视角 |
李红霞
陈思丞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控制与竞争: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的指标治理逻辑及实证检验 |
王凡凡
管兵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互联网使用如何影响差序政府信任?——基于CSS2021的实证分析 |
詹绍文
王一钟
杨燚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创新断裂:创新过程视角下“伪创新”的发生机制——以L区社区议事会创新为个案 |
王瀚
朱健刚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多元主体行动视角下低碳城市试点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 |
刘炳胜
全沥沥
薛斌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接诉即办中干部担当作为的动机与行为及其关联模式 |
辛自强
李于凡
肖必鸿
周文晴
刘宁
薛钦水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通过监督进行治理:县域政府治理的监督机制及其效能——中部T县的案例分析 |
吴春来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