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515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内注射凝血酶对难治性气胸患者氧化应激、肺损伤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张忠强 胡丽丽 陈俊丽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射凝血酶在难治性气胸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肺损伤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难治性气胸患者,男性54例,女性38例,年龄(59.89±5.38)岁,年龄范围为33~85...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射凝血酶在难治性气胸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肺损伤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难治性气胸患者,男性54例,女性38例,年龄(59.89±5.38)岁,年龄范围为33~85岁。将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行持续胸腔闭式引流,研究组患者行持续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凝血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相关指标[漏口闭合时间、总带管时间、住院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情况[皮质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肺损伤因子[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人克拉拉细胞蛋白(CC16)]水平、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漏口闭合时间、总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72 h 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皮质醇、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SP-D低于对照组;CC16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1年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凝血酶可提升难治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有助于减轻疼痛程度,降低氧化应激与肺损伤,预防患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气胸 胸腔内注射凝血酶 氧化应激 肺损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辅助疝钩针治疗小儿脐疝的临床治疗效果
2
作者 张大鹏 赵晓波 +2 位作者 徐渭贤 么爽 张颖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辅助疝钩针对小儿脐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6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小儿脐疝患儿,男性56例,女性42例,年龄(3.16±0.38)岁,年龄范围为14个月至12岁。按照治疗方法将患儿为对照组和研...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辅助疝钩针对小儿脐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6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小儿脐疝患儿,男性56例,女性42例,年龄(3.16±0.38)岁,年龄范围为14个月至12岁。按照治疗方法将患儿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单孔腹腔镜下辅助疝钩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应激反应、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研究组患儿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辅助疝钩针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脐疝均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单孔腹腔镜辅助疝钩针治疗小儿脐疝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的控制方面具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疝 单孔腹腔镜 疝钩针 并发症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小型皮瓣在颜面部肿瘤切除后小面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3
作者 操瑞昌 华栋 +4 位作者 张浩 吴苏州 方小魁 倪韬略 鲍小刚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面部小型皮瓣在颜面部肿瘤切除后小面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安庆市立医院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收治的63例颜面部肿瘤患者,男性22例,女性41例。年龄(47.92±19.62)岁,年龄范围为10~80岁。采用... 目的探讨面部小型皮瓣在颜面部肿瘤切除后小面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安庆市立医院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收治的63例颜面部肿瘤患者,男性22例,女性41例。年龄(47.92±19.62)岁,年龄范围为10~80岁。采用面部小型皮瓣对颜面部肿瘤切除后小面积缺损进行修复,分别从术区色泽、平整度、面部对称性、面部表情功能及瘢痕隐蔽程度对面部小型皮瓣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63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组合皮瓣出现皮下积液切口有部分未愈合,予以加强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Ⅰ期愈合。皮瓣色泽、厚度、质地与周围组织接近,切口隐蔽,无眼、口、鼻、耳功能和形态改变,瘢痕增生较轻,术后6个月时患者的满意度为98.4%。结论肿瘤切除后按照面部美学亚单位特点设计面部小型皮瓣修复继发创面,同时辅以美容缝合,能够保留面部美观和功能,在颜面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美学亚单位 皮瓣 面部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评分与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
4
作者 郁松 肖辉 +4 位作者 梁俊强 乔羽 张贤生 陈阳 杜耀安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HALP)评分在预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71.47...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HALP)评分在预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71.47±5.26)岁,年龄范围为65~82岁。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出现SIRS分为SIRS组(n=14)和无SIRS组(n=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发生SIRS的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ALP评分与单一指标预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发生SIRS的价值。结果SIRS组与无SIRS组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HAL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IPSS评分[OR=1.633,95%CI(1.330,2.005)]、血红蛋白[OR=0.708,95%CI(0.617,0.812)]、白蛋白[OR=0.740,95%CI(0.645,0.849)]、血小板[OR=0.949,95%CI(0.929,0.970)]、HALP评分[OR=0.723,95%CI(0.627,0.835)]均为患者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ALP评分较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单独检测有更高的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为0.881,灵敏度为0.923,特异度为0.743,约登指数为0.666,截断值为34.53分。结论HALP评分可帮助预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在电切术后发生SIRS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血红蛋白 白蛋白 淋巴细胞 血小板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不同液体复苏方法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5
作者 薛海霞 张莉 曹彩霞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 探讨急诊外科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不同液体复苏方法治疗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39.4±4.7... 目的 探讨急诊外科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不同液体复苏方法治疗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39.4±4.7)岁,年龄范围为22~62岁。根据患者不同复苏方式分为充分组(充分急诊液体复苏方法治疗,n=31)和限制组(限制性急诊液体复苏方法治疗,n=33)。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前后的临床指标[一氧化氮(NO)、剩余碱(BE)、血清乳酸(BLA)]、氧代谢指标[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氧消耗(VO_(2))、氧输送(DO_(2))]、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复苏期间预后情况。结果 复苏前,两组患者的NO、BE、BLA、SvO_(2)、VO_(2)、DO_(2)、aPTT、PT、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两组患者的NO、BE、BLA显著下降,限制组NO、BLA低于充分组,BE高于充分组;两组患者的SvO_(2)、VO_(2)、DO_(2)、均明显提高,限制组提高程度更显著;两组患者的aPTT、PT、TT均明显缩短,限制组缩短程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充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治疗比充分液体复苏方法疗效更佳,可有效维持重要脏器血流灌注,显著调节氧代谢,改善凝血功能,对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复苏 急诊 失血性休克 氧代谢 重症监护 凝血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建立
6
作者 倪玮 冯二艳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ENAD)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ENAD的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5例神经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178例,女性127例,年龄(61.66±7.31)岁,年龄范围38~84岁...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ENAD)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ENAD的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5例神经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178例,女性127例,年龄(61.66±7.31)岁,年龄范围38~84岁。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础状况、肠内营养情况及治疗情况等信息行单因素分析,通过多因素分析筛查发生ENAD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建ENAD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305例患者中,ENAD发生率为31.5%(96/305)。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低蛋白血症比例、肠内营养前禁食时间、肠内营养日输注量、肠内营养输注速度、肠内营养应用时间、应用抑酸药比例、应用抗生素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高、合并低蛋白血症、肠内营养前禁食时间≥48 h、肠内营养输注速度≥80 ml/h、应用抗生素时间≥7 d为神经重症患者发生ENAD的危险因素。结论APACHEⅡ评分高、合并低蛋白血症、肠内营养前禁食时间≥48 h、肠内营养输注速度≥80 ml/h、应用抗生素时间≥7 d为神经重症患者发生ENAD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可精准预测ENAD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肠内营养 腹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7
作者 张昀昊 胡涛 +1 位作者 王钊 苑建磊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伴胆总管结石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收治的149例ABP伴胆总管结石的患者,男性68例,女性81例,年龄(60.85±10.39)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伴胆总管结石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收治的149例ABP伴胆总管结石的患者,男性68例,女性81例,年龄(60.85±10.39)岁,年龄范围为35~88岁。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十二指肠镜组(n=71)与胆道镜组(n=78)。十二指肠镜组接受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双镜治疗,胆道镜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十二指肠镜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较短于胆道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十二指肠镜组的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丙转氨酶水平低于胆道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十二指肠镜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高于胆道镜组,丙二醛水平低于胆道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相比,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更有利于缓解ABP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病情,促进术后恢复,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十二指肠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术后并发脑积水的预测因素及防范策略分析
8
作者 闫明燕 郭庆东 王毓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 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术后并发脑积水的预测因素及防范策略。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23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6例行侧脑室三角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男性96例,女性90例,年龄(39.4±10.9)岁,年龄范围为24~64岁。... 目的 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术后并发脑积水的预测因素及防范策略。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23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6例行侧脑室三角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男性96例,女性90例,年龄(39.4±10.9)岁,年龄范围为24~64岁。根据术后14 d内是否并发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n=48)和无脑积水组(n=138),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放射治疗、术前脑积水、手术入路、病灶周围水肿、术中大量脑室出血、术后脑膜炎、术后发热是侧脑室三角区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术后脑脊液分流是侧脑室三角区术后并发脑积水的保护因素。结论 肿瘤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放射治疗、术前脑积水、手术入路、病灶周围水肿、术中大量IVH、术后脑膜炎、术后发热是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术后并发脑积水的重要预测因素,应针对性采取防护策略,并及时行术后脑脊液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三角区肿瘤 并发症 脑积水 预测因素 防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转铁蛋白对儿童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辛鑫 胡丹 +2 位作者 赵中秀 姜朕 汪浩森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43-47,64,共6页
目的探讨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转铁蛋白预测儿童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儿,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中位数为11.60月,年龄范围为1~72个月,根据患儿合并... 目的探讨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转铁蛋白预测儿童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儿,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中位数为11.60月,年龄范围为1~72个月,根据患儿合并SAE情况将患儿分为SAE组(合并意识障碍的患儿,n=30)与非SAE组(未合并意识障碍的患儿,n=30)。收集入院时24、48、72 h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及血清样本。检测血清B-FABP、转铁蛋白的表达。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资料及GCS、PCIS、B-FABP、转铁蛋白的水平。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B-FABP、转铁蛋白预测SAE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截断值。分析B-FABP、转铁蛋白与GCS、PCIS的相关性。结果SAE组不同时间点B-FABP表达均高于非SAE组,转铁蛋白表达均低于非SA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4 h时,B-FABP预测SAE的AUC值为0.884,灵敏度93.33%,特异度76.67%,入院48 h时,转铁蛋白预测SAE的AUC值为0.877,灵敏度93.33%,特异度76.67%。SAE组B-FABP与GCS、PCIS呈负相关,转铁蛋白与GCS、PCIS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B-FABP和转铁蛋白对儿童SAE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转铁蛋白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脓毒症心肌病信号通路及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罗遵伟 何国丽 +4 位作者 黄家明 丁莉 沈沛 薛娇 周满红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78-80,共3页
脓毒症是由宿主对病原菌感染反应失调而导致的一种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近年来,虽然脓毒症的救治成功率有较大提升,但病死率仍高达22.5%^([2])。特别是严重脓毒症合并心肌功能障碍,即脓毒症心肌病(sepsis-induced cardi... 脓毒症是由宿主对病原菌感染反应失调而导致的一种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近年来,虽然脓毒症的救治成功率有较大提升,但病死率仍高达22.5%^([2])。特别是严重脓毒症合并心肌功能障碍,即脓毒症心肌病(sepsis-induced cardiomyopathy,SIC),成为脓毒症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心肌病 中医药 信号通路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麦角林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清因子的影响
11
作者 王静 刘学春 +1 位作者 张德智 江静如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安庆一一六医院收治的94例AIS患者,男性47例,女性47例,年龄(62.01±7.15)岁,年龄范围为50~70岁。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安庆一一六医院收治的94例AIS患者,男性47例,女性47例,年龄(62.01±7.15)岁,年龄范围为50~70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n=46)和尼麦角林组(n=48)。高压氧组患者行高压氧联合常规治疗,尼麦角林组患者在高压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尼麦角林,持续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损伤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尼麦角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高压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尼麦角林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高压氧组,NIHSS评分、VEGF、NSE、hs-CRP、Lp-PLA2、IL-6及TNF-α水平低于高压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麦角林联合高压氧治疗AIS的有效率较高,其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尼麦角林 高压氧 血清因子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中肺炎支原体DNA载量与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水平及其预测价值
12
作者 李阳 郑海涵 +2 位作者 孙静 李媛媛 陈必全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27-31,37,共6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泡灌洗液中肺炎支原体DNA(MP-DNA)载量、D-二聚体(D-D)水平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对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12月30日安徽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80例MPP患儿,男性93例...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泡灌洗液中肺炎支原体DNA(MP-DNA)载量、D-二聚体(D-D)水平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对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12月30日安徽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80例MPP患儿,男性93例,女性87例,年龄(6.00±2.25)岁,年龄范围为1~13岁。根据MPP的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104)和重症组(n=76)。比较两组间肺泡灌洗液中MP-DNA载量、D-D和LDH水平,分析MP-DNA载量与D-D和LDH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三项指标对重症MPP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MPP组MP-DNA载量和D-D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DNA载量与D-D(r=0.496,P<0.001)和LDH(r=0.325,P=0.004)水平均呈正相关,且与D-D的相关性较强。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P-DNA载量在预测重症MPP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740,明显高于D-D(曲线下面积为0.614)和LDH(曲线下面积为0.554)。结论MP-DNA载量和D-D水平在重症MPP患儿中显著升高,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其中MP-DNA载量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泡灌洗液 肺炎支原体DNA D-二聚体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的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撕裂与膝关节解剖学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高慧晶 许尚文 +1 位作者 林姗 王荣靖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探讨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ACL)撕裂与髌骨位置、股骨滑车发育不良、α角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7月在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行常规膝关节MRI检查且经关节镜证实ACL撕裂的135例患者作为ACL撕裂组,男性99例,女性36例,年龄(... 目的探讨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ACL)撕裂与髌骨位置、股骨滑车发育不良、α角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7月在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行常规膝关节MRI检查且经关节镜证实ACL撕裂的135例患者作为ACL撕裂组,男性99例,女性36例,年龄(25.9±7.9)岁,年龄范围为15~46岁。随机选取同期100例ACL正常、仅膝关节腔少量积液的纳入者作为正常组。比较ACL撕裂组与正常组的髌骨位置、股骨滑车形态学指标和α角之间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性别、髌骨位置、股骨滑车形态和α角对研究对象发生ACL撕裂的影响。结果男性ACL撕裂发生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L撕裂组胫骨结节上缘到髌软骨下极距离、改良的IS(MIS)指数、股骨滑车沟深度、滑车沟角及a角增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髌骨高位(OR=2.86,P<0.05)、滑车沟角(OR=10.18,P<0.05)、α角(OR=1.18,P<0.05)分别是ACL撕裂的独立预测因子。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增大的MIS指数、增大的滑车沟角和较大的α角与ACL撕裂的风险增加相关。结论ACL撕裂患者的胫骨结节上缘到髌软骨下极距离、MIS指数、股骨滑车发育不良发生率和α角均高于ACL正常的膝关节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滑车发育不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血清中淀粉样蛋白A、胆碱酯酶水平与术后感染的关系
14
作者 王卓夫 颜神超 +1 位作者 张绪红 朱铁源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血清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胆碱酯酶(ChE)含量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5月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114例胸部创伤患者,男性58例,女性56例,年龄(46.23±5.86)岁...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血清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胆碱酯酶(ChE)含量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5月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114例胸部创伤患者,男性58例,女性56例,年龄(46.23±5.86)岁,年龄范围为33~60岁。检测患者术前1 d、术后第2天及术后第7天SAA水平、ChE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降钙素原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SII)、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评估患者术后第7天继发感染情况。结果术后第7天,继发感染患者39例,未继发感染患者75例。未继发感染患者NLR、SII、NEUT、CRP、降钙素原、TNF-α水平低于继发感染患者,PLR、LYM水平高于继发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继发感染患者SAA水平高于未继发感染患者,ChE水平低于未继发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轻度感染患者18例,中度感染患者13例,重度感染患者8例。轻度感染患者、中度感染患者及重度感染患者SAA、Ch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AA升高、CRP升高、降钙素原升高为影响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hE升高为影响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血清SAA、ChE单独预测(P<0.05)。SAA与CRP、降钙素原以及TNF-α均呈正相关(P<0.05);ChE与CRP、降钙素原以及TNF-α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胸部创伤术后感染患者血清SAA水平升高,ChE水平降低,并且胸部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血清中SAA、ChE含量对患者术后感染具有一定辅助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术后感染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血清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世界急诊外科学会急性肠系膜缺血指南更新》解读
15
作者 戴晶 金红旭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急性肠系膜缺血在临床上较少见,但极为凶险。随着对其认识的加深,国内外多家医学会陆续发布了相关管理指南或专家共识。2022年10月,世界急诊外科学会对其2017年发表的第一版指南进行了更新。此次更新在诊治细节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补充。... 急性肠系膜缺血在临床上较少见,但极为凶险。随着对其认识的加深,国内外多家医学会陆续发布了相关管理指南或专家共识。2022年10月,世界急诊外科学会对其2017年发表的第一版指南进行了更新。此次更新在诊治细节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补充。现根据其内容,对我们工作中曾遇到的困惑及新颖的观点作出如下解读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缺血 指南 围术期 跨学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马环素与硫酸黏菌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内感染的效果
16
作者 葛鹏程 冯雪 +2 位作者 李聪聪 党大胜 任天舒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69-70,74,共3页
目的探讨奥马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内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经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断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153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99例,女性54例。年龄(70.34±17.44)岁,... 目的探讨奥马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内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经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断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153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99例,女性54例。年龄(70.34±17.44)岁,年龄范围为18~101岁。倾向性匹配按1∶2的比例分为奥马环素组(n=51)和硫酸黏菌素组(n=102)。奥马环素组采用奥马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硫酸黏菌素组采用硫酸黏菌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28 d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奥马环素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6.7%(34/51),高于硫酸黏菌素组的55.9%(57/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马环素组和硫酸黏菌素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33.3%(17/51)、19.6%(20/10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马环素组与硫酸黏菌素组28 d病死率分别为29.4%(15/51)、25.5%(26/10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马环素组与硫酸粘菌素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4%(15/51)、19.6%(20/10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马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内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环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 鲍曼不动杆菌 硫酸黏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钠林格液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回宇峰 谭思琪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林格液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伤后24 h内接受手术的80例非穿透性TBI患者,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57.4±13.1)岁,年龄范围为18~64岁。...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林格液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伤后24 h内接受手术的80例非穿透性TBI患者,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57.4±13.1)岁,年龄范围为18~64岁。按照术中采用的晶体液类型分为碳酸氢钠组(采用碳酸氢钠林格液,n=40)和乳酸钠组(采用乳酸钠林格液,n=40)。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临床资料,术前、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血肌酐清除率及各时间点[入手术室时(T0)、麻醉诱导后(T1)、术毕(T2)、术后12 h内(T3)]的动脉血乳酸、血钾、氧合指数;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短期预后改善比例。结果两组患者在T2、T3时的乳酸水平均较T0时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碳酸氢钠组T2、T3时的乳酸显著低于乳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型TBI亚组中,碳酸氢钠组在术后1、2、3 d的血清肌酐清除率明显高于乳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氢钠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乳酸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氢钠组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乳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乳酸钠林格液,碳酸氢钠林格液能够更好地维持TBI患者围术期内环境稳定,缩短住院时间,对重型TBI患者具有肾保护作用,降低术后AKI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钠林格液 创伤性脑损伤 液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流量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娇 刘茵 +3 位作者 舒泸莹 周红兵 彭昶 陈晓丽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4年第3期145-150,175,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氧流量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筛选氧流量设置为60 L/min的HFNC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自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崇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AECOPD... 目的探讨不同氧流量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筛选氧流量设置为60 L/min的HFNC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自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崇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低流量组、中流量组、高流量组,每组各50例。3组均给予HFNC治疗,其中,低流量组氧流量为30 L/min,中流量组氧流量为40 L/min,高流量组氧流量为60 L/min,持续治疗7 d。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24 h短期疗效。治疗前、治疗后,比较3组动脉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量(PEF)],以及症状严重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高流量组患者在经HFNC治疗后随访28 d,根据28 d疾病转归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32)与预后不良组(n=18),分析氧流量设置为60 L/min的HFNC治疗患者短期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3组PaCO_(2)低于治疗前,PaO_(2)、FVC、FEV1、PEF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流量组、中流量组PaCO_(2)低于低流量组,且高流量组低于中流量组;高流量组、中流量组PaO_(2)、FVC、FEV1、PEF水平高于低流量组,且高流量组高于中流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CAT评分、mMRC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流量组、中流量组CAT评分、mMRC评分低于低流量组,且高流量组低于中流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流量组、中流量组总有效率高于低流量组,且高流量组总有效率高于中流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aCO_(2)、PaO_(2)、CAT评分、mMRC评分、HFNC短期疗效是影响高流量HFNC治疗AECOPD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流量HFNC可更好地改善AECOPD患者动脉血气、肺功能,提高短期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受年龄、吸烟史、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aCO_(2)、PaO_(2)、CAT评分、mMRC评分、HFNC短期疗效等因素影响,预后不佳,临床中可根据上述危险因素早期制定相关措施以改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肺功能 动脉血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疼痛及恢复影响
19
作者 戚小航 孙东辉 +1 位作者 吴振宇 龚姗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4年第3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ENGB)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疼痛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自2019年4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ICB组与PE...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ENGB)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疼痛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自2019年4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ICB组与PENGB组,每组各4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FICB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超声引导下行FICB,PENGB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超声引导下行PENGB。比较两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感觉阻滞有效率,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1个月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PENGB组术后6、12、24 h的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FI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的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NGB组术后6、12、24 h的感觉阻滞有效率均高于FI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的感觉阻滞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NGB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少于FI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12 h、术后24 h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NGB组术后48、72 h的MMSE评分均高于FI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采用FICB比较,采用PENGB在老年髋部骨折术中可取得更好的镇痛效果,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更小,更利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髂筋膜间隙阻滞 超声 全身麻醉 髋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主动脉疾病风险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刘佳 李枭雄 黄姣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主动脉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20例主动脉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主动脉疾病类型分为A组(n=75,急性主动脉夹层)、B组(n=20,非急性...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主动脉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20例主动脉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主动脉疾病类型分为A组(n=75,急性主动脉夹层)、B组(n=20,非急性主动脉夹层)、C组(n=66,升主动脉瘤)、D组(n=59,降主动脉瘤),从本院同期体检者体检结论为正常的人群随机挑选130例作为E组。检测并比较Hcy水平和血液相关指标(血红蛋白、白细胞、D-二聚体、心肌酶、C-反应蛋白、肌酐、尿素)。结果A组的Hcy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其余4组,E组的Hcy水平、HHcy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余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年龄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主动脉疾病的4组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D-二聚体、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其余4组,E组的D-二聚体、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其余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Hcy是主动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正常人群比较,主动脉疾病患者表现出更高的Hcy水平,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尤其显著。HHcy是主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主动脉疾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