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就业质量差异研究
1
作者 张抗私 裘雪楠 劳动经济评论 2024年第1期99-127,共29页
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及重视就业质量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尽管已有研究关注职业教育的回报率,但是却忽略了就业质量的综合性,即收入并不是衡量就业质量的唯一标准。本文采用CLDS 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劳动者个人层面的微观数据,... 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及重视就业质量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尽管已有研究关注职业教育的回报率,但是却忽略了就业质量的综合性,即收入并不是衡量就业质量的唯一标准。本文采用CLDS 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劳动者个人层面的微观数据,基于就业质量的视角,实证检验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两种教育类型的回报率之差。研究发现:使用Heckman处理效应模型和内生转换模型后的估计结果表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劳动者比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劳动者在工作收入、社会保障以及综合就业质量方面具有相对优势。1999年的高校扩招政策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中等职业教育的相对优势,但未能改变总体趋势。并且本文基于非线性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组别之间就业质量差异来源的分析发现,就业质量差异中约33.96%源于教育类型差异,考虑高校扩招政策后该比率进一步上升至65.08%。本文的发现为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就业质量 教育回报率
原文传递
平台型领导对研发人员工作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杜恒波 王绍运 赵敏如 劳动经济评论 2024年第1期196-214,共19页
研发人员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成为创新的主力军,提升其工作幸福感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将研发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刺激—机体—反应模型和资源保存理论,探讨平台型领导与研发人员工作... 研发人员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成为创新的主力军,提升其工作幸福感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将研发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刺激—机体—反应模型和资源保存理论,探讨平台型领导与研发人员工作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型领导正向影响研发人员的工作幸福感,任务不确定性和工作控制感分别在其中起中介作用。阻碍性时间压力不仅负向调节了平台型领导与任务不确定性之间的负向关系,同时也调节了任务不确定性在平台型领导与研发人员工作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挑战性时间压力不仅正向调节了平台型领导与工作控制感之间的正向关系,同时也调节了工作控制感在平台型领导与研发人员工作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领导 工作幸福感 研发人员
原文传递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冲击就业吗——基于在岗职工人数的分析
3
作者 罗润东 韩育 劳动经济评论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在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强新动能的前提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方式。其中,中国持续推进的城市智慧化过程中是否冲击了就业?本文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在探析该政策对就业影响机...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在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强新动能的前提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方式。其中,中国持续推进的城市智慧化过程中是否冲击了就业?本文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在探析该政策对就业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3~2020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该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1)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在岗职工就业产生了负面冲击,对其他形式就业产生了促进作用;(2)智慧城市试点政策通过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数字普惠金融抑制了城市在岗职工就业水平;(3)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在岗职工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性。本文为在城市智慧化转型进程中稳定居民就业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试点 就业 在岗职工
原文传递
工作游戏化对平台从业者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以90后外卖骑手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飞鹏 张玉宁 劳动经济评论 2024年第1期37-52,共16页
游戏对个体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运用到工作领域就不一定产生这样的效果。近几年游戏化在实践中有很大的发展,本研究关注的是零工经济下外卖平台游戏化的应用。基于SOR理论模型,对90后外卖骑手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层次回归和process的方... 游戏对个体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运用到工作领域就不一定产生这样的效果。近几年游戏化在实践中有很大的发展,本研究关注的是零工经济下外卖平台游戏化的应用。基于SOR理论模型,对90后外卖骑手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层次回归和process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游戏化对工作投入和自我效能感均有倒U形影响,并且自我效能感在工作游戏化与工作投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竞争导向正向调节工作游戏化对自我效能感的倒U形关系。游戏化通过重塑个体的工作体验进而对其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尤其是现在90后逐渐成为职场主力,本研究对平台将游戏化合理的运用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游戏化 工作投入 自我效能感 零工经济 外卖骑手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琚琼 杜岩岩 劳动经济评论 2024年第1期80-98,共19页
本研究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劳动力就业质量的提升,数字经济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力就业质量提升0.157。在基准回归的基础上,本研究使用工具变量回归和Heckman两步... 本研究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劳动力就业质量的提升,数字经济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力就业质量提升0.157。在基准回归的基础上,本研究使用工具变量回归和Heckman两步法进行了内生性处理,使用替换研究数据、替换被解释变量、替换解释变量和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从异质性分析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对女性、壮年、农村户籍和低学历劳动力的就业质量提升作用影响更为显著。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就业质量的提升作用是通过增加技术赋能和加强社会网络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就业质量 劳动力
原文传递
人口老龄化、服务型制造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考察
6
作者 汪兆江 刘丹丹 劳动经济评论 2024年第1期177-195,共19页
服务型制造是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了老龄社会结构与人口红利模式转变直接影响到了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服... 服务型制造是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了老龄社会结构与人口红利模式转变直接影响到了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服务型制造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促进了服务型制造的发展,门槛效应表明伴随着城镇化进度的加快,促进作用将不断增强;机制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市场需求转变、劳动力供给与就业结构和人力资本质量等路径的影响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形曲线关系,对不同路径分别处于U形曲线的不同阶段。异质性分析中,人口老龄化对服务型制造的影响也呈U形曲线发展,在老龄社会和高收入地区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在中等收入地区则表现为抑制作用。从长远考虑,应加快老龄社会转型,促进老年群体消费转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实现人口质量的经济红利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服务型制造 门槛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了吗?——来自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
7
作者 吴传琦 郑路 张琪 劳动经济评论 2024年第1期128-154,共27页
劳动供给结构性短缺是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根据经典劳动供给理论,将劳动供给曲线与门槛计量模型进行联合再推演,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微观数据探讨我国微观劳动供给情况,再现中国劳动供... 劳动供给结构性短缺是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根据经典劳动供给理论,将劳动供给曲线与门槛计量模型进行联合再推演,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微观数据探讨我国微观劳动供给情况,再现中国劳动供给曲线。研究发现,第一,总体来看,我国劳动供给曲线尚未“向后弯曲”,工资水平的提升仍然会造成劳动供给的提升,工资对劳动供给产生显著突变效应和激励效应;第二,一重工资门槛占调查对象平均工资的29.1%,二重、三重工资门槛值超过调查对象的平均工资水平,二重工资门槛超出平均工资的19.9%,而三重工资门槛则为平均工资的近两倍;第三,工资门槛的存在使得工资激励效应大致呈现倒U形曲线形态,即工资激励效应随着工资门槛的提升而先增后减;第四,女性劳动力群体和中高端服务业群体的劳动供给曲线可能出现了“向后弯曲”的现象,这部分群体一般自身收入水平较高或是家庭收入水平较高。本文研究表明,我国整体劳动供给曲线尚处于“上升”阶段,提升工资水平有助于激发我国潜在的就业和劳动供给,为缓解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提供启示,同时有助于现阶段我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供给曲线 工资门槛模型 劳动时间
原文传递
数字化技术与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基于员工议价能力视角
8
作者 孟祥旭 冯学良 劳动经济评论 2024年第1期53-79,共27页
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与共同富裕要求的背景下,本文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企业数字化促进了企业高管薪酬提升,但对普通员工的工资收入未产生显著影响,企业数字... 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与共同富裕要求的背景下,本文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企业数字化促进了企业高管薪酬提升,但对普通员工的工资收入未产生显著影响,企业数字化使得企业内部收入差距扩大。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数字化水平提高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进而提高企业效益,但企业内高管和普通员工对数字化技术收益的议价能力不同,导致企业内部收入差距拉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竞争性行业和低成长性企业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内部收入差距拉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结果均表明基准回归结果是稳健的。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理解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共同富裕政策制定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议价能力 共同富裕 全要素生产率 管理成本
原文传递
福利彩票发行有效改善了城乡收入不平等吗?——来自民生财政支出视角的实证研究
9
作者 段龙龙 张书源 劳动经济评论 2024年第1期215-236,共22页
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有效推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是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举措。福利彩票作为二三次分配有效衔接的特殊政策工具,在政府有序引导壮大第三次分配过程中起... 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有效推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是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举措。福利彩票作为二三次分配有效衔接的特殊政策工具,在政府有序引导壮大第三次分配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之作用。研究在构建福利彩票与城乡收入不平等传导理论框架基础上,立足民生财政支出的独特视角,借助面板可行最小二乘估计(FGLS)、面板ERM模型估计、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和工具变量法深入考察了2010~2021年我国省际彩票公益金净额和民生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福利彩票公益金可以有效缓解城乡收入不平等,提高民生财政支出比例也可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福利彩票和民生财政支出除单独对城乡收入不平等发挥作用外,还具有典型的不平等化解协同特征,福利彩票公益金可通过民生财政这一中介变量起到大幅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之效果。地区异质性检验表明:福利彩票和民生财政支出在东部与中部地区均起到改善城乡收入不平等的积极效应,但是在西部地区,这种效果往往不佳。在实施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这为我国各级政府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更好地发挥福利彩票之作用,进一步凸显福利彩票在二三次分配中的衔接功能,分级分地区提升民生财政支出的城乡不平等改善效能提供了一则新的施策视角和决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彩票 民生财政支出 城乡收入不平等 面板数据
原文传递
我国社会政策研究前沿动态——基于CNKI数据的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10
作者 张怡 劳动经济评论 2024年第1期237-256,共20页
社会政策直接影响民生福祉,是一个国家的“幸福指数”,也是近年来社会的话题热点和学界的研究焦点,精准把握既有社会政策研究的总体概况,有利于研究精进、实践改进和福利增进。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和CiteSpace软件展现中国社会政策的开... 社会政策直接影响民生福祉,是一个国家的“幸福指数”,也是近年来社会的话题热点和学界的研究焦点,精准把握既有社会政策研究的总体概况,有利于研究精进、实践改进和福利增进。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和CiteSpace软件展现中国社会政策的开创与热度轨迹、作者及合作网络图、机构及合作网络图等基本图景;在知识图谱绘制的基础上总结出近20年我国社会政策研究聚焦于理清社会政策的核心概念、解读社会政策的目标、回顾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探析如何更好地利用社会政策、寻求中国社会政策的提升路径和研讨社会政策学科发展;通过对突现词的分析,探寻国内社会政策研究学术前沿的演变和演进历程的特征。今后,中国社会政策研究应加强科研合作、提升问题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文献综述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原文传递
职业选择、人力资本配置与内生经济增长
11
作者 游鸿 周灵灵 劳动经济评论 2024年第1期155-176,共22页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中国人力资本在行业间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错配,而且部分行业的错配问题较为严重,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部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对称信息、不对称信息等视角探...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中国人力资本在行业间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错配,而且部分行业的错配问题较为严重,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部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对称信息、不对称信息等视角探讨了相关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部门对人力资本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两种完全相反的作用力,即正面的信息成本下降效应与负面的人力资本错配效应,当金融部门利润过高时,会导致较为严重的人力资本配置扭曲,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不利影响。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选择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CEO继任来源、企业战略与数字化转型决策
12
作者 刘胜 罗君愉 吴亮 劳动经济评论 2024年第1期19-36,共18页
推动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重大经营抉择,在不确定性风险面前,当受制于旧有高管“路径依赖”的制约时,企业能否依托CEO继任来源激发数字化转型活力目前尚无系统性研究。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及CEO简历数据,考察CE... 推动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重大经营抉择,在不确定性风险面前,当受制于旧有高管“路径依赖”的制约时,企业能否依托CEO继任来源激发数字化转型活力目前尚无系统性研究。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及CEO简历数据,考察CEO继任来源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来源于非内部晋升的CEO使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概率更高,这一结论在调整样本容量、调整被解释变量衡量指标、控制产业时间趋势、调整时间窗口、加入遗漏变量、工具变量检验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地,来源于企业外部的CEO继任主要通过影响企业战略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具体表现为CEO外部继任会显著影响企业战略变革的倾向、企业战略的激进程度及企业创新战略的偏好。异质性分析表明,源于非内部晋升的CEO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在有多元化职业背景、有市场营销背景、有学术背景的高管企业样本中更为明显。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战略变革视域下不同类型CEO影响企业数字技术应用的差异性的画像研究,对企业如何优化高管团队来源结构、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来赋能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与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继任来源 企业战略 数字化转型决策
原文传递
共同富裕视域下医保参保机制对居民大病医疗负担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张鑫 劳动经济评论 2024年第1期257-278,共22页
增强人民健康保障、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文选取2014~2018年CFPS三期样本数据,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别构建总体负担模型和大病负担模型,实证研究医疗保险对居民大病医疗负担缓... 增强人民健康保障、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文选取2014~2018年CFPS三期样本数据,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别构建总体负担模型和大病负担模型,实证研究医疗保险对居民大病医疗负担缓释效应。结果显示,医疗保险能够显著降低居民医疗支出,对减轻患者家庭大病医疗负担具有明显作用,不过随着大病医疗支出界定标准的提升,医疗保险对医疗负担的缓释效果有所下降。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受诸如制度设计、个体特征及区域特点等因素的制约影响,医疗保险在缓解居民医疗负担的同时,也存在保险类别、年龄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差异。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医院等级、报销比例和慢病患病率等因素是医疗保险影响居民大病医疗负担的重要渠道。医院等级层面,患者选择基层医院诊疗有利于患者减轻过度医疗负担,盲目选择大医院就诊可能会导致患者医疗负担有所加剧,因此推进分级诊疗、实施基层首诊和向下转诊是实现医疗保险缓释居民医疗负担的一个重要途径;报销比例层面,医疗保险通过报销补贴政策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特别是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报销比例是医疗保险影响居民大病负担的渠道之一;此外,医疗保险还可以通过降低慢病患病率、提升居民健康保障水平,进而缓解居民大病医疗负担,缓释经济风险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参保机制 大病负担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劳动报酬占GDP份额变动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车伟 张士斌 劳动经济评论 2011年第1期1-33,共33页
我国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下降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事实,但如何衡量劳动报酬收入却没有公认标准,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因而受如何度量劳动报酬度的影响。通过按国际上可比口径对中国劳动报酬加以调整,本文发现中国劳... 我国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下降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事实,但如何衡量劳动报酬收入却没有公认标准,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因而受如何度量劳动报酬度的影响。通过按国际上可比口径对中国劳动报酬加以调整,本文发现中国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下降趋势并不严重,而是表现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特征。中国初次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而是这一份额长期处于低水平,中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似乎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报酬 初次分配 工业化
原文传递
中国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建武 李楠 +1 位作者 李昊 何飞帆 劳动经济评论 CSSCI 2017年第1期11-25,共15页
为揭示和研究中国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效解决目前关于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相关研究文献中存在的分歧以及寻找分歧来源,本文引入Meta分析法,根据已有研究成果中所报告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每天工作时间、他... 为揭示和研究中国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效解决目前关于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相关研究文献中存在的分歧以及寻找分歧来源,本文引入Meta分析法,根据已有研究成果中所报告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每天工作时间、他人看法和有无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并不存在显著性影响,而教育水平、月收入、有无拖欠工资、是否有合同和工作是否安全则对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并在各变量均不存在发表偏倚情况,月收入和每天工作时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其中前者异质性主要来源于所用分析模型,后者的异质性可能源于抽样误差。通过研究提出提高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建议:(1)应进一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途径提高农民工受教育水平;(2)规范劳动力市场用工制度;(3)强化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福利体系;(4)加强农民工工作场所内监管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人口结构转变与收入不平等: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下海 张建武 邹钰莹 劳动经济评论 2012年第1期26-36,共11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人口转变,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快速而深刻的人口转变。人口转变给经济社会生活带来诸多影响,在此背景下,人口结构转变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方面的文献研究大致遵循三种思路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人口转变,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快速而深刻的人口转变。人口转变给经济社会生活带来诸多影响,在此背景下,人口结构转变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方面的文献研究大致遵循三种思路而展开:生育率与收入不平等、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家庭结构变迁与收入不平等。为厘清这一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本文分别从理论分析、经验研究、国内研究现状及未来可能研究方向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对我国相关研究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转变 收入不平等 老龄化 家庭结构
原文传递
劳动经济理论研究前沿文献分析——基于文献计量分析视角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润东 沈君 徐丹丹 劳动经济评论 2016年第2期1-18,共18页
2000年以来,劳动经济理论及其现实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焦点之一,虽然不乏对该领域进行相关的综述性研究,但是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特征定位的梳理研究极少。本文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Ⅱ,运用共词聚类分析法和战略坐标图示... 2000年以来,劳动经济理论及其现实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焦点之一,虽然不乏对该领域进行相关的综述性研究,但是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特征定位的梳理研究极少。本文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Ⅱ,运用共词聚类分析法和战略坐标图示法,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劳动经济领域英文文献中计量分析出2000~2012年国际范围内劳动经济理论的研究状况、关注的研究热点和新颖的研究方向,以期探讨当前劳动经济理论研究的现状与特征。分析结果发现:在当前全球劳动经济理论研究中,就业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备受关注,工会组织问题是最新颖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经济 文献计量 共词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否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力资源需求——基于青岛的实践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林 汪海宁 邵晓晨 劳动经济评论 2015年第1期34-53,共20页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智力支撑,而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论文以青岛市为例,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建立回归模型,分析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适应性。实证分...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智力支撑,而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论文以青岛市为例,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建立回归模型,分析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适应性。实证分析发现:分层次来看,青岛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发展显著相关,但应用型大学例外;整体而言,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综合指标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综合指标发展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但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综合指标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综合指标的线性关系并不显著。这一结论,佐证了实践中青岛市综合研究型大学数量较少、优质教学资源匮乏、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应用型大学发展层次偏低等非适应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层次结构 产业结构 人力资源 创新驱动
原文传递
产业发展、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城乡工资性收入差异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建伟 杨龙见 王晓倩 劳动经济评论 2013年第1期81-91,共11页
运用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解释了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没有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产业发展,或没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市场发育,都会扩大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只有当非农产业和劳动力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才... 运用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解释了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没有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产业发展,或没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市场发育,都会扩大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只有当非农产业和劳动力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才会缩小。实证结果也表明,当前工资性收入差距已经进入缩小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产业 劳动力市场发育 城乡工资差异
原文传递
新常态背景下中部地区农民工就业质量评价——基于D-AHP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文剑 张晓晨 吕华 劳动经济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165-180,共16页
提升中部地区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不仅可以增加农民工获得感,也有利于改善中部地区农民工生存现状和就业能力,促进其市民化并提升城镇化质量,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先决条件之一。通过对中部地区农民工就业现状描述性分析,并借助D-AHP方法... 提升中部地区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不仅可以增加农民工获得感,也有利于改善中部地区农民工生存现状和就业能力,促进其市民化并提升城镇化质量,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先决条件之一。通过对中部地区农民工就业现状描述性分析,并借助D-AHP方法构建中部地区农民工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部地区农民工就业质量水平较低,得分仅为54.85,其中,就业稳定性最好而权益保障最糟。研究发现,中部六省农民工就业质量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河南和山西。新常态背景下,提升中部地区农民工就业质量,应该立足中部实际,着眼长远,创建并推广中部地区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平台,建立中部地区农民工权益保障联动机制和农民工培训合作机制,完善中部地区农民工薪酬制度并更新企业经营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中部地区 农民工 就业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