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社会化、非均衡激励与东亚合作的退化
1
作者 齐尚才 张韵 《东南亚研究 2025年第1期89-112,156,157,共26页
国际合作包含进化与退化两种态势,传统研究专注于解释合作进化,而忽略了合作退化。有限社会化与非均衡激励构成了解释合作退化的两个变量。有限社会化的共同体成员同时受适当性逻辑与结果性逻辑驱动,但对二者侧重的程度存在差异,从而形... 国际合作包含进化与退化两种态势,传统研究专注于解释合作进化,而忽略了合作退化。有限社会化与非均衡激励构成了解释合作退化的两个变量。有限社会化的共同体成员同时受适当性逻辑与结果性逻辑驱动,但对二者侧重的程度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了“中心—中间—外围”的合作结构。非均衡激励通过提供替代收益诱导各成员脱离合作,主要受结果性逻辑驱动的外围成员最易受到影响,其背叛对中间成员形成示范和压力,中心成员也将重新评估适当性行为的收益。冷战结束后,美国消极参与东亚事务,东盟主导的地区合作持续强化,但各国对华合作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奥巴马政府转向对华竞争,日本率先采取行动,利用大国竞争攫取收益,韩国、菲律宾和越南也出现摇摆。2017年以后,美国加强诱拉力度,韩国、菲律宾和越南逐渐转向对华制衡,印尼、新加坡和泰国等国也表现出投机倾向。未来东亚合作仍存在进一步退化的风险,但东亚合作的深厚根基、东盟对大国竞争的管控以及中国的积极引导,意味着合作并非没有加强的转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退化 有限社会化 非均衡激励 中美竞争 东亚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X”的制度变迁与东南亚区域一体化
2
作者 戴轶 赖征世 《东南亚研究 2025年第1期49-62,155,156,共16页
“东盟-X”是东盟达成的允许成员国对东盟经济决议采取先后执行形式的“指示性”制度安排。在奥兰·扬的构成性属性变迁的分析框架下,“东盟-X”历经了成员身份、功能规模与地理范畴三重维度的变化,即东盟扩展了适用“东盟-X”的成... “东盟-X”是东盟达成的允许成员国对东盟经济决议采取先后执行形式的“指示性”制度安排。在奥兰·扬的构成性属性变迁的分析框架下,“东盟-X”历经了成员身份、功能规模与地理范畴三重维度的变化,即东盟扩展了适用“东盟-X”的成员国数量,“东盟-X”由同步执行方式转为先后执行方式,并将东盟执行功能变为暂缓遵守功能,同时“东盟-X”由传统的关税贸易领域向数字经济领域拓展。实践证明,在东南亚国家差异化程度明显的情形下,“东盟-X”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推进东南亚区域一体化的制度。“东盟-X”尊重成员国的复杂多样性,在东盟经济决议执行方式上不强求所有成员国步调一致,改齐步走为分步走,以务实性的态度走出了东南亚区域国家的区域共同发展之道,并为探索既公平又有效的国际执行制度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X 制度变迁 区域一体化 东盟方式 东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造法的“东盟方式”
3
作者 阮京丞 《东南亚研究 2025年第1期63-88,156,共27页
东盟是区域一体化的亚洲典范。以协商一致、不干涉、包容性、非对抗性为特点的“东盟方式”贯穿于东盟造法实践的始终。在成果层面,东盟造法既包括具有法律拘束力的硬法,也包括不具有法律拘束力而从宏观上指导组织发展或从微观上指导具... 东盟是区域一体化的亚洲典范。以协商一致、不干涉、包容性、非对抗性为特点的“东盟方式”贯穿于东盟造法实践的始终。在成果层面,东盟造法既包括具有法律拘束力的硬法,也包括不具有法律拘束力而从宏观上指导组织发展或从微观上指导具体实践的软法;在程序层面,兼有正式与非正式的组织形式,遵循协商与共识的决策机制;在主体层面,涵盖传统的国家行为体以及非国家行为体。东盟造法呈现出正式性与非正式性的互动交融、舒适性与灵活性原则的价值引领以及横向扩展与纵向兼容的宏伟蓝图等特点。同时,东盟对组织运作规则的体系化构建、在强制裁决和自由选择间的折衷主义与以“参与制裁”为保障的制裁机制,使得东盟造法能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一定的合法性。尽管如此,东盟造法仍存在协商一致程序与组织的非独立性阻碍规则制定、弱宪政主义与问责机制缺失损害规则纠偏、东盟身份认同不足与执行机制匮乏影响规则实施等问题。总的来看,东盟以其独特的造法方式为区域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法治化开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造法 东盟方式 协商一致 东盟中心地位 国际组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方安全对话”扩大化与实体化及其对东盟的影响
4
作者 刘鹏 张砚思捷 《东南亚研究 2025年第1期113-129,157,158,共19页
美印日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扩大化与实体化正在逐步推进,其所涉议题已超出安全领域,而延伸到投资、基础设施、关键技术、海事、人文和卫生等领域。该实体化合作机制不断升级,涵盖从政策设计层面的领导人峰会到具体合作领域的多个... 美印日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扩大化与实体化正在逐步推进,其所涉议题已超出安全领域,而延伸到投资、基础设施、关键技术、海事、人文和卫生等领域。该实体化合作机制不断升级,涵盖从政策设计层面的领导人峰会到具体合作领域的多个工作组,并在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等领域实现实质性合作。Quad是以零和博弈思维和传统权力结盟的方式寻求绝对安全,其扩大化与实体化迫使地区国家以价值观分类而趋于阵营化,对东盟共同体协商式安全构成挑战,对东盟安全合作的共识、机制和行动均产生冲击。Quad使东盟本就薄弱的经济一体化承压,令东盟在产业链、供应链和基础设施自主性方面面临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困局。Quad与东盟争夺塑造地区秩序的主体地位,遵循权力联盟逻辑另起炉灶,冲击了东盟的地区中心地位,其胁迫式的规则打造和规则壁垒影响了协商一致的“东盟方式”,东盟经济先行、功能性合作的地区合作模式也面临挑战。尽管新一届美国政府给Quad的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但唯有保持战略耐心,主动支持东盟中心地位,才能维护中国—东盟合作成果,巩固东盟主导下开放、包容、多赢的地区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安全对话 东南亚 印太 东盟 地区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研究知识生产的本土化与国际化路径——以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兴起为例
5
作者 尹珂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128-152,158,共26页
东南亚区域作为人文社科研究的试验田,是知识生产的重要场域。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与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东南亚研究知识网络相互连接,使其在知识生产国际化的背景下成为东南亚区域内部知识生产的中心。东南亚研究所(ISEAS)是新加坡独... 东南亚区域作为人文社科研究的试验田,是知识生产的重要场域。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与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东南亚研究知识网络相互连接,使其在知识生产国际化的背景下成为东南亚区域内部知识生产的中心。东南亚研究所(ISEAS)是新加坡独立后建立的第一个自主研究机构。在新加坡,东南亚区域研究与其国内政治之间呈现出政治推动—学界领衔、知识输出—政策参考的紧密关系。ISEAS开启的东南亚研究是东南亚地区的一场研究革命。从初期学习欧美的东南亚研究中心项目到吸引域内外流动学者从事在地研究,再到招聘固定学者,创办学术和政策刊物,出版东南亚研究著作,ISEAS稳步建设成为国际化与本土化相互交融的研究单元和网络。从知识生产的路径来看,ISEAS的兴起得益于本土化和国际化的稳步互动。ISEAS搭乘英语世界东南亚研究的“快车道”,迅速推进研究人员的国际化,在东南亚研究去殖民化和本土化的大背景下成为东南亚研究的一面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研究 知识生产 本土化 国际化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 区域国别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研究季刊》欢迎赐稿,欢迎订阅
6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一、《南亚研究季刊》主要刊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阿富汗等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社会、文化、科教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二、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
关键词 匿名审稿制 学术论文 南亚研究季刊 孟加拉国 斯里兰卡 尼泊尔 巴基斯坦 阿富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研究季刊》欢迎赐稿,欢迎订阅
7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一、《南亚研究季刊》主要刊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阿富汗等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社会、文化、科教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二、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
关键词 匿名审稿制 学术论文 南亚研究季刊 孟加拉国 斯里兰卡 尼泊尔 巴基斯坦 阿富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研究》来稿须知
8
作者 《东南亚研究》编辑部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一、《东南亚研究》系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期刊,聚焦东南亚地区以及相关国际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东南亚国别与地区、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华侨华人以及亚太地区重大和热点问题等研究领域。
关键词 国际关系学院 暨南大学 学术期刊 东南亚研究所 华侨华人 东南亚地区 中国与东南亚 来稿须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研究》来稿须知
9
作者 《东南亚研究》编辑部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一、《东南亚研究》系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期刊,聚焦东南亚地区以及相关国际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东南亚国别与地区、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华侨华人以及亚太地区重大和热点问题等研究领域。二、本刊坚持... 一、《东南亚研究》系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期刊,聚焦东南亚地区以及相关国际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东南亚国别与地区、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华侨华人以及亚太地区重大和热点问题等研究领域。二、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学院 暨南大学 学术期刊 东南亚研究所 华侨华人 理论联系实际 东南亚地区 优良学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研究》征订启事
10
作者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刘宏、李... 本刊是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 1008-6099/CN44-1124/D本刊创刊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同时还聘请了王逸舟、王缉思、刘宏、李塔娜、张锡镇、张蕴岭、侯若石、袁明、高伟浓、黄枝连、曹云华、阎学通、Anthony Reid、Amitav Acharya等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近10年来,本刊论文的转载率稳步提高,学术影响日益广泛,在海内外东南亚问题研究界和国际问题研究界获得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顾问 学术刊物 暨南大学 国际问题研究 征订启事 东南亚研究所 转载率 王逸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研究季刊》欢迎赐稿,欢迎订阅
11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一、《南亚研究季刊》主要刊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阿富汗等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社会、文化、科教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
关键词 学术论文 南亚研究季刊 孟加拉国 斯里兰卡 尼泊尔 巴基斯坦 阿富汗 订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研究季刊》欢迎赐稿,欢迎订阅
12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一、《南亚研究季刊》主要刊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阿富汗等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社会、文化、科教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二、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
关键词 匿名审稿制 学术论文 南亚研究季刊 孟加拉国 斯里兰卡 尼泊尔 巴基斯坦 阿富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研究》来稿须知
13
作者 《东南亚研究》编辑部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一、《东南亚研究》系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期刊,聚焦东南亚地区以及相关国际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东南亚国别与地区、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华侨华人以及亚太地区重大和热点问题等研究领域。
关键词 国际关系学院 暨南大学 学术期刊 东南亚研究所 华侨华人 东南亚地区 中国与东南亚 来稿须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位焦虑视角下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的嬗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志强 张蕴岭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09-128,157,158,共22页
21世纪以来,中澳关系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良好发展的态势。但自2016年下半年始,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澳大利亚开始逐渐产生地位焦虑情绪。澳大利亚认为,中国的迅速崛起将会冲击印太地区既有的权势结构和秩序,而一旦中国主导印太秩序,它... 21世纪以来,中澳关系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良好发展的态势。但自2016年下半年始,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澳大利亚开始逐渐产生地位焦虑情绪。澳大利亚认为,中国的迅速崛起将会冲击印太地区既有的权势结构和秩序,而一旦中国主导印太秩序,它将无法在新秩序中维系既有的国家地位。因此,在地位焦虑情绪的驱使下,澳大利亚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强硬政策,两国关系进入剧烈动荡期。不过,自2022年5月阿尔巴尼斯领导的工党政府上台后,澳大利亚的地位焦虑情绪有所缓解,两国关系实现破冰、转圜,经贸合作企稳回升,但在安全层面澳大利亚联美制华的趋势短期恐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位焦虑 澳大利亚 对华政策 中澳关系 中美竞争 印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与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崇伯 吴雨禾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1-22,153,154,共24页
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绿色化”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在东亚、北美及欧洲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得到大力发展。其中,东盟国家为实现节能减排、满足市场环保需求、弥补汽车产业链短板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其主... 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绿色化”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在东亚、北美及欧洲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得到大力发展。其中,东盟国家为实现节能减排、满足市场环保需求、弥补汽车产业链短板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其主要举措包括:推行双向政策目标,构筑产业方向蓝图;调节供需税收水平,激活产销潜在势能;建设基础设施网络,打造使用生态场景;加大投资政策倾斜,扶持本土产业转型等。在通过“差异化”引资优惠政策实现外资与本土合作转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发展电池核心产业,积极鼓励产业链多环节共同发展,东盟国家已初步搭建起新能源汽车产业框架,产业链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起步较晚,政策反馈滞后,东盟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程受到一些制约;加上工业基础薄弱与创新资源匮乏,使其难以摆脱“低端锁定”困境;补贴退坡后,消费惯性与产品认知模糊也给当地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在已有政策基础上,东盟国家可参考他国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吸引区域内投资,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东盟国家 汽车产业 产业链 能源转型 绿色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政府组织在冲突环境下的组织韧性——以“健康扶贫行动”在缅北的生存与发展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福建 杨嘉宜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24,153,154,共26页
非政府组织是全球治理中的重要行为体,在冲突环境下的人道主义援助、发展合作乃至建设和平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在冲突环境急剧变化、逆境丛生的状况下,为何一些非政府组织呈现出更强的生命力?本文引入“韧性”概念,提出基于“... 非政府组织是全球治理中的重要行为体,在冲突环境下的人道主义援助、发展合作乃至建设和平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在冲突环境急剧变化、逆境丛生的状况下,为何一些非政府组织呈现出更强的生命力?本文引入“韧性”概念,提出基于“认知—行为—关系”互动的组织韧性进程模型,用以解释一些非政府组织在冲突环境下不仅能够反弹恢复生存,甚至实现改进发展的原因。缅北地区长期遭受战乱,社会发展迟滞,民众流离失所,近年来又成为网络赌博和电信诈骗的“温床”,是名副其实的边缘地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非政府组织“健康扶贫行动”云南代表处“致力于一个最贫困与最边缘化的人群享有卫生权利的世界”,进入高风险的缅北地区并持续运营30年,体现出强劲的生存能力和发展势头。无论是在缅甸军政府统治时期,还是在民主化转型时期,抑或是在紧急状态时期,“健康扶贫行动”都能够及时调整自身认知、改变行为模式、构建关系网络,展现出较强的韧性能力,有效应对缅北地区既有的和新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其韧性能力也不断进行迭代,最终达到韧性治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组织韧性 韧性治理 缅甸 “健康扶贫行动”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中国—孟加拉国自贸区的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文 于柳娟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24年第1期76-103,158,共29页
文章在中国与孟加拉国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中国和孟加拉国建立自贸区对双边经济、贸易、福利水平及行业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孟加拉国双边贸易关系总体紧密,双方在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方面有极强的比较优势... 文章在中国与孟加拉国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中国和孟加拉国建立自贸区对双边经济、贸易、福利水平及行业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孟加拉国双边贸易关系总体紧密,双方在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方面有极强的比较优势。贸易自由化将促进双方的国内生产总值、社会福利、进出口总额的增加,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减免对产业的影响各异。此外,自贸区的建成将可能加剧孟加拉国贸易逆差的现状。孟加拉国可通过增加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多样性、提升产品竞争力来减少贸易逆差,也可通过吸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减少贸易失衡的影响。中孟双方可通过增加政治互信、健全执行协商机制等途径加快自贸区建设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经济效应 一般均衡模型 GT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公共关系的竞选:印人党获取政权合法性的话语建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利君 卢森 南亚南亚研究 2024年第1期1-29,152,共30页
政治竞选是一个政党争取人民认可,而人民赋予其权力并接受其统治的过程,政党通过竞选实现政权合法化。话语幻象分析揭示了政党将主观转变为客观,将幻象转化为真实的社会过程。印度作为南亚头号强国,大选历来备受关注。2024年的印度大选... 政治竞选是一个政党争取人民认可,而人民赋予其权力并接受其统治的过程,政党通过竞选实现政权合法化。话语幻象分析揭示了政党将主观转变为客观,将幻象转化为真实的社会过程。印度作为南亚头号强国,大选历来备受关注。2024年的印度大选被认为是没有多少悬念的选举,这与莫迪及印人党的强势崛起有很大关系。出现这种情势的转折点是2019年莫迪与印人党采取了非常成功的“话语幻象术”,使其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第二次获得执政权。在2019年大选期间,印度人民党和印度国民大会党都拥有“支持”或“反对”两种立场鲜明的声音。不同立场的话语对印度各邦、各民族、政党、群体和个人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研究2019年印度竞选是一种探究印人党对于2024年乃至未来政权合法化一般叙事规则的有益尝试。以政治公共关系中的政治竞选理论和话语幻象理论为基础,运用话语幻象的三维分析框架——历史、语言和符号行为以及社会影响解构话语的内核,分析竞选话语如何被操纵并影响选民决策,从而解释印人党在选举过程中为什么能比国大党建构起更高的政权合法性。印人党比国大党更擅于利用一些修辞手法将非常主观和对立的概念合理化,给大众造成强烈的幻象,影响选民对事实的判断,使得多数选民相信印人党的宣传版本。话语幻象完成了政权合法性的建构,但同时也加剧了印度国内民众的身份二元对立和社会仇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公共关系 政治竞选 印度人民党 话语幻象 政权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百年重新思考:泰戈尔诗句翻译与清华演讲之意义
19
作者 王敬慧 李敏 杨玲 南亚南亚研究 2024年第4期131-151,157,158,共23页
1924年,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不仅象征着中印文化交流的深化,还引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共鸣,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和文化追求。要探讨泰戈尔清华演讲的重要性,首先要通过翻译视角审视《清... 1924年,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不仅象征着中印文化交流的深化,还引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共鸣,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和文化追求。要探讨泰戈尔清华演讲的重要性,首先要通过翻译视角审视《清华周刊》在传播泰戈尔作品与思想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泰戈尔诗句在中国的翻译与影响。20世纪,《清华周刊》翻译介绍了大量的泰戈尔作品,并详细报道讨论了泰戈尔的20年代演讲,使更多清华学子能够思考其思想,同时也促进了对其作品的研究。泰戈尔的清华演讲通过强调精神高于物质、重视美学教育和大爱情怀,不仅为中印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与行动指南,还与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产生高度契合。这种理念上的共鸣,增强了泰戈尔在清华及中国文化界的影响力。根据2024年发现的最新史料,结合泰戈尔在清华的演讲及其精神理念,同时结合泰戈尔名言“The world has kissed my soul with its pain,asking for its return in songs”的汉译,深究其中引起中国读者广泛讨论和共鸣的诸要素,可以看出:泰戈尔的精神不仅引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关注,也在民间文化交流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泰戈尔的清华演讲不仅是一次文化交流事件,更是中印两国知识分子思想碰撞的催化剂。通过对泰戈尔作品的翻译和研究,中国学者拓展了文化视野和学术研究,促进了中印文化的相互理解,为未来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戈尔 清华大学演讲 《清华周刊》 文化翻译 厚德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中国--南亚减贫合作成效与路径优化
20
作者 王志章 杨平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24年第3期78-97,158,159,共22页
中国—南亚减贫合作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以高层互信、顶层规划、部门执行、具体对接等系列制度安排为指导,围绕经济、人文、减灾等具体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双边、多边国际减贫协作,从而助力南亚国家减贫。尽管中国—南亚减贫合作... 中国—南亚减贫合作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以高层互信、顶层规划、部门执行、具体对接等系列制度安排为指导,围绕经济、人文、减灾等具体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双边、多边国际减贫协作,从而助力南亚国家减贫。尽管中国—南亚减贫合作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减贫合作机制亟须完善;经贸合作有待加强;冲突、腐败及治理效能低下;国际形势复杂动荡等。为此,应从始终坚持元首外交引领、健全完善减贫合作机制、顺势深化经贸合作、大力培育民生项目、加强地区安全协作等方面提出策略优化,助推南亚国家减贫事业进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携手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南亚 减贫合作 成效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