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秋冬季生殖真鲷胚胎发育及仔、稚鱼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政强 林锦宗 +1 位作者 张雅芝 郑金宝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3-70,共8页
秋冬季生殖的真鲷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低于27℃而高于15℃,最适水温在24~18℃范围之内;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是10.6℃,胚胎发育时间与水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仔、稚鱼对降温的适应能力与其个体大小,起止温度高低正相... 秋冬季生殖的真鲷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低于27℃而高于15℃,最适水温在24~18℃范围之内;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是10.6℃,胚胎发育时间与水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仔、稚鱼对降温的适应能力与其个体大小,起止温度高低正相关,而与水温的下降速度、下降幅度负相关,水温低于15℃时容易出现仔、稚鱼大量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季 生殖 鲷鱼 温度 胚胎 稚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人工配合饲料中蛋白质最适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林利民 胡家财 洪惠馨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10,共5页
本文探讨了配合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含量对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生长的影响。试验设五组,配合饲料组的蛋白质梯度分别为32.40%、38.46%、43.30%和49.25%,对照组投喂冰冻的科鱼类。... 本文探讨了配合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含量对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生长的影响。试验设五组,配合饲料组的蛋白质梯度分别为32.40%、38.46%、43.30%和49.25%,对照组投喂冰冻的科鱼类。在水温25.0~26.8℃、比重1.0180~1.0230的条件下,经25天的试验得出:蛋白质含量为43.30%的配合饲料组,鲈鱼的相对增重率(176.19%)、体长相对增长率(30.39%)、饵料系数(1.23)等试验指标均最佳。经回归方程分析,鲈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最适含量为42.73~4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配合饲料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饲养赤点石斑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学豪 林利民 洪惠馨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对野生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和在水泥池内用种(Curangidae)鱼类饲养一年的赤点石斑鱼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Ca和P含量以及氨基酸种类与含量进行测定。经比较分析得出:饲养... 本文对野生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和在水泥池内用种(Curangidae)鱼类饲养一年的赤点石斑鱼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Ca和P含量以及氨基酸种类与含量进行测定。经比较分析得出:饲养赤点石斑鱼肌肉中粗蛋白质为84.75%低于野生鱼的92.54%;粗脂肪为7.76%高于野生鱼的1.54%;而在粗灰分、Ca和P的含量上两者相近。饲养赤点石斑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为733.5mg/g,必需氨基酸总量为404.1mg/g,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26.4mg/g,均分别低于野生鱼的806.2mg/g、437.3mg/g和356.8mg/g;饲养鱼肌肉中各种氨基酸含量除精氨酸外均低于野生鱼。产生以上差异的原因,认为是不同的饵料种类因其营养成分的差异而影响了赤点石斑鱼肌肉中的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营养成分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的胚胎和胚后发育以及温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3
4
作者 谢仰杰 孙帼英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5-62,共8页
本文描述了河川沙塘鳢的胚胎和胚后发育以及温度与胚胎发育的关系。根据外形和内部主要特征,将胚胎发育分为30个发育期。在胚胎发育期间,许多器官分化形成,至孵化时,胚胎已具有较完善的内部器官,各鳍亦已形成。胚后发育以卵黄囊... 本文描述了河川沙塘鳢的胚胎和胚后发育以及温度与胚胎发育的关系。根据外形和内部主要特征,将胚胎发育分为30个发育期。在胚胎发育期间,许多器官分化形成,至孵化时,胚胎已具有较完善的内部器官,各鳍亦已形成。胚后发育以卵黄囊的消失和鳞被的形成为依据,划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胚后发育不经过浮游生活期。在自然水温中,胚胎约经21天发育孵出仔鱼。胚胎发育的最高临界温度为30.0℃,最低临界温度为10.0℃,适宜温度范围为15.0~27.0℃,其中21.0~27.0℃为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重金属对泥鳅胚胎和仔鱼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周立红 陈学豪 秦德忠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19,共9页
本文研究了Hg、Cu、Pb和Zn四种重金属对泥鳅(Misgurnuaanguillicaudatus)胚胎发育和仔鱼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重金属对泥鳅胚胎毒性强弱顺序为Hg>Cu>Zn>pb,对泥鳅仔鱼毒性强弱顺... 本文研究了Hg、Cu、Pb和Zn四种重金属对泥鳅(Misgurnuaanguillicaudatus)胚胎发育和仔鱼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重金属对泥鳅胚胎毒性强弱顺序为Hg>Cu>Zn>pb,对泥鳅仔鱼毒性强弱顺序为Cu>Hg>Zn>Pb。泥鳅胚胎对这四种重金属的耐毒性强于仔鱼。并得出这四种重金属对泥鳅的24小时半致死浓度(LQ_(50)),对泥鳅仔鱼的24小时和48小时半致死浓度及安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重金属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石斑鱼配合饵料中脂肪节约蛋白质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学豪 胡家财 周立红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4,共4页
本文探讨了在适宜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下降低蛋白质含量的配合饵料对青石斑鱼生长的影响。试验设5组,在适宜蛋白质含量(52.55%)下设脂肪梯度9.87%和16.25%;在降低蛋白质含量(42.25%)下设脂肪梯度9.66%... 本文探讨了在适宜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下降低蛋白质含量的配合饵料对青石斑鱼生长的影响。试验设5组,在适宜蛋白质含量(52.55%)下设脂肪梯度9.87%和16.25%;在降低蛋白质含量(42.25%)下设脂肪梯度9.66%和16.04%;对照组投喂冰冻科鱼类。在水温20.0~27.5℃,比重1.0185~1.0220的条件下,经35d的试验得出:青石斑鱼配合饵料中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脂肪含量能使更多的蛋白质用于鱼体的生长,而不是作为能源物质被消耗,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起到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石斑鱼 配合饵料 脂肪节约蛋白质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饵料饲养青石斑鱼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洪惠馨 林利民 +2 位作者 陈学豪 胡家财 周立红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文报道了在不同海区网箱内青石斑鱼配合饵料对鱼体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投喂配合饵料饲养青石斑鱼的饵料成本低于投喂鲜活小杂鱼的成本。
关键词 青石斑鱼 配合饵料 饵料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坛紫菜叶状体营养细胞的固体培养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志勇 黄世玉 +1 位作者 陈为 张冬防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报道用固体培养法培养坛紫菜叶状体营养细胞试验的结果。试验表明,坛紫菜叶状体细胞可以在半固态至固态琼脂培养基上良好地存活、分裂和再生,因此用固体培养法进行其细胞培养的有关研究是可行的。细胞在半固态培养基中的分裂再生... 本文报道用固体培养法培养坛紫菜叶状体营养细胞试验的结果。试验表明,坛紫菜叶状体细胞可以在半固态至固态琼脂培养基上良好地存活、分裂和再生,因此用固体培养法进行其细胞培养的有关研究是可行的。细胞在半固态培养基中的分裂再生情况与在液培中完全一致。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情况亦基本相似,单离细胞分裂与再生形成的产物亦有正常苗、畸形苗、细胞团、丝状体等,但产生的细胞团较多,无精子囊器形成;再生苗可在培养基上持续缓慢地生长,丝状体可正常地快速生长并发育成熟;观察到部分细胞团经培养发展成愈伤组织,后者可分化长出叶状体;个别单离细胞经培养直接萌发成壳孢子囊枝。本研究还观察了Ca ̄(++)浓度对细胞再生与发育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Ca ̄(++)浓度低的培养基上长出的叶状体多、丝状体少、并且生长差、发育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营养细胞 固体培养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玉螺Natica tigrina(Roding)生物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钟幼平 丁元录 陈小妮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2-49,共8页
本文对斑玉螺的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斑玉螺的分布、生活习性及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描述了斑玉螺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通过整年切片,对性腺的周年发育做了初步研究;实验表明,在水温17.8℃~23.6℃,比重1.01... 本文对斑玉螺的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斑玉螺的分布、生活习性及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描述了斑玉螺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通过整年切片,对性腺的周年发育做了初步研究;实验表明,在水温17.8℃~23.6℃,比重1.018~1.022下,斑玉螺的胚胎发育正常,面盘幼虫中期破膜为浮游生活,投喂扁藻、小球藻、角毛藻发育至稚贝约17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玉螺 形态构造 生态 繁殖规律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uicus耗氧率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戴庆年 王军 李琪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5-29,共5页
本文研究了日本对虾成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日本对虾的耗氧享有昼夜变化规律,夜间平均耗氧率(0.180mg/g·h)高于白天平均耗氧率(0.138mg/g·h)。浮头时水中溶解氧为1.96~2.45mg/1,窒息... 本文研究了日本对虾成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日本对虾的耗氧享有昼夜变化规律,夜间平均耗氧率(0.180mg/g·h)高于白天平均耗氧率(0.138mg/g·h)。浮头时水中溶解氧为1.96~2.45mg/1,窒息点为0.61m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日本对虾 耗氧率 浮头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对虾雄性生殖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子平 王艺磊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9-38,共10页
采用解剖学、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的方法对长毛对虾(Penaeuspenicillatus),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刀额新对虾(Metawnaeusensis)的雄性生殖系统各部分结构进行初步观察... 采用解剖学、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的方法对长毛对虾(Penaeuspenicillatus),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刀额新对虾(Metawnaeusensis)的雄性生殖系统各部分结构进行初步观察,并对三者的差异进行比较。其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精囊等组成。输精管又分为前中后三段。刀额新对虾具明显可见的前段。中段管腔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精囊分三个腔,囊内精荚数因种而异。同时还分析了三种对虾雄性生殖系统组织化学的初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毛对虾 日本对虾 生殖系统 解剖学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果汁沉淀和褐变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彩华 郑元福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4-59,共6页
本文分析了余甘果汁在贮存过程中出现沉淀和褐变的原因,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余甘果汁生产工艺和特点,提出了防止沉淀和控制褐变反应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余甘 果汁 沉淀 褐变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稚鳖“肝水肿症”病原及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晓凤 周常义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17,共5页
1995年盛夏,福建省厦门市杏林区某鳖养殖场,体重10~20g的稚鳖暴发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病鳖外观除腹甲充血外,其它正常;内脏肝水肿,心脏贫血,肾肿大,胃肠壁血管充血。对该病的病原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菌种... 1995年盛夏,福建省厦门市杏林区某鳖养殖场,体重10~20g的稚鳖暴发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病鳖外观除腹甲充血外,其它正常;内脏肝水肿,心脏贫血,肾肿大,胃肠壁血管充血。对该病的病原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菌种鉴定、药敏试验等试验研究,确认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和一株气单胞菌未定种(Aeromonasep.)药物敏感试验表明该病的防治宜采用环丙沙星、氟呱酸、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气单胞菌 气单胞菌 肝水肿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毛对虾仔虾期饲料的蛋白质最适含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渊源 王良君 孟祥香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0-24,共5页
本文研究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运用梯度法设计5组蛋白质饲料,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比较用这些饲料进行饲养后长毛对虾仔虾的生长率、增重率和成活率。饲养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在46.49~56.64%的饲料,可以满足对虾仔虾正常... 本文研究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运用梯度法设计5组蛋白质饲料,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比较用这些饲料进行饲养后长毛对虾仔虾的生长率、增重率和成活率。饲养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在46.49~56.64%的饲料,可以满足对虾仔虾正常生长的需要,其中饲料蛋白质含量为56.64%时仔虾的生长率和增量率最高。饲料蛋白质含量超过64%的生长率与增重率略有降低。因此,认为饲料的蛋白质含量46.49%~56.64%的平均值为52%,是长毛对虾仔虾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蛋白质含量 仔虾 长毛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生长剂对鲤鱼和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盛伦 江兴龙 郑中其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报道了在饲料中添加促生长剂用以饲养鲤鱼和罗非鱼幼鱼,以探讨饲料中促生长剂之添加对鱼体生长的影响。两期试验结果显示HBM2号、郁金和奎乙醇具有明显的促鱼体生长的作用IHBM1号和HBM3号促鱼生长作用不四显;氯化胆碱似乎无促鱼... 本文报道了在饲料中添加促生长剂用以饲养鲤鱼和罗非鱼幼鱼,以探讨饲料中促生长剂之添加对鱼体生长的影响。两期试验结果显示HBM2号、郁金和奎乙醇具有明显的促鱼体生长的作用IHBM1号和HBM3号促鱼生长作用不四显;氯化胆碱似乎无促鱼生长作用。此外,促生长剂的添加.并不影响鱼体肌肉的品质。文章还对促生长剂促鱼生长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生长剂 鱼体 尼罗罗非鱼 鲤鱼 饲料 生长影响 添加 初步研究 郁金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果汁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元福 郭彩华 郑荣章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1-76,共6页
本工艺在原生产工艺基础上,增加沸水烫漂、喷洒抗氧剂和均质等工序,改进饮料的原配方,制得稳定性更好的余甘果汁饮料,保质期可达到12个月。
关键词 余甘 果汁饮料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12.5系列双级制冷机的电机匹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建一 赵进萍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9-43,共5页
本文借助PC机,采用QBASIC语言和Cleland制冷剂热力性质数学模型,探讨了国产12.5系列双级制冷压缩机应匹配的电机功率。结果表明,在许多实际工作中,目前产品实际匹配的电机功率偏大。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有关规律,... 本文借助PC机,采用QBASIC语言和Cleland制冷剂热力性质数学模型,探讨了国产12.5系列双级制冷压缩机应匹配的电机功率。结果表明,在许多实际工作中,目前产品实际匹配的电机功率偏大。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有关规律,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 电机功率 双级 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加工牡蛎调味品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永沛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2-58,共7页
本文报道了秘用牡蛎肉生产调味品的酶学加工方法。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酶活力为50,000单位/克)的最适加入量为4.8‰(水解液酶活力240u/ml)。最适 pH 值6.5~7.2。最适温度45~50℃。添加8%食盐时对酶解出现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酶解5小时... 本文报道了秘用牡蛎肉生产调味品的酶学加工方法。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酶活力为50,000单位/克)的最适加入量为4.8‰(水解液酶活力240u/ml)。最适 pH 值6.5~7.2。最适温度45~50℃。添加8%食盐时对酶解出现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酶解5小时后游离氨基氮为0.34%,酶解率30.9%。酶解完成后添加5%米曲霉(中性蛋白酶活力为2000u/g)能有效地分解苦味肽,从而改良了制品的风味,提高了游离氨基氮的含量。加入米曲霉5%酿造7天后游离氨基氮含量达0.72%,蛋白质水解率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蛋白酶 调味品 酶法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鲷视网膜结构及其视觉特性研究 Ⅰ:真鲷视网膜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艺磊 张子平 郑微云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13,共7页
本文采用组织学方法对真鲷视网膜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真鲷视网膜存在大量视杆,单锥和孪生双锥三种光感受细胞,视网膜颞侧区为视锥高密集区,中央区和鼻侧区为视杆高密集区,明适应下,单锥和双锥呈正方形镶嵌结构,暗适应... 本文采用组织学方法对真鲷视网膜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真鲷视网膜存在大量视杆,单锥和孪生双锥三种光感受细胞,视网膜颞侧区为视锥高密集区,中央区和鼻侧区为视杆高密集区,明适应下,单锥和双锥呈正方形镶嵌结构,暗适应下,这一镶嵌结构仍然存在,平均每17。9个视细胞和一个双极细胞联系,每个神经节细胞和9.8个双极细胞联系。水平细胞四层,推测前三层为锥水平细胞,第四层为杆水平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视网膜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山湾叫姑鱼食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雅芝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5-32,共8页
本文分析了东山湾叫姑鱼的摄食习性、食料生物组成和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东山湾叫姑鱼系广食性底层鱼类,以底栖生物食性为主,兼食游泳动物。长尾类、短尾类、鱼类和多毛类是叫姑鱼食料中的优势类群。食料生物组成随季节而... 本文分析了东山湾叫姑鱼的摄食习性、食料生物组成和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东山湾叫姑鱼系广食性底层鱼类,以底栖生物食性为主,兼食游泳动物。长尾类、短尾类、鱼类和多毛类是叫姑鱼食料中的优势类群。食料生物组成随季节而变化。摄食率秋季最高(74.1%)、春季最低(39.8%);胃饱满系数夏季最高(11.2‰)、春季最低(7.5‰)。其生殖活动对摄食行为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食习性 叫姑鱼 东山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