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农耕文化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
李建军
李硕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2
|
清代北方地区粟米的生产、流通及价格 |
朱琳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3
|
创新与融合:20世纪50年代中国海带养殖技术体系的建立 |
王斌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4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岳区林业建设述论 |
贺文乐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5
|
中国古代糯稻的功用 |
王宇丰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6
|
邝璠“农务女红图”与明代日用类书中的耕织图 |
杜新豪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7
|
《齐民要术》农学思想内涵、价值与应用 |
李兴军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8
|
民族特色还是环境选择?--对稻作景观笐架和乔扦的历史考察 |
曾雄生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9
|
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州湖羊养殖发展简论 |
韩玉芬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10
|
半山立夏文化空间的建构与当代文旅发展 |
袁瑾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11
|
冬至消寒会考论 |
贺少雅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12
|
亚洲大米的图景 |
李皓(译)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13
|
博物馆教育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作用探析——以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具体实践为例 |
曾艺
付娟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14
|
汉晋南朝南方地区铁犁牛耕的形制演化和推广使用 |
郑遥
赵越云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15
|
成就与不足:澳大利亚殖民地时期农业发展研究 |
肖璐娜
张箭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16
|
中国养鹰史考略 |
岳洋
李群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17
|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绿色理念赋能当代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
陶妍洁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18
|
认知地图法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应用前景研究 |
薛嘉成
孙业红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19
|
消费社会视域下二十四节气类商业广告价值探析 |
邱缘
朱一鸣
胡泽学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20
|
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农业与水利关系史研究 |
王雨莹
王铭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