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逻辑理性、数学思维与东西方文明互鉴——刘家和先生访谈录
1
作者 刘家和 王大庆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3-11,M0003,共10页
2024年3月到5月间,刘家和先生与王大庆教授围绕中西古代数学问题进行了多次电话交流。刘先生对此已经思考多年,这是一次较为系统和全面的阐发,可以看作是他近年来对中西理性结构问题研究的重要补充和深化。本文由王大庆教授根据谈话录... 2024年3月到5月间,刘家和先生与王大庆教授围绕中西古代数学问题进行了多次电话交流。刘先生对此已经思考多年,这是一次较为系统和全面的阐发,可以看作是他近年来对中西理性结构问题研究的重要补充和深化。本文由王大庆教授根据谈话录音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思维 逻辑理性 理性结构 录音整理 电话交流 东西方 文明互鉴 访谈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诰》与成王亲政典礼
2
作者 张怀通 侯传峰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59-67,M0005,共10页
《洛诰》是成王于洛邑建成后向天下宣布周公留守洛邑决定的诰命。文本前面大部分篇幅记载了周公与成王为此决定往复协商并在法权上予以认可的对话与讲话,其中协商后周公的讲话,类似西周册命礼中受命者的答拜祈愿之辞。文本后面少部分篇... 《洛诰》是成王于洛邑建成后向天下宣布周公留守洛邑决定的诰命。文本前面大部分篇幅记载了周公与成王为此决定往复协商并在法权上予以认可的对话与讲话,其中协商后周公的讲话,类似西周册命礼中受命者的答拜祈愿之辞。文本后面少部分篇幅记载了戊辰日成王在洛邑举行祭祀文武、诸侯助祭的典礼。在周公的讲话与成王举行的祭祖礼之间,还应有诸侯方国的朝聘礼。册命礼、朝聘礼、祭祖礼都从属于成王的亲政典礼,是成王亲政典礼的组成部分。典礼次日是成王亲政元年元月元日,西周王朝的成王时代正式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诰》 亲政礼 册命礼 朝聘礼 祭祖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冯兴故事”的塑造及其历史书写
3
作者 陈国保 吴剑文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42-155,M0007,共15页
“冯兴故事”是越南民间流传的关于中国唐代安南唐林州土酋冯兴率众起事的传说,已知最早的文本见于越南陈朝李济川编撰的汉文小说《越甸幽灵集》。《大越史记全书》以此补史而记录的唐林冯兴率众反抗唐代安南都护高正平的事迹,是后世建... “冯兴故事”是越南民间流传的关于中国唐代安南唐林州土酋冯兴率众起事的传说,已知最早的文本见于越南陈朝李济川编撰的汉文小说《越甸幽灵集》。《大越史记全书》以此补史而记录的唐林冯兴率众反抗唐代安南都护高正平的事迹,是后世建构的。根据中国典籍以及越南早期文献的记载,唐贞元七年发动安南叛乱的地方土著首领为杜英翰而非冯兴。通过越南国史引冯兴传说入正史的事实不难看出,有关“冯兴故事”的历史建构是在后黎朝建立之后才完成的。由此反映出,如何书写古代中国郡县交州(安南)的古史,一直是古代越南自主建国以后知识精英着力建构历史叙事时的重要问题。越南历代王朝试图通过对所谓以往祖先英雄故事及其人物形象的塑造,渲染反抗中原王朝的南疆交州(安南)地方起事,借以强化越南的国家意识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兴故事” 唐林 安南豪酋 杜英翰之乱 越史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理想家园”的营造——汉画像石农耕图功能新探
4
作者 王加华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84-93,M0005,M0006,共12页
作为汉代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画像石内容丰富,其中包含一些与农耕相关的图像。这些画像石农耕图,其性质并非技术图绘,而主要是一种丧葬用品,本质上同陶仓等丧葬明器一样,用来满足墓主在地下世界的需求。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墓葬形制、丧葬... 作为汉代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画像石内容丰富,其中包含一些与农耕相关的图像。这些画像石农耕图,其性质并非技术图绘,而主要是一种丧葬用品,本质上同陶仓等丧葬明器一样,用来满足墓主在地下世界的需求。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的变化紧密相关,又与灵魂不死、孝观念的变化与广泛传播有直接关系,而汉代精耕细作农业传统的初步定型与牛耕的普及,则为画像石农耕图的出现提供了基础。农事元素进入画像石与丧葬系统,与“农为天下之大本”的理念相互辉映,反映古代中华文明的农耕文明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石 农耕图 随葬品 地下理想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尔第三王朝的重名和规避国王名讳现象
5
作者 王光胜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2-19,M0003,共9页
在古代两河文明的进程中,乌尔第三王朝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留存下来的泥板文献数以万计。在这一时期的文献中,数以千计的人名中重名者较多,但未见与国王重名者,这一现象是对乌尔第三王朝的楔形文文献断代的一个重要依据,亦是判... 在古代两河文明的进程中,乌尔第三王朝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留存下来的泥板文献数以万计。在这一时期的文献中,数以千计的人名中重名者较多,但未见与国王重名者,这一现象是对乌尔第三王朝的楔形文文献断代的一个重要依据,亦是判断相关人名的释读是否正确的重要参考。在已出版的研究成果中,部分学者因对该时期人名避国王名讳的情况重视不足,在文献释读的过程中出现了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第三王朝 人名 王名 避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文明》征稿启事
6
作者 《古代文明》编辑部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古代文明》(The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中文版是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学术季刊,自2007年开始经全国邮局发行... 《古代文明》(The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中文版是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学术季刊,自2007年开始经全国邮局发行。该刊以反映世界范围内关于古代文明的研究成果,增进中国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提供重要学术信息为宗旨。刊名中“古代”为一宽泛用语,指自人类文明发生到现代社会兴起之前的漫长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师范大学 古代文明 学术季刊 世界文明史 学术信息 亚洲文明 邮局发行 征稿启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寄语
7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的科技在传统上是看实效的,实际上,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在理论上有什么突破。在抽象的数学本身的发展上,我们鼓励得还不够,我们怕离开实用。希腊人就讲无用之用,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一上来就讲,哲学是无用的东西。我们太注重实... 中国的科技在传统上是看实效的,实际上,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在理论上有什么突破。在抽象的数学本身的发展上,我们鼓励得还不够,我们怕离开实用。希腊人就讲无用之用,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一上来就讲,哲学是无用的东西。我们太注重实用了。我们要敢于在理科上做这样的研究,现在看来没用,但将来有用。要重视数学,马克思曾经讲过,“一种科学在成功地运用了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用之用 数学本身 注重实用 亚里士多德 实效 马克思 鼓励 希腊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元前4世纪雅典政治审判中的意识形态——以《论金冠》为中心
8
作者 黄晓博 李尚君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30-42,M0004,共14页
金冠审判是公元前4世纪一场知名的政治审判,对阵双方分别是此时雅典政坛亲马其顿派与反马其顿派的代表人物。结合政治学、政治哲学、法理学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获胜方德摩斯梯尼的庭辩演说辞《论金冠》,可以看到各参与主体对政治审判特... 金冠审判是公元前4世纪一场知名的政治审判,对阵双方分别是此时雅典政坛亲马其顿派与反马其顿派的代表人物。结合政治学、政治哲学、法理学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获胜方德摩斯梯尼的庭辩演说辞《论金冠》,可以看到各参与主体对政治审判特有法律语境和话语规范的理解和呼应。法庭的审理和裁决不仅反映而且塑造着雅典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公民的政治认知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常以沉默面目示人的陪审员,其实也以独特方式参与进了这场实践活动之中,他们的评判和裁决匡正、捍卫了雅典的意识形态。陪审员的实践在雅典意识形态领域所起的作用尤其值得学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审判 法律制度 民主政治 论金冠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朝详稳渊源新论
9
作者 田富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17-127,M0006,M0007,共13页
以往学界多认为辽朝详稳源于突厥语“sangun”,为将军之意。本文通过考证详稳与相温、相公、将军等概念的异同,认为辽朝详稳一词源自汉语“相”,“稳”是指契丹语语法中修饰“详”字的附加成分。辽朝详稳官职来源于突厥、回鹘、吐蕃等... 以往学界多认为辽朝详稳源于突厥语“sangun”,为将军之意。本文通过考证详稳与相温、相公、将军等概念的异同,认为辽朝详稳一词源自汉语“相”,“稳”是指契丹语语法中修饰“详”字的附加成分。辽朝详稳官职来源于突厥、回鹘、吐蕃等边疆民族之“相”制,又在“会同改制”过程中脱离其原义,遂成为一种特殊的部族官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朝 详稳 相温 国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吏、“贡士”与东汉贡献秩序的演变——以“举计吏”为线索
10
作者 曹天江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94-105,M0006,共13页
东汉时期流行起来的“举计吏”一语,将上计与察举相联系,为观察东汉上计事务与贡献秩序的关系及其意义提供了视点。细考史料所见郡国上计案例,可知上计与察举的前途相似,但当时并未将计吏设为正式的察举科目。与西汉相比,东汉上计对计... 东汉时期流行起来的“举计吏”一语,将上计与察举相联系,为观察东汉上计事务与贡献秩序的关系及其意义提供了视点。细考史料所见郡国上计案例,可知上计与察举的前途相似,但当时并未将计吏设为正式的察举科目。与西汉相比,东汉上计对计吏的能力要求不再突出,计吏与长官的亲厚程度及其才学声望等成为更重要的因素,其人选也转向高级郡吏与布衣名士,并被赋予了地方“人才”的色彩。进而,郡国不再将上计之事推托给小吏,而是主动推荐计吏。加上察举诸生“与计偕”规定的长期执行及东汉贡献礼仪的日益完备,上计与察举在事务与观念上逐渐合流,最终,计吏被纳为“贡士”之选,统合贡献秩序中,彰显郡国对朝廷的属从关系,象征王朝国家对全国上下人、事、物全面的掌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计 贡士 贡献秩序 举计吏 察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明灾疫应对中的基层政府运作——对万历十五年至十七年徽州府的考察
11
作者 葛俊超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28-141,M0007,共15页
地方政府的灾疫应对为观察基层治理结构的特殊案例。审视万历十五年至十七年南直隶徽州府灾疫:储备缺失与仓政废弛造成灾害破坏的持续释放,进而引发基层秩序紊乱。围绕资源的配置和获取,该府及所辖诸县积极与上级部门及周边地区政府进... 地方政府的灾疫应对为观察基层治理结构的特殊案例。审视万历十五年至十七年南直隶徽州府灾疫:储备缺失与仓政废弛造成灾害破坏的持续释放,进而引发基层秩序紊乱。围绕资源的配置和获取,该府及所辖诸县积极与上级部门及周边地区政府进行互动。在自救无力、他救无望时,该府转而对域内社会力量进行全面动员,直接引导了基层社会的自我修复。该府的灾疫应对行为说明,在明朝晚期,基层政府仍在社会治理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从灾疫处置视角切入基层社会,有助于走出“士绅社会”的定式思维,进一步丰富对帝制中国基层治理结构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灾疫 基层政府 万历 徽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狱律与旁律——出土秦汉律篇形成过程探微
12
作者 于洪涛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68-83,M0005,共17页
秦代律篇主要是以职官律和职事律间杂方式进行分篇,至秦末职官律逐渐向职事律转化。汉初完全继承了秦代的法律体系,并将与盗、贼、亡、收、复、迁等犯罪行为逐渐作为重要的约束对象,而对于抓捕、鞫审、告劾、拘押等有关官吏规范法律进... 秦代律篇主要是以职官律和职事律间杂方式进行分篇,至秦末职官律逐渐向职事律转化。汉初完全继承了秦代的法律体系,并将与盗、贼、亡、收、复、迁等犯罪行为逐渐作为重要的约束对象,而对于抓捕、鞫审、告劾、拘押等有关官吏规范法律进行集合,形成了规范刑事犯罪为主体的“狱律”,其他具有规范性质的律章则放入了“旁律”。至此形成了“狱律”“旁律”体系的二分结构,而“旁律”则作为“狱律”条文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狱律 旁律 法经 九章律 律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水之亭与东汉临湘地区的水路管理
13
作者 王猛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06-116,M0006,共12页
五一简所见东汉临湘地区的临水之亭,既包括㢕亭、庾亭、阳马亭、西市亭、南亭等在内的正式设立的亭,也有沂口例亭、楮溪例亭、■溪例亭、横溪例亭、欣例亭与漻例亭等灵活设置的例亭。临水之亭沿湘水与临湘内河分布,其中例亭所临河流基本... 五一简所见东汉临湘地区的临水之亭,既包括㢕亭、庾亭、阳马亭、西市亭、南亭等在内的正式设立的亭,也有沂口例亭、楮溪例亭、■溪例亭、横溪例亭、欣例亭与漻例亭等灵活设置的例亭。临水之亭沿湘水与临湘内河分布,其中例亭所临河流基本上为临湘内河,这样的分布格局是由湘水水道与临湘内河不同的治安环境决定的。临水之亭的水路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检查登记、维护治安与协助征税3个方面,在东汉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一简 临湘县 临水之亭 水路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全书》与中世纪西欧养生文化
14
作者 刘娟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43-49,M0004,共8页
养生指南是欧洲中世纪兴起的一种指导个人保健的书籍,《健康全书》是其典型代表。“非自然理论”为这类文本提供了理论支撑,它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侧重于对整体健康的关注。作为中世纪养生文化的重要载体,养生指南经历了从上层精... 养生指南是欧洲中世纪兴起的一种指导个人保健的书籍,《健康全书》是其典型代表。“非自然理论”为这类文本提供了理论支撑,它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侧重于对整体健康的关注。作为中世纪养生文化的重要载体,养生指南经历了从上层精英向大众广泛传播的过程,其中传达的医学理论不仅成为指导个人规范生活方式的参考,也启发了该时期城市的公共卫生建设。对养生指南的考察,有助于深化对中世纪预防医学发展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全书》 养生指南 非自然因素 整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死病与奥斯曼帝国的兴起(1347-1453)
15
作者 母仕洪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50-58,M0004,M0005,共11页
14世纪中叶以降,黑死病在东地中海地区反复暴发,对当地的国家造成严重冲击,尤其是使日渐衰微的拜占庭帝国遭受严重的人口衰减与社会瓦解。然而,此间征服事业方兴未艾的奥斯曼帝国不仅躲过黑死病致命侵袭,反而借助黑死病对敌对政权的摧... 14世纪中叶以降,黑死病在东地中海地区反复暴发,对当地的国家造成严重冲击,尤其是使日渐衰微的拜占庭帝国遭受严重的人口衰减与社会瓦解。然而,此间征服事业方兴未艾的奥斯曼帝国不仅躲过黑死病致命侵袭,反而借助黑死病对敌对政权的摧残加速了对外扩张进程,实现了国力的持续提升。黑死病之所以对奥斯曼帝国与敌对政权的冲击效应大相径庭,主要缘于帝国位居内陆的地理位置、游牧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相对有效的防疫举措。总之,黑死病肆虐对以拜占庭帝国为主的东地中海诸政权产生了严重负面效应,一定程度上为奥斯曼早期扩张铺平了道路,成为促进帝国兴起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死病 奥斯曼帝国 拜占庭帝国 瘟疫大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灵草纸地图》及其史料价值
16
作者 王亮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20-29,M0003,M0004,共12页
《都灵草纸地图》是目前考古发现仅存的一幅古埃及地图,也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地形图之一。该地图绘制于第二十王朝国王拉美西斯四世统治时期,详细勾勒了埃及东部沙漠哈玛玛特谷地的山脉、河流、道路、建筑以及矿藏等资源分布和地理特征... 《都灵草纸地图》是目前考古发现仅存的一幅古埃及地图,也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地形图之一。该地图绘制于第二十王朝国王拉美西斯四世统治时期,详细勾勒了埃及东部沙漠哈玛玛特谷地的山脉、河流、道路、建筑以及矿藏等资源分布和地理特征,其中标注的金矿位置以及通往海洋的贸易线路是反映古埃及与努比亚、蓬特等地交往状况的重要史料。《都灵草纸地图》展现了古埃及人对地理空间、图像色彩的理解和运用状况,地图中采用的图绘和注记是考察早期文明区域地理和地图绘制方法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埃及 都灵草纸地图 红海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地方公共典礼的庙堂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媛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1期125-135,159,160,共13页
明代地方公共典礼不同于庙堂典礼和庶民礼仪,是指在各府州县乡、都司卫所等地方的公共领域内公开举行的,由地方政府官员主导、官民共同参与的仪式活动。地方公共典礼以仪式展演的方式表达对地方公共事务的关注,于润物无声中指向地方社... 明代地方公共典礼不同于庙堂典礼和庶民礼仪,是指在各府州县乡、都司卫所等地方的公共领域内公开举行的,由地方政府官员主导、官民共同参与的仪式活动。地方公共典礼以仪式展演的方式表达对地方公共事务的关注,于润物无声中指向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明代的官方礼书、典制类史籍,以及大量官箴书中关于地方公共典礼的集中记载,展现了庙堂设计视角下公共典礼的形成及其内容。具体来讲主要包含3类:一类是官署公式,包括新官到任典礼、朝廷遣使各处开读诏敕典礼、进春鞭春仪、庆典朝贺仪与进表笺仪、日月食救护仪;一类是崇教化类礼仪,包括庙学释奠、释菜与行香礼,以及乡饮酒礼、乡射礼;一类是公共祀典,主要指各级各类坛庙祭祀。这些典礼仪式举行于开放的公共空间,以地方公共事务为内容,体现了地方社会的公共权力,推进了地方公共礼仪文化的形成。对明代地方公共典礼的研究,是理解明代地方社会礼仪秩序建构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典礼 明代 庙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日本学界构筑“新世界史像”的探索
18
作者 张艳茹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2期145-155,M0007,共12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回应国内社会需要以及受西方史学理论潮流影响之下,日本学界在审视既有研究基础上出现了探索“新世界史像”热潮。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史书写、世界史与全球史的关系以及区域史与世界史的关系等问题为理论探讨热点。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回应国内社会需要以及受西方史学理论潮流影响之下,日本学界在审视既有研究基础上出现了探索“新世界史像”热潮。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史书写、世界史与全球史的关系以及区域史与世界史的关系等问题为理论探讨热点。在史观方面,提出应突破欧洲中心史观、近代化论、国民国家论、进步史观等的束缚。在研究广度上,主张吸纳全球史优长,拓展时空观念、重视联系性、强化薄弱区域和领域的研究。2016年开始出版的《密涅瓦世界史丛书》及2021—2023年出版的《岩波讲座世界历史》较集中反映了近年的新进展。尽管日本学界“新世界史像”探索成绩斐然,但尚未能构筑自身成熟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学界 “新世界史像” 欧洲中心史观 全球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秦朝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及影响
19
作者 李德山 冯雪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2期70-79,M0005,共11页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等。秦朝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和管理虽然仅15年左右,但因为继承了燕国原已奠定的基础,遂能以其强大的国家施政能力,把东北地区更紧密...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等。秦朝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和管理虽然仅15年左右,但因为继承了燕国原已奠定的基础,遂能以其强大的国家施政能力,把东北地区更紧密地纳入到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整体中,为后世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原文化的东传拓宽了传播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朝 东北 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芳伯与西婆罗洲兰芳公司史事考论
20
作者 赵轶峰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3期140-155,160,共17页
18世纪后期,客家人罗芳伯等在西婆罗洲建立兰芳公司,前后维系一个世纪有余。本文考核相关史事,认为该公司不曾建元,罗芳伯并未称“大唐总长”,“兰芳大总制”不是兰芳公司自称,是荷兰殖民当局授予兰芳公司第六位“太哥”刘台二的头衔。... 18世纪后期,客家人罗芳伯等在西婆罗洲建立兰芳公司,前后维系一个世纪有余。本文考核相关史事,认为该公司不曾建元,罗芳伯并未称“大唐总长”,“兰芳大总制”不是兰芳公司自称,是荷兰殖民当局授予兰芳公司第六位“太哥”刘台二的头衔。罗香林对罗芳伯的研究有开辟之功,但也包含若干渲染、误判。兰芳公司及18、19世纪西婆罗洲的多家华人公司都曾被称为“共和”政权,着眼点在于其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功能,领导人由公众推举产生,共同体成员之间日常关系接近平等。虽然这些公司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共和国,但毕竟是中国民众迁徙到另一片土地之后,选择建立的具有共和、民主意味的政权体系。这种选择的基础包括中国传统村社组织和帮会传统,也涉及比较晚近在华南形成的“公司”新传统。移民婆罗洲的华人背后没有强大支持力量,仅以实现社区性生存与获得财富为目标,最终无法对抗荷印殖民当局的宰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芳公司 罗芳伯 婆罗洲 共和制 殖民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