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6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文化强国建设:理论逻辑与革新路径 被引量:8
1
作者 解学芳 贺雪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8,共15页
伴随数智技术的迭代,我国文化建设开启了建构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化”为关键词的发展演进之路。关于文化强国的研究命题已引起学界高度关注,但缺乏立足数字文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大背景的系统考量。一方面... 伴随数智技术的迭代,我国文化建设开启了建构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化”为关键词的发展演进之路。关于文化强国的研究命题已引起学界高度关注,但缺乏立足数字文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大背景的系统考量。一方面,亟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文化强国的生成逻辑与理论蕴涵,系统构建数字文化强国发展框架。其中,意识形态领导力、制度前瞻力、文化自信力、文化科技创新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是该框架的主要构成要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文化强国建设应立足彰显思想引领、精神引导、文化自强的价值内核,实现由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最终建成数字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应深刻把握系统科学理论的涌现性、非线性、突变性、主体能动性、复杂性的价值内核,从思想引领、制度前瞻、文化自信、科技赋能、产业现代化五个维度协同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文化强国建设的革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文化强国 理论逻辑 革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共通感:沉浸式文化消费体验中的超越式感受与创造性理解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铮 刘晨旭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9,共10页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背景下,虚实结合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正值蓬勃发展期。在“共通感”等审美哲学理论的统摄下,适用于呈现沉浸式文化体验中消费者感受机制的新概念——“文化共通感”能更好地阐释文化消费者的感受和理解方式。“文化共通...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背景下,虚实结合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正值蓬勃发展期。在“共通感”等审美哲学理论的统摄下,适用于呈现沉浸式文化体验中消费者感受机制的新概念——“文化共通感”能更好地阐释文化消费者的感受和理解方式。“文化共通感”的形成需要作为沟通媒介的沉浸式场景和去标准化的沉浸式叙事。在此基础上,消费者超越“形式直观”,追求感官的“自由愉悦”与情感的“共振共鸣”。在感受力的范畴之外,“文化共通感”通过判断力、想象力与认同力共同促进文化的创造性理解。基于此,“文化共通感”使文化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和具身感受得到真正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共通感 沉浸 文化体验 文化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影工业遗产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晗 张慧敏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8,共9页
电影工业遗产是电影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工业遗存。在电影工业性与艺术性两大特性的形塑下,电影工业遗产被赋予了工业遗产共性之外的独特性。从概念上看,电影工业遗产是依托电影制片厂而形成的,具有重要的工业遗产价值、文化生产价值... 电影工业遗产是电影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工业遗存。在电影工业性与艺术性两大特性的形塑下,电影工业遗产被赋予了工业遗产共性之外的独特性。从概念上看,电影工业遗产是依托电影制片厂而形成的,具有重要的工业遗产价值、文化生产价值与意识形态价值的,参与了标准化、车间制与流水线的电影生产过程的一类工业遗产,属于文化工业遗产的组成部分。我国电影工业遗产数量巨大,具有巨大的保护再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工业遗产 文化工业 工业性 艺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圈与再塑:数字文化产业塑造国家形象的可见性 被引量:3
4
作者 薛可 李思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9,共11页
中国对外传播存在触达度低、持续性短、需求复杂、传播低效、认同度弱等难题。数字文化产业可承担文化出海、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数字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性:国际化“语言”、大众化“融入”、触发式... 中国对外传播存在触达度低、持续性短、需求复杂、传播低效、认同度弱等难题。数字文化产业可承担文化出海、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数字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性:国际化“语言”、大众化“融入”、触发式“动情”、自发式“创作”。基于此,本文提出数字文化产业对外传播PMIAI模型,即从感知(perception)、激励(motivation)、兴趣(interest)、行为(action)、认同(identity)五个要素来增强国家形象塑造的可见性,再塑中国与世界的价值主张与沟通情境,强化对外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产业 国家形象 对外传播 PMIA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翻译实践先锋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许文胜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国家翻译实践是个人或机构为实现国家利益所开展的翻译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译者群体便是其真实写照。回顾历史,这一群体与其他群体以国家名义开展翻译实践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坚持“译行合一”,即自建党起,陈独秀和李大钊领导一批先... 国家翻译实践是个人或机构为实现国家利益所开展的翻译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译者群体便是其真实写照。回顾历史,这一群体与其他群体以国家名义开展翻译实践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坚持“译行合一”,即自建党起,陈独秀和李大钊领导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通过翻译、接受、传播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挽救民族危机。这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体现。“译行合一”可成为译学领域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与建构的先导与示范,彰显党员译者在国家翻译实践中的模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翻译实践 建党伟业 译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能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吗? 被引量:2
6
作者 程名望 褚羽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2,共14页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经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据要素需要通过与其他要素的融合来促进城市创新,人工智能技术便是其中重要要素之一。论文采用2008—201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测算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经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据要素需要通过与其他要素的融合来促进城市创新,人工智能技术便是其中重要要素之一。论文采用2008—201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测算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度,并实证分析其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单独的数据要素并未呈现出显著的创新效应,而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能显著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其主要通过形成产业集聚、降低资源错配水平等方式来实现;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在我国“胡焕庸线”东南侧地区以及“宽带中国”战略政策试点城市中具有更显著的创新效应。由此,政府在推动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促进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以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并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人工智能技术 城市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画中佛罗伦萨——韦基奥宫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图像史”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恒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8,共14页
16世纪的佛罗伦萨,瓦萨里与其团队在韦基奥宫中绘制了一批关于佛罗伦萨城市的历史以及现实的画作。虽然它们分布于不同房间,尺幅也大小不一,但在有意无意间构成了一部佛罗伦萨的城市图像史。这部图像简史固然是美第奇家族建构权力合法... 16世纪的佛罗伦萨,瓦萨里与其团队在韦基奥宫中绘制了一批关于佛罗伦萨城市的历史以及现实的画作。虽然它们分布于不同房间,尺幅也大小不一,但在有意无意间构成了一部佛罗伦萨的城市图像史。这部图像简史固然是美第奇家族建构权力合法性的某种宣传手段,但瓦萨里借此机会在历史知识层面上梳理了佛罗伦萨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并且,他还隐晦地对这座堪称“艺术品”的城市产生的深层逻辑进行了个人化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佛罗伦萨 韦基奥宫 城市史 绘画 瓦萨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乌冲突以来的欧洲经济:表现、原因、政策应对与前景 被引量:1
8
作者 丁纯 孙露 纪昊楠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5,共12页
俄乌冲突以来,由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使欧洲经济遭受极大冲击。欧盟经济陷入衰退:通胀高企,进出口萎缩,政府赤字问题突出,成员国经济表现普遍疲软,尤其是德国经济问题突出。俄乌冲突下的欧洲经济,呈现出衰退、停滞、缓慢复苏的阶段性和... 俄乌冲突以来,由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使欧洲经济遭受极大冲击。欧盟经济陷入衰退:通胀高企,进出口萎缩,政府赤字问题突出,成员国经济表现普遍疲软,尤其是德国经济问题突出。俄乌冲突下的欧洲经济,呈现出衰退、停滞、缓慢复苏的阶段性和一定程度上分化的特点,这与欧盟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贸易联系等结构性成因以及新冠疫情余波、冲突自身的特殊性等临时性因素有关。为应对俄乌冲突,欧洲中央银行实行多轮加息,欧盟及其成员国实施了寻求能源替代、保障民生的短期措施,这基本上摆脱了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欧盟经济的韧性。除此之外,欧盟还出台了加速能源转型、强化经济安全等长期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欧盟经济或将缓慢复苏,但其同时面临严峻的地缘政治风险;欧盟及成员国的短期政策应对需权衡保留与退出,长期政策将面对多重挑战。俄乌冲突持续下欧盟经济的前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危”与“机”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乌冲突 欧洲经济 绿色转型 经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与国家经济安全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军 杨志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开前门、堵后门”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基本原则,通过债务置换实现债务显性化是该原则的具体表现之一。虽然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减轻了财政负担,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财政风险,其中的财政、金融风险及其政... “开前门、堵后门”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基本原则,通过债务置换实现债务显性化是该原则的具体表现之一。虽然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减轻了财政负担,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财政风险,其中的财政、金融风险及其政策不确定性也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发展。对此,在梳理中国2015—2023年历次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方案的基础上,文章研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潜在的财政、金融风险及其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另外,从治理地方债务问题出发,提出防范债务置换风险、提高国家经济安全的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置换 国家经济安全发展 债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勤率的东京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健 张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5,共12页
都市圈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探讨其空间范围、空间结构和成长机制是优化都市圈规划的重要工作基础。选择与上海大都市圈相类似且发育更成熟的东京都市圈作为比较案例,基于“2018年东京都市圈城市交通特性调查”数... 都市圈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探讨其空间范围、空间结构和成长机制是优化都市圈规划的重要工作基础。选择与上海大都市圈相类似且发育更成熟的东京都市圈作为比较案例,基于“2018年东京都市圈城市交通特性调查”数据测度东京都市圈中心—外围的通勤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关系网络视角对东京都市圈通勤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进行分析,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东京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东京都市圈空间范围大致为11300平方千米,并且有明显“核心—外围”结构,形成了以东京区部为核心的东京都市圈5个圈层;第二,通勤率指标仍然是体现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之间紧密劳动力联系的重要考察标准;第三,轨道交通建设、经济发展、时间距离以及人口规模等指标都对都市圈空间结构产生影响;第四,东京都市圈空间组织具有多层级的复杂网络结构特征。以上四点研究发现对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大都市圈 东京都市圈 通勤率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家庭 李云豪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3,共15页
数字经济是新时代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通过选择2011—2021年250个A股上市文化公司的面板数据,对企业、行业、年份固定效应实证分析,并利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验证了传... 数字经济是新时代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通过选择2011—2021年250个A股上市文化公司的面板数据,对企业、行业、年份固定效应实证分析,并利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验证了传导机制和调节机制,可以发现:文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从地区上看,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东、中、西部表现更为有效,而文化企业更多集聚在北京、广东等数字经济发达地区,且回归系数更大;从行业上看,我国近年来行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各行业均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效应,其中文化相关领域及服务行业最强,创意设计和内容创作行业由于其行业特性系数较小;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引发市场关注度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也可以通过内部控制的优化和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 市场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体育赛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志远 慈芳慧 钟声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8,共13页
基于空间计量等方法对2004—2019年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中国职业体育赛事可以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高等级联赛影响效应更大;中国职业体育赛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出空间溢出的特点,且在东、中、西部地区... 基于空间计量等方法对2004—2019年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中国职业体育赛事可以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高等级联赛影响效应更大;中国职业体育赛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出空间溢出的特点,且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以上结论在进行更换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这一结论为职业体育赛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可以深化我们对职业体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效应和地区差异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体育赛事 体育产业 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赛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经济韧性和人口收缩——基于相关多样性和城际联系的解释
13
作者 孙铁山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4,共12页
城市经济韧性和人口收缩是城市应对结构性危机中两种相关联的特征。文章以2010—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对象,分析当前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和人口收缩特征,并从城市自身技术相关多样性和外部城际联系两方面进行解释。研究发现,城市... 城市经济韧性和人口收缩是城市应对结构性危机中两种相关联的特征。文章以2010—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对象,分析当前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和人口收缩特征,并从城市自身技术相关多样性和外部城际联系两方面进行解释。研究发现,城市经济韧性和人口增长正相关,但也存在经济韧性和人口增长相背离的城市,中国城市据此可以分为人口扩张—韧性强、人口扩张—韧性弱、人口收缩—韧性强、人口收缩—韧性弱四种类型。实证结果表明:相关多样性和城际联系都影响城市经济韧性和人口变动,对于人口收缩型城市来说,经济韧性提升的关键是城市自身的技术相关多样性和城市网络联系,而“中心—腹地”联系的极化效应会导致腹地和边缘城市的人口收缩,但城市自身的技术相关多样性和城市网络联系则可能帮助抑制人口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性 人口收缩 相关多样性 城际联系 城市网络外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下偏量及其单调性--直接/间接量化与算子套叠
14
作者 陈振宇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9,共11页
上/下偏量算子的性质是广义量词理论中研究的重要对象,但对它们的单调性计算尚无系统的讨论。当句子中只有一个算子时,广义量词理论较好地描写了其语义,也即上偏量算子左右单调上升,下偏量算子左右单调下降。但是,广义量词理论没有注意... 上/下偏量算子的性质是广义量词理论中研究的重要对象,但对它们的单调性计算尚无系统的讨论。当句子中只有一个算子时,广义量词理论较好地描写了其语义,也即上偏量算子左右单调上升,下偏量算子左右单调下降。但是,广义量词理论没有注意到下偏量与全称量化的单调下降有一个重要的差异:下偏量可能出现“空集反例”。另外,也没有注意到左单调是直接量化,右单调是间接量化,右单调的成分可以自由地加上新的算子。更为重要的是,当句中有两个算子套叠的时候,广义量词理论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实际上,外层成分的单调性由外层算子的左单调决定;内层成分则必须经历两步计算:先按照内层算子的左单调性质计算,再将计算结果输入外层算子的右单调,才能得到最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偏量 下偏量 单调性 单一算子句 算子套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西方经济制裁何以低效——基于理论机制与现实案例的分析
15
作者 伍山林 盛晓宙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5,共11页
美西方对外制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水平。原因主要是:(1)制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受国内利益集团掣肘,对目标国难以造成最大经济损害,政治市场内生着减轻制裁效果的机制。(2)通过国际市场,制裁的经济效果会因第三方... 美西方对外制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水平。原因主要是:(1)制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受国内利益集团掣肘,对目标国难以造成最大经济损害,政治市场内生着减轻制裁效果的机制。(2)通过国际市场,制裁的经济效果会因第三方存在而被稀释。(3)以联盟方式进行制裁,制裁的利益分享和成本分摊具有国家非对称性,制裁政策难以得到一致有效执行,达不到预期效果。(4)目标国通过调整对外经济政策和国内经济运行可产生对冲制裁影响的机制。因此,美西方针对别国特别是大国进行制裁的效果尤其不理想。面对美西方制裁,中国利用非对称优势进行反制的手段越来越多,通过内循环形成自适应的能力越来越强,借助外循环产生的稀释作用越来越大。美西方制裁对中国经济发展短期内会产生干扰、带来不便,但是中国通过理性应对可以形成相对有利的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制裁 经济效果 制裁联盟 美西方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叙事与霸权护持:拜登政府推进北极战略的话语叙事逻辑
16
作者 李昕蕾 盛学敏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63,共14页
在进行霸权护持的过程中,美国不仅仅依赖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也通过话语制衡等方式实施结构性软实力。国家战略叙事被认为是塑造利我情景、调动资源、压制对手、强化联盟、建构行动合法性并赢得国际支持的强有力的话语武器。近期... 在进行霸权护持的过程中,美国不仅仅依赖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也通过话语制衡等方式实施结构性软实力。国家战略叙事被认为是塑造利我情景、调动资源、压制对手、强化联盟、建构行动合法性并赢得国际支持的强有力的话语武器。近期美国《北极地区国家战略》和《北极地区国家战略实施计划》的连续出台标志着拜登政府将气候危机下北极地区的战略重要性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基于此,拜登政府侧重从“议题凸显、话语解构和认知重塑”三个叙事操作机制来推进其北极战略叙事,通过互文性叙事、反叙事和框定性叙事策略来重构北极威胁、凸显敌对国家、塑造国家角色、调动内外资源、联动北约盟友等,从而为美国实现对北极安全秩序的主导以及强化北极区域霸权性领导提供合法性话语叙事支持。全面理解拜登政府北极战略叙事的深层逻辑,有助于有力回应美国对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行为的污名化并为中国在北极的“冰上丝绸之路”发展提供有益的战略叙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叙事 北极战略 霸权护持 拜登政府 气候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语言创造性的生成与理解--以金庸小说关键词的微博使用为例
17
作者 邵斌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8,共9页
语言的创造性一般被认为是文学家的专利,但事实上,源自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表达在日常语言交流中也俯拾皆是。金庸小说关键词体现了文学家的创造性,其在社交媒体中的创新使用则体现了普通大众的语言创造性,主要表现为词汇使用创新和多模态... 语言的创造性一般被认为是文学家的专利,但事实上,源自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表达在日常语言交流中也俯拾皆是。金庸小说关键词体现了文学家的创造性,其在社交媒体中的创新使用则体现了普通大众的语言创造性,主要表现为词汇使用创新和多模态语言创新。从社会认知视角来看,金庸小说关键词在微博中的创造性使用涉及概念整合的认知建构作用。具体而言,日常语言创造性的生成与理解离不开其建构者和共同建构者的概念整合认知建构,以及文学经典化和日常生活化所提供的共享社会文化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创造性 日常语言 金庸小说 微博 5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写的政治:卢卡奇与朗西埃论《包法利夫人》
18
作者 王嘉军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5,75,共10页
福楼拜的名著《包法利夫人》是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过渡,其写作上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频繁的描写,这甚至影响到了叙述的进程。卢卡奇对于福楼拜及自然主义作家对描写的倚重进行了批判,认为他们违背了亚里士多德的“行动诗学”,... 福楼拜的名著《包法利夫人》是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过渡,其写作上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频繁的描写,这甚至影响到了叙述的进程。卢卡奇对于福楼拜及自然主义作家对描写的倚重进行了批判,认为他们违背了亚里士多德的“行动诗学”,且有损作品的有机性;在政治上,描写的泛滥则体现了资产阶级对于现实斗争的旁观和冷漠,对于前途的悲观。朗西埃从当代激进政治的视野出发,却对《包法利夫人》中的描写颇为赞赏,认为它体现了一种等量齐观的美学民主,是对亚里士多德暗含等级制的摹仿/再现美学的反叛,是对现有感性分配秩序的扰乱,从而导向一种新的差异政治。同样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朗西埃与卢卡奇的观点却针锋相对。通过对比,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二者的思想和福楼拜的创作。二者思想隐含的不同“摹仿观”,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西方美学和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楼拜 卢卡奇 朗西埃 《包法利夫人》 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尔克的性欲书写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启示
19
作者 赵蕾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22,共14页
里尔克以性欲书写关注现代人的身心感受,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以丰富文学创作。其性欲书写得益于从尼采肯定性欲的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的幼儿性欲理论中所获得的启示。与里尔克亦师亦友的莎乐美向他传授尼采与弗氏的共同观点:批评基督教禁... 里尔克以性欲书写关注现代人的身心感受,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以丰富文学创作。其性欲书写得益于从尼采肯定性欲的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的幼儿性欲理论中所获得的启示。与里尔克亦师亦友的莎乐美向他传授尼采与弗氏的共同观点:批评基督教禁欲的道德观和反自然的唯灵论。她还与里尔克展开精神分析式谈话,帮他战胜创作危机,鼓励他进行性欲书写。里尔克在《杜伊诺哀歌》第三首和《七首诗》(即《阳具颂》)等典型诗文中赞美性欲、生命力和此在的幸福,颇具代表性地践行了性欲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尔克 莎乐美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尼采生命哲学 性欲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笛卡尔著作中的“灵”“魂”之辨
20
作者 李琍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心灵”与“灵魂”在古代哲学中的含义及所指是不同的,但笛卡尔著作中却出现了二者混用的局面。不过,只要仔细检查这两个词出现在笛卡尔文本中的各种语境,就能发现,他主要用“心灵”来指称那个使人从事思考活动、可以与身体完全分离的... “心灵”与“灵魂”在古代哲学中的含义及所指是不同的,但笛卡尔著作中却出现了二者混用的局面。不过,只要仔细检查这两个词出现在笛卡尔文本中的各种语境,就能发现,他主要用“心灵”来指称那个使人从事思考活动、可以与身体完全分离的实体,用“灵魂”来指称那个与身体结合在一起并且发生相互作用的实体。笛卡尔的身心观的革命性体现在他主张机械论的身体观。他不像古人那样认为灵魂赋予身体生命活力,不再视灵魂为神圣的永生的力量,他甚至尝试像展示机器运行那样解释灵魂如何驱动身体,这使其几乎将灵魂还原为一种物质器官。但是,笛卡尔不敢公然背离古典理性主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他那里,指挥身体行动的灵魂最终没有与从事认识的心灵彻底脱钩,并且他还装模作样地响应教会的号召来证明灵魂不朽,这才使得他的著作中出现了“心灵”与“灵魂”混用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卡尔 身心观 灵魂 心灵 灵魂不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