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965篇文章
< 1 2 2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经皮颈部迷走神经刺激对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浆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李进 孙金铂 +6 位作者 吴迪 武文珺 孙润珠 薛姗姗 崔亚朋 王化宁 陈怡环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背景 侵入性迷走神经电刺激被批准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其发挥疗效可能与迷走神经刺激(VNS)具有抗炎作用有关。无创的经皮颈部VNS(tcVNS)治疗重性抑郁障碍(MDD)的效果及其对血浆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 背景 侵入性迷走神经电刺激被批准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其发挥疗效可能与迷走神经刺激(VNS)具有抗炎作用有关。无创的经皮颈部VNS(tcVNS)治疗重性抑郁障碍(MDD)的效果及其对血浆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tcVNS对MDD患者抑郁、焦虑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及其对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以期为MDD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1日—2024年4月17日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科门诊就诊、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中MDD诊断标准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23)和对照组(n=22)。两组均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4周、每天1次、每次30 min的tcVNS治疗,对照组接受相应的tcVNS对照刺激治疗,即在刺激30 s后停止刺激。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抑郁症状,以HAMD-17中的焦虑/躯体化因子和睡眠障碍因子分别评定患者的焦虑/躯体化症状和睡眠质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两组HAMD-17总评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及睡眠障碍因子评分的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315.226、495.481、82.420,P均<0.01)。治疗4周后,研究组HAMD-17总评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4.967、32.543,P<0.05或0.01);两组睡眠障碍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 χ^(2)=0.819,P=0.366)。两组血浆IL-6和IL-10水平的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21.792、5.242,P<0.05或0.01)。治疗4周后,两组血浆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22.015、6.803,P均<0.01);研究组血浆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5.118,P=0.024)。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tcVNS可能有助于改善MDD患者的抑郁症状、焦虑/躯体化症状及睡眠质量,并有助于降低血浆IL-6水平、提高IL-10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颈部迷走神经刺激 重性抑郁障碍 焦虑症状 睡眠质量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理痛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段小甜 曹红十 +5 位作者 毕泰瑜 王海燕 王菘煜 赵全通 王冉 武春景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冠心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双重负担,容易引发心理痛苦,进而影响疾病预后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痛苦的现状、评定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方式进行综述,提供有益于识别和预防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双重负担,容易引发心理痛苦,进而影响疾病预后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痛苦的现状、评定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方式进行综述,提供有益于识别和预防冠心病患者心理痛苦的关键信息,旨在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效果。本文共纳入18篇原始文献,系统分析了影响冠心病患者心理痛苦的人口学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为深入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痛苦并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理痛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机理论的“互联网+”赋能教育对酒精依赖患者心理渴求、焦虑症状及复饮率的影响
3
作者 王昊 李薇 +2 位作者 甄文歌 李媛媛 刘杰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背景 酒精依赖患者戒酒后易复饮,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目前,赋能教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慢性疾病患者的康复管理中,但基于时机理论的“互联网+”赋能教育在酒精依赖患者中的应用较有限。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 背景 酒精依赖患者戒酒后易复饮,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目前,赋能教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慢性疾病患者的康复管理中,但基于时机理论的“互联网+”赋能教育在酒精依赖患者中的应用较有限。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互联网+”赋能教育对酒精依赖患者的影响,以期降低患者的复饮率和对酒精的渴求,改善焦虑症状。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在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成瘾医学科住院治疗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酒精依赖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12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2)和对照组(n=58)。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6个月的基于时机理论的“互联网+”赋能教育。基线期,采用宾夕法尼亚酒精渴求量表(PAC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采用PACS、SAS和密西根酒精筛查量表(MAST)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研究组复饮率均低于对照组(χ^(2)=8.575、8.828,P均<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PACS总评分和各条目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159.714~837.751、84.645~393.606、24.302~137.896,P均<0.01)。两组SAS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166.237、65.325、24.724,P均<0.01)。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互联网+”赋能教育可能有助于降低酒精依赖患者的复饮率及其对酒精的渴求程度,并有助于改善焦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时机理论 赋能教育 酒精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后青少年孤独感、社会支持及社交媒体使用对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
4
作者 郭朝然 车其承 +1 位作者 吴志红 石薇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背景 地震后,青少年常出现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目前尚缺少针对震后青少年孤独感、社会支持及社交媒体使用对其PTSS影响的研究。目的 评估2021年“9·16泸县地震”后,该地区青少年的PTSS水平,并探究孤... 背景 地震后,青少年常出现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目前尚缺少针对震后青少年孤独感、社会支持及社交媒体使用对其PTSS影响的研究。目的 评估2021年“9·16泸县地震”后,该地区青少年的PTSS水平,并探究孤独感、社会支持及社交媒体使用对PTSS的影响,以期为震后青少年PTSS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11月12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地区受地震影响的2 522名青少年。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PCL-5)、多维度社会支持感知量表(MSPSS)、UCLA孤独量表简版(ULS-3)以及社交媒体使用量表(SM-10)进行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震后青少年出现PTSS的影响因素。结果 检出91名(3.61%)青少年存在PTSS。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家人的支持(OR=0.926,95%CI:0.879~0.976)是震后青少年出现PTSS的保护因素;缺少陪伴(OR=1.764,95%CI:1.141~2.727)、感到被孤立(OR=2.037,95%CI:1.282~3.236)以及通过社交媒体观看灾民消极情绪反应(OR=1.615,95%CI:1.291~2.020)是震后青少年出现PTSS的危险因素。结论 缺少陪伴、感到被孤立以及通过社交媒体观看灾民消极情绪反应对震后青少年PTSS存在消极影响,来自家人的支持对震后青少年PTSS存在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症状 青少年 孤独感 社会支持 社交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女性睡眠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刘思齐 蔡舒 +1 位作者 梁云芳 谭颖瑶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46-52,共7页
背景 睡眠障碍是孕早期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既往研究主要以量表评定结果反映这一群体的总体睡眠质量,难以精准地体现不同睡眠障碍群组间的差异。目的 探讨孕早期女性睡眠质量潜在剖面,分析不同剖面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以期为... 背景 睡眠障碍是孕早期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既往研究主要以量表评定结果反映这一群体的总体睡眠质量,难以精准地体现不同睡眠障碍群组间的差异。目的 探讨孕早期女性睡眠质量潜在剖面,分析不同剖面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个性化睡眠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1 066名孕早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资料调查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中文版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IPAQ-S-C)和孕妇社会资本评估量表(SCAT-MH)进行调查。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探讨睡眠剖面,采用回归混合模型的稳健三步法分析不同睡眠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 孕早期女性睡眠质量分为3个剖面:睡眠质量良好组732例(68.67%)、睡眠效率低组87例(8.16%)、日间功能障碍组247例(23.17%)。相比于睡眠质量良好组,年龄较小(OR=0.951,95%CI:0.922~0.980)、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OR=1.869,95%CI:1.260~2.773)以及社会资本水平低(OR=0.962,95%CI:0.951~0.973)的孕早期女性更可能属于睡眠效率低组;年龄较大(OR=1.072,95%CI:1.027~1.120)、抑郁水平高(OR=1.166,95%CI:1.115~1.218)者更可能属于日间功能障碍组;职业为工人(OR=0.507,95%CI:0.293~0.876)者属于日间功能障碍组的可能性较小。结论 孕早期女性睡眠质量存在3个潜在剖面,具有明显异质性,抑郁和社会资本水平是孕早期女性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质量 孕早期女性 潜在剖面分析 抑郁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新型炎症指标水平与攻击性的关系
6
作者 崔迎奥 杨铖 +2 位作者 田英汉 申晴晴 刘寰忠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28-33,共6页
背景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可能会引发法律纠纷和公共安全问题。不同疾病发作次数的患者新型炎症指标水平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差异。目的 探讨首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新型炎症指标水平与攻击性相关性的差异,寻找评定精神... 背景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可能会引发法律纠纷和公共安全问题。不同疾病发作次数的患者新型炎症指标水平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差异。目的 探讨首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新型炎症指标水平与攻击性相关性的差异,寻找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性水平的炎症标志物。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4月因急性发病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住院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1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首发组58例,复发组110例。同期在社区招募与患者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110名健康被试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以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检测所有受试者新型炎症指标水平,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NH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以及血小板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PHR)。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查首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新型炎症指标水平与MOAS总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首发组NLR、MLR、PLR、NHR、MHR、P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P均<0.01);复发组NLR、MLR、NHR、MHR、P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P均<0.01);首发组与复发组六个新型炎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调整后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MOAS总评分与NLR、MLR、PLR水平均呈正相关(r=0.234、0.192、0.243,P均<0.05),首发组MOAS总评分与六个新型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首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新型炎症指标水平与攻击性的相关性可能存在差异。NLR、MLR、PLR可能是评定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性水平的炎症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首发 复发 新型炎症指标 攻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特征对抑郁障碍患者前瞻记忆的影响
7
作者 陈敏 吕东升 +1 位作者 王峥 侯友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背景 抑郁障碍患者的前瞻记忆受损,前瞻记忆的改善有助于抑郁障碍患者回归社会。目前关于抑郁障碍患者前瞻记忆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目的 探讨目标特征(情绪效价和凸显性)对抑郁障碍患者前瞻记忆的影响,为抑郁障碍患者前瞻记忆功... 背景 抑郁障碍患者的前瞻记忆受损,前瞻记忆的改善有助于抑郁障碍患者回归社会。目前关于抑郁障碍患者前瞻记忆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目的 探讨目标特征(情绪效价和凸显性)对抑郁障碍患者前瞻记忆的影响,为抑郁障碍患者前瞻记忆功能的训练和恢复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2年1月—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抑郁障碍患者(n=53),同期在社区招募健康被试作为对照组(n=45)。采用2(被试类型:抑郁组、对照组)×2(目标凸显性:凸显、非凸显)×3(情绪效价:正性、中性、负性)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选择中国情绪图片库(CAPS)中正性、中性、负性三种情绪效价的图片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双任务实验范式,记录被试不同目标特征前瞻记忆任务和进行中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 (1)在前瞻记忆任务中,被试类型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F=14.892,P<0.01),反应时长于对照组(F=10.642,P=0.002)。(2)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目标情绪效价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7.575,P=0.001),反应时的目标情绪效价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3.196,P=0.044);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组在负性条件下的反应时短于正性条件,正确率高于正性条件和中性条件(P<0.05或0.01)。(3)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目标凸显性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6.659,P=0.012),凸显目标的正确率高于非凸显目标;反应时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0.106,P=0.002),凸显目标的反应时短于非凸显目标。结论 抑郁障碍患者对前瞻记忆任务中的负性目标表现出优先注意和优先加工;提高目标凸显性可能有助于促进抑郁障碍患者对前瞻记忆任务的自动化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前瞻记忆 目标情绪效价 目标凸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研究进展与挑战
8
作者 李志远 何书涵 黄国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辩证行为疗法(DBT)作为获得实证支持的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治疗方法之一,其通过整合行为主义、辩证哲学、生物社会理论和禅宗思想,旨在提升患者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及痛苦耐受能力,从而缓解BPD症状。本文通过梳理DBT的理论基础及其在BP... 辩证行为疗法(DBT)作为获得实证支持的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治疗方法之一,其通过整合行为主义、辩证哲学、生物社会理论和禅宗思想,旨在提升患者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及痛苦耐受能力,从而缓解BPD症状。本文通过梳理DBT的理论基础及其在BP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DBT以及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辅助DBT对BPD的干预效果,并分析DBT在研究与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以期为DBT在中国的本土化应用与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行为疗法 边缘型人格障碍 疗效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业拖延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焦虑情绪的链式作用路径
9
作者 杨子默 高嘉成 +1 位作者 马嘉怿 焦江丽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背景 学业拖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焦虑情绪和手机依赖之间关系密切,但目前学业拖延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影响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相应的作用路径研究。目的 探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焦虑情绪在大学生学业拖延与手机依赖之间的作用路... 背景 学业拖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焦虑情绪和手机依赖之间关系密切,但目前学业拖延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影响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相应的作用路径研究。目的 探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焦虑情绪在大学生学业拖延与手机依赖之间的作用路径,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手机依赖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3月,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新疆师范大学47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机依赖指数(MPAI)、拖延评定量表-学生版(PASS)、贝克焦虑量表(BAI)以及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各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rocess 3.5分析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焦虑情绪在大学生学业拖延与手机依赖之间的作用路径。结果 大学生PASS评分与CERQ-C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评分、BAI评分和MP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374、0.229、0.661,P均<0.01);CERQ-C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评分与BAI评分和MP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372、0.498,P均<0.01);BAI评分与MPAI评分呈正相关(r=0.340,P<0.01);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焦虑情绪是大学生学业拖延与手机依赖之间的作用路径,效应值分别为0.094(95%CI:0.056~0.137)、0.013(95%CI:0.001~0.029);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焦虑情绪是大学生学业拖延与手机依赖之间的链式作用路径,效应值为0.015(95%CI:0.006~0.026)。结论 学业拖延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还可以通过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焦虑情绪的独立作用路径以及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焦虑情绪的链式作用路径影响手机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拖延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焦虑情绪 手机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心理控制对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消极完美主义及学业压力的作用路径
10
作者 曾海萍 周强 +2 位作者 方圆 牛红利 任衍镇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背景 抑郁是青少年阶段高发的情绪问题,父母心理控制是青少年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但目前关于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充分。目的 探讨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压力在父母心理控制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作用路径,为降低中学生抑郁症状发... 背景 抑郁是青少年阶段高发的情绪问题,父母心理控制是青少年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但目前关于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充分。目的 探讨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压力在父母心理控制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作用路径,为降低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2月—4月,选取中山市2所初中和2所高中共1 10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父母心理控制问卷、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CFMPS)、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中的学习压力感分量表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查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运用Amos 24.0检验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压力在父母心理控制与中学生的抑郁症状之间的作用路径。结果 共1 009名(91.73%)中学生完成有效问卷调查,检出261名(25.87%)中学生存在抑郁症状。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心理控制问卷评分、CFMPS中的消极完美主义评分、MMHI-60中的学习压力感分量表评分与CES-D评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323~0.644,P<0.05或0.01)。父母心理控制对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值为0.128(95%CI:0.061~0.201),占总效应的31.37%;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压力分别是父母心理控制与中学生抑郁症状之间的作用路径,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099(95%CI:0.068~0.133)、0.100(95%CI:0.060~0.143),分别占总效应的24.27%、24.51%;消极完美主义-学业压力是父母心理控制与中学生抑郁症状之间的链式作用路径,间接效应值为0.081(95%CI:0.060~0.106),占总效应的19.85%。结论 父母心理控制可直接影响中学生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压力的独立路径或链式路径影响中学生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心理控制 中学生 抑郁 完美主义 学业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电休克治疗超高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1例
11
作者 崇杉 熊娜娜 范滕滕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84-88,共5页
本文报道1例超高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接受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患者女性,87岁,抑郁症病史8年,病程呈间断性发作,既往对多种抗抑郁药物反应不佳,接受MECT后抑郁症状缓解。近两年,患者经历生活应激事件后抑郁症复发,接受MECT后好转,然而... 本文报道1例超高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接受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患者女性,87岁,抑郁症病史8年,病程呈间断性发作,既往对多种抗抑郁药物反应不佳,接受MECT后抑郁症状缓解。近两年,患者经历生活应激事件后抑郁症复发,接受MECT后好转,然而停止MECT后抑郁症多次复燃,故再入院继续接受MECT以延续治疗获益,患者对MECT整体耐受性尚可。结合国内外研究,本文对超高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选择进行探讨,以期为MECT在超高龄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电休克治疗 超高龄 难治性抑郁症 维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障碍患者的决策行为及其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系
12
作者 王昱翔 张罗雅 +6 位作者 张毛毛 邓娟 彭彦杰 成晓彤 刘可智 雷威 陈晶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22-27,共6页
背景 抑郁障碍患者常表现出决策功能受损。目前,抑郁障碍患者决策能力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 探讨抑郁障碍患者的决策行为特征,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0年10月—2023年5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身医学... 背景 抑郁障碍患者常表现出决策功能受损。目前,抑郁障碍患者决策能力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 探讨抑郁障碍患者的决策行为特征,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0年10月—2023年5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就诊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48例患者。同期在泸州市招募与抑郁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5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DI)和贝克焦虑量表(BAI)进行评定。通过概率翻转学习(PRL)任务考查受试者的决策行为特征,分析指标包括达标试次、固执错误、赢后保持率、输后转移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查抑郁组BDI评分及BAI评分与PRL任务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抑郁组PRL任务输后转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4,P<0.01);两组PRL任务达标试次、固执错误和赢后保持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29、0.132、0.609,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抑郁障碍患者BDI和BAI评分与赢后保持率均呈正相关(r=0.450、0.398,P均<0.01)。结论 抑郁障碍患者在面对负性结果时更倾向于改变选择策略;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越严重,其在得到正反馈后越倾向于维持已有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决策行为 概率翻转学习 抑郁焦虑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排斥与歧视量表的汉化及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
13
作者 徐滢佳 何伟 +2 位作者 谢松洪 李明雅 黄菲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78-83,共6页
背景 歧视知觉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主要因素之一,慢性病排斥与歧视量表(CIRDS)可用于评定慢性病患者的歧视知觉水平。目前,尚未查见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文版CIRDS。目的 对CIRDS进行汉化,评价其中文版在我国维持性血... 背景 歧视知觉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主要因素之一,慢性病排斥与歧视量表(CIRDS)可用于评定慢性病患者的歧视知觉水平。目前,尚未查见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文版CIRDS。目的 对CIRDS进行汉化,评价其中文版在我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为评定该群体的歧视知觉水平提供工具。方法 按照Brislin翻译模式对CIRDS进行正译、回译和文化调试,通过预调查形成了中文版CIRDS。选取2023年7月—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的2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形成正式量表。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价量表的效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重测信度以及折半信度评价量表的信度。结果 中文版CIRDS共11个条目,包括感知区别对待和感知排斥侮辱两个因子。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898,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75~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41%。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10,感知区别对待因子和感知排斥侮辱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35和0.912。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803,重测信度为0.920。结论 中文版CIRD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歧视知觉水平的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排斥与歧视量表 维持性血液透析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尊、述情障碍、疏离感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许春杏 李红政 +4 位作者 蒙永彩 张雨晴 李萌 张耀木 王雅琴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65-70,共6页
背景 近年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自尊和述情障碍与青少年NSSI行为密切相关,疏离感与自尊和述情障碍存在相关性,但目前国内关于疏离感与青少年NSSI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有限。目的 分析疏离感与青少年NSSI行为... 背景 近年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自尊和述情障碍与青少年NSSI行为密切相关,疏离感与自尊和述情障碍存在相关性,但目前国内关于疏离感与青少年NSSI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有限。目的 分析疏离感与青少年NSSI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青少年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青少年NSSI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9月1日—2023年3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精神心理科收治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NSSI诊断标准的青少年为研究组(n=60),同期招募南宁市在校中学生为对照组(n=60)。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量表(ASHS)、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以及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ASAS)进行评定。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研究组各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青少年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RSES评分低于对照组(t=-7.033,P<0.01),TAS和ASAS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591、8.124,P均<0.01)。研究组ASHS评分与RSES评分呈负相关(r=-0.410,P<0.01),与ASAS总评分呈正相关(r=0.555,P<0.01)。研究组RSES评分与TAS总评分和ASAS总评分均呈负相关(r=-0.317、-0.590,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0.174,95%CI:0.042~0.709)可能是青少年发生NSSI行为的保护因素;高疏离感(OR=1.028,95%CI:1.013~1.043)、居住地为农村(OR=6.692,95%CI:2.038~21.967)可能是青少年发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疏离感与青少年NSSI行为呈正相关,女生出现NSSI行为的风险更低,疏离感越高、居住地为农村的青少年可能更容易出现NSSI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 疏离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住院癌症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15
作者 都松美 吴小林 +3 位作者 贺丹 吴清贵 练玉颖 龚红霞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背景 癌症患者反刍性沉思能发挥一定程度的心理调适作用,既往研究侧重于考查单一种类的癌症患者的反刍性沉思水平,缺乏对不同种类的癌症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的调查和影响因素研究。目的 探讨中晚期住院癌症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及其影响因... 背景 癌症患者反刍性沉思能发挥一定程度的心理调适作用,既往研究侧重于考查单一种类的癌症患者的反刍性沉思水平,缺乏对不同种类的癌症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的调查和影响因素研究。目的 探讨中晚期住院癌症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采用系统抽样法选取在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和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TNM分期Ⅲ期及以上的癌症患者346例。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C-ERRI)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反刍性沉思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住院癌症患者C-ERRI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评分分别为(15.59±5.61)分和(14.59±5.43)分。受教育程度为初中/高中/中专(OR=0.817,P<0.01)和大专及以上(OR=0.579,P<0.05)是侵入性反刍性沉思的保护因素;个人年收入<1万元(OR=4.918,P<0.01)和1~5万元(OR=2.076,P<0.01)以及社会支持程度低(OR=6.882,P<0.01)和中等(OR=3.114,P<0.01)是侵入性反刍性沉思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为初中/高中/中专(OR=0.574,P<0.01)和大专及以上(OR=0.449,P<0.05)是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保护因素;社会支持程度低(OR=1.391,P<0.01)和中等(OR=1.161,P<0.05)是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晚期住院癌症患者侵入性反刍性沉思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程度有关;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和社会支持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性沉思 癌症 影响因素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患者情绪异常与减重手术效果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艳 窦翊愷 +4 位作者 王敏 杨潇 程中 陈亿 马小红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背景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的重要手段之一,部分拟行减重手术的患者存在异常的情绪及较高的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会影响减重手术效果。目前国内对于该群体术前情绪状态和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与减重手术效果相关性的研究有限。目的探讨术... 背景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的重要手段之一,部分拟行减重手术的患者存在异常的情绪及较高的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会影响减重手术效果。目前国内对于该群体术前情绪状态和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与减重手术效果相关性的研究有限。目的探讨术前情绪异常与肥胖患者减重手术效果的相关性,以期为提高患者减重手术的效果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2年12月30日—2023年6月30日,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住院的、拟行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81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的情绪状态,将HAMD-17或HAMA评分≥7分或有抑郁或焦虑障碍史的患者纳入情绪异常组(n=34),将HAMD-17与HAMA评分均<7分且无上述既往史的患者纳入不伴情绪异常组(n=47)。采用自制问卷收集一般资料,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进食障碍调查问卷(EDI)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别评定自杀意念、进食及睡眠情况;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收集患者当日清晨空腹体质量和身高。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BMI与患者术前HAMD-17总评分及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共62例肥胖患者完成本研究,其中情绪异常组27例、不伴情绪异常组35例。情绪异常组最近一周和最抑郁时的BSI-CV评分、EDI总评分、PSQI总评分、外周血CRP及IL-6水平均高于不伴情绪异常组(Z=2.677、2.975,t=3.573、4.035、1.990、2.799,P<0.05或0.01)。两组BMI的组别效应及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27.740,P<0.01)。情绪异常组基线期、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的BMI与IL-6水平均呈正相关(r=0.419、0.510、0.559,P<0.05或0.01),术后6个月的BMI与HAMD-17总评分呈正相关(r=0.390,P<0.05),术后6个月ΔBMI%与HAMD-17总评分呈负相关(r=-0.421,P<0.05)。不伴情绪异常组基线期BMI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338,P<0.01)。结论伴或不伴情绪异常的肥胖患者行减重手术的短期效果可能一致,减重手术的效果可能与术前抑郁情绪严重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减重手术 抑郁 炎症因子水平 减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受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焦虑抑郁的作用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韵 周立娜 +3 位作者 张峰 陈玉梅 卜宗慧 万文锦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5期444-450,共7页
背景自我感受负担和焦虑抑郁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关于肝移植受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尚缺乏了解。既往研究显示,自我感受负担、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两两相关,但三者之间的作用路径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 背景自我感受负担和焦虑抑郁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关于肝移植受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尚缺乏了解。既往研究显示,自我感受负担、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两两相关,但三者之间的作用路径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自我感受负担、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其心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肝移植中心住院和门诊随访的200例肝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文版肝移植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LTQ)进行评定。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查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应用Mplus 8.3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肝移植受者自我感受负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用Bootstrap法检验作用路径。结果不同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的肝移植受者SPBS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9.656、18.796,P均<0.05)。不同躯体症状数量的肝移植受者HADS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859,P<0.05)。不同受教育程度、术后存活时间和躯体症状数量的肝移植受者中文版pLTQ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6.892、8.023、16.099,P均<0.05)。肝移植受者SPBS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与HADS总评分及焦虑、抑郁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464~0.586、0.460~0.593、0.286~0.408、0.464~0.583,P均<0.01),与中文版pLTQ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r=-0.572~-0.416、-0.599~-0.441、-0.365~-0.213、-0.559~-0.428,P均<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自我感受负担可负向影响生活质量(β=-0.186,P<0.01),焦虑抑郁可负向影响生活质量(β=-0.679,P<0.01)。自我感受负担通过焦虑抑郁影响肝移植受者的生活质量,间接效应值为-0.429,占总效应的69.76%。结论肝移植受者生活质量可能与自我感受负担和焦虑抑郁相关,自我感受负担可能通过焦虑抑郁影响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自我感受负担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质人格对护理本科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压力知觉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茂宁 王梅芳 +3 位作者 冯秀娟 白雪 方姣 郑文凯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背景手机成瘾对大学生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如抑郁、焦虑、注意力涣散、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等。护理本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后备力量,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未来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护患关系具有重要影响。目的探究神经质人格与护理本科... 背景手机成瘾对大学生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如抑郁、焦虑、注意力涣散、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等。护理本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后备力量,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未来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护患关系具有重要影响。目的探究神经质人格与护理本科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通过构建链式中介模型,考查压力知觉和自我控制在神经质人格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作用路径。方法于2023年2月―3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陕西省西安市10所高校共90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中的神经质分量表、压力知觉量表(PSS)、自我控制量表(SCS)以及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分别评定护理本科生的神经质人格、主观压力、自我控制能力和手机成瘾倾向。运用SPSS宏程序Process 4.1中的model 6检验压力知觉和自我控制在护理本科生神经质人格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①在900名护理本科生中,检出存在手机成瘾倾向者314人(34.89%)。②护理本科生EPQ-RSC神经质分量表评分与PSS总评分和MPATS总评分均呈正相关(r=0.400、0.287,P均<0.01),与SCS总评分呈负相关(r=-0.364,P<0.01);MPATS总评分与PSS总评分呈正相关(r=0.362,P<0.01),与SCS总评分呈负相关(r=-0.468,P<0.01);SCS总评分与PSS总评分呈负相关(r=-0.515,P<0.01)。③压力知觉和自我控制分别在神经质人格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056、0.065,效应量分别为19.72%、22.89%);压力知觉-自我控制在神经质人格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为0.064,效应量为22.54%)。结论神经质人格、压力知觉和自我控制是护理本科生手机成瘾倾向的重要影响因素,神经质人格不仅直接影响护理本科生手机成瘾倾向,还可以通过压力知觉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手机成瘾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质 学生 护理 手机成瘾 压力知觉 自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体系:成就、挑战和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亮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3期193-197,共5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实施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各级政府在精神障碍社区服务工作中的投入越来越多,使广大精神障碍患者接受到更加便捷和专业的社区服务。在精神障碍社区服务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实施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各级政府在精神障碍社区服务工作中的投入越来越多,使广大精神障碍患者接受到更加便捷和专业的社区服务。在精神障碍社区服务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体系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从我国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体系的成就、挑战和展望三个方面,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精神障碍患者接受精神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社区康复 精神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的知信行量表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0
作者 叶君荣 王浩云 +9 位作者 王雯 肖爱祥 吴晨欣 王莉 夏志春 姜恋 李亚玲 于林 黄杏笑 杨航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2期137-143,共7页
背景当前,我国关于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知信行的测量工具未充分考虑精神科专科特点,且测评条目繁冗,不利于推广应用,亟需更为科学的测量工具对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的知信行水平进行评定。目的构建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的... 背景当前,我国关于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知信行的测量工具未充分考虑精神科专科特点,且测评条目繁冗,不利于推广应用,亟需更为科学的测量工具对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的知信行水平进行评定。目的构建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的知信行量表,并验证其信效度,为评估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的知信行水平提供工具。方法基于知信行理论,通过查阅文献、访谈以及德尔菲法形成初版量表。采用分层抽样法,于2021年7月—12月,选取广东省内三级、二级和一级(含未评定等级和基层医院)各2家、共729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形成正式量表,并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评价量表的效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数、重测信度、折半信度评价量表的信度。结果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的知信行量表共12个条目,分为知识、信念、行为三个维度。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41,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12~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948%。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7,其中知识、信念和行为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19、0.842和0.831,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712,重测信度为0.922。结论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的知信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临床工作中对护理人员保护性约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保护性约束 知信行 量表编制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