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4,0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医学与临床》稿约
1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基础医学与临床》(CN 11-2652/R,ISSN 1001-6325)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北京生理科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协和医院共同承办、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专业期刊,创刊于1981年,现为月刊。本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CN 11-2652/R,ISSN 1001-6325)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北京生理科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协和医院共同承办、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专业期刊,创刊于1981年,现为月刊。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收录于万方、知网、维普等国内主要数据库和DOAJ、美国《化学文摘》(CA)、WPRIM等国际数据库,列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主要期刊目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协会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 期刊目录 期刊全文数据库 基础医学与临床 医学专业期刊 北京生理科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C-CP、CCL26、DcR3水平在COPD并发OSA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陈丽萍 史永兴 +4 位作者 陈艳红 冯平 张长洪 林卫佳 项保利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肥大细胞羧肽酶(MC-CP)、趋化因子26(CCL26)、诱饵受体3(DcR3)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90... 目的探究血清肥大细胞羧肽酶(MC-CP)、趋化因子26(CCL26)、诱饵受体3(DcR3)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90例,其中单纯COPD患者48例即为COPD组,COPD合并OSAS患者42例即为COPD-OSAS组。同期选取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体检健康志愿者4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MC-CP、CCL26、DcR3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MC-CP、CCL26、DcR3水平在COPD并发OSA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并发OSAS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和COPD-OSAS组患者吸烟指数、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依次显著升高,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FEV1/FVC)依次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和COPD-OSAS组患者MC-CP、CCL26、DcR3水平依次显著升高(P<0.05);血清MC-CP、CCL26、DcR33者联合对COPD并发OSAS诊断的AUC比单独诊断的更高(Z=4.066,P<0.001;Z=2.391,P<0.05;Z=2.35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指数、MC-CP、CCL26、DcR3水平是COPD并发OSA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OPD并发OSAS患者血清中MC-CP、CCL26、DcR3表达水平升高,三者联合可提高对COPD并发OSAS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羧肽酶 趋化因子26 诱饵受体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医学与临床》稿约
3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基础医学与临床》(CN 11⁃2652/R,ISSN 1001⁃6325)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北京生理科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协和医院共同承办、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专业期刊,创刊于1981年,现为月刊。本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CN 11⁃2652/R,ISSN 1001⁃6325)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北京生理科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协和医院共同承办、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专业期刊,创刊于1981年,现为月刊。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收录于万方、知网、维普等国内主要数据库和DOAJ、美国《化学文摘》(CA)、WPRIM等国际数据库,列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主要期刊目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本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论文、新的实验技术与方法、基础与临床学科发展前沿的短篇综述、罕见的临床病例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协会 中文核心期刊 学科发展前沿 中国医学科学院 期刊目录 基础医学与临床 医学专业期刊 北京生理科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医学与临床》入选中国科协“2024年度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
4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近日,中国科协公布了“2024年度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入选期刊及论文,《基础医学与临床》3篇结构化论文成功入选,目前已正式在“科创中国”网站上线发布。“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由中国科协于2022年首次实施主办,旨在以习近平新时... 近日,中国科协公布了“2024年度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入选期刊及论文,《基础医学与临床》3篇结构化论文成功入选,目前已正式在“科创中国”网站上线发布。“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由中国科协于2022年首次实施主办,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目标,择优遴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中、英文科技期刊,对其刊载的优秀论文开展长摘要或结构化论文的英汉互译,面向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开放共享,更加有效传播我国科学研究成果,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助推我国科技期刊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协 科学研究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科技工作者 英文科技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 开放共享 中外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可逆性下调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生物钟蛋白BMAL1的表达
5
作者 刘慧 韩冲芳 +3 位作者 秦小英 于菁 贺建东 杨文曲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SEV)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生物钟基因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MALl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00~250 g,将正常大鼠分为吸氧组(NC)、吸七氟醚组(SEV);常规建立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后分为... 目的观察七氟醚(SEV)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生物钟基因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MALl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00~250 g,将正常大鼠分为吸氧组(NC)、吸七氟醚组(SEV);常规建立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后分为吸氧组(DM)、吸七氟醚组(DM+SEV),吸入时间5 h(n=15)。4组试验动物分别在停止麻醉后0、12和24 h处死,分离心肌组织。用Western blot测定生物钟基因BMAL1与其活化酶泛素特异性肽酶9X(USP9X)的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特征以及免疫荧光共定位观察USP9X与BMAL1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停止麻醉后0、12 h,与DM组比较,DM+SEV组BMAL1、USP9X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停止麻醉后24 h,与DM组比较,DM+SEV组BMAL1、USP9X表达水平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光镜下显示:DM+SEV组在停止麻醉后0、12 h时心肌组织纤维结构排列发生改变,且在停止麻醉后0 h时这种改变最为显著,但在24 h时心肌组织结构排列整齐。免疫荧光共定位结果显示:USP9X与BMAL1蛋白主要分布于心肌细胞质中,两者存在重叠部分。且受七氟醚影响,在停止麻醉后0、12 h两者重叠部分较少,而在24 h时两者重叠部分较多,接近于DM组。结论七氟醚可逆性改变糖尿病大鼠心肌生物钟基因BMAL1表达,该作用在停止麻醉后12 h仍然存在,而在停止麻醉后24 h该作用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糖尿病 心肌 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MAL1) 泛素特异性肽酶9X(USP9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血清miR-409-3p和miR-325-3p与介入治疗疗效相关
6
作者 贾会文 刘赟 +2 位作者 徐赟 杨启 杨科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miR-409-3p和miR-325-3p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患者均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完全缓解、... 目的探讨miR-409-3p和miR-325-3p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患者均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组(疾病稳定、疾病进展),并选取同期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91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98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miR-409-3p、miR-325-3p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进一步通过ROC曲线评估血清miR-409-3p、miR-325-3p水平以及二者联合对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疗效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血清miR-409-3p、miR-325-3p水平均降低(P<0.05);与肝硬化组相比,肝癌组血清miR-409-3p、miR-325-3p水平均降低(P<0.05)。与有效组相比,无效组血清miR-409-3p、miR-325-3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R-409-3p水平与miR-325-3p水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472,P<0.001)。miR-409-3p、miR-325-3p水平升高是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无效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miR-409-3p、miR-325-3p二者联合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无效优于单独预测(Z二者联合-miR-409-3p=4.556,P<0.001、Z二者联合-miR-325-3p=2.613,P<0.01)。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血清miR-409-3p、miR-325-3p水平降低,且与介入治疗疗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09-3p miR-325-3p 原发性肝癌 诊断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降低高血压伴早期肾损伤小鼠的炎性反应
7
作者 张俊仕 刘海明 陈曦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76-182,共7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治疗改善高血压伴早期肾损伤小鼠的潜在机制。方法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集20例高血压伴早期肾损伤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的外周血样本,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活性氧(ROS);RT-qPCR和Western ... 目的探讨维生素D治疗改善高血压伴早期肾损伤小鼠的潜在机制。方法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集20例高血压伴早期肾损伤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的外周血样本,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活性氧(ROS);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lotho和双硫死亡相关蛋白[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的表达。建立高血压伴早期肾损伤小鼠模型,并给予维生素D治疗。收集肾组织样本,通过HE染色和ELISA检测炎性因子,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lotho和双硫死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伴早期肾损伤患者中IL-6、CRP和ROS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GLUT1和GLUT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Klotho和SLC7A1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01)。在高血压伴早期肾损伤小鼠中,模型组中的炎性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维生素D治疗抑制了模型组中炎性因子的水平,提高了Klotho和SLC7A11蛋白表达,并抑制了GLUT1和GLUT3蛋白表达(P<0.01)。结论维生素D治疗能有效降低高血压伴早期肾损伤小鼠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伴早期肾损伤 维生素D 可罗索 双硫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miR-338-3p减轻白介素-13诱导的人支气管细胞系BEAS-2B损伤
8
作者 付海卫 郭微微 +1 位作者 盛芬 刘东红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3期346-353,共8页
目的探讨miR-338-3p对白介素(IL)-13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AS-2B)损伤和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OVA复制哮喘小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miR-NC agomir和miR-338-3p agomir干预组;HE... 目的探讨miR-338-3p对白介素(IL)-13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AS-2B)损伤和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OVA复制哮喘小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miR-NC agomir和miR-338-3p agomir干预组;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TUNEL染色观察肺组织中细胞凋亡;ELISA检测肺组织中炎性因子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用IL-13诱导BEAS-2B细胞损伤,分为对照组、IL-13组、IL-13+miR-NC和IL-13+miR-338-3p mimic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中IL-1β和TNF-α水平。生物信息学、荧光素酶法、Western blot和功能修复实验检测miR-338-3p与Ras同源基因(Rho)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iR-338-3p agomir干预组小鼠肺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和气道壁增厚等病理表现明显减轻,肺组织中细胞凋亡及IL-1β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IL-13+miR-338-3p mimic组BEAS-2B细胞活性增高(P<0.05),细胞凋亡及细胞中IL-1β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Rho为miR-338-3p靶基因,过表达Rho减轻了miR-338-3p mimic对IL-13诱导的BEAS-2B细胞损伤和细胞炎性反应治疗作用。结论上调miR-338-3p可靶向Rho基因抑制哮喘相关气道炎性反应和肺上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miR-338-3p 气道炎性反应 Ras同源基因(R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醇促进人肺鳞癌细胞系NCI-H292凋亡
9
作者 李黄羿 黄道航 +2 位作者 张文玉 黄鼎铭 黄其春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3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20%甘露醇注射液对人肺鳞癌细胞系NCI-H292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使用20%及以下不同浓度甘露醇处理NCI-H292细胞,CCK-8法检测NCI-H292细胞增殖和活性;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凋亡途径... 目的探讨20%甘露醇注射液对人肺鳞癌细胞系NCI-H292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使用20%及以下不同浓度甘露醇处理NCI-H292细胞,CCK-8法检测NCI-H292细胞增殖和活性;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甘露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P<0.05);20%甘露醇可诱导细胞凋亡(P<0.05);经20%甘露醇处理后的细胞中Bcl-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Bax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临床上常用的20%甘露醇注射液可以诱导肺鳞癌细胞系NCI-H292凋亡,其机制与线粒体途径相关蛋白Bcl-2、Bax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肺鳞癌 凋亡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细胞因子风暴的机制与治疗策略
10
作者 王婷婷 秦海东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63-267,共5页
脓毒症(sepsis)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死亡率居高不下。细胞因子风暴(CS)作为脓毒症的核心病理机制,其免疫系统的持续激活和大量细胞因子的无序释放对患者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严重损伤,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甚至多器官功能障... 脓毒症(sepsis)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死亡率居高不下。细胞因子风暴(CS)作为脓毒症的核心病理机制,其免疫系统的持续激活和大量细胞因子的无序释放对患者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严重损伤,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因此,本文针对细胞因子风暴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及当前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细胞因子风暴 先天免疫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偏头痛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斌 葛朝明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3期409-412,共4页
偏头痛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复杂神经系统疾病,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炎性因子密切相关。ATP是P2X受体(P2XR)的配体,P2XR是一种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广泛表达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LGIC)。本篇综述阐述... 偏头痛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复杂神经系统疾病,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炎性因子密切相关。ATP是P2X受体(P2XR)的配体,P2XR是一种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广泛表达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LGIC)。本篇综述阐述了P2X(P2X3、P2X4、P2X7)受体通过不同机制调节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释放炎性因子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偏头痛的发生,这将成为偏头痛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P2X受体 三磷酸腺苷(ATP)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治疗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金磊 吴茜茜 +2 位作者 张晓敏 郭洁 王锋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3期382-389,共8页
本文讨论了营养学针对肠道的抗高尿酸血症(HUA)机制,例如肠道菌群如何促进嘌呤和尿酸(UA)的分解代谢、肠道菌群及如何影响血尿酸水平,还总结了针对肠道具有降尿酸作用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作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此外,本文... 本文讨论了营养学针对肠道的抗高尿酸血症(HUA)机制,例如肠道菌群如何促进嘌呤和尿酸(UA)的分解代谢、肠道菌群及如何影响血尿酸水平,还总结了针对肠道具有降尿酸作用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作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此外,本文回顾各种饮食对血尿酸的影响,如预防与控制高血压饮食模式(DASH)饮食、地中海饮食和低嘌呤饮食,以及个别食物包括酒精、咖啡、茶、樱桃、乳制品、果糖和维生素C等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 饮食因素 营养学 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A、PCT和hs-CRP的联合检测在预测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临床价值
13
作者 陆佳丽 吴云路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预测及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院内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63例临床诊断败血症新生儿和50例非败血症健康体检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临床特...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预测及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院内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63例临床诊断败血症新生儿和50例非败血症健康体检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临床特征以及SAA、PCT和hs-CRP的检测结果,同时比较不同治疗效果患儿的SAA、PCT和hs-CRP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新生儿在年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败血症患儿血培养阳性率仅为12.7%,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败血症患儿的SAA、PCT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三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0.7,联合检测时的AUC达到0.9,敏感性为90.55%;三者在治疗有效的患儿中数值显著降低(P<0.01),且联合检测评估疗效时,AUC为0.7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36%和82.45%。结论联合检测SAA、PCT和hs-CRP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可以更好地评估疾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败血症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14
作者 张文倩 周玥 +1 位作者 任卫东 童安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IC50;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IC50;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凋亡;qPCR检测细胞凋亡和抗凋亡基因(Bax和Bcl-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姜黄素(10~80μmol/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C12细胞增殖,IC50为29μmol/L。姜黄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C12细胞迁移,对照组迁移率为66%,姜黄素10μmol/L组、20μmol/L组和30μmol/L组迁移率分别为51%、5%和0.5%。姜黄素(20~30μmol/L)能显著抑制PC12细胞侵袭(P<0.0001)。此外,姜黄素显著促进PC12细胞凋亡,姜黄素10、20和30μmol/L组凋亡细胞比对照组分别升高2.25%、18.53%和26.89%。姜黄素处理后,Bax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抑制PC12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其促凋亡作用可能与Bax和Bcl-2基因表达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PC12细胞 凋亡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促进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失巢凋亡
15
作者 甘雨灵 李廷栋 +2 位作者 刘利兵 周英芬 潘东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黑色素瘤细胞系失巢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筛选褪黑素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的最佳药物浓度;将细胞分为4组:抗失巢凋亡模型组、TrkB激活剂组、褪黑素组、褪黑素+TrkB激活剂组;细胞活性/细胞毒性试剂盒(...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黑色素瘤细胞系失巢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筛选褪黑素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的最佳药物浓度;将细胞分为4组:抗失巢凋亡模型组、TrkB激活剂组、褪黑素组、褪黑素+TrkB激活剂组;细胞活性/细胞毒性试剂盒(Calcein AM/EthD-1)检测黑色素瘤细胞失巢凋亡;荧光探针DCFH-DA进行活性氧检测;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rf2蛋白和TrkB蛋白的表达。结果褪黑素可以明显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0^(-7)μmol/L,其抑制作用与诱导黑色素瘤细胞的失巢凋亡有关。褪黑素可以上调细胞活性氧生成(P<0.05),而加入TrkB激活剂可以拮抗此作用。褪黑素可降低黑色素瘤细胞中Nrf2蛋白和TrkB蛋白表达(P<0.05),而加入TrkB激活剂可以抑制褪黑素对Nrf2蛋白和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P<0.05)。结论褪黑素可通过诱导细胞失巢凋亡来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褪黑素 失巢凋亡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CD151联合贝伐珠单抗抑制结直肠癌生长与微血管密度
16
作者 刘艳彩 刘学刚 张振亚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研究下调CD151表达联合应用贝伐珠单抗对结直肠癌生长以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用贝伐珠单抗分别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以及CD151^(-)-HT-29株(下调CD151的HT-29细胞),最终将细胞分为4组:HT-29对照组,贝伐珠单抗处理组,CD151^(-... 目的研究下调CD151表达联合应用贝伐珠单抗对结直肠癌生长以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用贝伐珠单抗分别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以及CD151^(-)-HT-29株(下调CD151的HT-29细胞),最终将细胞分为4组:HT-29对照组,贝伐珠单抗处理组,CD151^(-)-HT-29组,CD151^(-)-HT-29+贝伐珠单抗处理组,通过细胞增殖活性实验(MTS法)观察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制作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HT-29对照组以及CD151^(-)-HT-29组分别采用0.9%氯化钠溶液、贝伐珠单抗治疗。观察4组裸鼠皮下瘤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皮下瘤的体积和质量;取各组成瘤裸鼠的肿瘤组织,通过标记血管内皮标志物,以免疫组化方式考察各组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贝伐珠单抗处理组以及CD151^(-)-HT-29组细胞的增殖显著降低(P<0.001);CD151^(-)联合应用贝伐珠单抗组细胞增殖比单一处理组细胞增殖慢(P<0.001);在裸鼠皮下瘤实验中,贝伐珠单抗处理组以及CD151^(-)组裸鼠皮下瘤体积、质量及MVD,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CD151^(-)+贝伐珠单抗组裸鼠皮下瘤体积、质量以及CD34表达,与单一处理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CD151蛋白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的调控,并与靶向药物在瘤组织微血管生成方面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D151 贝伐珠单抗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
17
作者 杨若彤 赵国英 王浩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135-139,共5页
新生儿由于气道较窄、肺泡发育不完全等因素易发生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严重者可发展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导致新生儿ALI发生及进展的机制涉及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氧化应激、铁死亡、炎性反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期... 新生儿由于气道较窄、肺泡发育不完全等因素易发生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严重者可发展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导致新生儿ALI发生及进展的机制涉及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氧化应激、铁死亡、炎性反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期待相关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为探索新型治疗方案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解痉多肽表达化生机制
18
作者 王海诺 李玙璠 +3 位作者 王雨莹 沈倩影 朱进霞 郑丽飞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130-134,共5页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后胃黏膜会发生炎性反应和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EM)。这些病症会进一步诱导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因此,SPEM通常被认为是胃黏膜损伤和癌变的早期指标之一。阐明H.pylori诱导的SPEM细胞来源和分子调控可以...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后胃黏膜会发生炎性反应和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EM)。这些病症会进一步诱导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因此,SPEM通常被认为是胃黏膜损伤和癌变的早期指标之一。阐明H.pylori诱导的SPEM细胞来源和分子调控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相关胃黏膜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本文对SPEM相关的分子标志物进行了总结,阐述了TFF2、CD44v9和AQP5在H.pylori感染和SPEM中的调控作用。对SPEM细胞的起源以及相关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黏膜解痉多肽表达化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浓度变化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中ANGPTL8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张宗丽 李涛 +3 位作者 马菁文 张嘉鑫 李兴朝 席世兵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12-19,共8页
目的探讨氧浓度变化对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表达的影响,以及ANGPTL8在肺动脉高压(PH)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低氧(1%)和高氧(85%)处理HPAECs,Western blot和PCR等检测ANGPTL8的表达,并分析内皮-间质转化(En... 目的探讨氧浓度变化对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表达的影响,以及ANGPTL8在肺动脉高压(PH)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低氧(1%)和高氧(85%)处理HPAECs,Western blot和PCR等检测ANGPTL8的表达,并分析内皮-间质转化(EndMT)及ERK信号通路的变化。同时,高氧处理新生大鼠,构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模型,观察肺组织中ANGPTL8蛋白表达及ERK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低氧组HPAECs中ANGPTL8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伴随ERK信号通路的抑制(P<0.05)。ANGPTL8促进低氧诱导的EndMT过程(P<0.05),沉默ANGPTL8可以部分逆转EndMT过程。高氧组HPAECs和大鼠肺组织中ANGPTL8蛋白表达降低,伴随ERK信号通路的激活(P<0.05)。结论HPAECs中ANGPTL8对氧浓度变化高度敏感,其表达的变化与ERK信号通路的活性状态密切相关,对PH的发展具有潜在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 内皮-间质转化(EndMT) 低氧 高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别肺孢子菌感染与定植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星辰 童瑾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耶氏肺孢子菌(PJ)是一种非典型的条件致病性真菌,PJ定植是肺孢子菌肺炎(PJP)的潜在危险因素,积极鉴别PJ定植或感染有利于合理指导抗生素使用。血清G试验结合分子检测技术、外周血CD4^(+)T水平以及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滋养体和包囊独立... 耶氏肺孢子菌(PJ)是一种非典型的条件致病性真菌,PJ定植是肺孢子菌肺炎(PJP)的潜在危险因素,积极鉴别PJ定植或感染有利于合理指导抗生素使用。血清G试验结合分子检测技术、外周血CD4^(+)T水平以及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滋养体和包囊独立表征等方法在鉴别PJ定植与感染上虽有获益,但尚未建立统一标准。本文立足于PJ病原学、致病机制、PJP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通过阐述鉴别PJ感染与定植的进展,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客观全面的鉴别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氏肺孢子菌 肺孢子菌肺炎 定植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