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同品种混合种植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王敏
胡萌萌
赖雯
郭玲玲
李露
池宝明
张燕青
李翊阁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2
|
粳型常规糯稻华糯162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
李鹏飞
高一博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3
|
糯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组分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 |
宋旭东
张舒钰
马亮
马璐
章慧敏
张振良
周广飞
冒宇翔
陆虎华
陈国清
郝德荣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4
|
青贮大麦新品种云贮麦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刘列
于亚雄
王志伟
段江华
乔祥梅
李锦秀
程加省
程耿
黄廷芝
张炳英
王志龙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5
|
播期对不同糜子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赵云
胡相伟
吐拉甫·吐合逊
张贵
刘杰
穆亚萨尔·阿里木
吴岳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王卉
冯国郡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6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特性、作物产量和经济收益的影响 |
丁翊东
刘晓飞
赖上坤
夏前浩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7
|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沿海农区南粳9108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
丁颖
晏军
刘兴华
刘艳艳
贺江
宛柏杰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8
|
山地烟后“早秋大麦”避旱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
戈芹英
董诗铝
鲁艳芳
许红丽
程加省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9
|
青稞鞘腐病菌产毒培养基的筛选及发酵产物对植物毒性的探究 |
董瑞芳
陈李一凡
刘燕
郑昊文
张海峰
姚强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10
|
稻、麦等谷类作物籽粒品质遥感估测研究进展 |
张骁
王雪
王美玲
丁颖
汤康
陈文斌
丁海荣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11
|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华麦1028生长发育及产量因子的影响 |
曹元元
王先如
陈次娥
张安存
刘倩
蔡秋峰
丁文凯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12
|
盐城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13
|
本刊加入有关数据库的特别声明 |
《大麦与谷类科学》杂志编辑部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14
|
欢迎订阅2025年《大麦与谷类科学》 |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15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16
|
《大麦与谷类科学》征稿启事 |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17
|
直播稻“干播湿出”模式不同播种深度条件下水层对水稻出苗的影响 |
陈先东
吴向东
杨万新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18
|
本刊常用计量单位符号简介 |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19
|
高产优质新品种金粳882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
顾睿
杨凯
仲庆钊
孙亚红
裴海祎
周良玉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20
|
从《大麦通讯》至《大麦与谷类科学》的历程——纪念创刊40周年 |
刘兴华
刘艳艳
丁颖
潘宗瑾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