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2篇文章
< 1 2 2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洋渔业发展:成效、问题与路径
1
作者 胡求光 马劲韬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1期102-117,共16页
基于国家战略与学界研究,首先,对中国海洋渔业的发展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其次,从驱动经济跃升、夯实生态根基、加速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切入,提炼总结海洋渔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重点任务;最后,从走向有序、迈向深蓝、跃向高端... 基于国家战略与学界研究,首先,对中国海洋渔业的发展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其次,从驱动经济跃升、夯实生态根基、加速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切入,提炼总结海洋渔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重点任务;最后,从走向有序、迈向深蓝、跃向高端三个维度出发,通过揽全局、明重点、握方向,更系统全面地探讨如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渔业产业体系。在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海洋渔业经济运行呈现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养殖捕捞稳中向好、远洋渔业有序发展、生态养护成绩斐然、关联产业茁壮成长,但渔业资源过度开发、海水养殖转型滞后、加工能力相对不足、治理水平短板明显等问题也在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渐趋显现。沿海省市应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积极探索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第一,从无度走向有序,以厘清资源家底、加强监管防控、落实安全追溯、提升政策效能、夯实人才基础为着力点,实现内生发展动力的持续提升、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有效突破以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稳步转型;第二,从沿海迈向深海,通过加快科技创新、延展产业链条、拓展国际合作、强化政策扶持、探索特色模式,持续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不断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第三,从低端跃向高端,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为核心,统筹推进海洋水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充分挖掘海洋渔业发展潜力,稳步实现利用效率和价值效益的全面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高质量发展 重点任务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的不可译性
2
作者 刘华文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国传统哲学概念在翻译中有着明显的不可译性,主要表现在“众声喧哗”和“有始无终”这两个特征上。在利用哲学概念的可译性进行临时性的、权宜性的、可替性的翻译时,还需要挖掘其不可译性的那部分所涵盖的意义空间。根据“众声喧哗”... 中国传统哲学概念在翻译中有着明显的不可译性,主要表现在“众声喧哗”和“有始无终”这两个特征上。在利用哲学概念的可译性进行临时性的、权宜性的、可替性的翻译时,还需要挖掘其不可译性的那部分所涵盖的意义空间。根据“众声喧哗”和“有始无终”这两个不可译性特征,出现了诸如一般的词典、术语汇编、专业词汇表等表述不可译性的文本形态。基于此,研究以“仁”的翻译为个案,对概念不可译性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究,利用“仁”这一中国哲学概念的不可译性特征进行哲学运思,说明了同义词簇集、词源追溯、事件化或叙事化以及观念建构这些手段在处理不可译性问题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希望借此促进中国哲学的语际还原、传播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译性 中国哲学概念翻译 观念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式塔整体观视域下文言典籍引文翻译的语篇重构——以《千年文脉》英译为例
3
作者 张文涛 姜秋霞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1期11-22,共12页
文言典籍引文在脱离原始语篇嵌入白话语篇时,会与原始语篇形成隐性互文。同时,其本身的语篇意图也随着语境变迁而出现新的指向。文言典籍引文的翻译,需要依照新的语篇意图对隐性互文信息作出取舍并据此以重构译语语篇。基于格式塔整体观... 文言典籍引文在脱离原始语篇嵌入白话语篇时,会与原始语篇形成隐性互文。同时,其本身的语篇意图也随着语境变迁而出现新的指向。文言典籍引文的翻译,需要依照新的语篇意图对隐性互文信息作出取舍并据此以重构译语语篇。基于格式塔整体观,结合《千年文脉》的英译,探究了文言典籍引文翻译的语篇重构,以完备性和逻辑自洽作为译语语篇完整重构的参照框架,以语篇意图作为隐性互文信息的选汰基准,提出了互文显化、互文等替、互文消解三条重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整体观 文言典籍引文 互文性 语篇重构 《千年文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图藏《元儒学案》抄本述论
4
作者 焦印亭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百卷本《宋元学案》刊刻之前,就有三种黄氏补本稿本,其中两种已为人所知,而国图藏《元儒学案》尚未引起学界关注。比对黄氏补本,发现三种补本关联紧密,余姚本《宋元学案》第20册为《元儒学案》的雏形与初稿,台北傅图本《宋儒学案》78卷... 百卷本《宋元学案》刊刻之前,就有三种黄氏补本稿本,其中两种已为人所知,而国图藏《元儒学案》尚未引起学界关注。比对黄氏补本,发现三种补本关联紧密,余姚本《宋元学案》第20册为《元儒学案》的雏形与初稿,台北傅图本《宋儒学案》78卷与《元儒学案》8卷相呼应,二者合集正是王梓材校定学案所用的黄氏补本86卷。比勘对照黄氏补本与百卷本《宋元学案》,可以揭开此前诸多被遮蔽、未曾引起关注的问题。《元儒学案》有助于补正通行百卷本的错误与不足,有裨于管窥《宋元学案》文本生成演变的轨迹,深化对《宋元学案》的认识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儒学案》 《宋元学案》 《宋儒学案》 黄氏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佛爷庙湾发现翟氏解注文考
5
作者 钱彦惠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2期122-132,共11页
敦煌佛爷庙湾一带已发现的三例翟氏解注文是魏晋十六国时期镇墓文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其内容的考释和同类资料的对比研究,发现西晋、前凉时期敦煌地区解注文继承了东汉以来解“句校”的观念,这与《太平经》中解除“承负说”一致。镇墓文... 敦煌佛爷庙湾一带已发现的三例翟氏解注文是魏晋十六国时期镇墓文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其内容的考释和同类资料的对比研究,发现西晋、前凉时期敦煌地区解注文继承了东汉以来解“句校”的观念,这与《太平经》中解除“承负说”一致。镇墓文中东汉流行的解“重复”和这一时期普遍存在的“解注”思想并存,两者在意义上有相通性。从内容上看,西晋时期解注文中“注”的内容进一步增加,其功能更多关注“解注”,而非“镇墓”。翟兴伯解注文和翟宗盈墓的发现表明,翟氏家族早在建兴七年就已安居敦煌,到翟宗盈时敦煌翟氏已成为大族。这一支翟氏很可能属于浔阳翟氏,五斗米道(天师道)或为他们的家族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佛爷庙湾 前凉 翟氏家族 镇墓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动态机制——基于角色身份与技术战略耦合视角
6
作者 张祺瑞 彭新敏 刘电光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2期42-61,共20页
以纺织机械企业慈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全成型横机领域的追赶历程(2010—2022),从组织角色身份与技术战略耦合模式及其演化视角,探究后发企业追赶过程的动态机制。研究发现:追赶阶段,后发企业通过“跟随者”身份与模仿型战略相似耦合,... 以纺织机械企业慈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全成型横机领域的追赶历程(2010—2022),从组织角色身份与技术战略耦合模式及其演化视角,探究后发企业追赶过程的动态机制。研究发现:追赶阶段,后发企业通过“跟随者”身份与模仿型战略相似耦合,获得了技术与市场合法性;过渡阶段,后发企业在延续跟随者身份同时,原有模仿型战略遭遇瓶颈,企业随即向进取型技术战略转变,引起了角色身份与技术战略解耦,为再次耦合奠定基础;超越追赶阶段,后发企业坚持进取型战略,进一步构建“塑造者”角色身份,最终实现角色身份与技术战略差异耦合,获得技术与市场上的差异性,巩固竞争优势。基于整个追赶过程,后发企业从追赶阶段的相似耦合,经过过渡阶段的解耦,转向超越追赶阶段的差异耦合,克服后发企业的双重劣势,实现对行业典范的赶超。耦合视角将角色身份与技术战略动态连接起来,弥补了“身份—战略”研究的不足,深化了对后发追赶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企业 组织身份 技术战略 耦合 超越追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者”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东北亚国家主流媒体报道的观察与思考
7
作者 贾牧笛 吴瑛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2期62-76,共15页
东北亚国家现代化理论各具特色,并影响其主流媒体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日本化”强调“日本管理模式”,“韩国国家现代化”突出“韩国型发展战略”,“朝鲜式现代化”注重“国产化”和“地区均衡”,蒙古国提出经典现代化理论与本国不... 东北亚国家现代化理论各具特色,并影响其主流媒体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日本化”强调“日本管理模式”,“韩国国家现代化”突出“韩国型发展战略”,“朝鲜式现代化”注重“国产化”和“地区均衡”,蒙古国提出经典现代化理论与本国不适配。在现代化交流互鉴的背景下,东北亚国家主流媒体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多元内涵,并从双边和多边视角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影响。东北亚国家主流媒体尤其倾向于从政治维度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然后是从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环境等维度关注中国式现代化。报道聚焦中西意识形态差异,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经济发展机会,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和平的意义、对社会公平的重视、对中国软实力提升的影响等。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效能,促进中国式现代化面向东北亚的精准传播,需要采用基于路径共识的差异化传播,化解认知分歧、增强理解并借助多元声音进行立体传播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际传播 东北亚 国家主流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英博物馆藏“宁波钟”探析
8
作者 田力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2期12-27,共16页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从浙江宁波天宁寺劫掠了一口大钟,将其作为战利品运回英国并奉献给维多利亚女王,这口钟被称为“宁波钟”,最初保存在白金汉宫。英国王室邀请大英博物馆东方学家塞缪尔·伯奇对“宁波钟”上的铭文进行翻译和研究,...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从浙江宁波天宁寺劫掠了一口大钟,将其作为战利品运回英国并奉献给维多利亚女王,这口钟被称为“宁波钟”,最初保存在白金汉宫。英国王室邀请大英博物馆东方学家塞缪尔·伯奇对“宁波钟”上的铭文进行翻译和研究,但译文错误百出,该钟后被维多利亚女王转赠给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藏“宁波钟”拉开了该馆有关中国专题收藏的序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该馆第一个冠名“中国”的展厅,即为陈列“宁波钟”而建。“宁波钟”流失海外,如果能回归故土,具有重要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英博物馆 宁波钟 中国展厅 流失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基层武装的组建与演进——以大别山区便衣队为中心
9
作者 贾牧耕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2期28-41,共14页
1933—1937年活动于大别山区的便衣队是中共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基层武装。便衣队上承大革命及土地革命初期的摸瓜队,下启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在中共武装建制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革命前后,大别山区革命知识分子建立摸瓜队等“... 1933—1937年活动于大别山区的便衣队是中共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基层武装。便衣队上承大革命及土地革命初期的摸瓜队,下启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在中共武装建制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革命前后,大别山区革命知识分子建立摸瓜队等“小组织”,奠定便衣队形成基础。1932年,国民党第四次“围剿”后,鄂豫皖省委调整政策,发展游击战争,促成便衣队确立。1934—1936年游击战争前期,在鄂豫皖边区领导人忽视对便衣队指导的情况下,便衣队发挥自身能动性,在组织建设与工作策略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1936—1937年,高敬亭注意到便衣队的组织作用,他总结、推广便衣队在自发活动中获得的生存与发展经验,将便衣队打造为红二十八军外的“第二个拳头”,为中共坚持大别山区“红旗不倒”作出重大贡献。便衣队分散的游击方式、“人民战争”的组织模式、统一战线的工作方法,展现战时中共基层武装组织原则与行动逻辑,形塑革命战争年代中共生存与抗争方式,为解决地方革命可持续性问题提供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便衣队 红二十八军 高敬亭 大别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世纪知识论与经济学的对话:洛克《人类理解论》中的观念、货币与经济哲学
10
作者 陶久胜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2期77-89,共13页
新航路开辟时期,英格兰对外贸易扩张带来经济观念的重大改变,知识论话语与经济学话语相互对话,借助文学的类比与隐喻修辞,现代经济学雏形显现出来。约翰·洛克在散文《人类理解论》中将货币流通范式应用于人的思维过程,把“观念”... 新航路开辟时期,英格兰对外贸易扩张带来经济观念的重大改变,知识论话语与经济学话语相互对话,借助文学的类比与隐喻修辞,现代经济学雏形显现出来。约翰·洛克在散文《人类理解论》中将货币流通范式应用于人的思维过程,把“观念”与“货币”作类比构建出思维与金钱两种象征经济模型。通过对“欲望”与“稀缺”进行阐释,洛克以隐喻的方式警示英格兰平衡、克制扩张欲望。这反映了当时部分精英人士反对无节制掠夺殖民地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人类理解论》 观念 货币 经济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空间范畴到程度范畴的范畴化及类型学研究——以“到头”为例
11
作者 梁吉平 葛媛媛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2期90-101,共12页
考察“到头”从空间范畴到程度范畴的历史演变过程,“到头”的程度补语用法是隐喻认知、主观化表达和重新分析共同作用的结果。隐喻映射推动空间顶点向程度极点的概念转移,形成“空间域→程度域”的语义虚化路径;主观化进程促使“到头... 考察“到头”从空间范畴到程度范畴的历史演变过程,“到头”的程度补语用法是隐喻认知、主观化表达和重新分析共同作用的结果。隐喻映射推动空间顶点向程度极点的概念转移,形成“空间域→程度域”的语义虚化路径;主观化进程促使“到头”从描述客观位移转向表达说话者主观评价;非常规语义组配的重新分析则推动其语义进一步虚化。“到头”的演变过程揭示了汉语语法化中空间范畴向程度范畴转化的共性规律。结合汉语方言、民族语及外语进行类型学考察,可以发现世界语言中存在空间范畴向程度范畴演变的范畴化发展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头” 范畴化 空间范畴 程度范畴 类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价难供应:战时医疗药品经理委员会及其普通药品的经销困境(1939—1949)
12
作者 姬凌辉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1期85-101,共17页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不得不从“内”与“外”两种途径来应对国内药荒,其中药经会主要负责普通医疗药品的供销工作。透过药经会成立后的购药困境与经费纾解、国民政府打击囤私与药经会逐年变价、战时药品多种渠道的供应与战后药经会的...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不得不从“内”与“外”两种途径来应对国内药荒,其中药经会主要负责普通医疗药品的供销工作。透过药经会成立后的购药困境与经费纾解、国民政府打击囤私与药经会逐年变价、战时药品多种渠道的供应与战后药经会的改组等历史面相,基本可以认为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医疗药品的供应问题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药经会负责的普通医疗药品供销工作亦是战时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价与市价、加价与减价之间,药经会遭遇了诸多困境与两难,其根源在于政治与市场的复杂互动关系,表现为从“临时”到“长效”、化“非法”为“合法”、改“战时”为“平时”的显著历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医疗药品经理委员会 购运 药品 平价 市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理宗亲政初期的政治困境——从真德秀、魏了翁之召说起
13
作者 李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1期73-84,共12页
理宗亲政后积极招揽道学清流入朝,但作为道学领袖的真德秀与魏了翁却迟迟未得召还。这种看似反常现象的背后映射出理宗的皇位合法性焦虑。首先,真、魏皆因济王案遭到贬谪,重新起用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为济王鸣冤的浪潮;其次,理宗亲政后... 理宗亲政后积极招揽道学清流入朝,但作为道学领袖的真德秀与魏了翁却迟迟未得召还。这种看似反常现象的背后映射出理宗的皇位合法性焦虑。首先,真、魏皆因济王案遭到贬谪,重新起用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为济王鸣冤的浪潮;其次,理宗亲政后积极谋划收复三京以重塑皇位合法性,真、魏却持反对立场。只是理宗的冒险以失败告终,不仅未能解决合法性问题,反而使自身威望进一步受损。这又导致整个端平年间,理宗在政治上都表现出明显的折衷调和特色,突出表现为宰执群体身份上的二重性特征:一方面与史弥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渊源;另一方面又有着较为良好的政治声望,能够与清流和睦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理宗 真德秀 魏了翁 合法性 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的仪式传播:权力隐喻与共同体想象——以册命仪式为中心的考察
14
作者 徐燕斌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册命仪式是西周册命之礼的仪式形态。作为物理意义上的、具有一定空间表现形态的册命仪式,是一套系统的关于权力生产与再生产的传播实践。一方面,它通过对仪式空间的布置陈列与各类符号的排列组合,将西周权力结构中的主与从、支配与被... 册命仪式是西周册命之礼的仪式形态。作为物理意义上的、具有一定空间表现形态的册命仪式,是一套系统的关于权力生产与再生产的传播实践。一方面,它通过对仪式空间的布置陈列与各类符号的排列组合,将西周权力结构中的主与从、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以一种可观察的外显形态呈现,从而操控与规训仪式参与者的身体动作,使政治领域的权力统御关系化作仪式空间中的充满隐喻的仪式规范;另一方面,册命仪式将血缘家族中的温情融入森严的政治等级制度,通过仪式符号与空间布局的协同作用,营造出强大的政治情境。册命仪式实施过程使得西周的权力秩序被赋予道德伦理色彩,从而构建了一种利益关联的共同体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册命礼 权力秩序 隐喻 传播 西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浙东学派骈文之嬗变
15
作者 雷斌慧 余莉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1期23-35,共13页
清代浙东学派虽不以骈文著称,但其骈文成就不容忽视。浙东学派推崇古文而不废骈文,骈文态度经历了从批判到肯定的转变,多创作墓志铭、祭文和哀辞。黄宗羲、全祖望皆铭旌英烈、悼念忠魂,另有怀乡恋土之作;章学诚、黄式三尤关注骈文的宗... 清代浙东学派虽不以骈文著称,但其骈文成就不容忽视。浙东学派推崇古文而不废骈文,骈文态度经历了从批判到肯定的转变,多创作墓志铭、祭文和哀辞。黄宗羲、全祖望皆铭旌英烈、悼念忠魂,另有怀乡恋土之作;章学诚、黄式三尤关注骈文的宗族教化功能。浙东学派的骈文批评和骈文创作经历了从崇学尚德走向尊道重识、从关注裁对趋向探求赋心、从绮丽巧密转向沉博醇健、从批评空疏到期待经世之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浙东学派 骈文 创作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人性勘测工具的“幽暗意识”——论东西《回响》兼及新世纪现实题材作品
16
作者 赵书豪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1期62-72,共11页
《回响》以推理小说的叙事策略探寻人性,其推理的不是法律条文上的真与假,而是内心的情与欲及人性的明与暗。借助推理小说的叙事话语,《回响》由一起凶杀案件连缀婚姻、家庭、教育、伦理等诸多社会现实主题,形成多声部的现实回响。情感... 《回响》以推理小说的叙事策略探寻人性,其推理的不是法律条文上的真与假,而是内心的情与欲及人性的明与暗。借助推理小说的叙事话语,《回响》由一起凶杀案件连缀婚姻、家庭、教育、伦理等诸多社会现实主题,形成多声部的现实回响。情感与理性的对冲,梦与欲的张弛,善与恶的抵牾,东西没有让推理止于“推理”,而是将人性中不可剔除的幽暗意识作为推理的“终结”。将《回响》置放在新世纪小说场域中看,幽暗意识的浮现使得“人的发现”步步探入“人性的发现”,“人性的发现”则打破小说对人性的化约式表达,正视人性幽暗性并以此反照人之为人不可缺少的部分;也藉幽暗意识发掘文学书写中的人性面面观,保护新世纪小说对人性不确定性的勘测能力,重申文学对幽暗意识的持守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响》 幽暗意识 因果逻辑 新世纪小说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党宣言》序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研究
17
作者 梁兴印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1期48-61,共14页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上,其序言的译介及其动机主要经历了“无意识”译介、推行无政府主义、理论宣传与组织动员等过程。对核心概念“阶级”的诠释,中译本序言“阶级”内涵历经了从“少数阶级”与中国传统“阶级”共用,到...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上,其序言的译介及其动机主要经历了“无意识”译介、推行无政府主义、理论宣传与组织动员等过程。对核心概念“阶级”的诠释,中译本序言“阶级”内涵历经了从“少数阶级”与中国传统“阶级”共用,到“平民”与“绅士”,再到“无产阶级”与“有产阶级”的变化。各种媒介以不同方式,推动序言的早期传播。报刊主要通过栏目建设、议题设置等方式传播,书籍则主要通过集体化译介、出版社宣传与引导、集体式阅读等形式传播。序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既是传播媒介与文本互动过程,也是一个吸收、学习、消化、整合、重构外来观念,建构中国式现代话语观念的过程,更是中国知识分子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序言 马克思主义 传播 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够N”语义量级的浮现及其认知机制
18
作者 尹夏燕 吴炳璋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够N”常规用法是对事物或事件是否满足数量或达到标准的足量判断。随着名词类型由具体到抽象、由可计量到不可计量扩展,“够”动词词性弱化,激活了名词的内涵义,“够N”整体性状化,并浮现出不同的语义量级。不同类型的名词在语境和句... “够N”常规用法是对事物或事件是否满足数量或达到标准的足量判断。随着名词类型由具体到抽象、由可计量到不可计量扩展,“够”动词词性弱化,激活了名词的内涵义,“够N”整体性状化,并浮现出不同的语义量级。不同类型的名词在语境和句法的共同影响下制约“够N”的量级表征,“够N”由足量或达标量引申出程度量。量级表征是人类特有的认知参照能力。“够N”基于客观需求量、社会常规量和个人心理预期量等不同参照基准实现量级表征。其中,主观赋量是一种重要的量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够N” 语义量级 浮现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枋得《批点檀弓》辨伪及价值探赜
19
作者 陈思婷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1期118-132,共15页
南宋谢枋得所撰《批点檀弓》,现存版本可依内容分为杨慎附注本、闵齐伋刻本及江澍畇辑校本。杨慎《檀弓丛训》后所附之谢氏《批点》,至少一半出自明人之手;而与《丛训》所附批点内容大相径庭的江澍畇辑校本,完全为明人缀集伪托。究其原... 南宋谢枋得所撰《批点檀弓》,现存版本可依内容分为杨慎附注本、闵齐伋刻本及江澍畇辑校本。杨慎《檀弓丛训》后所附之谢氏《批点》,至少一半出自明人之手;而与《丛训》所附批点内容大相径庭的江澍畇辑校本,完全为明人缀集伪托。究其原因,除《檀弓》本身的文学价值很早被挖掘之外,既有明代经典文学化潮流的影响,也有张氏父子个人嗜好及杨慎显赫文名的推动,而八股取士与书商谋利的因素亦不容小觑。此书虽为伪作,但仍可视为明代文学评点之代表,同时也对明代礼学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其价值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点檀弓》 谢枋得 辨伪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头还是场上:屠隆《昙花记》的演出与传唱
20
作者 张晴柔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2025年第1期36-47,共12页
明代中叶以后戏曲创作面临问题之一是部分剧本脱离场上演出,只能作案头读物。万历年间,宁波文人屠隆所作《昙花记》文辞晦涩、不遵曲律、结构散漫,长期被视为案头文学剧本的代表,仅由屠隆家班在小范围传播。然而,根据各类史料记载,《昙... 明代中叶以后戏曲创作面临问题之一是部分剧本脱离场上演出,只能作案头读物。万历年间,宁波文人屠隆所作《昙花记》文辞晦涩、不遵曲律、结构散漫,长期被视为案头文学剧本的代表,仅由屠隆家班在小范围传播。然而,根据各类史料记载,《昙花记》在江西、福建等地亦有场上演出,其民间的演出与影响持续至明清之际。各类晚明戏曲选本都热衷于选录《昙花记》,因为《昙花记》的仙佛题材能引发时代共鸣,精彩关目可消解全本结构问题,典雅豪放曲词受清唱者喜爱。《昙花记》虽有戏剧艺术方面之不足,但契合时代需求,成为时人常演、爱唱的剧目,并非只是案头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隆 《昙花记》 戏曲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