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2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气舒脉指导建立全生命周期、中风全流程防治护康体系构想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元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5,16,共6页
对全生命周期、中风全流程病机进行理论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调气舒脉为总原则,建立针对个体、立足全生命周期、中风全流程的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技术体系构思。脏腑损伤,气机失调,营卫失常,血脉病变,损脑伤神构成中风发病的基本病... 对全生命周期、中风全流程病机进行理论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调气舒脉为总原则,建立针对个体、立足全生命周期、中风全流程的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技术体系构思。脏腑损伤,气机失调,营卫失常,血脉病变,损脑伤神构成中风发病的基本病机环节,其关键是气病损脉,脉损及脑,脑脉俱损,髓毁神伤。由此构成中风发病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病机焦点,而气机失调、血脉病变贯穿中风全流程。提出以调气舒脉为总原则,针对病前、病中、病后病机链不同阶段,分别实施调气护脉保健康、防中风,调气通脉救脑髓、护神机,调气复脉益神机、促康复、防复发。基于全生命周期与中风全流程的防控理念,将调气护脉、调气通脉、调气复脉理念与技术融合,构成“调气舒脉”的总原则与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全流程 中风病机链 气郁损脉 脉损及脑 调气护脉 调气复脉 调气舒脉 气脉常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中医临床研究思路与关键问题思考
2
作者 吴宏赟 支洪伟 +4 位作者 李海涛 崔文强 魏盛 徐向青 张继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中医治疗偏头痛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梳理中医防治偏头痛临床研究思路,加强随机对照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相结合的偏头痛临床疗效评价,加强以脑功能影像为实验手段的偏头痛中医临床机制研究,基于方法学进展探索新型临床设... 中医治疗偏头痛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梳理中医防治偏头痛临床研究思路,加强随机对照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相结合的偏头痛临床疗效评价,加强以脑功能影像为实验手段的偏头痛中医临床机制研究,基于方法学进展探索新型临床设计方案。厘清中医防治偏头痛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规范临床研究设计和实施,保障中医证候诊断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合理设置安慰剂对照,制定体现中医特色的疗效观察指标,建立科学的疗效评价体系,最终形成规范报告,将临床疗效提升为高水平循证证据,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多靶点 随机对照试验 真实世界研究 规范研究设计 疗效指标 评价体系 中医药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气护脉指导中风预防的理论与实践
3
作者 唐赛雪 丁元庆 +4 位作者 高振梅 李雪君 于成 李佳静 徐向青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64-168,174,共6页
以《黄帝内经》“气脉常通”“调气使平”无伤血脉的理论为指导原则,基于“郁损六经血脉”是中风发病前核心病机,提出以调气为主导,以杜绝与解除诸郁为手段,以保护血脉预防中风为目标,构建调气护脉预防中风理论与临床方案。强调全生命... 以《黄帝内经》“气脉常通”“调气使平”无伤血脉的理论为指导原则,基于“郁损六经血脉”是中风发病前核心病机,提出以调气为主导,以杜绝与解除诸郁为手段,以保护血脉预防中风为目标,构建调气护脉预防中风理论与临床方案。强调全生命周期管理与防护,未病调气护脉,以调整生活方式为主;既病调气护脉,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并重,临证察虚实、分郁类,提出具体治法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预防 气脉常通 郁损六经血脉 调气护脉 通调营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与脑科学交叉融合研究的学术思路和发展路径
4
作者 魏盛 阎兆君 +1 位作者 徐向青 陈永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2-16,共5页
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学科创新发展的不二途径,中医药与脑科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必将带来整个中医药学科的长足进步与发展。这一背景下,本文试图厘清中医药与脑科学交叉融合研究的学术思路和可能的发展路径。学术思路为: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进... 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学科创新发展的不二途径,中医药与脑科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必将带来整个中医药学科的长足进步与发展。这一背景下,本文试图厘清中医药与脑科学交叉融合研究的学术思路和可能的发展路径。学术思路为: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进行基于临床循证证据下的机制探索及应用转化。可能的发展路径为:中医藏象及病因病机理论的现代诠释、确有疗效复方或组分的分子及环路机制解析、防治脑病的中药新药及创新疗法转化开发。希望对中医药学科和其他现代医学生命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重要的提示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脑科学 交叉融合研究 藏象理论 病因病机 中药新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访谈:中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及其未来
5
作者 王学典 张树剑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41-149,共9页
如何深入解读中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如何以跨学科视野、从中国文化整体性的高度理解中医及其未来发展,是本专题访谈的学术旨趣。笔者认为,中医和中国文化共用一套话语系统,共享一个核心理念,同持一种价值观,共赴一种人生境界,同用一种... 如何深入解读中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如何以跨学科视野、从中国文化整体性的高度理解中医及其未来发展,是本专题访谈的学术旨趣。笔者认为,中医和中国文化共用一套话语系统,共享一个核心理念,同持一种价值观,共赴一种人生境界,同用一种方法论,二者具有深刻的同一性。同时,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最能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医不仅具有科学实验的属性,还提供了一个可以透视中国文化的直观模型,中医与儒学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两个中国文化的重要果实。中医的未来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走向世界、走向科学、走向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中国文化 话语系统 直观模型 儒学 黑箱 中医生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与中国文化散论
6
作者 何中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50-158,共9页
中医不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颇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重要部分。对待中医的态度,其实就折射着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非人与物的关系。这不过是中国文化所固有的人文主... 中医不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颇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重要部分。对待中医的态度,其实就折射着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非人与物的关系。这不过是中国文化所固有的人文主义传统的体现。中医与德性内在相关,德性被置于医术之前加以定位,这反映了中国文化“德性优先”的取向“。医者,意也”,中医更接近“意会知识”,从而异质于西方的逻辑认知。治“未病”而非治“已病”,作为中医的基本理念之一,与中国文化的德治传统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本质上是实践性的而非理论性的,这种实践品格表征着中国文化重“践履”的鲜明特点。与自然科学分析的和还原的方法不同,中医方法是综合的和有机的。这可以被看作中国文化有机世界观的一种贯彻。“观物取象”的运思方式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也与《易》学相会通。以上诸方面,无不体现着中医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不可剥离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中国文化 天人合一 自然科学 《黄帝内经》 观物取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在知识论意义上的合法性辩护
7
作者 张树剑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59-163,共5页
在近代中西医论争史上,中医一直处于自我辩护状态。本文回顾了中医学的辩护简史,提出之前的四种辩护方式:诉诸实用性、诉诸中医学理、诉诸认识论以及诉诸文化复兴。作者诉诸知识论,并在知识的构成、生产与传播三个场域为中医学作了合法... 在近代中西医论争史上,中医一直处于自我辩护状态。本文回顾了中医学的辩护简史,提出之前的四种辩护方式:诉诸实用性、诉诸中医学理、诉诸认识论以及诉诸文化复兴。作者诉诸知识论,并在知识的构成、生产与传播三个场域为中医学作了合法性辩护,认为中医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默会性与地方性,而且一直在生产与演变的过程中,同时知识存在解释权。中医学不必强求科学化,其保持自身的主体性才是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论争 中医科学化 知识论 合法性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和不同陈化年限艾绒的燃烧特性研究
8
作者 李虎元 高丽 +4 位作者 康利平 张元 刘大会 陈随清 黄显章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6-114,共9页
目的:从燃烧学角度研究艾绒等级和艾绒陈化机制。方法:采用热重分析法(TG/DTG)和同步热差分析法(TG/DSC),对不同等级艾绒和不同陈化年限艾绒进行热重实验和分析,从平均燃烧速率、热量释放、综合燃烧特性指数等参数,研究不同等级艾绒和... 目的:从燃烧学角度研究艾绒等级和艾绒陈化机制。方法:采用热重分析法(TG/DTG)和同步热差分析法(TG/DSC),对不同等级艾绒和不同陈化年限艾绒进行热重实验和分析,从平均燃烧速率、热量释放、综合燃烧特性指数等参数,研究不同等级艾绒和不同陈化年限艾绒的燃烧特性。结果:艾绒等级越高,燃烧速率越快,单位质量燃烧释放热量越高,综合燃烧特性指数越好;不同陈化年限艾绒的热失重参数表明艾绒陈化2~4年后,综合燃烧效果较好。结论:15∶1到30∶1等级之间的艾绒综合燃烧指数差别不显著,结合生产实际等因素提示临床使用以15∶1等级艾绒较好。陈化2~4年的艾绒燃点较低,燃烧均匀,燃烧速率较快,释放热量较高,提示艾绒陈放2~4年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绒等级 燃烧速率 热量释放 综合燃烧特性指数 陈化年限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LO介导海马脑区GABAARα4、GABAARδ亚基的白香丹胶囊干预PMDD肝气逆证机制研究
9
作者 高田田 高冬梅 +4 位作者 戚语宸 申琦 王海军 魏凤琴 王杰琼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7-76,共10页
目的:将白香丹胶囊作用于经前烦躁障碍症(PMDD)肝气逆证模型大鼠,从四氢孕酮(ALLO)介导海马脑区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R)α4、GABAARδ亚基的表达变化,阐述白香丹胶囊对于PMDD肝气逆证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激素诱导大鼠动情周期联... 目的:将白香丹胶囊作用于经前烦躁障碍症(PMDD)肝气逆证模型大鼠,从四氢孕酮(ALLO)介导海马脑区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R)α4、GABAARδ亚基的表达变化,阐述白香丹胶囊对于PMDD肝气逆证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激素诱导大鼠动情周期联合居住入侵诱导PMDD肝气逆证模型大鼠,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白香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灌胃给药12 d(3个动情周期),采用居住入侵、高架十字迷宫、社会交互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量大鼠血清中ALLO的含量;采用免疫荧光观察大鼠海马脑区GABAARα4、GABAARδ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海马脑区GABAARα4、GABAARδmRNA表达水平,综合分析白香丹胶囊对于PMDD肝气逆证的作用机制。结果: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时间的百分数(OT%)、进入开放臂次数的百分数(OE%)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香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OT%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白香丹高剂量组OE%显著升高(P<0.05)。社会交互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白香丹高剂量组进入陌生鼠箱时间显著延长(P<0.05);居住入侵实验结果显示,白香丹中剂量组打斗得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LLO含量显著下降(P<0.001);与模型组比较,白香丹低、中、高剂量组ALLO含量显著增加(P<0.001)。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脑区GABAARα4蛋白表达显著增加,GABAARδ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白香丹低、中、高剂量组GABAARα4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而GABAARδ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脑区GABAARα4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GABAARδ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白香丹低剂量组大鼠海马脑区GABAARα4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白香丹高剂量组GABAARδ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01)。结论:白香丹胶囊能够提高PMDD模型大鼠血清中ALLO含量,调控模型大鼠海马脑区中的GABAARα4、GABAARδ亚基表达,有效改善PMDD模型大鼠非接受期烦躁易怒的典型行为学表现。ALLO介导的海马脑区GABAARα4、GABAARδ亚基表达变化是白香丹胶囊干预PMDD肝气逆证的重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香丹胶囊 经前烦躁障碍症 肝气逆证 四氢孕酮 γ-氨基丁酸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
10
作者 张美 张蕾 +2 位作者 杨雯晴 武继彪 阚东方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7-66,共10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研究现状与趋势,为今后中医药防治AS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1999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期间关于中医药治疗AS的相关文献...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研究现状与趋势,为今后中医药防治AS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1999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期间关于中医药治疗AS的相关文献进行图谱绘制和分析。结果:CNKI数据库纳入文献4183篇,WOS核心数据库纳入文献1040篇。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是杨关林和ZHANGLei、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证型、临床研究、作用机制研究,近期研究热点在肠道菌群、炎症反应、巨噬细胞。结论:中医药治疗AS机制研究发展迅速,但临床研究方面仍缺少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发文量 中医证型 作用机制 肠道菌群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天士从少阳论治耳鼻喉科疾病探微
11
作者 李卓立 王钊 +2 位作者 马天一 谢梁震 李岩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基于《临证指南医案》所载耳鼻喉科疾病相关医案,分析叶天士从少阳论治耳鼻喉科疾病之理论基础及方药立意。叶天士在耳鼻喉科疾病的辨证施治中针对温热类病邪闭阻官窍的病因病机以及病位深浅,治以轻宣少阳郁遏之热、清降少阳结聚之火与... 基于《临证指南医案》所载耳鼻喉科疾病相关医案,分析叶天士从少阳论治耳鼻喉科疾病之理论基础及方药立意。叶天士在耳鼻喉科疾病的辨证施治中针对温热类病邪闭阻官窍的病因病机以及病位深浅,治以轻宣少阳郁遏之热、清降少阳结聚之火与疏解少阳情志之郁三法,撷取苦丁茶、荷叶、桑叶、牡丹皮等质地轻薄、气味清香之品纳入耳鼻喉科少阳辨治体系。叶天士传承和发扬了源于《黄帝内经》的少阳理论,将少阳经络辨证和少阳枢机理论相结合,形成了轻可去实、辛凉渐苦的治疗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喉科 少阳 轻宣郁热 清降火结 疏解情志 轻可去实 辛凉渐苦 叶天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制备液相色谱法从槐米水提液中制备芦丁
12
作者 徐春梦 卢琪 +2 位作者 赵新芝 石典花 张学兰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目的:基于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建立一种从槐米水提液中快速制备芦丁的方法,为芦丁标准品的快速制备提供参考。方法:以槐米水提液析出物得率为指标,优选出槐米水提液最佳提取和静置方法,利用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得到芦丁,采用薄层色谱法(T... 目的:基于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建立一种从槐米水提液中快速制备芦丁的方法,为芦丁标准品的快速制备提供参考。方法:以槐米水提液析出物得率为指标,优选出槐米水提液最佳提取和静置方法,利用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得到芦丁,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验证并计算其纯度。结果:槐米水提液析出物的最佳制备方式为取槐米2 g,加入15倍量水,加热回流1 h,趁热过滤,将滤液于25℃下静置24 h,过滤、干燥即得。采用优选的半制备液相条件制备,通过TLC、HPLC验证确定为芦丁,经计算其纯度为98.62%。结论:利用水提和半制备液相从槐米中快速分离出的芦丁纯度较高,为芦丁的分离制备提供新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米 芦丁 水提液 快速制备 半制备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辨证脉学探讨《伤寒杂病论》仲景脉法
13
作者 卜瑞琪 韩宇 +2 位作者 闫伟 滕晶 齐向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11,35,共7页
系统辨证脉学从位、数、形、动、质五个维度描述了脉体、脉管壁、血流和脉搏波方面的脉象信息,脉象要素耦合形成脉象系统,进而各系统间形成网络化的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逻辑,形成中医脉诊的“心智模型”。《伤寒杂病论》强调“脉”在辨... 系统辨证脉学从位、数、形、动、质五个维度描述了脉体、脉管壁、血流和脉搏波方面的脉象信息,脉象要素耦合形成脉象系统,进而各系统间形成网络化的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逻辑,形成中医脉诊的“心智模型”。《伤寒杂病论》强调“脉”在辨证识病中的重要性,将脉形、脉位、脉势分别辨阴阳,以分析疾病之病性与动态转归。通过系统辨证脉学的视角,将仲景脉法分为阴阳、五脏、六经辨证脉法三大方面。结合五带六区七层理论阐释的“部位阴阳”,结合“太过不及”重新解构传统脉象的“脉象阴阳”,结合不同疾病阴阳属性与特定病脉的“疾病阴阳”;结合系统论、全息理论重新阐释“五脏脉法”;结合疾病过程及脉象要素客观阐释“六经辨证脉法”。据此,进一步还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脉诊模式。仲景阴阳脉法、五脏脉法、六经辨证脉法三者实质上相互融合,对于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可互为补充,从而可发掘人体系统出现病理变化背后的真正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证脉学 《伤寒杂病论》 仲景脉法 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 客观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痢捷要新书》“伸阳气之权”与痢疾辨治探微
14
作者 家泽宇 李军祥 +5 位作者 史瑞 孟捷 毛堂友 许冰 王珂 陈宇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00-203,共4页
清代医家丁国瑞在其著作《治痢捷要新书》中提出了“治痢宜伸阳气之权”的独到论述,认为阳气功能失常是痢疾的病因及其病理结果,在治疗痢疾时,应重视调复患者阳气,以使脾胃运化恢复正常。本文从《治痢捷要新书》出发,分析探讨其从阳气... 清代医家丁国瑞在其著作《治痢捷要新书》中提出了“治痢宜伸阳气之权”的独到论述,认为阳气功能失常是痢疾的病因及其病理结果,在治疗痢疾时,应重视调复患者阳气,以使脾胃运化恢复正常。本文从《治痢捷要新书》出发,分析探讨其从阳气角度出发治疗痢疾的独到见解,并附临床验案加以阐释,以期为痢疾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痢捷要新书》 伸阳气之权 痢疾 阳气 丁国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健脾通络方抗大肠癌机制
15
作者 崔文文 袁秋环 +1 位作者 孙景仙 管忠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04-214,255,共12页
目的: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健脾通络方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结肠癌CT26荷瘤小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5-FU组、联合治疗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构建CT26.WT结... 目的: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健脾通络方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结肠癌CT26荷瘤小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5-FU组、联合治疗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构建CT26.WT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药物治疗,中药组予健脾通络方23.11 g/kg灌胃,每日1次;5-FU组予5-FU25 mg/kg腹腔注射,隔日1次;联合治疗组予健脾通络方和5-FU,用法用量同前;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每日灌胃23.11 g/kg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 d,同时隔日1次腹腔注射25 mg/kg化疗药溶剂。给药期间隔日测量小鼠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治疗14 d后剥离肿瘤、脾脏,称取瘤重、脾脏质量,计算抑瘤率、脾指数。无菌收集各组小鼠粪便,采用16SrDNA测序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用药组移植瘤的生长均受到了抑制,肿瘤生长曲线减缓,瘤体质量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与中药组相比,联合治疗组肿瘤体积缩小,瘤体质量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药组抑瘤率为24.88%,5-FU组抑瘤率为40.86%,联合治疗组抑瘤率为54.29%。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脾指数、IL-2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5-FU组比较,中药组、联合治疗组脾指数、IL-2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肠道菌群结果显示,种瘤后Firmicutes/Bacteriodota下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中药组、联合治疗组Chao1指数升高(P<0.05,P<0.001),与5-FU组比较,中药组Chao1指数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药组、联合治疗组Shannon指数有升高趋势,与5-FU比较,中药组Shannon指数有升高趋势,中药组的优势菌主要为g_Alistipes(P<0.05)。结论:健脾通络方能有效抑制结肠癌CT26荷瘤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改善化疗引起的免疫功能抑制,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肠道菌群丰富度与多样性、增加肠道有益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通络方 大肠癌 肠道菌群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辨证脉学中的信息点与信息流探析
16
作者 刘天俊 宋晓宾 +2 位作者 邵欣欣 滕晶 齐向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传统脉学对脉象的描述较为模糊,缺乏对脉象物理属性的描述,和桡动脉及桡动脉周围组织信息的辨识,成为脉诊传承和与现代科学体系接轨难以逾越的壁垒。系统辨证脉学是在传统脉学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本文从信息科学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脉象... 传统脉学对脉象的描述较为模糊,缺乏对脉象物理属性的描述,和桡动脉及桡动脉周围组织信息的辨识,成为脉诊传承和与现代科学体系接轨难以逾越的壁垒。系统辨证脉学是在传统脉学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本文从信息科学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脉象信息点和信息流。认为信息点是构成信息系统的基本单元,在脉象系统中以脉象要素的形式存在,表征机体内部的某一因素,并与生理、心理和病理形成映射关系。将信息点以区块的形式有机链接在一起,构建脉象信息流,架构起处理脉象信息的全面思维框架,还原疾病的动态演变过程,梳理疾病发展的脉络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理解和把握系统辨证脉学中的信息点和信息流对临床诊疗和脉诊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证脉学 信息科学 信息点 信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敦煌医方从肾分期论治阿尔茨海默病
17
作者 屈宏德 杜振华 +1 位作者 马骏 李应存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96-199,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AD发病的根本病因为肾精亏虚,导致髓海失养、精不舍志、化生痰瘀,从而影响记忆功能。敦煌医方具有独特的文献和临床价值,结合治未病思想,临床上以补...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AD发病的根本病因为肾精亏虚,导致髓海失养、精不舍志、化生痰瘀,从而影响记忆功能。敦煌医方具有独特的文献和临床价值,结合治未病思想,临床上以补肾为核心分为三期治疗AD:无症无虚者注重食补和锻炼,可选用敦煌神仙粥以食疗;无症肾虚者选用敦煌四时常服方等以平补肾精;有症肾虚者可选用敦煌补益壮身方合八公神散以补肾填精、化痰祛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敦煌医方 食疗 补肾填精 化痰祛瘀 分期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百合病探析从心肺论治抑郁症
18
作者 刘齐齐 张浩 +3 位作者 蒋希成 胡帅航 翟孟凡 孙佳归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探讨抑郁症与百合病之间的联系,并基于百合病的治疗原则探讨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百合病与心肺功能密切相关,其病机为心肺阴虚内热。抑郁症的病机、症状与百合病相似,均与心肺功能失调有关。以百合病为切入点,探讨心肺在情志调... 探讨抑郁症与百合病之间的联系,并基于百合病的治疗原则探讨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百合病与心肺功能密切相关,其病机为心肺阴虚内热。抑郁症的病机、症状与百合病相似,均与心肺功能失调有关。以百合病为切入点,探讨心肺在情志调节和气血调节中的作用,及抑郁症与百合病发病的联系。提出从心肺论治抑郁症,通过调节心肺功能、调养气血实现阴阳平衡、神安魄宁,从而治疗抑郁症。治疗方法包括辨虚实以达阴平阳秘,调心肺以期神安魄宁,和气血以待形神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病 心肺论治 抑郁症 神伤魄乱 安神宁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胆气春升”探析卒中后抑郁
19
作者 马雯璐 杜晓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总结“胆气春升”的理论本质及生理功能,结合形神一体观进一步探讨该理论在卒中后抑郁(PSD)中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胆气春升”基本内涵有二:一是指其为人体提供阳气和能量,二是指其为气机始动之枢。其生理功能有三:... 总结“胆气春升”的理论本质及生理功能,结合形神一体观进一步探讨该理论在卒中后抑郁(PSD)中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胆气春升”基本内涵有二:一是指其为人体提供阳气和能量,二是指其为气机始动之枢。其生理功能有三:化生人体阳气、枢转周身气机、司控精神情志“。胆气春升”对形神系统作用途径有三:化生阳气以养神、少阳枢转以维持形神稳态、温养元气以使气纳神存。PSD属形神俱病,卒中阶段偏于形病,抑郁阶段偏于神病。PSD初期胆气过度升发,以形病为主,症状表现偏于亢奋;中期胆气升发受阻,形神共病,症状常伴轻度阳虚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后期胆气长期升发不及,以神病为主,常伴阳虚及气郁血结。PSD未病时需因时春治,选用清凉之品;初期用药宜升中有降,以维持胆气升降有序;中期宜升发肝胆之气,调养脾胃;后期需升阳、培元,以复胆气升发之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气春升 卒中后抑郁 调控精神 形神观 形神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含药血清对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代谢的影响
20
作者 姜雅楠 张文毅 +2 位作者 娄原 徐浩群 王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7-86,共10页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THD)对星形胶质细胞(AS)氧糖剥夺/复氧(OGD/R)的影响,并从AS影响谷氨酸(Glu)的代谢角度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提取胎鼠原代AS并鉴定其纯度,2-(2-甲氧基-4硝基苯基)-3-(4-硝基苯基)-5-(2,4-二磺酸苯)-2H-四唑...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THD)对星形胶质细胞(AS)氧糖剥夺/复氧(OGD/R)的影响,并从AS影响谷氨酸(Glu)的代谢角度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提取胎鼠原代AS并鉴定其纯度,2-(2-甲氧基-4硝基苯基)-3-(4-硝基苯基)-5-(2,4-二磺酸苯)-2H-四唑单钠盐(CCK-8)法筛选ASOGD/R的最佳造模时间以及THD含药血清对AS存活率、毒性的影响,THD含药血清抗ASOGD/R的最佳治疗浓度,然后将AS随机分为正常细胞(Control)组、OGD/R组、通窍活血汤含药血清(THD)组、20S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组、20S蛋白酶体抑制剂+通窍活血汤含药血清(MG132+THD)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比色法检测AS内Glu、谷氨酰胺(Gln)浓度;免疫荧光化学染色、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法检测AS内谷氨酰胺合成酶(GS)、20S蛋白酶体(20S)的荧光强度及蛋白表达量。结果: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结果显示,AS阳性数量在90%以上。根据在不同条件下CCK-8法检测的AS情况,选定细胞存活率接近50%的氧糖剥夺6 h/复氧24 h(OGD6 h/R24 h)为最佳造模时间。根据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OGD/R后AS活力影响的CCK-8检测结果,选定无毒性且药效最佳的5%含药血清为THD治疗浓度。与Control组比较,OGD6 h/R24 h后AS内Glu、Gln浓度明显降低(P<0.01);与OGD6 h/R24 h组比较,THD组、MG132组和MG132+THD组的Glu、Gln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OGD6 h/R24 h后AS中GS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1),20S的荧光强度升高(P<0.05);与OGD6 h/R24 h组比较,THD组、MG132组和MG132+THD组GS的荧光强度均明显升高(P<0.01),20S的荧光强度降低(P<0.05或P<0.01)。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OGD6 h/R24 h后AS中GS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20S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OGD6 h/R24 h组比较,THD组、MG132组和MG132+THD组GS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20S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或P<0.01)。结论:ASOGD/R后20S对GS的降解增多,Clu代谢受阻。THD可抑制20S对GS的降解,提高GS的表达,促进AS内Glu代谢,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活血汤 星形胶质细胞 氧糖剥夺/复氧 谷氨酸 谷氨酰胺 大鼠 胎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