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4篇文章
< 1 2 2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新疆水稻农艺性状、品质与产量间的关系
1
作者 赵志强 朱凌云 +6 位作者 唐福森 康民泰 袁杰 张燕红 王奉斌 杜孝敬 侯天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3,共7页
为水稻品种选育中选择多个优良目标性状指明方向,高质高效完成目标性状选定,加速育种进程,本研究以新疆常用的24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外观品质、碾米品质、蒸煮品质及产量等15个性状指... 为水稻品种选育中选择多个优良目标性状指明方向,高质高效完成目标性状选定,加速育种进程,本研究以新疆常用的24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外观品质、碾米品质、蒸煮品质及产量等15个性状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水稻产量关联度高的农艺性状为千粒重、株高和结实率;关联度高的2个外观品质是粒长和长/宽比;关联度高的2个碾米品质是出糙率和精米率;关联度高的1个蒸煮品质是直链淀粉含量。在研究水稻品质影响因素时应注重考虑粒长、出糙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指标,且应以水稻长/宽比、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等性状作为参考指标。同时产量方面要侧重千粒重、株高和结实率的改良。研究结果可以为水稻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量 农艺性状 品质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重纳米圆盘结构中斯格明子边界态的微磁模拟研究
2
作者 张红 高峰 +2 位作者 厉桂华 孙丰伟 吕刚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磁性材料中的自旋拓扑结构磁斯格明子在下一代超高密度、低能耗、高稳定性的信息存储器件和微波发射器件的研制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基于Co/Ni材料的自由层与极化层均为垂直磁各向异性的自旋阀模型,应用微磁模拟与傅里叶分... 磁性材料中的自旋拓扑结构磁斯格明子在下一代超高密度、低能耗、高稳定性的信息存储器件和微波发射器件的研制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基于Co/Ni材料的自由层与极化层均为垂直磁各向异性的自旋阀模型,应用微磁模拟与傅里叶分析相结合的技术研究了具有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DMI)的四重连接圆盘结构中非完整性磁斯格明子边界态转动模式的动力学行为特性。通过沿垂直膜面方向同时施加电流和磁场,在自由层内可观察到两种稳态振荡模式:单边界态模式和双边界态模式。模拟结果显示周期性振荡模式的基频值随着重叠程度的减小而降低;双边界态基频振荡频率高于单边界态基频值;四重旋转对称性样品中的基频振荡频率高于两重旋转对称性样品中的基频值。我们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对受限于几何形状多层膜纳米柱结构中的斯格明子动力学特性的物理机制的理解,可为基于斯格明子自旋转矩纳米振荡器及磁存储器件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格明子 自旋转矩 纳米振荡器 垂直磁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注意力机制的香菇菌棒成熟度分级研究
3
作者 王鲁 王明振 吴秋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
香菇是我国最主要的食用菌品种,实现对香菇菌棒成熟度准确分级是提高香菇产量的前提。本文以香菇菌棒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注意力机制的香菇菌棒成熟度分级模型。首先基于采集的香菇菌棒成熟度图像,通过DCGAN模型对香菇菌棒图... 香菇是我国最主要的食用菌品种,实现对香菇菌棒成熟度准确分级是提高香菇产量的前提。本文以香菇菌棒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注意力机制的香菇菌棒成熟度分级模型。首先基于采集的香菇菌棒成熟度图像,通过DCGAN模型对香菇菌棒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学习各个阶段香菇菌棒成熟度图像的特征分布,构建香菇菌棒成熟度数据集。将混合注意力模块BAM添加到采用分组卷积的ResNeXt网络中,通过自适应调整特征关注重点,产生有效感受,提高分级精度。对比实验分析部分,首先评估了数据增强方法对分级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通过DCGAN模型所构建的数据集在分级中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最后将该模型与ResNeXt、VGG-16、ResNet-50在香菇菌棒成熟度数据集中进行对比实验,BAM-ResNeXt模型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分别为97.88%、94.26%、97.45%,均优于上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BAM-ResNeXt模型在香菇菌棒成熟度分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菌棒 成熟度分级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生成式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骨料替代率再生PVC塑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研究
4
作者 赵军 马腾野 崔彦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0,共7页
使用部分再生塑料替代混凝土中的细骨料,达到环保建设的效果。以再生聚氯乙烯(PVC)塑料为原材料,按照20%、25%和30%的骨料替代率制备塑料混凝土,分别测试样本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密度、孔隙率和抗冻性。试验结果显示,20%替代率的再生... 使用部分再生塑料替代混凝土中的细骨料,达到环保建设的效果。以再生聚氯乙烯(PVC)塑料为原材料,按照20%、25%和30%的骨料替代率制备塑料混凝土,分别测试样本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密度、孔隙率和抗冻性。试验结果显示,20%替代率的再生PVC塑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20 MPa~25 MPa;最大韧性为3.78 MPa,最小韧性为2.29 MPa,均高于理想值;密度高于2300 kg/m^(3);孔隙率最大值为13.8%;冻融循环后,整体抗压强度高于20.2 MPa,强度损失率为17.5%。由此证明了20%替代率的再生PVC塑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再生塑料混凝土 力学性能 抗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天然抑菌物质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5
作者 孙立龙 罗欣 +5 位作者 朱立贤 董鹏程 韩广星 仝林 张一敏 刘昀阁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为研究天然抑菌物质对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首先测定了天然抑菌物质肉桂醛、丁香酚、白藜芦醇和百里醌对Lm ATCC 19115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亚抑菌浓度(s... 为研究天然抑菌物质对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首先测定了天然抑菌物质肉桂醛、丁香酚、白藜芦醇和百里醌对Lm ATCC 19115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亚抑菌浓度(sub-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SIC),并通过测定泳动能力、生物膜代谢活性(CCK-8法)和扫描电镜探究了不同浓度(MIC、1/4 MIC和1/8 MIC)下4种天然抑菌物质对该菌株的成膜能力(结晶紫染色法及活菌数法)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醛、丁香酚、白藜芦醇和百里醌对Lm ATCC 19115的MIC分别为:640、1280、400和50μg/mL,Lm ATCC 19115在4种天然抑菌物质中的SICs为1/4 MIC和1/8 MIC;上述4种天然抑菌物质均可抑制Lm ATCC 19115生物膜的形成,且在亚抑菌浓度1/4 MIC下生物膜抑制率仍可达到50%以上;4种天然抑菌物质中,肉桂醛的生物膜抑制效果最佳,其可以通过抑制Lm的泳动能力和生物膜代谢活性有效抑制Lm ATCC 19115生物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生物膜 天然抑菌物质 亚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光伏日光温室温湿度动态仿真模型构建与验证
6
作者 孙亚博 高立艾 +2 位作者 贾宇琛 温鹏 霍利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73,共16页
光伏铺设方式会引起日光温室内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搭建光伏日光温室温湿度模型,以模拟不同光伏铺设方式下日光温室内温湿度的动态变化。采用上半铺、棋盘铺、全铺等三种铺设方式将光伏组件安装在日光温室南坡... 光伏铺设方式会引起日光温室内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搭建光伏日光温室温湿度模型,以模拟不同光伏铺设方式下日光温室内温湿度的动态变化。采用上半铺、棋盘铺、全铺等三种铺设方式将光伏组件安装在日光温室南坡,采用能量平衡和质量平衡原理建立温湿度数学模型,使用Matlab/Simulink构建温湿度逐时动态仿真模型,采用实测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并分析讨论了光伏铺设方式对室内温湿度的影响。冬至日温室四个区域温湿度仿真的MAPE最大值为1.297%、平均值为1.16%,RMSE最大值分别为0.618℃、1.75%;30日温湿度MAPE最大值为1.176%、平均值为0.92%,30日温室四个区域温湿度仿真的RMSE最大值分别为0.171℃、1.882%。结果表明,构建的温湿度逐时动态仿真模型可较为全面、精确地反映光伏不同铺设方式下的日光温室内环境。光伏铺设面积越大温室内温度越低,光伏铺设对温室内相对湿度影响并不明显。三种光伏铺设方式中,上半铺方式可获得更高的温室内平均温度。研究可为温室内温湿度环境调控、光伏铺设方式选择和温室设计建造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铺设方式 日光温室 温湿度模型 环境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承德本地毛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7
作者 荣春蕊 杜宏儒 +9 位作者 刘永军 李晓颖 李刚 苏凯 张晨光 肖坤 肖啸 张立彬 武军凯 刘春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9,共9页
为了筛选果实综合品质优良的承德本地毛桃,对实地调查获得的10份承德本地毛桃资源进行果实品质测定,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承德本地毛桃成熟果实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利用PCA方法对10份承德本地毛桃资... 为了筛选果实综合品质优良的承德本地毛桃,对实地调查获得的10份承德本地毛桃资源进行果实品质测定,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承德本地毛桃成熟果实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利用PCA方法对10份承德本地毛桃资源果实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0份毛桃除可溶性固形物无显著性差异外,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糖、pH值、果实风味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CDMT7单果重最大,口感酸甜,CDMT9可溶性固形物最高,口感甜,果实品质表现较好。10份毛桃中共检测到8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8种物质在所有本地毛桃中均检测到,CDMT9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为51种,CDMT4挥发性成分总含量最高,为2697.89μg/g。酯类是承德本地毛桃的主要挥发性成分,CDMT1、CDMT3、CDMT6、CDMT7和CDMT8中含量最高的是(Z)-己-2-烯基乙酸酯,其他5种毛桃中含量最高的是乙酸己酯。果实品质与挥发性性物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风味与醛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酮含量与单果重显著负相关。基于11项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了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0.195%,综合评价排序为CDMT4、CDMT10、CDMT1、CDMT2、CDMT9、CDMT5、CDMT6、CDMT8、CDMT7、CDMT3。综上,果实酮含量、醛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果实酸度、风味可作为承德本地毛桃综合评价指标,CDMT4、CDMT10和CDMT9综合品质优良,可作为桃杂交育种的优良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本地毛桃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红光助剂及其添加量对棚膜性能和甜椒生长的影响
8
作者 许丰雅 国小雨 +5 位作者 王禹涵 高金汇 张大龙 魏珉 史庆华 李岩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2,共9页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覆盖添加绿转红光助剂的棚膜有利于甜椒的生长。因此,本试验以甜椒‘凯特琳’为试材,以不添加转光助剂棚膜为对照(CK),研究了分别加入绿转红光助剂GTR-Ⅱ和GTR-Ⅲ及其不同添加量1.25‰、1.5‰、1.75‰对棚膜性能...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覆盖添加绿转红光助剂的棚膜有利于甜椒的生长。因此,本试验以甜椒‘凯特琳’为试材,以不添加转光助剂棚膜为对照(CK),研究了分别加入绿转红光助剂GTR-Ⅱ和GTR-Ⅲ及其不同添加量1.25‰、1.5‰、1.75‰对棚膜性能、温室内光环境和甜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绿转红光助剂提高了棚膜对水滴的吸附能力和棚膜的热稳定性,其中,添加1.25‰GTR-Ⅱ棚膜的热稳定性最好。此外,转光棚膜下红光和远红光透射比率较CK显著提高,且其透射比率与转光剂添加浓度成正比,绿光透射比率和棚膜总透光率则明显降低,其中添加GTR-Ⅱ棚膜下透光率显著高于GTR-Ⅲ。转光棚膜覆盖下甜椒叶片的光合性能和植株长势较CK均有所提高,其中,添加GTR-Ⅱ的棚膜下光环境及甜椒植株的光合性能、株高、节间长度、叶宽和产量均明显优于添加GTR-Ⅲ的棚膜。添加1.75‰GTR-Ⅱ棚膜下红光透射比率较CK提高12.88%,添加1.5‰GTR-Ⅱ棚膜覆盖下甜椒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株高和产量较CK分别提高19.10%、6.34%和15.42%。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添加1.5‰GTR-Ⅱ棚膜有利于改善棚膜性能,改善温室内光环境,促进甜椒生长,进而增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红光助剂 棚膜性能 光环境 植株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间生草对苹果园土壤养分与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陶江 王宇桃 +5 位作者 柳羽 王秀 叶彦辉 李巍 顾方玉 韩艳英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0,共8页
为探讨行间生草栽培对西藏林芝果园土壤养分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在当地苹果园中选用多个草种进行单播或混播种植试验,以评估不同生草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连续两年的观测中,... 为探讨行间生草栽培对西藏林芝果园土壤养分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在当地苹果园中选用多个草种进行单播或混播种植试验,以评估不同生草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连续两年的观测中,紫花苜蓿单播(T4)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碱解氮、全氮含量,与自然生草(CK)相比,2022年和2023年分别提高17.36%、20.83%和15.17%、41.98%;箭筈豌豆与燕麦混播(T3)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2022年和2023年分别较CK提高13.38%和53.02%。此外,生草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在两年间显示出不一致的显著性,2023年与2022年相比,7种生草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碳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果实品质方面,人工生草处理显著提高了苹果的单株产量、单果重,紫花苜蓿单播处理单株产量最高,2022年和2023年分别较CK增产54.69%和26.65%。2023年与2022年相比,各生草处理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尽管生草模式对果实形状、硬度的影响两年间显著性不一致,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混播(T3、T6)处理在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值方面较单播表现较好,有效提升了果实的风味与品质。综上,在西藏林芝苹果栽培区域,采用紫花苜蓿单播的生草模式有望进一步优化果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养分含量 果实品质 苹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根中细胞器特异标记蛋白质的定位观察
10
作者 徐萌 王亚楠 +1 位作者 李婷婷 赵新英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2,共8页
构成细胞的微小结构或分区统称为亚细胞结构。每个亚细胞结构中都分布着特异的蛋白质,人们通过这些特异蛋白质与未知蛋白的共定位技术了解未知蛋白的功能。共定位技术中各细胞器的分布及形态观察需要相应的细胞器标记物来指示,然而鲜少... 构成细胞的微小结构或分区统称为亚细胞结构。每个亚细胞结构中都分布着特异的蛋白质,人们通过这些特异蛋白质与未知蛋白的共定位技术了解未知蛋白的功能。共定位技术中各细胞器的分布及形态观察需要相应的细胞器标记物来指示,然而鲜少有文献对细胞器标记物的定位进行系统全面的报道。本文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对各细胞器特异标记蛋白的定位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各细胞器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同时对于形态相似的细胞器通过药剂处理和利用超分辨成像技术进行进一步区分,以期在后续研究中为未知蛋白质的定位情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器特异标记蛋白质 亚细胞定位 细胞器 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Co_(2)O_(4)/g-C_(3)N_(4)/CA的光电协同去除小球藻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张甲 王晓波 +4 位作者 赵文静 陈田田 田立平 李晓晨 姜瑞雪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8,共9页
有害藻华的频繁爆发会对水生态、水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传统的除藻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光电协同催化是一种光催化和电氧化高效结合的新型技术,可弥补传统除藻技术的不足。本文以小球藻为模式生物,采用光电协同催化技术进行... 有害藻华的频繁爆发会对水生态、水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传统的除藻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光电协同催化是一种光催化和电氧化高效结合的新型技术,可弥补传统除藻技术的不足。本文以小球藻为模式生物,采用光电协同催化技术进行藻类去除试验。考察了FeCo_(2)O_(4)不同掺杂比、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和藻生物量对叶绿素a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越高、电解质浓度越大、催化剂投加量越多和藻生物量越低时除藻效果最好。当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质浓度为0.10 M和催化剂投加量为0.30 g时,对藻生物量(6.0×10^(6)cells/mL)的去除率达到93.71%。因此,本研究可以为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协同 小球藻 叶绿素A 钴酸铁/石墨相氮化碳/醋酸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BP组合模型的芦笋价格预测研究
12
作者 杨洁 王俊美 张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芦笋作为一种高价值蔬菜,价格走势预测对于市场分析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芦笋价格受到多类因素的影响,因此提高价格预测精度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OA)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相结合的... 芦笋作为一种高价值蔬菜,价格走势预测对于市场分析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芦笋价格受到多类因素的影响,因此提高价格预测精度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OA)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相结合的组合模型。研究中,本文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影响因素进行特征降维,随后将主成分分析后的多维特征集和经过数据融合的一维特征集分别输入优化前后的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输入下模型的预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过WOA算法优化后的模型在预测效果上显著提升。具体而言,WOA-BP组合模型相较于传统的BP模型,在均方根误差(RMSE)上提高了2.431,平均绝对误差(MAE)提高了2.55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提高了5.606,决定系数(R^(2))提升了0.131。此外,WOA-BP-fusion模型与BP-fusion模型相比,RMSE提高了1.926,MAE提高了1.638,MAPE提高了5.539,R^(2)提高了0.101。结果表明,WOA-BP组合模型在进行数据融合后,能够更有效地捕捉输入特征与芦笋价格序列之间的关系,显著提高了预测精度,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WOA优化算法不仅提升了BP模型的预测精度,而且在数据融合过程中显著增强了模型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鱼优化算法 组合模型 主成分分析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哨兵二号红边波段特征的作物分类
13
作者 王美月 万红 +1 位作者 刘法军 刘晓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为探究红边波段特征在作物信息提取方面的潜力,本文基于2020年岱岳区哨兵二号光学影像数据,首先进行多尺度分割,然后综合利用红边波段特征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建立最优特征空间,最后在不同红边波段参与下进行大豆、小麦、果园和其他... 为探究红边波段特征在作物信息提取方面的潜力,本文基于2020年岱岳区哨兵二号光学影像数据,首先进行多尺度分割,然后综合利用红边波段特征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建立最优特征空间,最后在不同红边波段参与下进行大豆、小麦、果园和其他作物的分类识别。结果表明:(1)同时采用红边波段的光谱和纹理特征,相比仅使用单一类型的特征信息,显著提升了大多数作物类型的识别精度。(2)考虑全部红边波段后,分类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达到87.1%和0.855,与不考虑红边波段相比,分别提升了9.1%和10.6%,显著改善了对作物类别的区分能力,减少了类别混淆。研究结果可为红边波段特征的深度分析和作物类别的精细提取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边波段 面向对象 作物分类 多尺度分割 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真菌冻土毛霉BO-1产孢培养基配方的筛选
14
作者 许腾飞 邱季雨 +3 位作者 杨婧 赵海朋 褚鹏飞 祝国栋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9,共9页
冻土毛霉BO-1是蔬菜根蛆生防真菌新种,作为新的生防资源加以开发应用,与其他病原微生物相比,具有对根蛆致死速度更快,环境依赖性更低,田间防效高与化学药剂相当的优点。本研究评价了不同基础固体培养基及不同碳氮比培养基对冻土毛霉BO-... 冻土毛霉BO-1是蔬菜根蛆生防真菌新种,作为新的生防资源加以开发应用,与其他病原微生物相比,具有对根蛆致死速度更快,环境依赖性更低,田间防效高与化学药剂相当的优点。本研究评价了不同基础固体培养基及不同碳氮比培养基对冻土毛霉BO-1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生物量、孢子萌发率和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土毛霉BO-1在萨氏葡萄糖琼脂酵母膏培养基(SDAY)上生长速率最快,产孢量最多,孢子的毒力较高,其次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CPA)。研究发现,当培养基碳浓度为4~8 g/L,碳氮比为2.5∶1~10∶1条件下,菌株生长速率快、产孢量高、孢子萌发率高且孢子的致病活性较高。当培养基碳浓度为12 g/L,碳氮比为2.5∶1条件下菌丝干重最重为0.182 g,孢子萌发率最高为98.55%。综合分析得出,冻土毛霉BO-1最适产孢的培养基配方为碳浓度4 g/L,碳氮比5∶1培养基,此时菌株产孢量最高,达22.48×10^(8)个孢子,孢子萌发率为91.35%,菌丝生长速率为2.59 cm·d^(−1),菌丝干重为0.031 g。10^(6)个孢子/mL处理72 h,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死亡率为71.88%。研究结果为冻土毛霉BO-1生产培养基的选择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毛霉BO-1 培养基筛选 碳氮比 生长速率 孢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胆·萘乙酸缓解生姜幼苗淹水胁迫的生理机制
15
作者 孙秉鑫 刘璇 +2 位作者 王迪 吕尧 徐坤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6,共7页
生姜根系不发达,抗逆性较弱,洪涝灾害易导致根系腐烂,生长衰弱,产量显著降低。为探究缓解生姜淹水胁迫的方法,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淹水时间对生姜生长的影响,探讨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氯胆·萘乙酸(CC·NAA)对缓解淹水胁迫的效果。... 生姜根系不发达,抗逆性较弱,洪涝灾害易导致根系腐烂,生长衰弱,产量显著降低。为探究缓解生姜淹水胁迫的方法,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淹水时间对生姜生长的影响,探讨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氯胆·萘乙酸(CC·NAA)对缓解淹水胁迫的效果。结果表明,随淹水时间的延长,生姜根系损伤加重,根系活力显著降低,淹水2 d即可导致根系褐变,超过3 d则植株死亡。淹水2 d生姜植株随CC·NAA叶面喷施浓度的升高,根系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处理5 d时,0.10 g·L^(−1) CC·NAA处理的根系活力较CK显著提高了65.15%。CC·NAA显著提高了淹水胁迫下生姜叶片叶绿素含量,减轻了气孔与非气孔限制,促进了水气交换能力,0.10 g·L^(−1)CC·NAA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分别较CK提高了9.61倍和1.54倍,F_(v)/F_(m)和Φ_(PSⅡ)分别提高了69.05%和57.14%。此外,CC·NAA还显著提高叶片和根系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活性氧积累,减轻膜质过氧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淹水胁迫 氯胆·萘乙酸 水汽交换参数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种子不同萌发阶段内生菌多样性、功能及牛蒡炭疽病害防控研究
16
作者 于莹 高铭泽 +1 位作者 薛嘉宁 赵容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2,共10页
对不同萌发阶段的牛蒡种子(包括干种子,吸水24 h种子,培养4 d未发芽种子,幼苗,不发芽种子)进行内生菌的分离纯化、分子鉴定、功能测定、拮抗作用及牛蒡苷和牛蒡苷元含量变化分析。首先,通过平板划线法成功分离并纯化了21株可培养内生菌... 对不同萌发阶段的牛蒡种子(包括干种子,吸水24 h种子,培养4 d未发芽种子,幼苗,不发芽种子)进行内生菌的分离纯化、分子鉴定、功能测定、拮抗作用及牛蒡苷和牛蒡苷元含量变化分析。首先,通过平板划线法成功分离并纯化了21株可培养内生菌,主要优势菌为肠菌科,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了这些内生菌的分类地位及种类多样性,并对固氮、溶磷、产铁载体及产IAA的促生实验对内生菌功能进行探索,通过HPLC法分析内生菌影响不同萌发阶段牛蒡种子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含量。同时,采用平板对峙法评估了内生菌对牛蒡炭疽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筛选出具有显著拮抗能力的菌株。最后,通过菌悬液处理种子的萌发实验,验证了这些内生菌对牛蒡生长的促进作用,提升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本研究为牛蒡内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种子萌发 内生菌 促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森林碳储量及经济价值核算研究
17
作者 张启月 张国徽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1,共11页
吉林省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东北林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本文依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数据,选取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吉林省森林碳储量进行估算,采用造林成本法和碳税率法对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进行评估... 吉林省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东北林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本文依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数据,选取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吉林省森林碳储量进行估算,采用造林成本法和碳税率法对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吉林省森林碳储量约480.28 TgC,阔叶混交林、栎类和针阔混交林为主要贡献者,其中,阔叶混交林碳储量为280.55 TgC,占吉林省森林碳储量的58.41%,居全省首位;不同起源林碳储量不同,天然林优势显著,是人工林碳储量的8.14倍;不同林龄中,近熟林碳储量最高,占森林总碳储量的31.69%,其次是成熟林和中龄林。造林成本法和碳税率法下吉林省森林碳汇价值分别为1343.50×10^(8)元和5763.36×10^(8)元。吉林省森林资源禀赋优越,碳汇价值较高,未来上升潜力较大,今后应加强森林的抚育管理,新造林注重优势树种的选择,合理增加混交林构建比例,逐步培育形成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造林成本法 碳税率法 碳储量 碳汇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结实期高温与干旱对水稻穗上不同部位结实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佟卉 许高平 +3 位作者 张融雪 路信 孙林静 刘学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为探明灌浆结实期高温与干旱对水稻穗上不用部位结实特性的影响。2018年盆栽种植5优360(杂交粳稻)和津稻179(常规粳稻),于抽穗期设置4个处理:(1)对照,设置温度与室外相同;(2)高温胁迫,每天10:00-14:00设置温度为37.5℃,其他同对照;(3)... 为探明灌浆结实期高温与干旱对水稻穗上不用部位结实特性的影响。2018年盆栽种植5优360(杂交粳稻)和津稻179(常规粳稻),于抽穗期设置4个处理:(1)对照,设置温度与室外相同;(2)高温胁迫,每天10:00-14:00设置温度为37.5℃,其他同对照;(3)干旱胁迫,温度设置同对照,同时使土壤水势保持在(−30±5)kPa;(4)高温干旱复合胁迫,于高温处理的同时进行干旱处理。考察灌浆结实期高温胁迫、干旱胁迫、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水稻穗上不用部位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干旱、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均通过增加穗下部的空、秕粒率,以及增加一次枝梗、二次枝梗第2粒、第3粒的空、秕粒率,从而使结实率下降。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结实率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 干旱 空粒率 秕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对高羊茅生长调节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胡芸菲 陶俣潼 +4 位作者 白金鑫 石立豪 阙培中 贾冬 韩洪瑞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8,共11页
微生物群落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不同微生物主控群落对植物根系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差异尚未充分探究。本实验探究4种不同微生物主控群落对高羊茅生长、根系结构和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筛选出促进高... 微生物群落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不同微生物主控群落对植物根系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差异尚未充分探究。本实验探究4种不同微生物主控群落对高羊茅生长、根系结构和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筛选出促进高羊茅生长的优良菌株。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K)、解淀粉芽孢杆菌(JD)、黑曲霉菌(H)、哈茨木霉菌(HC)对高羊茅长势、根系构型与解剖结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生物-高羊茅互作体系中,哈茨木霉菌与枯草芽孢杆菌不仅有效促进了高羊茅长势,还显著增强了其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与传输能力。此外,不同微生物群落组成有较大差异,主要优势菌群有利改善贫瘠土壤微生态环境。综合分析,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对高羊茅促进作用强,为高羊茅在生产与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和理解微生物与植物互作关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根系结构 解剖结构 微生物群落 生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根萌条水培生根发育及解剖观察
20
作者 刘永贵 梁伟伟 +2 位作者 蒋慧儿 欧阳昆唏 周玮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构树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它不仅可以作为保护环境、修复土壤污染的先锋树种,还可以作为为动物提供蛋白质和能量的畜牧饲料来源。本文采用广州种源构树根萌条为试验材料,设计NAA浓度、IBA浓度、霍格兰浓度和萌条成熟度四因素四水... 构树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它不仅可以作为保护环境、修复土壤污染的先锋树种,还可以作为为动物提供蛋白质和能量的畜牧饲料来源。本文采用广州种源构树根萌条为试验材料,设计NAA浓度、IBA浓度、霍格兰浓度和萌条成熟度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水培处理方式。同时对水培不同时间的萌条生根部位进行石蜡切片,观察不定根形成过程。结果表明,NAA、IBA、霍格兰浓度和成熟度对生根效果指数的影响均极显著;其中,NAA的最佳处理水平为0.1 mg/L,IBA的最佳处理水平为0 mg/L,霍格兰浓度的最佳处理水平为1/4,成熟度的最佳水平为3(保留6个叶片)。通过对不同水培时期的生根萌条基部横切观察,构树萌条水培生根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其中5~6 d为根原基形成时期,9~12 d为不定根的发生时期,12 d以后为不定根的伸长期。构树根萌条水培9 d左右开始出现不定根,不定根原基起源于形成层,为诱生型根原基。成熟度3(保留6个叶片)的构树根萌条在1/4霍格兰+NAA 0.1 mg/L的处理下水培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达100%,生根效果指数为4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萌条 水培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