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044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和何首乌对老龄小鼠脾保护作用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肃标 张锦堃 +3 位作者 陈海滨 曾自立 刘小辉 魏锡云 广东解剖学通报 CAS 1994年第1期14-19,共6页
本实验在建立环磷酰胺免疫抑制老龄小鼠模型基础上,定量比较了黄芪、何首乌单用和联用对脾和脾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黄芪、何首乌和黄芪加何首乌三组脾巨噬细胞的面数密度、面密度、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而灰度明显低于... 本实验在建立环磷酰胺免疫抑制老龄小鼠模型基础上,定量比较了黄芪、何首乌单用和联用对脾和脾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黄芪、何首乌和黄芪加何首乌三组脾巨噬细胞的面数密度、面密度、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而灰度明显低于环磷酰胺组.与对照组相比,黄芪、何首乌和黄芪加何首乌三组的面数密度、面密度和吞噬指数均无明显差异而灰度皆增高;吞噬率在黄芪和何首乌组不如对照组而黄芪加何首乌组则达到对照组水平.表明黄芪和何首乌对环磷酰胺引起的脾抑制性改变有明显保护作用,两药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何首乌 巨噬细胞 形态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隙的微机三维图形重建 被引量:3
2
作者 姜苏明 高贤华 +1 位作者 雷清芳 周德明 广东解剖学通报 CAS 1995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研究从图形处理的方式成功地建立了微机三维图形重建的方法,研制了DGT和预处理软件(ZZH6和ZZHS),对主要用于机械设计的GCD和Micro CADDS Surface软件功能作了进一步开发,使它们能用于医学生物学领域中复杂结构的三维重建;用上述软件... 本研究从图形处理的方式成功地建立了微机三维图形重建的方法,研制了DGT和预处理软件(ZZH6和ZZHS),对主要用于机械设计的GCD和Micro CADDS Surface软件功能作了进一步开发,使它们能用于医学生物学领域中复杂结构的三维重建;用上述软件作支撑,在IMB PC—AT机上完成了腹膜后隙内器官和结构的三维重建重建厘建图形全彩色显示,以形态直观逼真、层次分明和质地细腻提供立体图形,利于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隙 微机 三维图形重建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小体在胸腺发育中的形态发生及其功能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关莉 黄中新 广东解剖学通报 CAS 1997年第1期4-6,共3页
用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8例人胎(胎龄16~32周)的胸腺进行研究,观察在其发育过程中胸腺小体的形态变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花生凝集素(Peanut Aggulutinin,PNA)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 用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8例人胎(胎龄16~32周)的胸腺进行研究,观察在其发育过程中胸腺小体的形态变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花生凝集素(Peanut Aggulutinin,PNA)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等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胸腺小体是在胸腺发育阶段由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状排列而成,且胎儿胸腺中单个和融合状的胸腺小体都较成体胸腺中明显增多.围成胸腺小体的上皮细胞从周边向中央,角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增殖能力逐渐减弱,表现为逐渐退化的过程.证实胸腺小体是处理退变的上皮细胞的场所.另外,在胸腺小体的上皮细胞膜有PNA受体的表达,这提示在胸腺的发育成熟过程中,胸腺小体上皮细胞与胸腺细胞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识别相互诱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胸腺 胸腺小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鼠氟暴露对子鼠甲状腺形态、功能及其发生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常青 戎诚兴 张世明 广东解剖学通报 CAS 1997年第2期17-21,共5页
通过亲代雌性小鼠在一定时期内自由饮用200mg/L含氟水,使母鼠血氟浓度增高.借助组织形态学方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母鼠受高氟因素作用对子代甲状腺形态、功能以及对胚胎甲状腺发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母鼠受孕后开始受氟化物作用,其... 通过亲代雌性小鼠在一定时期内自由饮用200mg/L含氟水,使母鼠血氟浓度增高.借助组织形态学方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母鼠受高氟因素作用对子代甲状腺形态、功能以及对胚胎甲状腺发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母鼠受孕后开始受氟化物作用,其胎(仔)鼠血甲状腺素(T_4)水平和甲状腺滤泡细胞增高度(H)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亲代母鼠孕前度及孕期长期慢性氟暴露,其胎(仔)鼠在部分取材时间内其T_4和H与对照组有差别,但其变化无明显规律;氟对胚胎甲状腺的发生发育在时间上无明显延迟作用,仅使部分腺体的滤泡成熟次序发生改变.上述结果提示:母体氟暴露对子代甲状腺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小鼠 胎儿甲状腺发生 形态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急性期缓激肽在相应脊髓前角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沈宏友 杜韵璜 +1 位作者 黎昭洪 刘建华 广东解剖学通报 CAS 1998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仪,研究了缓激肽在脊髓腰段及L_(4-6)背根节的分布,以及坐骨神经切断后,它在相应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缓激肽免疫阳性反应物分布于L4~L6背根节及腰骶髓灰质的第Ⅱ、... 本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仪,研究了缓激肽在脊髓腰段及L_(4-6)背根节的分布,以及坐骨神经切断后,它在相应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缓激肽免疫阳性反应物分布于L4~L6背根节及腰骶髓灰质的第Ⅱ、Ⅲ、Ⅳ、Ⅸ层神经元及脊髓白质的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在神经损伤(切断坐骨神经)的研究中,相应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缓激肽含量,在损伤后第15h减少,以后逐渐增多,在损伤后24h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在第48h,其含量明显超过对照组,在第72h,继续维持在高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坐骨神经损伤 脊髓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眼球石蜡切片制作法 被引量:5
6
作者 饶晓黎 刘镇坤 黄中新 广东解剖学通报 CAS 1994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眼球是一个构造复杂的球形体,其体积大,巩膜致密,球内有坚硬的晶状体,液体不易渗透致使制作切片难度较高。关键的难点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往往因为组织固定不好而造成球内结构分离的现象,如:视网膜与巩膜分离等。传统的方法主张注射固定(... 眼球是一个构造复杂的球形体,其体积大,巩膜致密,球内有坚硬的晶状体,液体不易渗透致使制作切片难度较高。关键的难点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往往因为组织固定不好而造成球内结构分离的现象,如:视网膜与巩膜分离等。传统的方法主张注射固定(颈动脉注射或眼球内注射)但给取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标本 石蜡切片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肺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其与发育分化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樯 黄中新 广东解剖学通报 CAS 1998年第2期5-8,共4页
用原位核酸末端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别观察28例16~32周人胎肺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增殖与凋亡的表达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在胎肺发育的早、中期(即假腺期和小管期),细胞的凋亡与增殖均明显较晚期旺盛,而且两者均... 用原位核酸末端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别观察28例16~32周人胎肺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增殖与凋亡的表达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在胎肺发育的早、中期(即假腺期和小管期),细胞的凋亡与增殖均明显较晚期旺盛,而且两者均于胎肺发育的小管期达到最高峰;但凋亡与增殖细胞在不同发育时期各有不同的定位,提示细胞的凋亡与增殖行为在胎肺管腔发生及分支延伸过程中有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肺 免疫细胞化学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及再灌流大鼠右心耳肌细胞特殊颗粒变化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玲 金钦华 +3 位作者 吴莹 刘兴材 陈海滨 张锦堃 广东解剖学通报 CAS 1996年第2期12-14,共3页
本文观察了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流后右心耳心房肌细胞特殊颗粒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发现:脑缺血30min组肌细胞内特殊颗粒的分布密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小,分布区域由集中于核周变为散布于肌膜下,并于间质内出现裸颗粒.不同时程的再灌流组特殊颗... 本文观察了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流后右心耳心房肌细胞特殊颗粒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发现:脑缺血30min组肌细胞内特殊颗粒的分布密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小,分布区域由集中于核周变为散布于肌膜下,并于间质内出现裸颗粒.不同时程的再灌流组特殊颗粒的分布密度在24h内与缺血30min组无明显差异,以后随再灌流时间的延长而增高,至再灌流7d组增高最显著,但仍未达到假手术组密度.提示脑缺血及再灌流与心钠素的贮存部位——心房肌细胞特殊颗粒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心钠素 心房特殊颗粒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脱钙骨标本制片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黄莲芳 李青南 +2 位作者 廖进民 李朝阳 林柏云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4年第2期151-153,共3页
骨为坚硬的结缔组织,它之所以坚硬是由于有钙盐沉积。传统对骨组织形态结构的观察,一般多用硬骨磨片和脱钙后切片。这些方法各有其不如人意之处,如:硬骨磨片易破裂,不完整;脱钙后切片易变形、失真等。目前,国内外多用先进的图象分析仪... 骨为坚硬的结缔组织,它之所以坚硬是由于有钙盐沉积。传统对骨组织形态结构的观察,一般多用硬骨磨片和脱钙后切片。这些方法各有其不如人意之处,如:硬骨磨片易破裂,不完整;脱钙后切片易变形、失真等。目前,国内外多用先进的图象分析仪对骨组织形态进行定量研究,学者们都认为采用不脱钙骨切片和锯片后磨片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标本 不脱钙 制作 解剖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保护缺血心肌的电镜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伟康 罗汉川 +3 位作者 侯灿 杨昆 吴金浪 吴义芳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4年第1期20-23,2,共4页
本文从心肌超微结构观察了四逆汤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性效应.结果表明:四逆汤组的心肌糖原指数(糖原颗粒数/线粒体)显著大于缺血组(11.3±1.8,5.8±1.1;P<0.01),提示四逆汤显著减少了因缺血而引起的糖原消耗.四逆汤组心... 本文从心肌超微结构观察了四逆汤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性效应.结果表明:四逆汤组的心肌糖原指数(糖原颗粒数/线粒体)显著大于缺血组(11.3±1.8,5.8±1.1;P<0.01),提示四逆汤显著减少了因缺血而引起的糖原消耗.四逆汤组心肌线粒体比表面(1/μ)显著大于缺血组(6.33±0.17,5.35±0.26;P<0.05);四逆汤组心肌线粒体体密度(%)显著小于缺血组(33.45±2.71,37.65±1.83,P<0.01).提示四逆汤显著减轻了因缺血而引起的线粒体肿胀.四逆汤组与缺血组在心肌肌原纤维体密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四逆汤可显著减轻心肌的缺血性损伤,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心肌缺血 糖原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小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树突结构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运才 姚志彬 +2 位作者 顾耀铭 邝国璧 陈以慈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3年第1期28-33,共6页
HRP—CB标记结合sholl分析方法分析研究5、13、24月龄三个年龄组C57BL/6J小鼠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树突结构的可塑性变化,以及不同时间的长期适量运动(跑转笼)对运动神经元树突结构可塑性变化的可能作用。以同年龄对照组心重/体重比... HRP—CB标记结合sholl分析方法分析研究5、13、24月龄三个年龄组C57BL/6J小鼠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树突结构的可塑性变化,以及不同时间的长期适量运动(跑转笼)对运动神经元树突结构可塑性变化的可能作用。以同年龄对照组心重/体重比率均值的二倍标准差(X+2SD)做为运动有效标准。结果在三个年龄对照组中,老年鼠(对照组Ⅱ)神经元树突野缩小,树突分支数和总长度明显减少(P<0.05),以远离胞体的分支丢失为主。经过8和19个月运动训练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树突野扩大,分支数和树突总长度明显增加(P<0.01),甚至超过青年对照,以近胞体分支的增生更明显。结果表明,长期的适量运动能够延缓衰老过程中小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树突的丢失,促进树突的可塑性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运动神经元 树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对LAK细胞抗人鼻咽癌细胞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海滨 张锦堃 +1 位作者 王骏 谢庆东 广东解剖学通报 CAS 1996年第1期11-13,共3页
本研究对人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LAK(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LAK)细胞和IL-2对人鼻咽癌细胞株Hep-2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体外观察。实验分为LAK组、LAK+DC组和LAK+DC+IL-2组;效靶比例分别采用10:1和20:1二种。3... 本研究对人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LAK(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LAK)细胞和IL-2对人鼻咽癌细胞株Hep-2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体外观察。实验分为LAK组、LAK+DC组和LAK+DC+IL-2组;效靶比例分别采用10:1和20:1二种。37℃、5%CO_2、饱湿条件下培养48h后,用中性红摄入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活性。结果:各组的细胞毒活性依次为LAK+DC+IL-2组>LAK+DC组>LAK组(P<0.001),随着效靶比例升高,各组细胞毒活性增强(P<0.01).表明DC和IL-2有协同作用,能增强LAK细胞对Hep-2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LAK细胞 IL-2 鼻咽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致“阳虚”雄性大鼠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廖进民 李青南 +2 位作者 吴铁 黄莲芳 梁念慈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6年第1期14-18,共5页
用糖皮质激素制造大鼠“阳虚”模型,以探讨其体内代谢变化。16只3月龄雄性SD大鼠,体重245~347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激素组,后者喂醋酸泼尼松4.5mg/kg,2次/w,持续3个月。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激素组体重减少了8.83%;内脏重量减轻,尤以... 用糖皮质激素制造大鼠“阳虚”模型,以探讨其体内代谢变化。16只3月龄雄性SD大鼠,体重245~347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激素组,后者喂醋酸泼尼松4.5mg/kg,2次/w,持续3个月。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激素组体重减少了8.83%;内脏重量减轻,尤以肾上腺和睾丸(分别减少了12.12%和13.66%)为甚;血清生化指标AKP降低了27.63%;胫骨上段骨小梁面积及数量分别减少38%和37%,从而出现骨量丢失。本文初步认为阳虚时会对动物的内脏和生化指标产生影响,并进一步证实了阳虚与骨质疏松有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泼尼松 碱性磷酸酶 骨小梁 骨质疏松 阳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分析与意义 被引量:15
14
作者 汪春风 林柏云 李朝阳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5年第2期97-101,共5页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在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病等疾病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室拥有一套从美国犹他大学引入的半自动图象分析仪.整个设备包括一台光学/荧光显微镜,一块数字化板和一部苹果电脑及体视学程序“STEREOLOG...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在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病等疾病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室拥有一套从美国犹他大学引入的半自动图象分析仪.整个设备包括一台光学/荧光显微镜,一块数字化板和一部苹果电脑及体视学程序“STEREOLOGY”.版权属“KSS ScientificConsultants”(3048 South Breeze DriveMagna.Uthah 84044).采用实验对象为SD大鼠,专为实验骨组织形态计量用,与临床以人为对象所建立的参数稍有不同.近几年我室陆续发表了十几篇论文.有关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结果来自对右胫骨近端,中段和第四腰椎的不脱钙骨切片的分析.为使我们的实验更多地被同行了解,在此对各项参数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 形态计量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体视学方法观察大鼠备用根神经纤维的侧支出芽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园山 吴良芳 广东解剖学通报 CAS 1991年第2期76-77,共2页
已有研究表明,切除大鼠后肢数根背根唯保留中份一根背根(备用根)后,备用根内的无髓纤维可以发生侧支出芽,即无髓纤维的数量增多。这些实验结果通常是借助镜头剪辑(montage)法直接计数备用根横断面上神经纤维数量获得的。但是,这种方法... 已有研究表明,切除大鼠后肢数根背根唯保留中份一根背根(备用根)后,备用根内的无髓纤维可以发生侧支出芽,即无髓纤维的数量增多。这些实验结果通常是借助镜头剪辑(montage)法直接计数备用根横断面上神经纤维数量获得的。但是,这种方法从单孔铜网支持膜的制备、裱片到电镜照片的剪辑等都不容易掌握好,而且需要较多的照相材料。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视学 大鼠 神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捻转补泻手法对大鼠小肠系膜透明窗肥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邹移海 何智明 +2 位作者 汤建华 钟廷机 曾一玲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3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健康雄性大鼠46只随机分为捻转泻法、补法、电针、捆绑对照和空白对照5组。大鼠捆梆于鼠台,分别行捻转补泻手法和电针,针右“足三里”10分钟,实验6天后取空、回肠系膜铺片,醛品红—橙黄G染色,10×40倍光镜观片。结果发现,对小肠系... 健康雄性大鼠46只随机分为捻转泻法、补法、电针、捆绑对照和空白对照5组。大鼠捆梆于鼠台,分别行捻转补泻手法和电针,针右“足三里”10分钟,实验6天后取空、回肠系膜铺片,醛品红—橙黄G染色,10×40倍光镜观片。结果发现,对小肠系膜透明窗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的影响,捻转泻法优于补法,手针总体作用优于电针,对空肠作用优于回肠。捆绑大鼠导致肥大细胞数目减少,捻转泻法可使其回升,电针则使之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系膜 捻转补泻手法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咬肌和咬肌神经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5
17
作者 廖进民 谢华 +1 位作者 刘超濂 吕端远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1年第2期10-12,共3页
本文观测了31侧面部标本的咬肌和咬肌神经,以可摸到的下颌支和下颌角为标志,测得咬肌神经在 A 线、AB 间线、B 线和 BC 间线上至下颌支后缘的距离分别为2.3cm、2.7cm、3.1cm 和3.3cm;入肌点的位置至下颌角的距离为5.1cm。咬肌神经的体... 本文观测了31侧面部标本的咬肌和咬肌神经,以可摸到的下颌支和下颌角为标志,测得咬肌神经在 A 线、AB 间线、B 线和 BC 间线上至下颌支后缘的距离分别为2.3cm、2.7cm、3.1cm 和3.3cm;入肌点的位置至下颌角的距离为5.1cm。咬肌神经的体表定位,为临床采用咬肌瓣转位术矫正口颊区面瘫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肌 三叉神经 面瘫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NPY能神经纤维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洪 邝国璧 郭国庆 广东解剖学通报 CAS 1997年第1期32-34,73,共3页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术后7d、30d、90d三时期肠系膜上动脉神经肽Y能神经纤维的变化.①定性观察:对照组神经肽Y能神经纤维呈网状攀附于血管周围,分布较均匀,并见串珠状膨体;高血压组7d、30d神经纤维分布与...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术后7d、30d、90d三时期肠系膜上动脉神经肽Y能神经纤维的变化.①定性观察:对照组神经肽Y能神经纤维呈网状攀附于血管周围,分布较均匀,并见串珠状膨体;高血压组7d、30d神经纤维分布与对照组相似,90d纤维亦呈网状,但较稀疏.②定量结果:对照组各时期及高血压组7d、30d纤维密度无明显改变,但90d明显降低(P<0.01).结果显示,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90d神经肽Y能神经纤维分布较稀疏,密度降低,其原因可能与血管壁结构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肠系膜上动脉 神经肽Y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对体外培养的新生鼠隔区和中脑神经前体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瑶 阮奕文 +2 位作者 王传恩 李满枝 姚志彬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8年第1期14-16,共3页
本研究使用浓度为30ng/ml的bFGF,在不同的培养时间,观察其对新生大鼠隔区和中脑腹侧的神经前体细胞和神经元的影响,为克隆神经前体细胞探索最佳培养时间.实验分别在培养2天和5天时用MTT法测定细胞的OD值,并观察其形态变化.结果显示,在这... 本研究使用浓度为30ng/ml的bFGF,在不同的培养时间,观察其对新生大鼠隔区和中脑腹侧的神经前体细胞和神经元的影响,为克隆神经前体细胞探索最佳培养时间.实验分别在培养2天和5天时用MTT法测定细胞的OD值,并观察其形态变化.结果显示,在这2个时间点,所测的隔区和中脑的实验组O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的OD值在培养第5天时也明显高于培养2天时间点,但对照组的结果则刚好相反.光镜观察到在培养5天时实验组的细胞集落数及体积不但比对照组的多和大,而且也比培养2天的多和大.本实验提示选用培养5天的集落作神经前体细胞的克隆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 细胞培养 神经前体细胞 隔区 中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脲致“阳虚”大鼠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廖进民 吴铁 +1 位作者 李青南 黄莲芳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4年第1期24-28,共5页
采用3月龄SD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羟基脲组.施行相应处理3个月后,探讨羟基脲对大鼠体重、肌肉及内脏器官、微量元素、T_3及T_4和皮质骨的影响.结果显示羟基脲组的体重减少了12.5%;肌肉萎缩,内脏重量减轻,尤以肝、肺和睾丸(分... 采用3月龄SD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羟基脲组.施行相应处理3个月后,探讨羟基脲对大鼠体重、肌肉及内脏器官、微量元素、T_3及T_4和皮质骨的影响.结果显示羟基脲组的体重减少了12.5%;肌肉萎缩,内脏重量减轻,尤以肝、肺和睾丸(分别减少了12.5、32.8%及48.2%)为甚;微量元素中CU含量增加了22.87%;T_4增加了81.41%;胫骨中段的密质骨变薄,骨髓腔扩大,出现骨吸收大于形成的骨高转化率.本文提示羟基脲可使动物出现虚损表现及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阳虚 羧基脲 骨密质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