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151篇文章
< 1 2 2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辉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78-83,共6页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助于培育长效脱贫、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助于培育长效脱贫、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支持农民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对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固脱贫成果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原文传递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优化延边州营商环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帆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31-34,共4页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提升群众满意度、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据延边州政务服务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当前政务服务建设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延...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提升群众满意度、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据延边州政务服务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当前政务服务建设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延边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 政府治理
原文传递
新时代党员干部重视调查研究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
3
作者 李婷 管桂翠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41-46,共6页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赓续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赓续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用好“瞄准镜”“放大镜”“透视镜”“聚焦镜”等四镜,瞄定问题,深入群众,系统分析,聚焦实效,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干部 调查研究 逻辑理路 实践路径
原文传递
素养、思维、能力:地方复合型党政领导干部培养
4
作者 郭旭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
培养复合型党政领导干部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从素养、思维、能力三个维度,分析复合型党政领导干部培养的重点方向,提出地方复合型党政领导干部要重点培养三个方面基本素养、七种重要思维和九种核心能力,旨在为推... 培养复合型党政领导干部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从素养、思维、能力三个维度,分析复合型党政领导干部培养的重点方向,提出地方复合型党政领导干部要重点培养三个方面基本素养、七种重要思维和九种核心能力,旨在为推动地方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养 思维 能力 复合型党政领导干部
原文传递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探究
5
作者 李玉晶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6期4-7,共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这是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要求。精准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涵义,认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探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这是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要求。精准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涵义,认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探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因地制宜 体制机制
原文传递
正确政绩观的理论溯源及价值遵循
6
作者 张蕾 王晶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6期39-42,共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树立正确政绩观无论对于党员干部个人成长还是对于党的整个事业发展而言都至关重要。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怎样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树立正确政绩观无论对于党员干部个人成长还是对于党的整个事业发展而言都至关重要。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怎样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要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可见,梳理正确政绩观的理论溯源,阐释“树立正确政绩观”的价值遵循,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五对关系”,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绩观 理论溯源 价值遵循
原文传递
以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延边州跨越赶超步伐
7
作者 何祎鸣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66-70,共5页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更是延边州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动全州跨越赶超实现新的更大突破的鲜明主题与重要途径。在全面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延边州经济发展重...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更是延边州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动全州跨越赶超实现新的更大突破的鲜明主题与重要途径。在全面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延边州经济发展重大成就的同时,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分析其跨越赶超面临的主差距短板,并从五个方面就未来如何以高质量发展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延边建设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州 高质量发展 跨越赶超
原文传递
优化政治生态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8
作者 张蕾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政治生态是政治生活状态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风的总体体现。好的政治生态既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必要的政治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政治生态与营商环境的关系,对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出对策建议,旨在说明... 政治生态是政治生活状态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风的总体体现。好的政治生态既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必要的政治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政治生态与营商环境的关系,对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出对策建议,旨在说明我们应牢牢把握良好政治生态就是最好营商环境的理念,通过不断优化政治生态,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生态 营商环境 政治保障
原文传递
以老旧小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
9
作者 王莹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6期58-62,共5页
在老年人聚居较多的老旧小区里,尊重民族习惯,鼓励邻里互助,促进社区居家养老与小区内在自治组织有效衔接,创新服务模式,既是满足各族群众的现实需要,又是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由之路,更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增... 在老年人聚居较多的老旧小区里,尊重民族习惯,鼓励邻里互助,促进社区居家养老与小区内在自治组织有效衔接,创新服务模式,既是满足各族群众的现实需要,又是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由之路,更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增进国家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现实需求,分析存在问题,探索创新对策,为民族地区以居家养老服务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借鉴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 服务创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实现乡村精神共同富裕进程中多元文化力量的自觉与融通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楠 雷家军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
实现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探索和多元力量的通力配合。在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推进过程中,形成了政府从乡村外部输送的“送文化”、农民群众自身创造的“种文化”、乡村知识分子和文化能人持续培育的“孵文化... 实现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探索和多元力量的通力配合。在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推进过程中,形成了政府从乡村外部输送的“送文化”、农民群众自身创造的“种文化”、乡村知识分子和文化能人持续培育的“孵文化”,它们共同作用于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充盈乡村人民的精神生活。只有充分把握“送文化”“种文化”“孵文化”及其关系,才能以更加自觉而融通的多元文化力量,推动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送文化 种文化 孵文化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伟达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农村电子商务是数字化经济时代下的农产物。促进了乡村经济繁荣的同时促进了农村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农村电子商务也在时代浪潮下蓬勃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将农业农村的产品与销售市场更加紧密结合,... 农村电子商务是数字化经济时代下的农产物。促进了乡村经济繁荣的同时促进了农村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农村电子商务也在时代浪潮下蓬勃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将农业农村的产品与销售市场更加紧密结合,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推进了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在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阻碍与困难,需要完善政策部署以推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电子商务 农村电商
原文传递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文旅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钦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25-30,共6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产业新动力,为乡村文旅开辟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想象空间。它凭借科技的飞速发展,增强了乡村旅游的沉浸式体验、加速了绿色旅游模式的发展、丰富了文旅产业的文化底蕴。深入领会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新质生产力作为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产业新动力,为乡村文旅开辟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想象空间。它凭借科技的飞速发展,增强了乡村旅游的沉浸式体验、加速了绿色旅游模式的发展、丰富了文旅产业的文化底蕴。深入领会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坚持以这一理念优化乡村文旅产业结构、创新发展理念和开拓发展思路,保障乡村资源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新质生产力谱写乡村文旅业新篇章勾勒出一条既科技又绿色、既创新又不失本色的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乡村文旅 价值 路径
原文传递
加强基层党建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敦化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忠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84-88,共5页
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镇)村振兴有效衔接,对敦化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基层党建 乡村振兴 困难问题 对策建议
原文传递
走向整体性治理:乡村治理复合碎片化的破解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钱坤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41-46,共6页
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存在着治理理念的碎片化、治理主体的碎片化、治理信息的碎片化和治理过程碎片化的复合困境,这种复合碎片化困境制约着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深刻认识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并探索其破解之道,是新时代我国乡... 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存在着治理理念的碎片化、治理主体的碎片化、治理信息的碎片化和治理过程碎片化的复合困境,这种复合碎片化困境制约着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深刻认识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并探索其破解之道,是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亟需面对的课题。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统合治理理念,坚持公共利益至上的价值导向,整合乡村治理主体,强化多元主体的联动共治,通过技术赋能,强化多元主体的信息共享以及重构治理过程,实现乡村治理过程的系统再造是破解我国乡村治理复合碎片化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复合碎片化 整体性治理
原文传递
新时代勤俭节约精神的四维把握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助旺 钟彬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21-25,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弘扬勤俭节约精神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勤俭节约精神的四大维度。从形成维度来看,勤俭节约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马克思主义的节约理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凝聚结晶;从内核维度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弘扬勤俭节约精神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勤俭节约精神的四大维度。从形成维度来看,勤俭节约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马克思主义的节约理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凝聚结晶;从内核维度看,勤俭节约精神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四大特质;从价值维度看,勤俭节约精神具有利国利民的时代意义;从实践维度看,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必须采取多层次、有成效的对策措施,以实现其持之以恒的精神引领、感召和凝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勤俭节约精神 形成维度 内核维度 价值维度 实践维度
原文传递
新时代乡村文旅发展的创新机制、现实困囿与优化路径探析——以“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为中心的考察
16
作者 程鑫 赵飞飞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69-73,共5页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是破解人才要素参与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问题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该模式打通了乡村振兴的“人才链”,蹚出了乡村旅游的“产业链”,是新时代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是破解人才要素参与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问题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该模式打通了乡村振兴的“人才链”,蹚出了乡村旅游的“产业链”,是新时代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途径。由于该模式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人才管理松懈、资本监管贫乏、利益联结松散、旅游供给不足等诸多现实问题仍对该模式产生诸多掣肘。因此,应在人才管理、资本管理、利益管理、产业管理上持续发力,推动形成人才、资金、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为发展乡村文旅聚力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合伙人” 乡村文旅 创新机制 现实困囿 优化路径
原文传递
延边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
17
作者 刘艳苹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10-14,共5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延边州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吉林省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行了积极部署与规划。
关键词 延边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法治 保障
原文传递
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家风建设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管同宇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61-65,共5页
家风文化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社会风尚与乡土秩序,是凝聚民族认同、赓续家国情怀的精神之基。如今,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命题下,家风文化作为中国精神文明的微观载体,已经成为夯实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新焦点。面对新... 家风文化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社会风尚与乡土秩序,是凝聚民族认同、赓续家国情怀的精神之基。如今,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命题下,家风文化作为中国精神文明的微观载体,已经成为夯实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新焦点。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只有进一步探索乡村振兴与家风建设的融合之道,从载体拓展、组织保障等维度推动家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才能够激活乡村治理的内生秩序,为乡村振兴擘画出丰沃的文化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家风建设 现代化 实践路径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内涵、哲学底蕴与世界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易雨欣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中国正在从文明古国向文化强国进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关联着中国14亿人文化血脉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内涵可以从历史向度、现代化向度、文化向度、世界向度... 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中国正在从文明古国向文化强国进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关联着中国14亿人文化血脉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内涵可以从历史向度、现代化向度、文化向度、世界向度等四个向度来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底蕴体现在,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具有整体性特征、遵循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包括,它有助于推动中国文明观国际话语权构建、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树立新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独特内涵 哲学底蕴 世界意义
原文传递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必然、内涵体系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典典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0-15,共6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党中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问题。从历史必然性出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党中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问题。从历史必然性出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从内涵体系出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生生不息的赓续性文明,是团结奋进的民族性文明,是与时俱进的现代性文明,是协调发展的整体性文明。从路径选择出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突出政治引领,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凸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人民主体;坚定文化自信,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命脉;坚持守正创新,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文明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使命 中华民族 中国式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