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0,8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与消费者关系及优化刍论
1
作者 赵雯 任力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2期123-127,共5页
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正逐渐成为时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品牌通过创新设计、独特的品牌故事和个性化的产品吸引了一批忠实消费者。然而,由于品牌资源有限、市场认知度不足以及竞争激... 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正逐渐成为时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品牌通过创新设计、独特的品牌故事和个性化的产品吸引了一批忠实消费者。然而,由于品牌资源有限、市场认知度不足以及竞争激烈,许多国内设计师品牌在与消费者的关系构建上面临诸多挑战。本论文旨在探讨国内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在当前消费环境中的现状,分析当今当前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与个性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突破品牌发展局限性和拓展品牌可能性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 零售 年轻消费群 消费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脉下高跟鞋的艺术性研究
2
作者 王欣 王颖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高跟鞋是服饰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服装设计一起表达着时尚。历代中国高跟鞋因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变化与发展,在形制、材料、色彩、图案等方面都呈现出各时期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观念的革新,高跟鞋在设... 高跟鞋是服饰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服装设计一起表达着时尚。历代中国高跟鞋因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变化与发展,在形制、材料、色彩、图案等方面都呈现出各时期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观念的革新,高跟鞋在设计理念、设计形式上更加多元。本文试图从艺术的视角,对我国高跟鞋进行理论上的探究。采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梳理了我国高跟鞋设计的嬗变之路,通过案例来阐明高跟鞋的艺术性设计方法,对高跟鞋的人机工学与创意进行了几点思考,希望对高跟鞋的设计创新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脉 高跟鞋 艺术性 现代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服饰文化的守正创新
3
作者 崔岩(图/文) 房娜娜(图/文)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要道,敦煌则是陆上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枢纽。随着佛教传入而兴建的敦煌石窟,虽源于宗教文化,但与西域艺术、世俗生态相融合,并以宗教信仰与佛教故事为载体,描绘着民族文化和世间万象...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要道,敦煌则是陆上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枢纽。随着佛教传入而兴建的敦煌石窟,虽源于宗教文化,但与西域艺术、世俗生态相融合,并以宗教信仰与佛教故事为载体,描绘着民族文化和世间万象,反映着古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情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断探索敦煌服饰文化守正创新的路径方法,是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上丝绸之路 敦煌石窟 服饰文化 佛教传入 亚欧大陆 文化自信 守正创新 佛教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园”中有关中国染织事业的实践——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李湖福
4
作者 蔡淑娟 李湖福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访者语:自一九五二年的高校院系调整,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便置身于整个巨变时代。工艺美术的知识形态与应用研究获得了紧密关系,核心关切其“经世致用”的作品质感与特性,解决问题的实践倾向构成了当时工艺美术的性格特征。生息于那个... 采访者语:自一九五二年的高校院系调整,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便置身于整个巨变时代。工艺美术的知识形态与应用研究获得了紧密关系,核心关切其“经世致用”的作品质感与特性,解决问题的实践倾向构成了当时工艺美术的性格特征。生息于那个年代的学人,在一种并非选择“自觉”的背景下,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投射到服从专业调整的一种理解上。这一点,在李湖福的大量创作、备课文稿中可以得到印证。李湖福默默而又细致地为染织专业做了大量工作,不仅是具体的组织者,还是染织专业的筹划者,基于经验与实践,同时又不断做着各种理论建设,给予了染织专业最早、最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院系调整 采访者 知识形态 南京艺术学院 工艺美术专业 染织专业 经世致用 性格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意象在畲族服饰文化中的建构与融通——以女性头冠为例
5
作者 陈敬玉 刘珊珊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3期35-39,共5页
基于田野调研和史料的整理,研究指出其头冠中的凤凰意象非古已有之。通过梳理畲族女性戴冠历史、分析头冠形制变异之处及其变异历程中地方主体的具体行为。研究认为:畲族先民在传统头冠样式基础上通过拟照形制和采借名称的方式融合了汉... 基于田野调研和史料的整理,研究指出其头冠中的凤凰意象非古已有之。通过梳理畲族女性戴冠历史、分析头冠形制变异之处及其变异历程中地方主体的具体行为。研究认为:畲族先民在传统头冠样式基础上通过拟照形制和采借名称的方式融合了汉制凤冠的特征,从而推动了族群记忆的重构和凤凰冠的定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 凤凰冠 图腾信仰 变异 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理念的柳编展陈装置创新设计
6
作者 朱俐 张史淼 贾东东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3期101-106,共6页
从可持续视角出发,以现阶段社会日益增加的可持续设计需求和展陈行业在制作与开发过程中的污染现状为切入点,详细挖掘可持续柳编展陈装置的创新设计内涵及表现。并结合设计案例分析柳编展陈装置创新设计在造型、材色、功能和数字化等方... 从可持续视角出发,以现阶段社会日益增加的可持续设计需求和展陈行业在制作与开发过程中的污染现状为切入点,详细挖掘可持续柳编展陈装置的创新设计内涵及表现。并结合设计案例分析柳编展陈装置创新设计在造型、材色、功能和数字化等方面的应用形式和多维表现,为柳编展陈装置的创新性设计提供新思路。同时利用展陈设计中展陈装置在空间中的应用形态和表现形式对于展陈空间的意境影响,为柳编展陈装置创新设计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理念 展陈装置 创新设计 柳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视角下传统盘扣元素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郭萌 叶耀振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2期70-75,共6页
盘扣在我国非遗传统技艺中承载着独特历史文化韵味,目前已俨然成为现代传统服饰中不可或缺的符号与标志,并以风格鲜明的特色彰显其丰富独特的文化底蕴与东方魅力。在服装产业化与工业化迈进之时,由于传统非遗手工艺因成本高、耗时久、... 盘扣在我国非遗传统技艺中承载着独特历史文化韵味,目前已俨然成为现代传统服饰中不可或缺的符号与标志,并以风格鲜明的特色彰显其丰富独特的文化底蕴与东方魅力。在服装产业化与工业化迈进之时,由于传统非遗手工艺因成本高、耗时久、工艺复杂等因素,正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严峻挑战。本文通过追溯盘扣起源与发展,并在剖析艺术特色过程中重点聚焦于现代女装中盘扣的三大革新方向:造型创新、位置布局、材质选择。旨在促进非遗盘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同时,为设计师们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服饰设计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 盘扣造型艺术 现代女装 传承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美学的设计新生:2024中国传统美学设计研究综述
8
作者 米华 李洋艺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3期20-26,共7页
中华传统生活美学设计振兴,立足本土立场,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传统智慧中深入挖掘丰厚资源,积极寻找设计与生活美学的结合点,并以设计的视角阐释生活美学的旨趣与价值。与此同时,在围绕生活美学核心概念的中西融合与碰撞中,力求逐步... 中华传统生活美学设计振兴,立足本土立场,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传统智慧中深入挖掘丰厚资源,积极寻找设计与生活美学的结合点,并以设计的视角阐释生活美学的旨趣与价值。与此同时,在围绕生活美学核心概念的中西融合与碰撞中,力求逐步构建中华传统生活美学设计的中国原创性理论。以中华传统生活美学的设计振兴为核心展开的研究,助力了中国设计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也彰显了中国设计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美学 设计振兴 中国设计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繁主义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金美 王群山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极繁主义诞生于17世纪,在20世纪中后期被正式定义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风格,是展现颓废、放肆、挥霍的设计,极繁主义在服装设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深刻影响着大众的时尚审美。文章通过对17、18世纪历史资料以及以服装为... 极繁主义诞生于17世纪,在20世纪中后期被正式定义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风格,是展现颓废、放肆、挥霍的设计,极繁主义在服装设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深刻影响着大众的时尚审美。文章通过对17、18世纪历史资料以及以服装为主的极繁主义在艺术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论证了极繁主义具有丰富的细节装饰、艳丽浪漫的色彩与大胆夸张的造型特点,结合现代女装设计案例分析总结了当代极繁主义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繁主义 繁缛风格 女装设计 高级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人民同行,与历史共叙”——专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诗中教授
10
作者 石晨旭 吴诗中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3期16-19,共4页
吴诗中,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城市建设艺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条件下的展... 吴诗中,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城市建设艺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条件下的展示艺术设计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科技融合创新、建党百年重大题材展示设计研究。所设计的博物馆获得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双年展金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研究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展示艺术设计 陈列展览 陈列艺术 国家社科基金 融合创新 常务副所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初探
11
作者 顾冰菲 陈善晓 +2 位作者 冯荟 孙玥 邹奉元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如何结合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贯彻落实研究生人才培养,是目前高等院校培养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重大需求的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未能与“数智时代”教学理念深入融合,更没有完全展现新时代、新...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如何结合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贯彻落实研究生人才培养,是目前高等院校培养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重大需求的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未能与“数智时代”教学理念深入融合,更没有完全展现新时代、新经济、新时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要求。针对于此,本文提出了服工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三个建设、三大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数智+课程+科研”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具有“数智服工”特色的系统评价体系,完善“学科+导师+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人才培养 新工科 实施路径 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学:作为一种开放的知识组合——专访武汉理工大学教授潘长学
12
作者 张萌秋 潘长学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2期15-17,共3页
采访者语:2024年4月17日至21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现状评估及评价标准研究”课题组前往武汉理工大学进行课题调研。作为中南地区首家拥有设计艺术学博士点、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和... 采访者语:2024年4月17日至21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现状评估及评价标准研究”课题组前往武汉理工大学进行课题调研。作为中南地区首家拥有设计艺术学博士点、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点的院校,其设计艺术学科已成为全国重点学科。为此,课题组专访了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原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为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潘长学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学 采访者 国家社科基金 高等学校 学术体系 教学指导委员会 艺术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永词中服饰抒写的多侧面审视
13
作者 宋伟 黄蓉靖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3期89-94,共6页
从文学与服装学跨学科的角度进行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宋词的代表作家柳永在其词作中的服饰描写秾丽华美、活波明艳、虚实结合、富于动态美,起到了渲染意境、塑造人物的作用,见证了宋代美学与社会繁荣。尤其是柳词在通过服饰描写女性时,... 从文学与服装学跨学科的角度进行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宋词的代表作家柳永在其词作中的服饰描写秾丽华美、活波明艳、虚实结合、富于动态美,起到了渲染意境、塑造人物的作用,见证了宋代美学与社会繁荣。尤其是柳词在通过服饰描写女性时,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的男性视角,脱胎花间词风而更加清新生动,证明了柳词对词体变革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服饰描写 俗艳 宋代美学 宋型文化 男性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符号学的务川仡佬族服饰纹样研究
14
作者 王红梅 夏帆 刘小强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3期46-53,共8页
为挖掘务川仡佬族服饰文化的地域民族特色,基于文化符号学下的五元符号模型,追溯服饰纹样的历史发展,深入分析纹样的题材、构图、布局、色彩、工艺等符号构成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研究表明,务川仡佬族服饰纹样在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 为挖掘务川仡佬族服饰文化的地域民族特色,基于文化符号学下的五元符号模型,追溯服饰纹样的历史发展,深入分析纹样的题材、构图、布局、色彩、工艺等符号构成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研究表明,务川仡佬族服饰纹样在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变革的影响下,形成亲近自然、崇拜神灵、多元融合的文化符号,体现了务川仡佬族人民自主自觉的族群态度和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其纹样同时也是一种多重文化认同建构下的文化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纹样 文化符号学 五元符号模型 务川仡佬族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东虎头帽的符号表征及其精神价值研究
15
作者 郑惠鑫 孙涛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豫东地区历史悠久,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文化,其文化具有历史积淀、多元融合、农耕基础的特点。虎文化在豫东地区可以追溯到古代,豫东虎头帽作为一种豫东地区传统的民俗头饰,其独特的意象性造型、具有冲击力的鲜艳色彩,不仅仅是寓意吉祥... 豫东地区历史悠久,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文化,其文化具有历史积淀、多元融合、农耕基础的特点。虎文化在豫东地区可以追溯到古代,豫东虎头帽作为一种豫东地区传统的民俗头饰,其独特的意象性造型、具有冲击力的鲜艳色彩,不仅仅是寓意吉祥的符号性装饰,更是地区文化与信仰的象征。围绕豫东虎头帽的符号表征分析与其相联系的地区信仰文化,通过文献研究与比较研究的方法,总结出豫东虎头帽的“半立体”造型与“碎片式统一”色彩。再通过对民俗符号以及符号传播的理论分析,对豫东虎头帽在当地的民俗寓意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其精神功能上的情感价值进行探索,从而丰富虎头帽这一设计元素的符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豫东地区 虎头帽 动态化符号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粉丝审美偏好的国风男团“打歌服”设计
16
作者 李颖 梁燕 邵昱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3期132-138,共7页
“打歌服”是指偶像唱跳演出歌曲所穿着的舞台服装。中国风偶像男团是Z世代年轻粉丝群体追捧的代表性偶像符号,粉丝意见是男团“打歌服”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通过文献分析、网络民族志、问卷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当下男团... “打歌服”是指偶像唱跳演出歌曲所穿着的舞台服装。中国风偶像男团是Z世代年轻粉丝群体追捧的代表性偶像符号,粉丝意见是男团“打歌服”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通过文献分析、网络民族志、问卷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当下男团舞台“打歌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机制。并从粉丝审美偏好的视角出发,对男团“打歌服”的整体风格、国风体现、服装细节和延伸意义四个不同维度的20个设计点重要性进行均值排序,总结出国风男团“打歌服”除需满足男女团差异性、系列性、动态性、舞台适配性、风格性之外,还需考虑粉丝所期望的:风格对歌曲内容的契合性、使用特定中式元素对国风风格的体现性、服装细节设计的突出性等因素,并对中国文化有良好的传播性。文章的研究旨在为男团“打歌服”设计提供优先的设计考量因素,为这类具有中国文化传播良好透出性的服装品类提供可借鉴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风男团 打歌服 粉丝审美 舞台服装 设计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加拉国Banarasi纱丽历史及工艺研究
17
作者 Arifur Rahman 李启正 岳芩如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2期114-122,共9页
纱丽是一种围裹式服装,是印度次大陆具有数千年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的服饰代表。其独特之处在于其复杂而精湛的手工提花技艺和独特的围裹式着装方式。Banarasi纱丽使用棉、丝、毛、尼龙、混纺等多种面料,在孟加拉国的服装中沿用至今。文... 纱丽是一种围裹式服装,是印度次大陆具有数千年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的服饰代表。其独特之处在于其复杂而精湛的手工提花技艺和独特的围裹式着装方式。Banarasi纱丽使用棉、丝、毛、尼龙、混纺等多种面料,在孟加拉国的服装中沿用至今。文章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梳理,介绍了Banarasi纱丽的历史渊源、特点分类、原料构成、制作流程等。并对孟加拉国现存Banarasi纱丽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纹样绘制和制版、纱线组合设计、面料织造和修剪加工4个环节。本文还对Banarasi纱丽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包括透明度高、透气性好、重量轻、色彩组合鲜艳、纬纱色彩丰富,表面浮现出大胆的几何、植物和花卉图案等。Banarasi纱丽具有经典时尚的特点,在孟加拉国需求量持续增长,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arasi 纱丽 孟加拉国 围裹式服装 提花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工艺到风格:萨维尔街对绅士时尚的历史塑造
18
作者 张姝茜 胡迅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3期95-100,共6页
本文探讨了萨维尔街在男装定制和绅士时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分析其对全球时尚标准与审美的塑造。研究通过历史分析法,回顾了萨维尔街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的演变过程,重点考察乔治·布鲁默尔和爱德华七世等重要人物对其裁缝技艺... 本文探讨了萨维尔街在男装定制和绅士时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分析其对全球时尚标准与审美的塑造。研究通过历史分析法,回顾了萨维尔街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的演变过程,重点考察乔治·布鲁默尔和爱德华七世等重要人物对其裁缝技艺与设计风格的影响。研究表明,萨维尔街通过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相结合,确立了其在全球男装定制中的领导地位。以期为理解萨维尔街在男装时尚史上的重要性及其持续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维尔街 绅士时尚 裁缝技艺 乔治·布鲁默尔 爱德华七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符号学的舞剧服饰美学研究——以《丝海梦寻》为例
19
作者 杨心洁 谢玻尔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3期71-76,共6页
《丝海梦寻》是一部源自福建的“海丝”题材民族舞剧,其剧情植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舞台表演服饰不仅是视觉美感的重要载体,更是剧情氛围与情感传达的关键因素。聚焦于该剧的舞台服装,从符号学角度切入,探寻其中的符号、象征与叙事... 《丝海梦寻》是一部源自福建的“海丝”题材民族舞剧,其剧情植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舞台表演服饰不仅是视觉美感的重要载体,更是剧情氛围与情感传达的关键因素。聚焦于该剧的舞台服装,从符号学角度切入,探寻其中的符号、象征与叙事的运用,并剖析其中的美学含义,以期为服饰在舞台艺术中的功能与意义提供新的视角,推动海丝文化在舞台艺术领域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增强大众对于海丝符号的认知了解,从而为传承与发展海丝文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海梦寻》 海上丝绸之路 舞剧服饰 文化符号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思维与计算思维融合的服装几何图案设计方法
20
作者 杨雨凡 王伟珍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3期83-88,共6页
建立计算思维融入设计思维的服装几何图案设计方法,理清其中的流程与内在逻辑。通过收集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建立基础数据库,运用风格迁移技术构建两种思维融合的图案二次设计。利用眼动仪检测设计师对二次融合设计结果的客观生理信号,与... 建立计算思维融入设计思维的服装几何图案设计方法,理清其中的流程与内在逻辑。通过收集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建立基础数据库,运用风格迁移技术构建两种思维融合的图案二次设计。利用眼动仪检测设计师对二次融合设计结果的客观生理信号,与主观调查问卷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新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根据二维本体空间分析内在逻辑。证明可以搭建设计思维与计算思维空间相融的二维本体空间,为服装几何图案设计的创意灵感提取提供了更多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思维 计算思维 服装几何图案 生成式设计 风格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