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1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FQ加速器同时加速q/M正负离子的设想 被引量:4
1
作者 于金祥 陈佳洱 +2 位作者 李纬国 任晓堂 方家驯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6年第2期34-36,共3页
提出了用RFQ加速器同时加速同荷质比正负离子的设想。
关键词 RFQ 加速器 同时加速 正负离子 重离子加速器
原文传递
低能碳离子束生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姚新民 刘宏清 +2 位作者 黄兴鼎 张沪生 丘冠英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2年第2期21-23,共3页
本文用离子注入机提供的碳离子束处理小麦种子,观测了种子的ESR 谱、发芽率,探讨了升温和高真空对发芽率的影响,最后对离子束生物学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碳离子束 ESR 种子发芽率 热效应
原文传递
正电子湮没技术在聚合物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波 李世清 +1 位作者 王采林 王少阶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3年第1期34-38,共5页
本文介绍了正电子湮没技术在聚合物材料科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表明:正电子湮没技术在聚合物材料科学的研究中是一种极其有用的实验方法。
关键词 正电子湮灭 高聚物 材料科学 应用
原文传递
宇航器件中的单粒子效应及其加速器地面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侯明东 马峰 刘杰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6年第1期32-35,共4页
描述了宇航半导体器件的单粒子效应的危害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用重离于加速器进行地面模拟研究的概况.
关键词 单粒子效应 加速器 航天电子器件 地面模拟
原文传递
热等离子体内原子物理研究概况与原子分子数据的联合研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永盛 郑绍唐 杜祥琬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5年第4期6-10,共5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两种基本原子模型的用途、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向.这两种模型是:平均原子模型和细致组态计算模型.关于热等离子体内的原子物理过程,本文介绍电子同高电荷离子的碰撞以及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实验情况... 本文着重介绍了两种基本原子模型的用途、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向.这两种模型是:平均原子模型和细致组态计算模型.关于热等离子体内的原子物理过程,本文介绍电子同高电荷离子的碰撞以及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实验情况.此外,还介绍了中国原子分子数据研究联合体(CRAAMD)的工作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模型 原子分子数据 热等离子体
原文传递
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计 被引量:2
6
作者 郭之虞 鲁向阳 +6 位作者 刘克新 汪建军 李坤 李斌 袁敬琳 刘洪涛 陈佳洱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6年第2期23-25,共3页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和技术物理系研制的加速器质谱计于1992年圆满建成并投入使用.在两年多的运行中,性能不断得到改进,并取得了大量的应用成果.简要介绍其性能特点。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 特性 应用 质谱计
原文传递
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和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庄友祥 蔡敦九 赵志祥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6年第1期36-39,共4页
叙述了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标准和类型,编纂了30MeV以下质子强流加速器上可生产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和所需的核数据,并同已生产的堆照医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加速器 反应堆 医用 放射性同位素 生产 应用
原文传递
兰州在线同位素分离器激光离子源的研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之正 罗亦孝 +7 位作者 谈锦封 朱少飞 尚仁成 徐四大 代毅 张书明 李少甫 李彤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3年第2期17-21,共5页
本文阐述了发展在线同位素分离器离子源的重要性,描述了激光离子源的优点、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报告了兰州在线同位素分离器使用的激光离子源研究的设想和进展。
关键词 离子源 同位素分离器 激光共振电离
原文传递
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团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韦伦存 韩建伟 +3 位作者 钟运成 于金祥 赵子强 王浩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6年第2期45-46,共2页
对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进行的团簇产生设备的研制、团簇的产生及其性质的研究进行描述.利用自行研制的一台气体载带溅射原子经液氮冷凝的团簇产生设备,成功地制备了多种金属及其化合物团簇,发现了支撑Cu团簇的“收缩效应”,... 对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进行的团簇产生设备的研制、团簇的产生及其性质的研究进行描述.利用自行研制的一台气体载带溅射原子经液氮冷凝的团簇产生设备,成功地制备了多种金属及其化合物团簇,发现了支撑Cu团簇的“收缩效应”,最大收缩率为4.7%.研究了加速电压对ICBD薄膜的影响.发现加速电压越高,形成的Cu薄膜越光滑.当加速电压达到18kV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ICBD 原子团簇
原文传递
核分析技术与材料科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洪杰 朱德彰 +1 位作者 盛康龙 张桂林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4年第4期21-24,共4页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上海原子核所的核分析手段以及它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它已在表面碰撞反应动力学,离子注入缺陷工程,纳米材料和纳米加工,以及团簇和富勒(Fullerenes)等当今几个前沿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上海原子核所的核分析手段以及它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它已在表面碰撞反应动力学,离子注入缺陷工程,纳米材料和纳米加工,以及团簇和富勒(Fullerenes)等当今几个前沿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材料科学 原子核
原文传递
^(13)C 呼气实验与心脏病检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万木 周才辉 陈大安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1年第4期36-39,共4页
^(13)C 脂肪酸的呼气实验,被认为是检查和预测心脏疾病或心肌不良功能的诊断工具。本文概略地介绍了用呼气实验检查心脏病的原理和方法;用具体的实例说明了此法在临床上的应用;通过数据分析介绍了影响实验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即心脏负荷... ^(13)C 脂肪酸的呼气实验,被认为是检查和预测心脏疾病或心肌不良功能的诊断工具。本文概略地介绍了用呼气实验检查心脏病的原理和方法;用具体的实例说明了此法在临床上的应用;通过数据分析介绍了影响实验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即心脏负荷对呼气实验的影响;为说明呼气实验的发展过程,本文对稳定同位素在医学上的应用作了文献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呼气实验 心脏病 同位素
原文传递
空间辐射效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世清 鄢和平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5年第3期40-42,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近地空间辐射环境及其对飞行器材料、电子器件的影响.还扼要介绍了空间辐照效应的研究动态.
关键词 空间辐射环境 辐照损伤 飞行器材料 电子器件
原文传递
LY-1型核子皮带秤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克江 雷存第 +1 位作者 李辛是 刘兆远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6年第1期47-49,共3页
对目前国内外核子皮带秤的技术现状作了全面的比较.并详细阐述了一种新型核子皮带秤的优点及其技术水平,提出了更接近实际的数据处理方法.
关键词 核子皮带秤 全恒温阵列式 G-M管 探测器
原文传递
用中子方法检查隐藏爆炸物的理论研究工作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少辉 黄正丰 +1 位作者 邓力 黄捷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5年第4期64-69,共6页
本文介绍用中子方法检查隐藏爆炸物的理论研究工作进展,包括对仪器原理的初步分析和相应程序系统和参数文件的建设状况.
关键词 爆炸物探测 中子法 TNA FNA
原文传递
加速器——电子显微镜联机及其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湘军 王仁卉 彭友贵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1年第1期30-34,共5页
由小型加速器产生的载能离子束作用于固体材料,可引起其成分、原子环境、电子组态以及相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材料性能的改变,以获得新的高性能的材料和器件,在现代材料科学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离子注入半导体的研究,推动了微电子学工... 由小型加速器产生的载能离子束作用于固体材料,可引起其成分、原子环境、电子组态以及相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材料性能的改变,以获得新的高性能的材料和器件,在现代材料科学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离子注入半导体的研究,推动了微电子学工业的发展。离子束冶金学的诞生,使亚稳态合金体系的研究以及金属材料的表面加工和强化,日益走向实用。玻璃、陶瓷等绝缘体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的离子注入,又开辟了新的研究和应用天地。离子进入固体,和固体原子碰撞而损失能量,最终停止在固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 电子显微镜 材料科学
原文传递
国产铌材超导腔的研制和实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夔 王莉芳 +6 位作者 张保澄 于进 王彤 吴根法 耿荣礼 宋进虎 陈佳洱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6年第2期26-27,共2页
通过对国产铌腔的研制和探索,掌握了超导腔的设计制造和实验研究的关键技术,进行铌材改进后获得了铌腔后处理的特定工艺.在2.5K温度时,国产铌腔的加速梯度超过10MV/m,品质因素109.
关键词 超导腔 铌材改性 品质因素 超导加速器
原文传递
重离子在束穆斯堡尔谱学 被引量:2
17
作者 夏元复 熊宏齐 侯明东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1年第3期27-31,共5页
八十年代后期在西德UNILAC 和VICKSI 重离子加速器上相继建立了在束穆斯堡尔装置,进行库仑激发反冲注入穆斯堡尔谱学研究。本文评述这一新领域和在应用方面所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果。
关键词 重离子 穆斯堡尔谱学 加速器
原文传递
高功率脉冲离子注入金属表面改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志敏 江兴流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3年第4期47-49,共3页
高功率脉冲离子注入是金属表面改性的一种新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功率脉冲离子束注入金属材料的过程和一些实验结果。
关键词 离子注入 金属 表面改性
原文传递
核动力安全研究动态 被引量:1
19
作者 浦胜娣 黄玉才 +1 位作者 许汉铭 张忠岳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4年第2期57-60,共4页
本文介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核动力安全研究方面的工作概况.着重论述了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所进行的、与秦山核电厂设计、建造和审评、以及广东核电站安全审评密切有关的工作.对在热工水力、核燃料、概率安全评估和严重事故研... 本文介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核动力安全研究方面的工作概况.着重论述了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所进行的、与秦山核电厂设计、建造和审评、以及广东核电站安全审评密切有关的工作.对在热工水力、核燃料、概率安全评估和严重事故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成果,作了简要小结.简单介绍了计划中即将开展的、与秦山核电厂二期600MWe工程设计有关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燃料 核事故 反应堆安全 核动力
原文传递
世界上第一个小麦离体诱变新品种——核组8号 被引量:19
20
作者 高明尉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2年第4期45-46,共2页
小麦核组8号,是通过体细胞组织培养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离体诱变技术育成的新品种,这在世界上尚属首例.该品种是核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产物,具有高产、早熟、抗病、耐湿、优质等优点.采用离体诱变技术,能成倍提高变异频率、加快变异稳... 小麦核组8号,是通过体细胞组织培养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离体诱变技术育成的新品种,这在世界上尚属首例.该品种是核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产物,具有高产、早熟、抗病、耐湿、优质等优点.采用离体诱变技术,能成倍提高变异频率、加快变异稳定、缩短育种年限,缩小选择世代的群体,从而提高育种效率.此技术,在作物育种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诱变育种 辐射育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