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坡面流水力学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国祥 姚文艺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2年第2期7-13,共7页
本文提出了将坡面流水力学作为水力学一门分支学科的根据和意义,并论述了坡面流水力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坡面流的基本概念、坡面流的基本运动方程,以及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展望。
关键词 坡面流 水力学 水流 阻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与结构材料接触面性能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2
作者 朱泓 殷宗泽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4年第4期1-8,共8页
本文从接触面试验仪器与方法、接触面静动力性能、接触面应力位移关系、接触面单元等几方面,对土与结构材料接触面性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进而提出对接触面研究的一些看法,并介绍了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 接触面 结构材料 本构关系 刚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热力学指标的综述与建议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胜兴 周氐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2年第1期34-46,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热力学指标是混凝土结构温度设计中必需的基本资料。而混凝土热力学指标试验比较费时和费钱。因此,如何合理地估算大体积混凝土的热力学指标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本文根据国内外的试验成果,综合评述了用于估算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热力学指标是混凝土结构温度设计中必需的基本资料。而混凝土热力学指标试验比较费时和费钱。因此,如何合理地估算大体积混凝土的热力学指标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本文根据国内外的试验成果,综合评述了用于估算混凝土热力学指标的各种经验公式,并提出了估算大体积混凝土热力学指标的方法,可供设计人员参考。同时,也为修订我国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 混凝土 水化热 力学 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卓家寿 赵宁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3年第2期1-11,共11页
本文介绍了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解法。该法可用于研究边坡失稳、围岩稳定等不连续介质的大位移问题。采用动态松驰法求解,离散元能够模拟出结构的失稳、凿道爆破的动态过程。编制了计算程序并计算了"边坡"失稳定的... 本文介绍了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解法。该法可用于研究边坡失稳、围岩稳定等不连续介质的大位移问题。采用动态松驰法求解,离散元能够模拟出结构的失稳、凿道爆破的动态过程。编制了计算程序并计算了"边坡"失稳定的全过程,计算结果与相应试验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计算方法 边坡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膜结构及其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5
作者 胥传喜 钱若军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3年第2期21-28,共8页
薄膜结构是一类完全不同于传统结构的新型空间结构,它具有造型适应性强、力学性能好、自重轻以及经济、自洁、耐久、透光等优点。本文简要回顾了薄膜结构的发展历史;对大跨薄膜结构的分类、材料、分析设计的技术关键及常用方法等作了综... 薄膜结构是一类完全不同于传统结构的新型空间结构,它具有造型适应性强、力学性能好、自重轻以及经济、自洁、耐久、透光等优点。本文简要回顾了薄膜结构的发展历史;对大跨薄膜结构的分类、材料、分析设计的技术关键及常用方法等作了综述,文末分析了国内薄膜结构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结构 薄膜结构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水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若干问题综述 被引量:9
6
作者 周华兴 王永成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4年第1期56-63,共8页
本文就省水船闸输水系统设计中的省水池平面布置、数目及其省水效果,缩短输水时间措施,输水系统及廊道进(出)口型式,阀门及其开启方式等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和探讨,以供设计参考。
关键词 船闸 输水系统 省水池 阀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排涝泵站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季盛林 张德虎 +2 位作者 周长全 汤建熙 倪明娟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4年第3期40-46,共7页
江苏省地势平坦,泵站为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和使广大农村免遭洪涝之灾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排涝泵站多数建于70年代,泵站设备正发生群体老化,在1991年特大洪水中暴露出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江苏省排涝标准。
关键词 泵站 排涝 流量 设备老化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周志芳 顾长存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4年第1期50-55,共6页
本文概述国内外裂隙水研究的进展情况,重点列举了目前研究裂隙水的模型和研究解决裂隙水运动问题的方法。对裂隙水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裂隙水 溶质运移 计算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枢纽进水塔混凝土的温度控制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傅作新 陈里红 +2 位作者 陈和群 梅明荣 彭宣茂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3年第4期50-57,共8页
本文对小浪底水利枢纽进水塔混凝土温度控制的数值分析工作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用于该项研究的三维、二维有限元模型、程序设计、计算概况、主要成果和结论,提出了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制定温控方案的建议,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进水塔 混凝土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缝浇筑的混凝土拱坝的非线性分析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杜成斌 赵光恒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3年第1期14-21,共8页
本文对拱坝结构非线性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拱坝几种常见的非线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拱坝横向收缩缝及周边缝的张开、挤压、滑移等是拱坝最重要的非线性因素。文中对几种常见的接缝模型进行了阐述,并对拱坝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 本文对拱坝结构非线性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拱坝几种常见的非线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拱坝横向收缩缝及周边缝的张开、挤压、滑移等是拱坝最重要的非线性因素。文中对几种常见的接缝模型进行了阐述,并对拱坝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拱坝非线性分析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非线性分析 接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地下厂房裂隙围岩概化地质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勤 陈志坚 黄大明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3年第3期68-72,共5页
小浪底地下厂房是该枢纽的主要建筑物之一。其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规模较大。因此,考虑在各种不连续结构面影响下,建立正确合理的地质模型,是围岩稳定性分析、计算取得可靠结果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生产、研究课题。笔者在大... 小浪底地下厂房是该枢纽的主要建筑物之一。其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规模较大。因此,考虑在各种不连续结构面影响下,建立正确合理的地质模型,是围岩稳定性分析、计算取得可靠结果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生产、研究课题。笔者在大量野外调查及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小浪底实际地质情况,提出了围岩稳定分析的概化地质模型。经初步运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围岩 裂隙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水流规律试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洪俊 张奇 夏颂佑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4年第3期34-39,共6页
本文对国内外裂隙水流的模型试验现状作了归纳分析,这些典型试验的基本参数、试验装置及主要成果对进一步深入的试验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裂隙水流 岩体 模型试验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的转旋水流消能 被引量:19
13
作者 夏维洪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1年第3期29-40,共12页
本文介绍了苏联最新研制的旋转水流消能设施,河岸式泄洪洞中的竖井或斜井以及水平洞内都可以形成全断面大范围的旋转水流,可以消除超高速水流的一部分能量和有效地减低流速,预防超高速水流的空化空蚀及其它可能对建筑物的有害现象。描... 本文介绍了苏联最新研制的旋转水流消能设施,河岸式泄洪洞中的竖井或斜井以及水平洞内都可以形成全断面大范围的旋转水流,可以消除超高速水流的一部分能量和有效地减低流速,预防超高速水流的空化空蚀及其它可能对建筑物的有害现象。描述了形成旋转水流的装置即旋转水流阀门、切向旋转进水器和螺旋进水器三种形式,并研究了布置方式。介绍了两股旋转水流汇交,汇交方法可分为同轴汇交与异轴汇交两种。文章重点介绍上述各种旋转水流的水力分析,包括各种旋转器几何尺寸的确定,计算旋转水流的过流能力,决定边壁上的流速和压力以及断面上的流速分布,从而估计旋转水流的空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水流 消能 水力学 苏联 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地面水-地下水系统递阶模型与优化算法综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文彬 谈为雄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4年第1期42-49,共8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系统递阶模型的建模思路,提出了大规模地面水-地下水系统分解的几种方法,如按系统的功能分解方式、按行政管理区划的分解方式和重叠分解方式等。阐述了线性大规模系统递阶模型与非线性大系统递阶模型的分解-协调技术和...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系统递阶模型的建模思路,提出了大规模地面水-地下水系统分解的几种方法,如按系统的功能分解方式、按行政管理区划的分解方式和重叠分解方式等。阐述了线性大规模系统递阶模型与非线性大系统递阶模型的分解-协调技术和分解-聚合技术。文末简单讨论子借助专业知识的优化技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水 地下水 递阶结构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有压瞬变流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索丽生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1年第2期9-15,共7页
本文在概括国外有压瞬变流研究的现状后,着重阐述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列举当今人们感兴趣的或尚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供国内探索者选择研究方向时参考;其二是介绍近年来美国密西根大学土木系在瞬变流研究方面的动态,尤其是瞬变流理论在非... 本文在概括国外有压瞬变流研究的现状后,着重阐述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列举当今人们感兴趣的或尚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供国内探索者选择研究方向时参考;其二是介绍近年来美国密西根大学土木系在瞬变流研究方面的动态,尤其是瞬变流理论在非土木工程各领域里的广泛应用,旨在敦促国内同行广开思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流 水锤 有压非恒定流 压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卫志农 鞠平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4年第2期29-34,共6页
经过70多年的发展,目前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所包含的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人们先后提出了按机组效率分配负荷、等耗量徽增率准则、协调方程式、线性规划法、动态规划法、非线性规划法、网络规划法、大系统分解协调等方法。本文对这一领域的... 经过70多年的发展,目前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所包含的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人们先后提出了按机组效率分配负荷、等耗量徽增率准则、协调方程式、线性规划法、动态规划法、非线性规划法、网络规划法、大系统分解协调等方法。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分别介绍经济调度研究的历史,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调度 经济调度 最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水动力学研究中的合交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左东启 俞国青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2年第4期1-23,共23页
对复杂工程问题.将几种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同时进行研究,不少学者称之为合交方法或合交模型(hybrid model)。其中最主要的是将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型求解两者进行实时耦合形成一种新的研究途径,这种研究方法近十余年在工程水动力学中... 对复杂工程问题.将几种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同时进行研究,不少学者称之为合交方法或合交模型(hybrid model)。其中最主要的是将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型求解两者进行实时耦合形成一种新的研究途径,这种研究方法近十余年在工程水动力学中得到应用.并被认为是一新的发展方向。本文根据现有文献及工作经验对合交模型的定义、方法、问题和国内外主要应用实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学 合交模型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宫堰研究成果综述 被引量:18
18
作者 马法三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4年第1期31-41,共11页
本文将国内外对迷宫堰的流态特征、水力特性、影响水力特性的各重要参数、水力设计方法、结构设计及施工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作了系统的归纳和详细的评述,并对其尚未进行专门研究的迷宫堰下游消能、上游淤积影响其泄流能力的界... 本文将国内外对迷宫堰的流态特征、水力特性、影响水力特性的各重要参数、水力设计方法、结构设计及施工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作了系统的归纳和详细的评述,并对其尚未进行专门研究的迷宫堰下游消能、上游淤积影响其泄流能力的界限及在中小河渠上修建圬工迷宫堰等问题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堰 水力特性 泄流能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闸闸下优化冲淤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振兴 陈立德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2年第1期99-101,共3页
对安徽驷马山引水枢纽乌江闸放水冲淤进行试验研究。内容包括:通过调查研究,测定河床土壤和淤泥的起冲流速;通过定床试验,初步拟出能够冲刷河口段的泄水水位及流量组合;根据河口段动床模型试验,验证在此水位流量组合之下能对河口淤积段... 对安徽驷马山引水枢纽乌江闸放水冲淤进行试验研究。内容包括:通过调查研究,测定河床土壤和淤泥的起冲流速;通过定床试验,初步拟出能够冲刷河口段的泄水水位及流量组合;根据河口段动床模型试验,验证在此水位流量组合之下能对河口淤积段冲淤而非淤积段则不被冲刷。同时建立放水冲淤优化数学模型,并对冲淤试验结果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值和试验值较为接近,通过试验拟定的冲淤水位流量组合符合优化原理;1990年3月两次开闸放水冲淤,共冲淤2.9万m^3,节约挖泥费用10万余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淤积 水闸 冲刷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高产水稻控制灌溉技术 被引量:10
20
作者 彭世彰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1年第4期75-77,共3页
1987年以来,课题组将土壤水份,作物生理,气象和农业措施等因素组成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利用"河海大学、济宁市水利局麦仁店灌溉试验站"的田间小区和降雨模拟设施,对水稻需水规律,水肥模式和节水高产机理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 1987年以来,课题组将土壤水份,作物生理,气象和农业措施等因素组成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利用"河海大学、济宁市水利局麦仁店灌溉试验站"的田间小区和降雨模拟设施,对水稻需水规律,水肥模式和节水高产机理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列试验,提出了具有节水、高产、优质、低耗、抗倒伏等优点的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本文简要介绍该项技术的特点,试验结果,推广应用效益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溉 需水量 管理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