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主题学习:认知偏差、应然指向与建构路向 被引量:5
1
作者 唐慧荣 张维忠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2-109,共8页
自《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以来,跨学科主题学习引起了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基于全息教学理念,从学习目标、课堂运行、关系结构三方面分析目前中小学教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存在的认知偏差,明确跨学... 自《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以来,跨学科主题学习引起了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基于全息教学理念,从学习目标、课堂运行、关系结构三方面分析目前中小学教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存在的认知偏差,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应然指向,即学习目标体现“完整儿童”发展特征,学习过程以“主动发现”为主线,学习内容整合对应人类社会结构;提出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建构路向,即建构以“目标—评价”为导向的逆向设计路径、以“问题—发现”为系统的探究过程、“大概念—联结”的多学科知识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全息原理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高校非传统型学术的兴起、挑战及其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爱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7-96,共10页
随着博耶多元学术观的提出和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力评估的兴起,国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把非传统型学术纳入教师评价体系。然而,这种改变并不意味着高校教师会立即改变其工作模式。在推动非传统型学术纳入教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国外高校... 随着博耶多元学术观的提出和大学科研非学术影响力评估的兴起,国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把非传统型学术纳入教师评价体系。然而,这种改变并不意味着高校教师会立即改变其工作模式。在推动非传统型学术纳入教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国外高校遇到了一系列挑战与阻碍,包括学术文化、终身教职与晋升政策、同行评议制度以及教师工作负担等。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应考虑将更多类型的非传统型学术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它不仅有助于学界深化对什么是“科研成果”的理解,而且有助于高校教师破除“唯论文”的束缚,还有助于评价教师的“社会贡献”。但是,对其背后的挑战要有充分而清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统型学术 学术评价体系 多元学术 非学术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路文化与传统中国形象的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邱江宁 邱栋容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由概念的历史梳理可以发现,“丝绸之路”这一名称不是在中国文献中首先使用的,它最早是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中国”一词,既在内涵演变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历程,同时又是在与世界其他民族国家建立国际关系的过程中,... 由概念的历史梳理可以发现,“丝绸之路”这一名称不是在中国文献中首先使用的,它最早是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中国”一词,既在内涵演变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历程,同时又是在与世界其他民族国家建立国际关系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国家名称;“丝绸之路”作为存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贸易路线体系,是联系中国与世界文明的纽带。因此,丝路文化既是传统中国形象建构的重要内容,又是传统中国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中国 中国形象 丝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考古发掘到数字人文:百年西亚印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启示
4
作者 谭晶 刘昌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4-73,共10页
古代西亚的印章分为平印和滚印,平印产生较早,滚印是两河流域特有的印章形式,贯穿于两河文明发展始终,直到公元1世纪被平印所取代。自19世纪近东考古兴起,西亚印学研究已经历了百余年历史,从最初的印章图录出版,到对印章类型、材质、图... 古代西亚的印章分为平印和滚印,平印产生较早,滚印是两河流域特有的印章形式,贯穿于两河文明发展始终,直到公元1世纪被平印所取代。自19世纪近东考古兴起,西亚印学研究已经历了百余年历史,从最初的印章图录出版,到对印章类型、材质、图像和铭文的专题研究,学者们逐渐探索出西亚印章学研究的独特范式。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人文的发展,西亚印学研究迎来了新的变革,数据库建设、文字与图像的数字分析、三维虚拟仿真技术以及跨学科研究方式的运用,极大地更新了印学研究的思路与视野,尤其是我国学者“大印学”概念的提出,在国际人文社会学界发出“中国印学声音”,为世界印学的发展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亚 印学研究 滚印 平印 数字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恢复疲劳”进入高考试题说起
5
作者 柳士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1-87,共7页
高考语文考查“恢复疲劳”使用的合理性,显示了对学生关注社会实际的引导。“恢复疲劳”的使用,既是约定俗成的结果,也可据动宾结构内部的词义关系进行解释。语言的某些发展正是在对一些“成问题”现象的扬弃过程中逐渐实现的。源自古... 高考语文考查“恢复疲劳”使用的合理性,显示了对学生关注社会实际的引导。“恢复疲劳”的使用,既是约定俗成的结果,也可据动宾结构内部的词义关系进行解释。语言的某些发展正是在对一些“成问题”现象的扬弃过程中逐渐实现的。源自古代传承而来的词语,应该重视其起始时的构词理据,不宜用现今的语义关系解释既往的固有构词。不少词语由于语义关系的特殊性,有时内部逻辑条理有欠明晰,需要仔细分析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试题 “恢复疲劳” 语义关系 “救火” 构词理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野与信仰:金华地区的星神崇拜与景观建筑
6
作者 邱靖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3-41,共9页
金华古称婺州,乃因其地上应婺女星的天文分野说而得名。通过考察地方志资料可知,这一星土对应关系催生出婺女星君的民间信仰,当地民众立祠供奉,历代兴修营建,南宋赐额宝婺观,明清多称星君楼,成为金华极具代表性的地理景观,从而使这种源... 金华古称婺州,乃因其地上应婺女星的天文分野说而得名。通过考察地方志资料可知,这一星土对应关系催生出婺女星君的民间信仰,当地民众立祠供奉,历代兴修营建,南宋赐额宝婺观,明清多称星君楼,成为金华极具代表性的地理景观,从而使这种源自分野的星神崇拜在民众的精神生活中得以长存。而且有趣的是,金华本地的另一代表性文化景观八咏楼在南宋逐渐与宝婺观合为一体,明清时期八咏文脉依附于星君楼而存续,以致一楼双名,世人莫辨。通过此研究案例,可以了解唐宋以降分野学说在民间社会的传播和流变,以及对人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 分野 婺女星君 星君楼 八咏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教育的伦理价值内涵
7
作者 吴洪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8-108,共11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理念共同体或意义共同体,它基于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是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实现世界共赢共享的系统性方案。教育作为人类的共同事业,通过培养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人,承担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理念共同体或意义共同体,它基于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是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实现世界共赢共享的系统性方案。教育作为人类的共同事业,通过培养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人,承担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职责与使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视域,分析揭示教育的伦理价值内涵,可以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的理论阐释力。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教育的伦理价值内涵可以通过平等性、他者性与自主性三方面进行具体阐释。教育的平等性内涵通过阐释教育平等、智力平等与智性解放之间的关系,重申“凡智力皆平等”的主张。教育的他者性内涵具体体现为他者伦理、好客伦理,借此可探讨构建相异之人社群的可能性。教育的自主性内涵意在揭示教育的独立自主发展和教育的主体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伦理价值 平等性 他者性 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科举试论程式化之演进与成因——兼谈科举文体的程式迁移与定型
8
作者 林岩 覃若涵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9-69,共11页
宋代科举试论程式化进程始于北宋熙丰年间,而非传统看法中的南宋初年。这一转变与王安石科举改革引经义入科场密切相关。试论程式中的官题与论腰两部分直接源于经义程式,试论的程式化实乃经义程式迁移的结果。而这种迁移最早发生于北宋... 宋代科举试论程式化进程始于北宋熙丰年间,而非传统看法中的南宋初年。这一转变与王安石科举改革引经义入科场密切相关。试论程式中的官题与论腰两部分直接源于经义程式,试论的程式化实乃经义程式迁移的结果。而这种迁移最早发生于北宋后期的太学,之后随时文刊本的传播而普及。试论程式虽始终未被官方制度化,但因便于考生仿效且为考官阅卷提供了便利,故在应举人数增加、试论篇幅渐长的南宋同时受到考生和考官的青睐,最终成为双方心照不宣的试论写作与评判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论 程式化 经义 科举文体 程式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二八事变与“集体安全”在东亚的破产
9
作者 王勇 赵余跃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4-97,共14页
一·二八事变的爆发是日本对华盛顿体系的又一次挑衅。事件发生后,英美两国政府内部就如何判定该事件的责任方展开激烈讨论。为了制止战争,英美两国延续了划定“中立区”的方案。该方案遭日本拒绝后,两国分别派出蓝普森和詹森赴沪调... 一·二八事变的爆发是日本对华盛顿体系的又一次挑衅。事件发生后,英美两国政府内部就如何判定该事件的责任方展开激烈讨论。为了制止战争,英美两国延续了划定“中立区”的方案。该方案遭日本拒绝后,两国分别派出蓝普森和詹森赴沪调停,但收效甚微。美国受制于经济危机和孤立主义势力的影响,欲拉拢英国,共同援引《九国公约》遏制日本。英国囿于自身实力,只希望在国联的职能范围内行事,因此拒绝了美方的提议,“集体安全”最终破产。英美先后三次调停此次事件的外交互动过程不仅体现出各国在华利益的复杂性,也充分暴露出“集体安全”和“大国一致”原则缺乏执行条件和机制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八事变 集体安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中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日常生活——论儿童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域
10
作者 郑素华 杜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1-31,共11页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儿童文化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当前似乎到达某种瓶颈状态。儿童文化研究在核心范畴、命题、话语构建上未有新的突破,这与儿童文化研究逻辑起点的模糊不无相关。儿童的日常生活是儿童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之于儿...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儿童文化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当前似乎到达某种瓶颈状态。儿童文化研究在核心范畴、命题、话语构建上未有新的突破,这与儿童文化研究逻辑起点的模糊不无相关。儿童的日常生活是儿童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之于儿童文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儿童的日常生活催生、形塑并构成了儿童文化。儿童文化是普遍的、普通的、平常的,是在儿童日常生活中被赋予意义并发展的。因此,儿童的日常生活就是儿童文化研究的田野,以此为基点而形成了当代儿童文化研究的基本问题视域:儿童的日常生活空间、儿童的日常生活形式、儿童的日常社会关系及儿童的日常生活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化 日常生活 逻辑起点 问题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译小说”的现代阅读及其意义——以民初教育部褒奖小说为例
11
作者 付建舟 汤吉红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4-93,共10页
清末民初,“林译小说”影响很大,其中十几种为民初教育部所褒奖,以利于通俗教育。这十几种褒奖小说为国民所普遍阅读,其中首推《黑奴吁天录》,其“阅读”焦点在于借黑奴悲黄种人,体现出浓厚的启蒙色彩。对三种伦理小说的阅读,反映了读... 清末民初,“林译小说”影响很大,其中十几种为民初教育部所褒奖,以利于通俗教育。这十几种褒奖小说为国民所普遍阅读,其中首推《黑奴吁天录》,其“阅读”焦点在于借黑奴悲黄种人,体现出浓厚的启蒙色彩。对三种伦理小说的阅读,反映了读者对传统伦理的重视,尤其是通过西方小说发现中西在人伦上的相通之处,从而更加坚定了维护“伦理”的信念。对四种社会小说的阅读,体现了读者关注下层人民的悲悯情怀,更肯定了西方社会小说与我国古文在叙事技法上惊人的相似之处。对其他几种小说的阅读,各有侧重。对这些褒奖小说的阅读反映了读者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此外,考证与品评、批评这两种广义的“阅读”方式则大力促进了近代翻译小说批评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译小说 阅读 民初教育部 褒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对尼日利亚基础教育援助的举措、成效与经验分析——以女童教育三期项目为例
12
作者 於荣 彭思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8-38,共11页
教育援助是英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为实现英国政府的利益诉求并解决女童教育一期和二期项目的遗留问题,英国政府启动了女童教育三期项目,通过增加尼日利亚女童入学机会、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校治理能力等方面的努力,在促... 教育援助是英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为实现英国政府的利益诉求并解决女童教育一期和二期项目的遗留问题,英国政府启动了女童教育三期项目,通过增加尼日利亚女童入学机会、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校治理能力等方面的努力,在促进性别平等、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以及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上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实践中,女童教育三期项目生成了以下可供参考借鉴的援助经验:一是与多边援助机构合作以借鉴女童教育援助经验;二是立足于受援国实际以提高援助有效性;三是与其他教育援助项目合作以保障援助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尼日利亚 基础教育援助 女童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畲族文书集成·文成卷》释文斠补
13
作者 殷晓杰 倪荣强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5-63,共9页
《浙江畲族文书集成·文成卷》整理了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的900余件畲族文书,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然文书中异体俗字众多,导致释文存在误释、未释、缺释等问题,影响了文本的整理质量和科学利用。本文撷取七例... 《浙江畲族文书集成·文成卷》整理了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的900余件畲族文书,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然文书中异体俗字众多,导致释文存在误释、未释、缺释等问题,影响了文本的整理质量和科学利用。本文撷取七例文字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校,求其确诂,以扫除语言文字障碍,恢复文书原貌,为学界提供精准的研究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畲族文书集成·文成卷》 俗字 考释 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榜挂帅”制度下的地方政策议程设置——基于“倡议联盟”变量的多源流分析
14
作者 张凤合 沈彦超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5-106,共12页
“揭榜挂帅”制度是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中央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瓶颈。将“倡议联盟”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多源流框架”,旨在构建一种适合于我国“揭榜挂帅”... “揭榜挂帅”制度是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中央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瓶颈。将“倡议联盟”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多源流框架”,旨在构建一种适合于我国“揭榜挂帅”制度下的地方政策议程设置的分析模型。研究发现:(1)网络媒体技术及其发展会缩短地方政策议程设置的时间跨度;(2)倡议联盟的信念结构、策略和资源会受三条源流的影响而出现相应变化;(3)跨联盟的政策取向学习会因三条源流的“汇聚”“耦合”而出现层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揭榜挂帅” 政策议程设置 多源流框架 倡议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游诗涉《易》意象及其形象塑造功能
15
作者 杨秀礼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5-83,共9页
陆游诗歌善用《周易》关联意象,叠加组合以抒怀达志,如通过“床头《周易》”保持心性平和,通过“病观《周易》”疗疾养生,借《易》占筮砥砺人生等。《周易》由此成为陆游坎坷人生尤其是晚年的“精神伴侣”,在追求道德完善、心性调和等... 陆游诗歌善用《周易》关联意象,叠加组合以抒怀达志,如通过“床头《周易》”保持心性平和,通过“病观《周易》”疗疾养生,借《易》占筮砥砺人生等。《周易》由此成为陆游坎坷人生尤其是晚年的“精神伴侣”,在追求道德完善、心性调和等内圣化并形成闲适放达人格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成为“放翁”形象塑造的主要动因与内核,是古典经籍厚植人文情怀、涵养恢廓人格功能的具体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放翁 《周易》 意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信仰与地域社会:浙中地区白沙大帝信仰解读
16
作者 金晓刚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3-71,共9页
地方祠神信仰,是解读地域民俗和社会变迁的重要窗口。浙江中部白沙溪流域关于“白沙大帝”卢文台退隐辅苍、修筑三十六堰的事迹,虽出于后人的建构,却是浙中地区早期地理环境和农业开发史的反映。在卢文台从人到神的塑造过程中,地方家族... 地方祠神信仰,是解读地域民俗和社会变迁的重要窗口。浙江中部白沙溪流域关于“白沙大帝”卢文台退隐辅苍、修筑三十六堰的事迹,虽出于后人的建构,却是浙中地区早期地理环境和农业开发史的反映。在卢文台从人到神的塑造过程中,地方家族、寺僧、官员、士人均起到重要作用。他们共同表达了对卢文台造福百姓事迹的崇敬及风调雨顺的冀望,但又有各自的考虑和诉求。对白沙溪三十六堰这类复合型水利工程祠神信仰的考察,有助于揭示水利人格神信仰内部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溪三十六堰 卢文台 民间信仰 复合型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窗与镜:中国儿童文学图文叙事创始期的现代视觉表征
17
作者 朱自强 董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22-35,共14页
现代以来,中国的视觉化进程使得儿童逐渐摆脱被看的客体地位,成为观看的主体。中国儿童文学为中国儿童的主体性观看提供了风格多样的图像文本,现代性和儿童的反身性是其中的两个主题,由儿童文学图文叙事的现代视觉表征方式传达出来。中... 现代以来,中国的视觉化进程使得儿童逐渐摆脱被看的客体地位,成为观看的主体。中国儿童文学为中国儿童的主体性观看提供了风格多样的图像文本,现代性和儿童的反身性是其中的两个主题,由儿童文学图文叙事的现代视觉表征方式传达出来。中国近现代儿童文学的图文叙事既是儿童借以了解现代世界之窗,也是儿童观察自我之镜。作为现代世界之窗,图文叙事包含了对现代性一切“可见”与“不可见”的图像转译,扩充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现实容量;作为儿童观察自我之镜,图文叙事深入儿童的主观精神层面,并深刻参与了现代中国童年文化的建构。这些都为作为视觉主体的中国儿童提供了新的观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图文叙事 现代视觉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一师校友会与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18
作者 项建英 郑晗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随着民初兼具学校组织与社会关系网络两重身份的校友会兴起,“学校—校友会—校友”构成紧密联系,“学校—校友—社会”的互动有了新的观察视角。浙一师校友会便是典例,该校友会一以贯之地在人格教育中迎合新潮流、关注校友群体与社会,... 随着民初兼具学校组织与社会关系网络两重身份的校友会兴起,“学校—校友会—校友”构成紧密联系,“学校—校友—社会”的互动有了新的观察视角。浙一师校友会便是典例,该校友会一以贯之地在人格教育中迎合新潮流、关注校友群体与社会,体现了浙一师“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浙一师校友会人格培养与关系联结等方面作用下,由校友同仁构成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逐渐形成,并在教育革新、文艺创作、社会革命等领域呈现出多种思想样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友会 浙一师 新型知识分子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东南地区的文艺民族形式讨论
19
作者 杜吉刚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0-70,共11页
抗战时期,闽浙赣粤四省毗连的东南地区,是一块相对独立的抗战区域。发生在这一区域的文艺民族形式讨论,规模足以与以延安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和以重庆、桂林为中心的西南地区的讨论鼎足而三。东南地区的文艺民族形式讨论,没有形成讨论的焦... 抗战时期,闽浙赣粤四省毗连的东南地区,是一块相对独立的抗战区域。发生在这一区域的文艺民族形式讨论,规模足以与以延安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和以重庆、桂林为中心的西南地区的讨论鼎足而三。东南地区的文艺民族形式讨论,没有形成讨论的焦点,但形成了几个较为固定的论域,且取得了一些较为相近的意见,在“孤悬东南”“区自为战”的情况下,还形成了自己的区域性特征,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东南地区 文艺民族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物随感 有益得者——保育学视域下两宋婴戏图研究
20
作者 赵瑶丹 胡庚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4-94,共11页
两宋时期是我国婴戏图创作鼎盛时期,数量之众、质量之高为其他朝代所未有。从创作时间上看,两宋时期婴戏图多出于徽宗政和以后。宋代皇室的子嗣生育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徽宗恰恰是两宋皇帝中子嗣最多的一位帝王。婴戏图可能不仅仅... 两宋时期是我国婴戏图创作鼎盛时期,数量之众、质量之高为其他朝代所未有。从创作时间上看,两宋时期婴戏图多出于徽宗政和以后。宋代皇室的子嗣生育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徽宗恰恰是两宋皇帝中子嗣最多的一位帝王。婴戏图可能不仅仅是官府针对宋代民间“不举子”现象进行宣传教化的图像,在很大程度上还像徽宗筑艮岳、兴医学一样是为了祈祷宋室后妃多产子嗣并健康成长,进行祈福、胎教和传播保育知识的图像。婴戏图的创作和传播对宋代社会保障儿童健康和人口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戏图 生育 宋代皇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