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跨学科主题学习:认知偏差、应然指向与建构路向 |
唐慧荣
张维忠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5
|
|
2
|
国外高校非传统型学术的兴起、挑战及其启示 |
刘爱生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2
|
|
3
|
丝路文化与传统中国形象的建构 |
邱江宁
邱栋容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1
|
|
4
|
从考古发掘到数字人文:百年西亚印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启示 |
谭晶
刘昌玉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5
|
从“恢复疲劳”进入高考试题说起 |
柳士镇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6
|
分野与信仰:金华地区的星神崇拜与景观建筑 |
邱靖嘉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7
|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教育的伦理价值内涵 |
吴洪涛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8
|
宋代科举试论程式化之演进与成因——兼谈科举文体的程式迁移与定型 |
林岩
覃若涵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9
|
一·二八事变与“集体安全”在东亚的破产 |
王勇
赵余跃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0
|
面向日常生活——论儿童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域 |
郑素华
杜文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1
|
“林译小说”的现代阅读及其意义——以民初教育部褒奖小说为例 |
付建舟
汤吉红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2
|
英国对尼日利亚基础教育援助的举措、成效与经验分析——以女童教育三期项目为例 |
於荣
彭思雨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3
|
《浙江畲族文书集成·文成卷》释文斠补 |
殷晓杰
倪荣强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4
|
“揭榜挂帅”制度下的地方政策议程设置——基于“倡议联盟”变量的多源流分析 |
张凤合
沈彦超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5
|
陆游诗涉《易》意象及其形象塑造功能 |
杨秀礼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6
|
水利、信仰与地域社会:浙中地区白沙大帝信仰解读 |
金晓刚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7
|
窗与镜:中国儿童文学图文叙事创始期的现代视觉表征 |
朱自强
董明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8
|
浙一师校友会与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
项建英
郑晗吟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9
|
抗战时期东南地区的文艺民族形式讨论 |
杜吉刚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0
|
因物随感 有益得者——保育学视域下两宋婴戏图研究 |
赵瑶丹
胡庚申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