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8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性加速度显式积分格式的海岸两相介质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1
作者 陈学良 张波 李铁飞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2期125-133,共9页
为了建立覆水海岸两相介质地震反应分析的全显式有限元法,以饱和两相介质土力学模型为基础,对近场波动问题的时域显式数值算法进行研究。首先,采用伽辽金加权余量法对一维压缩波波动的动力方程实现空间离散;然后,分别应用中心差分和Newm... 为了建立覆水海岸两相介质地震反应分析的全显式有限元法,以饱和两相介质土力学模型为基础,对近场波动问题的时域显式数值算法进行研究。首先,采用伽辽金加权余量法对一维压缩波波动的动力方程实现空间离散;然后,分别应用中心差分和Newmark线性加速度法求解位移和速度,而加速度是由速度积分法求得,进而得到该动力方程自起步的时域逐步积分公式;最后,引入透射人工边界,得到饱和两相介质近场波动问题求解的全显式时域有限元法。基于时域递推公式的积分逼近算子矩阵,研究了该算法的稳定性条件。将该算法的数值解与相应的解析解进行比较,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覆水海岸两相介质场地土层的地震反应分析中,研究了海水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小、效率高、精度高的优势,可为结构动力方程和波动方程的求解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两相介质 土力学模型 显式有限元 透射人工边界 线性加速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媒介-建筑本体的关联与视知觉差异
2
作者 周术 纪汝昕 陈中高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透视媒介与建筑本体的联系在历史中一直是动态的。当透视媒介逐渐成为建筑本体的替代品时,媒介感知与建筑感知的差异是都市空间“真实感知日渐退场”的症结所在。因此,在梳理透视媒介与建筑本体的关联的基础上,比较分析“设计过程”中... 透视媒介与建筑本体的联系在历史中一直是动态的。当透视媒介逐渐成为建筑本体的替代品时,媒介感知与建筑感知的差异是都市空间“真实感知日渐退场”的症结所在。因此,在梳理透视媒介与建筑本体的关联的基础上,比较分析“设计过程”中媒介感知和“使用过程”中建筑感知的视知觉差异,是探讨二者协调同步与有效对接的重要基础,对于提高媒介影响下的城市生活质量,重新建构似乎久违的场所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视媒介 建筑本体 关联 视知觉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济麦379的抗旱机理初探
3
作者 徐向敏 杨在东 +6 位作者 崔德周 黄琛 樊庆琦 隋新霞 陈世华 楚秀生 李永波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2期202-207,共6页
为探究小麦新品种济麦379的抗旱机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田间试验,通过对济麦379和受体对照济麦06037进行干旱处理,分析其抗旱表型以及细胞自噬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济麦379苗期持绿期比济麦06037长约3 d,而且其根长、芽长分... 为探究小麦新品种济麦379的抗旱机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田间试验,通过对济麦379和受体对照济麦06037进行干旱处理,分析其抗旱表型以及细胞自噬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济麦379苗期持绿期比济麦06037长约3 d,而且其根长、芽长分别比济麦06037增加1.70 cm和2.16 cm;旱地试验结果显示:济麦379的小区产量显著高于济麦06037;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干旱胁迫的济麦379根部细胞中出现大量的自噬结构,而在济麦06037根部细胞中则较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下济麦379中自噬相关蛋白ATG8、ATG8-PE的表达量更多。由此表明,济麦379的抗旱性与自噬能力强于济麦06037。推测细胞自噬参与了济麦379的抗旱调控过程,与济麦379的抗旱性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自噬参与小麦抗旱调控机理,以及从济麦379中挖掘优异抗旱基因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 自噬 ATG8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鼠尾草酸自微乳载药系统
4
作者 张丽芬 李凌娜 +5 位作者 李蓉 周小魏 何杰 李刚 王振华 马成俊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2期208-216,共9页
旨在建立鼠尾草酸自微乳载药系统(CA-SMEDDS)以扩大鼠尾草酸(CA)的临床应用。通过饱和溶解度和伪三元相图初步确定自微乳配方,再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一步优化自微乳处方,并对该自微乳的初步稳定性、体外释放、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进... 旨在建立鼠尾草酸自微乳载药系统(CA-SMEDDS)以扩大鼠尾草酸(CA)的临床应用。通过饱和溶解度和伪三元相图初步确定自微乳配方,再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一步优化自微乳处方,并对该自微乳的初步稳定性、体外释放、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进行评价。CA-SMEDDS最佳处方各辅料的质量分数为:油相(油酸乙酯)23.16%、乳化剂(EL-35)54.44%、助乳化剂(PEG400)22.40%。初步稳定性实验表明,CA-SMEDDS在4℃和25℃避光放置条件下稳定性较好;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在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的无酶释放介质中,其释放速率均显著高于CA原药;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与CA组相比,CA-SMEDDS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了0.86倍。CA-SMEDDS的制备工艺稳定,显著改善了CA的溶出速度,提高了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酸 自微乳给药系统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体外释放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植物磺肽激素基因(TaPSK)家族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5
作者 唐凯月 赵晓彤 +3 位作者 陈磊 张立培 宋建成 赵吉强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37-46,共10页
为探究TaPSK基因家族成员在根系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进行鉴定分析,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TaPSK基因在小麦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以及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位置、基因结构、顺式作用元件等。结果表明:12个TaPSK中有11个属于TaPS... 为探究TaPSK基因家族成员在根系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进行鉴定分析,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TaPSK基因在小麦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以及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位置、基因结构、顺式作用元件等。结果表明:12个TaPSK中有11个属于TaPSK基因家族,TaPSK4属于PSK基因超家族,12个基因分布在A、B、D 3个基因亚族的9条染色体上;RNA-seq数据分析表明,11个TaPSK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TaPSK3、TaPSK9~11基因在根系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均较高;从转录组数据中选取在根系中表达的10个TaPSK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发现上述4个基因的确在苗期根中有着较高表达水平;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TaPSK基因家族成员具有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应对胁迫响应及激素调控方面的响应元件。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深入研究TaPSK基因根系发育相关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发育 植物磺肽激素 TaPSK基因家族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穗披碱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及其对高脂血症斑马鱼脂质代谢的影响
6
作者 童莹莹 初明 +3 位作者 党军 黄海辉 马成俊 李刚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64-73,共10页
旨在从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中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斑马鱼脂质代谢的影响。采用中高压液相色谱结合二维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 旨在从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中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斑马鱼脂质代谢的影响。采用中高压液相色谱结合二维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斑马鱼幼鱼高脂血症模型,化合物持续喂养5 d后,检测各组斑马鱼幼鱼的存活率、体重、体长、BMI的变化;油红O染色、HE染色分别观察脂质积累情况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生化试剂盒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实时荧光定量PCR(qRT PCR)检测脂质代谢相关mRNA的表达变化。从垂穗披碱草中分离得到2个黄酮类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夏佛塔苷和异夏佛塔苷。夏佛塔苷和异夏佛塔苷能明显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斑马鱼肝脏脂质积累和肝脏组织细胞排列松散及空泡化现象;与模型组相比,两种化合物均能降低TG、TC、LDL-c并提升HDL-c水平,异夏佛塔苷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脂肪酸合成基因SREBF1和FASN的表达、提高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ROR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压液相色谱 夏佛塔苷 异夏佛塔苷 斑马鱼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芝罘湾贝、参单养和贝-参-鱼复合养殖对环境的影响比较
7
作者 聂艺 卢钰博 +4 位作者 王旭明 刘晓玲 许修明 程敬伟 崔龙波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为探究适宜的生态养殖模式,在烟台芝罘湾设置贝、参单养和贝-参-鱼复合养殖区,每月取样检测,周期为一年,比较了3类养殖区水质、浮游植物、细菌以及养殖动物生长和存活情况的变化。研究发现:贝-参-鱼复合养殖海域有机物含量、细菌数量以... 为探究适宜的生态养殖模式,在烟台芝罘湾设置贝、参单养和贝-参-鱼复合养殖区,每月取样检测,周期为一年,比较了3类养殖区水质、浮游植物、细菌以及养殖动物生长和存活情况的变化。研究发现:贝-参-鱼复合养殖海域有机物含量、细菌数量以及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明显低于单养区;复合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稳定,物种分布均匀,种类更加丰富。复合养殖区牡蛎和刺参存活率比单养区分别提高了5.2%和5.1%,产量分别增加了10.7%和8.1%。结果表明贝-参-鱼复合生态养殖模式可以实现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的充分利用,加速水体物质循环,维持养殖系统稳定并降低自身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参-鱼复合养殖 水质 生态养殖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溶质转运蛋白家族MdSLC25A44-like基因特征和表达分析
8
作者 申亚楠 张雪珂 +4 位作者 孙晓慧 秦鑫蓉 赵玲玲 宋来庆 刘学卿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为研究苹果溶质转运蛋白家族基因MdSLC25A44-like的序列和表达模式,利用荧光定量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该基因序列特征及在不同类型苹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结果显示,MdSLC25A44-like蛋白序列与白梨PbSLC25A44-like同源性最高;通过构... 为研究苹果溶质转运蛋白家族基因MdSLC25A44-like的序列和表达模式,利用荧光定量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该基因序列特征及在不同类型苹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结果显示,MdSLC25A44-like蛋白序列与白梨PbSLC25A44-like同源性最高;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得出,MdSLC25A44-like与白梨、秋子梨×西洋梨亲缘关系最近;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示MdSLC25A44-like蛋白是一个α螺旋转运蛋白、稳定性蛋白并具有疏水性,定位于线粒体;花青苷测定结果表示,苹果红色果皮和红色果肉中的花青苷含量明显高于绿色果皮和白色果肉;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在苹果红色果皮和红色果肉中MdSLC25A44-like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绿色果皮和白色果肉。MdSLC25A44-like基因可能参与了花青苷积累过程,基因的表达与花青苷积累量呈正相关关系,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苹果果实花青苷积累与转运以及提高果实果色品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MdSLC25A44-like基因 序列特征 表达分析 花青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及桩土应力比的颗粒流模拟
9
作者 朱宏栋 张江江 +2 位作者 程琴辉 徐芳超 陈旭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81-91,共11页
为了探明悬浮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及桩土应力比特性,利用离散元软件PFC2D建立二维单桩复合地基颗粒流模型,从细观层面上模拟不同悬浮度和水泥掺入比的复合地基变形和承载特性,分析复合地基沉降、桩土应力比、颗粒黏结破坏、接... 为了探明悬浮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及桩土应力比特性,利用离散元软件PFC2D建立二维单桩复合地基颗粒流模型,从细观层面上模拟不同悬浮度和水泥掺入比的复合地基变形和承载特性,分析复合地基沉降、桩土应力比、颗粒黏结破坏、接触力链和能量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桩悬浮度的增加,复合地基沉降减小,悬浮度68%和76%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表现出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悬浮度84%、92%和100%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桩水泥掺入比的增加,复合地基沉降减小,水泥掺入比10%、15%、20%、25%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均表现出先增大到峰值然后减小的趋势,且峰值增大的幅度逐渐减小;端承型比其余四种悬浮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更容易发生破坏,在桩端和桩身上部产生大量黏结断裂形成的宏观裂纹,宏观裂纹在应变能的驱动下进一步扩展,扩展过程中摩擦能超越应变能逐渐占主导地位,破坏处部分力链断裂消失或颜色变浅,部分力链相比于桩其他区域更粗,颗粒间出现了接触力集中现象,最终导致复合地基因桩身强度破坏丧失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型水泥土搅拌桩 地基沉降 桩土应力比 颗粒流 悬浮度 水泥掺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隐藻PC645的化学稳定化及交联产物特性
10
作者 任靖文 李晓彤 +2 位作者 王宇涵 赵明日 陈敏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2期194-201,共8页
采用小分子交联剂甲醛实现了对蓝隐藻藻蓝蛋白PC645的化学稳定化和化学交联。发现交联反应不影响复合物的荧光性能,但首先影响交联产物中与PCBβ82色基相关的645 nm吸收峰,其次是580和625 nm特征峰。以多管藻藻红蛋白六聚体和蓝隐藻PC64... 采用小分子交联剂甲醛实现了对蓝隐藻藻蓝蛋白PC645的化学稳定化和化学交联。发现交联反应不影响复合物的荧光性能,但首先影响交联产物中与PCBβ82色基相关的645 nm吸收峰,其次是580和625 nm特征峰。以多管藻藻红蛋白六聚体和蓝隐藻PC645异二聚体为分子质量指标,经分子筛层析体系初步确定稳定化后的交联产物分子质量约120 ku,是由两个异二聚体形成的交联产物。特性研究显示,交联产物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或0.05 mol/L PBS低盐浓度下不完全解离,且对高浓度尿素、SDS、巯基乙醇等具有较高的耐受性。3个月保存期内的交联物依然维持基本光谱特性,半衰期超过3个月。实验结果为今后开发化学稳定化的新型隐藻藻胆蛋白荧光探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隐藻 PC645 甲醛 化学稳定化 交联产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微生物膜对刺参幼体附着变态的影响
11
作者 张立杰 赵业 +4 位作者 王浩娜 夏雨 张燕英 孙浩 许修明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2期177-185,共9页
为探究自然微生物膜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日龄自然微生物膜的干重、附着细菌密度、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及其与幼虫附着选择率和变态率的相关性。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不同日龄微... 为探究自然微生物膜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日龄自然微生物膜的干重、附着细菌密度、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及其与幼虫附着选择率和变态率的相关性。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不同日龄微生物膜的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且随日龄的增长,细菌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显示,幼虫附着选择率与微生物膜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细菌密度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变态率与物种丰富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综上所述,自然海水微生物膜的日龄、细菌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对刺参幼体的附着变态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可为进一步阐明刺参幼体附着变态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助力高质量苗种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微生物膜 幼体 附着 变态 16S rRN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中南部太平洋褶柔鱼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12
作者 杜成硕 董秀强 +2 位作者 任晓强 唐永政 娄方瑞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2期186-193,共8页
为研究黄海中南部太平洋褶柔鱼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基于2021—2023年间7—8月鱿鱼资源调查数据,运用重心迁移轨迹模型、标准差椭圆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该海域太平洋褶柔鱼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7—8月黄海中南部太... 为研究黄海中南部太平洋褶柔鱼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基于2021—2023年间7—8月鱿鱼资源调查数据,运用重心迁移轨迹模型、标准差椭圆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该海域太平洋褶柔鱼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7—8月黄海中南部太平洋褶柔鱼资源时空分布表现为较广的聚集性;2021年主要聚集在调查海域中部偏东方,2022年和2023年主要聚集在调查海域的中部偏西方,空间分布重心先向西南方向进行了移动,后又向东北方向进行了移动。2021年和2022年的资源分布的标准差椭圆分布方向及分布范围都不相同,2022年和2023年的资源分布的标准差椭圆分布方向和分布位置基本相同,但2023年的分布范围大一些,说明2023年的资源分布较2022年的离散。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表明,3年间7—8月太平洋褶柔鱼资源分布存在正相关性,都表现为聚集分布;聚类和异常值分析以及空间热点分析均表明太平洋褶柔鱼资源有较大的聚集性,2021年高值和热点聚集在调查海域的中部偏东方,2022年和2023年高值和热点聚集在调查海域的中部偏西方,与太平洋褶柔鱼的资源分布及重心轨迹相符。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明晰7—8月黄海中南部的太平洋褶柔鱼资源的分布特征,为往后太平洋褶柔鱼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褶柔鱼 时空分布 空间自相关 热点分析 黄海中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止推轴承非线性特性分析与优化
13
作者 耿祥 应华 +3 位作者 王升科 王凤云 谢元豪 赵林亭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为解决现有装配在某型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上的气体动压止推轴承承载力与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以现有的波箔式气动止推轴承为基础,自主设计搭建气体动压止推轴承测试试验台,通过实验测试与数值分析,结合ANSYS与MATLAB工具对不同波箔结构的... 为解决现有装配在某型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上的气体动压止推轴承承载力与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以现有的波箔式气动止推轴承为基础,自主设计搭建气体动压止推轴承测试试验台,通过实验测试与数值分析,结合ANSYS与MATLAB工具对不同波箔结构的止推轴承整体刚度阻尼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轴承整体刚度随着加载力的增加,会发生持续变化,呈现出极强的非线性;波箔厚度对波箔刚度有较大的影响,随波箔厚度增加,波箔刚度增大;不同材料弹性模量不同,对波箔刚度也有较大影响;影响波箔刚度特性的主要是波高与单位波长,波与波之间的过渡方式对波箔刚度影响不大。通过ANSYS建立的仿真模型与通过MATLAB拟合获得的刚度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轴承性能,可以为后续的轴承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推轴承 波箔式气体动压轴承 非线性特性 ANSYS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非线性梯度项的p-拉普拉斯方程严格凸的整体径向大解的存在性
14
作者 黄丽霞 马云杰 张志军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考虑含非线性梯度项的加权p-拉普拉斯方程Δ_(p)u=b(|x|)f(u)|u|^(q),x∈ℝ^(N),且f满足Keller-Osserman型条件。给出权函数b的一个新的一般性假设,并建立了问题存在单调递增的严格凸正整体径向大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关键词 P-拉普拉斯方程 Keller-Osserman型条件 严格凸正整体径向大解 存在性 充分必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大洋及不同温度带海洋微生物组成结构和差异分析
15
作者 寻卓然 倪妍 +7 位作者 孙晓玥 腾新栋 刘秀梅 曲江勇 王丽君 邢志凯 郑立 王绪敏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2期165-176,共12页
为了探究大洋不同温度带间海洋微生物的结构组成及差异,采用宏基因组分析技术对四个大洋的海水样品进行菌群结构研究。微生物Alpha多样性的比较分析显示,太平洋(PO)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不同组样本间存... 为了探究大洋不同温度带间海洋微生物的结构组成及差异,采用宏基因组分析技术对四个大洋的海水样品进行菌群结构研究。微生物Alpha多样性的比较分析显示,太平洋(PO)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不同组样本间存在差异。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显示,在门水平上,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蓝细菌(Cyanobacteria)、子囊菌门(Ascomycota)、Uroviricota分别在古菌、细菌、真菌、病毒中占有绝对优势。细菌菌门的物种组成多样性高于真菌、古菌及病毒。远洋杆菌属(Pelagibacter),原绿球藻属(Prochlorococcus),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是四个大洋中的主要细菌属,且在不同的大洋及不同的温度带都有明显的优势菌属。差异分析显示四个大洋中共有21个属存在显著差异,三个温度带间共有32个属存在显著差异。基因功能方面,能量生产与转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功能为四个大洋中最丰富的两个类别。铁复合外膜受体蛋白功能可能在海洋微生物的耐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印度洋(IO)和北冰洋(ArO)为四个大洋中毒力因子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两个大洋。研究发现世界四大洋及不同温度带间微生物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且海洋微生物中细菌丰度所占比例最高,本研究的结果可为后续对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其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四大洋 宏基因组 海洋微生物 微生物多样性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奈哌齐纳米混悬复合凝胶剂的制备及评价
16
作者 崔楠 王琳琳 +1 位作者 杨芸 王爱萍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2期224-232,共9页
为了实现多奈哌齐(DPZ)的长效缓释,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多奈哌齐纳米混悬剂(DPZ-NS),并将其与不同高分子材料/泊洛沙姆复合温敏凝胶混合以获得多奈哌齐纳米混悬复合凝胶剂(DPZ-NS-gel-PM)。以胶凝温度、黏度、体外释放和体外降解等为评... 为了实现多奈哌齐(DPZ)的长效缓释,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多奈哌齐纳米混悬剂(DPZ-NS),并将其与不同高分子材料/泊洛沙姆复合温敏凝胶混合以获得多奈哌齐纳米混悬复合凝胶剂(DPZ-NS-gel-PM)。以胶凝温度、黏度、体外释放和体外降解等为评价指标,对高分子材料种类(季铵化壳聚糖、海藻酸钠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及用量进行筛选,并对优化后的制剂进行体内外评价。结果显示,含0.5%HPMC的DPZ-NS-gel-HPMC缓释效果最佳,这可能是由于HPMC与凝胶基质产生较强的氢键作用,其胶凝温度为(32.2±0.2)℃,黏度为(163.2±1.3)mPa·s,药物释放和凝胶降解之间呈线性关系,在大鼠体内可缓释药物20 d,且具有良好的组织安全性。该制剂具有较好的长效缓释特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 纳米混悬剂 凝胶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Burnside定理的推广的一个注记
17
作者 单梦娇 史江涛 徐凡杰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14-16,共3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非循环p-子群的正规性质对有限群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群的构造,给出了仅有一个非循环极大子群的非循环p-群的完全分类,改正了相关定理中的证明,并应用已有的一个结果,改进了相关定理。
关键词 Burnside定理 非循环p-子群 循环极大子群 P-幂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生鳗草对高温胁迫的分子响应
18
作者 文云 童泽录 +4 位作者 钟鸣宇 雍玉顺 周悦 马瑞雪 张全胜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从生理、转录两个层面考察了高温胁迫条件下丛生鳗草损伤和防御机制,以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升温对海草的影响。结果表明,丛生鳗草在15~30℃的急速升温过程中,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未见明显变化,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_(... 从生理、转录两个层面考察了高温胁迫条件下丛生鳗草损伤和防御机制,以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升温对海草的影响。结果表明,丛生鳗草在15~30℃的急速升温过程中,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未见明显变化,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维持相对稳定。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光合作用对热胁迫最敏感,表现在PSII、ATP合酶等基因显著下调;起抗氧化作用的甜菜碱和抗氧化酶POD优先发挥保护功能;非酶抗氧化剂类黄酮基因以及起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作用的热休克蛋白Hsp20、Hsp70、Hsp90在亚高温情况下表达;糖酵解途径随温度升高显著表达,作为一种防御机制表达为机体提供能量,从而减缓热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生鳗草 高温胁迫 叶绿素荧光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氏背尖贝(Nipponacmea schrenckii)响应镉胁迫的机制
19
作者 薛浩 王成红 +5 位作者 王丽君 刘秀梅 邢志凯 王爽 王绪敏 曲江勇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17-29,共13页
使用转录组分析方法,模拟4个含镉海洋环境(0、0.01、1.0、10.0 mg/L),从基因表达水平探究史氏背尖贝(Nipponacmea schrenckii)响应镉胁迫的行为模式,比较不同镉浓度之间的基因表达量变化,筛选对镉离子浓度变化敏感的差异基因。结果表明... 使用转录组分析方法,模拟4个含镉海洋环境(0、0.01、1.0、10.0 mg/L),从基因表达水平探究史氏背尖贝(Nipponacmea schrenckii)响应镉胁迫的行为模式,比较不同镉浓度之间的基因表达量变化,筛选对镉离子浓度变化敏感的差异基因。结果表明:转录组数据共组装出261922个unigene,其中32.30%的unigene被注释到7个常用数据库中;基于NR注释发现史氏背尖贝与霸王莲花青螺(Lottia gigantea)在基因表达方面具有较高同源性;挖掘出2021个响应镉胁迫的差异基因,其中随着镉浓度的增加有238个基因表达水平持续上调。CTSL、GST、GSTO 1基因对镉浓度变化相对敏感,可以作为指示海洋镉污染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氏背尖贝 RNA-SEQ 海洋污染 镉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传导边界的两层空腔介质反散射问题
20
作者 吴宗娟 曲风龙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2期134-142,共9页
研究时谐声波在带有传导边界的两层空腔介质中传播的反散射问题。基于近场测量数据,利用因式分解方法反演传导边界空腔内部界面的形状和位置,并实施数值算例,验证数值反演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分解方法 反散射问题 声学散射 近场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