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317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米深井分区破裂围岩变形特征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段昌瑞 郑群 +2 位作者 薛俊华 余国锋 罗勇 煤矿支护 2024年第2期6-9,共4页
千米深井大断面巷道的围岩稳定控制、大变形破坏特征及其支护对策是深部开采巷道支护过程中面临的棘手问题。准南矿区丁集矿-910m西二11-2采区南轨道大巷通过现场实测发现分区破裂现象,并以此为工程背景。基于深部巷道围岩破裂机理与支... 千米深井大断面巷道的围岩稳定控制、大变形破坏特征及其支护对策是深部开采巷道支护过程中面临的棘手问题。准南矿区丁集矿-910m西二11-2采区南轨道大巷通过现场实测发现分区破裂现象,并以此为工程背景。基于深部巷道围岩破裂机理与支护技术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了真三维的深部分区破裂岩体的变形特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后,巷道周边径向方向均受拉,形成环状裂隙体,这种裂隙带和完整带交替出现,这种现象产生原因是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其轴线平行。巷道底板破坏范围>两帮>拱形顶板,两帮裂隙数>底板>拱形顶板,由于未对底板进行实测,除此外上述现象与实测结果基本符合。研究结果对深部开采矿区的巷道围岩破裂变形和支护优化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环状裂隙 分区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力学与岩层控制关键理论及工程应用
2
作者 文志杰 宋振骐 +2 位作者 蒋宇静 蒋金泉 石永奎 煤矿支护 2024年第3期2-19,共18页
研究岩体采动力学响应和岩层控制技术对促进煤炭安全高效开采,保障能源稳定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煤炭资源科学开采的理论基础。矿山岩体灾害(围岩变形、冲击地压等)频发,其形成一演化一发生全过程与采动力演化分布、岩层运动、开采... 研究岩体采动力学响应和岩层控制技术对促进煤炭安全高效开采,保障能源稳定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煤炭资源科学开采的理论基础。矿山岩体灾害(围岩变形、冲击地压等)频发,其形成一演化一发生全过程与采动力演化分布、岩层运动、开采扰动和能量演化密切相关。基于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提出并阐述了采场岩层控制进展与控制准则,建立了定量分析的力学模型和设计方法,发展了针对性的岩体灾害控制技术,并创新研制了配套试验研究装备。采动力学与岩层控制理论将岩层控制分为采场岩层控制和巷道围岩控制;提出控制或利用采动岩层运动改变致灾条件,给出“给定变形”和“限定变形”准则;调控“3S”因素准则(围岩应力环境、围岩结构属性、围岩支护结构)改变围岩自稳能力。以岩体灾害控制为目标,提出了以“应力主控”为核心的释能主控技术;建立了岩体灾害控制大小原理和弱面判据(安全系数K、冲击危险性系数U);分别从采场岩层控制、地质软岩控制、工程软岩巷道控制及冲击地压控制四个方向进行了工程案例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工程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力学、岩层控制、岩体灾害、“3S” 因素、弱面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硬顶板覆岩冲击矿震影响的远近场效应研究
3
作者 高明仕 徐东 +2 位作者 贺永亮 张治高 俞鑫 煤矿支护 2024年第1期2-11,共10页
要针对厚硬顶板覆岩破断释放冲击能量影响采场安全性等问题,基于材料力学及冲击动力学,建立了冲击震源层破断力学模型,研究了覆岩冲击震源层初次破断和周期破断产生的冲击能量大小以及冲击震动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耗散机理,分析了厚硬... 要针对厚硬顶板覆岩破断释放冲击能量影响采场安全性等问题,基于材料力学及冲击动力学,建立了冲击震源层破断力学模型,研究了覆岩冲击震源层初次破断和周期破断产生的冲击能量大小以及冲击震动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耗散机理,分析了厚硬顶板覆岩冲击震源层位能级对下伏采掘空间冲击矿震影响的远近场效应。研究发现:冲击震源层破裂释放能量与采高、冲击震源层破裂尺度、冲击震源层初次破断步距以及周期破断步距呈正比,与冲击震源层的层位高度成反比。冲击震动波能量随传播距离增大呈幂指数降低,且不同岩性对冲击能量的耗散能力不同。动载冲击波的作用时间分为冲击压缩区、动荡反射区及能量衰减区,下伏采掘空间围岩质点震动速度随冲击震源层位距离增大呈指数型衰减,随冲击震动能量的增大呈指数型增大,采掘空间上方厚硬顶板,均存在一临界冲击能量和临界冲击距离,近场的小能量不一定发生弱冲击,远场的大能量也不一定发生强冲击,冲击灾害程度主要取决于能量与距离的比值。采用能距比8来近似描述这种影响效应,通过典型冲击事件统计分析发现:当能距比$E(0~10^(2))无冲击,SE(10^(2)~10^(3))弱冲击,E(10^(3)~10^(4))中等冲击,E(10^(4)及以上)强冲击。厚硬顶板覆岩层位对矿井冲击矿震影响具有显著的远近场效应,分别会带来采面、采区、矿井、矿区不同区域不同程度的冲击地压显现甚至矿震等灾害,厚硬顶板覆岩层位的存在也为冲击矿震防治提供了靶点部位,可采取地面一井下高低位立体协同对向压裂破岩释能从源头防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强弱强结构 内强支护 外卸防冲 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顺山支架补强支护的扩安一体化工艺研究
4
作者 赵玉明 刘守福 +4 位作者 周光 赵国琪 张培 陈璐 孙可 煤矿支护 2024年第4期41-42,16,共3页
本文立足于综采工作面传统安装准备时间周期长、顶板管理难度大这一生产实际,着眼于工作面安装、拆除频繁,制约矿井生产能力发挥,影响生产接替这一局面,结合扩安一体化施工工艺,探索顺山支架补强支护的新工艺、新技术。扩安一体化这一... 本文立足于综采工作面传统安装准备时间周期长、顶板管理难度大这一生产实际,着眼于工作面安装、拆除频繁,制约矿井生产能力发挥,影响生产接替这一局面,结合扩安一体化施工工艺,探索顺山支架补强支护的新工艺、新技术。扩安一体化这一创新成果在综采安装上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快速性,经济可行,能够有效的保障综采工作面快速高效安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山支架 扩安一体化 切眼刷大 顶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层软岩综放面切顶卸压技术研究
5
作者 王吉凯 薄海涛 +1 位作者 李刚 郭魁 煤矿支护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针对小康矿软岩厚层综放面收尾期间矿压显现剧烈,工作面和两顺超前压力大、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通过分析层软岩综放面矿压显现特点,合理确定切顶卸压布置方式及爆破孔参数等。经切顶卸压试验,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卸压效果,减小了周期... 针对小康矿软岩厚层综放面收尾期间矿压显现剧烈,工作面和两顺超前压力大、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通过分析层软岩综放面矿压显现特点,合理确定切顶卸压布置方式及爆破孔参数等。经切顶卸压试验,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卸压效果,减小了周期来压及超前压力对生产的影响。为今后切顶卸压技术在厚层软岩综放面的应用,积累重要的技术参数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层软岩 综放面 切顶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一矿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定研究
6
作者 王德勇 王海亮 韩卫栋 煤矿支护 2024年第4期25-28,共4页
要掌握工程区域的地应力条件,是矿井合理生产布局的基本前提。为进一步揭示伊犁一矿的地应力规律,采用水力压裂法对研究区域进行了地应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整体属于低应力值区,其应力分布规律为垂直应力(S_(v))大于最大水平... 要掌握工程区域的地应力条件,是矿井合理生产布局的基本前提。为进一步揭示伊犁一矿的地应力规律,采用水力压裂法对研究区域进行了地应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整体属于低应力值区,其应力分布规律为垂直应力(S_(v))大于最大水平主应力(S_(H)),最大水平主应力大于最小水平主应力(S_(h))。应力场以自重应力场为主,垂直应力占优势。3个测点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均以北北西(NNW)为优势方向,且角度波动在20°以内,一致性较好。研究结果为该矿井深部煤层开采过程中巷道开挖支护以及围岩长期稳定性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一矿 水压致裂 地应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水堡煤矿泥化顶板迎采巷道分段加固技术
7
作者 曹宏亮 薛远航 +4 位作者 罗瑞 张科 王旭锋 申成杨 李泽鹏 煤矿支护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为了解决甜水堡煤矿1309回风巷迎采掘进过程中应力复杂、泥化顶板支护困难等问题,采用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巷道掘进过程中“采-掘”应力场演化特征,确定了工作面动压影响范围为60~-150m,根据采掘阶段巷道应力环境的变化情... 为了解决甜水堡煤矿1309回风巷迎采掘进过程中应力复杂、泥化顶板支护困难等问题,采用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巷道掘进过程中“采-掘”应力场演化特征,确定了工作面动压影响范围为60~-150m,根据采掘阶段巷道应力环境的变化情况将巷道分为巷道已掘段、实体煤掘进阶段、采掘动力影响阶段、压力稳定段4个不同的动压影响阶段。依据1309回风巷支护方案,提出了采用高应力锚索为主的分段动态加固技术。现场实践证明,采用该技术后巷道围岩变形得到良好的控制,保障了巷道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掘应力 围岩控制 巷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御压区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的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李玫斯 煤矿支护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为掌握高瓦斯近距离煤层群煤柱下25301工作面增压区采场和巷道矿压显现规律,保证采场和巷道围岩稳定性,并为下个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做好准备,需研究4#煤层煤柱下底板煤岩体应力分布规律、下煤层回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与25301区段煤柱留... 为掌握高瓦斯近距离煤层群煤柱下25301工作面增压区采场和巷道矿压显现规律,保证采场和巷道围岩稳定性,并为下个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做好准备,需研究4#煤层煤柱下底板煤岩体应力分布规律、下煤层回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与25301区段煤柱留设宽度和煤柱下25301工作面增压区采场与回采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矿压显现规律,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压区 工作面 巷道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难图破局,科技赋新质,促进煤矿支护理论和技术跃上新台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支护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工作报告
9
作者 唐秀银 煤矿支护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2024年,煤矿支护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根据煤炭行业发展形势和煤矿支护技术发展趋势,面向现场,科技赋能,攻坚克难,突破瓶颈,努力培植煤矿支...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2024年,煤矿支护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根据煤炭行业发展形势和煤矿支护技术发展趋势,面向现场,科技赋能,攻坚克难,突破瓶颈,努力培植煤矿支护技术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取得了预期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发展形势 上新台阶 突破瓶颈 理论和技术 三中全会精神 攻坚克难 技术发展趋势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支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文志杰 教授简介
10
煤矿支护 2024年第3期1-1,共1页
文志杰,男,山东青岛人,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11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获... 文志杰,男,山东青岛人,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11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芬兰阿尔托大学、山东大学博士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支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采矿岩石力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动力学专委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破碎专委会委员;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中国高校矿业石油与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中国煤炭青年科技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多项荣誉奖项;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近2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973”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主持企业横向科研课题3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18项,标准11项,出版专著5部、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研究团队获山东省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科技人才 发明专利 部级科技进步奖 山东青岛 学士学位 博士学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安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支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孙海良 正高级工程师简介
11
煤矿支护 2024年第2期1-1,共1页
孙海良,男,1965年出生,河南省焦作市人,正高级工程师,原平煤集团开拓处处长,首批国家煤矿智能化专家,荣获国家“煤矿智能化卓越专家”称号。第四届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矿山建设与支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支护专业委员会... 孙海良,男,1965年出生,河南省焦作市人,正高级工程师,原平煤集团开拓处处长,首批国家煤矿智能化专家,荣获国家“煤矿智能化卓越专家”称号。第四届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矿山建设与支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支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出版著作1部,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主要从事矿山压力分布规律和科学避压、巷道围岩加固与支护以及不同作业条件下的快速掘进体系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建设 河南省焦作市 作业条件 科技论文 孙海 国家发明专利 煤炭工业技术 快速掘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工厂的五条主线及与煤炭设计企业的融合探讨
12
作者 王靖 煤矿支护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本文探讨了设计企业从自身优势出发,为生产企业智能化建设赋能的途径。从生产智能控制、生产协同管理、设备智能运维、主动安全防御、经营决策分析五条主线分别讨论设计企业如何能够助力生产企业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操作智能化、... 本文探讨了设计企业从自身优势出发,为生产企业智能化建设赋能的途径。从生产智能控制、生产协同管理、设备智能运维、主动安全防御、经营决策分析五条主线分别讨论设计企业如何能够助力生产企业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操作智能化、生产管理协同化、生产装备可靠化、生产安全一体化、生产决策最优化、经营管理闭环化的智能工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工厂 生产控制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主动安全 经营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支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高明仕教授简介
13
煤矿支护 2024年第1期1-1,共1页
高明仕,博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新疆大学地矿学院院长,现中国矿业大学冲击岩爆巷道支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支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天山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煤矿安全... 高明仕,博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新疆大学地矿学院院长,现中国矿业大学冲击岩爆巷道支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支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天山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煤矿安全生产专家,全国煤矿支护先进个人,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局第一批煤矿智能化专家。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会评提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生产专家 新疆大学 教授简介 青蓝工程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纪汗煤矿双翼强采动下巷道采掘支护方式设计
14
作者 尹志勇 余从 +2 位作者 黄伟伟 李家宜 高代宇 煤矿支护 2024年第4期38-40,共3页
针对小纪汗煤矿双翼强采动下巷道的实际情况,在两翼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由于双翼采动的应力叠加效应,会造成大巷围岩应力环境恶劣,大巷附近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应力增大,矿压显现剧烈等问题,导致大巷整体变形破坏严重,遇到巷道围岩变形严重... 针对小纪汗煤矿双翼强采动下巷道的实际情况,在两翼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由于双翼采动的应力叠加效应,会造成大巷围岩应力环境恶劣,大巷附近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应力增大,矿压显现剧烈等问题,导致大巷整体变形破坏严重,遇到巷道围岩变形严重、维护困难等问题,影响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出“锚+索+网+钢”联合支护和钢棚支护方式,对双翼强采动下巷道采掘进行支护,能够有效控制顺槽巷道围岩破坏,顺槽巷道围岩变形整体可控,支护参数合理,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采动 围岩变形 矿压显现 联合支护 应力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大倾角沿空留巷顶板破坏规律及修复技术研究
15
作者 袁文生 王亚周 煤矿支护 2024年第3期31-35,共5页
针对深部大倾角煤层沿空留巷及围岩控制技术难题,研究分析了深部大倾角厚硬顶板条件下沿空留巷顶板运移机理以及优化了爆破切顶与巷旁密集支柱与高强恒阻锚索复合支护方式相结合的围岩结构控制技术,通过钻孔窥探及注水等方法确定顶板离... 针对深部大倾角煤层沿空留巷及围岩控制技术难题,研究分析了深部大倾角厚硬顶板条件下沿空留巷顶板运移机理以及优化了爆破切顶与巷旁密集支柱与高强恒阻锚索复合支护方式相结合的围岩结构控制技术,通过钻孔窥探及注水等方法确定顶板离层、断裂情况并现场实测沿空留巷顶板“给定变形”下沉量及巷旁支护后沿空留巷顶板向采空区侧倾斜旋转角度,结合现场工作面推采情况,研究分析得出顶板旋转下沉机理及相关数据,设计了沿空留巷巷道修复方案,形成快速综合智能化作业线,实现1907S回风巷高效修复及1907S工作面安全快速推采,现场应用效果明显。现场实测得出:沿空留巷顶板“给定变形”下沉量为采高的20%~40%,向采空区倾斜角度为4~18°,巷道顶板以上4.5m范围内离层发育最为严重,最高离层发生在垂直顶板以上7.3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大倾角煤层 沿空留巷 破坏规律 留巷修复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帷幕注浆改造技术在断层破碎带的应用
16
作者 王磊 煤矿支护 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
要本文详细讨论了幕固技术在煤矿断裂带改造中的应用和效果。通过全面分析注浆工程设计、施工情况及其工程质量,得出帷幕注浆技术具有显著的堵水加固效果的结论。研究基于流体二灰承压水与固体破碎岩体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确保了惟幕体的... 要本文详细讨论了幕固技术在煤矿断裂带改造中的应用和效果。通过全面分析注浆工程设计、施工情况及其工程质量,得出帷幕注浆技术具有显著的堵水加固效果的结论。研究基于流体二灰承压水与固体破碎岩体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确保了惟幕体的稳定性,有效防止了其破坏。帷幕注浆技术的核心目标是截断水流,防止突水事件的发生。通过注浆充填、闭合导水裂隙及岩溶等方式,该惟幕墙有效切断了掘进空间与强含水层或强含水体的水力联系,从而实现了隔水与抗压的双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帷幕注浆 松动圈范围 断层破碎带 安全隔水层厚度 承压水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无立柱端头支护技术研究
17
作者 仇小祥 刘旦龙 +2 位作者 刘宏 张志军 杨朋飞 煤矿支护 2024年第2期16-19,共4页
根据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端头围岩赋存特征,对实体煤巷道端头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悬吊理论确定了锚索(梁)端头支护形式的支护参数。采取顶板离层和围岩变形监测、支护材料支护状态统计分析等手段检验了实施效果。实践表明:切顶爆破创... 根据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端头围岩赋存特征,对实体煤巷道端头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悬吊理论确定了锚索(梁)端头支护形式的支护参数。采取顶板离层和围岩变形监测、支护材料支护状态统计分析等手段检验了实施效果。实践表明:切顶爆破创建了端头围岩的低应力环境,锚索(梁)加固提高了端头支护系统的强度,单体支柱或端头支架可完全被取消,端头支护无人化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煤巷道 切顶卸压 沿空留巷 锚索加固 端头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锚杆(索)支护规范化施工培训系统研发
18
作者 彭杨皓 石建祥 +1 位作者 朱南京 高洋 煤矿支护 2024年第4期43-49,共7页
为解决井下一线作业人员在锚杆(索)支护作业过程中施工工艺不规范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引发顶板事故的难题,以不连沟煤矿井下现场情况为研究基础,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锚杆(索)支护施工工艺完整过程分解成不同的场景进行虚拟现场实景研发,建... 为解决井下一线作业人员在锚杆(索)支护作业过程中施工工艺不规范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引发顶板事故的难题,以不连沟煤矿井下现场情况为研究基础,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锚杆(索)支护施工工艺完整过程分解成不同的场景进行虚拟现场实景研发,建立虚拟场景中的操作规范,以此进行模拟教学与实际操作,演示正确处置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培训,最终形成适用于整个煤矿系统的、一套完善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锚杆(索)支护规范化施工培训系统,为作业人员的规范化作业提供切实有效的虚拟培训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锚杆支护 规范化 施工培训 系统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软大倾角特厚煤层留小煤柱巷道支护研究
19
作者 张文龙 梁子晨 龙思晨 煤矿支护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针对三软大倾角特厚煤层条件下煤柱宽度大造成的支护困难、资源浪费等问题,开展汾源煤业5-1042留小煤柱巷道支护研究。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煤岩力学参数,验证了5-104工作面三软特征。针对提出的支护方案,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不... 针对三软大倾角特厚煤层条件下煤柱宽度大造成的支护困难、资源浪费等问题,开展汾源煤业5-1042留小煤柱巷道支护研究。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煤岩力学参数,验证了5-104工作面三软特征。针对提出的支护方案,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不同煤柱宽度、锚索间排距下的巷道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塑性区分布,发现将煤柱宽度从40m缩小到20m巷道变形量小,稳定性提高。最后支护方案进行现场试验。现场结果表明:留小煤柱巷道现场支护效果良好,顶板变形量小,围岩稳定性好,为类似特厚煤层留小煤柱巷道支护提供了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特厚煤层 小煤柱 回采巷道 锚索支护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覆岩裂隙瓦斯抽采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20
作者 李尧 煤矿支护 2024年第2期34-36,共3页
要为解决石泉煤矿回采工作面在通过本煤层顺层预抽后瓦斯涌出量大的问题,采用覆岩裂隙瓦斯抽采技术,关键点在于高效抽采层位的确定。以石泉煤矿30108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数值模拟其上覆岩层裂隙带瓦斯赋存特征及运移规律进行分析,掌握工... 要为解决石泉煤矿回采工作面在通过本煤层顺层预抽后瓦斯涌出量大的问题,采用覆岩裂隙瓦斯抽采技术,关键点在于高效抽采层位的确定。以石泉煤矿30108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数值模拟其上覆岩层裂隙带瓦斯赋存特征及运移规律进行分析,掌握工作面覆岩裂隙发育层位及瓦斯高效抽采层位技术参数,将参数应用到30108工作面施工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钻孔层位位于工作面顶板上方约45m抽采效果最佳,为采高的7.5倍,单孔瓦斯抽采量稳定在0.64m^(3)/min。该技术能有效解决石泉煤矿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的问题并适用于石泉煤矿的实际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强弱强结构 内强支护 外卸防冲 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