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槿花一日一回新
1
作者 李梅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9期13-15,共3页
进入9月,多数夏花已凋零无踪,桂花与菊花等秋花渐次绽放。而在端午前后开始绽放的木槿,却犹自花开烂漫,明艳照眼。花期实久长木槿的花期实实在在地横跨了夏、秋两季。周代《礼记·月令》中有夏至节气“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进入9月,多数夏花已凋零无踪,桂花与菊花等秋花渐次绽放。而在端午前后开始绽放的木槿,却犹自花开烂漫,明艳照眼。花期实久长木槿的花期实实在在地横跨了夏、秋两季。周代《礼记·月令》中有夏至节气“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的描述,可见木槿于夏日开放,与栀子、荷花、凌霄、茉莉等相伴,且一直延续至秋日,与桂花、菊花等相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槿 夏花 秋花 《礼记·月令》 桂花 半夏 荷花 凌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绚丽多彩的秋果
2
作者 李梅(文/图)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11期11-13,共3页
秋末冬初,自然界虽已是寒气袭人,日渐萧疏,但那成串成簇珠圆玉润、流光溢彩的秋果,依然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红色的火棘火棘,又叫“火把果”,果实近球形,成熟时呈大红、橙红色,灿烂夺目,犹如满树珊瑚且经冬不凋,可一直保持到春节。... 秋末冬初,自然界虽已是寒气袭人,日渐萧疏,但那成串成簇珠圆玉润、流光溢彩的秋果,依然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红色的火棘火棘,又叫“火把果”,果实近球形,成熟时呈大红、橙红色,灿烂夺目,犹如满树珊瑚且经冬不凋,可一直保持到春节。火棘的果实可制饮料或果酒。提取的天然食用水溶性色素和果胶,可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化妆品等领域。相传,诸葛亮带兵打仗时,曾以该果实作为军粮,故得别名“救军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色素 火棘 果酒 秋末冬初 秋果 火把果 化妆品 近球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盛夏凌霄百尺英
3
作者 李梅(文/图)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7期26-28,共3页
种植历史久。凌霄是著名的庭园花卉,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宋代以后,庭园种植较盛。《诗经·小雅》中有“苕之华,芸其黄矣”“苕之华,其叶青青”的诗句。《尔雅》中则有“苕,陵苕。黄华,蔈。白华,茇”的记述。这里的苕、... 种植历史久。凌霄是著名的庭园花卉,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宋代以后,庭园种植较盛。《诗经·小雅》中有“苕之华,芸其黄矣”“苕之华,其叶青青”的诗句。《尔雅》中则有“苕,陵苕。黄华,蔈。白华,茇”的记述。这里的苕、陵苕、蔈(黄花凌霄)和茇(白花凌霄),指的都是凌霄。“凌霄”这个名称始见于《唐本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了其名称的由来:“附木而上,高数丈,故曰凌霄”,又提到因凌霄的花赤艳,故又名“紫葳”。另外,它还有“女葳”“陵华”“傍墙花”等诸多别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历史 凌霄 《唐本草》 《尔雅》 《本草纲目》 庭园 李时珍 花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太空举办“奥运会”
4
作者 闻新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10期22-25,共4页
暑假期间,相信同学们都观看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在巴黎奥运会举办期间,6名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举办了一场“迷你奥运会”,进行投掷铁饼、跑步、体操、举重等运动,以此来庆祝这一全球盛事。你能想象在无重力的环境中举行奥运比赛是什么... 暑假期间,相信同学们都观看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在巴黎奥运会举办期间,6名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举办了一场“迷你奥运会”,进行投掷铁饼、跑步、体操、举重等运动,以此来庆祝这一全球盛事。你能想象在无重力的环境中举行奥运比赛是什么样的感觉吗?在太空举办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的梦想,也是全人类科学与体育结合的奇妙成果。今天,我们跟随航天员的脚步,一起探索在太空中参加奥运比赛有着怎样独特的体验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国际空间站 跑步 无重力 奥运比赛 运动员 航天员 投掷铁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冬不凋的冬青
5
作者 李梅(文/图)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12期14-15,共2页
时至冬日,天寒地冻,在一片萧瑟、枯寂中,冬青枝上的累累红果显得越发耀眼夺目。冬青果经冬不凋,艳胜珊瑚,凌霜傲雪,为寒冬平添了一抹亮色与生机。寓意吉祥。冬青,因入冬后叶犹青翠而得名,也泛指冬青科冬青属的植物。冬青属在全球有400多... 时至冬日,天寒地冻,在一片萧瑟、枯寂中,冬青枝上的累累红果显得越发耀眼夺目。冬青果经冬不凋,艳胜珊瑚,凌霜傲雪,为寒冬平添了一抹亮色与生机。寓意吉祥。冬青,因入冬后叶犹青翠而得名,也泛指冬青科冬青属的植物。冬青属在全球有400多种,在我国有240多种。常见的冬青属植物有毛冬青、大叶冬青、铁冬青、枸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 铁冬青 枸骨 冬青属植物 毛冬青 冬青科冬青属 耀眼夺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魄冰肌栀子香
6
作者 李梅(文/图)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6期9-11,共3页
时至6月,正值初夏,花事已淡,暑气渐盛,栀子花此时已初放。“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栀子花用它那雪白的花色和芬芳的香气,冲淡了炎夏的燠热和烦闷,让人生出些许凉意。栀果自古为染料栀子为茜草科常绿灌木,叶片翠绿光亮。花苞旋卷扭合... 时至6月,正值初夏,花事已淡,暑气渐盛,栀子花此时已初放。“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栀子花用它那雪白的花色和芬芳的香气,冲淡了炎夏的燠热和烦闷,让人生出些许凉意。栀果自古为染料栀子为茜草科常绿灌木,叶片翠绿光亮。花苞旋卷扭合,呈高脚杯状。花白色,芳香,有单瓣和复瓣,自6月至8月连续开花。果实呈卵形,橙黄色,形似小金鱼,别致可爱。常见的栽培变种有大花栀子、卵形栀子、狭叶栀子、斑叶栀子等。相传古时还有深秋开放的红色栀子,“花六出而红,清香如梅”,堪称异种珍品,可惜现已绝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变种 栀子花 茜草科 大花栀子 单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蒜花开映日红
7
作者 李梅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10期13-15,共3页
夏末秋初,在林下、路边、草地上,有一种花会在不经意间变魔术般绽放出鲜红的花朵。近看,花被裂片皱褶反卷成优美的弧形,花瓣中心像喷泉般向四周迸射出细长的花丝,仿佛夜空中的烟花;远观,它们或星星点点,或三五成丛,或成群连片,在骄阳下... 夏末秋初,在林下、路边、草地上,有一种花会在不经意间变魔术般绽放出鲜红的花朵。近看,花被裂片皱褶反卷成优美的弧形,花瓣中心像喷泉般向四周迸射出细长的花丝,仿佛夜空中的烟花;远观,它们或星星点点,或三五成丛,或成群连片,在骄阳下灼灼如火、艳艳似霞,将秋光点缀得分外妖娆。清晨,它们缀露而开,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它们就是有“魔术花”之称的石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末秋初 石蒜 魔术般 花丝 花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独先天下春
8
作者 李梅(文/图)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1期16-18,共3页
“水陆草木之花,香而可爱者甚众,梅独先天下而春,故首及之。”岁末年初,春寒料峭,萧瑟寂寥。梅花却不惧寒威,在枝头陆续绽放,在百花之中最早传递春的讯息,难怪人们说“梅占花魁”。
关键词 占花魁 梅花 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的精油哪里来
9
作者 史军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10期16-17,共2页
很多同学可能做过这个科学小实验:对着一个吹足气的气球,使劲挤出橘子皮里的精油,气球就会瞬间破裂。这是因为柑橘精油能破坏气球乳胶分子之间的结构。但是,你知道柑橘为什么会分泌出精油吗?油胞不是小细胞油胞是长在果皮内部的内分泌囊... 很多同学可能做过这个科学小实验:对着一个吹足气的气球,使劲挤出橘子皮里的精油,气球就会瞬间破裂。这是因为柑橘精油能破坏气球乳胶分子之间的结构。但是,你知道柑橘为什么会分泌出精油吗?油胞不是小细胞油胞是长在果皮内部的内分泌囊(类似人类的毛囊),广泛存在于芸香科植物中,比如我们熟悉的花卉九里香、调料花椒。很多芸香科植物之所以那么香,跟油胞有着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小实验 芸香科植物 油胞 柑橘精油 橘子皮 九里香 气球 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有话说”(二十六) 钙:植物体内的“传令兵”
10
作者 史军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12期12-13,共2页
提到钙,同学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钙是人体所必需的物质,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物质。但要说钙在植物生长中发挥的作用,那可能会出乎你们的意料。钙浓度随环境变化。我们能感受到外界环境变化,依赖的是身体内外的感受器,如舌头上感知味... 提到钙,同学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钙是人体所必需的物质,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物质。但要说钙在植物生长中发挥的作用,那可能会出乎你们的意料。钙浓度随环境变化。我们能感受到外界环境变化,依赖的是身体内外的感受器,如舌头上感知味道的感受器、皮肤上的温度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当这些感受器被外界信号触发后,它们就会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神经细胞传递给大脑,大脑继而作出相应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感受器 信号转化 温度感受器 钙浓度 信号触发 外界环境 有话说 发挥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小科普员”短视频创作活动优秀作品展示——探秘中国传统造纸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羽桑(文/图) 王丽曼(指导)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1期86-87,共2页
我国传统造纸术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造纸这项技能。那时候,人们使用的纸是由植物纤维制成的,主要有树皮、麻、竹子等材料。当然,现在的纸张材料有很多种,但是和我国传统造纸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 我国传统造纸术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造纸这项技能。那时候,人们使用的纸是由植物纤维制成的,主要有树皮、麻、竹子等材料。当然,现在的纸张材料有很多种,但是和我国传统造纸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下面,我将以科学实验的形式向大家演示一下纸张的制作过程,并利用其做一幅植物装饰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术 装饰画 植物纤维 科学实验 西汉时期 视频创作 纸张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有话说”(十九) 植物如何分清天与地
12
作者 史军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植物会把枝条伸向天空,把根系扎向大地,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植物是如何分清天和地、上和下的呢?向光性和向重力性我们在家种植物时,会发现光从窗户射进来,总有植物会努力地朝着光的方向生长,茎弯向光的方向,而且越... 植物会把枝条伸向天空,把根系扎向大地,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植物是如何分清天和地、上和下的呢?向光性和向重力性我们在家种植物时,会发现光从窗户射进来,总有植物会努力地朝着光的方向生长,茎弯向光的方向,而且越长越弯。这就是植物的向光性,冲着天空生长,因为植物需要光进行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光性 向重力性 光合作用 植物 生长 天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茶里的科学
13
作者 史军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7期23-25,共3页
清明节之后,春茶大量上市。泡上一杯茶,看着茶叶在杯子里慢慢舒展,茶香伴着袅袅水汽从杯子中氤氲开来,轻轻呷一口,一种混合了甜、鲜、涩、苦的美妙滋味,一下子覆盖了从舌尖到舌根的所有区域。人类为什么要喝茶?红茶和绿茶来自不同的植物... 清明节之后,春茶大量上市。泡上一杯茶,看着茶叶在杯子里慢慢舒展,茶香伴着袅袅水汽从杯子中氤氲开来,轻轻呷一口,一种混合了甜、鲜、涩、苦的美妙滋味,一下子覆盖了从舌尖到舌根的所有区域。人类为什么要喝茶?红茶和绿茶来自不同的植物吗?喝茶可以补充维生素C吗?关于茶,同学们是不是有很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节 一杯茶 喝茶 杯子 春茶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自大自然的灵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文静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3期34-36,共3页
在学习完仿生后,同学们发现生活中藏着许多仿生学的影子了吗?你们有留意过生活中一些常见工具的外观吗?你们发现许多功能强大的器物的产出可能是源于仿生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事物的神秘面纱吧!
关键词 仿生学 大自然 生活 功能强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有话说”(二十五) 寻矿,植物是个好“向导”
15
作者 史军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11期14-15,共2页
从古至今,人类对黄金的痴迷从未减少。黄金不仅可以作为货币使用,很多电子产品也离不开它。虽然地球上的黄金储量不少,但是大多数储存在地核中,无法获取,而在地壳中的少得可怜且分布极不均匀。想要找到它并开采,绝非易事。
关键词 电子产品 黄金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薛其坤:逐梦量子 科学报国
16
作者 宗和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11期31-31,共1页
35岁当教授,42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50岁攻克量子世界难题,60岁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菲列兹·伦敦奖、未来科学大奖、巴克利奖……这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 35岁当教授,42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50岁攻克量子世界难题,60岁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菲列兹·伦敦奖、未来科学大奖、巴克利奖……这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薛其坤的精彩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方科技大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凝聚态物理 巴克利 量子世界 清华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德仁:让中国测绘遥感“看清”世界
17
作者 宗和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10期31-31,共1页
防灾救灾、农田水利、国防安全……从国家安全到经济建设、社会民生,都离不开测绘遥感技术。我国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测绘遥感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 防灾救灾、农田水利、国防安全……从国家安全到经济建设、社会民生,都离不开测绘遥感技术。我国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测绘遥感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获得“布洛克”金奖的第一人——李德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仁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防灾救灾 社会民生 布洛克 国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晓松:科学报国 矢志不渝
18
作者 刘奕含 蔡莹莹(指导)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6期31-31,共1页
“科学报国,是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最鲜明的烙印。”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爷爷的名言。他的一生都在为我国医学组织工程学与神经再生科学事业进入国际领先地位而奋斗着。他的手不大,却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他的个子不高,却帮助无数脊髓... “科学报国,是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最鲜明的烙印。”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爷爷的名言。他的一生都在为我国医学组织工程学与神经再生科学事业进入国际领先地位而奋斗着。他的手不大,却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他的个子不高,却帮助无数脊髓神经损伤人群缓解了痛苦。顾晓松爷爷出生于1953年,他不仅下乡插队当过农民,还当过矿工进矿挖煤。这样的人生经历,锻炼了他甘于寂寞、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为了实现梦想,顾晓松爷爷从南通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人体解剖工作。他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和科研中,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的生命 南通医学院 精神品质 人体解剖 国际领先地位 神经再生 这一代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轰-6系列轰炸机
19
作者 郭震宇 陶御檑(图)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9期26-27,共2页
嗒嗒嗒!前进吧!我们能战胜一切困难!同学们好,我是坦克小九九。今天,我给大家介绍我国的轰-6系列战略轰炸机。战略轰炸机是用来执行战略任务的远程轰炸机,它是构成核力量“三位一体”的一极。它既能带核弹,也能带常规武器;既能执行战略... 嗒嗒嗒!前进吧!我们能战胜一切困难!同学们好,我是坦克小九九。今天,我给大家介绍我国的轰-6系列战略轰炸机。战略轰炸机是用来执行战略任务的远程轰炸机,它是构成核力量“三位一体”的一极。它既能带核弹,也能带常规武器;既能执行战略核打击任务,也能执行战术轰炸任务,支援陆军、海军作战。它是一个大国不可缺少的战略武器,即使在和平时期,也是重要的威慑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轰炸 战略轰炸机 战略武器 核力量 威慑力量 常规武器 三位一体 和平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苔藓的三大家族
20
作者 韩国营(文/图)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第7期29-31,共3页
科研人员认为,6亿年前,藻类中的单细胞绿藻从土壤细菌中捕获了两个基因后,具备了成功登陆的能力,并逐渐演化为苔藓。正是这一水平基因转移事件,使得苔藓植物成为较早登陆的生物类群。
关键词 水平基因转移 苔藓植物 单细胞绿藻 科研人员 土壤细菌 生物类群 藻类 大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