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779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粮生态系统通风干燥机理及数值模拟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远成 杨开敏 +2 位作者 李鑫 董晓倩 褚凤娇 粮食储藏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确保粮食的安全储存对保障粮食供应、维持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储粮生态系统通风干燥过程中粮食热湿传递机理,探讨了影响通风干燥效率的主要因素。综述了国内外在数值模拟技术方面的研究进...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确保粮食的安全储存对保障粮食供应、维持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储粮生态系统通风干燥过程中粮食热湿传递机理,探讨了影响通风干燥效率的主要因素。综述了国内外在数值模拟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评估了这些技术在储粮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最后,展望了数值模拟技术在储粮生态系统通风干燥应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藏 通风干燥 生态系统 热湿控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粮食安全储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咚咚 李梦瑶 +3 位作者 王子祎 史卓可 曹宇飞 张玉荣 粮食储藏 2024年第3期27-36,共10页
粮食的储藏安全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交叉学科技术解决粮食安全储藏中的问题是粮食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纳米材料以其特有的性质在不同行业取得了广泛应用,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聚焦于纳米材料在抑制粮食储... 粮食的储藏安全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交叉学科技术解决粮食安全储藏中的问题是粮食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纳米材料以其特有的性质在不同行业取得了广泛应用,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聚焦于纳米材料在抑制粮食储藏过程中虫霉发生发展、真菌毒素代谢与降解、粮食品质保护等几方面的应用情况。针对虫霉防控,重点探讨了纳米抑菌材料在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粮堆发热霉变中的应用案例,介绍了纳米抑菌复合物的构建方法以及在抑菌包装材料领域的应用。针对粮食中的真菌毒素,介绍了纳米材料在真菌毒素快速检测、真菌毒素降解领域的应用情况。针对粮食品质的劣变,介绍了纳米材料在粮食产后保质保鲜和粮食种植过程中提高粮食品质的应用情况。期待本综述能引起人们对纳米材料在粮食储藏中的研究与应用兴趣,推动纳米材料在粮食行业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藏 纳米材料 微生物 真菌毒素 品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储藏》征稿启事
3
粮食储藏 2024年第2期28-28,共1页
2024年《粮食储藏》全方位改版升级,实行“专栏约稿+自由投稿”模式,以“大食物观”的视角及时报导粮食从农田收获后到餐桌消费前各环节(收购→干燥→入仓→储藏→检测→出仓→物流→加工转化→食品、油脂→营养)相关科技研究的技术方... 2024年《粮食储藏》全方位改版升级,实行“专栏约稿+自由投稿”模式,以“大食物观”的视角及时报导粮食从农田收获后到餐桌消费前各环节(收购→干燥→入仓→储藏→检测→出仓→物流→加工转化→食品、油脂→营养)相关科技研究的技术方法及最新成果,刊载粮油储藏传统特色栏目,拓展“大食物观”精品栏目。热忱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藏 精品栏目 加工转化 特色栏目 物流 粮油储藏 自由投稿 收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储藏》《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24年征订启事
4
粮食储藏 2024年第1期20-20,共1页
《粮食储藏》创刊于1972年,连续被科技部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粮食储藏专业的学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粮油食品储藏、储粮有害生物防治、粮油品质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新成果和新进展,代表我国先进的粮食储藏研究水平。
关键词 粮食储藏 有害生物防治 征订启事 粮油食品 科技通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粮油仓储 公开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储藏》专栏征稿: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防控
5
粮食储藏 2024年第1期12-12,共1页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重点话题。食品质量安全不仅与人们生命健康有直接关系,也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体现,因此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意义重大。本刊编辑部近期将推出专栏——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重点话题。食品质量安全不仅与人们生命健康有直接关系,也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体现,因此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意义重大。本刊编辑部近期将推出专栏——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防控。诚挚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交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从多角度解读新时代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高质量发展路径,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状况 食品质量安全 粮食储藏 质量安全检测 经济发展关系 高质量发展 生命健康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储藏》《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25年征订启事
6
粮食储藏 2024年第5期96-96,共1页
《粮食储藏》创刊于1972年,连续被科技部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粮食储藏专业的学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粮油食品储藏、储粮有害生物防治、粮油品质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新成果和新进展,代表我国先进的粮食储藏研究水平。
关键词 粮食储藏 有害生物防治 征订启事 粮油食品 科技通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粮油仓储 公开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热皮控温技术在基建房式仓的优化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明文 付鹏程 +2 位作者 石若愚 刘胜强 喻梅 粮食储藏 2024年第1期27-32,I0005,共7页
基建房式仓应用“垂直热皮”控温技术,采取“散热降温”和“散热均温”两种控温模式,均可有效控制“垂直热皮”粮温,但均存在控温死角点,“散热降温”模式较“散热均温”模式运行时间长、能耗高。利用“垂直热皮”控温系统,“热皮”平... 基建房式仓应用“垂直热皮”控温技术,采取“散热降温”和“散热均温”两种控温模式,均可有效控制“垂直热皮”粮温,但均存在控温死角点,“散热降温”模式较“散热均温”模式运行时间长、能耗高。利用“垂直热皮”控温系统,“热皮”平均粮温每天降低1℃左右,度夏期间,试验仓四周最高粮温28.4℃,平均粮温20.6℃,对照仓四周最高粮温31.3℃,平均粮温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皮冷心 垂直热皮 热皮控温模式 四周粮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储藏》《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25年征订启事
8
粮食储藏 2024年第6期29-29,共1页
《粮食储藏》创刊于1972年,连续被科技部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粮食储藏专业的学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粮油食品储藏、储粮有害生物防治、粮油品质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新成果和新进展,代表我国先进的粮食储藏研究水平。
关键词 粮食储藏 有害生物防治 征订启事 粮油食品 科技通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粮油仓储 公开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与未来重点方向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文福 吴子丹 粮食储藏 2024年第3期1-7,18,共8页
在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际,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战略开始由满足人民“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进行重大转变。这个重大转变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首先要以有限资源满足更高的需求;其次现行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再次我国经济价... 在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际,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战略开始由满足人民“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进行重大转变。这个重大转变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首先要以有限资源满足更高的需求;其次现行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再次我国经济价格体系在处理投资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责任和利益关系方面有待改善。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针对大数据(bigdata)、人工智能(AI)、云计算(cloudcomputing)等新兴技术出现,适时提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号召。鉴于此,在提出新质生产力具有“原创”(0到1)、“成形”(1到3)和“成势”(3到n)等3质态演变形式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新质生产力5个历史时期发展的特点,认知到新质生产力是助力不同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地的大“良方”,但不能简单地“照方取药”,而要结合实际情况,主动瞄准“原创”态(0到1)新质生产力动向,进行“成形”态(1到3)和“成势”态(3到n)新质生产力的谋划和创新。进一步分析了新时期信息和生命科学技术给行业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出新时期保障国家粮食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包括基于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储粮监管技术、基于事联管理的粮油产品品质提升技术、基于生命科学(含生物工程技术)的绿色虫霉防治技术以及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储粮研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保障技术 新质生产力质态大数据 人工智能 生物工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筒仓新入仓玉米安全通风储粮技术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波 李守星 +7 位作者 王瑞 宋卫军 余吉庆 允忠 杨雪强 孔令奇 杨建国 郑志华 粮食储藏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新入仓玉米由于产储地域气候差异、烘干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运输过程外温急剧变化以及粮食的吸湿和解析作用等原因,造成入库时水分梯度过大,整仓水分不均匀,这对粮食的安全储存极为不利。基于以上原因,为了进一步降低保管难度、保证粮食... 新入仓玉米由于产储地域气候差异、烘干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运输过程外温急剧变化以及粮食的吸湿和解析作用等原因,造成入库时水分梯度过大,整仓水分不均匀,这对粮食的安全储存极为不利。基于以上原因,为了进一步降低保管难度、保证粮食品质,改变传统的通风风网布置模式和通风方式,通过布设“地槽+地上笼+竹笼”的通风系统,采用“压入式+吸出式”的通风方式,快速、高效均衡粮食水分,减小粮食水分梯度,使整仓粮食水分接近均匀,有效确保了储粮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筒仓 玉米 通风系统 通风方式 储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收购智能扦检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月 马浩然 +8 位作者 李艺博 张军党 王贵锦 彭倍 荣云 陈戈 董晓欢 黄泽文 刘育森 粮食储藏 2024年第2期1-7,17,共8页
当前我国涉粮企业和基层粮库普遍存在传统扦样检验自动化程度不高、劳动强度较大、检测效率较低等问题,如何利用创新技术手段提升粮食仓储“技防技控”水平,守好粮食收购入库第一关,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粮食收... 当前我国涉粮企业和基层粮库普遍存在传统扦样检验自动化程度不高、劳动强度较大、检测效率较低等问题,如何利用创新技术手段提升粮食仓储“技防技控”水平,守好粮食收购入库第一关,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粮食收购环节中传统扦样和质量指标检验过程存在的问题,粮食收购智能扦检系统在粮库实际应用中的必要性,并从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的创新应用等方面阐述了智能扦检流程和装备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智能化粮库建设中粮食收购智能扦检系统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收购 智能扦检 技防技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收购智能扦样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浩然 荣云 +12 位作者 董德良 赵国川 赵金辉 王贵锦 彭倍 吴莉 杨基汉 柳鑫 董晓欢 周阳 刘威 杨波 李艺博 粮食储藏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针对粮食收购扦样环节存在的劳动强度大、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研发出一种能用于粮食行业车载散料或袋装的各类粮种的全自动、智能快速扦样系统。系统以机器人技术为载体,结合自动控制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信息技术等,能... 针对粮食收购扦样环节存在的劳动强度大、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研发出一种能用于粮食行业车载散料或袋装的各类粮种的全自动、智能快速扦样系统。系统以机器人技术为载体,结合自动控制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信息技术等,能够完成车辆信息识别、车厢尺寸及位置识别、自动扦样、智能缩分、自动输送、余粮回车、自动清理等。连续扦样时,粮食扦样分样时间约7 min/次。系统可对粮食入仓进行闭环控制,实现粮食入仓智能扦分无人化、标准化,消除人为因素干扰,杜绝扦样环节作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收购 快速扦样 机器人技术 无人化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地区稻谷准低温储藏应用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鹏程 刘胜强 +6 位作者 郭庆 高钰钞 王飞 官金林 张彬武 张帅帅 范占鹏 粮食储藏 2024年第1期1-7,I0003,共8页
在梳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粳稻和优质籼稻保质减损绿色储藏工艺优化与示范”,南方稻谷准低温储藏试点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稻谷全周期控温储藏工艺、粮仓隔热改造措施、粮堆表层靠墙垂直热皮粮温控温等关键技术。多个粮... 在梳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粳稻和优质籼稻保质减损绿色储藏工艺优化与示范”,南方稻谷准低温储藏试点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稻谷全周期控温储藏工艺、粮仓隔热改造措施、粮堆表层靠墙垂直热皮粮温控温等关键技术。多个粮库应用实践表明,通过不同综合控温技术方式,所有的示范仓均实现了准低温储藏,储藏稻谷品质保持良好,延长了保质储藏期,为稻谷购销轮换争取了更多市场时机,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谷 准低温储藏 保质保鲜 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建设的实施路径 被引量:4
14
作者 袁华山 王正友 +3 位作者 张成 黄浙文 陈建国 杨庆余 粮食储藏 2024年第3期19-26,共8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是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引领着粮食科技创新与粮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也是推动粮...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是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引领着粮食科技创新与粮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也是推动粮食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本文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理解,科创组织模式和能力建设,提出强化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数字治理和技能提升行动,以深度融合各创新主体,形成粮食质量管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强大合力,并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持续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能,推动实现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粮食质量安全 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粮种检验用组合振筛机的设计与试验
15
作者 陈戈 马浩然 +8 位作者 李兵 王贵锦 彭倍 徐文俊 荣云 贺波 杨波 周阳 刘威 粮食储藏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设计了一种集成四粮种(小麦、玉米、大豆、稻谷)振筛功能的新型自动振筛机,并试制1台样机进行人机对比与重复性杂质筛分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型振筛机具有多种创新功能,同时体积更小,满足了设备小型化的需求,但需结合机械结构对部分... 设计了一种集成四粮种(小麦、玉米、大豆、稻谷)振筛功能的新型自动振筛机,并试制1台样机进行人机对比与重复性杂质筛分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型振筛机具有多种创新功能,同时体积更小,满足了设备小型化的需求,但需结合机械结构对部分结果准确性做进一步分析。六平行重复性试验证明新型振筛机稳定性复合要求。本文为粮食行业多粮种检验用组合振筛机的研究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筛机 小麦 玉米 大豆 稻谷 小型化 人机对比试验 重复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收购智能检验系统设计与研究
16
作者 荣云 陈戈 +11 位作者 马浩然 赵国川 王贵锦 彭倍 吴莉 杨基汉 柳鑫 李晓亮 李炜 李兵 贺波 李艺博 粮食储藏 2024年第2期8-12,共5页
针对粮食收购检验环节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人为自由裁量权大、检测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研发出一种能用于稻谷、玉米、大豆、小麦的质量指标智能检验系统。系统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结合自动控制技术、图像识别技术、... 针对粮食收购检验环节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人为自由裁量权大、检测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研发出一种能用于稻谷、玉米、大豆、小麦的质量指标智能检验系统。系统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结合自动控制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信息技术等,并对检验仪器改造升级和研发,能够自动规划检验路径,完成样品处理、转运,经各检测模块快速检测,实现稻谷、玉米、大豆、小麦全部质量指标智能化检验。系统连续检测时,稻谷检验时间约12min/次,小麦、玉米和大豆检验时间约10min/次,比人工检验速度提高了近3倍,消除了粮食收购质量检验环节人为因素干扰,实现检验结果客观、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收购 质量指标 机器人技术 智能化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湿地区玉米就仓通风干燥数值模拟研究
17
作者 董晓倩 高帅 +2 位作者 杨开敏 褚凤娇 王远成 粮食储藏 2024年第5期25-32,43,共9页
研究低湿地区玉米就仓干燥过程中粮堆内部热湿迁移的规律,可以为优化干燥工艺及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以锥底干燥仓的玉米粮堆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了在逐日、逐时连续和逐时间歇气象条件下的自然空气通风干燥,以及在... 研究低湿地区玉米就仓干燥过程中粮堆内部热湿迁移的规律,可以为优化干燥工艺及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以锥底干燥仓的玉米粮堆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了在逐日、逐时连续和逐时间歇气象条件下的自然空气通风干燥,以及在逐日和逐时连续气象条件下的辅助热源加热的低温空气通风干燥。深入研究了通风干燥过程中粮堆温度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并对干燥成本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当干燥仓内干燥粮食平均含水率达到目标值15%时,自然空气通风干燥在逐日、逐时连续和逐时间歇条件下分别需时8.5 d、7.6 d和4.1 d,而低温空气通风干燥在逐日和逐时连续条件下分别需时6.5 d和4.6 d;此外,分析了逐时气象条件下间歇式干燥、连续式自然空气通风干燥以及连续式低温空气通风干燥的干燥成本,分别为0.009元/斤、0.017元/斤和0.022元/斤,相比于传统的高温热风干燥,分别减少了0.031元/斤、0.023元/斤和0.018元/斤。研究结果能够为玉米就仓干燥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仓干燥 自然空气干燥 数值模拟 玉米 干燥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粮堆尺度的稻谷干燥过程中流体流动及热湿耦合传递的研究
18
作者 刘博 段海峰 +3 位作者 杨开敏 杜鑫明 刘俊杰 王远成 粮食储藏 2024年第5期8-15,共8页
谷物的质量受干燥条件的影响很大,应尽量减少干燥过程中的干物质损失。本研究采用离散元法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构建了由稻谷颗粒组成的粮堆。基于流固耦合的传热传质原理,建立了热湿传递模型,并通过对稻谷的干燥温度和初始含水率的控制... 谷物的质量受干燥条件的影响很大,应尽量减少干燥过程中的干物质损失。本研究采用离散元法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构建了由稻谷颗粒组成的粮堆。基于流固耦合的传热传质原理,建立了热湿传递模型,并通过对稻谷的干燥温度和初始含水率的控制,探讨了干燥过程中谷堆内温度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工作提供了对干燥过程中粮堆内部流体流动和热湿耦合传递的深入理解,并讨论了温度和湿度对干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粮堆的非均匀孔隙结构以及稻谷表面的间隙导致了复杂的气流模式,导致“通风死角”的形成。在整个干燥过程中,观察到不同粮层之间的温度和湿度差异。由于水分扩散系数的作用,稻谷内部和表面的含水量存在差异。粮堆中的热量和水分通过加热空气的流动和稻谷的热湿扩散从底层传递到上层。同时,研究发现干燥曲线的曲率随着干燥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温度达到60℃时变化最为显著。该研究可为粮食的安全储存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非球形颗粒 数值模拟 热湿耦合传递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加入WTO以后粮食储藏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方向 被引量:13
19
作者 靳祖训 于英威 潘成 粮食储藏 2002年第4期5-10,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WTO 粮食储藏科学 发展 粮食储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房仓储粮通风机入口段流量精准检测方法研究
20
作者 刘俊杰 段海峰 +3 位作者 杨开敏 杜鑫明 刘博 王远成 粮食储藏 2024年第5期16-24,共9页
机械通风是确保粮食安全储藏的重要措施,对于维护国家的储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通风过程中风机风量准确测量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平房仓通风机入口段流量测量方法,以4-72-6C型离心通风机为研究对象,建立粮仓通风模型,并选择4.5 m~7 ... 机械通风是确保粮食安全储藏的重要措施,对于维护国家的储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通风过程中风机风量准确测量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平房仓通风机入口段流量测量方法,以4-72-6C型离心通风机为研究对象,建立粮仓通风模型,并选择4.5 m~7 m的粮层高度作为风机通风工况负载,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风机入口段流量进行检测,并进行流量测量修正系数拟合,找到风速测定平面最佳位置和监测点最佳节点布置方案。结果表明,测量平面的最佳位置选择在风机入口前0.5 m处,监测点选用4节点的方案,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风机 数值模拟 流量检测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