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7,6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模态分解的弹道目标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
1
作者 李开明 代肖楠 +2 位作者 张袁鹏 姚佳文 罗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1-462,共12页
针对弹道目标平动导致微动特征难以准确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DMD)的弹道目标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在弹道目标微动回波建模的基础上,对目标的慢时间-距离像序列进行微多普勒(m... 针对弹道目标平动导致微动特征难以准确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DMD)的弹道目标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在弹道目标微动回波建模的基础上,对目标的慢时间-距离像序列进行微多普勒(micro-Doppler, m-D)特征曲线分离;其次,将分离后的数据向量移位堆叠构建为增广数据矩阵,并对其进行DMD;然后,利用分解后的模态幅值对各模态进行排序,结合损失函数等信息选取主要模态;同时,利用主要模态中的零频率模态完成弹道目标的平动补偿,从其他主要模态中提取出自旋频率和锥旋频率等微动特征信息;最后,对基于DMD的弹道目标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进行性能分析与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态分解 弹道目标 微多普勒 平动补偿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稳健STAP的集中式MIMO雷达波形设计
2
作者 张云雷 刘立国 +2 位作者 彭培 沈廷立 李厚朴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2-450,共9页
针对集中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雷达多目标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signal processing, STAP)中最优发射波形设计问题,以最大化最差输出目标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 plus nois... 针对集中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雷达多目标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signal processing, STAP)中最优发射波形设计问题,以最大化最差输出目标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SINR)为优化准则,联合优化发射波形和接收滤波器。在模型方面,考虑其他目标作为相干干扰;在算法方面,为满足半正定规化(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SDP)算法中输出波形相关的协方差矩阵的秩1约束,提出基于秩1近似的秩递减求解算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两种迭代交替优化算法并对比了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最优发射波形同时满足峰均比(peak-to-average ratio, PAR)和相似性约束,具有稳健多目标空时杂波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稳健时空自适应信号处理 集中式MIMO雷达 波形设计 秩递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ndrak-Cepek组合滤波和注意力机制加权的时间比对融合算法
3
作者 刘强 孙浩冉 +1 位作者 胡邓华 张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3-679,共7页
针对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o-way satellite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fer, TWSTFT)存在周日效应、短期稳定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引入基于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权值矩阵,利用Vondrak-Cepek组合滤波的方法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at... 针对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o-way satellite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fer, TWSTFT)存在周日效应、短期稳定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引入基于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权值矩阵,利用Vondrak-Cepek组合滤波的方法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 NTSC)、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Physikalisch-Technische Bundesanstalt, PTB)之间的TWSTFT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P3码共视法的时间比对链路进行融合,分析融合前后链路的性能指标并与没有周日效应、短期稳定度高的GPS精密单点定位(GPS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GPS PPP)时间比对参考链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引入注意力机制权值的Vondrak-Cepek组合滤波融合方法与参考链路GPS PPP的标准差为0.310 9 ns,具有改善TWSTFT周日效应、提升链路整体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ndrak-Cepek组合滤波 注意力机制 时间比对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融合神经网络的同频同调制单通道盲源分离算法
4
作者 付卫红 张鑫钰 刘乃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1-649,共9页
针对单通道条件下同频同调制混合信号分离时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分离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卷积的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ecursiv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CNN),采用编码、分离、解码结构实现单通道盲源分离。... 针对单通道条件下同频同调制混合信号分离时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分离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卷积的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ecursiv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CNN),采用编码、分离、解码结构实现单通道盲源分离。首先,编码模块提取出混合通信信号的编码特征;然后,分离模块采用不同尺度大小的卷积块以进一步提取信号的特征信息,再利用1×1卷积块捕获信号的局部和全局信息,估计出每个源信号的掩码;最后,解码模块利用掩码与混合信号的编码特征恢复源信号波形。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多尺度融合RCNN不仅可以分离出仅有少量参数区别的混合通信信号,而且相较于U型网络(U-Net)降低了约62%的参数量和41%的计算量,同时网络也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可以高效面对复杂通信环境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盲源分离 深度学习 同频同调制信号分离 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 通信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领域系统的复杂装备技术状态管理建模方法
5
作者 冯蕴雯 陈俊宇 +1 位作者 路成 刘晚移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40,共15页
为保障复杂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的有效集成和多方协同,实现技术状态管理业务数据的双重有序管控,提出基于领域系统(domain system,DS)的建模架构和设计方法。通过引入基于模式的系统工程(pattern-based system engineering,PBSE)框架,构建... 为保障复杂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的有效集成和多方协同,实现技术状态管理业务数据的双重有序管控,提出基于领域系统(domain system,DS)的建模架构和设计方法。通过引入基于模式的系统工程(pattern-based system engineering,PBSE)框架,构建基于DS的复杂装备技术状态管理基本架构,设计DS元模型、DS模型、DS模式的建模方法,将国防部体系架构元模型(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 metamodel,DM2)进行复杂装备技术状态管理领域化重组为DS元模型,并通过领域元数据映射为DS模型,使其有序组织为适用于具体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的DS模式。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运载火箭结构系统多视图物料清单(X bill of material,XBOM)为案例,开展基于DS的技术状态管理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为其技术状态管理提供兼具建模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的实施方案,为复杂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的领域模型配置提供指导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装备 技术状态管理 基于模式的系统工程 国防部体系架构元模型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双极化相控阵气象雷达气象目标回波仿真
6
作者 李海 陈禹同 熊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5,共9页
针对机载双极化相控阵气象雷达实测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一种机载双极化相控阵气象雷达气象目标回波仿真方法。首先,通过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仿真得到气象场景信息。其次,分析极化相控阵偶极子阵元的极化特性以及降水目标的散射特性,... 针对机载双极化相控阵气象雷达实测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一种机载双极化相控阵气象雷达气象目标回波仿真方法。首先,通过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仿真得到气象场景信息。其次,分析极化相控阵偶极子阵元的极化特性以及降水目标的散射特性,将两者结合,计算极化偶极子阵元在发射、接收过程以及降水目标散射过程中的电场极化性质,得到气象目标的偶极子极化散射矩阵。最后,结合气象场景信息和偶极子极化散射矩阵,运用雷达气象方程得到相控阵参考阵元的回波信号,进而得到双极化相控阵雷达全阵元的气象目标回波信号。将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气象雷达 相控阵 双极化 气象目标 雷达回波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HP-CRITIC二维云模型的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
7
作者 胡涛 刘昊邦 +3 位作者 陈童 王宇江 李明贵 杜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舰船电力系统是舰船正常运行的关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导致难以对其韧性做出准确、客观地评价。对此,基于对舰船电力系统主要任务的分析,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 舰船电力系统是舰船正常运行的关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导致难以对其韧性做出准确、客观地评价。对此,基于对舰船电力系统主要任务的分析,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AHP)和层间相关性准则重要性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分别求解评价指标体系的主、客观权重,并运用改进博弈论方法确定组合权重,降低权重计算的主观性和随机性。结合二维云模型从防御能力和恢复能力两个维度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进行评价,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舰船电力系统韧性。示例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有利于得到更为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电力系统 二维云模型 韧性评价 区间层次分析法 层间相关性准则重要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信息准则与梅西算法的LSC-DSSS信号序列估计
8
作者 张天骐 吴仙越 +1 位作者 吴云戈 李春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9-665,共7页
针对长短码直接扩频序列(long and short code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LSC-DSSS)信号序列估计难题,在已知LSC-DSSS信号参数的条件下,提出一种基于新信息准则(novel information criterion, NIC)神经网络联合梅西算法的长短... 针对长短码直接扩频序列(long and short code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LSC-DSSS)信号序列估计难题,在已知LSC-DSSS信号参数的条件下,提出一种基于新信息准则(novel information criterion, NIC)神经网络联合梅西算法的长短码信号序列估计方法。将LSC-DSSS信号输入NIC神经网络以估计随机采样起点,再通过不断输入数据训练NIC神经网络权值向量。当网络收敛时,权值向量的符号值即为LSC-DSSS信号的复合码序列片段。使用延迟相乘,消除幅度模糊与短扩频码序列的影响,再利用梅西算法获得扰码序列的生成多项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NIC神经网络较特征值分解法的抗噪声性能提高6 dB,同时较Hebbian准则神经网络所需学习组数减少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信息准则 长短码估计 梅西算法 主子空间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尺度等效弹性的航空装备损修性能评估
9
作者 冯蕴雯 宋祉岑 +1 位作者 路成 陈晓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8-517,共10页
为解决装备系统在复杂损修模式下的性能评估问题,提出一种跨尺度等效弹性仿真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通过跨尺度映射减少损修及其几何特征带来的建模负担。首先,基于等效弹性理论,在微尺度结构内,用弹性参数的等效模拟和取代修理... 为解决装备系统在复杂损修模式下的性能评估问题,提出一种跨尺度等效弹性仿真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通过跨尺度映射减少损修及其几何特征带来的建模负担。首先,基于等效弹性理论,在微尺度结构内,用弹性参数的等效模拟和取代修理因素对本构行为带来的影响;其次,开展跨尺度建模,将微尺度结构的力学行为映射到宏观装备系统中;最后,以浸水和穿孔修复后的航空雷达罩装备为案例验证对象进行验证实验。验证实验的结果表明,分析结果精度均值为6.3%,且极大地减小了试验和仿真工作量,为复杂航空装备系统的损修性能评估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装备 系统仿真 等效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化的ML-SNet雷达复合干扰识别算法
10
作者 郭立民 黄文青 +1 位作者 陈前 王佳宾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8-427,共10页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复合干扰识别困难和网络模型复杂度高的问题,将多标签分类与改进的ShuffleNet V2相结合,提出一种轻量化的多标签ShuffleNet(multi-labeling ShuffleNet, ML-SNet)雷达复合干扰识别算法。首先,使用轻量化的Shuffle...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复合干扰识别困难和网络模型复杂度高的问题,将多标签分类与改进的ShuffleNet V2相结合,提出一种轻量化的多标签ShuffleNet(multi-labeling ShuffleNet, ML-SNet)雷达复合干扰识别算法。首先,使用轻量化的ShuffleNet V2作为主干网络,引入SimAM(similarity-based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提高网络特征提取能力。其次,使用漏斗激活线性整流函数(funnel activation rectified linear unit, FReLU)代替线性整流单元(rectified linear unit, ReLU)激活函数,减少特征图的信息损失。最后,使用多标签分类算法对网络输出进行分类,得到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干噪比范围为-10~10 dB的情况下,所提算法对15类雷达复合干扰的平均识别率为97.9%。与其他网络相比,所提算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而且识别性能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干扰识别 多标签分类 轻量化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贝叶斯推断的LDACS波束形成方法
11
作者 王磊 高翔 胡潇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2-339,共8页
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L-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LDACS)作为未来航空数据链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非常容易受到相邻波道的测距机系统信号的干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推断的LDACS波束形成方法。首先,将... 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L-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LDACS)作为未来航空数据链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非常容易受到相邻波道的测距机系统信号的干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推断的LDACS波束形成方法。首先,将LDACS地面站的粗略来向信息作为先验,并根据空域信号来向的稀疏性构建稀疏信号。随后,通过贝叶斯推断估算干扰和噪声的功率,估计各个信源的来向。最后,重构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获得波束形成权矢量。该方法无需知晓干扰数量、干扰来向等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信噪比和少快拍条件下也能稳定输出波束方向图,表现出较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 测距机 波束形成 稀疏贝叶斯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元学习的卫星遥测信号异常检测方法
12
作者 郭鹏飞 靳锴 +1 位作者 陈琪锋 魏才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2-359,共8页
针对卫星遥测数据先验知识稀缺、常规数据驱动的异常检测方法难以准确辨识异常状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与动态放缩阈值法的卫星遥测信号异常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元学习算法求解一组具备快速适应小样本任务能力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 针对卫星遥测数据先验知识稀缺、常规数据驱动的异常检测方法难以准确辨识异常状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与动态放缩阈值法的卫星遥测信号异常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元学习算法求解一组具备快速适应小样本任务能力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初始参数,并在训练过程中为网络权重添加噪声,进一步提升模型泛化性能。其次,采用动态放缩阈值法分析预测误差序列,划定动态变化的异常阈值,标记异常点索引以实现卫星遥测数据异常检测。最后,通过两组卫星遥测信号算例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改善预测模型过拟合现象,并降低漏警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测信号 异常检测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元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DDPG的再入制导方法
13
作者 闫循良 王宽 +1 位作者 张子剑 王培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8-279,共12页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的再入制导方法计算精度较差,对强扰动条件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在DDPG算法训练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DDPG(long short term memory-DDPG,LST...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的再入制导方法计算精度较差,对强扰动条件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在DDPG算法训练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DDPG(long short term memory-DDPG,LSTM-DDPG)的再入制导方法。该方法采用纵、侧向制导解耦设计思想,在纵向制导方面,首先针对再入制导问题构建强化学习所需的状态、动作空间;其次,确定决策点和制导周期内的指令计算策略,并设计考虑综合性能的奖励函数;然后,引入LSTM网络构建强化学习训练网络,进而通过在线更新策略提升算法的多任务适用性;侧向制导则采用基于横程误差的动态倾侧反转方法,获得倾侧角符号。以美国超音速通用飞行器(common aero vehicle-hypersonic,CAV-H)再入滑翔为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数值预测-校正方法相比,所提制导方法具有相当的终端精度和更高的计算效率优势;与现有基于DDPG算法的再入制导方法相比,所提制导方法具有相当的计算效率以及更高的终端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滑翔制导 强化学习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伯努利粒子滤波器的FPGA实现
14
作者 连红飞 李东升 +3 位作者 蒋彦雯 范红旗 肖怀铁 王国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8-405,共8页
针对伯努利粒子滤波器在嵌入式应用环境中的高速、高效计算问题,以雷达微弱目标联合检测估计伯努利粒子滤波器为例,提出一种功能模块化、粒子规模可扩展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实现架构,并通过粒子状... 针对伯努利粒子滤波器在嵌入式应用环境中的高速、高效计算问题,以雷达微弱目标联合检测估计伯努利粒子滤波器为例,提出一种功能模块化、粒子规模可扩展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实现架构,并通过粒子状态流水计算、分层累加求和、并行化重采样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滤波计算速度。Xilinx ZC706评估板板载测试实验证明了所提架构良好的可扩展性和优异的加速比,当粒子数量为1 024时,相较于Intel Corei3-4130 CPU计算环境下的加速比约为10~4量级,该结果对伯努利粒子滤波技术在雷达、机器人、导航制导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努利粒子滤波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实时信号处理 流水并行化 重采样 联合检测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don时频分析的海面舰船目标SAR-ISAR混合成像方法
15
作者 陈洪猛 李军 +4 位作者 刘京 黄伟 张英杰 陈燕 鲁耀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高海情下,由于海面舰船目标在偏航、俯仰和横滚3个维度的非规则运动引入的高阶相位,导致机载雷达对海面舰船目标直接进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时会出现散焦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adon时频分析的机... 高海情下,由于海面舰船目标在偏航、俯仰和横滚3个维度的非规则运动引入的高阶相位,导致机载雷达对海面舰船目标直接进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时会出现散焦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adon时频分析的机载海面舰船目标SAR-逆SAR(inverse SAR,ISAR)混合成像方法。首先,建立了机载海面舰船目标SAR-ISAR混合成像模型,将海面舰船目标的三轴转动引起的舰船成像模糊问题转化为高阶相位误差的估计问题。然后,基于Radon时频分析的方法精确估计运动舰船目标的高阶相位信息,并构造相应的高阶相位因子进行补偿。最后,基于估计的高阶相位信息对舰船目标进行SAR-ISAR精聚焦成像,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雷达 海面舰船目标 合成孔径雷达-逆合成孔径雷达混合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全双工干扰机自干扰对消方法
16
作者 朱虹宇 胡卫东 +3 位作者 王超 施庆展 张曦蒙 袁乃昌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针对复杂而强的非线性自干扰信号的对消问题,分析全双工系统中发射泄露产生的自干扰信号的组成及其非线性特性,基于多级隔离和对消自干扰的思想,提出一种数字域神经网络方法。神经网络通过快速学习和感知侦收自干扰信道模型参数,能有效... 针对复杂而强的非线性自干扰信号的对消问题,分析全双工系统中发射泄露产生的自干扰信号的组成及其非线性特性,基于多级隔离和对消自干扰的思想,提出一种数字域神经网络方法。神经网络通过快速学习和感知侦收自干扰信道模型参数,能有效地对消泄露进来的自干扰信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线性对消和数字对消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快速适应雷达信号的变化,具有更强的自干扰抑制能力,为改善全双工干扰机的性能提供了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双工干扰机 大功率信号 非线性特性 雷达信号变化 自干扰抑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启发式频率规划的多雷达波形设计
17
作者 丁一 汪飞 +2 位作者 陈军 韩清华 周建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6-417,共12页
雷达检测性能与目标回波特性相关,设计与目标角域起伏特性相匹配的波形频率可以提升目标的检测概率。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启发式频率规划的多雷达波形设计算法。在离线状态下,通过起伏因子约束下角域划分、起伏因子最大化角域关联和异常... 雷达检测性能与目标回波特性相关,设计与目标角域起伏特性相匹配的波形频率可以提升目标的检测概率。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启发式频率规划的多雷达波形设计算法。在离线状态下,通过起伏因子约束下角域划分、起伏因子最大化角域关联和异常角域决策三步设计匹配机动目标特性的角度频率匹配集。在目标跟踪阶段,通过多站雷达扩展探测频率以优化角域,并根据机动目标在状态转移区域内的滤波预测状态值完成目标回波不确定条件下的雷达节点和辐射频率参数规划。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飞机进行匀速直线与协同拐弯交替运动的跟踪场景中检测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目标 目标特性 启发式方法 频率规划 多站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LS的高精度位移测量算法的硬件加速设计
18
作者 陈昊然 王天昊 +5 位作者 路美娜 宋茂新 罗环 吴晓宇 骆冬根 裘桢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1-351,共11页
针对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对高速位移测量算法的运行速度、可移植性及降低研发成本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高层次综合(high-level synthesis, HLS)技术的高精度测量算法的硬件加速设计方法。使用HLS技术实现C++语言到Verilog语言的综合,针对高... 针对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对高速位移测量算法的运行速度、可移植性及降低研发成本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高层次综合(high-level synthesis, HLS)技术的高精度测量算法的硬件加速设计方法。使用HLS技术实现C++语言到Verilog语言的综合,针对高精度位移测量算法设计策略,利用HLS技术中的流水化和数组重构等优化技术进行硬件加速,并将其封装为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IP)核,提高算法的可移植性。以Xilinx公司的Kintex-7系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芯片XC7K325TFFG676为载体的测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整个算法耗时91.8μs,相比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单元将运行时间缩短了308.2μs,测量精度达到44.44 nm,稳定性为49.20 nm,线性度为0.5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综合技术 位移检测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硬件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非合作目标非接触式电磁消旋方法综述
19
作者 杜磊 陈振 +3 位作者 户恒在 张强 刘向东 张可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4-267,共14页
太空中大量残留的空间非合作目标危及在轨运行卫星的安全,为规避潜在碰撞风险,采取消旋后再捕获变得尤为重要。针对如何衰减目标的旋转速度,系统调研国内外非接触式电磁消旋方法。首先,介绍电磁消旋原理与旋转非合作目标中两种典型的运... 太空中大量残留的空间非合作目标危及在轨运行卫星的安全,为规避潜在碰撞风险,采取消旋后再捕获变得尤为重要。针对如何衰减目标的旋转速度,系统调研国内外非接触式电磁消旋方法。首先,介绍电磁消旋原理与旋转非合作目标中两种典型的运动形式。其次,定性地对电磁消旋方法的优势及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对非接触式电磁消旋方法进行分类,从非均匀/均匀静止磁场、机械式/电磁式旋转磁场方面入手,详细分析最新消旋方法及关键技术。接着,对消旋转矩的计算方法及相关控制技术进行总结归纳。最后,展望电磁消旋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非合作目标 非接触式 电磁消旋方法 消旋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组网测控同频中继射频自干扰抑制技术
20
作者 刘柳 刘田 +2 位作者 李洋 潘文生 张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7-315,共9页
针对相控阵同频中继节点在测控网络系统中自干扰问题,分析收发天线阵列分离情况下的自干扰信号特性。针对接收阵列天线合成后自干扰的特性,提出一种阵射频自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根据阵面的布局以及不同规模子阵内自干扰信号的时延扩展... 针对相控阵同频中继节点在测控网络系统中自干扰问题,分析收发天线阵列分离情况下的自干扰信号特性。针对接收阵列天线合成后自干扰的特性,提出一种阵射频自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根据阵面的布局以及不同规模子阵内自干扰信号的时延扩展,将一定时延扩展范围内的所有阵元等效为一个阵元,从而降低射频干扰抑制的分析复杂度。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射频干扰抑制技术在阵列天线中仍然能够实现自干扰抑制,性能与抽头个数强相关,且每个抽头的时延、相位以及幅度的范围选取与子阵划分相关。针对256阵元发射阵面和256阵元接收阵面的场景,仿真对比不同抽头数下的自干扰抑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16个抽头对载波频率为26.8 GHz,带宽为200 MHz的自干扰信号抑制能力大于47 dB;实际测试结果表明,采用16个抽头进行自干扰射频重建,自干扰抑制能力大于3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 组网测控 中继节点 同频中继 射频自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