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的全面展开,美的层累突创——略论蒋孔阳美学思想 |
马大康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2
|
现代斯拉夫文论与跨文化阐释 |
周启超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3
|
蒋孔阳先生与文艺美学 |
刘俐俐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4
|
作为方法的蒋孔阳美学思想 |
王一川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5
|
地理场景与空间建构——地理与麦克白的命运 |
白阳明
王莎莎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6
|
儒雅睿智,谆谆善诱——忆蒋孔阳先生 |
曾繁仁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7
|
钟嵘、刘勰对于晋宋诗学状物追求的真实态度 |
杨柳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8
|
五四以来双重视域下的民间美术概念生发 |
吴昉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9
|
“审美逗留让某物完满存在”——兼论马丁·泽尔对海德格尔和波默美学理论的拓展 |
余群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10
|
清华简《五纪》的美学阐释 |
谭玉龙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11
|
论魏晋意象批评的主体“在场性” |
乔东义
陈雅歆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12
|
中国传统版画图像书写特征研究 |
张勤
董言
徐至荣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13
|
美学大讨论中实践美学诸概念的意义流变与理论建构 |
邢研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14
|
伴侣物种、“SF”叙事与“特拉波利斯”时空——唐娜·哈拉维后人类主义之生态乌托邦叙事研究 |
周伟薇
吕一杨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15
|
从文艺复兴到新古典主义——“三一律”理论的传播与精神流变 |
李君威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16
|
作为方法的“人生论”美学——王元骧文艺思想的内在理路及启示 |
刘毅青
周天羽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17
|
蒋孔阳先生“1957”的文学定义——以《文学的基本知识》为对象 |
刘锋杰
尹传兰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18
|
“像屈原那样工作,像陶渊明那样生活”——蒋孔阳弟子、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朱立元访谈散记 |
黄海华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19
|
论审美滋长及其美的创造方式——从蒋孔阳美的创造论谈开去 |
蒋述卓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
20
|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审美范式转型思考——基于阿多诺“非同一性”美学理论 |
张妮
陈伟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