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457篇文章
< 1 2 1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路堑工程碳排放量测算及降碳效益研究
1
作者 闻克宇 王妍 +1 位作者 鲍学英 田亚明 铁道经济研究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交通运输业作为我国第二大碳排放行业,约占我国总碳排放量的10%。铁路作为综合交通运输方式骨干,其单位运输性能的碳排放量低于其他运输方式。铁路路堑工程是铁路基础工程的重要结构形式,其建造过程能耗量较大,具有较高的减排潜力。根... 交通运输业作为我国第二大碳排放行业,约占我国总碳排放量的10%。铁路作为综合交通运输方式骨干,其单位运输性能的碳排放量低于其他运输方式。铁路路堑工程是铁路基础工程的重要结构形式,其建造过程能耗量较大,具有较高的减排潜力。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铁路路堑工程划分为建材生产、建材运输、施工建造与运营维护4个阶段,采用碳排放因子法测算铁路路堑工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与总碳排放量。以某铁路路堑工程为例,测算结果表明:各阶段碳排放量分别为2293.56 t、111.46 t、1834.77 t和423.95 t;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量为4663.74 t,各阶段碳排放量占全生命周期比重分别为49.18%,2.39%,39.34%和9.09%。在此基础上,提出铁路路堑工程碳排放深化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堑工程 碳排放因子法 全生命周期理论 碳排放阶段 碳排放计算模型 降碳措施 综合效益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站场空间开发增值收益形成机理及分配研究
2
作者 边头保 孙洁 +2 位作者 温修春 丁军 刘北胜 铁道经济研究 2025年第1期38-45,64,共9页
铁路站场空间开发是铁路企业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站场空间开发涉及地方政府、铁路建设单位和站场空间开发企业,3者之间的收益分配问题是一个现实难题。首先从土地发展权及影响土地价值要素的角度揭示了铁路站场空间开... 铁路站场空间开发是铁路企业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站场空间开发涉及地方政府、铁路建设单位和站场空间开发企业,3者之间的收益分配问题是一个现实难题。首先从土地发展权及影响土地价值要素的角度揭示了铁路站场空间开发收益的形成机理;其次通过选取适合的特征价格模型及特征影响因素建立了铁路站场空间开发收益量化测算模型,以某区域住宅建设项目为例,对模型的拟合度及解释能力进行了检验;最后根据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对地价的贡献给出了铁路站场空间开发增值收益分配结果,即地方政府占比62.54%,铁路建设单位和站场空间开发企业占比37.46%,为铁路站场空间综合开发收益分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站场 空间开发 土地发展权 生产要素 特征价格模型 增值收益 收益分配 实证验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天窗位置移动影响的列车运行计划调整优化模型及算法
3
作者 邓洪波 万宇航 +2 位作者 甘浩正 王伟 陈钉均 铁道经济研究 2025年第1期71-81,共11页
铁路货物运输维修天窗是保障铁路列车运行安全和铁路设备良好状态的重要前提。当列车运行出现晚点时,缺乏灵活性的维修天窗方案可能会导致货物列车运行停站或运行时间延长、分界口列车交接不畅等,导致列车运行发生晚点。通过采用天窗位... 铁路货物运输维修天窗是保障铁路列车运行安全和铁路设备良好状态的重要前提。当列车运行出现晚点时,缺乏灵活性的维修天窗方案可能会导致货物列车运行停站或运行时间延长、分界口列车交接不畅等,导致列车运行发生晚点。通过采用天窗位置移动调整方法,考虑不同冲突情形下天窗位置移动判定条件,以列车通过分界口的总晚点时间最小化和天窗对列车运行影响最小化为目标,构建基于天窗位置移动的列车运行计划调整优化模型,并设计粒子群算法求解。以宝成线上行方向二郎庙—广元南区段为例,在列车轻微、中度和严重晚点的不同场景下,得到基于天窗位置固定和天窗位置移动的列车运行计划进行优化调整结果,验证模型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窗位置移动 列车运行计划调整 分界口列车晚点 冲突情形 判断条件 调整模型 粒子群算法 仿真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实施路径研究
4
作者 宇海龙 郭春江 铁道经济研究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随着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都市圈、城市群区域范围内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融合、一体化衔接等特征日益显现,我国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实现都市圈、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考虑不同轨... 随着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都市圈、城市群区域范围内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融合、一体化衔接等特征日益显现,我国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实现都市圈、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考虑不同轨道交通方式的功能定位、技术特征、投资运营等因素,结合国家层面对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提出的要求,从基础设施集成化、运输服务一体化、运营管理协同化、政策保障配套化4个方面开展研究,提出相应的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内涵。通过分析我国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我国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为推进我国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轨道交通 城市群 都市圈 四网融合 基础设施 运输服务 运营管理 政策保障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企业专利技术创新转化路径探讨
5
作者 林伟 铁道经济研究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专利技术转化是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规模效益的重要途径,铁路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已经涌现出一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性... 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专利技术转化是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规模效益的重要途径,铁路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已经涌现出一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性能优、适应铁路高质量发展的专利技术。在分析铁路专利技术创新转化路径的基础上,以铁路环保产品的专利技术成果转化为例,从优化生产流程管理、合理配置人员、注重质量管控、拓展全生命周期业务和严格管控风险等方面,探讨铁路环保产品专利技术转化关键环节,增强铁路企业竞争力,提升铁路环保产品质量,更好地服务和支撑交通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企业 专利技术 转化路径 质量管控 全生命周期 运维服务 风险管控 实施路径 专利许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ST-SWOT分析模型的铁路货运发展策略研究
6
作者 张泽锡 铁道经济研究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为铁路货运发展带来新机遇,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已成为新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铁路运输结构面临着“大宗降,白货升”的新形势。围绕新机遇、新目标、新形势,把握铁路在货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铁路在综合交... 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为铁路货运发展带来新机遇,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已成为新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铁路运输结构面临着“大宗降,白货升”的新形势。围绕新机遇、新目标、新形势,把握铁路在货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从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4个维度梳理铁路货运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进一步调整运输结构为主要抓手,发现铁路在运输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PEST-SWOT分析模型形成铁路货运发展矩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铁路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ST-SWOT分析模型 货运市场 货运结构调整 现代物流 发展策略 外部影响 内部环境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铁企业劳动用工市场化改革研究
7
作者 李峰光 铁道经济研究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国铁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劳动用工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国铁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求。市场化劳动用工是一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通过灵活的市场...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国铁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劳动用工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国铁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求。市场化劳动用工是一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通过灵活的市场化劳动用工,企业能够在人员配置上实现更大的自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通过阐释国铁企业劳动用工现状,经对5家国铁非运输企业的调研分析,深入探讨国铁企业劳动用工存在问题原因,充分借鉴社会企业市场化劳动用工的经验做法,提出优化国铁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推进国铁企业市场化劳动用工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铁企业 劳动用工 市场化改革 社会化企业 岗位管理 经验做法 用工成本 用工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铁路枢纽新建灞桥至窑村三四线方案研究
8
作者 郭鹏 赵现春 铁道经济研究 2025年第1期65-70,共6页
为适应西安铁路枢纽内西安站和西安东站能力提升特点,增加西安站高速列车开行量,联通西安站、西安东站,增强枢纽内各站灵活性,结合在建高速铁路工程及相关联络线,对西安铁路枢纽进行分析。新建灞桥—窑村三四线工程,可以实现枢纽区间及... 为适应西安铁路枢纽内西安站和西安东站能力提升特点,增加西安站高速列车开行量,联通西安站、西安东站,增强枢纽内各站灵活性,结合在建高速铁路工程及相关联络线,对西安铁路枢纽进行分析。新建灞桥—窑村三四线工程,可以实现枢纽区间及点线能力协调,解除京昆大能力通道“堵点”,降低后期工程不可控因素。通过比选新建灞桥—窑村三四线3个方案,推荐采用新建灞桥—窑村三四线接入窑村站方案,可以充分发挥西安站和西安东站能力,解决枢纽区间能力不匹配及点线能力不协调问题,提升东南联络线的运输能力和质量,补强京昆大能力通道短板区段,满足西安铁路枢纽客货运输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铁路枢纽 需求分析 点线能力协调 通道“堵点” 联络线 方案比选 改建铁路 互联互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铁路专用线“投建营”一体化模式研究
9
作者 徐鹏 铁道经济研究 2025年第1期46-56,共11页
能源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推进煤矿专用线、工业企业专用线、港口接驳线、物流园区专用线等铁路专用线建设,成为我国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的重要基础。在阐释我国能源矿产资源规模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 能源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推进煤矿专用线、工业企业专用线、港口接驳线、物流园区专用线等铁路专用线建设,成为我国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的重要基础。在阐释我国能源矿产资源规模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铁路专用线重点项目数量分布。结合铁路专用线提供“最后一公里”运输服务的重要作用,从政府与社会资本联合体建立合作机制、社会资本投资者发挥管理优势、“投建营”一体化模式比较优势等维度,分析铁路专用线“投建营”一体化模式。以平凉市灵台矿区煤炭专用线为例,从加强政策扶持引导、提高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和建立运营效益联动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充分有效发挥铁路专用线的货物集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专用线 煤矿专用线 “投建营”一体化 公转铁 社会资本联合体 灵台矿区 运营效益 联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经济研究》征稿启事
10
铁道经济研究 2025年第1期37-37,共1页
《铁道经济研究》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铁道经济研究》1992年2月试刊,1993年2月正式创刊。现为双月刊。1996年,《铁道经济研究》被评为铁路优秀科技期刊。2001年,入... 《铁道经济研究》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铁道经济研究》1992年2月试刊,1993年2月正式创刊。现为双月刊。1996年,《铁道经济研究》被评为铁路优秀科技期刊。2001年,入选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办刊宗旨:探讨综合运输经营发展、现代物流、站场设计、技术标准、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专业领域中的重大问题,跟踪世界铁路发展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科研人员提供学术论坛,为社会了解铁路发展现状及前景铺设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刊宗旨 科研人员 中国期刊方阵 学术论坛 规划研究院 运输经营 站场设计 科技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
11
作者 唐炜 铁道经济研究 2025年第1期26-37,共12页
为实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城市发展形势和政策要求持续完善和探索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通过梳理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发展阶段下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主、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并重的投融资模式,实证分析... 为实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城市发展形势和政策要求持续完善和探索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通过梳理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发展阶段下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主、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并重的投融资模式,实证分析了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长沙等城市的不同投融资模式。根据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财政补贴压力持续加大及准公益产品属性的特点,借鉴在国际上被普遍认可的香港“轨道+物业”模式,采取前政府补贴的方式,通过向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注入优质土地资源进行捆绑,进一步提出探索“TOD+政府投资”“TOD+PPP”的投融资模式,通过TOD综合开发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财务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建设运营 投融资模式 财政补贴 土地资源 综合开发 城市发展 财务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打通铁路网运输能力堵点对策探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锴 铁道经济研究 2024年第2期8-13,共6页
国铁企业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并加快推进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打通铁路网运输能力堵点,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分析路网总体规模、旅客运输供给能力、货物运输保障能力等铁路网运输能力现状,剖析铁路网运输能力堵点及成... 国铁企业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并加快推进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打通铁路网运输能力堵点,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分析路网总体规模、旅客运输供给能力、货物运输保障能力等铁路网运输能力现状,剖析铁路网运输能力堵点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铁路网运输能力经验借鉴,探析打通铁路网运输能力堵点对策,即:畅通普速干线通道,加强煤运通道能力保障,强化中欧班列通道能力,完善港口铁路通过能力,增强西部陆海新通道线路能力,完善枢纽点线配套能力,强化铁路货运设施设备卸车能力等方面,在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中发挥“火车头”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网 运输能力 堵点 干线通道 煤运通道 中欧班列 港口铁路 西部陆海新通道 枢纽能力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耦合的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方法
13
作者 张鹏 倪少权 铁道经济研究 2024年第6期47-56,共10页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都市圈的快速发展,城际铁路线路运营环境因各制式轨道交通的相互影响而变得更加复杂,进而对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提出更高要求。从城际铁路的视角出发,探究多模式耦合交通系统的竞争与协作机制。在竞争层面,采用多项L...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都市圈的快速发展,城际铁路线路运营环境因各制式轨道交通的相互影响而变得更加复杂,进而对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提出更高要求。从城际铁路的视角出发,探究多模式耦合交通系统的竞争与协作机制。在竞争层面,采用多项Logit模型评估城际铁路对本线客流的吸引力;在协同层面,引入接续时间窗概念,分析城际铁路与干线轨道交通不同接续条件下的换乘过程。在此基础上,考虑客流、车站和区间能力、上座率、列车运行等约束,构建以综合客运周转量和企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设计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结果表明,多模式耦合的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方法可以提升城际铁路客运分担率至39.57%,提供81.97%的换乘联运服务,显著增强了城际铁路服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耦合 城际铁路 出行费用 列车开行方案 多项Logit模型 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 模拟退火算法 客运分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组运行的重载铁路列车运行图优化研究
14
作者 宋宗莹 梁芮嘉 +1 位作者 王鹏 龚梓烨 铁道经济研究 2024年第5期28-37,共10页
重载铁路运输主要承担大宗货物运输任务,在保障能源供应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列车群组运行有助于解决既有设施设备导致重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等问题。然而,重载铁路列车群组运行相较于传统模式下的列车运行图... 重载铁路运输主要承担大宗货物运输任务,在保障能源供应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列车群组运行有助于解决既有设施设备导致重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等问题。然而,重载铁路列车群组运行相较于传统模式下的列车运行图,在时间间隔、到发线能力等方面均有差异。通过分析基于群组运行的重载铁路单元列车运输组织特点与开行条件,建立以总旅行时间最小为目标的群组运行的重载铁路单元列车运行图优化模型,设计改进的SPSO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通过与非群组运行模式下重载铁路列车运行图比较分析,基于群组运行的重载铁路列车运行图中列车的总旅行时间降低2%,总占用时间减少12.5%,实现重载铁路列车高密度编组运行,验证该模型与算法能够显著提高线路的运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组运行 重载铁路列车 列车运行图 单元列车 开行条件 改进粒子群算法 通过能力 旅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制式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模式综合评价与比选 被引量:1
15
作者 岑秋云 倪少权 +1 位作者 陈钉均 吕红霞 铁道经济研究 2024年第2期28-38,共11页
“多网融合”是我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一体化和运营网络化的发展目标,针对多制式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模式进行综合评价与比选研究,可以为实现“多网融合”提供研究依据。通过分析多制式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模式判别客流需求、投资成本... “多网融合”是我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一体化和运营网络化的发展目标,针对多制式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模式进行综合评价与比选研究,可以为实现“多网融合”提供研究依据。通过分析多制式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模式判别客流需求、投资成本、服务水平、运营管理难度等影响因素,构建多制式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模式综合评价模型,采用改进的基于熵值法的TOPSIS方法综合计算评价结果并进行优劣排序,实现互联互通模式的综合评价及比选。以广佛江珠线路与佛穗莞线路互联互通项目为例,分析结果对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网融合” 多制式轨道交通 互联互通模式 影响因素 熵值法 熵权-TOPSIS 综合评价及比选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公司高质量发展评价与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应允 李红昌 卜伟 铁道经济研究 2024年第5期38-46,共9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我国“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高速铁路公司作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主体,其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重要的微观基础。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在...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我国“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高速铁路公司作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主体,其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重要的微观基础。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在阐述高速铁路公司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构建高速铁路公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国外铁路公司高质量发展实践经验与启示,提出我国高速铁路公司高质量发展策略:适应长远发展目标发展需求,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基础投入,建立完善多元经营管理机制,打造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积极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为我国高速铁路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量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公司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理论逻辑 评价体系 实践与启示 发展策略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山区高速铁路非正常情况下列车运行调整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小洪 陶思宇 铁道经济研究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西南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地域特点存在显著差异,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在装备上、组织上、要求上明显不同。通过分析西南山区高速铁路非正常情况下列车运行调整类型,按轻微事故及严重干扰事故类型进行模型构建。以成渝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整为例... 西南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地域特点存在显著差异,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在装备上、组织上、要求上明显不同。通过分析西南山区高速铁路非正常情况下列车运行调整类型,按轻微事故及严重干扰事故类型进行模型构建。以成渝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整为例,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求解速度快,具有较高的求解质量,对西南山区高速铁路非正常情况下干扰列车运行的不同场景均有一定的适应性,为提高山区高速铁路运行的安全系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区 高速铁路 列车运行 调整类型 运输组织 差异性 模型构建 成渝高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WM-EWM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城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18
作者 赵悦 陶思宇 +3 位作者 邓雨平 杨寒冰 白阳 罗雪 铁道经济研究 2024年第3期49-56,共8页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城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催化剂,亟需科学决策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城融合的开发规模和力度。通过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原则构建,从交通发展水平、土地利用水平和站城衔接水平3个...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城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催化剂,亟需科学决策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城融合的开发规模和力度。通过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原则构建,从交通发展水平、土地利用水平和站城衔接水平3个准则层,提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BWM-EWM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城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以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深圳北站和重庆沙坪坝站5个典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南站具有较好的站城融合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枢纽统筹协调、提高站城衔接水平,集中开发枢纽用地、提高土地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综合客运枢纽 BWM EWM 站城融合 指标体系 客观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 发展水平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东盟地区的国际物流枢纽选址研究
19
作者 赵钢 洪治潮 +2 位作者 孙文杰 张锦 梁宏斌 铁道经济研究 2024年第3期33-40,共8页
研究国际物流枢纽选址,旨在优化东盟地区物流网络,深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选取城市吸引度、枢纽重要性、运输网络成本3个参量构建国际物流枢纽选址分配效用函数;以效用函数值最大为目标,构建国际物流枢纽选址分配优化模型。... 研究国际物流枢纽选址,旨在优化东盟地区物流网络,深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选取城市吸引度、枢纽重要性、运输网络成本3个参量构建国际物流枢纽选址分配效用函数;以效用函数值最大为目标,构建国际物流枢纽选址分配优化模型。在城市吸引度评价方面,从城市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运输行业发展现状、环境保护现状4个方面选取18项指标;在枢纽重要性评价方面,选取度中心性、网络凝聚程度、介数中心性和结构洞4项指标。在此基础上,基于“差异驱动”赋权和“功能驱动”赋权方法对城市吸引度、枢纽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而运输网络成本主要考虑运输成本和建设成本。以东盟地区41座城市为例,经计算优化国际物流枢纽选址分配,结果表明:选取河内、胡志明、万象、曼谷、哥打巴鲁、曼德勒6座城市为国际物流枢纽时,选址分配效用函数值0.140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地区 国际物流枢纽 复杂网络理论 选址分配模型 城市吸引度 枢纽重要性 运输网络成本 “差异驱动”赋权 “功能驱动”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G的京沪高铁公司双轮驱动价值管理研究
20
作者 李建国 张娜 +2 位作者 王琪 于敬 周耀东 铁道经济研究 2024年第3期16-23,共8页
铁路上市公司承担着对接资本市场、实现市场再融资、聚集优质铁路资源与推动优质铁路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的重要功能。在阐述铁路上市公司双轮驱动价值管理内涵的基础上,以京沪高铁公司为例,分析京沪高铁公司价值管理独特性,构... 铁路上市公司承担着对接资本市场、实现市场再融资、聚集优质铁路资源与推动优质铁路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的重要功能。在阐述铁路上市公司双轮驱动价值管理内涵的基础上,以京沪高铁公司为例,分析京沪高铁公司价值管理独特性,构建京沪高铁公司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双轮驱动的价值管理模式,提出京沪高铁公司双轮驱动价值管理实施框架,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路径、经济价值创造实施路径、社会价值创造实施路径,以及内在价值传递路径等维度,探索京沪高铁公司双轮驱动价值管理实施路径,为京沪高铁公司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提升资本市场价值认同感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高铁公司 ESG导向 经济价值 社会价值 内在价值 双轮驱动 价值管理 上市公司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