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1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鳞状细胞癌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
1
作者 陶冶 徐培 +2 位作者 倪成励 陈国庆 赵丽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2-98,共7页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状况及慢性病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23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健康者200例为对照组,收集研究...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状况及慢性病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23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健康者200例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既往疾病史、肿瘤家族史、饮食习惯、口腔卫生、饮茶史和吸烟史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和慢性病、口腔卫生习惯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性别、饮酒状况和吸烟状况进行分层,且对高血压、复发性口腔溃疡和不良修复体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BMI、婚姻状况、肿瘤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高血脂家族史、糖尿病、高血脂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高血压家族史、不良修复体、目前牙齿数(颗)、刷牙频率、看牙周期、复发性口腔溃疡、高血压、吸烟、饮酒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次口腔检查周期不低于5年、每日刷牙频率超过1次为保护因素;复发性口腔溃疡、不良修复体和当前牙齿颗数少于20颗或20~27颗、高血压、吸烟、饮酒是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发现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保护因素为每次看牙医周期不低于5年、刷牙频率超过1次/日;而危险因素则包括复发性口腔溃疡、不良修复体以及当前牙齿颗数少于20颗或20~27颗。经分层分析,发现复发性口腔溃疡能够使非饮酒者和非吸烟者的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风险增加。在非饮酒和非吸烟者中,高血压能够使OSCC的发病风险升高;而在女性人群中,合并高血压者的OSCC风险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卫生状况和慢性疾病与OSCC发病之间存在明显关联。不良修复体、复发性口腔溃疡和高血压可能是OSCC的危险因素,不同亚组的患者可能需要个性化的口腔健康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口腔卫生 口腔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参数在老年冠心病诊断及冠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思雨 毋宁 +2 位作者 刘建 黄晓云 刘曙艳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在老年冠心病诊断及冠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纳入冠心病组,另收入同期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对照组,对两组开展...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在老年冠心病诊断及冠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纳入冠心病组,另收入同期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对照组,对两组开展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the LV-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对冠心患者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按照Gensini评分标准对造影结果进行评估,根据冠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n=45)、中重度狭窄组(n=55),对两组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用以分析超声心动图各指标诊断冠心病及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结果冠心病组LVEF低于对照组,LVEDV、LVESV、LVED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LVEF、LVEDV、LVESV、LVEDd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3、0.967、0.986、0.97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1.495、107.500、39.500、98.500。轻度狭窄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V、LVESV、LVEDd低于中重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LVEDV、LVESV、LVEDd评估冠脉中重度狭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7、0.863、0.978、0.86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7.495、123.500、49.500、110.500。结论超声心动图参数用于老年冠心病诊断及冠脉狭窄程度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 冠脉狭窄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济痔疮栓对混合痔痔上黏膜套扎术后创面水肿及炎症状态的影响
3
作者 杨锋 张胜威 +1 位作者 李晓洁 杨会举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栓剂纳肛对混合痔患者痔上黏膜套扎术后创面水肿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需进行痔上黏膜套扎术的混合痔患者共计100例。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观察中药栓剂纳肛对混合痔患者痔上黏膜套扎术后创面水肿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需进行痔上黏膜套扎术的混合痔患者共计100例。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将接受常规的治疗方案,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特定的干预措施,以便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对照组除常规止血、抗生素治疗外,采用中药熏洗进行术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栓剂纳肛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后第1、7、14天创面水肿、肛门出血情况,比较两组炎症状态,记录两组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在这两个指标上的表现基本相当,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在创面愈合时间的对比中,观察组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出观察组在创面愈合方面的明显优势。术后第1天两组创面水肿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32,P=0.974),在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的观察期间,研究组中创面呈现I度水肿的患者数量分布明显多于对照组,此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时间节点上,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水肿程度较轻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显示出治疗措施在减轻术后水肿方面的积极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39、2.158,P=0.032、0.031)。术后第1天两组肛门出血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36,P=0.971),术后第7、14天观察组肛门出血I度患者分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05、2.068,P=0.045、0.039)。在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炎症状态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此时间点上,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基本相当,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术后第14天,观察组的炎症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出现明显降低,此变化通过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的炎症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和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方面,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这两个指标上,两组患者的表现相当,没有明显差别。结论中药栓剂纳肛可以明显改善混合痔患者痔上黏膜套扎术后创面水肿、肛门出血情况以及患者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痔上黏膜套扎术 中药栓剂 纳肛 创面水肿 炎症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白皮清肺化痰方辅助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分析
4
作者 袁君茹 王冬梅 +1 位作者 韩姗姗 杜晓亚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研究桑白皮清肺化痰方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对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CVA患儿选为观察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布... 目的研究桑白皮清肺化痰方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对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CVA患儿选为观察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桑白皮清肺化痰方辅助治疗,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CVA患儿在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痰液中EOS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1 second,FEV_(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CVA患儿的中医症候积分、痰液中EOS、IL-5、IL-4均明显降低(P<0.05),提示观察组症状减轻及炎症消退的效果更佳;与对照组相比,CVA患儿的FEV_(1)、FVC、PEF均明显升高(P<0.05),提示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效果更佳;两组CVA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所用疗法安全性均属良好。结论桑白皮清肺化痰方辅助治疗CVA患儿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痰液中EOS与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白皮清肺化痰方 咳嗽变异性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司他韦与帕拉米韦治疗流行性感冒并发热性惊厥儿童的效果对比
5
作者 李冰露 丁学星 +1 位作者 王永霞 马晓丹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9-11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流行性感冒并发热性惊厥患儿应用奥司他韦与帕拉米韦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方法将选自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70例流行性感冒并发热性惊厥患儿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划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流行性感冒并发热性惊厥患儿应用奥司他韦与帕拉米韦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方法将选自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70例流行性感冒并发热性惊厥患儿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划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奥司他韦口服用药,观察组患儿给予帕拉米韦注射给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和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97.12%>82.86%)(P<0.05);观察组退热、咳嗽减轻、痰液减少、咽痛、头痛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3%vs 20.00%)(P>0.05)。结论对于流行性感冒病发热惊厥的治疗,帕拉米韦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其对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调节作用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发热性惊厥 奥司他韦 帕拉米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早期血清硒水平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杨燕 张春兰 +1 位作者 陈凯杰 杨金妹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究妊娠早期血清硒水平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于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产科门诊首次确认妊娠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孕妇妊娠早期(孕6~14周)的血清硒水平及... 目的探究妊娠早期血清硒水平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于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产科门诊首次确认妊娠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孕妇妊娠早期(孕6~14周)的血清硒水平及其他相关指标,将其按是否确诊GDM分为GDM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孕妇发生GDM的影响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硒水平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340例孕妇中,GDM发病率为21.18%(GDM组72例、对照组268例)。GDM组的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经产妇占比及妊娠早期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妊娠早期血清硒水平则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前BMI(OR=1.190,95%CI:1.025~1.494)、FPG(OR=1.408,95%CI:1.121~1.767)、HbA1c(OR=2.125,95%CI:1.237~3.651)和血清硒水平(OR=0.381,95%CI:0.222~0.654)均是孕妇发生GDM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妊娠早期血清硒水平预测GDM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3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33%、91.42%。结论妊娠早期血清硒水平是GDM的独立影响因素,提高其水平可降低GDM的发生风险,检测血清硒水平对预测GDM的发生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元素 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基因构建肝细胞癌风险预后模型
7
作者 唐千惠 谢明水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目的对肝细胞癌进行免疫分子分型,研究其微环境特征和功能,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基因,构建预后模型,探索其临床、免疫和治疗特性。方法使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 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方法,对肝细胞癌进行免... 目的对肝细胞癌进行免疫分子分型,研究其微环境特征和功能,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基因,构建预后模型,探索其临床、免疫和治疗特性。方法使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 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方法,对肝细胞癌进行免疫途径评分,并基于此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对免疫亚型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并结合ImmPort数据库下载的免疫基因确定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使用单变量Cox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识别预后相关基因,建立免疫风险评分预后模型,并分析模型的预后价值、免疫浸润特征、临床特征和药物敏感性。结果通过ssGSEA算法,识别出高免疫组和低免疫组,并筛选出1433个差异表达基因。与ImmPort数据库交集后,确定265个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通过Cox和Lasso回归分析,确定16个预后相关基因,构建风险预后模型。Kaplan-Meier分析显示低风险组的总生存期明显优于高风险组,模型预测1年、3年、5年总生存率的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表现良好。结论本研究确定两种免疫分型,构建基于免疫预后基因的HCC风险预后模型。该模型能够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免疫微环境,明确肿瘤免疫表型,并指导临床实践和个体化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模型 肝细胞癌 免疫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6A1与胃癌预后免疫调节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8
作者 侯健 李静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核受体亚家族6 A组成员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6 group A member 1,NR6A1)在胃癌中的作用,旨在阐明NR6A1在胃癌中诊断和预后价值,也包括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核受体亚家族6 A组成员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6 group A member 1,NR6A1)在胃癌中的作用,旨在阐明NR6A1在胃癌中诊断和预后价值,也包括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用于分析NR6A1在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Kaplan-Meier数据库分析NR6A1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使用R包建立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和列线图(nomogram)模型。cBioPortal和MethSurv数据库用于分析NR6A1基因突变和DNA甲基化,以及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仙桃学术用于分析NR6A1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丰度的关系。STRING数据库分析与NR6A1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信息。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NR6A1相关基因的功能。使用JASPAR和GRNdb数据库预测基因NR6A1上游的转录因子。NR6A1具有转录因子的功能,通过GRNdb数据库预测其下游靶基因,并富集分析相关靶基因的功能。结果TCGA数据库结果表明,NR6A1在胃癌中高表达;Kaplan-Meier数据库提示高表达NR6A1的胃癌患者预后差。ROC曲线分析表明,NR6A1可作为胃癌组织的诊断标志物(AUC=0.851)。基因突变分析,NR6A1基因突变率为2.70%,且发生基因突变的患者预后差。甲基化分析表明,在13个DNA甲基化CpG位点中,cg13409170的低甲基化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免疫浸润分析表明,NR6A1高表达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呈负相关。GO和KEGG分析主要富集在RNA转运和降解通路中。利用JASPAR和GRNdb数据库预测基因NR6A1的上游转录因子为KLF5和E2F6。GRNdb数据库预测出转录因子NR6A1的7个下游靶基因(PLEKHG5、GTF2IRD1、CEL、SPRY2、MSL1、HNF4A-AS1、ADNP-AS1),靶基因富集分析功能主要包括突触前易化、Ras蛋白信号转导调控、小GTP酶介导的信号导调控等通路。结论NR6A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基因突变、低甲基化与患者预后差有关,且NR6A1和免疫细胞浸润丰度相关,可作为胃癌预后可靠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核受体亚家族6 A组成员1 生物信息学 基因突变 甲基化 富集分析 免疫浸润 预后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RM2通过MDM2/P53通路调节肺腺癌细胞凋亡、增殖及耐药的探讨
9
作者 简士博 肖旭阳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核糖核酸还原酶M2(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2,RRM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模式及其生物学作用,特别是关注其如何通过鼠双微基因2(murine double minute gene 2,MDM2)/P53信号通路影响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耐...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核糖核酸还原酶M2(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2,RRM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模式及其生物学作用,特别是关注其如何通过鼠双微基因2(murine double minute gene 2,MDM2)/P53信号通路影响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耐药性的发展。方法为研究肺腺癌细胞中RRM2基因的表达及其相关机制,选取人肺腺癌细胞系A-427、A549、PC-9和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筛选出RRM2高表达的肺腺癌细胞系。将PC-9细胞分为si-NC组(作为低表达对照)、oe-NC组(作为高表达对照)、si-RRM2组(RRM2低表达组)和oe-RRM2组(RRM2高表达组)。对这些组别的细胞进行增殖率和凋亡率测定。为深入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用STRING在线分析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借助Cytoscape软件对RRM2、MDM2和P53这3个关键蛋白的核心节点进行分析。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RRM2和MDM2、MDM2和P53之间的靶向关系。为进一步探索信号通路,利用KEGG数据库对MDM2和P53信号通路进行富集分析。最后,检测各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_(50))以及RRM2、MDM2、P53、Cyclin D1、Bax、Bcl-2、Caspase3、MRP、MDR1、GST-π等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分析表明,与BEAS-2B细胞相比,肺腺癌细胞A-427、A549和PC-9中RRM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更高(P<0.05),其中PC-9细胞展现出最高RRM2表达水平(P<0.05)。因此选择PC-9细胞作为后续实验的研究对象。相较于oe-NC组,oe-RRM2组的细胞展现出明显的增殖率提升和凋亡率下降(P<0.05)。与si-NC组相比,si-RRM2组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凋亡率相应增加(P<0.05)。通过PPI网络分析,发现MDM2在RRM2的核心基因中获得最高评分,而P53在MDM2的核心基因中评分最高。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与oe-NC组相比,oe-RRM2组中的野生型WT-MDM2荧光素酶活性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e-MDM2组中的野生型WT-P53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oe-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MDM2和P53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可知,MDM2能够抑制P53的表达,而P53可调控下游P21和Cyclin D1的表达,进而影响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由此,本研究决定将Bax、Bcl-2和Cyclin D1作为后续研究中增殖和凋亡检测的关键蛋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oe-NC组,oe-RRM2组细胞的IC_(50)值有所上升,同时RRM2、MDM2、Bcl-2、Cyclin D1、MRP、MDR1、GST-π的表达量增加,Bax、Caspase-3、P53的表达量减少。与si-NC组相比,si-RRM2组细胞的IC_(50)值降低,RRM2、MDM2、P53、Cyclin D1、Bax、Bcl-2、Caspase3、MRP、MDR1、GST-π的表达量减少,Bax、Caspase-3、P53的表达量增加。结论RRM2通过MDM2/P53信号通路调节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耐药性。该研究旨在探究RRM2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作为潜在靶向治疗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还原酶M2 鼠双微基因2 P53 肺腺癌 凋亡 增殖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孕烯和炔雌醇Poloxamer188固体分散体的表征
10
作者 吕蕴麒 高枫 +1 位作者 王瑛颖 王浩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制备依托孕烯和炔雌醇临床处方量的固体分散体,考察载药及药物释放行为。方法将不同量依托孕烯或炔雌醇与Poloxamer188共同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后,在玻璃板上浇铸并挥干溶剂。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释放介质中从固体分散体... 目的制备依托孕烯和炔雌醇临床处方量的固体分散体,考察载药及药物释放行为。方法将不同量依托孕烯或炔雌醇与Poloxamer188共同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后,在玻璃板上浇铸并挥干溶剂。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释放介质中从固体分散体中释放的药物的量,并绘制经时释放曲线。差示热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评价两种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包裹行为。结果Poloxamer188固体分散体中依托孕烯和炔雌醇载量高则百分释放率少,载量低则百分释放率多。单方固体分散体中依托孕烯的释放较炔雌醇更为完全,但是复方制剂中依托孕烯的释放仅为炔雌醇的1/3。差示热分析曲线上和X-射线衍射图谱上Poloxamer188特征峰明显而药物峰不明显,但是同时载有依托孕烯和炔雌醇的Poloxamer188固体分散体显示特殊峰形。结论Poloxamer188作为依托孕烯和炔雌醇的固体分散体载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溶两种药物,并且在5 h内具有一定的缓释性。复方制剂中呈现了新的复合方式,并且释放行为和单方制剂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孕烯 炔雌醇 固体分散体 复方 Poloxamer188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免疫治疗联合TP方案化疗对食管癌生存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王孟蝶 祁宁宁 侯园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免疫治疗联合奈达铂+紫杉醇方案化疗对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食管癌患者,病例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免疫治疗联合奈达铂+紫杉醇方案化疗对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食管癌患者,病例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随机均分为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奈达铂+紫杉醇方案化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CIK免疫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生存质量、毒副反应及随访24个月的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害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果,研究组12个月和24个月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K免疫治疗联合奈达铂+紫杉醇方案化疗可有效提高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毒副反应,并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细胞免疫 奈达铂 紫杉醇 食管癌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FGF19、Caspase-3、GGT表达水平与胆道闭锁儿童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常栋喆 耿宪杰 +1 位作者 周良 孙忠源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探索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9,FGF19)、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γ-谷氨酰转肽酶(glutamate transpeptidase,GGT)水平与胆道闭锁(bilia... 目的探索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9,FGF19)、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γ-谷氨酰转肽酶(glutamate transpeptidase,GGT)水平与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87名B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标记为BA组。同时,选取70名健康婴儿作为对照组。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BA组患儿划分为明显肝纤维化组(57例)和轻度或无肝纤维化组(30例)。研究收集两组婴儿的年龄和性别信息,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FGF19、Caspase-3、GGT水平。通过比较两组的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血清FGF19、Caspase-3、GGT水平和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此外,本研究还比较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BA患儿在血清FGF19、Caspase-3、GGT水平上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这些血清标志物对BA患儿明显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BA组患儿血清FGF19、Caspase-3、GG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BA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层黏蛋白(laminin,LN)、IV型胶原(type IV collagen,IV-Col)、Ⅲ型前胶原(type III procollagen,PCⅢ)、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platelet,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BA组患儿血清FGF19、Caspase-3、GGT水平与LN、IV-Col、PCⅢ、HA及肝纤维化评分正相关(P<0.05),明显肝纤维化组患儿血清FGF19、Caspase-3、GGT水平高于轻度或无肝纤维化组(P<0.05),血清FGF19、Caspase-3、GGT水平联合诊断BA患儿明显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高于FGF19单独诊断(Z=3.349,P=0.001),高于Caspase-3单独诊断(Z=2.054,P=0.040),高于GGT单独诊断(Z=1.989,P=0.047)。结论在BA患儿中,血清中的FGF19、Caspase-3和GGT水平均出现升高,和肝纤维化的标志物呈正相关。综合这些指标进行联合诊断,对于明确诊断患儿的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Γ-谷氨酰转肽酶 胆道闭锁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Ⅳ联合丹参酮ⅡA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保护作用
13
作者 石圆圆 傅德望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tragalosideⅣ,AS-Ⅳ)和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ⅡA)联合应用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线栓法),氧糖剥夺(oxyglycan deprivation,OGD)模拟体外缺氧缺糖情况。SD大...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tragalosideⅣ,AS-Ⅳ)和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ⅡA)联合应用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线栓法),氧糖剥夺(oxyglycan deprivation,OGD)模拟体外缺氧缺糖情况。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和AS-Ⅳ+Ta-ⅡA(给药)组,每组20只。按照剂量给AS-Ⅳ和Ta-ⅡA后,评定3组大鼠神经功能、握杠时间、脑组织梗死及水肿情况;CCK-8实验筛选出最优联合给药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PCR)检测大鼠脑组织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enzyme 1,HO-1)mRNA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神经元(cleaved-caspase 3,CC3)表达。结果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脑水肿、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NO、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HO-1 mRNA、Nrf2 mRNA、CC3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握力、IL-10、GSH和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脑水肿、MDA和NO、TNF-α以及IL-1β、CC3表达水平降低(P<0.05);握力、IL-10、GSH及SOD、Nrf2 mRNA、HO-1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5)。CCK-8(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结果显示最佳浓度为AS-Ⅳ15μg/mL、Ta-ⅡA 25μg/mL。体外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OGD组CC3表达增加;与OGD组相比,给药组降低。结论AS-Ⅳ联合Ta-ⅡA用药不仅能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也能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抑制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Nrf2/HO-1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炎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尾草酚改善糖尿病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14
作者 张强 单伟 王刚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鼠尾草酚对糖尿病小鼠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小鼠糖尿病模型,干预组小鼠给予100 mg/kg鼠尾草酚灌胃。记录小鼠造模前、造模3 d和12周的体重和血糖;Morris水迷宫评估糖尿病小鼠的认知功能;Nissl染色观... 目的探讨鼠尾草酚对糖尿病小鼠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小鼠糖尿病模型,干预组小鼠给予100 mg/kg鼠尾草酚灌胃。记录小鼠造模前、造模3 d和12周的体重和血糖;Morris水迷宫评估糖尿病小鼠的认知功能;Nissl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神经元形态学及数量的改变;ELISA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CX3CL1、CX3CR1蛋白及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2,SOD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血糖和体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CON组)相比,在12周时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组(DM组)血糖明显升高,体重减轻(P<0.05),而鼠尾草酚(carnosol,CL)干预后改善上述变化(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DM组相比,CL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Nissl染色发现CL干预后Nissl体数量有所增加,神经元形态明显改变。与DM组相比,CL治疗组小鼠脑组织中SOD活力增加(P<0.05),MDA含量降低(P<0.05)。CX3CL1、CX3CR1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SOD2明显上调(P<0.05)。结论鼠尾草酚可能通过CX3CL1/CX3CR1通路缓解DM小鼠海马组织的氧化应激,减缓神经元损伤,进而改善DM小鼠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酚 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 氧化损伤 CX3CL1/CX3C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鼻病毒RV16促进HMC-1肥大细胞的活化
15
作者 尹佳琪 杨心妮 +1 位作者 谭婧玉 刘海文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研究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es,HRV)感染对肥大细胞(human mast cell line 1,MHC-1)激活和免疫应答功能的影响,探讨HRV诱发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免疫病理机制。方法将HMC-1细胞随机分为3组,除RV16病毒感染组外,紫外线灭活... 目的研究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es,HRV)感染对肥大细胞(human mast cell line 1,MHC-1)激活和免疫应答功能的影响,探讨HRV诱发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免疫病理机制。方法将HMC-1细胞随机分为3组,除RV16病毒感染组外,紫外线灭活的RV16病毒和PBS分别作为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HRV感染HMC-1细胞后病毒复制水平、肥大细胞激活相关分子FcεR1、CD203c、CD63的表达变化,ELISA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的分泌量。结果HRV感染HMC-1细胞后,感染24 h病毒载量明显增加(P<0.05),感染48 h病毒载量达到最高(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RV16病毒感染后HMC-1细胞激活相关分子FcεR1、CD203c、CD63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V16病毒感染后HMC-1细胞TNF-α、IL-6、IL-8和IL-10分泌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HRV感染促进肥大细胞激活和细胞因子分泌,与HRV引起的哮喘加重和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病毒 肥大细胞 细胞激活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王孟迪 李静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良性肌炎患儿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肌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29例急性良性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儿被纳入病例组,其中男... 目的通过研究良性肌炎患儿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肌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29例急性良性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儿被纳入病例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4岁。为进行对比分析,另外选取2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3例、女性16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3岁。整理两组儿童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红蛋白(myoglobin,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等重要指标。为确保数据准确和可靠,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时,并未观察到统计学上存在明显差异。在29例病例组患儿中,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心肌酶谱检测结果显示,在良性肌炎肌痛症状出现后的24 h内,CK和Mb的浓度明显升高,均超过正常水平的10倍。随后,这些酶的浓度逐渐下降。CK-MB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仍然高于正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灵敏度数据表明,发病后24 h内,Mb和CK的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K-MB的浓度变化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病第4天,Mb和CK的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肌炎的成因可能涉及多种病原体,包括但不限于流感病毒、EB病毒、支原体和细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是不同程度肌肉疼痛,同时伴有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通过早期检测和持续监测这两种生化指标的变化,可以对肌炎的诊断和病情进展提供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 肌痛 肌酸激酶 肌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信红月 孙月婷 +1 位作者 郝贺 阎雪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通过非侵入性检查分析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诊断并治疗的262例乙型病毒性、丙型病毒性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数据信息,分为出血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 目的通过非侵入性检查分析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诊断并治疗的262例乙型病毒性、丙型病毒性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数据信息,分为出血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n=140)和未出血组(肝硬化,n=122)。收集上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主要入院症状、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小板计数(platele,PLT)等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患者的单因素分析比较:年龄、性别、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入院症状中乏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指标ALT、AST、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高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入院症状中未出血组患者腹胀、黄疸明显多于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指标出血组PT值明显高于未出血组、Fib水平明显低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比较肝功能Child-Pugh评分、PT、Fib:肝功能Child-Pugh评分、PT为影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OR=1.583、1.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为影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保护性因素(OR=0.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PT为危险因素,Fib为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HPLC法同时检测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血药浓度
18
作者 李雪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建立人血浆样品中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同时检测方法。方法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中的梯度洗脱法对样品进行分析,选用伊利特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规格为4.6 mm×... 目的建立人血浆样品中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同时检测方法。方法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中的梯度洗脱法对样品进行分析,选用伊利特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规格为4.6 mm×250 mm,粒径5μm。该色谱柱搭配紫外检测器,利用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检测洗脱的化合物。实验的流动相由乙腈和0.1%甲酸水组成,流速设置为0.3 mL/min,柱温保持在55℃,进样量为10μL,定量检测患者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的血药浓度。结果人血浆样品各成分在0.1~6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低、中、高质控血浆样品的提取回收率为86.93%~97.10%。日内、日间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应用该方法检测6名患者血浆中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的药物浓度,奈玛特韦的药物浓度为0.69~0.81μg/mL,利托那韦的药物浓度为0.52~1.39μg/mL。结论建立的HPLC-UV定量分析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人血浆中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 奈玛特韦 利托那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地利总黄酮灌胃对小鼠肝肾的影响
19
作者 王淑贞 林燕燕 +2 位作者 章倩 王琼珺 林泽燕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赤地利总黄酮对肝肾代谢的安全性及其指导用量。方法采用灌胃法连续给药15 d,摘取肝脏和肾脏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检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血肌酐(se... 目的研究赤地利总黄酮对肝肾代谢的安全性及其指导用量。方法采用灌胃法连续给药15 d,摘取肝脏和肾脏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检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血肌酐(serum s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并进行肝肾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小鼠的肝脏系数出现剂量双向性、脾脏系数发生浓度负效应;ALT、AST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Scr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其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浓度组BUN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处理组的BUN值存在浓度正效应(P<0.05),但低于对照组,肝脏组织气球样变呈浓度正效应,肾脏组织无明显变化。结论赤地利总黄酮,口服剂量不能超过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地利 总黄酮 小鼠肝肾 生化指标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参数对患儿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伴发脓毒症的预测
20
作者 陈晨 陈传平 张光满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白细胞参数对支原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伴发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支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患儿... 目的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白细胞参数对支原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伴发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支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伴发脓毒症分为两组,其中伴发脓毒症患儿作为观察组(n=35),未伴发脓毒症患儿作为对照组(n=89),检测并分析各组患儿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单核细胞(monocyte,Mon)、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as)、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MLR)和CRP水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伴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单一指标和联合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的Lym、Eos和CRP明显高于对照组,ML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年龄、性别、WBC、Neu、Mon、Bas和NLR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os(OR=17.364,95%CI:1.113~270.845)、CRP(OR=1.128,95%CI:1.055~1.206)和MLR(OR=0.005,95%CI:0.000~0.362)均是支原体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伴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Eos、CRP和MLR预测支原体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伴发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77、0.700和0.647;Eos+CRP+MLR联合预测的AUC=0.843,明显高于单独预测的AUC(P<0.05),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10%和75.30%。结论Eos、CRP和MLR均是支原体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伴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进展为脓毒症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脓毒症 支原体 C-反应蛋白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