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76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刊常见错别字及勘正
1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5年第1期46-4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
2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5年第1期58-58,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艾司氯胺酮给药方案在学龄前儿童泌尿外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杨亮 邓恋 +3 位作者 漆冬梅 陈祥楠 黎昆伟 孙艺娟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艾司氯胺酮给药方案在学龄前儿童泌尿外科日间手术中的麻醉管理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2-06/2023-01期间计划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择期泌尿外科日间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2~6岁,ASA分级Ⅰ或Ⅱ级,... 目的研究不同艾司氯胺酮给药方案在学龄前儿童泌尿外科日间手术中的麻醉管理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2-06/2023-01期间计划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择期泌尿外科日间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2~6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C组,n=20);艾司氯胺酮0.3 mg/kg组(MK组,n=20);艾司氯胺酮0.5 mg/kg组(HK组,n=20)。术中吸入1.3 MAC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入室后(T_(0))、麻醉诱导后3 min(T_(1))、手术切皮时(T_(2))、手术开始后10 min(T_(3))、拔出喉罩时(T_(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麻醉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记录拔出喉罩后5 min(T_(5))、1 h(T_(6))、24 h(T 7)的疼痛评分和镇静评分情况,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术中及PACU舒芬太尼的追加剂量和追加次数。结果在T_(1)时间点,MK组和HK组的MAP较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5)和T_(6)时间点,MK组和HK组镇痛评分低于C组(P<0.05);HK组镇静评分高于C组和MK组(P<0.05);MK组和HK组舒芬太尼在术中及PACU追加剂量低于C组(P<0.05);与C组、MK组比较,HK组会明显延长拔管时间和在PACU的停留时间(P<0.05);HK组术后头晕的发生率高于C组和MK组(P<0.05);在舒芬太尼的追加次数上,C组明显高于MK和HK组(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0.3 mg/kg静脉诱导可以降低学龄前患儿泌尿外科日间手术舒芬太尼的使用量,并能维持较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减轻术中和术后的疼痛,获得更加满意的镇静效果,且不会增加拔管时间、复苏时长及术后不良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日间手术 学龄前儿童 泌尿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医学人文关怀教育融入临床麻醉教学 被引量:2
4
作者 费建平 张代玲 冯树全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4期219-222,共4页
围术期患者心理较为脆弱,不良心理情绪会影响治疗效果,围术期人文关怀则有助于患者以最佳身心状态参与手术。当下,麻醉实习医生多将麻醉看作一项单纯的技术,缺乏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因而,在临床麻醉教学中融合医学人文素养的培... 围术期患者心理较为脆弱,不良心理情绪会影响治疗效果,围术期人文关怀则有助于患者以最佳身心状态参与手术。当下,麻醉实习医生多将麻醉看作一项单纯的技术,缺乏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因而,在临床麻醉教学中融合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本研究就如何在临床麻醉教学过程中融合医学人文素养教育进行探索,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感知和调控,使实习医生树立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培养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实习医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整体意识观和大局观,培养相互包容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诊疗过程中对病情预测、纠错和应急能力。在医学生转变成临床医生的过程中,通过早期渗透人文关怀理念,使之成为一名能够将心理支持治疗与技术、知识并重的仁爱医生,促进医患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医生 临床教学 麻醉医生培训 人文关怀理念 医疗伤害 临床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单元麻精药品同质化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曼丽 张伟丽 +3 位作者 包瑞 刘佳佳 宋玉祥 米卫东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索运用同质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单元麻精药品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从2021年7月开始运用同质化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单元麻精药品进行管理,通过制定同质化管理流程,比较和分析同质化管理模式实施后每季度麻精药品质... 目的探索运用同质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单元麻精药品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从2021年7月开始运用同质化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单元麻精药品进行管理,通过制定同质化管理流程,比较和分析同质化管理模式实施后每季度麻精药品质量管理指标的比值率。结果每季度管理指标评分均有明显提升。结论运用同质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单元麻精药品管理中,能有效提高麻精药品的管理质量,达到药品规范化、精细化、安全化管理的目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质化管理 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单元 麻精药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敏 刘瑞 +1 位作者 张莉 张艳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21-03/2023-12期间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对...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21-03/2023-12期间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对照组,n=50)和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组(联合组,n=50)。对照组泵入等量生理盐水;联合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1μg/kg右美托咪定10 min。麻醉维持2组均采用TIVA,联合组术中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h)。观察术后并发症,进行Ramsay镇静评分、VAS疼痛评分,并采集术前1 h和术后24 h血液,检测血清应激指标及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联合组患者术后1 h Ramsay评分、术前1 h和术后24 h的血清应激指标及血液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 h VAS评分和麻醉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丙泊酚,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加快,术后应激反应和疼痛等不良反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性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术后镇痛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对麻醉恢复室全麻低体温患者复温效果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万代红 陈琳 汪晓玲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麻醉恢复室(PACU)全麻低体温患者复温效果的影响观察。方法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对低体温发生率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关护理常规流程,全程监督反馈,进行质量改进。结果PACU全麻低体温发生率由49.83%降到了6.67%。结...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麻醉恢复室(PACU)全麻低体温患者复温效果的影响观察。方法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对低体温发生率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关护理常规流程,全程监督反馈,进行质量改进。结果PACU全麻低体温发生率由49.83%降到了6.67%。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降低PACU全麻恢复期患者低体温发生率,达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麻醉恢复室 全身麻醉 低体温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医疗机构麻醉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旭泽 吕畅 +1 位作者 王士朝 康荣田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4期206-210,共5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各医疗机构麻醉科发展现状,为促进麻醉专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依据。方法由河北省临床麻醉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发放电子问卷,对2020年河北省内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麻醉科现状进行横断面普查,包括... 目的了解河北省各医疗机构麻醉科发展现状,为促进麻醉专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依据。方法由河北省临床麻醉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发放电子问卷,对2020年河北省内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麻醉科现状进行横断面普查,包括麻醉科人力资源结构、科室建设、麻醉医生工作负荷、分娩镇痛面临问题等项目,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593家医疗机构完成问卷调查。河北省共有麻醉医生4839人(每万人口0.65人),三级医院较二级医院麻醉医生学历和职称明显更高,省内各市之间麻醉人力资源差距较大。河北省只有10%的医院实现了手麻系统信息化,麻醉门诊、麻醉恢复室(PACU)的设置率分别为20%和35%。73%的医院麻醉医生平均每日工作时长>8 h。将分娩镇痛纳入医保收费项目是河北省分娩镇痛面临的首要问题。结论河北省麻醉专业人力资源整体严重短缺,麻醉医生工作负荷较重,麻醉科室建设不足,且各地区之间、不同类别医院之间发展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学 发展现状 分娩镇痛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瑞马唑仑对蛛网膜下腔阻滞手术患者术中镇静效果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费建平 冯树全 +4 位作者 潘鹏 袁林芳 赵赢 俞灵 陆培春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比较单纯瑞马唑仑和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瑞马唑仑持续泵注的辅助镇静效果,探讨瑞马唑仑联合用药方法。方法选取2023年1~5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择期椎管内麻醉下肢手术患者5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 目的比较单纯瑞马唑仑和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瑞马唑仑持续泵注的辅助镇静效果,探讨瑞马唑仑联合用药方法。方法选取2023年1~5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择期椎管内麻醉下肢手术患者5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n=25)和试验组(S组,n=25),C组持续泵注瑞马唑仑0.3 mg/(kg·h)至术毕;S组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1.2μg/(kg·h),20 min后下调至0.4μg/(kg·h),同时泵注瑞马唑仑0.3 mg/(kg·h),20 min后下调至0.2 mg/(kg·h)。观测并记录患者在入室后10 min(T_(0))和静脉给药后10 min(T_(1))、20 min(T_(2))、45 min(T_(3))、60 min(T_(4))、术中(T_(5))、术毕(T_(6))的循环改变。观察并记录镇静起效、出现浅睡眠、出现深睡眠的时间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术中最低BIS值和Ramsay评分;观察记录停药后BIS值回升情况及苏醒时间;分别在患者入室后、患者出现浅睡眠和深睡眠时、手术结束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气,分析和比较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中心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vCO_(2));统计术中不良反应。结果C组和S组镇静起效时间分别为(10.14±3.33)min、(9.32±2.6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出现浅睡眠和深睡眠的时间较C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深度睡眠时BIS值和术中最低BIS值均低于C组,术中Ramsay镇静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5 min、10 min、15 min,S组患者的BIS值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后10 min,S组苏醒12例,C组苏醒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_(0)比较,浅睡眠、熟睡时和手术结束时2组患者的PcvCO_(2)、ScvO_(2)和PcvCO_(2)均升高(P<0.01);组间比较,熟睡时S组ScvO_(2)和PcvCO_(2)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出现呛咳、烦躁等不良反应4例,6例患者全程警觉状态,S组无不良反应。结论持续泵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瑞马唑仑,镇静效果平稳、可靠,术中循环稳定,术毕苏醒平稳,不良反应少;不同镇静深度的临床表现特征明显,依据Ramsay评分及时调整静脉注射速度,可安全地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手术患者术中辅助镇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右美托咪定 联合用药 辅助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质量建设现状调查与研究
10
作者 李昭 赵爽 +4 位作者 刘欣 李惠洲 石娜 张鹏辉 王秀丽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河北省麻醉住培基地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制定相应政策,为提升河北省麻醉专业住培质量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以河北省18家国家级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研究对象,依据2021年国家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标准,采用... 目的探讨河北省麻醉住培基地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制定相应政策,为提升河北省麻醉专业住培质量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以河北省18家国家级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研究对象,依据2021年国家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标准,采用统一编制,各基地采用专人填写问卷调查资料,包括各基地基本条件、师资管理、培训过程管理、培训质量管理、保障措施等,填写后由后台自行回收问卷。结果河北省18家国家级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年麻醉总量达标率为78%,基地亚专业麻醉例数未达标的比例为44%。住培基地麻醉科及疼痛门诊设备配备仪器达标率为89%。结论各麻醉专业基地应行动起来,进一步提升基地水准,加强住培建设内涵,制定确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麻醉专业 质量建设 调研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麻醉科电子病历信息化及药品管理智能化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11
作者 王丽薇 杜海明 +5 位作者 韩永正 周阳 李正迁 曾鸿 王军 郭向阳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4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究北京市麻醉科电子病历信息化及药品管理智能化系统的建设现状。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北京市辖区内109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上报的质控数据进行分析,对麻醉科电子病历信息化及药品管理智能化系统相关的质控指标实行动态管理,探讨其... 目的探究北京市麻醉科电子病历信息化及药品管理智能化系统的建设现状。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北京市辖区内109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上报的质控数据进行分析,对麻醉科电子病历信息化及药品管理智能化系统相关的质控指标实行动态管理,探讨其在临床麻醉及质控管理中的应用现状。结果截至2021年12月,64家医院(58.7%)启用麻醉科电子记录系统,63家(57.8%)医院启用电子化麻醉记录单,45家(41.3%)医院启用电子化术前访视记录单,49家(45.0%)医院启用电子化术后随访记录单,32家(29.4%)医院启用电子化麻醉恢复室记录单,23家(21.1%)医院配备智能药柜,68家(62.4%)医院配备彩色药品标签。朝阳区、海淀区、东城区、西城区麻醉科电子病历信息化医院数量较多,顺义区、门头沟区、通州区、平谷区上报的医院中只有1~2家医院启用麻醉信息管理系统,麻醉科电子病历信息化程度较低,怀柔区、密云区上报的医院中尚未启用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结论北京市部分区域麻醉电子病历信息化及药品管理智能化仍偏低、麻醉信息化建设滞后,需进一步加强麻醉质控管理标准化和医疗服务同质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病历 麻醉信息管理系统 药品管理 智能药柜 麻醉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医院麻醉科麻精药品管理现状及分析
12
作者 张静 李骏 +7 位作者 李潇潇 李正迁 杜海明 米卫东 赵晶 郭向阳 周阳 杨毅恒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4期191-195,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医院麻醉科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情况,为不同级别医院麻醉科对于麻精药品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北京市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平台由专人一对一对有麻醉科建制的二级以上医院发放问卷星链接,调查问卷包... 目的调查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医院麻醉科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情况,为不同级别医院麻醉科对于麻精药品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北京市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平台由专人一对一对有麻醉科建制的二级以上医院发放问卷星链接,调查问卷包括医院基本信息,目前麻醉科内麻精药品管理制度、使用现状以及建议等内容。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9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39份,其中二级医院及其他专科医院50家,三级综合医院89家,有效回收率为87.4%。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医院麻醉科主要使用的麻精药品种类: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盐酸麻黄碱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等。参与药品管理的人员包括麻醉科医生(63.3%)、麻醉科护士(45.3%)、手术室护士(45.3%)、临床药师(11.5%),存在交叉共管现象。在管理和使用麻精药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药品积压过期浪费(36.4%)、麻精药品无处方或处方错误(31.8%),不同药品存放问题、管理人员数量有限但身兼多职等问题。结论北京市不同级别医院麻醉科在法律规范基础上应结合自身特点建立麻精药品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临床人员资质,建议可引入智能化药车、设立麻醉科护士岗位,提升麻精药品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 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 药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12所二级以上医院助产士对分娩镇痛认知及支持度的调查研究
13
作者 武立民 王秀丽 +3 位作者 邢丽莉 朱文静 王静 何苗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了解助产士对分娩镇痛相关知识的认知及支持度现状,为今后加强产妇宣教,促进工作实施提供数据支撑和方向。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21年10~12月以微信推送问卷星链接的方法,对北京地区12所二级以上医院助产士发放分娩镇痛认知... 目的了解助产士对分娩镇痛相关知识的认知及支持度现状,为今后加强产妇宣教,促进工作实施提供数据支撑和方向。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21年10~12月以微信推送问卷星链接的方法,对北京地区12所二级以上医院助产士发放分娩镇痛认知及支持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人员结构、知识认知及工作支持等三类10个问题。结果共计回收127份有效问卷。受访者广泛分布于北京地区三级和二级公立及民营医疗机构。78.7%的受访者从事助产工作5年以上,且拥有护师以上职称。80.3%的受访者认为椎管内神经阻滞技术是效果最为切实可靠的分娩镇痛方法。助产士对采用椎管内神经阻滞技术行分娩镇痛主要疑虑集中在:影响产程(70.9%)、助产人员短缺(37.8%)、增加工作量(36.2%)。助产士最为担心麻醉药对产妇和/或胎儿呼吸的影响(75.6%)。尽管96.0%的助产士对椎管内神经阻滞分娩镇痛持支持态度,且有97.6%受访者希望达到更高比例,但仍有24.4%医疗机构,近3个月分娩镇痛比例不足40.0%。结论椎管内神经阻滞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且普遍为助产士接受。助产士对分娩镇痛的认知层面仍存有较多顾虑,加之人力不足可能一定程度限制了此项工作的推进,未来应加强宣教,扩充人力以促进工作更好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士 分娩镇痛 认知 支持度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麻醉医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
14
作者 雍芳芳 贾慧群 +4 位作者 李慧超 乔喜 李超 贾卫爱 刘微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索河北省麻醉医师队伍建设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星对河北省331家公立医院的麻醉科主任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调查医院的级别、麻醉医生人数、麻醉医生学历、麻醉医生人数与手术间数比例、外科医生与麻醉医生比例、... 目的探索河北省麻醉医师队伍建设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星对河北省331家公立医院的麻醉科主任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调查医院的级别、麻醉医生人数、麻醉医生学历、麻醉医生人数与手术间数比例、外科医生与麻醉医生比例、医院的年均手术量、麻醉医生工作时长。每人限制填报一次,填写后由后台自行回收问卷。结果麻醉医生人数在30人以下的医院有294所,占88.75%。麻醉医生与手术间占比多数在1~1.5:1,占44.7%,仅5.1%的医院麻醉医生与手术间占比>2:1。50.2%的麻醉科人均周工作时长在40~50 h。研究生学历的麻醉医生占比<20%的医院有267所(80.66%),其中二级甲等医院有201所,占75.28%。结论河北省麻醉医生数量仍处于短缺状态,而麻醉专业人员质量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结构度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麻醉质控指标上报体系在麻醉质控管理中的应用
15
作者 韩彬 杜海明 +5 位作者 张静 周阳 王军 曾鸿 郭向阳 韩永正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信息化麻醉质控指标上报体系优化围术期麻醉质控管理工作,提高麻醉科医疗安全与质控管理水平。方法针对麻醉质控专员进行信息化麻醉质控指标上报系统的培训,分发调查问卷并进行分析,对质控指标实行动态管理,探讨信息化麻醉... 目的探讨运用信息化麻醉质控指标上报体系优化围术期麻醉质控管理工作,提高麻醉科医疗安全与质控管理水平。方法针对麻醉质控专员进行信息化麻醉质控指标上报系统的培训,分发调查问卷并进行分析,对质控指标实行动态管理,探讨信息化麻醉质控指标上报系统在麻醉质控管理领域的应用。结果北京市辖区内159名麻醉质控专员接受信息化麻醉质控指标上报系统的培训,共发放问卷159份,回收有效问卷157份,质控专员对系统培训相关内容满意度较高。临床麻醉质量核心控制指标由最初的17项增加至40项,使用信息化麻醉质控指标上报系统可显著提高质控数据的真实性,数据上报率显著升高。结论通过信息化质控指标上报体系的运用,有助于快速达到麻醉质控标准化管理、提高临床麻醉安全、强化医疗服务的目的,确保患者围术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质控 质控指标上报系统 质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龄低体质量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治术改良超滤进气致延迟关胸1例
16
作者 王敏 张双银 徐旭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4期226-228,共3页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ieries,TGA)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病率为0.2‰~0.3‰。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5%~7%,男女患病比例为2∶1~4∶1[1]。大动脉调转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即...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ieries,TGA)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病率为0.2‰~0.3‰。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5%~7%,男女患病比例为2∶1~4∶1[1]。大动脉调转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即Switch术是目前公认的根治大动脉转位畸形的有效手术[2]。而改良超滤技术通过浓缩患者的血液,去除肺间质多余水分,减轻心肌水肿,减少炎症介质产生,改善肺顺应性和气体交换,减少出血及输血,可明显改善体外循环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本文报道1例出生仅1 d的低体质量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Switch术后改良超滤时进气造成患儿延迟关胸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先天性心脏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 延迟关胸 改良超滤 肺顺应性 紫绀型 肺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底巨大囊性肿物困难气道处理1例
17
作者 肖杨 陈春 +1 位作者 石波 徐小媛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1患者资料患者,男,35岁,身高176 cm,体质量80 kg,因“面部无痛性肿胀1周”入院。患者1周前发现颏下区肿胀,无疼痛,肿胀呈渐进性增大,自行口服消炎药(阿莫西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2天前觉舌体抬高,说话含糊,吞咽困难。既往史:平素身体健... 1患者资料患者,男,35岁,身高176 cm,体质量80 kg,因“面部无痛性肿胀1周”入院。患者1周前发现颏下区肿胀,无疼痛,肿胀呈渐进性增大,自行口服消炎药(阿莫西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2天前觉舌体抬高,说话含糊,吞咽困难。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史,无手术,外伤,过敏史。于我院急诊就诊,查体示:颏部正中肿胀明显,皮温皮色正常,表面皮肤未见瘘管及破溃,双侧下唇无麻木,张口度三横指,张口型居中,口内见舌体抬高,口底呈球状膨隆,舌活动困难,Mallampati 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困难气道 张口度 巨大囊性肿物 口底 周前 皮温 颏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毛仲炫 宋浩 刘敬臣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3期121-125,共5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01/2019-12-31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非心脏手术冠心病患者619例,根据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事件组(n=36)和非事件组(n=5...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01/2019-12-31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非心脏手术冠心病患者619例,根据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事件组(n=36)和非事件组(n=58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围术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终点为麻醉开始至患者出院期间发生的MACE,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心源性死亡,记录及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MACE发生率为5.8%(36/6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AⅣ级(OR=18.515)、脑血管病史(OR=3.599)、不稳定性心绞痛史(OR=5.152)、心肌梗死史(OR=5.421)、急诊手术(OR=4.551)、腹部手术(胃肠、肝胆手术)(OR=10.384)、术中出血量500~1500 mL(OR=21.055)及术中出血量≥1500 mL(OR=83.885)是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MACE的危险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AⅣ级、脑血管病史、不稳定性心绞痛史、心肌梗死史、急诊手术、腹部手术(胃肠、肝胆手术)、术中出血量是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MACE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 围术期 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术中TEE检查并发食管瘘合并颈部脓肿1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王玲 任旭东 +1 位作者 何玉圆 张静阳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2期111-112,共2页
1患者资料患者,男,45岁,身高170 cm,BMI 31.14 kg/m^(2)。因“胸闷、气短5年余,加重半月”就诊。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入院拟手术治疗。术前体格检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无长期黑便、慢性贫血等病史。于2019年3... 1患者资料患者,男,45岁,身高170 cm,BMI 31.14 kg/m^(2)。因“胸闷、气短5年余,加重半月”就诊。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入院拟手术治疗。术前体格检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无长期黑便、慢性贫血等病史。于2019年3月29日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成形术。术中常规放置食道超声探头,因置入困难,经过反复多次尝试后才成功置入。TEE检查完毕退出超声探头时,发现超声探头前端有血丝。术毕经患者口腔和鼻腔冲洗吸引出约100 mL咖啡色液体。患者带气管插管安返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成形术 慢性贫血 鼻腔冲洗 超声探头 食管瘘 心脏彩超 食道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患者衰弱的评估及管理
20
作者 冉菊红 杨平亮 彭勇刚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衰弱是机体储备能力下降,应激易感性增加,导致不良结局增加的一种多维度综合征。衰弱在心脏手术患者中非常普遍,会导致心脏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并加重医疗系统负担,推荐使用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筛选衰弱,对初筛阳性的患者进行针对... 衰弱是机体储备能力下降,应激易感性增加,导致不良结局增加的一种多维度综合征。衰弱在心脏手术患者中非常普遍,会导致心脏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并加重医疗系统负担,推荐使用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筛选衰弱,对初筛阳性的患者进行针对具体缺陷的更深入评估或全面的老年综合评估,以识别导致衰弱的原因、组成成分及其严重程度,做出适合患者需求的个体化临床方案和治疗策略,优化临床结局。目前识别衰弱主要有“表型模型”和“缺陷累积模型”2种概念,已验证可用于评估衰弱的工具有多种。本文就衰弱的概念、病理生理、心脏手术患者衰弱评估方法及围术期干预措施(包括术前优化、术中麻醉管理和术后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衰弱患者心脏手术围术期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评估 围术期管理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