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生物降解的(2-羟基-3-十二烷氧基)丙基-羟丙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泡沫性和乳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启凤 陈国华 +3 位作者 范金石 隋卫平 孙明昆 褚春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9-32,37,共5页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 ,先后将羟丙基和 (2 羟基 3 十二烷氧基 )丙基分别引入 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分子结构中 ,制得一系列可生物降解的两亲性的壳聚糖表面活性剂——— (2 羟基 3 十二烷氧基 )丙基 羟丙基壳聚糖 (HDP HPCHS)...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 ,先后将羟丙基和 (2 羟基 3 十二烷氧基 )丙基分别引入 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分子结构中 ,制得一系列可生物降解的两亲性的壳聚糖表面活性剂——— (2 羟基 3 十二烷氧基 )丙基 羟丙基壳聚糖 (HDP HPCHS)。通过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并在 0 2~ 1 0 0g/L质量浓度范围内测定了其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 :室温下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HDP HPCHS均具有良好的泡沫性和乳化性 ,并且均随其相对分子质量的改变而呈现规律性变化。具体表现为 :HDP HPCHS的相对分子质量越高 ,达到最大起泡能力所需的溶液浓度越小 ,其乳化能力也越强 ;但其最大起泡能力和乳化层的稳定性却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 (2-羟基-3-十二烷氧基)丙基-丙基壳聚糖 制备 泡沫性 乳化性 研究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基-3-丁氧基)丙基-羟丙基壳聚糖的应用性质 被引量:22
2
作者 隋卫平 杨秀利 +1 位作者 杨倩 陈国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90-893,共4页
将壳聚糖进行亲水及疏水改性得到 (2 -羟基 -3 -丁氧基 )丙基 -羟丙基壳聚糖并对其应用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壳聚糖衍生物的表面张力可达 3 5 m N/ m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起泡稳泡性 ,对液体石蜡具有良好的乳化性 。
关键词 (2-羟基-3-氧基)丙基-丙基壳聚糖 表面活性 泡沫性 乳化性 吸湿保湿性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基-3-丁氧基)丙基-羟丙基壳聚糖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隋卫平 范金石 +1 位作者 杨秀利 陈国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将壳聚糖与环氧丙烷及丁氧基环氧丙烷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 ,生成水溶性的两亲性化合物 (2 -羟基 - 3-丁氧基 )丙基 -羟丙基壳聚糖 ,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 X射线衍射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表明 ,产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
关键词 (2-羟基-3-氧基)丙基-丙基壳聚糖 合成 结构表征 环氧丙烷 氧基环氧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和盐对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泡沫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贺媛 李斌 +1 位作者 尹宝霖 魏西莲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4-216,248,共4页
测定了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C12TAB)在PVP、PEG和溴化钠存在下的泡沫性能。结果表明:含量相同时,C12TAB/NaBr混合体系的起泡性能高于C12TAB/高分子体系,而稳泡性能低于后者。含量相同的C12TAB/高分子体系,PVP对C12TAB的... 测定了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C12TAB)在PVP、PEG和溴化钠存在下的泡沫性能。结果表明:含量相同时,C12TAB/NaBr混合体系的起泡性能高于C12TAB/高分子体系,而稳泡性能低于后者。含量相同的C12TAB/高分子体系,PVP对C12TAB的影响好于P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十二烷氧基-2-丙基三甲溴化铵 高聚物 起泡性 稳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与烷烃的动态界面张力 被引量:2
5
作者 付式洲 尹宝霖 +2 位作者 刘杰 孙得志 魏西莲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9,共5页
用旋转滴法测定了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R12TAC)水溶液与系列烷烃的动态界面张力(DIFT),考察了浓度、温度和烷烃链长对DIFT的影响,并详细表征了DIFT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根据修正的Word-Tordai方程计算了DIFT的有关参数。结... 用旋转滴法测定了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R12TAC)水溶液与系列烷烃的动态界面张力(DIFT),考察了浓度、温度和烷烃链长对DIFT的影响,并详细表征了DIFT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根据修正的Word-Tordai方程计算了DIFT的有关参数。结果表明:R12TAC浓度越大,DIFT曲线越低,DIFT下降越快,达平衡值的时间越短;随R12TAC浓度的增大,表观扩散系数Da从2.02×10-10m-2.s-1减小到0.14×10-10m-2.s-1,吸附势垒Ea从2.60 kJ.mol-1增大到9.32 kJ.mol-1;温度升高,DIFT降低,表观扩散系数Da升高,而吸附势垒降低;固定一种表面活性剂溶液,测定R12TAC/系列烷烃溶液的动态界面张力,发现R12TAC/正己烷体系的DIFT最低,这与表面活性剂在水和油中的溶解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十二烷氧基-2-丙基三甲氯化铵 动态界面张力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十八烷氧基-2-羟基丙基)-N,N-二羟乙基氧化胺制备
6
作者 郑冰 欧阳明慧 +3 位作者 董洋 于浩淼 依佳琪 张荣明 《化学工程与技术》 CAS 2019年第2期73-80,共8页
本文以十八醇、环氧氯丙烷、二乙醇胺和双氧水等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N-(3-十八烷氧基-2-羟基丙基)-N,N-二羟乙基氧化胺,探索反应温度、投料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3-十八烷氧基-2-羟基-1-... 本文以十八醇、环氧氯丙烷、二乙醇胺和双氧水等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N-(3-十八烷氧基-2-羟基丙基)-N,N-二羟乙基氧化胺,探索反应温度、投料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3-十八烷氧基-2-羟基-1-氯丙烷生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催化剂选用氢氧化钠,反应物摩尔比1:1.1,滴加环氧氯丙烷的温度是65℃,滴加时间1.5 h,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5 h;N-(3-十八烷氧基-2-羟基丙基)-N,N-二羟乙基叔胺生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85℃,反应物摩尔比为1:1.2,反应时间4 h;N-(3-十八烷氧基-2-羟基丙基)-N,N-二羟乙基叔胺与双氧水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60℃滴加双氧水1.5 h,80℃反应2 h,反应物摩尔比为1:1.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终产物收率达到93.4%;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表征,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为7.9 mmol/L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23.2 mN/m,产物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醇 环氧氯丙烷 合成 N-(3-十八烷氧基-2-羟基丙基)-N N二羟乙氧化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脱氢枞酰氧基-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
7
作者 闵邓昊 蔡照胜 +1 位作者 陈玉湘 张晨阳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653-658,共6页
通过脱氢枞酸钠(DHANa)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反应,以制备(3-脱氢枞酰氧基-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DHAHPTMC),考察了溶剂类型、反应温度和时间及物料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用FTIR和~1H NMR表征了产物结构,表面张力法研究了... 通过脱氢枞酸钠(DHANa)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反应,以制备(3-脱氢枞酰氧基-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DHAHPTMC),考察了溶剂类型、反应温度和时间及物料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用FTIR和~1H NMR表征了产物结构,表面张力法研究了产物的表面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CTA与DHANa物质的量比为3.0,异戊醇为反应溶剂,在回流条件下反应12.0h,DHAHPTMC的收率可达82%;研究结果还表明,DHAHPTMC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4.25×10^(-3)mol/L,cmc时对应的表面张力(γ_(cmc))为38.62 mN/m,能够实现的最低表面张力(γ_(min))在36.6m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枞酸 3--2-丙基三甲氯化铵 (3-脱氢枞酰氧基-2-羟基)丙基三甲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氧基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及复配体系泡沫性能的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魏西莲 刘杰 尹宝霖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9-41,73,共4页
测定了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12TAC)在高聚物存在和不同温度下的泡沫性能.结果表明PVP使C12TAC的泡沫性能增强.起泡和稳泡的效率及效能提高近一倍.C12TAC在30℃时的起泡性和稳泡性最好.
关键词 3-十二烷氧基-2-丙基三甲氯化铵 高聚物 起泡性 稳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_(12)TAC-SDS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泡沫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桑青 尹宝霖 +1 位作者 魏西莲 孙得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66-568,共3页
测定了 3 十二烷氧基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R12 TAC)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和泡沫性能。实验表明 ,复配体系的CMC及γCMC均低于单一组分。当R12 TAC和SDS以等量比复配时 ,体系表现出良好的泡沫性能。其中起泡性... 测定了 3 十二烷氧基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R12 TAC)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和泡沫性能。实验表明 ,复配体系的CMC及γCMC均低于单一组分。当R12 TAC和SDS以等量比复配时 ,体系表现出良好的泡沫性能。其中起泡性参数Cs为 1.99mmol/L ,Rmv 为0 86 ,稳泡性参数Ct为 2 .5 0mmol/L ,t1/ 2 m 为 91.5s。对相互作用参数的计算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十二烷氧基-2-丙基三甲氯化铵 十二硫酸钠阳离子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起泡性 稳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和β-环糊精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魏西莲 于东 付东峰 《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01年第2期72-75,共4页
测定了 3-十二烷氧基 -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R12 TAC)与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以及β-环糊精 (β- CD)对二者和 R12 TAC/SDS混合体系表面张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R12 TAC/SDS复配件系的表面活性远高于两单纯体系 .... 测定了 3-十二烷氧基 -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R12 TAC)与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以及β-环糊精 (β- CD)对二者和 R12 TAC/SDS混合体系表面张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R12 TAC/SDS复配件系的表面活性远高于两单纯体系 .β- CD使单一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降低 ,而使 R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十二烷氧基-2-丙基三甲氯化铵 十二硫酸钠 Β-环糊精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量对非离子型壳聚糖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范金石 张启凤 +2 位作者 徐桂云 陈国华 孙明昆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以四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粘均分子量分别为4.00×105,1.09×105,7.15×104和3.42×104)为原料,先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分别与环氧丙烷反应制得相应的水溶性衍生物——羟丙基壳聚糖(HPCHS),再进一步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与... 以四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粘均分子量分别为4.00×105,1.09×105,7.15×104和3.42×104)为原料,先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分别与环氧丙烷反应制得相应的水溶性衍生物——羟丙基壳聚糖(HPCHS),再进一步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与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反应制得相应的功能性壳聚糖衍生物——非离子型壳聚糖表面活性剂,即(2-羟基-3-十二烷氧基)丙基-羟丙基壳聚糖(HDP-HPCHS)。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HDP-HPCHS产物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表面活性,且其表面活性随分子量的改变而呈规律性变化。在实验分子量范围内,HDP-HPCHS水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随其分子量的降低而减小;其临界胶束浓度呈现先随分子量的降低而增大后又减小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壳聚糖 表面活性剂 分子量 (2-羟基-3-十二烷氧基)丙基-丙基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12)NCl/AS复配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桑青 尹宝霖 +1 位作者 魏西莲 孙得志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共3页
测定了 3十二烷氧基 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C1 2 NCl)与十二烷基磺酸钠 (AS)混合水溶液的泡沫性能。结果表明 :AS的起泡和稳泡效能高于 C1 2 NCl,起泡和稳泡效率低于后者。C1 2 NCl/AS混合系统表现出良好的泡沫性能 ,两组分等物质的量... 测定了 3十二烷氧基 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C1 2 NCl)与十二烷基磺酸钠 (AS)混合水溶液的泡沫性能。结果表明 :AS的起泡和稳泡效能高于 C1 2 NCl,起泡和稳泡效率低于后者。C1 2 NCl/AS混合系统表现出良好的泡沫性能 ,两组分等物质的量混合时 ,起泡效率为 1 .1 7mmol/L,起泡参数为 1 .1 8,稳泡性参数为 1 .86mmol/L,最大稳泡能力可达 5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2NCl/AS 复配 表面活性剂 泡沫性能 十二磺酸钠 3-烷氧基-2-丙基三甲氯化铵 起泡性 稳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_(12)TAB/苯甲醇/水体系混合胶束的微观结构研究
13
作者 王彤 魏西莲 +1 位作者 尹宝霖 孙得志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绘制了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R12TAB)/苯甲醇/水体系的三元相图,采用1HNMR方法研究了该体系胶束的微观结构,与电导法对照确定了W/O型胶束、O/W型胶束和油水双连续结构存在的区域,通过1HNMR谱图分析了苯甲醇在各胶束中的增... 绘制了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R12TAB)/苯甲醇/水体系的三元相图,采用1HNMR方法研究了该体系胶束的微观结构,与电导法对照确定了W/O型胶束、O/W型胶束和油水双连续结构存在的区域,通过1HNMR谱图分析了苯甲醇在各胶束中的增溶位置。结果发现:苯甲醇主要增溶在胶束的栅栏层中,极性头靠近胶束界面,但由于不同胶束所处的微环境不同,苯甲醇沿烃链的分布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十二烷氧基-2-丙基三甲溴化铵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对C_(12)NCl/A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和增溶能力的影响
14
作者 魏西莲 桑青 +3 位作者 尹宝霖 孙德志 沈强 李干佐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00年第S1期41-43,共3页
研究了PVP对C12 NCl和AS两单纯样品以及二者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和增溶DMAB的影响。结果表明 :PVP对C12 NCl的表面张力和增溶作用影响较弱 ,但明显降低AS的表面张力 ,并形成复合物 ,提高了对DMAB的增溶量。当C12 NCl/AS混合溶液中加入PVP... 研究了PVP对C12 NCl和AS两单纯样品以及二者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和增溶DMAB的影响。结果表明 :PVP对C12 NCl的表面张力和增溶作用影响较弱 ,但明显降低AS的表面张力 ,并形成复合物 ,提高了对DMAB的增溶量。当C12 NCl/AS混合溶液中加入PVP后 ,可明显提高对DMAB的增溶能力 ,且在混合摩尔比为 1∶1时 ,增溶量最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3-十二烷氧基-2-丙基三甲氯化铵 十二磺酸钠 增溶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_(12)TAB/正丁醇/正癸烷/水体系的液晶研究
15
作者 魏西莲 尹宝霖 孙得志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51,共5页
绘制了3 十二烷氧基 2 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R12TAB)/正丁醇/正癸烷/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用电导法测定了微乳液区域内微乳液结构的变化过程。用2H 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了测量并与液晶纹理对照,探讨了该体系的液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绘制了3 十二烷氧基 2 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R12TAB)/正丁醇/正癸烷/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用电导法测定了微乳液区域内微乳液结构的变化过程。用2H 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了测量并与液晶纹理对照,探讨了该体系的液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固定 R12TAB和正丁醇的质量比例,随含水量的增加,体系的液晶相结构发生如下变化,从层状液晶→层状与六角状液晶共存→层状、六角状与立方状液晶共存→层状液晶与微乳液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致液晶 3-十二烷氧基-2-丙基三甲溴化铵 微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含砜基青成色剂的合成
16
作者 韩屴 张秀岩 祁咏梅 《染料与染色》 CAS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采用对羟基苯硫酚和溴丁酸甲酯为原料合成含砜基型青成色剂N-{[3-羟基-4-(3,4-二氯苯甲酰氨基)-6-氯]苯基}-2-([4-十二烷氧基苯基)砜基]-丁酰胺,总收率43%,发色后吸收曲线与标样相同,感光性能接近标样。
关键词 青成色剂 合成 N-{[3-羟基-4-(3 4-二氯苯甲酰氨)-6-氯]苯}-2-[(4-十二烷氧基)砜]-丁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柔软整理剂的合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周建华 于涛 《有机硅材料》 CAS 2006年第5期238-242,共5页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WS-62M)、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G-Si900)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为原料,合成了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柔软整理剂,用其整理的织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和柔软的手感。合成氨基硅油的...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WS-62M)、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G-Si900)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为原料,合成了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柔软整理剂,用其整理的织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和柔软的手感。合成氨基硅油的最佳条件为:n(WS-62M)∶n(SG-Si900)=1·33,三乙胺质量分数1·55%(相对于WS-62M和SG-Si900的总质量),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0h,在0·01MPa下抽真空0·51h;合成聚硅氧烷季铵盐的最佳条件为:m(异丙醇)/m(RASI+CHPTA)=1∶1,n(NaOH)∶n(CHPTA)=1∶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季铵盐 α ω-羟基聚二甲硅氧烷 N-β-氨乙-γ-丙基三甲氧基 3--2-丙基三甲氯化铵 抗菌柔软整理剂 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正癸烷/水体系的相行为研究
18
作者 尹宝霖 桑青 +2 位作者 李考真 魏西莲 孙得志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2-36,共5页
绘制了C12NBr/正丁醇/正癸烷/水的拟三元体系相图.确定了它们区域边界范围,用电导法测定了微乳液区域内微乳液结构的变化过程.在液晶区域内选取一系列样品点,用2H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液晶纹理相互补充和对照,研究了该体系的液晶... 绘制了C12NBr/正丁醇/正癸烷/水的拟三元体系相图.确定了它们区域边界范围,用电导法测定了微乳液区域内微乳液结构的变化过程.在液晶区域内选取一系列样品点,用2H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液晶纹理相互补充和对照,研究了该体系的液晶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在恒定温度下,随含水量增加,体系的液晶相结构发生如下变化,从层状→层状与六角状液晶共存→层状、六角状与立方状液晶共存→立方状液晶→微乳液.当组成固定时,体系的液晶相结构随温度的变化也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十二烷氧基-2-丙基三甲溴化铵 溶致液晶 微乳液 2HNMR 差示扫描量热法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正癸烷/水体系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磺酸类表面活性剂合成方法及应用
19
作者 赵传亮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3年第20期35-37,共3页
磺酸型表面活性剂是驱油体系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利用3-氯-2-羟基丙基磺酸钠为中间体,合成了油酸酯型磺酸盐和油酸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并利用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对其水溶性、乳化性、界面张力及耐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磺酸型表面活性剂是驱油体系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利用3-氯-2-羟基丙基磺酸钠为中间体,合成了油酸酯型磺酸盐和油酸酰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并利用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对其水溶性、乳化性、界面张力及耐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酸酯型磺酸盐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乳化性、与石油磺酸盐复配对孤岛原油的油水界面张力能显著降低,洗油效率大幅提升。本体系可大幅度地降低油水间界面张力,减小油珠通过狭窄孔径时界面变形所需的功,使大量油珠运移、聚并,形成连续油墙而达到驱油目的。为此,以其为主表面活性剂的复合驱油技术一直受到极大重视。合成了一种新型油酸-2-羟基-3-磺酸钠丙酯,产品转化率92%,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有特征官能团。本品乳化能力强,且随着碳链的增长,乳化性增强。其中油酸-2-羟基-3-磺酸钠丙酯的乳化性最好。油酸-2-羟基-3-磺酸钠丙酯通过与石油磺酸盐复配,具备较强的界面活性,本磺酸型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具备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能改变油砂表面润湿性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界面活性。通过测试磺酸型表面活性剂在地层温度下的界面性能及稳定性,表明此新型磺酸类表面活性剂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在地层温度下稳定发挥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羟基丙基磺酸钠 油酸-2-羟基-3-磺酸钠丙酯 油酸酰胺羟丙基甜菜碱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