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机交互CT影像AI识别定位技术在C1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成永忠 尹晓冬 +5 位作者 刘飞 邓新恒 王朝鲁 崔书克 李永耀 闫威 《中国骨伤》 2025年第1期31-40,共10页
目的:探讨人机交互智能软件识别定位Cl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精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4例C1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CT数据,其中男3例,女11例,年龄27~82岁,随机编号后,由1名高年资骨科医师在院内影像系统上阅片并测... 目的:探讨人机交互智能软件识别定位Cl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精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4例C1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CT数据,其中男3例,女11例,年龄27~82岁,随机编号后,由1名高年资骨科医师在院内影像系统上阅片并测量每例患者的尺偏角、桡骨高度、掌倾角、关节内台阶、关节内间隙等,依据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标准,分为复位组、非复位组。随后将数据依次导入人机交互智能软件,由1名低年资骨科医师识别分析,并测量出同人工测量同样的指标,依据同样标准分组后发现与人工测量信息一致(均复位组6例、非复位组8例,且组内数据两者一致)。继续在软件中对非复位数据行骨骼分割、骨折识别等处理,并生成包含骨折识别信息的诊断报告8份。最后针对需要复位的6例数据,由高年资医师和低年资医师分别在院内影像系统和软件中识别分析,分别判断出每例数据中需要复位的骨折块,由另2名高年资骨科医师核实两者所识别的骨块一致后,再进行骨块位移信息测量;两者在各自系统中分别测量出每1骨块在X轴(内外)、Z轴(前后)、Y轴(上下)上的位移、旋转角度等信息,同时软件组对数据进行骨折识别,并生成包含所有骨块位移信息、骨折识别信息的诊断报告6份。两者分别将各自数据录入数据表中。结果:依据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标准,两组均得出6例复位、8例非复位数据,且分组数据一致;经配对样本t检验,人工和软件测量14例数据的尺偏角、桡骨高度、关节内台阶、掌倾角、关节内间隙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识别方面,软件识别出10例C型骨折,4例数据识别为B型;6例复位数据,每例数据两种测量方式均分割出2个骨块,每组12个骨块,经判定发现所识别骨块一致,经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人工和软件测量骨块X、Y、Z轴位移、旋转角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机交互CT影像AI识别定位软件在测量C1型桡骨远端骨折解剖学参数方面效能与人工测量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人机交互 计算机断层扫描 ai识别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求变:《奥林匹克AI议程》的特征、局限与启示
2
作者 黄亚玲 郎玥 +3 位作者 耿悦恒 欧斐婷 刘珺瑶 林欣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2024年4月,国际奥委会发布了《奥林匹克AI议程》。当前学界对该议程的解读还不多,缺少较为深入的分析评价。研究使用文献资料法,简要介绍该议程的内容,主要分析其特征和局限性,以期对我国体育人工智能治理提供借鉴。研究发现:(1)该议程... 2024年4月,国际奥委会发布了《奥林匹克AI议程》。当前学界对该议程的解读还不多,缺少较为深入的分析评价。研究使用文献资料法,简要介绍该议程的内容,主要分析其特征和局限性,以期对我国体育人工智能治理提供借鉴。研究发现:(1)该议程阐明了其提出背景、治理愿景、重点工作和监管策略,并在巴黎奥运会前后得到了初步实践;(2)该议程具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迎合新技术和新一代、坚持提升可持续性、坚持互通共享的主要特征;(3)该议程的主要局限表现在:理论层面囿于自然与人工二分法的困境;现实层面难以应对运动员的身体地位困境和人工智能前沿威胁;诉求层面要面对普世追求下的隐私保护差异;治理层面上未能使人工智能聚焦于善治的核心目标;(4)对我国而言,要提升体育人工智能国际话语权,大力发展“间接助体”人工智能,加强运动员保护,适时制订我国的体育人工智能管理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ai议程》 人工智能 自然与人工 隐私保护 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C的生成式AI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研究
3
作者 周涛 张春雷 邓胜利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0,64,共12页
[目的/意义]用户的间歇性中辍作为一种消极行为,将影响生成式AI的用户保持及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因此,有必要研究用户间歇性中辍的形成机理,发现显著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基于认知—情感—意愿(Cognition-Affect-Conation,C-A-C),从... [目的/意义]用户的间歇性中辍作为一种消极行为,将影响生成式AI的用户保持及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因此,有必要研究用户间歇性中辍的形成机理,发现显著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基于认知—情感—意愿(Cognition-Affect-Conation,C-A-C),从“使能”与“抑制”双重视角研究了生成式AI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使能因素包括隐私担忧、信息幻觉、认知失调;抑制因素包括智能化、拟人化、个性化、情感承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隐私担忧和信息幻觉影响认知失调,进而导致间歇性中辍行为。智能化、拟人化、个性化影响情感承诺,进而对间歇性中辍产生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生成式AI一方面需要缓解用户的隐私担忧,减少信息幻觉,从而降低用户认知失调;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拟人化、个性化等功能水平,增进用户情感承诺,从而抑制其间歇性中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间歇性中辍 C-A-C 认知失调 情感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信息回避影响机制研究——AI身份威胁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张玥 姜冠岐 李璐含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3,共14页
[目的/意义]本文研究了用户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信息回避的成因与作用机制,为用户信息行为引导、AIGC技术优化和AIGC产品迭代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认知—情感—意愿(Cognition-Affect-Conation,C-A-C)框架,构建信息可控... [目的/意义]本文研究了用户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信息回避的成因与作用机制,为用户信息行为引导、AIGC技术优化和AIGC产品迭代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认知—情感—意愿(Cognition-Affect-Conation,C-A-C)框架,构建信息可控度、信息透明度和AI焦虑影响信息回避的理论模型,通过虚拟实验方式获取样本数据,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数据及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用户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信息回避行为在不同AIGC信息透明度与可控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AI焦虑与信息回避行为有正向关系。研究发现,AI身份威胁对AIGC信息不确定性与AI焦虑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 信息回避 ai身份威胁 ai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智协同创造力回溯AIGC科学与审美的思维共创
5
作者 张岩 郭宇刚 罗旭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3,共8页
超速发展的大模型升级了推理水平和多模态处理能力,支撑和提升了AIGC的生成力和创造力。AIGC支持学习者科学思维和审美思维的融合共创,为科学教育和美育的跨学科学习开辟了新路径。该研究依据技术可供性对人类认知的影响,从智能技术环... 超速发展的大模型升级了推理水平和多模态处理能力,支撑和提升了AIGC的生成力和创造力。AIGC支持学习者科学思维和审美思维的融合共创,为科学教育和美育的跨学科学习开辟了新路径。该研究依据技术可供性对人类认知的影响,从智能技术环境中人智协同的现象入手,将人智协同的任务协同推演到人智协同的创造协同,确立了包括人智信任在内的人智协同创造力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以涵养学习者的人智协同创造力为导向,分析了AIGC的知识获取和认知模式,从计算思维等常规思维中拔擢出AIGC思维方法。AIGC思维是人智协同中涵盖知情意的整体性意识活动,科学思维和审美思维是AIGC思维的内核,“现象←→体验”双向反馈是AIGC思维的外显。AIGC思维可以自觉调配人类智能协同力和主动获取AI协同力,并且通过科学专注和审美奖励的结合获得思维增益。AIGC思维通过强化学习者语言图式和视觉图式的科学性与审美性促进人智信任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智协同创造力 科学思维 审美思维 aiGC思维 跨学科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负能”到“赋能”:基于LLMs的思维链提示设计与教研AI智能体构建——以课堂教学智能分析为例
6
作者 王冬青 陈自力 +3 位作者 邵文豪 张粤芳 李赞坚 任光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7,125,共8页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循证教研的新趋势,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一线教师,但其往往包含巨大认知负荷且数据呈现复杂,使得一线教师难以把握问题关键点并用于教学改进,以数据“赋能”为出发点,却反而给教师带去了数据“负...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循证教研的新趋势,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一线教师,但其往往包含巨大认知负荷且数据呈现复杂,使得一线教师难以把握问题关键点并用于教学改进,以数据“赋能”为出发点,却反而给教师带去了数据“负能”。该文基于思维链提示逻辑,提出了教研AI智能体赋能课堂教学分析报告解读的构建框架,实现从数据解析到反馈生成的循环,并以此为导向模块化构建了基于开源大语言模型(LLMs)的智能体框架,个性化开发教研AI智能体。通过63份真实报告数据,验证了“基于思维链提示的回复”相较于“基于LLM的普通回复”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前者在多项评价维度上均表现出更高的评分,尤其是在准确性、逻辑性和专业性方面具有显著提升。该文通过聚焦智能体在教研中的垂直应用,探索从数据负能到赋能转变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 思维链提示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 循证教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赋能高职工业互联网技术课程综合实训教学探讨
7
作者 张钰梅 邓彦芳 张玲红 《中国设备工程》 2025年第2期44-46,共3页
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需要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人工智能(AI)技术为职业教育智慧化教学注入了强大动力,使高职教育更加贴合产业发展的需求。本文首先论述了AI对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而依次从综合实训平台虚... 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需要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人工智能(AI)技术为职业教育智慧化教学注入了强大动力,使高职教育更加贴合产业发展的需求。本文首先论述了AI对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而依次从综合实训平台虚实贯通场景化、综合实训教学资源项目结点化和综合实训教学个性化三个方面,探讨了AI技术赋能工业互联网综合实训教学,培养工业互联网产业所需新型人才的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高职 工业互联网技术 实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自动化对认知重塑的双刃剑效应研究
8
作者 李浩 郭春红 宋芳柏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54,共10页
基于技术威胁规避理论,探究AI自动化影响员工认知重塑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并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开展两项独立研究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AI自动化对AI知觉具有正向影响,AI知觉对认知重塑存在着倒U形影响。... 基于技术威胁规避理论,探究AI自动化影响员工认知重塑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并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开展两项独立研究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AI自动化对AI知觉具有正向影响,AI知觉对认知重塑存在着倒U形影响。问卷研究发现:AI知觉在AI自动化与认知重塑间发挥非线性中介作用,AI可解释性在AI自动化与AI知觉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而AI任务复杂性可以正向调节AI自动化与AI知觉的关系,AI可解释性和AI任务复杂性还可以调节AI自动化通过AI知觉对认知重塑的倒U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自动化 ai知觉 认知重塑 ai可解释性 ai任务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人共创还是与AI共创?共创主体类型对内容共创意愿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张初兵 郑伟 +1 位作者 李天歌 王旭燕 《心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19,共10页
人工智能(AI)在内容共创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相比于与人共创,与AI共创时个体内容共创意愿表现出何种差异?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4项情景实验,考察了不同共创主体对个体内容共创意愿影响的心理机制及作用边界。研究发现:... 人工智能(AI)在内容共创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相比于与人共创,与AI共创时个体内容共创意愿表现出何种差异?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4项情景实验,考察了不同共创主体对个体内容共创意愿影响的心理机制及作用边界。研究发现:(1)与AI共创有助于降低个体的认知负荷,进而提升内容共创意愿;与人共创有助于增强个体的创造自我效能,进而提升内容共创意愿。(2)任务类型调节了共创主体类型对内容共创意愿的影响,即对于认知分析型内容共创任务,与AI共创有助于提升内容共创意愿,而对于情感社会型内容共创任务,与人共创有助于提升内容共创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共创 内容共创 认知负荷 创造自我效能 技术熟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信号分子AI-2合成蛋白LuxS表达条件
10
作者 李祎 韩朔 +2 位作者 王玉琪 秦梦园 吴晓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3,I0009,共9页
群体感应是一种由自诱导物(autoinducers,AIs)介导的、细菌密度依赖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已经被证实参与细菌多种生理功能的调控.信号分子AI-2介导的LuxS/AI-2型群体感应系统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并备受关注.AI-2的合成依赖... 群体感应是一种由自诱导物(autoinducers,AIs)介导的、细菌密度依赖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已经被证实参与细菌多种生理功能的调控.信号分子AI-2介导的LuxS/AI-2型群体感应系统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并备受关注.AI-2的合成依赖于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酶(LuxS)的催化作用,而LuxS蛋白则是由luxS基因经过转录、翻译得到的.为了探索LuxS蛋白在表达菌株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的最佳表达条件,从而获得较高产量且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的LuxS蛋白.首先对LuxS蛋白结构进行预测,确定E.coli BL21(DE3)作为表达菌株.其次,在单因素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响应面法优化LuxS蛋白的表达条件.在菌液浓度OD 600为0.5、诱导温度为37℃、IPTG浓度为0.5 mmol/L、诱导时间为31 h条件下,获得LuxS蛋白的最高表达量.研究成功优化了LuxS蛋白在E.coli BL21(DE3)中的诱导表达条件,获得了具有生物活性的LuxS蛋白,并在后续的研究中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信号分子AI-2,为体外合成AI-2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ai-2 LuxS蛋白 原核表达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视角下梨基因组学和表型组学联合分析思路探究
11
作者 潘荣光 俞乐 +6 位作者 杜贞容 沙守峰 彭秀媛 白冰 姚磊 邹德君 郭合宇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AI技术的深入应用已显著提升作物育种效率和决策准确性。文中以梨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AI技术在作物智慧育种中的研究思路。由于梨的自交不亲和性及复杂的数量性状遗传等特点,其育种过程面临周期长、效率低等难题。然而,高通量测序技... AI技术的深入应用已显著提升作物育种效率和决策准确性。文中以梨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AI技术在作物智慧育种中的研究思路。由于梨的自交不亲和性及复杂的数量性状遗传等特点,其育种过程面临周期长、效率低等难题。然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为快速获取基因数据提供了可能,AI技术的兴起为表型数据的快速获取和上述数据的深入分析带来了新的契机。文中剖析了梨的基因数据和表型数据的组成和获取方式,并探讨了AI技术在提高基因测序精准度、辅助基因组组装、新基因挖掘,以及表型数据的精准获取和深度分析方面的应用潜力。基于此,提出了AI视角下梨基因组学和表型组学联合分析思路,旨在助力优良性状基因精准定位,基因与表型深层次关系的阐释,从而为梨等作物的智慧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技术 基因 表型 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图书馆AI素养教育现状与提升策略——基于对19家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调查
12
作者 陈芳璇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6,共12页
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法,选取我国19家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为调查对象,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团队和校内外合作4个维度分析其AI素养教育现状,揭示高校图书馆AI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并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提出高校图书馆AI素养教育优化策略,即... 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法,选取我国19家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为调查对象,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团队和校内外合作4个维度分析其AI素养教育现状,揭示高校图书馆AI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并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提出高校图书馆AI素养教育优化策略,即树立图书馆AI素养教育理念,构建系统化AI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专业化AI素养教育团队,拓宽AI素养教育渠道,培养负责任的AI使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ai素养 ai素养教育 研究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LA关于规范化应用AI技术的探索与启示
13
作者 吕游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8,共8页
文章梳理IFLA关于规范化应用AI技术探索经历的起步、探索、发展3个阶段,指出其系列成果彰显了图书馆界维护知识自由的价值追求,展现了图书馆界加强技术规范化应用的不懈努力,并呈现出图书馆界规范化应用技术的逻辑体系,进而提出对我国... 文章梳理IFLA关于规范化应用AI技术探索经历的起步、探索、发展3个阶段,指出其系列成果彰显了图书馆界维护知识自由的价值追求,展现了图书馆界加强技术规范化应用的不懈努力,并呈现出图书馆界规范化应用技术的逻辑体系,进而提出对我国图书馆建设的启示,即构建规范化应用AI技术的分层框架,提升馆员规范化应用AI技术的能力,丰富面向用户的AI技术素养教育内容,加强规范化应用AI技术的交流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人工智能 ai技术 ai素养 知识自由 应用规范 IF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技术赋能高校智能教学应用研究
14
作者 谭璐 杨琴 赵迎春 《职业技术》 2025年第4期71-76,共6页
AIGC技术作为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正逐渐成为高校智能教学研究的新引擎。文章旨在深入探讨AIGC技术如何赋能高校智能教学,分析AIGC的内涵及在教育领域的作用,揭示AIGC技术在高校课程教学、实训项目、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应... AIGC技术作为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正逐渐成为高校智能教学研究的新引擎。文章旨在深入探讨AIGC技术如何赋能高校智能教学,分析AIGC的内涵及在教育领域的作用,揭示AIGC技术在高校课程教学、实训项目、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应用现状,指出高校智能教学在政策制度、教育理念、技术发展、伦理道德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给出应对策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GC技术将有望为高校智能教学研究注入更多创新活力,推动教育领域各项工作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生成式人工智能 智能教学 技术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S数据驱动的船舶智能避碰测试场景构建方法
15
作者 陈立家 刘岩植 +1 位作者 许毅 汪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195-202,209,共9页
本文基于数据驱动的场景构建理论,提出并改进了一种基于重要性采样的蒙特卡洛场景构建方法.基于AIS历史航迹数据构建了完整的船舶航行轨迹,并结合船舶会遇的时空特性,对真实的会遇避碰场景进行了识别.通过定义避碰测试场景要素,实现了... 本文基于数据驱动的场景构建理论,提出并改进了一种基于重要性采样的蒙特卡洛场景构建方法.基于AIS历史航迹数据构建了完整的船舶航行轨迹,并结合船舶会遇的时空特性,对真实的会遇避碰场景进行了识别.通过定义避碰测试场景要素,实现了场景要素的参数化,从而将真实的会遇避碰场景解构.通过拟合真实场景的参数概率分布,利用基于重要性采样的蒙特卡洛方法生成具备真实性的避碰测试场景.利用相对速度,相对距离等指标对不同场景下的碰撞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生成高风险避碰测试场景的概率,使测试过程算法的潜在问题和漏洞更容易暴露,加速了测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 会遇避碰 测试场景 蒙特卡洛法 场景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 for Science推动科研范式革新:创新知识服务视角下的“平台科研”范式
16
作者 毛进 周凡倩 王卓昊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42,共11页
立足科技情报知识服务视角,梳理AI for Science (AI4S)推动的“平台科研”范式内涵与框架。根据库恩范式理论论述了AI4S推动科研范式革新的必然性,采用培根归纳法总结的科学研究流程作为框架线索,阐明创新知识服务与“平台科研”范式的... 立足科技情报知识服务视角,梳理AI for Science (AI4S)推动的“平台科研”范式内涵与框架。根据库恩范式理论论述了AI4S推动科研范式革新的必然性,采用培根归纳法总结的科学研究流程作为框架线索,阐明创新知识服务与“平台科研”范式的互促共进关系并作为理论指导。创新知识服务视角下的“平台科研”范式以服务科研创新活动为宗旨,主要内容包括知识表示视角下的科学数据管理、知识融合视角下的通用知识库构建、知识推理视角下的科学假设预测、知识发现视角下的科学实验执行和知识应用视角下的工业赋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知识服务视角下的“平台科研”范式框架,旨在从创新知识服务角度理解“平台科研”范式,厘清各主要环节创新知识服务的核心研究内容,以期成为科技情报研究领域的新兴知识生长点,为我国抢抓AI4S科研范式革新机遇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for Science 创新知识服务 科研范式 平台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时代版权新问题及图书馆应对策略
17
作者 蒋金艳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6,共8页
文章指出AI应用为版权领域带来AI生成内容作品属性认定和AI大模型训练过程中数据的合理使用两类问题,分析AI时代版权新问题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介绍行业协会和图书馆应对版权新问题的实践探索,并提出图书馆面向AI时代版权新问题的... 文章指出AI应用为版权领域带来AI生成内容作品属性认定和AI大模型训练过程中数据的合理使用两类问题,分析AI时代版权新问题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介绍行业协会和图书馆应对版权新问题的实践探索,并提出图书馆面向AI时代版权新问题的应对策略,即积极参与AI时代的版权治理工作,持续推进AI时代的版权多方协同,助力构建AI时代的版权服务体系,拓展优化AI时代的版权素养教育,全面提升AI时代的馆员版权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人工智能 ai 版权素养 版权平衡 著作权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AI+数字化”实验设计与分析
18
作者 李晓理 石婷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6,共6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与数字化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高等教育体系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需紧跟时代步伐。该文探讨了如何建设“AI+数字化”实...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与数字化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高等教育体系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需紧跟时代步伐。该文探讨了如何建设“AI+数字化”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并以典型实验设计与分析为例进行了阐述,目的是解决传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难以全方位指导顾及每位学生、实时答疑、个性化培养等诸多问题和难题,为研究生提供精准、规范且个性化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从而提升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实践能力 ai+数字化 实验设计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时代的文学胜任力
19
作者 王卓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文学不仅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人的塑形和核心竞争力而言,文学胜任力(Literary Competence)更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学胜任力的价值更不容忽视。人们通常把文学视为一种素养,这也是英文中常用... 文学不仅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人的塑形和核心竞争力而言,文学胜任力(Literary Competence)更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学胜任力的价值更不容忽视。人们通常把文学视为一种素养,这也是英文中常用把“文学”和“素养”放在同一语境下使用的原因。然而,从文学与文明、文学与世界、文学与人生的互动关系来看,文学更是一种胜任力,是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的多维能力。文学胜任力是在读者对文本加工的过程中,以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为基本技能,通过共情能力、审美能力、文化和话语能力、阐释能力、想象力和文学数字能力在内文本中参与文本意义生成,在外文本中参与社会文化建构的能力。文学胜任力是读者在文学设定的特定语境下,勾连自我、他人和世界的能力,从而建立个人的内在世界与他人的公共世界之间的有机联系,完成阅读文学即“阅读世界”的闭环过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时代 文学胜任力维度 文学胜任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赋能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20
作者 代传金 赵颖辉 +1 位作者 谢李晋 刘志军 《高教学刊》 2025年第5期21-24,共4页
随着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推进,军校教育已逐渐由学历教育为主向以任职教育为主转变。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已经很难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立足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现状与挑战,针对传统任职教育模式存在的学员背景多样、师... 随着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推进,军校教育已逐渐由学历教育为主向以任职教育为主转变。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已经很难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立足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现状与挑战,针对传统任职教育模式存在的学员背景多样、师资能力发展不均衡以及教学效果提升慢的问题,从学员学习、教员教学和效果评价三个维度研究AI技术赋能军校任职教育的方法策略,通过深入探讨AI赋能军校任职教育可能遇到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AI赋能教育是未来军校任职教育发展趋势,应积极拥抱技术创新,全面革新任职教育体系模式,满足新时代军官能力快速生成需求,适应未来智能化战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职教育 ai赋能 方法策略 能力生成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